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了,可还钱的事却绝口不提。林水生也拉不下面子去要。
后来,单位给林水生分了套新的毛坯房。两室一厅,六十个平方,厨房、卫生间齐全。他想简单地四壁套白,安装水电,配点家具就搬进去住。就跟妹妹说了,上次那钱你也借了好几年了,我现在要急用了,你赶紧还我吧。
万万想不到,妹妹居然轻飘飘来一句,就当是送我盖房子的人情,还什么还?
当时的人情标准是多少?你借走的钱是多少?我有能力送这么大的人情?林水生的心里无限委屈,却无力反驳。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水生拉扯着三个孩子长大成人,这中间不是没想过再找个老伴,但一怕委屈孩子,二来家里这条件也没那个女人看得上。
也算是苦尽甘来。
九十年代初,林家老大林中树大学毕业。
也是运气不好,没赶上大学生包分配的末班车,面临毕业生和单位双向选择。
毕业后,他就一直在找接收单位。由于家庭条件差,也没什么资源,哪有什么好单位肯接收一个没什么背景关系的无名之辈?
林中树不能在家吃闲饭。他跑到一家素食馆去当临时工。跟着师傅们学做馒头、包子。
起初,看着大师傅叼着香烟光着膀子大力揉着面团(因为是盛夏,那时没空调,和面也不能用电扇对着吹,师傅太热,只好赤膊上阵),掉下来的烟灰飘到了面团上,他惊呼:烟灰…
师傅不屑地笑道: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渐渐地,老师傅捧着大茶缸,放心地看着林中树像模像样地和面做包子,两手沾满面粉,满头大汗无法擦去的时候,任汗水滴到面团里,学着师傅的样子口里念念有词: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师傅们很喜欢这个干活勤快、不惜力、不偷懒的小伙子,待人态度热情,没有大学生的傲气,便把各项技巧倾囊相授,还撺掇单位领导,赶紧把这孩子转正。
素食馆效益不错,林中树一个临时工,一个月也能拿几百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