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处,曹军纷纷倒地。关羽手提青龙偃月刀,在火光中宛如战神,刀光一闪,便有曹军士兵落马。夏侯惇在混乱中左冲右突,狼狈突围,引残军而逃。
此役大捷,刘备军威大振。战后,士兵们欢呼雀跃,士气高昂。孔明对李本三钦佩有加,亲自到营帐中拜访,执其手曰:“先生真乃神人也!若非先生奇谋,吾军断难取胜。此役,先生居功至伟。”李本三谦逊地笑道:“军师过誉了,此乃众人之功,本三不过略施小计。”
第三章:赤壁前夕
博望坡之败,曹操恼羞成怒,发誓要踏平刘备。遂亲率八十万之师,水陆并进,南下伐刘。荆州刘琮懦弱无能,闻曹操大军将至,不战而降。刘备在当阳长坂坡遭曹操精锐骑兵突袭,虽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失利而逃。刘备率残军一路奔逃至夏口,与孙权合兵一处,共商抗曹大计。
时孙刘联军屯于长江南岸,与曹军隔江对峙。江面宽阔,波涛汹涌,曹军战船连绵不绝,如黑色的巨兽横亘在江北。孔明与周瑜共商破敌之策,二人皆深知曹操水军强大,正面交锋难以取胜,议定火攻为上计。然火攻之要,在于借东风。此时正值隆冬,多刮西北风,若无东风相助,火攻非但不能烧到曹军,反而会引火烧身。众人皆为此踌躇不已,愁眉不展。
李本三知史载孔明借东风之事,却未明其法。他暗自思忖,或许可凭借自己所学的现代气象知识,预测东风来临的时机。自此,李本三每日清晨即起,登上高处,观察天象。他仔细记录风向、气温、湿度诸般数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用简单的材料自制简易风向标,置于空旷之处,观察风向的变化;又制作湿度计,以测量空气的湿度。
他还在营帐中绘制了详细的气象图表,将每日观测的数据一一记录在案,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试图找出风向转变的规律。数日后,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对天象的观察,李本三胸有成算,往见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