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麦田深处根柱李大山 番外

麦田深处根柱李大山 番外

清木灵溪 著

其他类型连载

1950年代末,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饥荒的阴影虽渐渐散去,但村里的日子依然困苦。李家村位于南方一片丘陵地带,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稀稀拉拉地分布在田野和山脚之间。村子的四周是大片的麦田,麦子到了夏天,金黄一片,在风中摇曳,像起伏的金色海洋,美得让人不舍得眨眼。十岁的李根柱赤着脚踩在田埂上,脚下的泥土硬得像石头,凉意透过脚底直钻心里。他的肩上扛着一把小镰刀,虽然镰刀不大,但对他来说已经够沉的了。根柱皱着眉,跟在父亲李大山身后,努力让脚步稳一些。今天是个大日子,村里刚刚完成土地分配,每户人家都领到了一小块属于自己的田地。这块田,虽不大,却足以让一家人憧憬新的生活。根柱用力低头看着脚下的路,不敢放松。他心里既有点高兴,也有些说不清的担忧。...

主角:根柱李大山   更新:2024-12-29 18:3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根柱李大山的其他类型小说《麦田深处根柱李大山 番外》,由网络作家“清木灵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1950年代末,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饥荒的阴影虽渐渐散去,但村里的日子依然困苦。李家村位于南方一片丘陵地带,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稀稀拉拉地分布在田野和山脚之间。村子的四周是大片的麦田,麦子到了夏天,金黄一片,在风中摇曳,像起伏的金色海洋,美得让人不舍得眨眼。十岁的李根柱赤着脚踩在田埂上,脚下的泥土硬得像石头,凉意透过脚底直钻心里。他的肩上扛着一把小镰刀,虽然镰刀不大,但对他来说已经够沉的了。根柱皱着眉,跟在父亲李大山身后,努力让脚步稳一些。今天是个大日子,村里刚刚完成土地分配,每户人家都领到了一小块属于自己的田地。这块田,虽不大,却足以让一家人憧憬新的生活。根柱用力低头看着脚下的路,不敢放松。他心里既有点高兴,也有些说不清的担忧。...

《麦田深处根柱李大山 番外》精彩片段


1950年代末,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饥荒的阴影虽渐渐散去,但村里的日子依然困苦。李家村位于南方一片丘陵地带,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稀稀拉拉地分布在田野和山脚之间。村子的四周是大片的麦田,麦子到了夏天,金黄一片,在风中摇曳,像起伏的金色海洋,美得让人不舍得眨眼。

十岁的李根柱赤着脚踩在田埂上,脚下的泥土硬得像石头,凉意透过脚底直钻心里。他的肩上扛着一把小镰刀,虽然镰刀不大,但对他来说已经够沉的了。根柱皱着眉,跟在父亲李大山身后,努力让脚步稳一些。今天是个大日子,村里刚刚完成土地分配,每户人家都领到了一小块属于自己的田地。这块田,虽不大,却足以让一家人憧憬新的生活。

根柱用力低头看着脚下的路,不敢放松。他心里既有点高兴,也有些说不清的担忧。高兴的是,父亲说过,以后有了自己的地,就能多种点粮,日子会好起来,不用再吃那些难以下咽的野菜和树皮;担忧的是,从此以后,他就要开始真正的劳作了,这份责任压在他稚嫩的肩膀上,让他既兴奋又有些害怕。

站在田边的李大山,叼着旱烟,眼睛直直地看着远处。他的脸被风吹得黝黑,额头上的皱纹深深刻在脸上,像被镰刀刮过的老树皮。烟草的味道随着风弥散开来,混着田野特有的泥土气息,让人感到沉重和真实。他将烟袋在脚边的石头上磕了磕,转过头来看了看根柱,说:“小子,明天开始你就得跟着我下地了。咱家的地,得靠咱自个儿的力气养活,懂吗?”

根柱抬起头看着父亲,眼睛里满是认真。他咧开嘴笑了笑,露出几颗白牙:“爹,你放心,我肯定干得好!你教我,我一定学得快!”

李大山听了,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深深吸了口烟,又缓缓吐了出来。他拍了拍根柱的肩膀,声音低沉而坚定:“有你这句话就好。咱家没啥本事,只能靠这两只手。只要地里有收成,咱就不怕日子难。”

说完,他蹲下身子,从地上捡起一块土疙瘩,用力掰开,土壤
二十岁了。经过这些年的辛勤耕作,他个子高,身材壮实,已经是村里出了名的能干人。看着家里虽然不再饥荒,但始终过得不富裕,根柱开始盘算着,如何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好。他听说城里开始大规模建设工厂,有很多人去了城里打工,工资比种田要高得多。他心动了,想着自己也许能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家里的困境。

然而,父亲却不同意。“城里好是好,可那是别人的地方,咱还是守着自己的地,饿不着。”父亲的语气坚定,眼中闪过一丝不容置疑的决心。

根柱心里有些失落,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偷偷写信给城里的亲戚,请他们帮忙介绍工作。不久后,他收到了回信,说工厂正缺人手,需要一些劳力。根柱把这封信藏在枕头底下,心里不停地盘算着如何说服父亲。他知道,自己做的这个决定或许会让父亲失望,但他也明白,改变家里命运的机会,可能就藏在那座远方的城市里。

根柱终于鼓起勇气对父亲说:“爹,俺想去城里试试。”他紧紧握着手中的包裹,心跳加速,等待父亲的回应。

李大山默默地抽着烟,烟雾在昏黄的灯光下弥漫,几乎遮住了他的脸。父亲沉默了半天,根柱心里的紧张越来越强烈。终于,李大山叹了口气,放下了手中的烟袋,抬起头看着根柱:“你想去,就去吧。但记住,城里的水深,你别让自己陷进去。”

听到父亲的话,根柱心头一震,眼中不由得涌上一股酸涩的感觉。他知道父亲并非完全同意自己的决定,只是看着他长大,终于明白了生活的艰难,也无奈地让他去试一试。

第二天清晨,根柱带着简单的行李,坐上了开往县城的拖拉机。车厢里的尘土被风吹得四散,他低头看着自己破旧的鞋子,心里有些沉重,又有些兴奋。每次回头望向父亲和村子,心中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情感,既是对离开家乡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拖拉机缓缓驶离村子,路上的景象逐渐变得陌生。根柱心里百感交集,想着父亲的叮嘱,想着家里的一切,和那片熟悉的土地。
p>会议结束后,根柱跟着父亲一起回家。路上,父亲一言不发,连烟袋都没有掏出来。根柱忍不住问:“爹,这田地真要交出去吗?咱家的地才种得有些起色,要是交给队里,收成还能一样吗?”

父亲停下脚步,看了根柱一眼,又把目光投向远处的田野。天边夕阳的余晖映在他的脸上,让他的神情显得格外复杂。他沉默了片刻,最终只丢下一句:“这是大势,咱小老百姓,能怎么办?”

那天晚上,父亲抽了一夜的烟。旱烟的味道在昏暗的屋子里弥漫,根柱躺在床上,看着昏黄的油灯,心里隐隐觉得不安。翌日清晨,父亲早早起床,拿出家里保存完好的地契,用布仔细包好,然后带着根柱一起去了村委会。他没说什么话,只是把地契递给了大队长,又点了一支烟,转身就走。

根柱看着父亲递交地契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他不知道这对家里意味着什么,但他能感觉到父亲的沉重。这块地是全家的希望,可现在却要交给别人,交给生产队。这是不是意味着,家里的命运,从此不再由他们掌控了

合作化的生活并没有带来村民们期待中的改变,反而让日子变得更加艰难。公社组织了大规模的开荒行动,村里的田地被重新划分,许多地方开垦出新田种庄稼。然而,这一切在表面看似热火朝天,实则管理混乱。干部们大多是外行,经验不足,决策草率。庄稼刚刚种下没多久,不是因为水渠修得不好导致田地干旱,就是因为疏于管理让杂草疯长。到了秋天,村子里的收成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比单干的时候更差。

饥饿再一次降临在村子里,像一场沉重的阴云,笼罩着每一个家庭。根柱永远记得那一年是他人生中最难熬的一段日子。每天清晨,村子里的大人们被集合到田里干活,挥着锄头、拉着犁杖,汗水一滴一滴地落在干裂的土地上。而村里的孩子们则被留在家中,守着空空的灶台,试图用稀得不能再稀的粥填饱自己的肚子。

根柱常常盯着灶台里那口破旧的铁锅发呆。锅里的水冒着泡,偶尔翻滚着几粒寥寥
着这片土地的故事。这片土地,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与坚持,也见证了一个家庭的坚韧与改变。它见证了父亲的辛勤,见证了根柱的成长,见证了他们从困境中走向新生。

根柱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他知道,这片麦田,将永远是他的根。无论自己走得多远,心中那份对家乡、对土地的热爱与依赖,永远不会改变。

那时候还小,父亲觉得让他去学校是浪费时间。父亲总说:“你识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行了,咱家是种田的命,读书能当饭吃吗?”父亲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总是带着一股笃定,就像春天过后一定会有夏天一样。

尽管父亲不让去上学,根柱却还是偷偷喜欢上了草棚学校。他常常趁着父亲不注意的时候溜到学校边上,趴在窗户外听老师讲课。他的目光总是紧紧盯着黑板,虽然听不懂全部的内容,但每次老师讲故事时,他都听得如痴如醉。

老师讲了很多根柱从未听过的事情,比如远方的城市、呼啸而过的火车、在天空中飞翔的飞机,以及那些在外面世界里奔波的人们。每次听到这些故事,根柱都忍不住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走出村子,去看看那些高楼、机器,甚至是火车和大城市。他的心里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但每当想到父亲黝黑的脸庞和母亲忙碌的身影,他的幻想又不得不收敛起来。

有一次,父亲发现了根柱趴在学校窗户外偷听课。他没说什么,只是皱着眉头看了根柱一眼,然后默默叼着旱烟走开了。根柱看着父亲的背影,低下头小声嘀咕:“爹不让我听书,可俺真想知道外面的世界长啥样啊……”他心里明白,父亲不是不想让他学,而是家里实在没有余力。

每次听完故事后,根柱总是一个人坐在田埂上,望着远处的天空发呆。他想,那些外面的东西,真的那么神奇吗?真的有人能靠着机器把田里的活全干了?他不敢去问父亲,也不敢把这些想法说给母亲听,只能把它们藏在心里。

那些幻想成了根柱忙碌生活中少有的安慰。虽然他知道,眼下的任务就是跟着父亲种好地,让家人吃饱,但他也隐隐觉得,这片麦田之外,一定还有更多未知的可能等待着他。

1960年代初,村子里开始刮起了一股新的风潮。县里的干部三天两头往村里跑,村里的大喇叭也时常响个不停,宣传“农业合作化”的政策。这次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