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大结局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大结局

石头会长大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实力派作家“石头会长大”又一新作《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大结局》,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张建国何玉芳,小说简介:这是老天爷不给饭吃,国家到处都遭灾,虽然也弄了一些救济粮到集体里,村里没饿死人都是好的,这要是赶在旧社会,饿死人都是常事。晚上大家都吃了个半饱,每个人的碗都比洗过的还干净,又没啥油水,随便用洗菜水冲一下就行。张家有三兄妹,张建国老大,今年十八了,老二是闺女张红梅,今年十岁,老三是张红月今年五岁。吃了饭,张建国和父母下地窖,妹妹张红梅在家收拾,并且照顾......

主角:张建国何玉芳   更新:2025-05-29 11:0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建国何玉芳的现代都市小说《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大结局》,由网络作家“石头会长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实力派作家“石头会长大”又一新作《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大结局》,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张建国何玉芳,小说简介:这是老天爷不给饭吃,国家到处都遭灾,虽然也弄了一些救济粮到集体里,村里没饿死人都是好的,这要是赶在旧社会,饿死人都是常事。晚上大家都吃了个半饱,每个人的碗都比洗过的还干净,又没啥油水,随便用洗菜水冲一下就行。张家有三兄妹,张建国老大,今年十八了,老二是闺女张红梅,今年十岁,老三是张红月今年五岁。吃了饭,张建国和父母下地窖,妹妹张红梅在家收拾,并且照顾......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大结局》精彩片段


喊他的是赵元家,也是赵元成的弟弟,赵家的老三,他比张建国年纪大一岁。

“我二哥呢?你把我二哥怎么了?”

赵元家刚听到有人说,自己二哥因为打了张建国,被乡里来的人带走了,他赶紧跑来,却发现大哥不见了,只看到了张建国。

这会马上向张建国发难,那轻撇的嘴角,似笑非笑,带着一种漫不经心的傲慢。

赵家有四兄弟赵元军,赵元成,赵元家,赵元国,在农村那是一霸,一般人家看到他们四兄弟,那都是忍气吞声能让则让。

所以养成他们兄弟目中无人,不讲道理的性子。

“你二哥被民兵连带走了,你有事问村长,咋的,想打人刚好,可以跟你二哥一起作伴……”

张建国面露讥讽之色,一边的赵信赶紧吼了赵元家一句。

村里赵家人抱团,赵元成这四兄弟给赵信办了不少事,他们也都最听赵信的话,被他一吼,虽然对张建国恨的牙痒痒,却也不敢在有所妄动。

只是这会赵元家看张建国都两眼喷火了。

张建国看都不看赵信和赵元家,只顾着跟黄大爷说话,恨他又怎么样,这会拿他根本就没办法!

他就喜欢这种,你看不惯我,但是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你要小心点呀,你得罪赵家兄弟,以后就连村长,估计都不会给你好脸色看,当心,他给你穿小鞋……”

“没事,我不得罪他们,人家还是是要拿砖头拍死我,躲不掉的东西就迎面冲上去!”

回去的路上,黄三有些担心的提醒张建国,但是张建国倒是满不在乎。

他说的话让黄三一下子笑了,年轻就是好呀,不服就干,这个性格他喜欢。

张元顺中午散工回来的时候,嘴里还说着今天去找赵信,都快把人给气人了,人家那话说的好听,但就是包庇赵元成。

但是回到家里就听儿子说,赵元成已经被被民兵连长带人扭送到乡里,估计不坐牢也得劳教改造。

“真的,建国你这也太厉害了,赵信没拦着不让送去乡里吗?他可是赵元成的叔叔……”

张元顺一下子瞪大眼睛,满脸的不敢置信,他愤愤不平,知道儿子受欺负,想报仇,可是他的方法似乎不管用。

毕竟,村长可是包庇赵元成。

“乡里都来人了,村长有啥用,赵信要是秉公办事还好,他要是一意孤行包庇赵元成兄弟,我非想办法把他这个村长给弄下来,正事不干尽坑人,赵家村让这样人当村长,我呸……”

“嘘,你这孩子,少说两句,村长哪有那么容易被弄掉?这可是赵家村,全村人中,姓赵的最多……”

张元顺这会挺高兴的,还是儿子有本事,别看他年轻,一出手就把赵元成给收拾了。

晚上做饭的时候,张元顺还在跟着媳妇说这事,眼神里满是骄傲。

何玉芳正在小心的洗了一下南瓜皮,洗菜的水不舍得扔都攒着,晚上可以洗脸洗脚,天旱的水比油都贵呀!

就这南瓜,一家人都吃不饱,只能喝点南瓜糊糊,今天家里人高兴,何玉芳狠心的在煮南瓜的时候放了一小把白米。

今年天旱,地里粮食也没啥收成,他们还欠着集体的粮食,只能指望明年雨水好,能有个好收成,把欠集体的粮食给还了,一家人过年能吃一顿白面饺子。

“建国脑子是比你好用,晚上咱们多熬一熬,把地窖挖深一点,要是能打一口井,咱们就能多种点大白菜,有那些大白菜掺杂点粮食,冬天也能对付过去,要不,这今年冬天可咋过呀……”

何玉芳有些发愁,一家五口人,没有水也没有啥粮食,三个大人还好办,他家最小的闺女张红月也才五岁。

常年吃不饱,瘦的跟豆芽菜一样,看着都发愁。

“哎,这不是遭灾了,家家户户都这样熬,明年肯定会好点,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张元顺也叹气,这是老天爷不给饭吃,国家到处都遭灾,虽然也弄了一些救济粮到集体里,村里没饿死人都是好的,这要是赶在旧社会,饿死人都是常事。

晚上大家都吃了个半饱,每个人的碗都比洗过的还干净,又没啥油水,随便用洗菜水冲一下就行。

张家有三兄妹,张建国老大,今年十八了,老二是闺女张红梅,今年十岁,老三是张红月今年五岁。

吃了饭,张建国和父母下地窖,妹妹张红梅在家收拾,并且照顾张红月,让她早点睡。

地窖里,一家三口一直轮流着挖,他们挖出的土,都没舍得扔,堆积在后院里面,打算整理一下,等有雨的时候,种上大白菜。

“哎呦,这地窖下面怎么这么多红石头?石头下面能有水吗?”

何玉芳突然喊了一声。

“有,继续挖就是了,一直挖……”

张建国嘴里喊了一声,地窖出现红石头层,说明挖的比较深了,下面说不定就有什么变化。

果然,到第三天张建国晚上下地窖的时候,一铁钎砸下去,突然地窖就打穿了。

“爸妈,火把拿过来,这下面有溶洞……”

张建国压低声音喊了一下,语气中满是喜悦,因为他知道这溶洞下面是别有洞天,里面的好东西多着了!

一家三口拿了两个火把下到了地下溶洞。



张建国带着父母,在这个溶洞里转悠了大半夜,差点都迷路了。

火把最后都快熄灭了,他们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这是一个天然的溶洞,里面通风,还有不少的石钟乳,关键是还有一条地下河,看到那条宽六七米宽的河流的时候,张元顺差点乐疯了。

要不是张建国拉扯着他,他当时就跳下河里,去试探深浅了。

在这吃水都快成问题的大旱之年,他们居然发现一条这么宽的地下河,这,这代表的价值简直不言而喻。

说夸张一点,就是这条暗河水,估计都可以解决方圆百里的人吃水的问题。

还有这个通风的底下溶洞,因为是晚上,他们只能感觉到里面通风不闷气,但是却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其它的通风口或者出口。

毕竟黑布隆冬的,这里面又太大了,短短一晚上根本就无法摸清楚地形。

加上他们带的火把快熄灭了,最后,是张建国和父亲又去溶洞几次,挑回来几担水,把家里大水缸都装满后,一家人这才把几个房门紧闭,窗户都关好,这才点了一盏煤油灯围坐一团。

此时一家三口,除了张建国神情还算平静外,张元顺和何玉芳两人此时难掩兴奋之色,那张元顺更是一根接一根的抽烟,整个人有种恍惚不在人间的感觉。

“爸妈,我觉得,这件事咱们得瞒下来,我看过,这个溶洞应该是在咱家后山的地底下,这么大面积,说不定连着几座山都有可能,事情太大了,人心隔肚皮,想想咱们村长赵信那个人,他可不是个好东西……”

张建国分析着目前村里的情况,打算把发现溶洞地下暗河的事情给隐瞒下来。

他这边还在想着用什么措辞,怎么才能说服父母。

那边张元顺和何玉芳则几乎没犹豫点头,同意儿子的意见。

“对,对,这底下溶洞和暗河不要说了,瞒下来,咱们家孩子多又小,又没啥靠山,村里村长处事不公,这地下暗河要是被人知道了,我们不断保不住,估计要惹祸,甚至这房子,我们的性命都难说……”

张元顺年纪大一点,马上想到这地下暗河的事情被捅出去后,他们家不一定保得住。

前世,张建国觉悟高,坚持把这地下暗河的事情上报,最后家也没保住,这房子被赵元成大哥抢走了,他们一家几乎家破人亡。

“咱们一家人要齐心,你妹妹她们年纪太小,得瞒着才行,我们来合计合计……”

一家人很快意见统一下来,就是把地下暗河的事情瞒下来,而且他家不缺水的事情,也不能让人知道。

虽然这溶洞地下暗河从他家后院的地窖里下去,但是他家后院的院墙,都是那种年久失修的土院墙,有人稍微踮踮脚,就可以把他家后院看的一清二楚。

家里有水,肯定就要把大白菜和各种蔬菜种起来,这样一来,后院院墙要加高半米,至少隐蔽性和安全性要提上去。

有水,能种菜就能多养点鸡,回头鸡蛋那可都是钱。

张建国一家一晚上没睡,第二天去村里上工,眼睛都睁不开,但还得强撑着去干活。

等到傍晚散工回来,家里十岁的张红梅,已经把南瓜粥都煮好了。

家里有水了,何玉芳就把去年留的大白菜种子都拿出来泡泡,打算回头种到后院里,有青菜顶一顶,比回头饿肚子强。

张建国则在家里找了一个网,他打算趁着傍晚和父亲偷偷去地下溶洞看看,是否有透光透气的出口,再试试暗河中是否有鱼?

等他们下了地窖,走一段路后,隐约可以看白天溶洞里居然有光,在里面根本就不用火把,依然可以看到脚底下的路和暗河中有东西。

“这河里肯定有鱼,下网,抽空我们把这溶洞摸熟悉,肯定不止一个出风口……”

张建国张罗着和父亲找到一处河流狭窄的地方,两人用石头把水面堵住,只留下一个出口放渔网,然后弄出动静在这暗河里赶鱼。

他们赶鱼的时候,水里明显有动静,这让张元顺一阵紧张,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有动静,快,快收网……”

张元顺激动的不行,最近一直吃南瓜饭,一点荤腥都没吃到,这要是能抓条鱼煮点汤,也能填一下肚子呀!

渔网里特别沉,等捞上来后,他们才发现,这渔网里居然有好几条鲶鱼,还有不少肥肥的泥鳅等,那些鲶鱼最大的一条都有十多斤,最小的也有三四斤,就这一网下来,居然有四五十斤鱼。

这可让两人惊呆了,也高兴坏了。

谁会想到这地下溶洞的暗河里,居然有这么大这么多的鱼?

两个手忙脚乱了的把鱼放进桶里,高兴的继续放网,并且张罗着怎么处理这些鱼?

最后是张建国找了一个有水的低洼小水坑,直接把桶里放不下的鱼都倒进了水坑里,这样想吃的时候随便捞。

等到何玉芳让孩子睡下后,也偷摸下来了,看到那水坑里密密麻麻都是鲶鱼和泥鳅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

天啦,这水坑里,怕不是有大几百上千斤鱼了,他们这是挖到宝贝了。

一家人也不敢把鱼带回去吃,怕鱼香味道太诱人了,最后还是何玉芳最后偷摸着,从家里拿下来一套锅和碗,就用暗河的水,熬了满满一大锅奶白色的鲶鱼汤。

也不知道是他们饿了,还是这鱼本身没污染鲜美异常。

不管是肉还是鱼汤,让他们一家三口吃的是泪流满面。

因为太香了,关键还没啥刺,都是细嫩的鱼肉,一嗦就全部进了嘴巴里,雪白紧实的鱼肉让人觉得十分满足。

“我一会再给红梅和红月煮一锅,让味道散一散后,再端上去让她们也解解馋,有这么多,我们家可就不会饿肚子了!”

何玉芳脸上的喜悦藏不住,天天喝南瓜稀饭,清汤寡水的可把人馋坏了。

他们家自从闹旱灾以来,就没吃过一顿饱饭,像今天这样的好日子,那才是人过的。

“爸,吃饱饭了我们把这鱼收拾一下,今晚上我们去个好地方……”

张建国看着这上千斤的鱼,也是两眼放光。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寻景说屋书号1965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