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农家福宝有点甜全文+番茄

农家福宝有点甜全文+番茄

热门小说观察员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看着还行”。“夫人真是好眼光,这块布可是我们店里的招牌,质量那是没话说,价格也公道,大姑娘小媳妇穿最是好看,一尺布也就一百五十文。”老板娘笑着说道。“什么?一百五十文,也太贵了吧,便宜点,我们前面看的那家才一百二十文呢,你这便宜些,我们还要买那样的,还有这样的”,胡金花连指了好几匹料子,开始讨价还价。经过一番唇枪舌战,老板娘每样都给便宜了一点点。又送了她们一些针头线脑和绢花,这才让四人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布庄。“大嫂买个包子吃吧”,胡金花馋肉包子已经馋了一个晚上了。李迎香看手里婆婆给的银子还有得剩,就答应了,买了五个肉包子,出来的人一人一个,又在镇子上转了一圈,缺的东西都买齐了,最后还买了两斤肉,不能自己几个在外面吃了肉包子,不给家里...

主角:常如意顾兰兰   更新:2025-01-07 14: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常如意顾兰兰的其他类型小说《农家福宝有点甜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热门小说观察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着还行”。“夫人真是好眼光,这块布可是我们店里的招牌,质量那是没话说,价格也公道,大姑娘小媳妇穿最是好看,一尺布也就一百五十文。”老板娘笑着说道。“什么?一百五十文,也太贵了吧,便宜点,我们前面看的那家才一百二十文呢,你这便宜些,我们还要买那样的,还有这样的”,胡金花连指了好几匹料子,开始讨价还价。经过一番唇枪舌战,老板娘每样都给便宜了一点点。又送了她们一些针头线脑和绢花,这才让四人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布庄。“大嫂买个包子吃吧”,胡金花馋肉包子已经馋了一个晚上了。李迎香看手里婆婆给的银子还有得剩,就答应了,买了五个肉包子,出来的人一人一个,又在镇子上转了一圈,缺的东西都买齐了,最后还买了两斤肉,不能自己几个在外面吃了肉包子,不给家里...

《农家福宝有点甜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看着还行”。

“夫人真是好眼光,这块布可是我们店里的招牌,质量那是没话说,价格也公道,大姑娘小媳妇穿最是好看,一尺布也就一百五十文。”老板娘笑着说道。

“什么?一百五十文,也太贵了吧,便宜点,我们前面看的那家才一百二十文呢,你这便宜些,我们还要买那样的,还有这样的”,胡金花连指了好几匹料子,开始讨价还价。

经过一番唇枪舌战,老板娘每样都给便宜了一点点。又送了她们一些针头线脑和绢花,这才让四人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布庄。

“大嫂买个包子吃吧”,胡金花馋肉包子已经馋了一个晚上了。

李迎香看手里婆婆给的银子还有得剩,就答应了,买了五个肉包子,出来的人一人一个,又在镇子上转了一圈,缺的东西都买齐了,最后还买了两斤肉,不能自己几个在外面吃了肉包子,不给家里的人买点荤腥,手上的银钱也花得差不多几人才回家。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想喝几天是几天。

二十三,打糍粑,二十四,扫屋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常如意好像还没有见家里做过豆腐呢,也不知道是不是没有人会做。

冬去春来,过了正月十六常家长孙和常家小二就要去镇上的学堂上学了,小四也被送去隔壁村给小三做伴了。

常如意在温暖的被窝伸了个懒腰醒来,顶着一头凌乱的小呆毛打了个哈欠。

“奶的小乖乖醒了啊,奶抱你去洗脸”,林老婆子早就醒了,看孙女睡的正香就坐在床上捂被窝。

“奶,小九可以自己走哒”,常如意不想奶奶一天到晚抱她把奶奶给累到,她现在可是个肉团子。

“那奶奶给我们小九穿厚点的衣服,奶奶牵着慢慢走”,林老婆子妥协。

两人来到院子里看到常老头正伸胳膊踢腿的,小五小六小七小八排排站正在蹲马步。

“老头子干嘛呢”?

“哦,起来监督几个臭小子们,哥哥们每天跑步去学堂了,这几个小的我怕他们几个精力太旺盛,活动活动”,二岁到五岁的男孩子那真是猫嫌狗厌的年纪。

一天到晚十万个为什么,就像蚊子在你耳边嗡嗡嗡不停,偶尔还要给你帮个倒忙。

“要练就正儿八经练,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要实在闲得慌该下地的下地,该上山的上山”。

年过完了可以畅快的骂人了。

几个儿子媳妇早就吃过了,给常如意留了小米粥在锅里,吃过早饭小团子没事干了呀。

“奶,你还有没有钱钱”?

“乖乖想买啥呀,奶带你去镇上买去”,林老婆子觉得小孙女想要的随便买,使劲买,她都能买得起。

她已经不是连一二两都拿不出的人了。

她现在可是有钱奶奶。

“买地,超大的,小九盖青砖大院子,小九想在院子里种东西”。

得,打脸来得太快。

就像龙卷风。

猝不及防。

“呃,,,买地啊,买地可以,乖乖想买地咱就买地,盖大房子我们再攒一攒哈 ”,林老婆子盘算了一下,有心无力啊,手头上有点空虚啊,把所有的银子掰两瓣花都有点欠缺呐,咋整。

谁来救救我老婆子。

说出去的大话它 吧唧 ,就掉在地下捡不起来了。


“全家都穿,不热热”。

常如意把纸样递给她娘亲。

“好,一会我问问你奶奶”,这全家都要穿这种衣服她就没办法了。

李迎香去后院找婆婆,其它几个妯娌也都围在一起摘菜准备晚饭。

“小九又被她哥哥们抱去啦”?

林老婆子笑问。

“是呢,又给我们安排了活计呢”,李迎香走过来把纸递给婆婆看。

“这是小九画的啊,还真像那么回事”。

“嗯,这对襟小褂说是有袖子的和没有袖子的都成,这短裤说是要到膝盖这位置,穿着这样式的说是就不怕热了”,李迎香笑着说道。

“嗯,我看行,这男娃们就穿这没有袖子的,这大人还是得穿这短袖的,给做到胳膊肘这就行”。

林老婆子又皱眉思索了一下,说道,“这家里也没什么好料子了,明儿个你们去买点透气性好的,小子们的耐磨就行,颜色也不挑,小孙女的给我选好看些的,给小九做两身这样式的换着穿,贵些也无所谓,你们几个的和家里的你们就自己看着办吧,爱买啥色买啥色”。

“谢谢娘,我明天和弟妹们去一趟”,李迎香笑着回答道。其他几个儿媳妇也都很开心,毕竟她们都是从穷人家出来的女儿,从小就没有穿过什么好衣服,如今能有新衣服穿自然是高兴不已。

“要不去县城买吧,顺便看看老四”,顾兰兰突然提议道。众人听了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也行,明儿个叫老头子赶车”,林老婆子想了想说道。她觉得现在家里有了骡车,出行变得十分方便,可以经常去看看四儿子。而且家里种的蔬菜也可以给儿子带去一些,让他尝尝家的味道。

胡金花更是开心得合不拢嘴,她嫁过来之后都没去过几次县城呢。

这次不仅可以乘坐自家的骡车出门,还不用花费银子,真是太划算了。

她还可以借此机会去县城见识一下世面,买点新鲜吃食,同时也不用在家里辛苦地干家务、照顾孩子了。想到这些,胡金花心中不禁美滋滋的。

时间过得飞快,不到两日功夫,常如意心心念念的小衣服便已完成。

她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在全家人面前开心地转了个圈,展示着自己的新造型。

众人看后纷纷表示非常满意,夸赞不已。

紧接着,几个哥哥们的新衣裳也相继制作完毕。这些衣服都是无袖的对襟小褂,搭配着到膝盖长度的短裤。

常如意看哥哥们穿着这些新衣服,心中暗自欢喜,觉得它们既好看又有精神。

“这小子们在家里穿还行,要是穿去学堂肯定是不成的”,常老头皱着眉头说道。

他心里想着孩子们去上学堂应该穿着得体,不能太随便,这样夫子会不会觉得他们有辱斯文。

“那就不上学堂的那天穿呗,晚上在家睡觉也能穿,反正就给他们做了这一套”,林老婆子说道。

这套衣服虽然不适合在学堂里穿,但在家里却是非常合适的,穿着凉快还省布料。

“我去试试我那件”,林老婆子反正是全力支持小孙女的想法,她都这么大年纪了也不怕羞,穿着短袖短裤就出来了。

以往在农田里干活的时候也有人会把衣袖和裤腿卷上去,这有啥的,又不是啥子大家闺秀,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

林老婆子觉得自己这样穿还挺凉快的,而且干活也方便多了,不会被衣服绊住手脚。她觉得小孙女真是聪明伶俐,能想到这样的好主意。


村子里年总是比较热闹的,因为家家户户的人口都挺多的,一到过年的时候串门的亲戚是一拨又一拨。

从初一到初十差不多天天有人来。

常如意最近有点小苦恼,太招人喜欢也不是件好事。

“这就是你们家小九吧,来让我老婆子也抱一抱”,一个满口黄牙,身上散发着老人味的老太太伸出了黑焌焌的双手。

她机智的哇的一声就哭了。

李迎香看到小闺女哭了哪会把她给别人抱。

“这小九有点认生,我先抱去哄哄”,说着就把常如意抱的远了些。

最近来的亲戚都想抱一抱她闺女,有的还想上手捏,婆婆可是给家里所有人都下了命令,看到谁想捏小九的脸一定要大声喊她。

她林老婆子可不会给谁面子。

有的小孩子手上没个轻重的,万一把她小孙女给捏痛了或者是给摔了,那全家都要心疼死。

顾兰兰看到自己月信来了,知道自己这是又没有怀上,心里头不是滋味,她这趟回娘家拜年,她娘都着急了。

还让她去看看大夫,说是不是她这身子有什么毛病才会一直怀不上。

搞得她也心里没底,晚上就和常家老四商量要不要去找大夫看看。

“你既然这么想要孩子那就去看看吧,过完年我就陪你去镇上让大夫把个脉”,常家老四也是被她缠的没办法,每次两人一见面她都要来上两次,就怕怀不上。

日子飞快,过完年家里的汉子们就又要出去干活了。

常老四和顾兰兰去找大夫把脉,老大夫说两人一点毛病没有,许是缘分还没到。

这让顾兰兰又安心了些。

二月的春风吹绿了大地,温度已经在十度左右了。

今年常家三个皮小子去了隔壁村的学堂,剩下的几个天天跟在常老头屁股后面转,他们淘气爷爷也不会揍人。

三月,小八过周岁,常家老三几人特意从县城回来了一趟,顺便把这些日子挣的银钱给带回来。

胡金花的娘家是个重男轻女的,她这个嫁出去的女儿也就当她是泼出去的水了,她弟弟问都没有来问一声,她爹娘不想着从她这里刮一点去她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时间晃眼来到了四月,春风拂面,绿柳随风摇曳,雨水滋养过的大地勃勃生机。

常家老大带着常家老二老三回来了,要春种了。

家里还有五亩旱地要照料,要种点儿芝麻榨油,还要种点儿黄豆,还要种上两亩地的棉花,家里的冬衣和被子那都是自己家种棉花产出的。

去年收完水稻的几亩水田本来想着空一空,让土地休养几个月,常老头闲不住去种上了冬小麦,还好没有被冻死,现在看去绿油油的一片。

种庄稼的老把式都知道一块地不能仅着一样种,要换一换农作物,这叫轮种,光种一种庄稼长不好。

常如意现在翻身已经翻的很六了,还学会了新的技能,爬,每次都能收获一群哥哥的叫好声。

有时候扶着她奶的双手站一会都能把老太太高兴半天。

一岁多的小八开始学说话了,林老婆子让大孙子几个每天在学堂学了啥就回来教几个弟弟们,连一岁多的小八也要被拉去学三字经。

从前家里穷,常家老大几个老大还算是上了一年学堂,家里那时候还没有分家,就闹的不让花那钱了,说是在家里还可以帮忙干活。

后来老二老三也没有机会去学堂,老头子教几个字,老头子自己也是个半吊子,老大教几个字,就这么东学一点西学一点的,一直到分家出来老四才有了机会去学堂学了两年,他去的时候已经算是年龄偏大了,也不指望他科举,就想着孩子能多认几个字。

现在家里日子好上一些了,家里小子们只要愿意学,她都送去起个蒙,学的怎么样就看他们自己的天份了。

常如意小宝宝五个月开始长牙,爱流口水,到了六个月一笑就露出两颗小米牙特别可爱。

七个月开始会坐会爬,八个月会站,十个月会走,像个喝醉的人,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没几步就能摔个四脚朝天。

可把几个哥哥们笑得前仰后合。

八里塘村,盛夏已经来临,中午的温度达到了三十多度,蚊子给常如意的脸上盯了个大红包,腿上也叮了两个,可把林老婆子心疼坏了。

自从天热后她就可注意了,没想到还是让蚊子把小孙女叮到了。

“老大家的,每天早晚都拿艾草把家里熏一熏,看给我乖宝叮的”。

“娘,每天都有熏呢,小娃的皮肤嫩,叮的看着严重,没多大事,一会我拿艾草水给她洗洗”,在乡下有个土办法,蚊子叮了拿艾草煮的水放凉了后洗一洗,敷一会可以缓解红肿和止痒。

“等我们小九过完周岁就没蚊子叮咯,是不是呀,小九”,林老婆子一边给小孙女扇扇子一边逗她玩。

“系,系,系呀”,离九月九还有好些天呢,她的小胳膊小腿啊,估计还要出点血。

该死的吸血蚊,欺负本宝年纪小是吧,等我再长大点,一巴掌拍死两。

我还要在家里养好多的蝙蝠,蜻蜓,蜘蛛,青蛙,把蚊子吃绝种。

“奶的小乖孙在说话呢,跟奶奶说啥呢”,林老婆子看着小孙女嘴里依依呀呀的脸上的褶子都深了些。

每年三月开始逐渐变热,六月七月八月都很热,差不多最热的那几天有三十五度,十月又开始慢慢变冷,腊月和正月算是最冷的时候,但也很少有低于零度的。

好像春秋就没有几天,兴许是舒服的温度过得快一些。


顾兰兰的娘家人也来了,她娘是想着正好来看看亲家对自己女儿还没怀上孩子有没有意见的,可别被休回娘家了,那她们家可是没脸见人了。

林老婆子被顾兰兰的娘拉到一边说了好一会儿话,最后满脸笑意的出来了。

她们家兰兰是个性子软绵的,又没什么主见,她特意把人嫁的近一些方便她们家可以照看一些。

今天家里的一群皮小子们大些的都在灶房帮忙添柴火,小些的就被安排给顾兰兰带着了,人太多林老婆子就把这些小的都拘在屋子里,准备到吃饭时候再放出来,省得添乱。

她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要是家里的一群放出来,再加上今天来的几个,这个哭完那个闹的她小孙女的抓周算是毁完了。

趁着开席之前就准备上抓周用的物品了,抓完后才会开席。

只见八仙桌上铺上了一块红布,上面摆上了早就准备好的一只毛笔,一本三字经,一个算盘,几个铜板,还特意放上了一小块碎银子,这要是家里有金子估计林老婆子都要拿出来给小孙女抓。

李迎香还放上了一缕绣线,胡金花添上了一个馒头,还有人放了双筷子,后面的画风逐渐走偏,什么花生,什么豆子,什么糖球,乱七八糟的放满了桌子。

“来来来,把小九放上去”,一群人准备好了,常老头接过小孙女把人放到了桌子中间。

常如意在桌上好一顿扒拉,终于发现了闪光的小碎银,可真是难为她了。

拿到小碎银后,那串几来的几枚铜板也不能放过,最后小手还可以拿上一只笔,完事。

“奶奶,给,给奶”,常如意坐在桌子上举起拿小碎银的肉窝窝手。

笑嘻嘻的小揪揪都在晃。

“奶奶的小乖乖就是不一般,连抓三样呢,将来又能认字又会赚银子”,林老婆子高兴的抱过小孙女在孙女脸上轻轻的亲了一下。

“是啊,说不定将来您还能享孙女的福呢”

周围人纷纷附和,称赞常如意以后定有大出息。林老婆子喜笑颜开,抱着常如意不肯撒手。

这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贪财鬼”。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小霸王常宁贵。

林老婆子脸色一沉,正要开口训斥,却见常如意挥舞着小手说道:“哥哥坏,不给哥哥吃肉肉”。

众人一听,皆哈哈大笑起来,常宁贵气得满脸通红,正要撒泼他奶奶在他耳朵边上嘀咕了几句他只是冷哼了一声气呼呼的撇过了头。

常宁贵听奶奶的话,为了吃肉,他只能作罢。

忍一时,连干三碗。

常老头出来宣布开席后,大家便等着干饭了。先是将碗筷摆放整齐,然后一道道热气腾腾的菜肴接连上桌。这些菜肴色香味俱佳,份量也给的足足的,让人垂涎欲滴。

最后,主食馒头和糙米饭也端了上来。小孩子们兴奋地等待着这顿丰盛的饭菜,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每一道都炫进自己肚子里。

常家的一群小萝卜头们也被放出来吃饭了,他们兴高采烈地围坐在厨房边上的那一桌。隔壁桌坐着半大的孩子们,常玉桃和常玉梅的儿子们今天也都来到了这里。他们乖巧懂事,从一进门就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捣乱。

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大家一边享用美食,一边聊天,氛围十分融洽。人们互相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笑声和话语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温馨和欢乐。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浓厚。

常老头还和几个老兄弟们喝了一两小酒。

也就只有这种时候他能混上一口酒水还不会被老婆子拧耳朵。

有人下桌的时候桌上的饭菜几乎都被一扫光了,没吃完的馒头都被人揣怀里了。

胡金花的娘打了个饱嗝悄悄把她拉到了一边,“三丫,还有没有肉了,给你老娘拿一些带回去给你弟弟他们吃”。

“娘,都说了不要叫我三丫了,我现在叫金花”。

“你个死丫头,嫌弃老娘给你起的名字是吧,就要叫你三丫,快点的,我在这里等着”,胡金花的娘在她身上拍了一下,还想拧她一把,被她躲开了。

“您当那肉是大风刮来的,都是算好了多少才买的,已经全用完了,再说了,就算有我也不能给您啊,我弟又不是没来吃,要是我从家里偷偷拿肉给您被家里发现了把我休了怎么办”,她这一点还是挺清醒的。

“哪有那么严重,孝敬爹娘不是应该的吗”,她娘又举起手作势要打她。

“都跟您说没了,打我也没”,她娘看她这个死样子也只能退一步。

“那给我拿点馒头,你不要告诉我馒头也吃光了”。

“对呀,娘您怎么知道的”,胡金花死猪不怕开水烫。

“还我怎么知道的,你去不去?要我拿鞋底子抽你是吧”,她娘作势准备脱鞋。

那鞋也不知道穿了多久没有洗,上面沾着泥,臭气熏天的。

“娘,您又找三姐干嘛呢,走了,回去了”,牵着儿子的胡耀祖也下了桌,左右看看没瞧见他娘,就知道她娘又来找三姐麻烦了。

“好勒,娘这就来”,看到儿子叫她,变脸速度那叫一个快,默默的放下鞋子穿好,又对着胡金花骂骂咧咧的走了。

胡金花只能对着她娘的背影拳打脚踢发泄一下。

真打她可不敢。

万一她老娘哭唧唧的跑前头跟人说她不孝,烦都烦死了。


顾兰兰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二哥去年才成亲,弟弟还在相看人家。

她回家爹娘还是热情的把人迎进屋,问了问她有没有怀孕的事,她也不敢确定,这才刚到每个月的那几日,这个月是没有来,也不知道是迟了还是有了。

这大过年的总不好意思去找大夫把脉。

顾兰兰的娘张氏听女儿这么说很是激动,总算有点盼头了不是。

她总担心女儿不能生让常家给休回来,像常家老四这样在外面能当个伙计,每个月拿工钱的在附近几个村子里也是不好找的。

两人回家的路上还在聊这事。

“你不用想太多,怀没怀上都没关系,我们还年轻呢,总会有孩子的,实在怀不上从三个哥那里挑一个过记到我们名下也是一样的”,常家老四开导道。

“嗯,有相公这话我也放心了”。

“过几日我又要去县城了,等家里再赚些银子,到时候我也和娘商量出来做点小买卖,和你待在一处你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真的吗”?

“嗯 ,这还会骗你不成”。

“相公你真好”。

过了正月十五,顾兰兰才把自己没来葵水的事告诉婆婆。

林老婆子带她去镇上找大夫把了脉,确认是有喜了。

“家里的重活累活也都用不上你,你就在家好好养胎吧,这孩子是个有福气的,咱家日子现在好过些了,想吃啥就跟娘说,娘尽量给你张罗”,林老婆子不是苛待儿媳妇的,平日虽然严厉了些,但在这些方面做得那是没得说。

顾兰兰很是感动了一把。

开春后家里把五亩旱地都种上了红薯,菜地里没种完的各样菜苗,林老婆子让几个儿媳妇拿一些回娘家,她自己也送了一些回去给她哥嫂他们。

家里盖房子的事情常如意提议可以安排起来了。

常家老大去镇上打听了盖房子手艺好,负责任的工匠,专门找了时间去拜访,聊了一下细节,决定全包给张师傅来做。

材料要自己去订,青砖,瓦片,木头等。

要盖就想着多盖几间屋子,家里的老人要一间,兄弟四个一人也要一间,孩子们也慢慢的大起来了,也要一人一间屋子了。

这么一算下来要十五间屋子才够住,正屋就要建六间的,再建两排厢房,最后面还要建一排杂物房用来放东西。

还要算上牲口棚,将来家里的骡子用,还有养鸡养猪的圈也要规划起来。

以后家里做吃食卖还得专门建三间屋子用来操作,放材料和做好的成品之类的。

常老大找张师傅商议了两次,张师傅给出了个图纸给他们家里确定,常老大和家人商议后又在几处改了改。等新的建完之后再把这边的旧泥胚房给推了。

敲定完建房子的细节之后林老婆子又让儿子带着小孙女一块去把家具订了,床和桌椅,衣柜,梳妆台,书桌等。

全挑的结实耐用的,款式是越简单越好,工费也便宜一些。

付了订金让人慢慢做,五个月之内做好就行,要送货的时候他们再来付钱。

一车车的青砖和瓦片陆续送到。

建房子是要选一个黄道吉日的。

张师傅带着人测量方位,画线。按照老规矩,建房之前要举行奠基仪式,祈求土地神保佑家宅平安。

在一片热闹声中,吉时已到。常老头点燃香烛,虔诚地跪地叩拜,口中念念有词。随后,他将一张写满符文的黄纸埋入地下,算是完成了奠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