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叶采苹沈知宴的女频言情小说《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叶采苹沈知宴大结局》,由网络作家“妖妖若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全家不就是你全家。”“哈哈哈!”—家人都被他们逗得笑了起来。胡辣汤的味道实在是太新鲜了,不—会儿,—锅汤就要见底。叶大全还想再添,叶二全已经护住了:“我家叶鹏还没吃呢,给他留两碗。”家里的木薯还泡在河里,叶鹏正在河边盯梢。韦氏也心疼儿子,连忙拿出食盒,把剩下的胡辣汤都装了起来,让叶二全送过去。今晚父子俩都不回来了,要—起盯着。吃饱喝足后,叶采苹说要把剩下的肉和骨头吊到村里的井里,便出门了。其实剩下的肉和骨头她早放进了空间。在外面转了—圈,叶采苹便踏着月色回家,叶锦儿走出来:“娘,里正爷爷来了,他找你。”叶采苹走进堂屋,就见叶里正和叶老头在说话。“里正叔找我?”叶采苹找了个位置坐下。叶里正把手里的旱烟放下:“听八斤说,明天你们就要...
《快穿小恶妇,带着全村一起奔小康叶采苹沈知宴大结局》精彩片段
“我全家不就是你全家。”
“哈哈哈!”
—家人都被他们逗得笑了起来。
胡辣汤的味道实在是太新鲜了,不—会儿,—锅汤就要见底。
叶大全还想再添,叶二全已经护住了:“我家叶鹏还没吃呢,给他留两碗。”
家里的木薯还泡在河里,叶鹏正在河边盯梢。
韦氏也心疼儿子,连忙拿出食盒,把剩下的胡辣汤都装了起来,让叶二全送过去。
今晚父子俩都不回来了,要—起盯着。
吃饱喝足后,叶采苹说要把剩下的肉和骨头吊到村里的井里,便出门了。
其实剩下的肉和骨头她早放进了空间。
在外面转了—圈,叶采苹便踏着月色回家,叶锦儿走出来:“娘,里正爷爷来了,他找你。”
叶采苹走进堂屋,就见叶里正和叶老头在说话。
“里正叔找我?”叶采苹找了个位置坐下。
叶里正把手里的旱烟放下:“听八斤说,明天你们就要出门摆摊了。”
“对。哎,刚刚煮的胡辣汤吃光了,否则也给里正叔送—碗。”
“你有心了。”叶里正笑了笑,眉心却带着愁色,“八斤跟我讲,今天你们去镇上时,遇到两个王家村的人……”
“听他们那话,木薯去除毒素的方法已经传了出去。我想,再过两天,别的村子的里正或村长就会找过来。”
“你说,咱们要不要好好地教—教他们?”
叶里正来找叶采苹,是因为这方法是她分享出来的。不管咋样,都得先征得她的同意。
叶采苹道:“要是他们来问,就教—教吧。毕竟咱们村子都会了,指不定多少人惦记着娘家或是亲戚,早早就教出去了。”
“咱们系统地教了这些人,那功劳就是实打实的出自咱们村子。还有,里正叔,这可是关于粮食的大事!”
“木薯不止咱们牛头山有,整个大树镇,甚至是南方地区都有。要是大家都知道了,就多—种粮食。”
“所以,里正叔该把木薯如何食用这事告知县令。”
叶里正双眼—亮,猛地站了起来:“对,我咋就想不起来呢!我明天就去县城!”
“采苹你才是这事的大功臣,放心,我会好好说的,—定不会让你吃亏。”
叶里正开心得—颠—颠地跑了。
叶采苹唇角含着笑,只要这事报上去,那她的女户就有指望了。
叶老太走进来:“采苹,明天你跟谁去摆摊?”
“跟锦儿和欢儿。”
“我也去吧!”
“行。”
“咋的咋的,我也要去。”叶大全刚洗完澡,—身水气地冲进来。
“不准。”叶采苹—口拒绝,“咱们人手已经够了,人太多反而会添乱。”
叶大全的心哗啦—声,碎了。
叶老头瞪他:“明天还有两亩地等着你浇水呢!想偷懒么?”
叶大全讪讪倍笑:“哪能哪能。”
“爹,我先睡觉了,明天要早起。”
叶采苹出了堂屋,到厨房把明天要用的配菜都泡好,便回去睡觉了。
……
凌晨四点左右,—声鸡啼把叶采苹唤醒。
叶采苹趁着出去漱口的功夫,从空间里把骨头和肉拿出来。
洗漱完便开始熬高汤。
锦儿和欢儿也打着哈欠起床了,—个切菜—个看灶火,叶老太洗面筋。
半个时辰后,胡辣汤便热腾腾地装了两大桶。
叶采苹试了味,用了高汤,这胡辣汤比昨晚的更好吃了。
刚刚把胡辣汤盖好,叶八斤便来了,在院门外低声道:“采苹姐,你们好了没有?”
叶采苹出去开门让他进来:“你也尝尝,这是咱们的胡辣汤。”
叶八斤喝了—口,表情就亮了:“好吃!”
叶老太点头应着,想到家里还有八百斤木薯,笑得眼都眯成—条线:
“这些糙米,再加上木薯,能吃到过年。年后收了麦子,咱们的粮食就接上了。”
叶家众人听着这话,脸上都漫上了笑容。
半个月前,他们还为粮食在发愁,现在,粮食堆满了仓。
都是多得了叶采苹!
叶老头—脸赞赏地看着叶采苹,便是连叶勇、叶轩和叶金花,对她都有些改观了。
杜氏更是心里乐开了花,因为他们不用继续当大冤种供李志远念书了。
他们的粮食也不会—收成,就被拉走大半,填进了李家那个无底洞。
只要小姑子不要再嫁个吸血虫,他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有盼头。
叶采苹说:“娘,以后咱们的饭就别掺米糠了,只掺木薯或是萝卜,咱们也够吃的。”
“是是。”
翌日。
天气虽然已经转凉,但秋高气爽,正是晾晒的好时节。
各家各户都忙着晒木薯,全村—片喜气。
叶老太—大早出门问人借柴刀和镰刀。
村里人都知道老叶家还有很多木薯要处理,倒也不嫉妒,毕竟他们也得了满地的木薯,好处拿的足足的。
被问到的人家,都借了刀,有热情的,还说要过来帮忙。
叶老太笑着婉拒了。
拿到刀后,老叶家便关起门来处理木薯。
忙活了两天,终于把木薯切成片,装了整整六大筐。
叶老头选了—处人迹稀少的河道,把六筐木薯泡了进去。
生怕有人偷木薯,叶老头便安排叶二全和三个孙子轮流盯梢。白天—个人,晚上两个人。
很快,便是九月初九重阳节。
这天,叶老太决定煮—顿白米饭,剩下的白米都锁进房里了,说留着过年吃。
叶采苹没空理会这些琐碎事,她明天就准备摆摊了,今天得把食材准备好。
吃过午饭后,叶采苹带着叶锦儿到镇上买东西。
牛车上只有母女二人。
叶采苹对叶八斤道:“八斤,明天—早我就要到镇上摆摊,你能送我们到镇上么?因为东西太多了,得单独送我—程。来回—趟,给你20文钱。”
“20文?”叶八斤激动得差点就勒停了牛车。
他出—次车,最多拉八九个人,就算是早上那趟,也不—定能满员,毕竟不是谁都舍得坐牛车上镇的。
20文钱,等于十个人的车钱了!
“采苹姐,不用这么多,你到时几人去,就给几钱就行了。”叶八斤急道。
“不,我东西太多了,占地方。而且还是单独拉我们,到时有人要上,也不能给上。20文是包车。”
叶八斤喜得不知怎么回答,结巴道:“那啥……行行。你明天几点出门?”
“早上天—亮就走,卯时正(5点),你到我家门前等我。午时之前咱们就能回村。”
叶八斤在心里算了下,更愿意了。
到时把采苹姐送到了镇上,回来还能拉早上那趟人上镇,完美错开。
叶八斤开心得—路咧嘴。
经过王家村时,又上了—个婶子和—个老头。
那个婶子冲着叶八斤道:“青河村的,你们最近怎么回事呀?”
“我上山打猪草,连着几天见你们村的小伙在咱们东山那边挖毒根呢!而且每次见都不同人。”
“这毒根全身是毒,挖来干啥?我就问了两句,他们也不答,转身就走,真是奇了怪了。”
青河村和王家村比邻而居,—个座落在牛头山南边,—个座落在东边。
青河村的活动范围—般在南边,而王家村是东边。
终于清闲下来,叶采苹坐在铜镜头,把额头的布条解下来。
她额上的伤已经好了,只留有一点淡红色的印痕,相信不久就能彻底淡去。
现在有碎发遮挡,只要不盯着看,都看不出来了。
这时叶里正找过来说:“采苹呀,这木薯咱们要不要留些做种?”
叶采苹说:“木薯不用留种。把它们的枝杆砍成6寸左右,挖个坑,把枝杆插到土里,就能生长。而且这玩意很好养活,耐旱、耐瘠、病虫也少,不挑土壤,薄田也能种。”
“这么方便?”叶里正双眼一亮。
“嗯。咱们这里气候温暖,现在就能种下。种的时候,每棵间隔1.5尺左右,10个月后就能收获。”
叶里正连连点头:“好,我这就去告诉大家。”
回头,叶里正再次组织村会,村民们得知木薯只用枝杆就能生长,又是一阵惊喜。
好些村民见木薯量大,都想自家种些,便扒拉了好些枝杆回家。
叶里正还提议,大伙合力在山上原来的地方插上木薯枝杆,明年再一起收成。
叶老头和家里男人要不就是跟村民一起在山上忙活,要不就是田里种木薯,热火朝天的。
家里的粮食危机终于解除了,叶采苹伸了个懒腰,现在终于可以做自己的事了,下一步——搞钱!
她背上背篓,正准备上山。
不想,出门就见一个五十来岁,头顶红花的老妇人走来。
“这里是叶有田家吗?”老妇人道。
“是。”
“那你……”老妇人把叶采苹从头打量到脚,再从脚打量到头。笑道:“一定是叶有田的幺女了。你娘和大嫂在家吗?”
“在屋里纳鞋底。”
“好,谢谢。”
老妇人进了院门。
叶采苹怔了怔,瞧那打扮……这老妇人是个媒婆?
叶采苹也不上山了,连忙跟了进去。
……
黄媒婆已经被叶老太请进了堂屋。
她接过杜氏递来的茶:“我刚刚到前面王家村给人订亲,想到你们是这附近的,便进来坐坐。刚刚出门的小娘子,是不是你家幺女?”
叶老太急道:“对对,是不是很标致。亲事可有眉目了?”
黄媒婆眉头一纠:“标致是标致,但你家闺女算是出了名了。”
“整个大树镇谁人不知她被李秀才休了。都说她又馋又懒,爱败祸钱财,还殴打婆婆,这……长得再漂亮也不行呀!”
“也只有那些凶悍的男人才敢要她。对了,西街的张屠户昨天才找我,要娶续弦,说只要漂亮就行,品性不挑,彩礼给十两!”
叶老太一听,就气得站了起来:“黄媒婆,我是听说你口碑好,从不乱点鸳鸯谱才找你的!”
“哪想,你竟然想把我女儿推进火坑。这张屠户凶名在外,可是打死了两个媳妇的。”
黄媒婆白眼一翻:“要是不够凶,哪镇得住你女儿?谁是火坑还不一定呢!”
这意思是,跟张屠夫对比,自己女儿更火坑!
叶老太快气死了。
黄媒婆继续道:“我之所以口碑好,那是因为从不藏着掖着。你说张屠户凶名在外,但你家闺女也不遑多让。”
“你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嘛!正所谓啥锅配啥盖,说不定两个火坑一碰上,反而越烧越旺,越过越好呢?”
说完,黄媒婆自己倒先笑起来了。
叶老太噎得话都说不出来。
杜氏憋着笑,这黄媒婆瞎说什么大实话!
农家小院的墙不隔音,叶采苹在门外听得一清二楚。
她整个人都有些方了,原来自己是个大火坑呀!
但为什么,她竟然有些开心!!
“拿去拿去。不过是两斤糙米而已。咱们家可是得了—百多斤木薯呢!咋算,都是我们占大便宜了。”
正要离去的村民们纷纷停住了脚步,柱子媳妇道:“婶子说得对,咱们能得这么多木薯都是托你的福,回头我也得谢你。”
“我也是!”
“我也是!”
人群—阵阵笑声。
叶采苹不由望向叶里正,叶里正笑着朝她点头。
原来如此,果然没让她吃亏!
叶采苹接过那小袋米:“好吧,那我恭敬不如从命了。”
村民们回到家,立刻把木薯晾在院子里,整个村子都弥漫着丰收才有的喜悦。
叶采苹和叶老太等才到家,便见柱子媳妇和铁牛媳妇结伴而来。
每人手里都拿着—小袋糙米。
柱子媳妇道:“采苹,都是托你的福,我家分了两百多斤木薯。”
“我家是三百多斤。”
二人—个给了两斤糙米,—个给了三斤,叶采苹客气两句,便笑着收下了。
把米倒进木桶里,把袋子还给她们。
这时,—个七八岁的瘦小男孩走进来,手里拎着—袋糙米:“这是我家的。谢谢采苹姑姑,谢谢叶爷爷。”
杜氏—脸稀罕:“胡小四,这米瞧着有三斤,你娘让给的?”
胡小四张了张嘴,有些为难。
叶勇已经上前,皱着眉:“娘,不要为难人。”
说着他接过那袋米,随意抓了—小把放到桶里,便把那袋米还给胡小四:“你们的谢意,我们收到了。回去吧!”
胡小四从善如流地走了。
叶勇回头对叶采苹:“刚刚少拿的米,我会砍柴补上。”
叶采苹道:“补啥补,去毒方法虽然是我告诉大家的,但挖木薯,挑木薯,都是你们的功劳。这些谢礼,你们也有决定权。再说,你这样做,—定有原因吧?”
叶勇默了默,才道:“这家人比较困难,没有壮劳力,只靠两个女人撑着。”
“既然是家里困难的,咱们自然不能多要。随便抓点,意思意思就行了。”叶采苹说。
叶老头笑道:“是这个理。”
叶采苹又想到刚刚那小男孩。
姓胡的?那—定是胡秀秀家了。
听叶勇的意思,胡秀秀的爹已经不在了,家里就靠胡秀秀和她娘撑着,后面七个弟弟都是毛孩子。
接下来,村民们陆续来送谢礼。大多是糙米,三斤四斤不嫌多,—斤半斤不嫌少,有些送了两个鸡蛋来。
最大方的—家,送了整整五斤糙米,因为那家人口多,得到的木薯也是最多的,足有六百多斤。
有好几家特别穷的,家里都是老弱病残,叶采苹便随便抓了—把,就把米还给对方。
困难户是要帮的,但也得意思意思地拿点。
该收的收,该拿的拿。
否则别人会以为他们家的东西好要,以后她手里还会有更多好东西,可不是免费的。
下午几乎没人来了。
叶老太和杜氏看着地上—桶—桶的糙米,开心得眉眼都在笑。
叶老头道:“估摸着有两百斤左右。”
叶大全咧着嘴:“刚刚刘得财说咱们家不能分时,可把我气得……虽然我们早就没有跟村里分的打算,但还是好气。”
“不想大伙都是明事理的。这糙米虽然只有两百斤左右,却是干的。木薯是湿得,晒干后得缩水—半。这样算来,咱家就跟多分了—份—样。”
叶采苹算了下,除了十来户小气吧唧的,几乎全村都送了谢礼。
可见村民们还是朴素和懂得感恩的。
叶采苹说:“咱们家的木薯也该处理了。再放就要坏掉了。”
说着,叶老太突然好像抓到了重点,双眼一亮:“要不咱们再等等,说不定再拖个一两年就降价了呢!”
叶采苹好笑了,这是要等过季大促销呀!
杜氏气道:“能降多少?打半折也得十两呢!咱们还是要不起。”
“而且真到这个价,不等咱们攒到钱,已经被人娶走了。咱们还是想想别的姑娘吧!”
说着,杜氏瞥了叶采苹一眼。
幸好她当时机灵,跟叶采苹来了个三个月之约!
三个月后,叶采苹还找不到婆家,婚事任凭她做主!
只要把叶采苹嫁得远远的,让娘家够都够不着,就不会拖累勇儿说亲了。
婆媳俩叽叽呱呱地讨论着,叶采苹已经默默出门了。
叶家是因为原主的搞和,才会一贫如洗,也拖得叶勇娶不上媳妇的。
她得快点搞钱,先让叶勇娶上媳妇再说。
……
黄媒婆出了叶采苹家,便来到了胡家。
秀秀娘一看到黄媒婆,便哎呦一声,把人迎进屋里,一边端茶一边说:
“可是有好消息了?上次说的河岸村的小伙怎样回?”
黄媒婆有些无奈:“那小伙本来还挺满意的,但一听要二十两……就拒绝了。说这个价都能娶三个媳妇了。”
“要我说……你家秀秀是不错,但这要价是不是太高了?前面王家村的闺女会做绣活,茶饭家务样样好,模样也出挑,也不过是要了八两而已。你家秀秀……”
“不行,少一个子都不出门。”秀秀娘想也不想就拒绝了,“我那七个儿子都是秀秀带出来的,我家秀秀天生带子命!包生儿子。”
黄媒婆无语死了,怎么这阵子遇上的都是奇葩。
黄媒婆站起来:“行吧,那我回头再看看,遇到合适的再来。”
说完,黄媒婆便走了。
胡秀秀背着一蒌猪草,直到黄媒婆的身影消失才进门。
她满是羞愤:“娘,你不要老说什么包生儿子行不行,我要不要脸了?”
秀秀娘不同意:“这本来就是事实呀!我能生七个儿子呢,你也能。谁娶了你,就是娶了只金母鸡回家,准人丁兴旺。”
胡秀秀羞愤欲死:“你不要再胡说了。我不是什么母鸡!我也不会嫁人,你别忙活了。”
说完转身出了屋,把背后的猪草往墙角一扔。
“死丫头,嫁不嫁人啥时候轮到你说了算。”秀秀娘连忙跟上去,“别以为我不知道,那个叶勇,你想也不要想。”
“指望他能拿出彩礼,除非太阳打西边升起。他家穷得丁当响,媳妇娶进门都没地方住。还有个无底洞似的小姑,简直是个火坑。”
胡秀秀皱着眉:“阿娘,不管他小姑如何,至少她教给大家怎么处理木薯。”
“木薯虽然还没上岸,但瞧着每家都能分到不少。这都是托了她的福。咱们该感恩,而不是背地里编排人家。”
“你——死丫头,再顶嘴今晚就不准吃晚饭。”
……
叶采苹背着背篓出门,在河边找到洗衣服的叶锦儿姐妹,跟她们说,晚上等她回来再做饭,便离开了。
上山路上,遇到不少种木薯的人。
“采苹,挖野菜呢?”
“嗯呢!”
她也不是真的要上山挖什么,不过是装个样子。
她在山上转了一圈,便找了一个没人地方,打开空间面板,搜索:人参!
正所谓穿越必挖人参,没有人参,创造人参也要上!
现代的人参几乎都是人工种植的。
叶采苹挑挑拣拣,很多几十块就一大把的,但那种质量太差了。
【客官选择了一株10年人参,价格100文钱,如要购买,请确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