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大秦:夭寿!我的狱友竟是扶苏嬴政扶苏最新章节列表

大秦:夭寿!我的狱友竟是扶苏嬴政扶苏最新章节列表

今年脱单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翌日。皇宫,咸阳宫。天还没亮,群臣收到召令,不得不赶早入宫。秦朝君臣会面,以小会议居多,嬴政想见谁直接召见谁。没有大事情,不会召开大朝会。心知有大事发生,大臣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有人推测是匈奴的事,有消息灵通推测是汉中的叛乱,咸阳宫内吵吵嚷嚷,气氛极其热烈。蒙毅官拜上卿,位高权重,是少有的出身秦人的文臣。蒙毅座次仅在李斯之下,发现李斯在发呆,小声询问:“丞相一言不发,难道知道今天朝会的目的?”李斯不仅知道目的,自己还是今天的主角。面对蒙毅的疑惑,李斯轻咳一声:“这个……略有耳闻,陛下对汉中叛乱的事十分恼火。”言尽于此,李斯又继续发呆。看李斯这样样子,蒙毅眉头一皱,觉得事情不简单。这时,殿外一声钟响。殿内立刻安静下来,大臣们正襟危...

主角:嬴政扶苏   更新:2025-01-18 15:0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嬴政扶苏的现代都市小说《大秦:夭寿!我的狱友竟是扶苏嬴政扶苏最新章节列表》,由网络作家“今年脱单”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翌日。皇宫,咸阳宫。天还没亮,群臣收到召令,不得不赶早入宫。秦朝君臣会面,以小会议居多,嬴政想见谁直接召见谁。没有大事情,不会召开大朝会。心知有大事发生,大臣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有人推测是匈奴的事,有消息灵通推测是汉中的叛乱,咸阳宫内吵吵嚷嚷,气氛极其热烈。蒙毅官拜上卿,位高权重,是少有的出身秦人的文臣。蒙毅座次仅在李斯之下,发现李斯在发呆,小声询问:“丞相一言不发,难道知道今天朝会的目的?”李斯不仅知道目的,自己还是今天的主角。面对蒙毅的疑惑,李斯轻咳一声:“这个……略有耳闻,陛下对汉中叛乱的事十分恼火。”言尽于此,李斯又继续发呆。看李斯这样样子,蒙毅眉头一皱,觉得事情不简单。这时,殿外一声钟响。殿内立刻安静下来,大臣们正襟危...

《大秦:夭寿!我的狱友竟是扶苏嬴政扶苏最新章节列表》精彩片段


翌日。

皇宫,咸阳宫。

天还没亮,群臣收到召令,不得不赶早入宫。

秦朝君臣会面,以小会议居多,嬴政想见谁直接召见谁。

没有大事情,不会召开大朝会。

心知有大事发生,大臣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

有人推测是匈奴的事,有消息灵通推测是汉中的叛乱,咸阳宫内吵吵嚷嚷,气氛极其热烈。

蒙毅官拜上卿,位高权重,是少有的出身秦人的文臣。

蒙毅座次仅在李斯之下,发现李斯在发呆,小声询问:

“丞相一言不发,难道知道今天朝会的目的?”

李斯不仅知道目的,自己还是今天的主角。

面对蒙毅的疑惑,李斯轻咳一声:

“这个……略有耳闻,陛下对汉中叛乱的事十分恼火。”

言尽于此,李斯又继续发呆。

看李斯这样样子,蒙毅眉头一皱,觉得事情不简单。

这时,殿外一声钟响。

殿内立刻安静下来,大臣们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伴随不疾不徐的脚步声,嬴政扶剑走了进来。

“参见陛下。”

大臣们拱手俯身行礼。

“免礼。”

嬴政直接进入主题:“朕事必躬亲,没有一刻懈怠,大秦仍然祸乱丛生,众卿谁能告诉朕原因?”

话落,殿内陷入短暂沉寂。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心交流眼神。

猜不透陛下的想法,大臣们选择观望。

一时间,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李斯嘴角微微上扬,知道是自己上场的时候了。

于是起身出列,拱手作揖:

“陛下,臣最近研究商君之法,略有所得,总结了上中下三策,请陛下阅览。”

此言一出,鸦雀无声。

大臣们或是诧异,或是惊悚,目光汇聚到李斯身上。

能坐在这里的没有傻子,立马领悟李斯的意思。

一些人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没有嬴政许可,谁也不敢乱说话。

嬴政手扶剑柄,居高临下俯视着李斯,眸中浮现冷光。

“对策的事先不急,朕记得丞相好像还兼着廷尉一职。”

李斯诧异地抬起头,不知道嬴政为什么突然说这个。

短时间想不透,李斯只能回复:

“不错,承蒙陛下信任,臣暂代廷尉一职。”

“啪~”

一册竹简砸在李斯面前。

嬴政吐出一个字:“念。”

李斯弯腰捡起竹简,看到开头几个字,瞳孔猛地一缩。

一旁的蒙毅偷瞄了一眼,惊讶地嘴巴都合不上。

紧接着,看李斯的眼神满是怜悯。

李斯硬着头皮念出内容:

“昨夜,有歹人闯进昭狱,挟持方士林然越狱。”

“所到之处畅通无阻,狱卒熟视无睹。”

“黑冰台。”

黑冰台是落款,代表消息是黑冰台上奏的。

坐在对面的尉缭一激动,差点把胡子扯下来。

黑冰台是谍报机构,只听嬴政一个人命令,来去无踪。

连黑冰台都出场了,情报是伪造的概率几乎为零。

也就是说,真的有人越狱。

而且越狱的人畅通无阻,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是不是和李斯有勾结。

甚至说,就是李斯干的!

“李斯摊上大事了。”

所有大臣不约而同冒出同一个想法。

李斯脸黑成锅底,捧着竹简的手微微颤抖,手心满是汗水。

真是人在殿中坐,锅从天上来。

自从成为丞相,李斯就不怎么重视廷尉这个官职。

没想到今天会出问题。

李斯明白嬴政愤怒的原因,也许林然不值得,但扶苏绝对值得。

要是大秦长公子死在昭狱,李斯可以直接上吊了,还能死得舒服点。

强忍心中的不安,李斯跪地请罪。

“臣身为廷尉,将扶苏公子置于险境,罪该万死,请陛下降罪。”

“哼,你确实该死。”嬴政轻哼一声,“李斯失职,革除廷尉一职。”

“蒙毅。”

说着又看向蒙毅。

“臣在。”

蒙毅立时出列。

“你接任廷尉一职,自今日起,咸阳昭狱由黑冰台接手,没有朕的命令,不许任何外人进入。”

嬴政平静的声音在蒙毅耳畔炸响。

“臣遵旨。”

蒙毅脸上笑嘻嘻,心里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让他接手廷尉,却不能碰咸阳昭狱,纯纯的恶心人。

“难道我哪里做得不对,惹陛下不高兴了?”

蒙毅仔细回忆,脑袋想破了也想不明白哪做错了。

而知道真相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嬴政,另一个是赵高。

赵高此时头上裹着白布,要不是环境限制,嘴都要乐歪了。

谁能想到,黑冰台的奏折是嬴政一手捏造的,目的是敲打李斯。

至于蒙毅,比李斯还冤。

因为扶苏那封信,蒙毅也被嬴政厌恶。

果然,当自己不幸的时候,看到比自己还倒霉的人,心情就会好起来。

赵高摸了摸头上纱布,突然觉得也没有那么痛了。

“赵高。”

当赵高幸灾乐祸时,嬴政突然喊到他的名字。

赵高赶紧回话:“奴婢在。”

嬴政吩咐道:“把李斯的奏折呈上来。”

“诺。”

赵高从殿外端进来一盘奏折。

看赵高吃力的样子,奏折分量不轻。

等奏折摆到面前,嬴政抽出一卷打开,逐字逐句查看。

李斯还跪在台阶下,即使是冬天,额头布满汗珠。

“嘀嗒”一声。

一滴汗珠滴在木地板上,留下一个水印。

李斯抬头观察嬴政,当看到他嘴角微笑后,心里大石头落下。

虽然出了点小插曲,但只要上中下三策能通过,他还是嬴政最倚重的人,地位没人能撼动。

革除廷尉而已,李斯想通了。

这应该是一种平衡,毕竟马上自己要立功,到时候封无可封就麻烦了。

“没错,一定是这样!”

李斯这样安慰自己。

就在这时,嬴政面带淡笑放下竹简。

“李斯,说说你的想法,众卿也不必拘束,畅所欲言。”

来了!

这句话是信号,李斯打起精神,准备应对大臣们的刁难。

一百多年前,商鞅在这里舌战群儒,开启大秦强国之路。

今天,他——李斯,也将在这里开启大秦新时代!

突然一阵凉风吹进大殿。

李斯流了一身汗,被凉风一吹,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只有林然走到正面,我才有战胜他的机会。”

这是李斯用惨痛经历换来的经验。

门客若有所悟,猜测道:

“丞相的意思是,在林然露面前什么都不做,专心养伤是吧。”

李斯直接否认他的猜测:

“不是什么都不做。”

“有很多双眼睛盯着我,希望我一蹶不振。”

“冯去疾早就视我为眼中钉,巴不得我回不了朝堂,我偏不让他如愿。”

“失去的东西,我会亲手夺回来。”

说完,李斯强忍不适下床,走到那盘鹿肉前。

拔出匕首切下一块肉。

把鹿肉塞进口中,李斯一边咀嚼,大声称赞:

“果然鲜美无比,鹿肉食之大补,我感觉伤口发痒了。”

伤口发痒是长肉的迹象。

但李斯的伤口连痂都没结,怎么可能长肉。

门客心惊肉跳。

丞相不会受刺激太深疯了吧?

“来,你也吃。”

李斯叉起一块肉递给门客。

门客接过来,在李斯的逼视下吃了下去。

“这就对了,”李斯满意道,“吃完了陪我研究奴隶制,我明天要入宫和陛下奏对。”

门客吓了一跳,慌忙劝阻:“陛让您在家养伤,您可不能抗旨。”

李斯指头上的纱布,“如果我的伤好了呢?”

“伤怎么可能会……”

“好”字还没出口,门客恍然大悟。

我的天。

竟然还能这样!

又是一天过去。

李斯撞柱事件持续发酵。

清晨,咸阳城。

一间学堂内。

来自各地的读书人聚在一起,激烈地讨论这件事。

在秦朝,学堂就读的读书人统一称弟子。

一名弟子抢先发言:“大秦窃取他人成果是重罪,丞相是集法家之大成者,不可能知法犯法。”

话刚说完,立刻有人反驳:

“此言差矣,陛下慧眼如炬,不会平白无故冤枉丞相。”

接着又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弟子们你来我往,各有各的看法,谁也不服谁。

学堂很快吵成一锅粥。

而在学堂的角落,一个白衣弟子低头作沉思状,没有参与讨论。

旁边的同伴小声道:“你怎么不说话?”

白衣弟子回过神,微微一笑:“我已经知道真相,没必要多费口舌。”

“真相是什么?”同伴好奇道。

白衣弟子也没卖关子,只用五个字回答:“李斯在说谎。”

同伴想再问详细点,白衣弟子笑着婉拒,并解释原因:

“秦律严苛,因言获罪的人不在少数,你我都应该谨言慎行,我过些日子就要离开,没必要惹麻烦。”

“多谢提醒。”同伴拱手道谢。

白衣弟子拱手还礼,余光瞥了眼正在争吵的弟子们,不屑之色一闪而逝。

其实还有层原因他没说。

原本他只是路过咸阳,听说算缗告缗令的事,一时好奇留了下来。

混迹在学堂中,和其他弟子相处下来,才发现这些人只会之乎者也,没有真才实学。

和这种人待在一起,那是浑身难受。

如今听说李斯的事,白衣弟子敏锐察觉到要出大事。

考虑到自己敏感的身份。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

正如白衣弟子所料。

此时此刻,咸阳宫内正在发生一件大事。

文成武将齐聚咸阳宫。

蒙毅扫向身边的位置。

这个位置以前属于李斯,现在属于右丞相冯去疾。

冯去疾年过花甲,头发已经全白,颔下白须长至胸口。

一眼看上去好像人畜无害。

实际上没人敢小瞧他。

冯去疾除了自己是右丞相,儿子冯劫是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职责是监察百官,是丞相的副手,需要辅佐丞相。

父子二人同时位列三公!


“卑鄙无耻!”李斯怒从心起,反手一巴掌甩在门客脸上。

很快,门客半边脸肿起来。

“丞相,机不可失啊。”门客捂着脸失声痛哭。

李斯昂首挺胸,眉宇间自信勃发,朗声道:

“君子坦荡荡,谁来劝我,我都是一句话,李斯就算死,就算抄家灭族,也绝不抄别人的成果。”

“更何况是那个人的成果!”

虽然李斯说得决然,但门客不甘载入史册机会溜走。

一手拉住李斯的袖子,声泪俱下:

“丞相,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就算陛下问起来,你也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

“到时候仍是大功一件!”

哭声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李斯袖子下的手微微颤抖,仰天长叹:

“唉,尽人事,听天命,我会自己想出答案,以后这种话,你不要再说了,回去休息吧。”

逐客令一下,门客万般留恋地看了眼白布,匆匆离开房间。

“吱呀”一声。

房门缓缓关闭。

李斯转过身,死死盯着那块白布。

白布上的黑色字迹,因为泡水时间太长,正在满满变糊。

李斯下意识迈步上前,伸手抓向白布。

“不行。”

李斯猛地摇头,手火烧般缩了回来。

“我只看看,应该没事吧?”

眼看着字迹越来越糊,李斯说服了自己,赶紧捡起白布。

所幸后面的字迹还算完整。

李斯逐字逐句往下看,越看越心惊。

“嘶~好想法。”

“土地收归国有,以承包方式分给百姓,我怎么没想到。”

“所有权,处置权,充分保留皇权。”

“妙啊。”

哪怕出自讨厌的人之手,李斯还是忍不住赞叹。

那么问题来了。

李斯看完后,这些内容在脑海挥之不去。

再看自己想出来的答案,都是什么东西,简直不堪入目。

“要不,就抄一点?”

说干就干,李斯开始动笔,往自己想的答案里加料。

加着加着,突然发现一件事。

林然的答案,和自己的答案好多地方能完美融合。

“好啊,我果然是天才。”

“那我再加点。”

李斯继续加料,越家越兴奋。

不知不觉,整块白布的内容全写下来。

“唉。”

李斯叹了口气:“没想到我和林然想到一块去了。”

“果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全记下来后,李斯拿起一盏油灯,往白布上一丢。

沾上了油的白布瞬间被点燃。

第二日。

黄昏时分。

李斯、蒙毅、尉缭三人再次入宫。

看到李斯两手空空,蒙毅忍不住好奇:“丞相有答案吗?”

“有。”李斯语气生硬回了一个字。

说完冷哼一声,不再搭理蒙毅。

昨天的事历历在目,要不是蒙毅祸水东引,把问题推给他,也不会有后来的事发生。

要不是同朝为官,抬头不见低头见,李斯都想骂人了。

片刻后。

三人见到嬴政。

嬴政埋头正在处理奏折,已经处理完的奏折高高堆起。

史官站在台阶下,眼观鼻,鼻观心,像是睡着了。

“臣李斯参见陛下。”

“臣蒙毅、尉缭参见陛下。”

三人躬身行礼。

殿内光线昏暗,嬴政眯着眼睛才看清三人,开口道:

“朕还有奏折要处理,三位先看一些东西,稍等片刻。”

说完,继续处理奏折。

“丞相,请。”

宦官托着一个盘子上前。

盘子里摆着一根竹简。

看到竹简瞬间,李斯立马想到这是什么东西——答案!

深吸一口气,李斯抓向竹简。

一根薄薄的竹简,仿佛有千斤重,仅仅是拿起来,就让李斯额头冒汗。

一旁的蒙毅见状,脸色顿时古怪起来。

“丞相,你没病吧?”

明明是一句关怀的话,从蒙毅嘴里蹦出来,像极了嘲讽。


没办法,赵高只能照搬答案:

“林先生说过,贵族摇身一变成了地主,一些资产超过限额的商人,把资产寄放到地主名下。”

“于是就有了官商勾结。”

“陛下一向善待功臣,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助长了他们的野心,野心是会长大的。”

嬴政听后心里越来越烦躁,在殿内来回走动。

良久,脚步一顿。

“是朕太仁慈了。”

嬴政眼中迸发杀意,“李斯的奏折中,还提到有人隐瞒财产,清算难度极大。”

“哼,到了这个地步,还抱有侥幸之心。”

“传朕旨意,发布告缗令,任何人检举贵族、商人资产,情况属实,朕给他们钱,给他们爵位。”

“朕倒要看看,背地里还藏着多少人。”

“查出来一个,朕杀一个!”

一个杀字,尽显嬴政的怒火。

让赵高隐瞒告缗令不说,就是为了这一刻。

当天傍晚。

一封诏书出了咸阳宫。

告缗令一夜传遍大街小巷。

直到第二天夜里。

一个仆人抱着必死决心,检举主人隐瞒资产,并提供证据。

李斯连夜带人上门,证实情况属实,当场抄家灭族。

那一夜,杀得人头滚滚。

嬴政毫不吝啬,赏赐该仆人宅子一座,封爵位不更。

不更是第四等爵位,仆人至此摆脱奴仆身份,一步登天。

消息传开,引发咸阳城地震。

登门检举的人,差点踏破李斯家门槛。

嬴政只付出一点钱财,以及微不足道的爵位,便查抄大量资产,顺带收割一波民心。

不久,李斯呈上第二次成果。

“告缗令一出,成果显著。”

“这些天,共计查抄半两钱一千三百万贯,黄金超过万两。”

“仆人、奴隶五万人,良田五十万顷,豪宅千余座,粮食三十万石,其他各类物资堆积成山。”

李斯汇报完成果,张了张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嬴政得知收获如此丰厚,心情大好,抚须大笑:“丞相最近辛苦了,有话但说无妨。”

“那臣便说了。”

李斯露出一丝苦笑:“陛下应该发现了,朝中官员越来越少。”

这点嬴政当然发现了,因为算缗告缗令,贵族受到清算,抄家灭族的不在少数,造成官员空缺。

嬴政收起笑容,淡淡道:“是那些蛀虫找你求情了?”

虽然是问话,但嬴政用的是肯定语气。

李斯知道瞒不过嬴政,坦然承认:

“是的,一些大臣上门求我手下留情,诱之以利,动之以情,甚至出言威胁,臣都没有答应。”

“不过臣觉得他们有句话说得不无道理,陛下不可能把臣子全杀光,杀光臣子谁来帮陛下治国。”

“林先生出发点是好的,恐怕眼界有局限,没意识到这点。”

嬴政面无表情盯着李斯,“以丞相之见,朕该怎么做?”

李斯听不出嬴政喜怒,壮着胆子道:

“算缗告缗令,已经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接下来的清算过程,没必要一杆子全打死。”

“不如杀一批,放一批,既能彰显陛下仁德,又能惩治不法之徒,还能留下有用之人为国效力。”

“陛下,收手吧。”

嬴政嘴角浮现一丝冷笑:“谁是有用之人?谁是无用之人?”

“陛下觉得谁是,谁便是。”李斯顺势拍了下马屁。

这一下拍到马腿。

“朕觉得都是无用之人。”

嬴政霍然起身,徐步走下台阶,与李斯近在咫尺。

如此近距离,李斯能看到嬴政眼中的冷漠,顿时感到一股寒意。

“仅咸阳一地,就查出众多不法之徒,查抄的资产比朕还富。”

“是朕提不动剑,还是这些自诩为功臣的人野心大了。”

嬴政佩剑出鞘寸许,“算缗告缗令,朕一字不改。”

“你让朕收手,不可能!谁敢阻拦朕,朕便杀谁,即便是你也不例外。”

“陛下息怒。”李斯慌忙跪地俯首。

“不,朕很高兴。”

嬴政发自内心微笑,“林先生所言不错,算缗告缗令成与不成,全看朕的决心。”

“朕自继位以来,最不缺的便是决心。”

“大秦不缺人才,有的是人能够走进朝堂。”

“你,懂吗?”

嬴政最后两个字说完,李斯心神俱震,忙不迭回道:

“臣愚昧无知,谢陛下指点。”

嬴政转身背对李斯,懒得再看他一眼,摆摆手:

“知道就好,去办你的事吧,朕等你的好消息。”

然而,李斯仍跪着不走。

嬴政皱眉:“你还有事?”

“禀陛下,一些不法之徒被抄家灭族后,留下大量家眷和仆人,数量超过十万,请陛下处置。”

李斯话刚说完,嬴政大手一挥:

“家眷贬为奴,男为奴,女为妓,赏赐有功之人,仆人和奴隶拉去戍边,反抗者,杀。”

嬴政一道指令,十万人被推进深渊。

“臣遵旨。”

李斯对这个结果不算意外。

甚至觉得惩罚很轻,毕竟被夷三族,诛九族的大有人在。

随即深吸一口气,撑起有些僵硬的膝盖,缓缓站起身。

这两天下跪的次数,比他去年一年的次数还要多。

林然,又是林然!

李斯将这个名字刻在心底,将愤恨隐藏在内心深处。

终有一天会爆发出来。

等李斯离开大殿,嬴政转过身望着他远去的身影。

赵高从阴影中走出,拱手道:

“陛下,奴婢认为您这两天对丞相太苛刻了。”

“有吗?”

嬴政呵呵一笑,“也许是吧,李斯私心太重,如今有个林然,李斯便觉得受到了威胁。”

“适当的鞭策,才能让他保持清醒。”

李斯自以为隐藏的很好,其实早就被嬴政看穿。

赵高深深低下头,生怕被嬴政看出心思,笑着恭维:

“陛下明察秋毫,奴婢佩服。只是奴婢想不明白,陛下看重林先生,为何不用他?”

这句话赵高早就想问了,今天看到李斯再次吃瘪,实在憋不住了。

“你不必知道。”

嬴政轻轻摇头,似是想到开心的事,又问道:

“扶苏这几天在干什么?”

“林先生说御酒太难喝,准备自己酿酒,扶苏公子忙着制作材料。”

“酿酒?有点意思。”

“正好闲着无事,朕去看看。”

嬴政说走就走,换上便装,吩咐黑冰台准备车驾。

赵高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一脑袋问号——这叫无事?

很快,赵高反应过来。

恐怕看扶苏公子是假,想听林然讲故事才是真!


除了恶心还是恶心!

“李斯。”

这时,嬴政喊到他的名字。

李斯赶紧起身,答道:“臣看的是《论实际人口与土地关系》。”

这是嬴政最关心的地方,嬴政十分期待李斯的回答。

李斯侃侃而谈:

“臣认为这套理论是革除奴隶制的关键,若能吃透理论,奴隶制弹指可解。”

“首先,黑户不属于可劳动人口值得肯定,黑户和陛下的关系,类似于西周的分封制。”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只有让黑户成为可劳动人口,才能为陛下创造价值。”

不得不说,李斯能成为大秦丞相,能力毋庸置疑。

仅凭嬴政简单的记录,就能分析出这套理论的本质。

嬴政突然有点紧张,表面上还是装作满不在乎,淡淡道:

“朕的解决之法怎么样?”

“非常好。”

李斯毫不犹豫大声称赞,“陛下的方法是先废除奴隶制,让黑户脱离主人的掌控,然后将算缗告缗查抄的土地,无偿分给黑户。”

“黑户有地种,落地生根,既感受到陛下恩德,又能创造价值。”

“从算缗告缗开始,再到废除奴隶制,分田地,环环相扣。”

“原来陛下早就谋划好了,李斯佩服得五体投地。”

说着,李斯腰弯成九十度,向嬴政行大礼。

“朕有这么厉害?”

嬴政差一点就信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李斯一通彩虹屁奉上,分析得条理清晰,找不出任何破绽。

嬴政望着李斯,手指有一下没一下敲着桌案,发出清脆声响。

李斯的心情,也随着声响一上一下。

突然,声响戛然而止。

嬴政手指顿在半空,目光略带嘲弄:“丞相分析得很好。”

听到这句话,李斯心底大石头落下,心道总算让陛下满意了一回。

于是再接再厉,提出建议:

“废除奴隶制必须要快,与算缗告缗令同时进行。”

“那些不法之徒的家眷,臣建议先定罪服刑,服刑期满再赦免奴隶身份不迟,否则不足以彰显法度。”

嬴政很干脆:“准。”

李斯又建议:“优先赦免表现良好,以及为奴时间长的奴隶。”

“准。”嬴政回答依旧简洁。

“保证土地私有化……”

“废除殉葬或者减少殉葬人数……”

接下来,李斯、蒙毅、尉缭三人轮番上阵,陆陆续续提供建议。

嬴政一一采纳。

几人从早上讨论到中午,逐渐完善废除奴隶制细节。

考虑到他们还有工作,嬴政宣布会议结束。

临走前,嬴政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让百姓的土地变多?”

“简单……”

李斯刚想解释,突然虎躯一震。

这一幕好熟悉!

前两天嬴政也是这样,问他如何解决商鞅变法的弊端。

结果林然出手,算缗告缗令把李斯脸都打肿了。

“这一次我绝不出手。”

李斯摸不清嬴政心思,保险起见,索性准备摆烂。

反正还有蒙毅和尉缭。

巧了,蒙毅和尉缭对视一眼,心照不宣也准备摆烂。

蒙毅秉承谦虚态度,拱手道:

“论治国,臣远不如丞相,丞相的上中下三策,连陛下都称赞过,臣就不献丑了。”

“臣附议。”尉缭呵呵一笑。

你们演我!

李斯难以置信看向两人。

“好,那就劳烦丞相了。”嬴政一锤定音。

片刻后。

李斯浑浑噩噩走出咸阳宫,一名宦官捧着竹简跟在身后。

竹简上记录的是嬴政的心得,嬴政让他带回去好好看,尽快想出让百姓土地变多办法。

这个问题难吗?

不难。

无需查资料,李斯就能总结出十几条措施。

比如鼓励百姓耕种,奖励开垦荒地,打地主……不,打贵族分土地。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