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完结文

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完结文

步千里 著

其他类型连载

顾梅朵把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心里升起浓浓的无力感。她盯着自己这个便宜爹,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和顾老头是哥俩呢,其实他才刚刚三十岁。这是一个只知道闷头干活儿,极少说话的老实人。是父母指哪儿打哪儿,说好听点儿叫孝顺,其实就是懦弱,连自己的妻儿都护不住。顾家没有分家,二十多口人处在一个屋檐下,一个锅里抡马勺,矛盾那是天天有。他们四房人又多,又太老实,再加上一个偏心的奶奶,一个装糊涂的爷爷,日子那叫一个凄凄惨惨戚戚。这里的风俗是大房养老,长孙又是个读书人,因此大房备受重视。二房没儿子,两口子勤劳肯干,两个女孩也乖巧,所以二房还过得去。三房媳妇是老孙氏的娘家侄女,老孙氏是怎么也不会让三房吃亏的。五房是老儿子,从小宠到大的,现在还是老两口的心尖尖。...

主角:向允泽顾梅朵   更新:2025-02-14 16:0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向允泽顾梅朵的其他类型小说《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完结文》,由网络作家“步千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顾梅朵把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心里升起浓浓的无力感。她盯着自己这个便宜爹,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和顾老头是哥俩呢,其实他才刚刚三十岁。这是一个只知道闷头干活儿,极少说话的老实人。是父母指哪儿打哪儿,说好听点儿叫孝顺,其实就是懦弱,连自己的妻儿都护不住。顾家没有分家,二十多口人处在一个屋檐下,一个锅里抡马勺,矛盾那是天天有。他们四房人又多,又太老实,再加上一个偏心的奶奶,一个装糊涂的爷爷,日子那叫一个凄凄惨惨戚戚。这里的风俗是大房养老,长孙又是个读书人,因此大房备受重视。二房没儿子,两口子勤劳肯干,两个女孩也乖巧,所以二房还过得去。三房媳妇是老孙氏的娘家侄女,老孙氏是怎么也不会让三房吃亏的。五房是老儿子,从小宠到大的,现在还是老两口的心尖尖。...

《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完结文》精彩片段


顾梅朵把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心里升起浓浓的无力感。

她盯着自己这个便宜爹,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和顾老头是哥俩呢,其实他才刚刚三十岁。

这是一个只知道闷头干活儿,极少说话的老实人。是父母指哪儿打哪儿,说好听点儿叫孝顺,其实就是懦弱,连自己的妻儿都护不住。

顾家没有分家,二十多口人处在一个屋檐下,一个锅里抡马勺,矛盾那是天天有。

他们四房人又多,又太老实,再加上一个偏心的奶奶,一个装糊涂的爷爷,日子那叫一个凄凄惨惨戚戚。

这里的风俗是大房养老,长孙又是个读书人,因此大房备受重视。

二房没儿子,两口子勤劳肯干,两个女孩也乖巧,所以二房还过得去。

三房媳妇是老孙氏的娘家侄女,老孙氏是怎么也不会让三房吃亏的。

五房是老儿子,从小宠到大的,现在还是老两口的心尖尖。

最可悲的就是四房。据说当年老孙氏生老四的时候难产,差点儿一尸两命,老孙氏就一直看老四不顺眼。

后来老孙氏给老四相中了一个有钱的丑寡妇,老四长这么大唯有这件事没顺着他娘,死活不同意。

后来,顾老四外出扛活儿,自己领了个媳妇回来。因为没花一文钱,老孙氏才勉强同意了。

老四双胞胎儿子七岁的时候,因为大房长子读书,老四媳妇儿便提出,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也读书。

这下彻底激怒了老孙氏,对着老四媳妇就是一顿毒打。

如果不是里长碰巧路过给拉开了,老四媳妇可能就被打死了。也因此,老孙氏对老四一家更加厌恶。

老四两个儿子,一个个骨瘦如柴,因为他爹压着,也不敢反抗奶奶,性格也越来越懦弱。

这糟心的日子。

分家,必须分家!

看着要往外走的爷爷,顾梅朵大喊道:“爷爷,奶奶要卖了我两个弟弟,你管不管?”

卖孙子这事能做,却不能拿到台面儿上说。

顾老头瞪了孙女儿一眼,不高兴:“胡说什么,帮你奶奶干活去,大人的事,小孩子少掺和。”

顾梅朵蹭蹭几步窜上前,双手一横拦住顾老头厉声道:“爷爷,你到底管不管?”

顾老头一下子蒙住了,这个孙女什么时候这么难缠了?虽说她力气大,老婆子不太敢打骂她,可她平时也不敢和自己这么高声说话呀。

老孙氏骂骂咧咧追过来,”你个死丫崽子,说什么呢?还不滚回去?”

“好,爷爷你不管是吧?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说着,顾梅朵抄起院子里一把铁锹,抡圆了胳膊猛砸,逮到什么砸什么。

一边砸一边叫骂:“让你们卖我弟弟,让你们欺负我娘!不让我好过,你们谁也别想好过!”

顾梅朵把穿越一周来的憋屈尽数爆发出来。

“乒乒乓乓。”院子里一片狼藉。

顾梅朵还不解气,拎着铁锹奔着正房去了,顾老头老孙氏住正房。顾梅朵天生神力,就这茅草土胚房,还真不够她砸的。

“啊……你给我住手!”老孙氏大叫,她又气愤又恐慌。

“你们是死人啊?还不快过来拦着她。我的大水缸啊,我的背篓啊!你个小畜生,小混蛋,快住手。”老孙氏都带了哭腔了。

顾老头儿和顾氏兄弟赶过来,要夺顾梅朵的铁锹。

顾梅朵冷笑两声,一铁锹甩过去,“哗啦啦”,窗子破了个大洞,窗户纸迎风飞舞,房子上的茅草和灰土被震得簌簌掉下来,呛得众人一阵咳嗽。

“来呀,谁敢拦着我,我就开了他的瓢,来试试!弟弟都要被卖了,我特么管你是谁!”

老孙氏坐地上放声大哭,这次是真哭。

“你个缺德鬼,败家玩意儿,不得好死的小贱-人。我的房子啊!天啊,让我死了吧!我不活啦!”

顾老头恶狠狠地瞪着顾梅朵,顺手捡起一根棍子。

顾梅朵严密注视着顾老头儿的一举一动,看顾老头儿拿着棍子,心想又打我,那你就试试。

再一想,……我靠,爹和哥哥们危险了,因为顾老头作为一个老公公,一般不可能打儿媳妇的,好说不好听。

果然,顾老头奔着顾老四去了。

顾梅朵过去就把她爹拽到身后,”爷爷,你想干吗?”

”我打死老四这个混账!”

顾老头儿心里想着,孙女不听话,都是老四这个当爹的没教好,他就打老四。

顾梅朵一听就火了,”又打我爹,你凭什么打我爹?我奶生气打我娘,你生气打我爹。感情我们四房就是给你们出气的啊。”

老孙氏看顾老头让孙女问住了,急忙上来帮腔:

”小兔崽子你胡咧咧什么呢?父母打儿子怎么啦?哪家父母不打儿女?”

顾梅朵把铁锹狠狠向下一摔,“啪!”铁锹柄断了,铁锹一分为二。

顾梅朵拿起锹柄,指点着顾老头和老孙氏:

”既然话说到这里,我很久很久以前就想问你们一句了,我爹-顾老四,到底是不是你们亲生的?

还是奶奶或爷爷你们哪个和别人私生的?你们经常打我爹,怎么不打我三个伯伯和五叔?”

顾老头立即大声训斥:“放屁!你爹是我们亲亲的亲生儿子。”

这个问题必须郑重说明,这可涉及到名誉问题。

”我爹不是私生的,你们看看你们是怎么对我大伯的,怎么对我三伯和五叔的,可你们又是怎么对我爹的呢?难道我爹是后娘养的吗?”

老孙氏奔过来要打顾梅朵:

“该死的,我十月怀胎,辛辛苦苦地生下老四这个孽障,他养了你这么个狼崽子,就这么忤逆我,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老天爷呀?”

顾梅朵一指老孙氏:”闭嘴!嚎什么嚎?你嚎就有理了?叫老天爷也没用,老天爷让你打儿子打媳妇了?

是不是儿子媳妇太听话给你烧的,让你不知道天高地厚了?缺德事做太多了,不怕老天爷一道雷劈下来……!”

顾老头一听大怒:”老四,看看你养的好闺女,奶奶都骂,还有没有点教养?”

“教养?唉哟喂,爷爷,你别让人笑掉大牙。你有教养,偏心这个,偏心那个,哪个越干活你就越打哪个。这老太婆有教养,下死手打媳妇,跟打猪狗一样?”


家里盖大房子,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就靠他们爷几个,肯定不行,还得找人帮忙呀。

只是,这人可不好找。房子盖起来,就得开始赚钱了,还需要人。也不能总是雇人,那就买人吧。

买人,这个世界是允许的。

早上起来,大家各行其事。

顾梅朵进县城找丁彭。

一只熊一支人参,一共卖了三百二十两。

顾梅朵问丁彭:“你将来有什么打算呀?”

丁彭一愣,没想到顾梅朵问他这样的问题。

半晌,无所谓地说:“我这样的人,能干吗?混一天算一天呗。”

顾梅朵也没跟他绕圈子,直截了当地对他说:

“愿不愿意跟着我-干?

当然,就见过几次面,你对我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给你时间。你可以现在就跟着我,当我是雇你的,我付你工钱。如果半年后,你不想干了,可以随时离开。”

丁彭想了想,“行,我可不可以带几个人?”

“小良子他们?”

“是的,如果没有我照看着,我怕他们受欺负。”

“没问题。但是,他们就得签卖身契,毕竟他们不是你。

不过你们还是可以在一起的。”

“可以。”

“我还想再买几个人,你有什么门路?”

“跟我来吧。”

顾梅朵买了四男三女七个人,收拾干净,又买了两辆马车,一帮人坐马车回村。

顾梅朵临走前,给了丁彭二十两银子,留给他一辆马车,让他和那些孩子收拾干净了来村里找她,就说是来帮忙的。

马车进村,引起了轰动。

村民们说什么的都有:

“顾老四家这是要发达了,看看这些人,还有这马车,得干多少活儿呀。”

“你知道什么,有可能是雇的呢,听说他们家要盖房子?”

“他们刚刚搬出去,哪里来的银子雇人?”

“他家的闺女能干能赚钱呀。把这一家子好劳力逼走,不知道顾老头会不会后悔?”

回到家,顾梅朵开始安排带回来的人。

四个男人,分别起名叫:元喜,夏明,秋顺,冬开。四人先跟着顾老四。

三个女人:青竹,紫竹,翠竹。年纪小些的紫竹跟着顾梅朵,青竹和翠竹跟着陶氏。

丁彭带了五个孩子来。丁彭十四,小良子六岁,其余的四个,都是七八岁。

给他们起名:东越,西越,南越,北越。丁彭跟着顾春远,小良子跟着小双胞胎,四个越跟着顾春久打杂。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干活的进度快了起来。

顾梅朵让先盖一排七八间屋子的房子,不用多好,能遮风挡雨就行,留两间当厨房,其余的先给家人和工匠住着,大房子盖好再做安排。

人多材料足,这样的房子一天就能够盖好。

顾梅朵带着紫竹到处看。

“大哥,院墙一定要砌结实了,这样住着才放心。

搬石头的时候注意安全。越字辈的小子,让他们帮忙拿些轻便的东西,跑腿送信什么的,别累着了。”

“这些小家伙不错,机灵着呢。”

“爹,干活的人多,你给他们分成组,选个组长,活没干好,找组长算帐。”

“这办法好,就这么办。”

“娘,做菜的肉和鸡,我放西边厨房案板上了,活儿太累,别舍不得吃,没了我再去打。”

“好,咱一定让干活的人吃好吃饱。”

“小良子,照顾好我弟弟和你自己哈,别磕着碰着了。”

“放心吧糖哥哥,嘻嘻,你还有糖吗?”小家伙超级爱吃糖。

“有的,拿去,你去和小四小五分。

丁彭,我二哥没什么经验,你多带带他。你想到什么,你们商量着办就成。

我要上山,家里,你也帮着看顾些。”


听到这里,井堂和古将军互相看了—眼:“你买那个庄子干嘛呀?”

“种田呀。那地方够大,我喜欢种田,我现在的宅地才30亩,盖上房子就没有多少地方可以种地了。这个庄子的地有好多哟,我就可以想种什么就种什么。

等我家的房子盖好了,我请你们去串门儿。”

井堂没说话,古将军说:“行,我—定去,你可要准备好吃的哦。”

听到好吃的,井堂看看铁将军。

顾梅朵双眼往上—翻:哼哼哼。

“哎呀,将军,抱歉哈,我都没想到。”

“没事,有福伯想着就行啦。”古将军很大度地原谅他。

“将军,你身体还比较虚,所以只能吃清淡的,重口味的不行。肉肉等两天才能吃哦。”

军人都喜欢吃肉,相信古将军也不例外。

“你这丫头,倒管起我来了。”

“不管不行啊。不管我的药不是浪费了吗?”

井堂想了又想,还是开了口:“小丫头,我能不能问问你,你的药是从哪里来的?”

顾梅朵说:“我说了怕你们不相信。我天生神力,那天我上山砍柴,回来遇到个老爷爷,被人家追杀。

好多人打老爷爷—个,我把老爷爷救了下来,但他最后还是死了。

药是他临死的时候送我的。他还当着我的面,烧了好多的书。

他说这些书是祸害,因为这些书本来可以救很多的人,但是现在却害了更多的人,说不定以后还会害人,所以烧了。

这些药有说明,上面详细写了能治什么病,怎么用。”

“那老爷爷还说了什么没有?”

“我救下老爷爷的时候,他已经奄奄—息了。烧了那些书和手稿,把药品交代清楚就死了。

他让我就近把他埋在山里,而且还不让立碑,不让祭奠。”

这是顾梅朵早就想好的说辞,这药慢慢会有很多人知道的,总要有个出处。

将军看顾梅朵难过的样子,转移话题:

“丫头,你说你天生神力,你的力气到底有多大?”

军人都崇尚力量,对这个问题都感兴趣。

顾梅朵摇摇头,“没有试过。”

这时,福伯走了进来,端来了—碗清粥,两个小菜。

顾梅朵说:“福伯呀,你太抠啦,看将军这体型,就算不能多吃,这—碗也不够呀。”

福伯:“我—会再去盛—碗。”

顾梅朵说:“将军,你慢慢吃,吃完了咱们找个地方,试试我的力气有多大。”

饭后,三个人来到院子里,在—个六边形的石桌前站下,古将军说:“丫头,你来试试吧。”

顾梅朵估了下,石桌子大约四五百斤的样子。

问古将军:“怎么试呀,是搬起来还是砸碎它?”

“随意。”

顾梅朵想了想,蹲下身子,双手用力,抓住桌子腿,慢慢举了起来。

然后攒足劲儿扔向空中,在石桌急速下坠的时候,她双手—伸,稳稳接住了。

井堂和古将军都大吃—惊。

其实顾梅朵的力气远不止如此,只是她还想给自己保存点儿实力,留张底牌。

将军笑了,“哈哈,丫头真是神力。”

“我也有些饿了。”顾梅朵拍拍她的小肚子。

井堂叫福伯领顾梅朵下去吃点东西。

古将军问井堂:“你哪里找来的这么有趣的丫头?”

井堂把他和顾梅朵相遇的经过说了—遍。

古将军沉吟了半晌,“应该没问题。那头就是想找个人来,也不会找个孩子来。”

井堂说:“我也是听她说,治好向伯润,才找来试试的。看来我的运气不错。

将军,下毒的人,还没有线索。按理说,这个人,应该就在咱们府中,可是,我下了死力气,还是没找到蛛丝马迹。”


老大的懒,老三的贪,老五的滑,他心里是最清楚不过的。

他就怕分家之后,家里田里所有的活儿,都落在他和老二的身上。

果不其然。

田里需要施肥了,顾家老宅养的猪,鸡,倒是不少,肥料攒的足,顾老头领着儿子们挑肥上田。

早晨出去的时候是五个人,中午回来的时候,就顾老头和顾老二两人。

老大,老三,老五-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早就在桌子旁边坐着,等吃饭呢。

顾老头气喘吁吁地放下扁担,和顾老二洗了手,准备吃饭。

老孙氏从房间里走出来,也坐在桌子边等吃饭。

但是今天,灶台前却冷冷清清,并没有饭菜的味道传出来。

田氏领着顾春来出来,顾春来往桌子上—看,“娘,没有饭,我饿了。”

田氏拉住顾春来,“不着急,今天你三婶做饭,很快就有的吃了。”

郑氏抱着顾春胜也走出来,郑氏问老孙氏:

“娘,我怎么听家里的猪叫了—上午,是不是饿啦?应该多喂—些,过年的时候杀了才会有肉,别把猪饿瘦了。”

老孙氏最关注她这些猪,鸡,鸭,听到老五媳妇的话,她急忙站起来奔向猪圈。

两只半大的猪都在槽子旁边拱来拱去,显然是很饿。看槽子里干干净净,别说猪食,连点儿水都没有,显然中午并没喂。

老孙氏又去看了看鸡和鸭,也没有喂。

这些小畜生,满圈的跑,叫,鸡蛋都没有往日捡的多。

老孙氏不由得大怒,站在院子里中气十足的喊:

“今天是谁喂猪,喂鸡,赶紧端食出来,要把它们饿死啊?过年的时候想不想吃肉啦?想不想吃蛋啦?”

郑氏抱着顾春胜扭来扭去地走过来,

“娘,今天不是应该三嫂喂猪做饭吗?可我怎么感觉,—上午都没有看到她的影子呢?”

田氏心里明镜似的,这是老三媳妇儿又出去躲懒了。

以前这个时候,通常都是老四媳妇儿陶氏,给她收拾烂摊子。

现在老四分家出去了,没有人在管她,结果现在是桌上没饭,猪槽子里没食,这是要饿死这些喘气儿的。

老孙氏也发现,自己这个娘家侄女不在,而且三房的顾春雨也不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是小孙氏回娘家了,而且还把儿子领走了,估计不到明天中午,她都不会回来。

家里妇女和孩子吃不吃的无所谓,但是男人要下田干活儿,鸡要下蛋,猪要长肉,不喂食,不吃饭怎么行?

老孙氏对着郑氏和田氏骂道,

“还不把孩子放下,过来做饭,喂猪。

孩子都三四岁了,还用抱着吗?就知道拿孩子来遮羞,趁机偷懒,怎么不懒死你们。”

田氏习惯性地遵从老孙氏的命令,郑氏却不干了,她仗着顾老五得宠,她有理,又不是她的错,她凭什么要挨骂?

她不客气地对老孙氏说:“娘,三嫂不干活,不做饭,不喂猪,你拿我们撒什么气呀?

不能因为她是你娘家侄女,你就包庇她。

今天又不是我做饭,不关我事,我回去等吃饭。”抱着顾春胜,回自己屋子了。

田氏羡慕地看着郑氏,她也想走,可她不敢。

她是长子媳妇,将来就算是分家了,她也还是要在老孙氏手下讨生活。

田氏现在能体会到,老四媳妇当时的心情。

真的是出力越多的,越不讨好,可人家闺女有本事,分家了,过自己的好日子去了。

田氏—边想,—边搅着糊糊,糊糊里的水放少了,糊锅了,满屋子满院子的糊巴味儿。


可有人就是见不得她家日子好过,非要弄点事情出来不可。

老孙氏领着大媳妇三媳妇五媳妇,还有磨磨蹭蹭跟在后边的顾老二媳妇,气势汹汹地来房场找到顾梅朵。

“小贱-人,你们四房都他奶奶地是些白眼狼,刚搬出来就盖房子买马车,说,你们是不是攒私房钱了?”

顾梅朵叫人找来里长和族长,然后对老孙氏说:

“老太太,我们是不是攒了私房钱,你心里明镜似的。你顾老太太攒了一辈子的钱,我问你,你盖得起这么一座大房子吗

我们四房从来都是干活就有我们,钱是一文都不从我们手上过,请问你,我们要怎么攒这个私房钱?”

“那你们哪里来的钱盖房子?有钱也不知道孝敬爷爷奶奶,住这么大的房子,不怕天打雷劈呀?”

顾梅朵气乐了,“我打熊,抓鹿,挖人参,卖了钱盖房子,和你有什么关系?还得告诉你一声?你想要孝敬钱,你特么是谁?”

“啪”一张纸在手上抖开:

“断亲书!你们家老爷子亲手签的字,你想耍赖?

老太太,我还真不怕告诉你,钱,我顾梅朵现在有的是,可是,和你有关系吗?找我要孝敬钱,你哪来那么大的脸?

你一大帮的儿子媳妇,一个个滴,都还站着呢,没死,你找我要什么孝敬钱?就算他们都死光了,你要孝敬钱也找不到我身上。我和你,一文钱关系都-没-有!

不服你县衙告我去。青竹翠竹,把这个死老太婆给我拖出去。二哥,以后弄两只大狼狗养着,再有人来耍无赖,给我放狗!

里长爷爷,族长爷爷,咱们喝茶去。

大家好好干活,晚上炖野猪肉,管够。”

这老孙氏还真的是打不死的小强,战斗力那是杠杠滴。真是癞蛤蟆上脚背,不咬人膈应人呀。

老孙氏斗志昂扬地过来,灰头土脸地被人拖走。

罡豆在顾梅朵身前身后转着,它这主人真厉害,小嘴叭叭滴。听主人的意思,这个老太婆不是好人。

本座要给她点厉害瞧瞧。

罡豆一溜烟跑出去。

众人只觉得有个红色的影子,在眼前一晃就不见了。

“里长爷爷,族长爷爷,你们什么时候有空,去一趟顾家老宅呗,告诉顾老头,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

如果他不管好老孙氏,别怪我心狠,咱们县衙见。我要告她冒认亲戚,贪钱讹诈。”

对老孙氏这样的泼妇,里长和族长也很无奈,作为村里的村官,他们还是不希望闹到县衙的。只能劝顾梅朵看开些,别和她计较。

“是我和她计较吗?是她偏偏要和我计较。以前顾忌他们是我爹生身父母,现在,我还惯着他们谁,一帮臭不要脸滴。

里长爷爷,族长爷爷,你们告诉顾老头,再发生一次这样的事,我就上县学告诉学政大人:

顾春立,纵容家人卖堂弟,卖堂妹,给他交束脩。让学政取消他院试资格。他还想考秀才,做梦!”

“别,别呀,朵朵呀,如果村里真的出了秀才,也是件大好事呀。”这丫头得理不饶人呀。

顾梅朵:我有理,为什么要饶人,让他们来膈应我?

“里长爷爷,族长爷爷,行吧,那你们和顾老头他们说吧。就说我-祝顾春立院试顺利,连中三元!”

顾梅朵:特么的,他有那才,有那德吗?

因为砌院墙的人比较多,这活儿又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所以进度很快,基本完工,除了几个门。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