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朕的好皇孙,有治国之资!全文

大明:朕的好皇孙,有治国之资!全文

倔强的烤羊腿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咱别说当年了,现在也没这本事啊!”“这是咱能生出来的儿子?”朱棣总觉着自己这会儿感觉格外复杂。一方面惊叹于自家儿子的优秀,不仅能跟自己聊兵法韬略,而且眼光不凡、思路清奇,能糊弄的当今皇上连连变色,简直不像自己的种。更准确的说,这种表现,不应当是一个长在民间,压根没接触过政务、军伍的私生子能够做到的。但另一方面,似乎又觉着惭愧。自家儿子虽然生在草野,却一直在为咱这个当爹的在考量?想我堂堂燕王朱棣居然还得靠自家儿子谋划一条生路?还是个一直不管不顾丢在民间的私生子?自己这是何德何能啊?朱棣在感慨的同时,却不知朱元璋此刻同时也在内心之中默默嘀咕。“这大孙子啥都好,就是这吊胃口、卖关子的习惯得改改。”“怎么就不能爽快一点呢?”“不过,到底是...

主角:朱高煜朱元璋   更新:2024-12-29 17:0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高煜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朕的好皇孙,有治国之资!全文》,由网络作家“倔强的烤羊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咱别说当年了,现在也没这本事啊!”“这是咱能生出来的儿子?”朱棣总觉着自己这会儿感觉格外复杂。一方面惊叹于自家儿子的优秀,不仅能跟自己聊兵法韬略,而且眼光不凡、思路清奇,能糊弄的当今皇上连连变色,简直不像自己的种。更准确的说,这种表现,不应当是一个长在民间,压根没接触过政务、军伍的私生子能够做到的。但另一方面,似乎又觉着惭愧。自家儿子虽然生在草野,却一直在为咱这个当爹的在考量?想我堂堂燕王朱棣居然还得靠自家儿子谋划一条生路?还是个一直不管不顾丢在民间的私生子?自己这是何德何能啊?朱棣在感慨的同时,却不知朱元璋此刻同时也在内心之中默默嘀咕。“这大孙子啥都好,就是这吊胃口、卖关子的习惯得改改。”“怎么就不能爽快一点呢?”“不过,到底是...

《大明:朕的好皇孙,有治国之资!全文》精彩片段


“咱别说当年了,现在也没这本事啊!”

“这是咱能生出来的儿子?”

朱棣总觉着自己这会儿感觉格外复杂。

一方面惊叹于自家儿子的优秀,不仅能跟自己聊兵法韬略,而且眼光不凡、思路清奇,能糊弄的当今皇上连连变色,简直不像自己的种。

更准确的说,这种表现,不应当是一个长在民间,压根没接触过政务、军伍的私生子能够做到的。

但另一方面,似乎又觉着惭愧。

自家儿子虽然生在草野,却一直在为咱这个当爹的在考量?

想我堂堂燕王朱棣居然还得靠自家儿子谋划一条生路?

还是个一直不管不顾丢在民间的私生子?

自己这是何德何能啊?

朱棣在感慨的同时,却不知朱元璋此刻同时也在内心之中默默嘀咕。

“这大孙子啥都好,就是这吊胃口、卖关子的习惯得改改。”

“怎么就不能爽快一点呢?”

“不过,到底是咱家的种,这见识,不比朝堂之上那些夸夸其谈的腐儒强上百倍?”

“唉,要是老大还在就好了啊!”

“让老大也来听听,保准长见识,还能让他看看,有这么个大侄子在,标儿该有多高兴。”

“可惜啊,老大看不着了。”

一想到刚刚过世的长子朱标,老朱心中的悲痛不由得又升了起来。

好在朱元璋本就是心智坚定之人,哪怕至亲离世,也不能击垮他。

另一方面也是,如今懿文太子都已经葬了,事情过去了这么久,终究还是让时间冲刷走了不少愁绪。

但是,今日里这番无意之中的举动,却让朱元璋发现了一个惊喜啊。

“莫非,这世上真有那种生而知之的天才不成?”

“老天难不成看我朱元璋痛失爱子,故而降下此等麒麟儿,让我老朱家再续气运?”

“这是上苍给我老朱家的补偿嘛?”

朱棣在一旁端着茶杯,一口一口的抿着。

更多的还是靠着茶杯遮挡自己的表情,方便观察在场的两人。

从眼下的场面来看,自家儿子稳坐钓鱼台,不动如山,那气势、姿态显然是一切尽在掌握的笃定。

不过想想也是。

能一眼看出蒸蒸日上的大明内里的弊病,还能一针见血的说出来。

这等不出世的大才,若是连这点气度都没有才怪了。

再看另一边的自家父皇。

咦,这眼神、表情有些不对啊。

朱棣对自家老爹简直不要太熟悉。

可正因为熟悉,朱棣才惊讶啊。

多久没看到父皇露出此等温和的表情了?

还是对着自家大儿子的?

难不成看上自家大儿子了?

不过一想到今日里自家大儿子那些表现,朱棣又觉着理所当然。

甚至,朱棣内心深处,都不得不承认。

今日里被自家大儿子这么一说以后,自己打心底里居然真有那么一点点松动了。

松动的是啥?

当然是造反举事!

有子如此,即使未来千夫所指又有何惧?

有子如此,何愁将来不能建不世功勋,从而青史留名?

刹那间朱棣心中百转千回,但仅仅只是畅想了片刻,便立刻惊醒了过来。

甚至赶忙又没滋没味的喝了口茶,掩饰一下刚刚的失态。

心头确是一阵阵的后怕。

自己这是怎么了,被大儿子说迷糊了不成?

居然还琢磨起造反的事儿来了,这是干啥呢!

再次偷偷看了一眼自家老爹,发现老爹没有注意到自己,朱棣这才偷偷地长舒了口气。


不多时,朱高煜领着人再次来到了一个工坊。

同样是热浪滚滚,但这里的场景,跟刚刚的琉璃工坊可谓是完全不一样。

首先第一点便是这里要宽敞了太多。

而后,那高高矗立的熔炉,显然是在炼钢。

远比琉璃工坊更多的工匠,此刻正在此间不断来来回回的忙碌着。

朱元璋和朱棣见到此间场景,本能的瞪大了双眼。

朱棣头一回这么主动的开口问道。

“朱小哥,你这冶钢之术,是不是与坊间那些技艺又有不同?”

“在下以前也不是没见过炼钢工坊,但跟你这可截然不同。”

朱元璋在一旁认同的点了点头,而后一脸期待的看向朱高煜。

朱高煜也没瞒着,既然都把人带来了,那自然得说个明白才行。

带着二人来到一堆刚刚生产出来的,堆砌在一起的钢块旁,拿起一旁放着的小锤子,在上面轻轻一敲。

听着耳旁那清脆的声音,朱高煜在二人目瞪口呆之中笑着说道。

“在下这里的冶钢之术,乃是从古籍当中翻出来后,再结合能工巧匠共同调整过的。”

“眼下二位也能看到了,这里出产的,乃是实打实的精钢。”

“不仅质量比官府的冶钢所更好,产量也毫不逊色。”

“而对在下最重要的事,此等精钢,乃是在下制造改良后的火器的必备之物。”

“当然了,甲胄、兵刃,同样是由这等精钢锻造的!”

“甚至,在下将来还会用精钢打造海船。”

“届时,东南的倭寇也好,海外的蛮夷也罢,在我等精钢战舰面前,便只有引颈待戮的份了!”

朱元璋和朱棣听完这话,大受震撼。

这个时代,所有的船都是木制的。

他们倒不怀疑铁船能不能浮起来。

毕竟,谁家还没见过银盆落在水中漂浮的模样?

可是,大明本就缺铁。

而冶炼技术的落后,导致大明的钢铁供不应求。

别说打造钢铁战舰了,连满足卫所的换装以及民间需求,都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不过,朱元璋顺着朱高煜刚刚所说的情况畅想了片刻以后,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

“小友,若是你这边能建造大型的钢铁战舰,那倭寇、蛮夷,又能算个啥?”

“不知小友,如今做到哪一步了?”

“可有什么需要老夫帮忙的地方?”

“老夫在军中还是认识几个人的,哪怕是水师之中也有咱的老兄弟,你若有需要的,尽管说!”

听到老爷子这般大包大揽,朱高煜笑了。

这不就是自己希望看到的场景嘛。

不展示下实力,怎么让这等“老谋深算”、“见多识广”之辈,能压上身家性命跟自己搏一把呢。

“高煜在此谢过老爷子的一番好心了!”

“不过,在下暂时还不需要这方面的助力!”

“因为目前一方面精钢产量还不是很够,打造火器、兵刃、甲胄乃至农具,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精钢。”

“另一方面,眼下的造船术,也不适合直接用精钢打造舰船。”

“不过在下已经让人试着在海船上搭载火器了。”

“等到新式造船术研究完毕,那这边的试验也该差不多了。”

“届时,在下的精钢战舰便将搭载着装备火炮、火枪的战士,远征海外。”

“远则火炮轰炸,近则火枪射击,真到了跳帮的时候,还有甲胄齐全、兵刃在身的将士们,上阵厮杀!”

“到了那时,在下定要让东南沿海的倭寇,尝尝我大明的天威!”


就在朱元璋、朱棣二人准备大快朵颐之时,下人忽然又端了一个火锅进来。

这个锅如果看外形的话,倒是跟之前的没甚区别,同样的精美。

可内里的汤底就完全不一样了。

相比朱元璋他们吃的那份清澈见底的锅底来说,这份锅底原料十足。

红彤彤、香气扑鼻,一股浓浓的辣香味扑面而来。

朱元璋抽了抽鼻子,闻着这弥漫在周身的香气,无语地看着朱高煜道。

“朱小哥,怎么,你这儿的吃食还分人不成?”

“你这好东西要是只能让主家自己吃,那你别端上来馋人啊!”

朱高煜闻言一愣,而后哈哈一笑道。

“这倒是在下失礼了!”

“在下这份呢,不算是什么珍贵东西,不过是在下平日里依据自己口味调配出来的汤底罢了。”

“说实话,二位眼前的那份清汤底,看似清澈、寡淡,可对于二位这种需要保养身体的,却是实实在在有好处的!”

“在下这份,就图一个口舌之欲了,而且一般人还真有些受不了!”

“不过,二位若是想试试的话,倒也无妨!”

说完还冲着自己那份红汤锅一伸手,示意对面二位自己试试。

朱元璋这人也不含糊,当即捞了一筷子肉放进去,涮了两下,接着吹都没吹都塞进了嘴里。

嘶~

这食材刚刚入口,便觉着一阵阵难以言喻的火辣从舌尖直冲脑门。

紧接着,鲜、香、麻、辣,包含着羊肉本身的鲜嫩从口腔一路烧到了肚子里。

朱元璋额头上顿时冒出了一层毛毛汗。

但眼睛却亮了。

“这味道是怎么回事?”

“咱怎么感觉有些辣,但是不像平日里茱萸那种味道,似乎更加刺激,但也更过瘾!”

说到这里,朱元璋还忍不住又夹了一筷子,毫不犹豫的送进了嘴里。

而一旁的朱棣,则头也不抬的放手开吃了。

见自己弄出来的东西得到了两位的认可,朱高煜哈哈一笑。

不过他也没急着介绍,反而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二位不忙,这新式火锅固然好吃,但二位初次尝试,还是得慢慢来才行,不然肠胃也受不了。”

“这样,我看二位有些不适应。”

“正好在下最近闲来无事的时候,研究出了一款市面上不曾有的葡萄酒。”

“二位今日里来得也挺巧,正好最新一批可以喝了。”

“正所谓葡萄美酒夜光杯,眼前这酒杯,应该当的上夜光杯的美誉,正好相配,如何?”

朱高煜原以为自己弄出来的这东西,对面二人会欣然同意。

却不曾想,朱棣和朱元璋互相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撇了撇嘴。

还以为是啥好东西,原来就是那酸了吧唧的果酿。

不怪他们二人挑剔,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那都是吃过见过的。

偏偏这二人都是那喜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性子,对于之前葡萄酿那酸涩酸涩的味道,他们实在是接受不了。

在他们看来,那玩意儿就不像是老爷们喝的,反而家中女眷在里面添加霜糖之后,小酌几杯倒是挺适合。

至于葡萄酿这玩意也不是啥稀罕物件,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三国时期那个浪荡子曹丕就喜欢喝这个。

不过,在朱元璋二人眼中,也就是那酸腐之人娘们唧唧的,才喝点这东西。

他们父子二人那都是当年混迹军伍的糙汉子,断然不会喜欢这种东西。

朱高煜自然看出来了对面二位那不以为然,甚至还有点嫌弃的模样。

但朱高煜也没说什么!

万事万物逃不过真香定律。

起身到一旁的另一个柜子里拿出一瓶不起眼的葡萄酒,毫不犹豫的给三人分别倒上,冲着对面二人一伸手。

而后,毫不犹豫的举起自己的酒杯,冲着对面二位遥敬了一下后,仰头一口干了。

见朱高煜这么痛快了,朱元璋父子二人也不好意思端着了。

不过,这时候他们也注意到了。

这琉璃杯配上这葡萄酿,可真是漂亮。

朱红乃至带着些许幽暗紫色的酒液,如同琼脂一般,在那琉璃杯中仿若宝石一般熠熠生辉。

单从这卖相上看,确实比二人喝过的葡萄酿要好上不少。

但直到二人端起酒杯,习惯性的一口干掉后,二人才同时瞪大了双眼。

“哈哈哈哈,如何?跟两位以前了解的不一样吧?”

“以往的葡萄酿太过酸涩,其实已经没多大酒味了,所以在下特意调整了一下。”

“放心,也都给二位都准备了些,待会儿二位带回去慢慢喝!”

听到这话,二人才满意的点点头。

嗯,这孩子懂事,到底是咱家的。

而接下来,就进入美食环节了。

或许是因为之前的谈话太多刺激了,又或许是双方都心照不宣的转移了话题。

反正,此刻桌上主客双方都不约而同的专心对付起了桌上的美食。

眼见着桌上的配菜吃了快一半了,朱高煜喊了一声。

不多时,朱宅的下人们再次行云流水一般的端着盘子走了进来。

收走桌上的空盘后,一盘盘刀工、摆盘愈发将就、精美,甚至在盘中都可以堆叠出了造型的配菜,又放上桌了。

一眼看上去,这些肉片、菜花,似乎已经不是食物,而是一道道精美的艺术品一般。

每个部位放在什么盘子里,形状各有不同,造型还出奇的精致。

但老朱父子两人也都是见过世面,什么肉没吃过。

不过,即便是见过世面的,此刻也不妨碍他们大开眼界。

今日这顿午膳,可谓是真的色香味俱全了。

亏得二人,之前还颇为质疑来着。

如今一看,十来盘涮肉端上来仅仅一会,就被他们风卷残云般吃了个精光。

这让反应过来的朱元璋父子,顿时察觉到自己的失态,觉着挺不好意思的。

可一旁的朱高煜看到这一幕,却笑眯眯的在心中默默点了个赞。

不吃好喝好,怎么能好好的往下聊呢?


“我真没琢磨过造反的事儿!”

“你也知道的,我跟那小子都还没相认呢!”

“你没见他今天都是叫我李叔的吗?”

“这都是那小子自己瞎琢磨的!”

“毕竟,爹,你也知道,那小子从小就在民间长大,我是真不知道他从哪儿学来的这么一身本事啊!”

对于朱元璋来说,刚刚那番做派,既是对朱棣这个老四的敲打,同时也是他的乐趣。

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嘛。

正好标儿不在了,其他儿子又不在身边。

老四身高体壮的,折腾折腾也没事儿。

老朱冲着朱棣点点头。

“行啦,咱先在你这府上转转,你去安排今晚的吃食去吧!”

说完,不管还在那儿怀疑人生,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老四。

朱元璋转头背负着双手,如同老农一般,闲适的慢慢转悠了起来。

而在朱棣没看见的地方,朱元璋刚刚转过头,脸上便凝重了几分。

朱元璋抬头看了看四周,见四周没人在视线当中,这才长长的叹了口气。

身为帝王,身为人父,两者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家业的传承早已不是一家一姓之事了。

固然咱可以一锤定音、金口玉言的把朱允炆给硬捧上去。

可之后呢?

老四家今日里那麒麟儿已经在默默准备了。

那其他儿子家里,固然他们没这个眼光,可他们身边就没人看出来?

那到时候,咱倒是走了个干脆,剩下这个烂摊子允炆那小子真能扛住?

别说其他叔叔了。

光是老四家里,高炽本就善政,高煦、高燧听说也是自年幼之时便如老四一般对军伍之事格外痴迷。

可以说,老四这几个孩子本就文武双全了,如今再加上高煜这么个多智近妖的。

想想都觉着头疼。

这还只是老四呢,还有老二、老三、老十二手里的兵权也不少啊。

到时候咱走了,允炆能扛住才怪!

难道真就要兄弟阋墙、血脉相残嘛?

莫非,这就是咱的报应不成?

朱元璋此刻无比的惆怅,索性周围无人,自己可以尽情的展示身为一个父亲,对于自己子孙的担心。

“咱其实还真挺稀罕老四这小子的!”

眼见着无人,朱元璋终于喃喃的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在自己心中,已故的懿文太子朱标,自然是当仁不让的排第一。

可其余儿子当中,其实最让自己满意的就是老四朱棣。

朱元璋甚至觉得,老四才是最像自己的那个。

无论是带兵打仗的本事,还是那杀伐果断的性情,简直跟他自己一模一样。

但朱元璋也明白,立嫡长方是世间最传统的传承方式,所以,自己一直竭力培养着老大朱标。

而标儿这么些年来的表现,也对得起他的培养。

甚至因为太子朱标的各方面表现太过完美,都已经彻底遮盖了其他皇子的光芒了。

但今日立高煜的一番话,朱元璋终于开始正视自己家老四了。

标儿已经没了!

选谁继承大统,已经成了老朱家,或者说朱元璋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了。

猛然间,老朱心头忽然冒出来了一个有些荒唐的念头。

“似乎,让老四继承大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念头刚出来,朱元璋就本能的觉着有些荒唐。

可转头一想,尤其是结合今日里高煜那番话来看的话,似乎,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最重要的是,经过今日的交谈,朱元璋觉着自家这位从未谋面的大孙子,看问题无论是角度还是深度,都不逊自己。


“等到小友他日正式举起大旗的时候,老友一家子必将共襄盛举!”

朱元璋这番话可谓是老道、真诚到了极点,以至于朱高煜真信了。

朱高煜赶忙站起来躬身一礼道。

“朱某在此谢过老爷子厚爱了!”

“此番信任不能不报,在下此刻虽未掌权,但依旧可以承诺,将来老爷子的家族,必当富贵延绵!”

这就是朱高煜对于投效之人许下的承诺了。

毕竟,这年头,尤其是干这种杀头的买卖,要是不能让人看到回报,别人凭什么压上身家性命?

而且朱高煜自认为自己给出的承诺还是非常靠谱的,而且非常谨慎,不会给朱棣造成什么困难。

一是自己可没说将来一定赐予高官厚禄,自己承诺的是富贵延绵。

二是发财这事对自己来讲容易的很,到时候随手弄出几个挣钱的生意,拉上张老爷子一家又能如何。一个占股分红的小股东罢了,老老实实等着分钱过日子就行了,难道还算失言不成?

到时候,只要老爷子的后人老老实实过富贵日子,绝对能兴旺下去。

这样也不枉自己一番招揽和老爷子的一番投效了!

心中定计的朱高煜,此刻看着对面这位须发斑白的老爷子,顿时觉着亲切了不少。

这可是自己正儿八经招揽来的大才啊。

不过,朱高煜心中还有个问题没解答呢,这时候也终于可以问出口了。

“老爷子,既然咱们都到这地步了,不知可否考知在下,您家中是何种行当啊?”

朱元璋对于朱高煜的试探装作半点都不在意的模样,豪迈的挥了挥手道。

“小友客气了,大买卖做不了。”

“不过是仗着当年军中袍泽的照顾,专做那往西域方向的行脚生意罢了。”

“说来也是挣点辛苦钱,不值一提。”

对面的张老爷子说得可谓是谦虚极了,但朱高煜可清楚,这事儿可一点不简单。

在这个交通不便、通信不发达、甚至郊外还有山贼、土匪的时代,能把运输生意做到境外,这事儿要是简单才怪了。

尤其是刚刚老爷子那句“军中袍泽照顾”,已然点明了他在军中颇有人脉了。

好家伙,自己这是招募了一个有才还有人脉,甚至还有一条渠道掌控在手里的大佬啊。

开局大吉啊!

不过,朱元璋这时候突然说道。

“小友,本来今日你我共商大事,应当彻夜长谈才是。”

“可今日一则天色已晚,二则我今日里出门可是说好了回家的,这不能让家里人惦记。”

“那你我不妨今日里暂且告一段落,明日里,我等二人再来一趟,如何?”

朱高煜也知道,今日里确实不适合继续聊下去了,顺着台阶就答应了。

倒是一旁的朱棣见自己老爹这么说,顿时老脸一垮。

他算是明白了老爹打的什么主意了。

不过,他还能反对不成?

只得急忙附和道。

“是是是,小哥你放心,明日里我们二人再来叨扰!”

朱高煜笑着点点头,压根没在意朱棣从头到尾未曾松口说要跟自己共谋大事的事儿。

因为,自从盯上这位“李叔”之后,自己就已经安排人去李叔的家宅附近打听过了。

这就是位走南闯北的商贾,真的不能再真了。

这几年下来,二人不说相交莫逆,倒也颇为投契。

更何况,今天都已经摊牌了,张老爷子还是他拉来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