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袁耀袁术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袁耀袁术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公子小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排名靠前的十二名武者,则跟着步骘走入泰福楼,来到二楼。二楼两侧各摆着六张方桌,中间主位则摆着一张主桌。方桌上都摆着珍馐美味,美酒佳酿。得胜的武者们按顺序依次落座,很多武者看到桌上的美味,眼睛都直了。平日里要想在泰福楼敞开了吃一顿,得花个数百上千钱。他们这些武人,哪有钱这么挥霍?落座之后,众人恨不得立即大快朵颐。但是武者们都忍住了。他们知晓,最中间的主位,是给袁耀公子准备的。自己能不能有一个好的前程,全看袁公子心意。过不多时,袁耀便在阎象、袁忠的陪同下坐在了主位。袁耀容貌俊美,气质高贵,让一众武者们稍稍有些紧张。这就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啊!身为上位者,就该有袁公子这样的气质!我们该怎么表现,才能给袁公子留下好印象?袁耀抬了抬手,对众人...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袁耀袁术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排名靠前的十二名武者,则跟着步骘走入泰福楼,来到二楼。
二楼两侧各摆着六张方桌,中间主位则摆着一张主桌。
方桌上都摆着珍馐美味,美酒佳酿。
得胜的武者们按顺序依次落座,很多武者看到桌上的美味,眼睛都直了。
平日里要想在泰福楼敞开了吃一顿,得花个数百上千钱。
他们这些武人,哪有钱这么挥霍?
落座之后,众人恨不得立即大快朵颐。
但是武者们都忍住了。
他们知晓,最中间的主位,是给袁耀公子准备的。
自己能不能有一个好的前程,全看袁公子心意。
过不多时,袁耀便在阎象、袁忠的陪同下坐在了主位。
袁耀容貌俊美,气质高贵,让一众武者们稍稍有些紧张。
这就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啊!
身为上位者,就该有袁公子这样的气质!
我们该怎么表现,才能给袁公子留下好印象?
袁耀抬了抬手,对众人笑道:
“诸位都是今天比武大会的优胜者,耀恭喜诸位了。
之前承诺给诸位的奖励,耀绝不食言。”
“比试了一天,大家都饿了吧?
大伙先吃饭!
吃饱喝足了,咱们再谈正事。”
袁耀寥寥几句话,就拉近了自己跟武者们的距离。
多好的公子啊,竟然还关心我们饿没饿肚子。
寻常的豪门子弟,看待武人就跟对待牛马差不多,哪关心他们的死活与喜好?
仅凭袁耀能为他们着想,又如此平易近人,就能确定袁耀公子乃是明主!
周仓、徐盛等人早就饿了。
他们不跟袁耀客气,抓起桌上的食物就开始猛吃。
袁耀始终端着酒杯保持微笑。
武者们都饿了,他却不饿。
看着这群猛士大吃大喝,袁耀也很开心。
这些人,以后都是自己的肱骨之臣,是自己的基础班底。
过了半个时辰左右,武者们终于不再吃了。
袁耀笑着对众人问道:
“诸位,可是吃饱了?”
“隔~”
黑脸周仓打了个饱嗝,不好意思地对袁耀笑道:
“那个...袁公子,不好意思。
我吃得太多了,有点撑。
你为我们准备的饭菜,实在太好了!
我老周好久没吃到这么美味的东西了!”
“哈哈,周仓壮士真乃性情中人。
喜欢吃,就多吃点。
你们要是愿意投效本公子,以后好吃的管够!”
袁耀对一众酒足饭饱的武者们说道:
“武道大会的十二强,皆有厚赏。
排名第一的武者,赏钱一百万,荣获‘淮南第一高手’称号!”
“排名第二、第三的武者,赏钱五十万、三十万。
其余的武者,皆赏钱十万。”
袁耀此言一出,武者们顿时大喜。
十万钱,对他们来说可是一笔巨款了。
省着点花,两年都花不完。
一百万钱,足够在寿春城买一座宅子了。
可排名第一的陈到表情依旧平静,显然不是为钱财而来。
周仓咧嘴对袁耀笑道:
“多谢公子厚赏!
我们听说比武获胜有机会当将军,不知是真是假?”
“当然,我袁耀从不妄言。”
袁耀朗声对众人道:
“钱财,只是诸位获得武道大会优胜的奖励。
下面我要说的,是加入我袁府的奖励。”
“只要你们愿意加入袁府,投效我袁耀,我便每人赏赐上好兵刃一柄,良马一匹。
我还会请求父亲组建一军,让你们担任新军的军官。”
“你们想要的东西,本公子都会给你们。
而本公子要的,只有一件东西。
那就是你们的忠诚!
对本公子绝对的忠诚!”
一众武者闻言顿时大喜。
宝马和兵刃,一直是武者的心头好。
到袁耀麾下当军官,更是让他们鱼跃龙门,一举获得官身。
跟随袁耀,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造化!
至于袁耀所说的忠诚...根本算不得什么条件。
武人向来重义轻生,效忠主公,已经刻进了他们的骨子里。
袁公子给他们荣华富贵,他们就拿命来报效公子。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这句诗,形容的便是这种重义轻生之人。
周仓对袁耀道:
“公子,实不相瞒,我与廖化、裴元绍二位兄弟一直在卧牛山落草。
似吾等这般出身,也能当军官吗?”
袁耀答道:
“本公子说过,我只看能力,不问出身。
只要你们对本公子绝对忠诚,本公子便对你们一视同仁。”
周仓本就是个耿直的汉子,袁耀的承诺,让周仓热血沸腾。
不容易啊!
我老周在江湖上飘零这么多年,当过黄巾落过草,始终没有找到归宿。
如今终于找到值得辅佐的明主了!
周仓心中暗暗发誓,自己别的本事没有,只能舍命报效主公。
他当即对原耀拜道:
“如此,周仓愿拜公子为主!
从此誓死效忠主公!”
廖化、裴元绍、徐盛、马忠等人也激动的对袁耀拜道:
“吾等愿拜公子为主,誓死效忠主公!”
“哈哈哈...好,诸位快快请起!
从今以后,你们就是本公子的绝对心腹!”
十二名武者中,唯有陈到还未认主。
袁耀对陈到问道:
“陈到,你是武道大会的头名,本公子很是看好你。
你现在还未决定是否投效本公子,是有什么疑虑吗?”
陈到抬起头,对袁耀道:
“到与公子交谈,感觉如沐春风。
公子的风度与气魄,令人心折。
公子招揽我们这些武人,应该是想成就一番事业。
陈到斗胆,想问公子之志。”
听闻陈到这番话,袁耀暗自点了点头。
像陈到这样的绝世猛将或是顶级谋臣,都是非常有个性的一群人。
他们并不会因为高官厚禄而投拜主公,而是要选择与自己理念相同的主公辅佐。
一旦认主,便是不离不弃,誓死效忠。
这便是传说中的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袁耀坦然对陈到说道:
“如今天下群雄并起、战乱不休。
百姓流离失所,冻饿而死、经战乱而死者不计其数。
吾堂堂华夏百姓沦落到这种地步,耀深感痛惜。”
“吾之所愿,便是终结乱世,救民于水火。
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许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让天下所有百姓,都能过上衣食富足,平安和乐的生活!”
“先生太过客气了。
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吾也有很多疑惑,想请先生解惑。
不知吾父若想成就霸业,该如何去做?”
阎象轻声道:
“淮南看似富庶,可在袁公的治理下...却渐渐变得民生凋敝。
现在我们首要之事,就是发展好淮南,稳定内部。
穷兵黩武、横征暴敛绝不可取。”
袁耀点了点头,淮南是天下难得的富庶之地没错,可也要看让谁来治理。
袁术入主淮南之后,将淮南治理得狗屁不是。
淮南才多大的地方?
袁术治下的领土,也就汝南、九江、庐江、广陵、丹阳几个郡。
袁术竟然靠着这么几个郡,养了二十余万大军!
还有各种沉重的税负,简直是不给百姓活路。
百姓们实在活不下去了,就有一部分人开始造反,一部分人变成流民逃亡其他州郡。
对于这种恶果,老爹袁术似乎并不在乎。
他仗着四世三公的威名,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
非但不想着好好治理州郡,还总手欠想要攻打徐州、荆州甚至是曹操的豫州。
在袁术穷兵黩武之下,就算不称帝,淮南也早晚有灭亡的一天。
无非是能够多苟延残喘几日罢了。
“若是能养足元气,则为主公之大幸。
此外,淮南乃四战之地,主公当交好吕布、刘表等人,切勿轻启战端。
而后以袁家威望拉拢江东士族,徐图江东。
唯有全据江东,才有与群雄争霸天下的本钱。”
袁耀仔细思考阎象之策,不住点头。
阎象所言,实乃良策,是袁术势力当前最好的选择。
至于阎象为什么不自己跟袁术说这些良策,而是要靠袁耀来传话,袁耀心里很清楚。
阎象之策虽好,却不符合袁术的性格。
每一条实施起来,都会让袁术很难受。
哪怕阎象苦苦劝谏,袁术也听不进去。
最终只能换来一句‘叉出去’。
抛开袁耀的上帝视角不谈,阎象身在局中,还能有如此见识,绝对算得上是大才。
自己想要成就大业,阎象这个人才一定要用好。
不过光有阎象还不够。
袁耀想与这个时代的天下霸主、顶级文武们争锋,还需要更多的人才相助。
好在现在袁术还未称帝,自己还能靠袁氏公子的身份,招揽到不少人才。
或许眼前的阎象,也能帮助自己招揽一些人。
袁耀对阎象道:
“先生之见,与我不谋而合。
你放心,这些事我一定会好好劝说父亲的。
有我出手,父亲一定会同意采纳先生良策。”
阎象感觉袁耀这句话说得十分霸气。
放眼整个淮南,能做这种保证的,也就只有袁耀一人了。
至于袁术不同意怎么办...
袁耀今天,不是已经给大家上一课了吗?
“仲宇先生,其实我也有一件事想求你。”
“公子请讲。
只要是象能够做到之事,定然义不容辞。”
“我是想请先生为我寻些人才。
想要治理好淮南,进图天下,当有人才辅佐。
父亲麾下的人才...实在是一言难尽。
想要靠他们来助父亲成就大业,无异于痴人说梦。”
阎象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
袁术麾下文武官员不少,可这些官员实在配不上‘人才’二字。
甚至能不能配得上一个‘人’字,都有待商榷。
文官中,有杨弘、黄猗那种奸佞谄媚之辈。
武将中,有陈兰、雷薄这等贪生怕死之徒。
横征暴敛,鱼肉百姓者,更是不胜枚举。
阎象一直觉得,主公堕落到现在这种程度,与这些奸佞小人有着直接关系。
可惜主公宠信杨弘、黄猗,对他们的重视甚至还在自己之上。
自己又如何能劝主公疏远这些小人?
不过自己劝不动主公,不代表袁耀公子劝不动。
如果袁耀能提拔一些能臣干吏上去,将那些尸位素餐的小人搞下来,淮南还真就有希望了。
“找人才...倒是不难。
淮南之地人才辈出,能力出众者不可胜数。
只是这些人大多出身寒门,世家豪族的子弟已经被主公提拔重用了。
公子不介意他们的出身吗?”
“本公子只重才能,其余一概不问。”
袁术为人眼高于顶,他本是世家出身,自然看不起那些寒门和庶民。
因此袁术麾下之臣,大多是士族子弟。
可袁耀不同,以他超越时代的眼光,对士族没有任何好感。
他反而还认为,士族是祸乱天下的毒瘤。
眼下袁耀实力还弱,暂时无法动士族。
等以后他有了机会,一定会将这些高高在上的士族打落尘埃。
阎象能给他招来寒门百姓中的优秀人才,正合袁耀心意。
这些人才自己不招过来,早晚有一天会跑到其他诸侯麾下,那不是资敌吗?
“仲宇先生,不论是文人还是武者,我都无比渴求。
先生大才,文官就由先生为我引荐吧。
至于武将...我打算在淮南办一场比武大会,亲自选拔武艺高强的人才。
能者上,庸者下,先生觉得怎么样?”
阎象思索道:
“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
武者嘛,都想以武扬名。
公子这个方法,应该能吸引到不少强大的武者。”
“只是想办这样一场盛会,所需要的钱财恐怕不少。
别的不说,想把这件事宣传出去,让整个汝南的人都知道,就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袁耀摆手笑道:
“没事,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缺钱,我可以问父亲要啊!
先生只管放手去做,钱我来出。
这场比武大会,一定要比出声威!
让我想想...这场盛会,就叫‘淮南第一武道大会’好了。”
阎象眼前一亮,笑道:
“公子起得这个名字妙极!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淮南武者想要争夺这个第一的名头,必然会云集而至。”
袁耀说道:
“那就这么定了。
待我准备好召开武道大会的资金,立刻派人通知先生来取。”
将阎象送出府后,袁耀感觉自己距离逆天改命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有人才辅佐,淮南这片富庶之地,还是大有可为的。
翌日一早,孙策如约而至。
他走入正堂大殿,一眼就看见了坐在袁术身边的袁耀。
孙策心中暗道:
‘吕范说得没错,袁耀果然在这等着我。
他一定对我有所图谋。’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八个字,直击袁术心灵!
让他的呼吸都变得粗重了。
受命于天,说的就是我袁公路啊!
袁术生来富贵至极,世间的一切宝物都予取予求,能享受的,早就享受够了。
唯独这当皇帝的滋味,袁术还没体验过。
手执玉玺登临天子大位,这是袁术梦寐以求的事情!
“真是宝贝...好宝贝啊!
袁术轻抚玉玺,爱不释手。”
过来好一会儿,他才想起孙策,抬头对孙策笑道:
“伯符,你对母亲和舅舅的孝心,吾感受到了。
我大汉以孝治天下,对于你这样的孝子,我岂能不出手相助?
我便借兵三千...”
“父亲!”
袁术话还未说完,袁耀便踏门而入,对袁术道:
“儿刚到此,就见伯符向父亲献玉玺。
能不能让儿子看看?”
“景耀!(袁耀字)
你来得正好!”
袁术看到袁耀,顿时眉开眼笑。
他就袁耀这么一个独子,对袁耀可是宝贝得很。
可以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着。
儿子想看看他们袁家的传国玉玺,他袁术当然得满足啊!
毕竟这宝贝早晚有一天要传给袁耀。
“耀儿,你快看,这就是传国玉玺。
是上天赐给我袁氏的宝物!”
见袁术如此钟爱玉玺,孙策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袁术对这块破石头情有独钟,自己大事成矣!
袁耀从袁术手中接过玉玺,来到大堂正中,自语道:
“这玉玺光滑细腻,色泽明亮,当真是不可多得的美玉啊。
父亲,您觉得它是宝物?”
袁术笃定道:
“那当然,得玉玺者得天命!”
袁术的谋臣阎象无奈的摇了摇头,面露痛苦之色。
他也觉得孙策以玉玺借兵是心怀鬼胎,可却无法劝谏袁术。
因为袁术太爱玉玺了,他对玉玺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
阎象如果不审时度势,上来就给袁术泼冷水,很可能被袁术叉出去。
“父亲,儿子倒觉得这玉玺跟天命没什么关系。
它就是一块破石头!”
袁耀此言一出,堂中众人皆惊。
对于袁耀的性子,这些淮南文武们很了解。
袁耀从小被袁术惯坏了,是寿春城出了名的纨绔。
可纨绔归纨绔,袁耀可是从来不敢顶撞袁术的啊!
现在袁术明显是钟爱玉玺,袁耀怎么敢忤逆袁术的意思?
孙策则眉头紧锁,他突然感觉有点麻烦了。
这袁耀,该不会是要坏了自己的好事吧?
连袁术闻言都愣了,对袁耀道:
“景耀...你说什么?”
袁耀提高音调,对袁术回应道:
“孩儿说,这玉玺,只是一块破石头!
当年秦始皇命丞相李斯铸造此玺,如果这玉玺真的代表天命,秦又岂能二世而亡?”
“孙策的父亲孙坚也曾得此玉玺,他得天命了吗?
孙坚不但未得天命,还死于非命。
现在他坟头的草,恐怕长得比人都高了!
孙策想用一块破石头换我军将士的性命,岂不可笑?”
袁耀说出这番话,深得阎象之心。
他怎么都想不到,看似纨绔的袁耀公子,竟然能有如此见识。
主公后继有人也!
孙策则气得脸色涨红,额头青筋暴起。
“袁耀公子,你虽贵为主公之子,也不可随意侮辱我父!”
袁耀摇了摇头,说道:
“侮辱谈不上,我只是陈述事实罢了。
父亲,你要因此玺借兵给孙策,孩儿不同意!”
袁术虽然溺爱袁耀,可这臭小子当着众文武的面顶撞自己,也把袁术惹怒了。
袁术脸色沉了下来,对袁耀道:
“耀儿,为父已经答应了孙策借兵给他,又岂能食言?
这玉玺你也看得差不多了,快给为父还来。”
袁耀笑道:
“孙策是要用玉玺来借兵。
这玉玺没了,兵不就借不成了?”
袁耀这番话,让袁术和淮南众文武都感觉很奇怪。
玉玺怎么会没?
孙策的玉玺,不就在袁耀手中吗?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袁耀毫不犹豫的将玉玺抛在了地上。
“啪!”
只听一声脆响,玉玺碎裂开来。
袁耀看了地上的玉玺一眼,不由暗自摇头。
这玉玺碎了,但未完全碎,又崩掉了一角。
这玩意,竟然还挺结实。
堂中众人可不像袁耀这般淡定,看到袁耀摔玉玺,众人彻底懵了!
这可是传国玉玺啊!
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势、地位、荣耀、气运...
袁耀怎么敢摔玉玺!
莫不是疯了?
袁术见玉玺在地上又碎了一角,心疼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我的玉玺!
我的玉玺啊!”
“逆子!
你这个逆子!
造孽啊!”
“来人呐!
把这个逆子给我拿下!”
袁术是真生气,差点没被袁耀气死。
自己要玉玺图什么,还不是想要称帝?
自己称帝又图什么,还不是想要把帝位传给你这个小王八蛋!
他袁术都这个岁数了,纵然称帝,又能当几年皇帝?
以后的大好河山,还不是由袁耀来继承?
这个逆子可倒好,竟然敢摔玉玺,这是在毁他们袁家的气运啊!
如果不是袁术只有袁耀一个儿子,弄死袁耀的心都有了。
孙策更是神情无比复杂,惊讶、愤怒、疑惑...全部都写在脸上。
他抱着玉玺来见袁术的时候,想过很多种情况,唯独没想过,玉玺竟然被袁耀给摔了!
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事呢?
这袁耀神经病吧!
玉玺是他父亲孙坚用命换来的,他想用玉玺换取袁术的精兵。
继承父亲孙坚的志向,横扫江东以成霸业!
袁耀摔的不仅是玉玺,还是孙坚的心血,是他们孙氏的未来。
孙策真想一剑把袁耀这个逆贼捅死,可他又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怒火。
袁术的武将、护卫可都在堂中。
他敢对袁耀动手,不但无法成功,还会死无葬身之地。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不论发生什么情况,孙策暂时都得跟袁术、袁耀父子虚与委蛇。
袁术大将纪灵带着几个甲士上前来擒拿袁耀,袁耀伸出手指着纪灵道:
“纪灵!
你别过来!
你们谁敢过来,本公子就一头撞死在柱子上!”
待麾下文武各自领命而去后,袁耀唯独留下了阎象,对阎象道:
“仲宇先生,你推荐给本公子的子山确实是大才。
现在子山是本公子左膀右臂,本公子已离不得他了。”
“只是待吾建立起商会和白毦军后,手中事务必然更加繁忙。
还望先生能再推荐几个人才给我。”
阎象对袁耀道:
“寻常寒门、百姓出身的贤才不多。
公子再想招揽贤才,就得在世家子弟和避世隐居的贤者之中挑选了。
既然公子有命,我便再去拜访几名大才,希望他们能为公子所用。”
“有劳先生了。”
袁耀对阎象拜道:
“先生可与他们直言,就说本公子求贤若渴。
只要愿意加入到本公子麾下,本公子都会给他们提供宅院、丫鬟、仆役。
在寿春城给他们最优厚的待遇。”
袁耀想要招揽真正有学识的读书人,难度要比招揽武者大很多。
像周仓、廖化这些武人,只要有一把子力气,再跟随高手学一身本领,就能成为一个实力强悍的武者。
可读书人不一样,想读书,你首先得有书。
书籍在汉末是非常珍贵的东西,知识更是几乎被世家豪族所垄断。
这也是世家豪门长盛不衰的原因。
想治理州郡,你就得用我们士族豪门的子弟,普通的百姓根本连字都不认识。
垄断知识就垄断了官位,再加上他们兼并土地、隐匿人口,各地的世家豪族强得可怕。
这些事,袁耀心知肚明。
因为他们汝南袁氏就是天下世家中最强大的存在,算是世家头子。
作为既得利益者,袁耀可以享受袁家充沛的资源。
可若是将来他成为上位者,就要想办法限制、打压这些士族豪门,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步骘办事效率相当之高,几天后,他就把袁耀需要的宅院买回来了。
这座大宅位于寿春城东,占地面积很是广阔。
大宅内拥有十余座单独的院落,假山流水、亭台楼阁更是应有尽有。
当然,这座大宅的价格也很好,足足花了袁耀九百万钱。
不过袁耀觉得这钱花的很值得。
有了这座宅院,自己麾下文武便都有了住所,可以随时与自己商议大事。
跟随在袁耀身旁的袁妙,高兴得蹦蹦跳跳,兴奋地对袁耀道:
“老哥,这座宅院太棒了!
虽然比不上咱们袁府那么大那么奢华,可胜在幽静雅致,我喜欢!
以后我可以经常过来玩吗?”
袁耀揉了揉袁妙的小脑袋,说道:
“当然可以,哥会给你和婉婉留一个小院子。
你们两个闲来无事,便可到这来住个一两日。
只要娘同意就行,哈哈。”
步骘走在袁耀身前,对袁耀介绍道:
“这座府宅的主人,原本是吴郡豪族吴景。
置办下这座宅院后,虽然吴家人不常在寿春居住,可吴景依旧没舍得出手。
宅院中的风雨连廊、水榭亭台,全部是吴景花大价钱打造的。”
“之前有人花一千八百万钱,想求购吴景这座宅院,吴景都没有卖。
对亏公子鸿运当头,您刚说要买宅子,吴家就把这座宅院挂出来了。
价格只有一千八百万的一半,九百万钱。
不过他们有个条件,不要五铢钱要黄金,必须得是九百金现钱。”
“对这宅院有想法的豪族,一时凑不齐这么多金子。
还好公子给了我两千金,这座宅院便轻松购下。”
袁耀点了点头,吴家为什么急着卖宅子,他心里很清楚。
还不是为了凑钱支援孙策?
只要孙策能得江东,半价卖掉寿春豪宅也是值得的。
看来孙策对于借兵前往江东之事,已经急不可耐了。
过不多时,阎象也来到了院落之中。
在阎象身后,还跟着一个身穿墨色锦衣,相貌儒雅的青年文士。
袁耀见状不由一喜。
这文士的长相和气度,丝毫不逊于步骘,想必是一个与步骘不相上下的贤才。
阎象对袁耀施礼道:
“公子,象幸不辱命,又为你招揽到一名大才。
此人姓蒋名干,字子翼,学识渊博,以辩才独步江、淮之间。”
蒋干?
袁耀对此人很是熟悉,上一世他曾为曹操幕僚,自告奋勇去招降周瑜,却中了周瑜反间之计。
不过此人既然身为名仕,又有辩才,应该是一个可堪一用的人才。
至于输给周瑜...
对蒋干来说,并不丢人。
曹操是何等的雄才大略,不依旧被周瑜、诸葛亮所算?
袁耀暂时只让蒋干管理商会、处理一些杂事,对蒋干来说完全是大材小用了。
袁耀一把握住蒋干的手,笑道:
“早就听闻子翼之名,今日得见,足慰平生!
子翼可愿投效于我,与我共图大业?”
袁耀的真诚,与礼贤下士的态度,让蒋干十分感动。
蒋干当即对袁耀拜道:
“干愿拜公子为主,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哈哈哈...太好了!
袁忠,速速去准备酒宴!
为子翼接风洗尘!”
阎象又对袁耀道:
“除了子翼之外,吾还邀请了临淮东城人鲁肃。
子敬豪爽大气,也是当世贤才。
他已经答应来寿春见一见公子。
至于子敬能否辅佐公子,就看公子与他的缘分了。”
鲁肃鲁子敬!
阎象提到此人,袁耀心头更是一片火热。
鲁肃身为江东四大都督之一,文韬武略兼备。
是江东顶级的谋臣、都督、战略家、外交家。
若能把鲁肃拉到麾下,自己的实力无疑会增强很多。
“鲁子敬的名号,吾亦听说过。
仲宇先生放心,待鲁肃来到寿春,我必以礼相待。”
就在几人说话的时候,管家袁忠从门外走入,对袁耀禀报道:
“公子,孙策回来了。
还有您说的周瑜,也被孙策带回来了。”
袁耀点点头:
“孙策的速度还挺快嘛。
也好,那本公子就再会会他。”
孙策把周瑜带了回来,袁耀暂时没有理由阻止他去江东了。
不过袁耀也没必要阻止。
没了周瑜,相当于断去孙策一臂。
这次孙策再伐江东,相当于为王前驱。
江东之地,袁耀志在必得。
“儿多谢父亲!”
得到了袁术的允许,袁耀又得寸进尺道:
“父亲,这一千人的营寨,孩儿打算自己建。
装备我也打算自己购买。
您能不能再支援儿子两千万钱?”
袁术顿时不悦道:
“你刚从府库支取了三千万钱,现在还要两千万?
照这么下去,我袁家的府库就要被你给掏空了!”
“父亲,儿子保证,这是最后一次。
用两千万钱养一千精兵,还是很值得的。
等儿子组建起新军,就再也没有大的花费了。
我每个月消耗的钱财,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即可。”
听袁耀说这是最后一次,袁术便点头道:
“既然耀儿能做此保证,为父就再帮你一次。
去府库支取两千金吧。”
“谢父亲!
父亲,儿以后养兵也要用钱。
总问父亲要钱,也不是长久之计。
儿子打算建立一座商会,将商会赚来的钱用于养兵。
父亲觉得怎么样?”
商乃贱业,听儿子想要搞商会,袁术心中多少有点抵触。
可若是不同意,袁耀再来问自己要钱怎么办?
罢了,还是让耀儿折腾去吧。
否则他要再狮子大开口几次,自己的府库还真扛不住。
袁术大手一挥,说道:
“这淮南,是咱们父子说了算!
耀儿想做任何事,爹都支持你!
只要你跟爹说一声即可。”
袁耀得偿所愿,对袁术拍马屁道:
“爹!
您可真是英明神武啊!
天下英雄,都比不上父亲您的气魄!”
袁术被袁耀夸得有点飘,继续道:
“今天爹支持了你,以后为父要是有需要你支持的事情…
你是不是也得全力支持为父?”
听袁术这样说,袁耀顿时警惕了起来。
老爹能有什么事需要自己支持?
还不是称帝?
这种作死的事情,袁耀是万万不能支持的。
不过袁耀现在需要老爹帮忙,也不会把此事挑明。
老爹只要不说称帝的事,自己就装不知道。
袁耀嘿然一笑,说道:
“只要是对我袁家有利之事,儿子都支持!”
经过一番交谈,袁术、袁耀父子都很满意。
袁术觉得儿子长大了,想要练兵为自己分忧了,心中十分欣慰。
袁耀则得到了两千金,还有组建新军和建立商会的权力。
这些东西,就像一颗种子,早晚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事实上,袁耀支取的三千万钱并未花光。
举办淮南第一武道大会,花钱的大头是宣传造势,花了一千万钱。
搭建高台、将周围的酒楼尽数租下来,花费五百万钱。
奖励得胜的武者,花费七百万钱。
袁耀手中还剩下八百万钱。
而更妙的是,拍卖观看武道大会的高级席位,收入一千三百万钱。
这样算下来,事实上袁耀只花了九百万钱,就把武道大会办下来了。
他的手中,还剩两千一百万钱。
再加上袁术支援袁耀的两千金,袁耀手中可以动用的资金,达到了恐怖的四千一百万!
有这么多钱,不论是建立商会还是组建新军,都绰绰有余。
建立商会对袁耀来说,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以他的经商手段,随便搞一点好东西出来卖,都能碾压这个时代的商人。
翌日,袁耀将心腹文武召来府中议事。
来到袁耀院落的人,有阎象、步骘、陈到、徐盛、周仓、廖化、裴元绍、马忠等文武。
虽然阎象是老爹袁术的臣子,可他能为袁耀所用,袁耀手下也勉强算得上是人才济济了。
以后自己麾下的人才越来越多,总叫他们来袁府肯定不行。
袁术不喜寒门、庶民,为了不碍他的眼,袁耀决定再买一座宅院。
“今天召诸位来,主要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组建新军之事。
父亲已经答应我了,允许我建立一支规模在一千人左右的新军。
我打算在城郊买一座山庄,在庄中练兵。
对于练兵之事,诸位可有什么想法?”
徐盛、周仓等武将都没有说话,他们勇则勇矣,却没有强大的练兵能力。
尤其是卧牛山三位当家,让他们练兵,他们只会把士卒训练成山寨小喽啰。
陈到起身对袁耀抱拳道:
“启禀主公,臣自幼钻研练兵之法。
并且在家乡训练出一支义勇,用于抵抗盗匪侵袭。”
“我练出的勇士皆头插白色鸟羽,用以分辨敌我。
上了战场后,个个以一当十。”
“只要主公有命,臣便竭尽所能,为主公练出一支精兵!”
陈到此言一出,众文武恍然大悟。
怪不得陈到长发两侧插着白色鸟羽,原来是跟自己训练出的战士保持一致啊!
“好!叔至真乃良将也!”
袁耀等的就是陈到,朗声笑道:
“既然叔至训练的部队,以白色鸟羽为信物。
那咱们的新兵营,也保持这个传统吧。
新军的名字,本公子也想好了。
就叫‘白毦精兵’如何?”
“白毦精兵...”
陈到默念白毦兵之名,只觉得无比顺口。
仿佛自己天生就应该是白毦军统帅。
“主公大才,陈到佩服!”
“主公大才,臣等佩服!”
“这白毦军,本公子便命叔至为统领。
文向、元福(周仓字)为副统领。
如今本公子已经招揽了四百多名武者,叔至再将家乡的乡勇们唤来,凑足一千之数可好?”
陈到抱拳道:
“主公有命,臣自当遵命行事!”
袁耀又对步骘道:
“子山,购置山庄、采买军需之事,便交给你了。
除了山庄之外,在寿春再买一座大宅。
到时候,你们都可以到新宅居住。”
步骘抱拳应道:
“骘领命。”
安排好了组建白毦军之事,袁耀继续道:
“养兵需要钱,养一支独步天下的强军,更需要大量的钱财。
我欲建立一座商会,以商会赚取的钱财养兵。
建商会的第一步,就是收购一些产业,先把生意做起来。
仲宇先生,这件事就请你帮忙了。”
阎象对袁耀拜道:
“吾愿为公子分忧。”
把任务都分配了下去,袁耀不由松了一口气。
同时他又觉得麾下的人才不够用了。
现在自己手下武者不少,缺的是能为自己分忧的文人。
阎象虽好,却是父亲的谋士,并非自己的臣子。
真正认自己为主的文臣,就只有一个步骘。
把所有事都交给步骘来做,步骘实在是分身乏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