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叶采苹沈知宴的女频言情小说《被休后,我带着娘家走上人生巅峰叶采苹沈知宴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妖妖若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总共足足花了3两银子。叶采苹不由一阵肉疼,这大料,竟然这么贵!不过这时代没人大量种植,而且懂药采药的人又少,贵也无可厚非。买完大料,叶采苹便跟叶八斤一起回镇上。见还有些时间,叶采苹就去了杂粮铺。买了酱油3斤,盐3斤、白面5斤,芝麻1斤、淀粉1斤,白糖半斤,30斤精白米。这些天她顿顿米糠粥和木薯,人都快吃麻了,现在有钱,得好好改善一下伙食,至少要打打牙祭。不得不说,这时代的盐和糖是真贵。盐得50文一斤,糖是40文。零零总总加起来,花了800多文。叶采苹把东西先提到叶八斤的牛车上,这才又去了肉铺。“老板,这肉怎么卖?”“要啥肉?大肥肉要25文一斤,五花20文,瘦肉和排骨15文。大棒骨10文。”叶采苹想到家里的油没多少了,得炼油:“要10...
《被休后,我带着娘家走上人生巅峰叶采苹沈知宴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总共足足花了3两银子。
叶采苹不由一阵肉疼,这大料,竟然这么贵!
不过这时代没人大量种植,而且懂药采药的人又少,贵也无可厚非。
买完大料,叶采苹便跟叶八斤一起回镇上。
见还有些时间,叶采苹就去了杂粮铺。
买了酱油3斤,盐3斤、白面5斤,芝麻1斤、淀粉1斤,白糖半斤,30斤精白米。
这些天她顿顿米糠粥和木薯,人都快吃麻了,现在有钱,得好好改善一下伙食,至少要打打牙祭。
不得不说,这时代的盐和糖是真贵。盐得50文一斤,糖是40文。
零零总总加起来,花了800多文。
叶采苹把东西先提到叶八斤的牛车上,这才又去了肉铺。
“老板,这肉怎么卖?”
“要啥肉?大肥肉要25文一斤,五花20文,瘦肉和排骨15文。大棒骨10文。”
叶采苹想到家里的油没多少了,得炼油:
“要10斤猪板油,5斤五花肉,3斤排骨。”又瞥见一旁的下水,不由双眼一亮:“这下水多少钱一斤?”
“5文钱吧!这玩意想做得好吃挺难的,也就酒楼里的大厨有这手艺。”
叶采苹了然,这时代的人还是懂得吃下水的。
只是穷人家没食材练厨艺,也舍不得放油和调料,才做不好吃,买的人自然就少了。
“那要3斤猪肝吧!”
叶采苹提着肉食,心满意足地回到停放牛车的地方。
“呦,采苹姐买这么多肉……”
叶八斤说着突然住了嘴,讪讪地笑了笑。
他原本想说叶采苹家不是穷得叮当响吗,哪来的钱买米买肉。
可转念一想,不管人家钱哪来的,钱多还是钱少,也不关他事。自己问人家的私事,实在太唐突了。
叶采苹倒是有些尴尬,塞了一袋包子给他:
“早上上山,碰到了几棵草药,换了几两银子。想着家里人个个饿得面黄肌瘦的,便买点肉给他们补补。不是故意不还你家钱的。”
叶八斤这才想起,叶采苹家还欠着他家五两,一脸窘迫:“不不……我不是那意思……”
倒是显得他像是催债似的。
叶采苹有些好笑。
这八斤是不是老实太过了?她这欠钱的,反倒成大爷了。
她说:“过些天,我准备到镇上摆摊,到时也要麻烦你帮我拉东西。等赚到了钱,立刻还钱。”
叶八斤这才笑着接过那个袋子:“那行,你说一声,咋拉都行。”
说着打开袋子,见里面是小笼包,有十个。
“啊,咋买这么多。”
“买了一笼,小小的,不多。”
叶八斤有四个姐姐,早就出嫁了。
他和媳妇就福宝一个娃,加上里正两口子,正好五口人,一人两个,够分了。
叶八斤想到儿子吃上小笼包时的开心模样,便喜滋滋的。
很快,王家村的三个妇人也过来了。
叶八斤轻甩牛鞭,车子缓缓走出小镇。
……
回到村子,太阳已经下山。
叶采苹早就把大料放进了空间。
叶八斤直接把叶采苹送到了家门口,还帮她把东西搬进屋里。
“哎呀,八斤你咋搬这么多东西到我家?”叶老太一脸惊讶。
叶八斤把30斤大白米往地上一搁,咧着嘴笑:“这是采苹姐买的,我先回去了。”
说完就走了。
叶老太看着地上一袋一袋的东西,又是米,又是酱油的,惊得嘴都合不拢了。
此时叶老头和大房二房都走了过来,叶老头道:“采苹,这、这……”
“早上我在山上挖了一棵人参,卖了10两银子,所以买些粮油回来。”
叶家众人全都呆住了,杜氏瞪大了眼:
“你挖到了人参?等等,你说卖了几钱?10两?我滴天,你、你亏大发了!”
至少父母想给她找婆家都难了!省了不少麻烦。
杜氏道:“唉,咱们先不说我家小姑子了。你不如瞧瞧有没有合适的姑娘,我家大郎都19了。”
黄媒婆柳眉挑得高高的:“呦呵,摊上这样的小姑,你家大郎还想娶媳妇?”
叶采苹:“……”
叶老太、杜氏:“……”
“人人都知道,你家小姑子是怎么被休的。吃穷夫家,掏空娘家。你们家竟然还纵着。”
说着,黄媒婆摇了摇头:
“家里穷就算了,住茅草屋也算了。就怕将来你家小姑子再嫁后,你们家会继续像以前一样被她掏空。”
“这种没指望的生活,谁想过!这种火坑,哪个姑娘敢跳。”
得了,两个都是火坑!
杜氏气得跳了起来:“你、你——”
但却驳无可驳。
黄媒婆站起身:“今天来,就是跟你们说那个张屠户的,考虑几天,要是愿意的话,到镇上找我。”
叶老太皮笑肉不笑:“不用考虑了,这家……我们没缘分。”
“好吧。要是有合适的人家,我再来。”
说完,黄媒婆便离开了。
杜氏气闷地灌了口茶:“勇儿19了!再拖下去不知咋好。要不是……哼!”
话里话外都是怪叶采苹。
叶老太皱着眉,她知道叶勇是被采苹连累了,也不好发作:“行了,咱们让别的媒婆寻寻。”
“大嫂,勇儿都这么大了,你为什么不问问他的意见?说不定他有自己主意呢。”叶采苹走进来。
叶老太和杜氏吓了一跳。
叶老太道:“采苹,你……在外面站了多久?”
“呃,从媒婆进来站到现在。”叶采苹在叶老太身边坐下。
“我的儿……刚刚媒婆的话你别放在心上,她就是不安好心。”叶老太生怕黄媒婆伤害到叶采苹,连声安慰。
“没事。”摆了摆手,叶采苹望向杜氏:“大嫂,要不你问问勇儿有啥主意。”
叶采苹想起上次在山上看到的。叶勇正跟一个姑娘在一起,看着感情不一般。
杜氏心里正恼着叶采苹拖累了叶勇,横了她一眼:“问他?呵,你说的不会是胡秀秀吧?”
叶采苹一怔,那个女孩叫胡秀秀?家里竟然知道?
叶老太道:“采苹,你见过他们在一起?那姑娘是不是眼大大,不是很白,却眉清目秀的?”
“嗯。”
“那就是她了。”杜氏撇了撇嘴,“人家放话,彩礼要20两呢!咱们可娶不起。”
叶老太低声道:“勇儿稀罕胡秀秀,咱们也是知道的。去年还到胡家试探过,秀秀娘一听苗头,就敞开说,说她家闺女是顶好的,要20两,否则不会出门子。”
叶采苹不由有些吃惊。
她对这里的物价已经有一定了解。
至少他们这个地区,普通农家姑娘彩礼一般都是五六两左右,八两已经算高了。
去到十两的,都是有些特殊情况的,例如张屠户那种。
可这个胡秀秀,竟然要二十两!简直是天价彩礼!
叶采苹道:“虽然挺清秀可人的,但也不到让人一见倾心的地步呀,怎就要二十两了。”
杜氏道:“这你就不懂了。人家有七个弟弟!她娘一口气生了七个儿子,懂了吗?”
叶采苹差点喷茶了,七个?这是生了一串葫芦娃呀!
叶老太低声道:“这秀秀娘觉得自己特能生儿子,女儿也会随她。还说秀秀天生带子命,那七个弟弟就是她带出来的,包生儿子!所以才要价这么高。”
叶采苹麻了,包生儿子?
不过,放在这个封闭落后的时代,包生儿子的确很有吸引力,是一个大卖点。
叶老太轻叹:“虽然……但是……这二十两实在太多了,以致于秀秀拖到十七岁还没寻摸到人家。”
叶采苹和叶老太三人都噎住了,这才认出,这人竟然是昨天第—个吃他们胡辣汤的大爷。
叶采苹:“大爷……你这是……”
“我昨天吃完胡辣汤后,便想这口想了整整—晚。瞧着时间不早了,便来了……嘿嘿。”大爷笑着,“快,舀我—碗!”
叶采苹有些无语了,这得多馋呀!
“行行,您坐好,我们这就把东西卸下来。”叶老太却乐开了花。
叶锦儿噗嗤—笑,跟叶欢儿低声道:“原来不是来占咱们位置的,而是来馋胡辣汤的。”
几人把东西放下后,叶老太立刻给大爷舀了—碗大的,让他先蹲在街边喝着。
大爷—边喝,—边叫天爷,—边说“就是这个味”,喝完还拿出—个小陶盆来,说要带些回去给老伴和孙子孙女尝尝。
叶采苹给他舀了,还用荷叶包了些油辣子给他。
大爷给钱后,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不多时,天便彻底亮了,有了昨天的开张和亮相,昨天的熟客便轻驾就熟地上门了。
等街上热闹起来时,胡辣汤小摊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
“给我—碗大的,多放辣子!”
“我要—碗小的,辣子和醋都要。”
“倒在我的碗里,我要带回家给娃儿吃。”
没吃过的行人,都忍不住驻足张望:“那边在卖什么,这么多人围着?”
“—定很好吃,不管了,咱们也试试。”
胖婶在—旁看得直咬牙,她家这边,只坐了三两个人。
她家的早点,又要卖不完了!
想到昨天卖剩的几十个包点,胖婶便气不打—处来。瞧今天这情形,今天要剩得更多!说不定有上百个!
胖婶正在生气,不想,胡辣汤那边的—个客人突然叫道:
“哎,—碗下去,香是香,但到底是糊糊,总觉得缺了点啥。对了,那边的大娘,给我来两个馒头!”
胖婶撇了撇嘴,她才卖!她干啥要卖给胡辣汤那边的人,哼!
她丈夫瞪了她—眼:“干站着干啥,快拿馒头。算了,我自己拿。”
胖婶还在憋气,不想,胡辣汤那边有了第—个叫馒头的,便有第二个。
有些,叫的是油条。
—个馒头,咬掉—小口,然后浸到胡辣汤里,直到它浸满汤汁,淹死在胡辣汤里,便咬上—大口,那个味儿,真是绝了!
比起馒头来,油条配着胡辣汤,那就更好吃了。
胖婶看着越来越多人叫馒头和油条,慢慢的,竟然也想明白和想通了,连忙配合着丈夫—起卖包点。
胖胖的脸上,笑容就没断过。
虽然今天多做了—桶,却比昨天卖得更快。
只用了—个半时辰,三大桶胡辣汤就卖光了。
有些没吃到的人,—脸惋惜。
叶老太笑着说:“不好意思啊,今天已经卖完了,明天请早。”
人群这才失望地散去了。
叶采苹正收拾着桌子,—个微胖的中年男人走过来,顺便把自己吃完的碗放到叶采苹面前。
“谢谢惠顾。”
“咦,你不是那个卖人参的小娘子吗?”微胖男人说。
叶采苹也认出来了,这人正是上次收她的人参,平安堂的方掌柜:“对,是我。”
“这胡辣汤真好喝。是放了花椒和胡椒吧?”方掌柜道。
叶老太和锦儿姐妹正在收碗的动作—顿,脸色微变。
叶采苹却坦然地点头:“对,这个胡字,就是胡椒的意思。”
“哦,小娘子真是奇思妙想,懂得把药材用在食物里。明天我还来喝。”
“好,谢谢你。”
方掌柜离开后,叶老太和锦儿姐妹紧张地围过来。
叶老太低声道:“采苹,他、他识破了咱们的秘方?”
之所以不用菜刀,那是因为这时代的铁器金贵,每家只有一把菜刀,就怕切过木薯后没洗干净,中毒了。
叶采苹拿起一根木薯:“大家斜着往下划,这样很轻易就能把木薯皮揭下来。”
“接着,咱们把木薯切成厚厚的薄片。嗯,就是这么厚。”
叶采苹切了几片木薯出来,让大家看。
各位婶子和姑娘们一看就会了:“这很简单,不就是切菜嘛。”
叶采苹道:“对,就是普通的切片而已。咱们把木薯切好,装到竹筐里。每铺5寸左右,咱们用一片篦子隔开,再铺一层,直到铺满。”
因为木薯量太大,叶采苹生怕中间的木薯受不到水流冲涮,便想到了用篦子隔开的方法。
里正老伴已经安排了几个手巧的妇人在一旁编适合竹筐的芦苇篦子,这篦子还特意弄成1寸厚的,编得有些稀疏,好过水。
叶采苹跟大家一起切木薯,手脚麻利。
村里的婶子们看着她的动作,不由啧啧称奇。
全村谁不知道叶采苹娇气得不行,十指不沾阳春水,还爱作妖。
哪料,她干起活来竟然这么利落。
“哎呦,想不到采苹也会干活了,你不是又馋又懒吗?”赵婆子一边切着木薯,一边开口。
叶老太老脸一黑,正要反驳,叶采苹已经不紧不慢地开口了:
“是啊,我又馋又懒,但关你啥事?吃你家大米了?”
此言一出,怼得赵婆子一噎。
还来不及怼回去,就有一个泼辣的妇人笑道:
“发财婶子,你家啥时候搬到海边了,管得这么宽。”
“可不。你瞧人家采苹妹子这利落劲就知道她没少干活。”又一个身材微胖妇人附和。
叶采苹认得,这二人正是上次跟她去李家村讨说法的铁牛媳妇和柱子媳妇。
村民们虽然对叶采苹印象不好。
但正如叶采苹所说,她又没吃他们家大米,人家不管懒还是馋都不关他们事。
而且,叶采苹不仅没吃他们的大米,还把去除木薯毒素的方法分享出来,让他们多了一份过冬的粮食。
正所谓吃人家嘴短,好些村民们便维护起叶采苹来了。
赵婆子见这么多人怼她,一时便怯了。
里正老伴板着脸:“发财家的,这木薯你家还要不?不想要就回家去。”
“谁说我不要的!”赵婆子吓着了,连忙抱着手里切了一半的木薯。
赵婆子的儿媳连忙走过来,急道:“里正婶,我娘她是太累才说胡话的,我这就带她回去。”
又朝着叶采苹陪笑:“对不起对不起,采苹妹子。”
她一边道着歉,心里一边暗骂,这死老婆子的贱嘴就不能消停点!一天天的招人恨。
说完,便拉着赵婆子走了。
叶采苹没理会她们,垂头继续切木薯。
叶老太哼了一声,连忙跟里正老伴和身边的妇人叭叭地说着话。
说她家采苹可不懒,也不馋,老勤快了。还跟两个嫂子轮着做饭。
忙活的人群里,一个三十出头的妇人撇了撇嘴,对身旁的杜氏低声道:
“别人嘲笑她又懒又馋,你家小姑子竟然不为耻,反为荣,得意上了。”
杜氏手中的柴刀在木桩上狠狠一剁,横了她一眼:“关你屁事,吃你家大米了?”
妇人——刘春芳一噎。
她知道杜氏跟叶采苹不对付,才拿话刺杜氏的,好跟她同仇敌忾,一起埋汰叶采苹,找找认同感。
哪想,竟然闹了个没脸。
杜氏是瞧不得叶采苹张狂,但也瞧不得刘春芳埋汰对方,心情复杂地极限拉扯着,便发火了。
就算他们再小心,还是会被发现的。
今年年景不好,要是让人知道他们能去除木薯毒性,却不把方法分享出来,他们就会被村子排挤。
村民们吃不到,就会打翻他们的饭碗。
昨天晚饭时,叶采苹就跟叶老头他们说过这情况,所以今天挖木薯才大张旗鼓地进行,尽可能的多挖些回来。
“你们真的能去除毒根的毒性?”叶里正不确定地问。
叶老头道:“咱们都吃到肚子里了。”
叶老太还从厨房端了一碗木薯来:“里正你们瞧瞧,这是中午吃剩的。毒根煮熟后,就是这个样子。”
叶里正和赵福头等争相抢过那个碗。
只见碗里的木薯切成一片片的,看着糯叽叽的,淡淡的清香窜进鼻息,惹得叶里正四人都咽了咽唾沫。
叶里正想吃,但到底是有些不敢。
“大哥,你们是怎么处理的?”叶二叔说。
叶老头道:“这方法是采苹教给我们的,让采苹说说吧。”
叶里正四人唰地望向叶采苹,满眼急切。
叶采苹便把方法细心地说了出来,又道:“只要严格按照这个方法来,便可以把毒素去除掉。”
叶里正四人听得双眼大亮,叶里正道:“原来要这么多步骤,怪不得能去除毒素。”
叶采苹:“但总会有粗心大意,或是懒的,要是没处理干净,还是会中毒。”
叶里正神色激动:“只要能当口粮,相信大家一定会小心谨慎的。要是哪个懒货省了哪个步娶中毒,也是自找的。”
赵福头和刘老山连忙点头。
叶采苹说:“其实我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晒干,这个方法比鲜吃更安全。但耗时要长些。”
叶里正更激动了。
接着,叶采苹便把细节步骤一点点说明。还有明天怎么挖,怎么分配等,她都提出了意见。
屋里的人一边听一边点头,又商量了一个时辰,这才结束。
临行前,叶里正拿过那碗木薯,吃了三片,准备再吃时,赵福头和刘老山忙抢了过去,一人分了两片。
几人吃得表情都亮了,这毒根,竟然这么好吃的。
叶老头家能处理毒根一事,已经传遍了全村。
第二天一早,老蓉树下已经聚满了村民,便是连老人小孩都来了,议论声和小孩子追逐打闹声混在一起。
“里正咋还没来!”
“有田叔他们也是。”
“哎,来了来了!”
人群激动地张望着,远远的,便见叶里正和叶采苹一家走过来。
叶里正走到树下的大石上,还没开口,赵婆子便急切地道:
“里正,那毒根是不是真的能吃?你试过毒没有?”
叶里正一噎,冷盯着她:“试过了,没死成。”
村民们噗地一声,赵婆子真敢说,当里正是试毒的老鼠吗。
“不会说话就闭嘴。”赵发财盯了赵婆子一眼。
赵婆子缩着脑袋不敢作声。
叶里正干咳一下:“今天聚在这里,原因不用多说了。这毒根真的能吃。毒根其实是叫木薯,只要处理得当,就能当粮食。”
村民们得到肯定的答案,激动得一阵嗡鸣,议论开来。
“这满大山都是,这个冬天不用挨饿了。”
“走,去挖!”
好些村民激动得转身就要跑,叶里正气道:“慢着,你们挖了能处理?”
村民们这才反应过来,讪讪地看着叶里正:“那里正快说说咋去除毒素的。”
有些即望向叶老头:“有田叔,咋处理的?”
“静一静,听我说。”叶里正高声道,人群立刻望向他。
叶里正道:“处理木薯要多个步骤,为了安全起见,这次咱们一起挖,一起处理。然后再按人头分配,十二岁以下的娃娃减半。每家出两个劳力,一男一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