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恶女回忆录全局

恶女回忆录全局

别竹 著

其他类型连载

那一刻开始,我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报仇。我并未将姐姐的尸身埋起来,而是有了一个找出真凶的方法,“阿姐,等我。”我浑浑噩噩地走进一家客栈,开了一间厢房,将自己蜷缩起来,疏理这些时日发生的一切,听昨日那几个大汉的话,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找虎符,那父王的死一定与虎符有关,幕后之人官职一定不低,甚至可以命令锦州的州牧,不能让他知道虎符在我手里的事。在查出真凶前,我不会将虎符交给任何人,这是我最后的底牌。天一亮,我站在宫城门前,将父王的王印和我的郡主册书交到了守卫的手里,他看了看文书,向我行了一礼,前往大内通传,半个时辰后,宫门大开,士兵通传道:“宣安平郡主!”我入了宫门,在太监的引领下一路行至乾清宫,太监向殿内通传道:“安平郡主鄞见!”太监引领...

主角:启昭帝王全   更新:2025-01-12 16: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启昭帝王全的其他类型小说《恶女回忆录全局》,由网络作家“别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那一刻开始,我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报仇。我并未将姐姐的尸身埋起来,而是有了一个找出真凶的方法,“阿姐,等我。”我浑浑噩噩地走进一家客栈,开了一间厢房,将自己蜷缩起来,疏理这些时日发生的一切,听昨日那几个大汉的话,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找虎符,那父王的死一定与虎符有关,幕后之人官职一定不低,甚至可以命令锦州的州牧,不能让他知道虎符在我手里的事。在查出真凶前,我不会将虎符交给任何人,这是我最后的底牌。天一亮,我站在宫城门前,将父王的王印和我的郡主册书交到了守卫的手里,他看了看文书,向我行了一礼,前往大内通传,半个时辰后,宫门大开,士兵通传道:“宣安平郡主!”我入了宫门,在太监的引领下一路行至乾清宫,太监向殿内通传道:“安平郡主鄞见!”太监引领...

《恶女回忆录全局》精彩片段

那一刻开始,我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报仇。

我并未将姐姐的尸身埋起来,而是有了一个找出真凶的方法,“阿姐,等我。”

我浑浑噩噩地走进一家客栈,开了一间厢房,将自己蜷缩起来,疏理这些时日发生的一切,听昨日那几个大汉的话,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找虎符,那父王的死一定与虎符有关,幕后之人官职一定不低,甚至可以命令锦州的州牧,不能让他知道虎符在我手里的事。

在查出真凶前,我不会将虎符交给任何人,这是我最后的底牌。

天一亮,我站在宫城门前,将父王的王印和我的郡主册书交到了守卫的手里,他看了看文书,向我行了一礼,前往大内通传,半个时辰后,宫门大开,士兵通传道:“宣安平郡主!”

我入了宫门,在太监的引领下一路行至乾清宫,太监向殿内通传道:“安平郡主鄞见!”

太监引领我进入殿内,一个威严的明黄色身影坐在殿内,身旁还有一个玫红色的身影,皇后四年前便生下太子难产而死,这位便应是宠冠后宫的林淑妃,我入殿跪拜,“臣女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复又向林淑妃见礼:“淑妃娘娘安。”

林淑妃一把将我扶起,“可怜的孩子,不要怕,宫里就是你的家。”

启昭帝也开口,“安平,不要怕,朕一定会为你父王报仇。”

他对林淑妃说:“你先下去吧,我同安平说一会儿话。”

林淑妃行礼告退,启昭帝开口对我说:“昨日漠北有消息传来,你母妃殉情而死,你姐姐永平呢?”

我故作惊讶道:“阿姐与我在京郊分头行动,她比的那条路比我近,难道没有到宫城吗?”

“那虎符呢?”

启昭帝有些急切地问道。

我眸间一暗,答道:“虎符,在阿姐手里。

臣女恳请陛下搜救于京郊与京都内,寻找阿姐。”

“当然,朕这就下旨搜救永平。

安平,你先下去吧,朕给你安排了兴宁殿居住,永平一旦有消息,朕会派人告诉你。”

只过了一天,他们便找到了阿姐的尸身,同时,那里还有那几个死在那的凶手,这是我的一步险棋,让启昭帝的人找到阿姐,阿姐的身上没有虎符,启昭帝定会认为是杀害阿姐的人拿走了虎符,为了找到虎符,就会彻底查清
起了事端,父王也已有十几日没有回王府了。“王妃!不好了!”两个士兵持令牌入了王府,“王妃,北离军攻入了漠北,王爷战死,王爷留下遗言,让您快带着两位郡主走,还有一件东西也让您带走,交给陛下,并未说是什么东西,只说您会明白的。”母妃脸色苍白,却又顷刻打起了精神,将事情一件件吩咐下去。“库房里的银子,不能留给北离军,开库房,将银子散于家仆,主仆一场,漠北乱了,拿好盘缠,带着家人离开这儿,本妃只能帮到这儿了。”母妃对着所有的家仆说,家仆们对着母妃磕了一个头,都匆匆离去了,只有母妃的嬷嬷还在身边,嬷嬷不等母妃说话,对母妃说:“王妃去哪儿,老奴也去哪儿,老身跟了王妃一辈子,这时候也不能离开王妃。”母妃对着那两名士兵说:“你们去马厩,骑一马牵一马去郊外,密道的另一端在郊外,你们前去接应两位郡主。母妃又带着我们去了父王的书房,母妃打开了密室,拿出了一枚虎符,屋外传了北离军的声音,母妃哽咽着将虎符、银票、父王的王印还有我与阿姐的郡主册书塞到了我的手里,“带着这枚虎符走,去京都,交给陛下,你父王是自愿将虎符交给陛下的,但我有条件,以虎符为交换让陛下为你父王报仇。”母妃回头想让嬷嬷也从密道里离开,嬷嬷知道了母妃的殉情之心,将我和阿姐推入了密道,关上了密道,毫不犹豫地站在母妃的身边,她是母妃的奶嬷嬷,看着母妃出生,叫了母妃十六年大姑娘,十七年王妃,最后,也陪着母妃走向死亡。

我和阿姐相互挽扶着走出了密道,脸上全是沮痕,但我们没有时间哭泣,我们要去京都,去为父王母妃、嬷嬷还有成千上万的将士百姓们报仇。不一会儿,那两名士兵来到了郊外,没有看到母妃,他们也明白了母妃的决择。两名士兵问我与阿姐:“两位郡主,我们先去哪儿?”我说:“先去锦州,锦州离漠北近,漠北的军队也已向锦州求援,让他们派一支军队护送我们去京都。”我自幼
耍,可问起母妃什么时候回去时,母妃总是皱着眉头不语。

十年过去,父王每三年都要进京述职一次,去了三次,每次去都是只带着几个亲兵,从不会带上我们,母妃也不让我们去。我十二岁时,父王再次进京述职,回来后与母妃大吵一架,仆人早已退至院外,我偷偷躲在屋子的窗角,母妃对着父王吼道:“陛下性子猜忌多疑,就算你当年让位于他,他心里的猜忌也半分未减,反而更甚,你进了四次京,他就提了两次让长平和安平回皇宫,第一次你说安平年纪小离不开母亲,第二次你说长平体弱不能长途跋涉回京,下一次呢?别以为我不知道,就是让我的两个女儿当人质,你心里是装着天下百姓,想守着漠北,可皇帝却时时刻刻猜忌你后悔当年让位,企图佣兵自重呢!”母妃说完,流下了眼泪,父王沉默不语。父王母妃从来都是相敬如宾,那是我第一次见他们争执,我很害怕,也不敢告诉阿姐,她体弱不能忧虑,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提关于京都的事了。我十四岁那年,阿姐十六岁,正到了议亲的年纪,母妃看中了父王副将方肃的次子,方恩正。他是个正直老实的青年,二十岁,正举行完弱冠礼,在与北离的战争中立了好几次功,已封了正五品上骑都尉。父王母妃没有儿子,父王敬重母妃,陪着他在漠北多年,吃了不少苦,母妃生我时刚到漠北,漠北条件苦寒,母妃伤了身子不能生育,父王也从未纳妾。母妃想让阿姐招一个赘婿,平稳地过日子。王府与方家交换了庚贴,纳彩、问名、纳吉,只差纳征、请期、迎亲了。大启民俗,新娘一定要自己绣一个红盖头,阿姐刚开始绣盖头便被我打趣,羞红了脸,母好也笑着打趣我,“再过一二年,你也要议亲了。”我依偎在母亲怀里撒娇,听见此言,连连摇头,“我才不要呢,我要一辈子赖在父王母妃身边!”母妃、姐姐和嬷嬷都被逗笑了。可母妃眼里也有担忧,宗室女子的婚嫁由不得自己,阿姐的亲事先斩后奏,惹怒了皇帝,就连外祖家锦平侯府也写了信责怪母妃不应如此鲁莽,我的婚事,怕是由不得自己了。北离国又在边境挑
骑马,阿姐虽体弱,但也会骑马,快马加鞭一天,我们在驿馆休息了一夜,又行了半月,到了锦州,阿姐的身子已然快受不住了。

我们来到锦州官府我拿出了宁平王印和郡主册书,衙役通传,州牧一会儿便出来叩拜,“微臣叩见两位郡主。”

我说:“先去准备一间卧房让长平郡主休息。”

州牧很快吩咐了下去,几个下人带着阿姐休息。

我接着问:“锦州派的援军是否已到漠北?”

州牧笑着说,“郡主放心,王爷一出事,我们便派出了精锐军队前往漠北,漠北的战乱很快就会平定了。”

我皱了皱着眉,没有说什么,北离多次进攻漠北,却从未成功,为何这次却成功了呢。

休整了一夜,我与阿姐要前往京都,护送我们的两个士兵执意回到了漠北继续战斗,那是他们的家乡。

我一夜未睡,眼下发青,阿姐做了噩梦,神色也不好。

赶了快十日的路,马车突然停下,我掀开车帘,问怎么了,侍卫长对我说:“郡主,这是京郊,属地军队无召不得入京,还请两位郡主自行前往皇宫,京都很安全。”

我内心起疑,却也无法,与阿姐一同下了马车,步行前往京都。

远处传来了一阵马蹄声,我与阿姐有些害怕,躲到了草垛里。

从草垛的缝隙里,我们看到了几个背着刀的魁梧大汉,他们骑着马在周围绕来绕去,好像在找人,他们离草垛越来越近,说话的声音也传入了我们的耳朵,“主上竟让我们来杀两个小姑娘,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还让我们找虎符呢。”

“去哪儿了,怎么找不见?”

我与阿姐俱是一惊,他们见没有人,有个人说:“会不会躲在草垛里去了?”

他们便用刀砍倒了一座座草垛,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在心里做好了决定,我跑的快,将虎符交于阿姐,让阿姐先走,我正掏出虎符,脑后却嘭一声,我彻底晕了过去。

第二天醒来时,我慌乱的去寻找阿姐,却看见了她衣不蔽体的惨状还有她身旁几个已死了的大汉,她被侮辱时将毒药藏进了嘴里,毒死了所有人。

她走了,我在这世上再也没有亲近之人了,连日来的故作镇定彻底崩溃,我爱的人都走了,我哭的不能自已,我紧紧的握着手中的虎符,从
方发生了旱灾,百姓起义此起彼伏,可京都的官员们仍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北离国力强盛,又加上漠北的军队没有足够的物资供应,北离攻入了漠北,并要求大启以嫡公主和亲,我本不愿让嘉宁和亲,她却在下朝后拦住了我, 那是我们那三年第一次心平气和的说话,她说她享天下百姓之供养理应也为天下百姓和亲,可她想的太天真了,漠北不会退兵,他们只是想折辱大启的嫡公主而已,可她执意想赌一把,赌漠北会退兵。她走的那天,夕西落下,就像这个即将落幕的王朝。

“郡主,漠北已被北离攻占,北离在一天之内连攻八城!”听见了这个急报,我迅速把思绪收回。大臣们聚集在崇政殿,文官们就留京与离京吵了起来,文官们相臣对骂着,我已在心里做好的决定,我在幕帘下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做出了最后的决定:“陛下率众臣前往南方,由本郡主坐镇京都。”散朝后,小皇帝却仍跟在我身后,对我说:“朕不想走。”我看着他稚嫩的脸庞,想起第一次见他,他只有四岁,扯着我的袖子,叫我安平阿姐,我希望他活下去,因为我曾真的将他当成我的弟弟。

三日后,皇帝带着一众臣子南迁,浩浩荡荡的马车走了。临走前,小皇帝回头,对我说:“安平阿姐,保重。”

我布局了半个月,但大启已无兵可用了,北离军即将攻到京都了,我遣散了所有的宫人,打开了城门,不想再做毫无意义的抵抗了,我已为小皇帝的南迁拖延了足够的时间,我饮下了一杯毒酒,毒发时,我真的很痛却一身轻快,意识散尽前,我在想:今后的事与我无关了,后世对我的骂名,我也毫不在意,父王,或许我做得不够好,但我真的尽力了,父王,母妃,阿姐,我来陪你们了。

--全文终

《大启史》记载,大启护国郡主祸乱朝政,致大启亡,于京都城破时饮毒酒亡,留千古骂名。后北离杀至南方,年仅九岁的启哀帝至死不降,自缢而亡,保住了大启最后的风骨。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