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穿越古代从零开始打造幸福地球村赵百汇赵锦衣全文+番茄

穿越古代从零开始打造幸福地球村赵百汇赵锦衣全文+番茄

易阴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快吃吧,我们早上吃过了,也是吃的粥。”赵锦衣看到对方神色,觉得可能是有些怕生,于是说,“我们还有活没干完呢,先去干活了,你把粥吃了,别凉了。”赵锦园赶紧起身,“我跟你们去干活。”“干活可以,先把粥吃了再去,我们先走了。”三人离开,赵锦园才小心的端起粥,小心的闻了闻。好香啊,上次吃米粥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好像是去年过年的时候把。而且没有这么浓稠。在这里真的可以每天都吃到米粥吗?那她愿意每天努力干活。天不亮就起来,天不黑不睡觉。不知不觉,一大碗粥都吃光了,碗干净的像是洗过,这是舔的。这个大碗是平时赵百汇用的,装的更多。锦衣怕锦园饿,特意多做了一些。锦园的小肚子都微微鼓起来了,她肚子已经饱了,但是嘴还没饱。她不自量力的觉得,就是再来两碗...

主角:赵百汇赵锦衣   更新:2025-01-07 14:2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百汇赵锦衣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古代从零开始打造幸福地球村赵百汇赵锦衣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易阴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快吃吧,我们早上吃过了,也是吃的粥。”赵锦衣看到对方神色,觉得可能是有些怕生,于是说,“我们还有活没干完呢,先去干活了,你把粥吃了,别凉了。”赵锦园赶紧起身,“我跟你们去干活。”“干活可以,先把粥吃了再去,我们先走了。”三人离开,赵锦园才小心的端起粥,小心的闻了闻。好香啊,上次吃米粥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好像是去年过年的时候把。而且没有这么浓稠。在这里真的可以每天都吃到米粥吗?那她愿意每天努力干活。天不亮就起来,天不黑不睡觉。不知不觉,一大碗粥都吃光了,碗干净的像是洗过,这是舔的。这个大碗是平时赵百汇用的,装的更多。锦衣怕锦园饿,特意多做了一些。锦园的小肚子都微微鼓起来了,她肚子已经饱了,但是嘴还没饱。她不自量力的觉得,就是再来两碗...

《穿越古代从零开始打造幸福地球村赵百汇赵锦衣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快吃吧,我们早上吃过了,也是吃的粥。”

赵锦衣看到对方神色,觉得可能是有些怕生,于是说,“我们还有活没干完呢,先去干活了,你把粥吃了,别凉了。”

赵锦园赶紧起身,“我跟你们去干活。”

“干活可以,先把粥吃了再去,我们先走了。”

三人离开,赵锦园才小心的端起粥,小心的闻了闻。

好香啊,上次吃米粥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好像是去年过年的时候把。

而且没有这么浓稠。

在这里真的可以每天都吃到米粥吗?那她愿意每天努力干活。

天不亮就起来,天不黑不睡觉。

不知不觉,一大碗粥都吃光了,碗干净的像是洗过,这是舔的。

这个大碗是平时赵百汇用的,装的更多。

锦衣怕锦园饿,特意多做了一些。

锦园的小肚子都微微鼓起来了,她肚子已经饱了,但是嘴还没饱。

她不自量力的觉得,就是再来两碗,她也吃得下。

就是撑死也得把粥喝完了再死。

实在是太香了。

“大姐,老爷回来了,我去开门。”

房门被推开,赵百汇拎着一个布包走进来。

锦园赶紧站起来,看到碗被自己舔的那么干净,怕被笑话,脸都羞红了。

也怪刚刚洗完澡,不然她的脸应该是看不出来红不红的。

“这干干净净的多好,自己舒服,别人看起来也舒服。”

“都过来,今天我有开心事儿,所以给你们买礼物了。”

赵百汇将布包放在桌子上打开,露出里面一卷粗布,和一点针头线脑。

“这是三百八十文的粗布,锦衣,你看够不够给你们一人做一件新衣服的?”

“这几天手里不宽裕,回头宽裕了,再给你们买花布做衣服。”

锦衣没想到赵百汇居然会给她们买布,一时间又是惊喜又是酸楚。

听了后面的话,赶紧擦了擦眼角的泪滴,劝阻道,“老爷,不用再买了,这些就够了,够了。”

锦衣从来不敢奢望自己能有新衣服穿。

普通农户家的孩子,几年都未必有一件新衣。

因为普通农户过的很辛苦,会本能的精打细算。

孩子长的快,一件新衣服穿不了几年。

这还是男孩子。

女孩子更惨,穿哥哥的,弟弟的,普通人家哪里讲究什么男孩还是女孩。

大多数普通人家的女儿,都是在结婚的时候才能穿上人生第一件新衣。

就算结婚都穿不上的也不是没有。

她们几个丫头家里都是很差的,如果不是被卖掉,大概就属于那种结了婚都穿不上人生第一件新衣的那部分。

赵百汇给她们买布做新衣,让她们如何能不感动!

“就是一点布,不至于这样,你们别哭啊。锦衣,这些布到底够不够,跟我说实话。”

锦衣快速算了一下,然后说,“应该差不多,能做出四件来。”

“差不多那就是不够呗,行,明天我再买一百文的回来,别弄得紧紧巴巴的,做了新衣服结果还不合身,那多尴尬。”

“或者你们四个一人少做一条袖子,然后露着一条胳膊装和尚?”

几个女孩都笑了起来,锦文脑袋里出现了画面,哈哈笑着说,“就算是,也是尼姑。”

“你们还有这种志向?那行,回头我帮你们都剃成光头。”

“不要…”几个丫头都赶紧捂住头,好像真的有大坏蛋要把她们头发剃光一般。

“这下不怕闲着没事儿干了吧?那地就不要弄了,咱们很快就会搬走。”

几个女孩拿着布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赵百汇不会弄也不感兴趣,就回了自己的房间。

“现在锦衣她们几个过了考察期,过几天等锦园也过了考察期,一天就是50元的补贴,等于五百文钱。”

“两天就是一两银子,现在每天花销三四十文钱,开销不算大。”

“那么计划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找到一个地方,买几亩地,盖个房子,然后雇佣人手开荒种地,闷头发育就行了。”

“系统,帮我在附近找一块风水宝地!”

【在方圆百里内选择合适建村地点,需要100元,是否确认?】

“算了,现在没钱,等几天吧。”

时间到了下午,锦衣做好饭,来敲门叫赵百汇吃饭。

饭桌上,一个木盆子里放着十几个粗粮饼子,炒了一盘青菜,还有一盆汤和一小碗咸菜。

锦园看到这些东西,大吃一惊。

这粗粮饼子里面一点杂菜野菜都没掺?

那炒青菜和汤里面居然能看到不少油。

地主家里才敢这么吃吧?

这一顿饭不得十几文钱啊。

可是她没想到,老爷往桌子上一坐,就是满脸的不高兴。

拉着脸问,“锦衣,家里的大米没有了吗?这标准怎么降了?青菜里面怎么一点肉丝都没有啊?”

吓得她大气都不敢喘。

锦衣也紧张的站起来,解释道,“老爷,您今天买锦园回来,还买了那么多布,所以我…,对不起,老爷,家里还有鸡蛋,我去给你煎两个鸡蛋。”

看到几个丫头都露出恐惧神色,赵百汇安暗暗自责,缓下语气说,“多煎几个,大家都吃。都跟你说过了,我有钱,不用担心,你这小管家婆竟瞎操心。”

过了一会儿,锦衣端出来几个煎鸡蛋,给赵百汇碗里夹了两个,其他人一人一个,她自己没准备。

赵百汇叹了一口气,这丫头是自责了。

于是从自己碗里夹了一个放锦衣碗里。

“别说话,吃饭。”

锦衣乖乖坐下,低着头不想让其他人看到她红红的眼睛。

一个鸡蛋三文钱左右,五个就是十五文钱。

锦园根本不敢相信自己有朝一日居然配得上这种餐标。

第一天来到老爷家,感觉这一整天都跟做梦似的一样。

吃完饭,她跟着三个姐姐回到西屋,继续缝制衣服。

天黑了,家里有油灯,但是没有点,早早的就躺下了。

宽敞的大通铺,睡下四个小丫头绰绰有余。

盖着老旧却很温暖厚实的被子,小丫头恐惧不安的内心充满了安全感。

“如果这是梦,那我希望永远都不会醒来。”


“每次有新品发布,我们还将给您送请柬,邀请您来参加新品发布会,方便留下地址吗?”

这位乡老夫人跟听天书一样听不懂店长在说什么。

但是却明白她似乎获得了什么特权。

这个世界上吃饱穿暖之后什么最迷人?

特权!

别人没有而我拥有的东西才最迷人。

其他妇人都妒忌疯了,默默算了一下手里衣服的价格,又往衣架方向走去。

然后留下地址,期待着店长口中的请柬和新品发布会。

那该多有面子啊!

十几辆马车离开了,留下了两百多两银子。

抵得上某些身价弱一些的老爷半年的收入了。

一些夫人回家之后可能会不太好过。

不过这和她们没关系啦。

锦绣和锦衣说了这个事情,两人也是对成年女人的消费观叹为观止。

一下子把自家老爷一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花出去了,太败家了,姐姐们,理性啊!

虽然以现在桃园村的规模而言,两百多两银子不算什么大数目。

可是抛开神仙醉的话,想赚两百两银子也并不容易。

毕竟这是一个中大型村落一年的税收了。

“没想到成衣这么快就打开了市场,青牛镇上可不止这十几个地主乡绅。”

“附近也不止一个青牛镇。”

“估计成衣铺以后也能成为村里的一项支柱产业。”

“是的,大姐,我想把三家铺子里的普通衣服撤出来,再另外弄个门店卖。”

“普通服装利润没有那么多,打折狠了不赚钱,还容易拉低锦绣牌子的档次。”

“而锦绣服装,我准备只卖100元以上的衣服,专门赚有钱人的钱。”

“可以,我支持。”

“好好做吧,希望你的锦绣服装也能像神仙醉那样,为老爷赚来大笔的钱,帮老爷更好的建设桃园村。”

“嗯,大姐,我会努力的!”

吴乡老的马车又一次驶入桃园村。

其实他是不想来的,但是没办法,另外两位乡老让出来一些利益,怪只怪,他们给的太多了。

而且也确实只有他来过桃园村,和这里有几分香火情,可这香火情究竟有几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吴乡老狠狠地拍了自己大腿一下,想当初回去就不该那么吹牛逼。

吹狠了,结果迷失在了别人惊叹羡慕的目光中,最后走到了坑里。

站在那并不高大雄伟的村委大院门口,吴长老的腿有些抖。

赵老爷深不可测的事情已经传开了,小小的村子里还跑来了一位曾经是五品高官的举人老爷定居,也被传开了。

至少在青牛镇的上流人士之间传开了。

至于传了多远,县令知不知道,还属于未知。

“吴乡老,您来了,我去禀报一下。”

吴乡老没有,也不敢为难大柱,老脸上堆起菊花一样灿烂的笑容。

“好,我等着,嗯,麻烦你了。”

这恐怕是吴乡老这辈子第一次对一个看门小厮这么客气。

很快,吴长老独自一人跟随孙大柱往里走,来到一间会客厅。

进去一看,对面正位上坐着锦衣,锦绣锦文锦园和一个中年美髯男子分别列坐在两次。

扑通,吴乡老给跪了。

“小的吴有才,见过知府大人!”

“起来吧。”林学瑾先让吴乡老起来,这才压抑着怒气拧着眉头,尽量平静的说。

“我早就不是知府了,仅有举人身份在身,你以后见到我不要下跪!”

“是是是,知…举人老爷说的是。”


“前些日子,林先生来拜访都吃了闭门羹。哪个林先生?万安七年一甲的举人,最高曾官居知府。”

几个妇女手都吓麻了,有人一不小心把衣服掉在地上。

乖乖,知府老爷都来拜见这位神秘的赵老爷,这人得多久啊。

自己老爷连乡三老都要巴结,县令那是想破头都见不到一面。

自己居然还妄想搭上赵老爷的关系,自己胆子也太肥了。

那掉了衣服的小姐赶紧捡起来用手拍打,放在平时掉了也就掉了,她不会这么惊慌失措,毕竟只是一件衣服。

但是现在这件衣服,已经变成了某位有钱有势的神秘高人的店铺里的衣服,身价仿佛都不同了。

“这位小姐不用担心,掉了就掉了吧,来人,将衣服拿去处理一下。”

那姑娘的娘赶紧出声,“锦绣姑娘,我们买了吧,这件我们买了。”

“这位夫人,我们可不会将脏的衣服卖给客人,您要是喜欢,可以挑一件新的,这件就算了。”

这地光滑的跟镜子似的,真的因为掉一下就脏了不能穿了吗?

不,双方一个在表示敬畏和尊重,另一方则在展现品牌理念和价值。

“锦绣姑娘,那位林…先生还在桃园村吗?”

“嗯,林先生暂时在这边住下了,帮着处理村里一些事情。哦,林先生身份不一般,各位可千万别去打搅。”

众多妇人都急忙表态,不会去打搅,身份差距太大,贸然打搅若是惹了林先生不喜,反而不妙。

一些夫人本来是看到了桃园村的繁华,想替自家老爷搭个线,看看能不能来这里分一杯羹。

现在看到层级是五品官的举人老爷都吃了闭门羹,一个个赶紧收起了小心思。

“诸位夫人小姐尽管挑选,若是东西太多拿不下,留下地址,我们会送到府上。”

“我这边还有点事儿,就先走了。”

“对了,桃园村的所有铺子都归我管理,诸位要是哪家想把生意做到桃园村来,就去找我谈铺子,现在租免三个月租金。”

“或者是到对面那个租赁中心都可以。”

“一定,一定,锦绣小姐您忙,您先去忙。”

“锦绣小姐再会。”

众多夫人小姐目送锦绣离去,再看这些衣服,好像都看到衣服上多了一层光。

“这些可是京师的人才能穿的衣服啊…,小姑娘,帮我把这件包起来,还有这件,这件…”

“这件是我先看中的,给我包起来。”

“凭什么你看中的就先给你,你付钱了吗?”

好嘛,这些女人为了抢衣服,差点打起来。

店长赶紧出面,“各位夫人小姐,不用担心衣服不够,旁边店里还有一批同样样式的,就算卖没了,我们也可以抓紧时间赶制,做好了第一时间送去府上。”

“这位夫人你别抢,我这件是样品,不卖的…”

这十几马车的女人,都是青牛镇上的富户人家的女眷。

有的人家有良田数百亩,甚至上千亩,有的人家做生意开酒楼。

家里一年几百上千两银子赚着,这里衣服普遍一二两银子一件,自然消费的起。

甚至有人不光自己买,给家里男人也买衣服,消费了超过二十两银子。

店长将一张卡恭敬的交给那位妇人,“夫人,您消费超过二十两,成为锦绣服饰的会员,以后您所有消费都将打九五折。”

“并且将获得新品购买权,还能解锁一些不对普通顾客销售的特殊产品。”


“不知林先生来此是为了什么事儿?”

“家里孩子大了,我也没有官身,所以就带着孩子们从京师出来游学,看看这大好的江山。”

锦衣点点头,“我家老爷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经历才是最好的老师。”

林学瑾愕然,细细品味,赞叹道,“你家老爷是有大学问的,简单一句话,叫人提壶灌顶啊,真想拜访一下。”

锦衣心思一动,笑着说,“我家老爷平时不见客,不过我倒是想请林先生到家里小坐一下。”

林学瑾听懂了她的意思,这是答应引荐一下。

“大善!”

“不急,我家老爷此时正在上课,我们正好品品茶,这茶可能只有我们老爷有,林先生也未必喝过。”

“哦?是吗?那我可要尝尝了。”

果然是每喝过,林学瑾又是一番赞叹。

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还小一岁的女孩子和父亲谈笑风生,毫不落下风,林云轩很是愕然。

这风采,自己从未见过。

而林梦璇看着锦衣,也是异常崇拜羡慕,这个姐姐好厉害啊!

“时间应该差不多了,林先生,请。”

“哈哈,马上要见到你家老爷了,说心里话,林某十分激动啊。”

“希望林先生不要失望的好,我家老爷怎么说呢,有时候过于洒脱,可能会显得无状。”

“无妨,无妨,那才是真性情,真洒脱。”

几人出门,登上两辆马车。

锦衣独自一辆,林家四人一辆,沿着湖边的路往宅子行去。

“爹,这个姐姐好厉害啊。”

林学瑾摸了摸女儿的头,笑着说,“璇儿将来也要变得这么厉害才行啊。”

“嗯,爹,我会努力的。”

林学瑾笑着点点头,然后看向自己儿子,问,“云轩,你怎么看?”

“真是奇女子啊,此番风采,我不及。”

“是啊,行事如此大气,窝在这个小村子,屈才了。额…女子无才便是德啊,或许正是因为在这里,她才能展现出这样的风采。”

两辆马车来到门口,门口两个站的笔直的少年仿佛没有看到人一般一动不动。

直到锦衣下车文化,才回话,而且简单直接。

“小七,小八,老爷回来了吗?”

“回来了。”

林家四口看到这两个跟木头人一样的少年,不知道该表达什么想法,只是感觉有一股形容不上来的特殊气质。

到门口还没等进去,就听到孩子的笑声。

林家四口跟锦衣一进院子,就看到一个大男人在和十来个孩子玩,立刻就傻了。

“一,二,三,木头人!”一个孩子还在数数,后背就被最靠近的一个大男人拍了一下,然后男人就疯狂的往回跑。

毕竟是大人,而且还跑的那么无状。

所以才能在最前面,却第一个跑回线,然后站在那开心的大笑。

这是家里人,但是智力有问题?

锦衣捂着额头,完了,都被别人看见了。

她只能无奈的喊到,“老爷,别玩了,来客人了。”

卧槽,这是你家老爷?

你要不说,我TM以为是个弱智呢。

林家四口都傻了。

“来人了?”赵百汇扭头看到确实多了四个陌生人,于是点点头,冲着孩子们喊到,“别玩了,回营吧,今天家里有客人,你们回营地吃饭吧,列队!

最后两个字一喊出来,本来都玩疯了的十来个小子立刻收敛,按照个头列成一队,齐齐敬了个礼,迈着几乎一样的步伐往大门方向走去。

路过锦衣没打招呼,路过林家四人,没有任何人好奇的多看一眼。

林家四人不知为什么,内心产生一种震撼感。


普通酒水,一斤价格在10文到30文左右。

普通人家很少喝,只有过年或一些特殊节日才会打一点。

一个普通家庭如果真的出了一个嗜酒如命的酒鬼,那用不了几年,家也就散了。

青牛镇上有很多小商小贩。

十里八村的一些富户乡绅也会选择在青牛镇定居,贪恋着这里相对村子而言的繁华。

这些人才是酒水消费的主力。

中院后排最大的房间,一个三人合抱的大铁炉子立在角落,下面是熊熊燃烧的大火。

晶莹剔透的酒水从出酒口流淌而出。

锦绣娘一个人给炉子添柴,酒水快满的时候换桶,不累不忙,比起在家里的时候,轻松了太多。

屋子里虽然有点热,但是门窗开着,也不是无法接受。

三家的女人轮流来这边工作,每天七文钱的工钱。

“锦绣她娘,货准备好了没有?”

“来了,来了,催什么催,要是觉得我弄得慢,你就自己来!”

锦绣爹一脸尴尬的走进来,把一捆柴放下,同行的另外两人呵呵笑着不说话,同样把柴火放下。

连着后院的小门推开,锦衣走进来,“货准备好了吗?”

几个人都赶紧收起脸上的笑容,锦绣娘也收起了泼辣劲。

“锦衣姑娘,马上就好了,这几坛子封装上就好了。”

锦衣点点头,也没催促,几个男人很有眼色的上前帮忙。

“现在柴火和原酒都还供应的上吗?”

锦文爹赶紧开口,“原酒还好,方掌柜那边暂时还供应的上,而且也在加大产量。”

“但是柴火确实不太足,我们几家每天都在砍柴,附近的枯木都快要砍光了。”

锦衣再次点头,“我知道了,看来要准备花钱买柴火了,买炭也行,不过那样支出有点高。”

“回头我和老爷商量一下再说,这批货先送到镇上去再说。”

镇上只有一家专门做酒水生意的,普通酒水大点的地方都有,所以赚钱肯定是赚钱,暴利谈不上。

一年下来,大概百八十两的收益吧。

然后赵百汇带着蒸馏酒,去和酒馆张老板谈了一笔生意。

讲了讲自家神仙醉的好,讲了讲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酒馆就改姓赵了。

扣除运营花销,利润赵百汇拿七成!

而随着赵百汇一波邀请富户免费品酒,神仙醉之名在青牛镇一炮打响。

最便宜的普通酒水十文一斤,二文一碗。

而神仙醉,百文一斤,一碗二十文。

主打的就是一个字,烈!

神仙喝了都得醉,自从有了神仙醉,千杯不醉已经成为了历史。

一斤神仙醉,需要三斤原酒当原料,加上木材等运输成本,也接近五十文了。

在赵百汇看来,利润不高,但是他现在要的是名声,利润暂时少点就少点吧。

等名气打出来,一百文一斤的神仙醉同样会成为历史。

假如将来进了京师,少于一两银子一斤,都不好意思说给别人听。

马车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坛子,车上海放着一个小椅子,锦衣登上马车,端坐在椅子上,拿起自己的小笔记本,翻看昨天赵百汇教的东西。

孙王李三家的男人一人牵着马车,另外两人跟在车后,一路往镇上赶去。

来到镇上主街,马车在一个大大的写着酒字的旗子下停车。

一个胖乎乎的中年男人走出来,看到锦衣赶紧堆起笑容打招呼。

“锦衣姑娘,您来了。”

“张老板,您太客气了。”

酒馆里走出两个年轻伙计过来搬酒水,路过锦衣的时候低着头看都不敢看,走过来之后,才敢偷偷的看几眼。

孙王李三位注意到了两个年轻伙计的目光,纷纷对视着笑了起来。

锦衣姑娘再过两年,也就十五岁,到了可以许配的年纪。

但是凭她的能力和赵老爷对她的喜爱,哪是区区两个伙计能配得上的,恐怕只能在心里惦记惦记喽。

另一边,锦衣和张老板进入酒馆,来到雅间里坐下。

有伙计赶紧上了几盘下酒小菜。

然后方掌柜拿来账本交给锦衣。

锦衣翻看账本,同时拿出自己的小笔记本写写算算。

张老板和方掌柜都一脸艳羡的看着那本子和油笔。

那么小的笔,竟然可以写出那么清晰的小字,真是好宝贝啊。

张老板家的孩子都在读书,他曾经问过锦衣,这东西的价格。

锦衣只是说价格昂贵,数量稀少,她家老爷也是很辛苦才从很远的地方购置了一点,只够家用,概不外售。

要是卖本子和笔,利润肯定比大米高的多,但是风险太大,没必要,只要他苟住,未来什么都会有。

现在有了酒水生意,他连大米都不卖了,毕竟青牛镇的大米被他卖的都跌破二十文大关了。

大米这种精细粮食,就算整个镇子加起来的消费量都不太多。

“这里有点出入,方掌柜看一下。”

方掌柜赶紧拿过账本,用算盘噼里啪啦打了起来。

“锦衣姑娘真是慧眼如珠啊,确实是我算差了。”

方掌柜立马承认错误。

一开始锦衣来查账的时候,方掌柜还有些不屑一顾。

一个十三岁的小丫头来挑他这个干了半辈子的掌柜的错误?

他觉得就算他做假账,也能让这丫头看不出破绽来。

结果就被打脸了。

这丫头拿着纸笔写写算算,不大会儿,就挑出了好几处错误。

错误都很小,毕竟差错大了,反而容易发现。

自那以后,方掌柜对锦衣佩服得那是五体投地。

要不是锦衣只是个十三岁的女娃,估计他都要跪下来磕头拜师了。

“对了,方掌柜,还有一件事儿。”

“现在神仙酿供不应求,因为产量有限,迫不得已,我们只好涨价了。”

“涨到多少钱?”

锦衣露出两颗洁白的小虎牙,伸出两根葱白一样的手指,“对外售价两百文一斤,店里进货价一百文!”

张老板倒吸一口凉气,直接翻倍,这是在抢钱啊!

现在每天的产量大概是一百斤,一斤两百文,那就是二十两银子?

当然,这二十两跟他关系不大。

店里进货也是要花钱的,买进来就是十两银子,除了神仙醉之外普通酒水的利润完全可以抵扣掉各种开销,他分三成,也就是三两银子。

他有自己的酒庄,每天供给三百斤原酒,一斤八文钱,也是二两多银子。

但是这二两多是带着成本的,实际上赚的才半两左右。

如果按年算,供应原酒一年赚一百多两,酒馆分成一年上千两。

和之前一年百八十两的收益比,自然是暴涨了十倍。

但是人都是不知足的,张老板舔着脸道,“锦衣姑娘,既然神仙醉涨价了,您看这原酒的进货价…”

锦绣脸上职业化的笑容渐渐消失。


“毕竟桃园村的富裕,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块大肥肉啊。”

“要是真的遇到了事情,先生您觉得朝廷的兵马靠得住吗?”

“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去县城一趟。”

林学瑾觉得锦衣说的很有道理!朝廷靠不住的,我们要靠自己。

自己是读书人!

只要不造反,其实底线也可以低一点的。



第二天,几辆马车离开桃园村,来到几十里外的嘉德县城。

林学瑾亲自写了一张请柬,在县里最高档次的酒楼宴请县令大人。

县令大人如期赴约,两人相谈甚欢。

林学瑾虽然无官在身,但是曾经官居五品,是辞官而不是罢官。

加上还有京城的关系在,若是想要复官,感觉并不困难。

而嘉德县县令,既然是在这个小地方当县令,且一把年纪了,显然没有什么贵人。

自然很喜欢结交贵人。

席上,两人把酒言欢,相见恨晚,林学瑾顺带帮一位来自京城的好友买几个小山头的事情都不算个事儿。

县令在职权内,以最低价格就给卖了。

锦绣当场就把两千两银子给付了,然后出门又找到县令的随从,一千两银子奉上。

三千两银子,足足装了两台马车。

林学瑾出去一趟,两天时间就把事情办成回来了。

然后,做好了准备的锦衣带着一车队几十辆马车就出发了。

目标,蜜糖镇外二十里的一片小山。

此处距离桃园村约八十里。

蜜糖镇,因为曾经产糖业发达而成名。

现在也还可以,但是终归渐渐没落了。

相比青牛镇,还要略逊一筹。

对蜜糖镇来说,几十辆马车来到镇上,那属于几年都见不到一次的轰动性的大事了。

特别是有人说,看到前列马车上,有一个仙女一样的女子,美的不可方物。

引得不少人心思动了,却又不敢贸然唐突佳人。

毕竟随车队来的还有几十个人呢。

不少人身上的气息都很彪悍,那沙包大的拳头打在身上应该很疼吧。

车队来到镇上最大的客栈,直接把客栈给包场了。

锦文下车,一身纯白华丽的衣服,配上一件几乎拖地的纯白袍子,气势秒杀镇上所有夫人小姐。

那行走的姿态,人不大,气势却十分惊人,也让周围的人自惭形秽的低下头,不敢多看一眼。

掌柜的差点连磨练了几十年的职业假笑都绷不住了,急忙弯腰上前,低着头不敢看锦文的脸。

“贵人,房间已经为您收拾好了。”

“麻烦掌柜的了。”

“不敢称麻烦。”

“对了,掌柜的,还去帮忙在镇上最好的酒楼按照最高标准定一桌,晚上我要宴请贵宾。”

“再请让人带我的人去三老的府上送上请柬,我这次来是带着县令的手书的,有事情要和三老谈。”

掌柜的一惊,急忙把腰弯的更低,“贵人放心,小的一定为贵人把事情办好。”

“麻烦掌柜得了。”锦文再次客气一下,在两个丫鬟的陪伴下进入客栈。

一进客栈里面,两个丫鬟就忙着收拾,其中一个还叽叽喳喳的说着话。

“小姐,您刚才可是太有气势了,一点都不逊色于村长大人啊!”

“是啊,是啊,太威风了,那些人都不敢抬头看您!”

“呵呵,毕竟跟着大姐学了这么久了,怎么也该有几分像吧。”

“小姐,您想吃点什么吗?”

“不吃了,有点乏了,我休息一会,到了时间叫醒我,不要耽搁了晚宴。”


赵百汇痛苦的捂住自己的额头,“锦衣,你怎么又来这套…”

另一边,林学瑾气冲冲的走出门,老婆儿女在后面追。

赶车的赵十一虽然好奇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还气冲冲的,但依然尽职尽责的上去问,“林老爷,您是要回去吗?我送你们吧。”

“不用!”林学瑾丢下一句话,快步离开。

林夫人气喘吁吁的追上来,拉住丈夫的手臂,“你走那么快干嘛?”

“我看那人可能也没什么大本事,满嘴胡吹罢了,你理他做什么,咱们走,不在这呆了,不受他这鸟气!”

林学瑾叹了口气,停下脚步,等儿女追上来,问儿子,“云轩,你怎么看这位赵老爷。”

“我看不透,毕竟他话没说完。要么胡吹大气,要么,深不可测…”

“可是以赵村长的能力来到,她那么厉害却也只是人家的丫鬟,我觉得应该是后一种。”

林学瑾又叹了口气,“当世奇人啊,可惜不愿为天下人谋划,咱们回去,明天…再来拜访。”

“啊?相公,明天还来啊?那你刚才为什么走?噗呲,不会是因为被骂生气了吧?”

“你相公我就那么小气?我确实气,只不过气的是他身怀天下计,却不为天下谋。”

“等我消消气的,这样状态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我觉得他是真的有安天下的本事,如果他愿意教我,就算让我磕头拜师我都愿意。怕就怕,他不愿意教啊。”



第二天,林学瑾很正式的递上拜帖,赵百汇看了一眼,“他怎么来了?麻烦啊,不见不见。”

林学瑾枯等了一上午,黯然离去。

第三天,他又来了,然后又是一上午。

一连七天递上拜帖,最后一天门口的人都不给他送了。

无奈,林学瑾回到客栈,让妻子租下一个院子,做好了打长期战的准备。

随后,他来到村委,找到锦衣。

“赵村长,林某想在桃园村求个差事。”

哪怕以锦衣的气度都差点跌倒。

举人老爷,你别闹。

一甲的举人,哪怕是没有关系背景那种,随随便便就能混个京师的七品官。

京师的七品官,和普通七品县令可不是一个含金量。

现在跑来村里找差事是闹哪样?

村里最大的官就是村长,不能给他,那…

“林先生,您是认真的吗?您要是认真的,那我就给您安排个副村长…”

“我接受。”

晚上回到家,锦衣把事儿和赵百汇说了,怕他不开心,已经做好了被骂的准备。

但她是真的想把这位举人老爷留下来啊!因为老爷总是说,人才才是根本。

一甲的举人肯定算是人才了,一甲举人都不算,那谁还配称作人才?

嗯,自家老爷不列入对比行列,自家老爷是神仙。

“老爷,你骂我吧。”

“骂你?为什么骂你?”

“老爷,你不是不喜欢他吗?我却擅自主张的让他当了副村长。”

“嗨,我哪有不喜欢他,我只是嫌他麻烦,要是关系好了,我怕他一天天在我耳边嗡嗡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之类的东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老爷,这话好像还有下句啊,有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怎么了。”

“我觉得这两句话将来用得上,我记下来。”

“老爷,您继续。”

赵百汇无语,你这丫头,不会是打算把这两句话绣在反旗上吧?

老爷我怕范仲淹会跟着穿越过来找我啊。

“没什么了,总之他在哪里干什么无所谓,只要别来烦我就好。”


这时候锦衣开口了,“吴乡老来次应该是有公事吧,既然是公事,我们几个副村长就要商量着来。”

“您说吧,有什么事儿。”

吴乡老嘴巴是张了又张,最后一咬牙一狠心,快速说。

“这不是到了春天徭役了吗,上官下达了命令,附近村子所有十七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的男子,无功名无特殊情况的都要去服徭役,役期两个月。”

“我还当是什么事情,朝廷的规定我们自当遵守。”锦衣说话间瞥了一眼林学瑾,这个家伙可是朝廷的人,可不能让他知道我和老爷的心思。

赵百汇要是知道了,怕是会吐血,谁和你一个心思,我现在还弱小,还没有这个心思的好不好!

“但是不是规定花钱可以免除徭役吗?一个人多少钱?”

吴乡老一哆嗦,偷偷瞥了林学瑾一眼,结果来了个四目对视。

他赶紧低下头,“规定是…一两银子。”

“我知道特殊情况徭役可以免除,可是什么时候规定花钱就可以免除了?”林学瑾平静的问出来,吴乡老汗出如雨,感觉自己仿佛快脱水而死了。

锦衣看着林学瑾,感觉对方有点可怜,果然像老爷说的那样,这林先生以前啊,当了好几年糊涂知府。

这都不知道!

或者说是被下面欺瞒了。

可也正因为这样,他应该是个好人好官。

不然就应该是知道此事,并且每年借此伸手捞一笔的人了,捞的还是大头之一。

“林副村长,这是民间老百姓都知道的惯例,不用太计较,约定俗成的规矩时间久了,也就形成了规矩。”

“呵呵,规矩,百姓皆知官员却不知的规矩还有多少呢?呵呵。”林学瑾自嘲的说完这句话,就闭嘴了。

这里的官员,恐怕只是代指官场上一小部分的傻蛋吧,比如他。

“吴乡老,既然可以以钱抵徭役,那么我们就花钱吧。”

“林副村长,统计一下咱们村所有十七岁到五十五无功名无残疾男子的人数。”

锦衣说话将刚才的事情盖过去,吴乡老终于停止出汗了,差点给锦衣跪下磕头。

姑奶奶,您算是救了老夫的命啊。

“年初各年龄段人口都有统计,我查一下。”林学瑾小心翻开面前的小本子。

这是锦衣拿过来的单位耗材,虽然说了随便用,但是林学瑾依然很珍惜。

这纸张轻薄光亮,质量极佳,配上油笔书写十分方便,随身携带比文房四宝方便了太多。

他第一次拿到手的时候就深深爱上了这东西。

只是他用了一辈子的毛笔,突然改用这种硬笔很不习惯,一开始写的很慢还很丑。

可这么多天过去,以他强大的书法工底,早就可以写出一手飘逸的字出来了。

他曾追问这纸和笔产自何处,可锦衣搪塞过去了,想去问赵百汇,奈何手头没有功劳啊。

小心的从后面往前翻,上面记录的都是一些重要数据和消息。

翻了几页就看到人口统计数据,稍作加法,直接说,“适龄男子有二百四十六人,刨去我和赵先生,就是两百四十四人。”

“嗯,锦绣,那你就点两百四十四两银子给吴乡老带回去。”

在场没任何人去思考赵先生有没有功名在身,似乎产生这种想法都是一种不敬。

但是他真没有。

好吧,省下了一两银子。

锦绣去办公室写条子,很快带了个小随从过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