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整体利益啊。”
但两党的喧嚣声淹没了他的解释,他们沉浸在党派斗争的情绪中,根本听不进苏然的话。苏然无奈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悲愤和无奈。他感到自己在这场党争中是如此的渺小和无力,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党争的风暴中被无情地撕扯。
“难道在这党争之中,就容不下一个为国家着想的声音吗?党派之争,何时才能停止,让朝堂回归到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的正轨上来?”苏然心中悲愤交加,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绝望。
边疆烽火急,力挽狂澜难
就在苏然在朝堂上屡屡受挫,感到无比迷茫和无奈之时,边疆传来了战事吃紧的消息。北方的藩镇联合起来,趁大唐内部党争激烈、国力有所削弱之际,对大唐边境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边疆的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家园被毁,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大唐军队节节败退,边疆防线岌岌可危。消息传来,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一片紧张和忧虑的气氛之中。
苏然心急如焚,他深知边疆战事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不能再让党争影响到国家的决策。于是,他不顾党争的压力,毅然联合一些中立官员,夜以继日地研究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粮草调配方案。
苏然和他的同伴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详细了解各地的粮草储备情况、运输路线以及军队的实际需求。他们深入分析,反复论证,力求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经过数天几夜的努力,一套完善的粮草调配方案终于诞生。
这套方案充分考虑了各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规划运输路线,优化粮草储备布局,确保边疆军队能够及时得到充足的粮草供应,从而稳定战局。方案还考虑到了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苏然满怀希望地将方案呈上朝堂,期待能得到皇帝的认可和两党的支持。他深知,这是挽救边疆局势的关键,也是他为国家效力的重要机会。
然而,方案呈上后,却因牛李党争陷入了僵局。牛党担心李党借此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