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爱华朱斌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六零:别人下乡我进城李爱华朱斌大结局》,由网络作家“凉拌西红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而为了防止宗族势力死灰复燃,在任命大队长(村长)的时候通常都不会选当地的大姓,甚至还会特意挑选外来户。而李家虽然是坐地户,但妥妥是石桥大队的小姓。不仅李姓是小姓,唐桂英的唐姓同样也是小姓。所以李德明和唐桂英在建国前可是吃了不少亏的,如果唐桂英和李德明的性格不强势点怕是连活下去都是奢望。虽然李德明因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立过功而当上了石桥大队的大队长,但背地里要找他麻烦的朱家人还是有不少的,因此也让唐桂英的强势性格保持到了现在。“妈,就算她妈找上门了,我也敢抽她耳光。”李爱华说道。“不愧是我的女儿。”唐桂英表扬道,“但她妈到底是你长辈,你打了会有闲话,我来打。”看到自己媳妇和女儿正在那商议如何抽人家耳光,李德明忍不住咳嗽一声提醒这...
《重生六零:别人下乡我进城李爱华朱斌大结局》精彩片段
而为了防止宗族势力死灰复燃,在任命大队长(村长)的时候通常都不会选当地的大姓,甚至还会特意挑选外来户。而李家虽然是坐地户,但妥妥是石桥大队的小姓。
不仅李姓是小姓,唐桂英的唐姓同样也是小姓。所以李德明和唐桂英在建国前可是吃了不少亏的,如果唐桂英和李德明的性格不强势点怕是连活下去都是奢望。
虽然李德明因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立过功而当上了石桥大队的大队长,但背地里要找他麻烦的朱家人还是有不少的,因此也让唐桂英的强势性格保持到了现在。
“妈,就算她妈找上门了,我也敢抽她耳光。”李爱华说道。
“不愧是我的女儿。”唐桂英表扬道,“但她妈到底是你长辈,你打了会有闲话,我来打。”
看到自己媳妇和女儿正在那商议如何抽人家耳光,李德明忍不住咳嗽一声提醒这对母女不要太嚣张了。
“咳什么?不舒服就去找老马拿药!”唐桂英直接将李德明怼了回去。
唐桂英身为女人自然晓得这个时代的女人需要面对多少困难,如果自己还不强势点那就真的是打落牙齿和血吞了。所以唐桂英的做法就是有仇报仇,而且是当场就报。越“性子软”的女人只会被越多的人欺负,最后被逼得要么疯了要么自杀了。
如果李爱华知道唐桂英的想法,肯定非常赞同。后世很多女孩都信奉“大家都是第一次当人,为什么我要让着你?”何况“忍一时乳腺增生,退一步卵巢囊肿”,哪怕为了自己身体健康,李爱华也绝不委屈自己。
在家睡了两晚后,第三天大清早李爱华就被自己亲哥李爱国塞在牛车上送到红星公社的社部。
没办法,红星公社到丰泰县城的班车就早上和下午各一趟。如果搭下午的班车,那到县城都快晚上了,路上也就太不安全了。
“队办有电话的,受了委屈要记得打电话。”李爱国在临走前叮嘱道。
“我能有什么委屈?你还不知道你妹子的性格?”李爱华笑着说道。
李爱国点点头,说道:“你安心学习,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
“我知道了。”李爱华说道。
李爱华很清楚自己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被永泰钢厂运输部选中。
虽然李爱华知道此时的制度限制了自己即便未来转正也只能是7级办事员,但是一个在校期间表现优异的档案记录还是对自己未来的晋升是有所帮助的。
等车还需要时间,李爱华忽然问道:“哥,你有没有想过来钢厂这边上班?”
在丰泰县,如果没有特殊说明的话,“钢厂”自然就指的是“永泰钢厂”。
李爱华知道李爱国虽然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在建国前,所以并没有上过学。不过李爱国还是很有毅力的,他在建国后参加了扫盲班和夜校并拿到了初中毕业文凭。
虽然夜校初中文凭不如正规初中文凭那么有含金量,但在现在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尤其是钢厂明年的招工只是规定了初中毕业,但没有规定必须全日制初中毕业,所以李爱国的夜校初中毕业文凭也是符合要求的。
李爱国笑着摇摇头,“你嫂子和你侄儿侄女可都在农村呢。”
“李老师,我这里在教育学生,请你不要插嘴!”赵老师没好气地说道。
“他们也是我的学生,我也有权教育。”李老师则是反驳道,“何况你身为师长却是一套歪理邪说,我不能让我的学生被你毒害。”
李老师将赵老师噎得说不出话后就转过身对李爱华说道:“你是李爱华同学吧?你做的没有错。你借钱是情分,所以对方的正确表现应该是感谢你才对。
既然你想要拿回自己借出去的钱,那也是正确的,何况你还给对方留了筹钱的时间,因此也是兼顾了相识之谊。”
和李爱华说完话后,她又对孙天佑说道:“孙天佑同学,我想你是因为自己是那个借钱同学的朋友而替他出头的吧?
帮助朋友是个很好的行为,但是你不能毫无立场地帮助朋友。如果朋友做错了,那你就应该劝诫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和他同流合污。
尤其我还听说你侮辱了李爱华同学和他家人的人格,这是非常没有礼貌甚至可以说是很恶毒的,你不但应该道歉而且还应该检讨自己的行为。”
“李老师,我们一边说话。”赵老师轻咳了一声,然后说道。
李老师没有听从赵老师的话,而是反问道:“赵老师,我没有不便明言的话,所以就无需到一边去说了。”
赵老师叹息一声,最后说道:“孙天佑的父亲是粮站的副主任。”
听到赵老师如此说,李爱华倒是明白他为什么对孙天佑那么谄媚了。
一个县级粮站的副主任权力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虽然他不能多卖粮食给你,但能决定你买到的粮食是什么品质。
自从采用票证供应后,用粮票买的不完全是所谓的“细粮”。由于此时国家的粮食产量有限,因此实际上大家买的粮食是有一定比例粗粮的。
地方粮票的粗粮细粮比一般是六比四到七比三,全国粮票的细粮比例则可以提高各一半。
而且就算是粗粮和细粮也是有区别的,比如细粮可以给你富强粉,也可以是品质稍差的建设牌和生产牌。同样粗粮也是如此,比如是可以纯玉米面,也可以是混入了一定比例玉米芯的混合玉米面。
因此绝对没有人愿意得罪一个粮站的实权干部?而且若是得罪狠了,人家直接报复你所在的单位,那你就真的是不好做人了。
“粮站的副主任又怎么了?就算是县长本人也得讲道理吧?”李老师提高了嗓门,“赵老师,我看你的思想有严重问题了!”
听到李老师和黄老师吵了起来,另外一个老师忙过来对李爱华等人说道:“你们先回去吧。”
李爱华等三人自然是赶紧离开了办公室。
而在张天佑低着头朝着自己教室跑走后,宁天祥忽然低声说了句,“李老师的爸爸是地区行署的正主任。”
李爱华一愣,但却看到宁天祥若无其事地从自己身边走了过去。
看到宁天祥这般举动,李爱华不由得对他产生了一丝好奇。
能知道李老师的背景,看来自己的这个班长不简单啊。
而且既然这件事已经捅到李老师那里,那李爱华也不担心后面会有什么阴谋诡计来针对自己了。
地区行署虽然是一个虚设机构,对辖下地方没有实际管理权,但人家毕竟是名义上的丰泰县上级。
一个县级粮站副主任哪里有胆量去挑战地区行署主任?何况张天佑的父亲只要脑子没进水就能看得出来,自己的这个傻儿子怕是被那个朱斌当枪使了。
至于朱斌事后会不会被张天佑的父亲报复,那就不关李爱华的事了。就算是个未成年人,那也该为自己做出的事情负责。
李爱华刚回到教室,张秀英就将她拉到座位上,然后询问办公室里的事情。
李爱华略微讲了下,但是没有提及李老师和赵老师的争执,这毕竟牵扯到了老师,她身为学生不方便评说什么。
“李老师就是好样的!”张秀英举了举拳头,然后又压低嗓门说道,“难怪别人都说赵老师是个势利眼呢。”
李爱华点点头,这世界只有起错的名字但绝对没有叫错的外号,就从赵老师对张天佑的巴结就足以看出他这人的人品有很大的问题。
只不过赵老师是李爱华的班主任,这让李爱华有些头痛。
要知道班主任的权利还是很大的,不仅负责李爱华档案里品行评价的撰写,而且他的推荐与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单位接收李爱华的意愿。
“你别怕赵老师。”张秀英大概是猜到了李爱华的担心,忙低声安慰道,“你的档案最后还是要经过政教主任和校长的签字,他要是敢乱来的话,别的老师和领导也不会给他好果子吃的。”
李爱华点点头,她在后世上大学的时候也见过一些龌龊的“老师”。
不过不管老师如何道德败坏,只要不是学生得罪死了他,通常老师也不会在学生毕业和就业问题上搞鬼。
毕竟真要是在这个方面做手脚的话,那就真的是结死仇了。谁知道学生冲动起来会做啥?
原本李爱华还以为赵老师过一会还会让自己去办公室,但是等了两天都没看到有人再让自己去办公室。
而就在李爱华觉得这件事大概就这么混过去的时候,忽然在课间操的时候看到张天佑低着头在主席台上向自己公开道歉。
然后在回教室的路上,张秀英惊喜地告诉李爱华,张天佑的检讨书正贴在公告栏里。
“太好了!”张秀英也是打从心底为好朋友高兴,“爱华,以后就没有人再敢说三道四了!”
李爱华也认真地点点头。她知道,张天佑的公开道歉和检讨书就代表了学校对这件事的态度。以后学校里再有学生拿这件事来讽刺李爱华的话,那就是和学校做对了。
一个老师可能不敢在学生的毕业证和就业推荐上找麻烦,但是一个学校就没这个顾忌了。
想到这里,李爱华也是长舒了一口气,自己重生之后的第一个麻烦似乎就要解决了。
虽然胡大夫嘴里没有将李爱华的病情说得多严重,但是从一日三剂药的药量和刻意嘱咐要多吃鸡蛋和肉之类的医嘱来看,自己这身体怕是真孱弱到一定地步了。
不过既然胡大夫没有说出来,李爱华也没有刻意问。一般来说,医生没有说的那么明白就表示事情还在可控范围内,不需要说出来平白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
拿着药房开出来的四十几包药,李爱华找了个僻静场所收了一大半进去,手上就拎着十几包药回到了宿舍。
刚好此时学校也中午放学了,张秀英看到李爱华拿回来这么些药也唬了一跳,忙仔细询问了一番。
当听到李爱华只是“体弱”后,张秀英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既然医生开了药,你就要老老实实吃药。”张秀英板着脸说道,“我可是要盯着你的。——对了,你找到煎药的地方了么?”
李爱华当然是躲在自己的随身公寓里用电煎药壶煎药,不过嘴里却是说:“我有认识附近的一个阿姨,她说会帮我煎药。”
张秀英点点头,她已经脑补这是李爱华认识的什么人,对方大概是拿钱帮忙。
不过这种事情放到这个时代就有些“灰色地带”,故而李爱华没有说得很清楚,张秀英也不会白目到问个清楚。
“给你个好东西。”张秀英笑着跳过这个话题,然后从自己的包包里掏出一个玻璃瓶。
李爱华的原身虽然出身寒门,但是父亲是掩护过地下党也打过鬼子的,因此也算是少有见识。
再加上李爱华的二哥李爱军去当了兵,偶有探亲假回来的时候也会带来不少外面的东西,所以李爱华认出了那是水果罐头的玻璃瓶。
这个时候由于交通不便再加上果树还不是后世那种专门育种改良的品种,所以水果产量非常低,而非水果产区的普通人几乎是吃不到啥水果的。
而这种水果罐头几乎是就是这个时代很多人小时候最“眼红”的食物之一,据说不少1990年代前出生的人都感叹水果罐头是最好的“药”,生病的时候只要吃上一罐就能“药到病除”。
“你可以拿来装药。”张秀英说道,然后又悄悄地补充,“我家里下次要是再有人送罐头的话,我带过来和你一起吃。”
李爱华忙摆手道:“你送我装药的瓶子就很好了,我可不敢要你的罐头。那东西太金贵了,你还是和你家里人一起吃吧。”
汾酒、麦乳精和水果罐头算是这个时代送礼走人情的天花板级礼物了,就算张秀英家是公社小领导也绝对没有到可以随便拿出一个来让女儿和同学分享的。
既然张秀英真心真意拿自己当朋友,那自己也不能让朋友难做才行。
或许是张秀英觉得送一个空的玻璃瓶有些不好意思,她还特意用毛线给玻璃瓶勾了一个外套,让李爱华可以拎着。
“你这花了多少钱啊?”李爱华有些心疼地说道。
毛线也是这个时候的高档品,大概也就是张秀英这种家里有点钱又比较得宠的女孩才敢如此“糟践”了。
“这都是我平时勾毛衣剩下来的边角料,你可不许跟我再客气了。”张秀英说道。
李爱华点点头,她晓得这是张秀英的情意,自己再拒绝就有些不拿人家当朋友了,大不了日后自己也送个差不多的礼物就是了。
和张秀英聊了会天后,李爱华就借口去托人熬药后就离开了宿舍。
在老地方进了随身公寓后,李爱华往煎药机里放好了纯净水和药材,然后按照药师的嘱托开始设定煮药程序。
看了煎药机提示的煎药时长后,李爱华还是感叹后世的生活方便。
如果按照现在这个技术,煎好一副药至少要三、四个小时,而且期间还得有人盯着火才行。但是放到煎药机里只要半个小时且不需要有人照顾,并且还有保温功能而不用担心凉了之后降低药效。
不得不说,吃了两个星期的药之后,李爱华终于感受到了身体的变化。
首先是自己的手心终于热起来了,要知道现在都已经五月了,自己的居然还要穿几件长袖衣服才行。
其次是原本又黄又枯的头发居然开始有了一丝丝水润的感觉,虽然还没有开始变黑。
不过李爱华也知道自己只有将这些枯黄的头发全剪了,后续的头发才会是健康的黑发。
两个星期后的复诊,胡大夫的脸色明显比上次好看了许多。调整了药方后,胡大夫又嘱咐李爱华记得两周后继续来复诊。
而回到学校后,李爱华也需要面对她重生后在学业上的第一件大事,那就是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期中考试开始了。
如果没有继承原身的记忆,估计后世李爱华哪怕有硕士学位也会感到头痛。
一方面是这个时代的语文和政治课的相关表述和后世是有一些出入的,另一方面是这个时代的外语课不是英语而是俄语。
当然除了公共文化课方面的差异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专业课。
此时的中专专业分科没有后世那么细致,基本就分为工业、农业和医学,此外还有修业两年半的财经专业科。
至于师范专业那是有专门的中师,而护士则也是去专门的卫校。
不过丰泰县工贸中专只开设了工业、农业两个专业科,而李爱华学的是工业科。
期中考试整整持续了五天,虽然后面三天是工业科和农业科分科参加,但考完之后大家都累得够呛。
考完试后学校就宣布放假三天,李爱华自然也不能继续留在学校里,她也必须面对原身的家人了。
次日,李爱华带着行李就搭公交车到了长途车站,然后就挤上了去红星公社的长途车。
因为这个时候到红星公社就只有一班车,故而车子里的人并不少。好在李爱华来得比较早,所以她早早就坐在了最后一排。
本来李爱华打算直接睡到红星公社,结果刚刚睡迷糊就被人推醒了。
她睁开眼,居然是个熟人。
因为这样的比较类似于让短跑选手和铅球选手去比赛中长跑,虽然这不是短跑选手的擅长领域,但对铅球选手来说则是完全不同的领域。
尤其是薛山辉话里话外对一中的追捧和对工贸中专的贬低已经在工贸中专犯了众怒。
李爱华有些同情地看着薛山辉,她清楚以薛山辉这样的情商在体制内是很得到提拔的。
章忠才的提醒并没有让薛山辉察觉到什么,而工贸中专其他人的表情则都是冷漠。章忠才在心底苦笑不已,他知道工贸中专这次怕是把仇都记到教委头上了。
教委虽然对工贸中专有管理权,可是工贸中专也不是吃素的。不提教委里有十几个干部都是工贸中专以前的教职员工或毕业生,财政局、工业局、商业局那边的毕业生可更多,而这些单位还能在某些方面拿捏教委。
过了大约半小时,一中的那个老师来到了工贸中专。李爱华只能感叹这个老师怕是在为人处世方面不大擅长,否则稍微有点世故的老师都晓得不要掺和进来。
因为这件事不管做好还是做坏,最后都得罪了工贸中专,顺带还会让一中和教委的人觉得你不善团结。可以说,除非这个老师真的是那种金牌名师,否则未来几年都怕要被人“穿小鞋”了。
果不其然,一中的这个数学老师就是个古板。他到了工贸中专都没想着和这边的老师打招呼,而是径直询问谁是李爱华,然后就写了三道题目给李爱华。
李爱华看了下,这三个题目虽然对于中专生有点难度却没有超纲,不得不说这个老师还是有点水平。
不过李爱华的数学水平放到现在的大学都算是优秀的,因此这三道题目被李爱华轻松解出,甚至有道题目还用上大学的知识。
“做得很好。”一中的这个数学老师看完李爱华的解答后颇为惊喜地说道,“你还学了大学的数学知识?你要不要考虑来我们一中?你再努力一年,我保证你后年肯定可以考上大学。”
听到这位老师的邀请,李爱华再度感叹他果然没什么情商,哪有当着别家学校的校长和老师的面挖墙角的?
好在章忠才还算情商在线,忙将这位老师给劝着了。
“既然李爱华同学证明了她的数学能力,我相信这次泄题应该是被人诬告了。”章忠才说道,“我回去后会如实汇报,想来过几天就会有确切的决定下来了。”
校长虽然有些不喜,但还是点点头表示认可这个意见了。
李爱华在政教处办公室等到校长和政教主任送走章忠才等教委调查组的人之后才被告知可以回去了。
“如果我的同学询问我刚刚发生的事情,我需要保密么?”李爱华在离开办公室之前开口询问道。
校长颇为欣赏地看了李爱华一眼,然后微笑着说道:“我们没有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所以没必要对此保密。”
李爱华点点头,然后给各位老师道别后就离开了。
校长看着李爱华离开的背影,忽然对政教主任说道:“这个倒是个好苗子啊。”
政教主任和校长搭档多年,自然猜到了校长心底的想法。教委派调查组来工贸中专肯定不是无的放矢,所谓的调查“泄题事件”那只是“项庄舞剑”。联想到社会上的一些风气,不难猜到背后肯定有某些人的阴谋诡计。
如果真的有数学天赋,那很快就能脱颖而出并迅速被名校看中;但如果没有天赋那就真的是折磨了。
李爱华在后世就刚好撞上了这股风潮的最后余晖,小学时代的华罗庚杯、希望杯,中学时代的“奥数”那真的是将李爱华这个数学天赋没多少的人逼上了一条疯狂刷题的道路。
尽管最后也没能让李爱华成为数学家,但好歹还是将李爱华的解题能力给培养出来了。所以这个时代的中专数学题对李爱华那真的是手拿把掐。
而且李爱华不仅自己会做,由于大学时代还给小学生和初中生做过数学家教,因此她讲解题目的能力也是有的。
所以像张秀英、廖素香等几个关系和李爱华不错的同学都享受到了她的特别数学私教课。经过这段时间的临阵磨枪,几个人的数学成绩都有了显著提升。
但随之而来就是李爱华越来越难的数学出题,将张秀英等人折磨得欲仙欲死。
李爱华瞥了张秀英一眼,然后拿出自己的纸笔给张秀英讲解起来。其实李爱华给张秀英的这道题目难度大概相当于期末考的数学压轴题,通常张秀英是选择不做的。
但是李爱华提醒过张秀英几次,如果想要在县城找到实习单位就还是要拿出相应成绩的。特别是供销系统本来就是热门单位,成绩不好那是进不去实习的。而数学刚好是大家最能拉开分数差的一个科目了。
不过李爱华没有料到的是,她正在给张秀英讲解题目的时候,学生处主任正陪着一个表情严肃的国字脸男人走过去。
原本国字脸男人只是例行公事到二年级的各个班级走走,实际上给自己单位挑人当然还是看成绩和档案。
但是不得不说,李爱华居然吸引到了自己的目光。
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李爱华能够给同学讲解题目代表她愿意团结友爱同事,同时她能让同学顺从听自己讲题又证明了她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于是国字脸男人对李爱华在心底下了个评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可以适当培养一下。
“这位同学叫什么名字?她在贵校的表现如何?成绩又如何?”国字脸男人出声询问道。
学校老师面对用人单位的提问时一般都会选择讲自己学生的好话,何况李爱华在上次教委检查组的调查表现中又是那么好,因此学生处主任笑着说道:“她叫李爱华,是个性子沉稳又办事利落的人,成绩属于很不错的那种。”
国字脸男人当然也听懂了学生处主任话外的意思。社会人对别人的表扬通常不会说得太满,甚至还会帮着谦虚一二,这样对方在用人的时候如果发现惊喜那可以自诩是自己慧眼识才。但如果表扬得非常满,那其实就是暗示被表扬的人有些“名不副实”。
“那的确不错。”国字脸男人满意地点点头,“到时候就麻烦黄主任将她的档案给我们看看。”
黄主任自然明白是国字脸男人所在的单位对李爱华有兴趣了,于是忙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李爱华等人准备期末考试的这段时间里,前来拜访工贸中专的人也是来了一波又一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