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我进宫和离,渣夫却求我别走陆知苒楚翊安全章节免费阅读

我进宫和离,渣夫却求我别走陆知苒楚翊安全章节免费阅读

花匪匪 著

其他类型连载

陆知苒的母亲洛氏给她留下了丰厚的陪嫁,除了明面上的田庄铺子,还给她留了一批得力管事。侯府不喜她抛头露面地经商,陆知苒便悄悄经营。楚翊安在新婚便去了西平参战,西平苦寒,缺衣少食,条件恶劣,陆知苒便组建了一支商队,前往西平贩卖货品,同时也方便给楚翊安捎带东西。几年下来,她的商队获利不少,对这条线路也慢慢熟悉。领队的石管事经验丰富,他告诉陆知苒,今年西平气候不佳,恐有大旱,旱灾之后往往会有蝗灾,容易诱发疫病。陆知苒当机立断,命石管事筹集了一批粮草和药材,运往西平。若他预测准了,这批粮食和药材就能派上大用场。若他预测错了,陆知苒也亏得起。事情果然叫石管事料中了,西平大旱,蝗虫肆虐,不仅百姓无粮可吃,军中也断了粮,只能以蝗虫为食,诱发了疫病。...

主角:陆知苒楚翊安   更新:2025-01-30 10:0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陆知苒楚翊安的其他类型小说《我进宫和离,渣夫却求我别走陆知苒楚翊安全章节免费阅读》,由网络作家“花匪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陆知苒的母亲洛氏给她留下了丰厚的陪嫁,除了明面上的田庄铺子,还给她留了一批得力管事。侯府不喜她抛头露面地经商,陆知苒便悄悄经营。楚翊安在新婚便去了西平参战,西平苦寒,缺衣少食,条件恶劣,陆知苒便组建了一支商队,前往西平贩卖货品,同时也方便给楚翊安捎带东西。几年下来,她的商队获利不少,对这条线路也慢慢熟悉。领队的石管事经验丰富,他告诉陆知苒,今年西平气候不佳,恐有大旱,旱灾之后往往会有蝗灾,容易诱发疫病。陆知苒当机立断,命石管事筹集了一批粮草和药材,运往西平。若他预测准了,这批粮食和药材就能派上大用场。若他预测错了,陆知苒也亏得起。事情果然叫石管事料中了,西平大旱,蝗虫肆虐,不仅百姓无粮可吃,军中也断了粮,只能以蝗虫为食,诱发了疫病。...

《我进宫和离,渣夫却求我别走陆知苒楚翊安全章节免费阅读》精彩片段


陆知苒的母亲洛氏给她留下了丰厚的陪嫁,除了明面上的田庄铺子,还给她留了一批得力管事。

侯府不喜她抛头露面地经商,陆知苒便悄悄经营。

楚翊安在新婚便去了西平参战,西平苦寒,缺衣少食,条件恶劣,陆知苒便组建了一支商队,前往西平贩卖货品,同时也方便给楚翊安捎带东西。

几年下来,她的商队获利不少,对这条线路也慢慢熟悉。

领队的石管事经验丰富,他告诉陆知苒,今年西平气候不佳,恐有大旱,旱灾之后往往会有蝗灾,容易诱发疫病。

陆知苒当机立断,命石管事筹集了一批粮草和药材,运往西平。

若他预测准了,这批粮食和药材就能派上大用场。

若他预测错了,陆知苒也亏得起。

事情果然叫石管事料中了,西平大旱,蝗虫肆虐,不仅百姓无粮可吃,军中也断了粮,只能以蝗虫为食,诱发了疫病。

石管事遵照陆知苒的吩咐,将那批粮食和药材以“太仓商行”的名义无偿献给了朝廷,此举可谓雪中送炭,真正解了燃眉之急。

经此一事,西平城无人不知太仓商行的名号,人人赞其为义商。

只是此前无人知晓,太仓商行背后的东家是陆知苒。

前世,朝廷查到陆知苒的身份,要大力嘉奖她。

她在侯夫人姜氏的花言巧语下,用这恩典替宣平侯府求了延续三代袭爵的机会。

她可真傻,以为靠着这个恩情,就能让楚家高看她,压赵书宁一头,日后,她的孩子也能世袭爵位。

可楚家的人,一个个都是吸血虫,是白眼狼。

她家缠万贯,便如同稚子抱金过市,早就惹人眼馋了。

他们表面上对她好,背地里却在谋划如何将她的产业瓜分殆尽。

最后,她连身边的这两个丫鬟,也没护住。

陆知苒压下情绪,语气慎重,“此事暂不可对外提起半个字。”

翠芙和丹烟不解,“可是他们都骑到您头上来了。”

“就该把这件事公之于众,狠狠地打那赵姨娘的脸,看她还敢不敢拿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小功劳到处显摆!”

陆知苒缓缓摇头,“我会打她的脸,却不是现在。”

她看着两人,眸光清冷淡漠,“我要和离。”

翠芙和丹烟俱是一惊。

翠芙急急道:“小姐,这,这怎么能行?夫人定然不会同意您和离回娘家的,老爷凡事都听夫人的……”

丹烟刚止住的眼泪又开始掉了,“是啊,夫人是个厉害的,您若和离归家了,定要被她狠狠磋磨的。”

想到自己的娘家,陆知苒周身再次笼上一层冷意。

当年,母亲嫁给父亲时,他还只是个从四品小官,母亲用银子开路,让父亲官运亨通,几年内就连升两级,成了从三品的户部侍郎。

母亲操劳过度,生了一场大病没熬过来,父亲很快就娶了青梅竹马的表妹做续弦。

都说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这话委实不假。

继母方氏面慈心苦,惯会做戏,陆知苒在她的手底下吃尽苦头,而她的父亲却对此不闻不问。

而今,她那同父异母的妹妹恰在议亲的年纪,自己和离归家,对她的亲事定会造成影响,父亲和继母必然不会同意。

陆知苒语气微冷,“我不需要他们的同意。”

两丫鬟面面相觑,“可,依照我朝律例,女子和离都需得经过族中首肯,您是绕不开老爷夫人的。”

“我自有办法。”

翠芙和丹烟依旧不安。

“此事我已决定,你们只管听我吩咐便是。丹烟,你去帮我把嫁妆整理好。翠芙,你去给石叔传个信,我要见他。”

两个丫鬟十分忠心听话,她们见自家小姐已然决定,当即便不再多说半个字,利落地去办了。

当年,外祖母亲自到了京城为她主持婚礼,是以继母方氏没能克扣下她的嫁妆。

光是明面上,她的嫁妆数量就十分庞大,足有六十四台,每一台都是真材实料的好东西。

加上外祖母贴补给她的私房钱,那又是一笔十分丰厚的财富。

这些年,她陆陆续续拿了不少东西补贴侯府,光是现银就贴补了五万多两,加上那些衣裳首饰等物件,足有六万两之多,可把丹烟心疼坏了。

陆知苒何尝不心疼?

那些银子,便是扔到水里还能听声响,花在这些人的身上,简直就是喂了狗。

陆知苒宽慰丹烟,“放心,会要回来的。”

她就算是走了,也会把以前的账都原原本本讨回来。

这时,外头有人来传话,“大夫人,宫里来传圣旨了,老夫人请各房的夫人小姐都出去接旨。”

这多半是赵书宁的封赏圣旨,丹烟满脸愤愤,陆知苒却十分平淡。

“圣旨不可怠慢,走吧。”

楚翊安的曾祖父靠着战功挣下了家业,受封宣平侯,曾经也显赫一时,但儿孙不成器,侯府延续至今已呈没落之势。

一路走来,侯府各处院落的装潢都略显陈旧,花园也一派萧瑟,没有好好打理。

她的公爹宣平侯于仕途并不上进,顶着个侯爷的名头,只任了个四品闲职。

他有三子两女,大少爷楚翊安和大小姐楚云清为嫡出,其余都是庶出。

一家子人先后到了前院,今日的主角赵书宁与侯夫人姜氏姗姗来迟,二人看上去倒是和乐融融。

赵书宁穿着一身湖蓝色的百花飞蝶锦衣,头上戴着一支金丝八宝攒珠钗。

她的身形比一般女子高挑,肤色偏黑,五官带着几分英气,一双眸子也满是锐气,与一般的世家贵女全然不同。

而陆知苒穿着一身淡紫色长裙,十分素雅的料子,似一道晚霞萦绕她周身,衬得她整张脸莹白如玉,精致又贵气。

她的头发简单绾起,不怎么堆砌首饰,却依旧令人无法忽视她的美。

众人下意识地将二人进行比较,心中各有思量。

陆知苒向侯夫人姜氏问了安便静静站着,神情寡淡。

赵书宁看了她一眼,带着一丝高高在上的轻视。


那女人的确应该好好敲打教训一番,不然她连自己冠谁的姓都忘了。

玉笙居。

陆知苒收到了下人的传话,她以禁足为由搪塞,但对方却态度强硬,“少夫人,奴婢是奉了侯爷之命来请您,您还是随奴婢去一趟为好。”

陆知苒心中闪过一抹诧异。

两辈子,她与这位公爹都甚少交道,他为何突然传唤自己?

陆知苒入内更衣,金嬷嬷便笑着拿出一个颇有分量的荷包,塞给了进来传唤的嬷嬷。

“老姐姐,这是一点子小心意,你且拿去吃酒。”

那嬷嬷假意推辞了一番,这才收进了袖中,脸上也多了几分松动。

“少夫人掌家之时待我们这些下人素来宽厚,奴婢也念着少夫人的好。今日除了侯爷,大公子和宁夫人也在,好似是为了大公子差事之事起了些争执。”

待陆知苒收拾妥当,金嬷嬷便将自己打探到的消息低声与她耳语了一番。

金嬷嬷忧心忡忡,“多半是大少爷分派下来的差事不好,侯爷和夫人对此不满,又有那宁夫人从旁煽风点火,愈发认定是您在皇上跟前告了状。您这一趟,怕是要被为难了。”

陆知苒的面色却颇为平静,“我被为难得还少吗?也不差这一桩。”

金嬷嬷听了,简直心疼死了,越发觉得这侯府不是人待的地方。

此时已是深秋,天气终于不再闷热,慢慢透出点凉意。

因前次落水,陆知苒有些畏寒,穿着一袭茜素青色的掐花对襟外裳,头上簪得一支翠绿玉簪,整个人透着股水墨般雅致深远的韵味,既不张扬,也不黯淡,恰到好处的光彩。

她迈步而入的瞬间,立马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楚翊安的眸底闪过一抹惊艳,但想到上次在玉笙居受的嘲讽,羞恼涌上心头,眸底情绪添了几分厌恶。

给上首之人请了安,陆知苒方问,“不知父亲母亲唤儿媳前来所为何事?”

楚定峰面色冷肃,目光威严,“我听说前些时日,你入宫面圣了?此等大事,为何从未听你提起?”

一双眸子紧紧落在她的身上,若她心虚,脸上必然会现出端倪。

陆知苒缓缓开口,“父亲恕罪,并非儿媳有意隐瞒,只因儿媳面圣之事另有内情,不便公之于众。”

他们显然对这个回答不满。

楚定峰厉声喝问,“是不便公之于众,还是不敢?此次安儿在西平立下大功,却只得了个不入流的差事,是不是你个无知蠢妇在皇上跟前胡说了什么?”

这番质问毫不留情,简直半点脸面都不给她留。

楚翊安只冷冷地看着她,等着她如何狡辩。

陆知苒面上露出了恰当的惶恐,连忙道:“父亲明鉴,儿媳怎敢在皇上跟前胡说八道?儿媳若当真开了这个口,岂不是有插手朝堂职务之嫌?儿媳哪来的脸面?更何况,皇上乃一世明君,岂会被我一个小小女子左右?”

楚定峰心思几转,眉头始终深深蹙着,“那这是怎么一回事?”

陆知苒意有所指,“夫君虽立下不世之功,但这份功劳却已经用在了旁处。”

不就是挑拨离间吗?她也会。

她这话就差直接点赵书宁的名字了。

赵书宁顿时沉了脸,“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陆知苒眸光沉静,“我没别的意思,只是在与父亲分析此事罢了。一份功劳不可能被一次次消耗,用没了就是没了,皇上眼清目明,他的功劳簿上自有自己的一本账。”


张权家的立马又哭嚎起来,“不可能,我家老张绝对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我们实在是冤枉!请侯爷夫人为我们做主啊!”

这边的动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路人围观,今日宾客中还有不少贵客,楚定峰觉得丢脸至极。

“陆氏,你的证据在何处?你若拿不出证据,我定不饶你!”

所有人都看着陆知苒,只等着看她的反应。

姜氏眸底闪过一抹狠厉,陆知苒的胆大包天已然触到了她的逆鳞,今天这场闹剧必须要由陆知苒背锅!

陆知苒不慌不忙,“我已让人去取账目,很快就能送来。”

话音刚落,丹烟和翠芙就抱着账册小跑到了跟前。

“小姐,奴婢把账册取来了。”

陆知苒朝楚定峰和姜氏示意,“父亲,母亲,这些便是证据,请你们过目。”

闹事的几人见此,顿时慌了,姜氏的面色也微微沉了沉。

这可真是咬人的狗不叫,自己以前真的小瞧她了!

姜氏伸手拿起一本账目,飞快地翻完,又拿起下一本。

接连翻看了好几本,姜氏的脸上满是失望。

“这账目上的笔记都是全新的。知苒,你便是要糊弄我,也不该用这般拙劣的手段。”

姜氏心中冷笑,还以为她有什么杀手锏,却原来不过如此。

楚翊安也翻看了一番,脸上露出嘲讽之色。

“这些真假不明的账册,就是你所谓的证据?”

自己真是高估她了,这女人因为自己和书宁的喜宴到底是乱了方寸,只会使些昏招。

陆知苒语气坚定,“这些账目的确是近期整理,但上面记录的每一条都一清二楚,有迹可循。我已经命人去铺子里取原账目,只需两者一一对照,就能知道真假。但凡有哪一条是冤枉了他们,我立马当场道歉。”

姜氏如何会坐视事情如此发展?她立马倒打一耙。

“如今看来,你倒像是早就有备而来的样子。莫非这的确是你刻意安排,就为了故意拖延时间,搅了安儿与书宁的喜宴?”

楚翊安面色一沉,“陆知苒,你当真令我嫌恶至极!你以为你能阻碍我与书宁在一起吗?你错了,你做的这一切只会让你自己变成一场笑话!”

赵书宁的脸上浮出一抹深深的同情,她柔声细语地开口,“翊安,你别再说了,这件事是我对不起她,是我抢走了你,她对我们心存怨怪也是情理之中的。”

楚翊安当即握住她的手,语气无比坚定。

“我们是真心相爱,何错之有?更何况我也已经答应要给她应有的体面,她却依旧胡搅蛮缠,实在是令人厌烦。”

楚翊安毫不留情的贬损陆知苒。

众宾客都用各异的目光看着陆知苒,或同情怜悯,或鄙夷不屑。

“噗嗤!”

一道笑声突兀响起,打破了这份诡异的安静。

众人循声看去,就见萧宝珠掩着嘴,一副憋笑的模样。

“抱歉,实在太好笑了,我没忍住。”

楚翊安:……

她虽没有指名道姓,但楚翊安却知道,她在嘲讽自己。

陆知苒唇角微微弯了弯,“有些人就喜欢自说自话,的确挺好笑的。”

楚翊安的脸色铁青,赵书宁更是满脸寒霜。

“陆知苒,你闹够了没有?”

陆知苒语气淡淡,“我一直在解决问题,是你们不停东拉西扯。”

楚翊安嘲讽,“你所谓的解决问题,就是让我们所有人在这里干站着等你对账?”

陆知苒眼底闪过一抹厌烦,“那便去京兆府把府尹大人请来,这几桩案子都是经由府尹大人亲自审理,事情真相如何,没人比他更清楚。”


楚翊安面上嘲讽更甚,“府尹大人是你说请就能请的?你多大的脸?”

——就算她真的能请得动府尹大人,自己也不会让她有这个机会。

这场闹剧该结束了。

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得人群外传来一阵骚动。

“有官差来了!”

人群自动让开一条道,很快,一行衙差便走了进来。

楚翊安锐利的目光扫向陆知苒,“是你报的官?你拿不出证据来,就索性直接报官把她们都抓了?这就是你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的逼问咄咄逼人,半丝情面都不留。

陆知苒冷声,“我没有报官。”

“除了你还有谁?”

为首那名衙差开口,打断了他们的话。

“诸位大人,小的是奉了傅大人之命前来请侯夫人前往府衙配合问询。”

一句话,叫楚翊安的愤怒僵在脸上,姜氏更是闪过一抹难掩的错愕,旋即一股不祥预感攀上心头。

楚翊安怀疑自己听错了,“你方才说请谁?”

那衙差开口,重复了一遍。

“请宣平侯府的侯夫人,前往府衙配合问询。”

姜氏瞬间就猜到可能发生之事,她立马想把此事遮掩过去。

但楚定峰不知何故,直接便问了出来,“傅大人是不是弄错了?有什么案子需要夫人前去配合问询?”

衙差:“府衙接到几桩案子,侯府少夫人几个铺子的管事被以贪墨主家财物的罪名扭送官府,经过傅大人一番审理,他们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其中,张权,李牧和黄永明等几个管事招供称,其贪墨之举乃是受了侯夫人指使,贪墨所得亦有七成进献给了侯夫人,是以需要侯夫人亲自前往府衙,当面对质。”

这番话一出,全场先是一静,旋即便是一阵哗然。

张权家的等妇人听了衙差的话,吓得脸色惨白。

无数目光落在了姜氏的身上,她站在原地,几乎无地自容。

方才所有针对陆知苒的指责和怀疑,全都化作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打在她自己的脸上。

姜氏的脸涨得通红。

“这怎么可能?傅大人是不是弄错了?”

那名衙差一板一眼地道:“正是因为此事或许会有误会,傅大人才命小的来请侯夫人。”

陆知苒适时插话,“对了,有件事父亲或许不知道,张权,李牧等管事,都是母亲安排到我铺子里的心腹,母亲担心我面嫩,底下人不服管教,这才做了这番安排。只是没想到……”

她没把话说完,但神色间却是藏满了失望与痛心。

众人恍悟,看着姜氏的眼神更加鄙夷不屑。

这下基本坐实了,她就是个贪图儿媳钱财的恶婆婆。

姜氏恨得几乎咬碎一口银牙。

她强作镇定,“那些管事的确曾是我的人,但三年过去,他们在你的手底下当差,早就成了你的人,我对他们也早就失了威慑力。他们做的那些混账事,我毫不知情!那些指控,全都是一派胡言!”

此事无论如何她都不会认。

不然她的名声,连带侯府的名声就全都毁了!

然而,她否认落在众人耳里,却分外苍白无力。

楚定峰的脸色差到了极致,他在心中狠狠地将姜氏大骂一通,此时却不得不替她周旋。

“此事定然有什么误会。今日是我们侯府大好之日,待会儿新人还要行拜堂之礼,可否请傅大人通融一二,待今日过后,本侯便亲自与拙荆一道去官府,向傅大人澄清解释?”


金嬷嬷越说嗓门越大,颇为义愤填膺。

那些可都是自家小姐的银子啊,全被这些蛀虫贪墨了去。

这还只是能搜出来的,被花掉了的银子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听了这番话,楚翊安的脸色简直黑得跟锅底似的,再找不到找补的话了。

姜氏恨恨咬牙,好个陆知苒,以往闷不吭声的,冷不丁就给自己来这么一记闷棍,她可真是好样的!

这还不算完,金嬷嬷露出一抹微微迟疑的神色。

“还有一件事,奴婢不知该说不该说。”

姜氏满肚子的火,连平日的伪善都懒得装了。

“有什么话就说,吞吞吐吐做什么?”

金嬷嬷被训了也不在意,依旧声如洪钟地回禀,“何管事还交代了一桩事,他说这些年侯府在茶庄里买的茶叶都是赊账,从未结过尾金,但他是夫人您的人,便想法子替夫人把这些账面抹平了。”

这话简直是把姜氏最后一层遮羞布给扯了下来,她的脸色瞬间变了。

“胡说八道!”

她已然不如先前镇定,但却必须强撑着,决不能松口承认这件事。

一旦承认,侯府不仅要把那笔银子补上,她的颜面也会被狠狠踩在脚底,再也捡不回来了。

她转头看向文嬷嬷,语气严厉,“采买之事都是李大牛在管,银子也是经他之手,现在却多了这么一笔糊涂账,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问题出在谁的身上?”

文嬷嬷一个激灵,立马“扑通”跪地,砰砰砰磕了一串响头,语气诚惶诚恐,“夫人明鉴,我家那口子素来老实本分,断然不敢蒙蔽夫人!就,就算他真的要贪,最多也只敢贪些蝇头小利罢了,断然不敢贪墨这么一大笔银子啊!”

文嬷嬷比任何人都清楚,侯府压根就没有分拨过那笔银子。

这些年,侯府都是在少夫人的铺子里白吃白拿。

但现在少夫人不肯吃这个闷亏,要把天捅破了,自然需要一个替死鬼。

文嬷嬷可不希望她家男人当这替死鬼!

姜氏也并非真的要发难李大牛,她如此发作一番,不过是为了做戏做全套,撇清自己罢了。

何管事已然是一枚弃子,这口黑锅自然要全推到他的头上去。

文嬷嬷大声控诉,“此事定是何管事所为,那些银子,十有八九都进了他的口袋!”

姜氏的胸口上下起伏,语气也添了几分急促。

“好个何顺,我以前真是错看他了!”

陆知苒将姜氏的把戏看在眼底,但她并不拆穿。

她今日的目标本就直指何顺。

把他从自己的茶庄扫地出门,再让他把以前吃进去的全都吐出来。

借此机会,再把其他铺子的情况都摸一遍,顺理成章地把姜氏安排的人统统料理了。

她这些年亏的银子,只要能要回来就行,至于这些银子是姜氏还是何顺,抑或是其他人出,她并不在意。

陆知苒一脸真诚地看着姜氏,“原来那笔银子竟是被何管事贪墨了去,此前是儿媳冤枉母亲了。这么看来,其他铺子的银子的去向也有必要好好查一查了,可不能叫母亲既出了银子,又担了骂名。”

姜氏一听这话,立马一个激灵清醒了。

她得赶紧传信出去,不能再叫他们被抓了把柄。

不过,一切为时已晚了。

姜氏勉强扯出一个僵硬表情,“是该好好查一查。”

闹了这么一出,姜氏半点好处都没捞着,还损失了一员大将,她如何甘心?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