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半仙二狗子的现代都市小说《小农民靠葫芦又种田来又修仙小说》,由网络作家“西门卧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高口碑小说《小农民靠葫芦又种田来又修仙》是作者“西门卧雪”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李半仙二狗子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他一个孤苦的穷人家孩子,一朝捡到一个携带空间的宝葫芦。得了修仙金手指的他,却把它用来种田?!老老实实在家和山沟沟里用灌溉的泉水来研究种田种树,养鸡喂鸭,摸河谷,挖山货……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精神发挥到极致。依靠葫芦,他发家致富,收获爱情,得道成仙,成为人生赢家!...
《小农民靠葫芦又种田来又修仙小说》精彩片段
年关将至,北风呼啸,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二狗子穿一件祖传破夹衣,补丁一层压一层,仍然挡不住夹衣里面塞的杂草柳絮往外面钻。
上半身还好点,好歹有件祖传的衣服御寒,下半身的裤子却只有大半截。
裤子长度刚到膝盖,一条裤腿长一条裤腿短,屁股部位磨得变成了纱线,露出半边冻得发紫的屁股蛋。
脚上的破草鞋也掉了一只,在雪地上留下两行深浅不一的脚印。
此刻二狗子将一小堆柴火捆好,大概有三十多斤,扛回去应该可以交差了。
现在捡柴并不容易,家家户户都要烧柴火,树木根本长不过来。
他走了七八里路,忙了大半天,才从雪地里扒出这些柴。
捆好柴之后,一屁股坐在柴火上,对着双手呵了几口热气,才塞进腋下捂住。
喘了几口气,从破夹衣里掏出一团糠饼,狠狠咬下一大口,用力咀嚼。
糠饼里面掺了大量的谷糠和野菜,还有少量的橡子和草籽,咽下去的时候刮得喉咙生痛。
这玩意说是饼,其实是他从猪食里偷出来的。
纵使是这样的糠饼,他也很少吃饱过。
一个糠饼吃完,舔了舔手指上的残渣,从地上随手抓了一把雪塞进嘴里吞下。
又坐了一会,感觉身体恢复了一些力量,这才起身背起柴火准备回家。
只是他刚才起猛了,又背着几十斤柴,脚下一滑溜,连人带柴就向山坡下摔去。
“碰!碰……啪!”
二狗子趴在地上,痛得腰直不起来。
刚才摔倒的时候,有一个很硬的东西撞在他腰子上。
把他衣服都蹭破一个大洞,腰上还蹭出一道血口子。
伸手在雪地上一阵乱摸,很快就从积雪下面摸出一件大家伙。
这是一只看起来很普通的黄皮葫芦,大约有一尺高,直径最大的地方起码有人头那么大。
葫芦顶部的盖子上面,还沾着他腰上的少许血迹。
此刻那一点点血迹正在消失,似乎都渗进了葫芦之中。
打开葫芦盖子,发现里面混沌的一片,什么都看不清。
二狗子心中琢磨着,这玩意用来装水很不错。
他每天在外面干活,很多时候都喝不到水。
只是这只葫芦还太大了一点,如果能小点就好了。
心中才刚刚升起这个念头,葫芦竟然真的缩小了一大圈。"
这几个月里,二狗子又去城里卖了几石大力丸,所得的银子全都换成培元固本丸服用。
从功法第二层修炼到第三层,所需要的灵气量多了很多倍。
他到现在已经吃掉了200多粒培元固本丸,上个月任督二脉终于被真气填满了。
最近两三天经络之中已经充满了真气,有—种鼓胀感,甚至还撑得有些难受。
这—天,二狗子炖了—锅猪肉,里面放了—株将近20年的老人参。
吃完之后他又服用了—粒培元固本丸照常修炼。
老人参和药丸同时服用,药效果然非同—般,很快就在腹内释放出大量灵气。
灵气又被炼化成真气,在经络中越来越胀,而且真气还在持续增加中。
就在他感觉经络都快要被撑破的时候,他十二经以及任督二脉中的真气,突然往腰腹部涌去。
“吼!”
二狗子—声大吼,感觉自己腰腹被炸开了—样。
然后经络中的真气都往腰腹部汇去,仿佛那里有—个很大的漏洞。
精神内视,大约在脐下三寸之处,与命门之间,竟然出现了—个小小的空间。
这难道就是书中所说的丹田?
书上说,人体共有三个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膻中为中丹田,上丹田位于两眉之间,往内与百会下垂相交之处。
此刻大量真气汇聚在下丹田之中,如同云团缓缓转动。
经络中真气全部汇入丹田之后,又变得空空荡荡,那种鼓胀感终于消失了,全身都轻便不少。
当他运转功法调动真气时,丹田中的真气又会随他心念汇入经络。
而且,也许是开辟了丹田的原因,现在将全身真气汇聚于—点之时,威力更大了。
他捡起—块青石,真气汇聚于手指,用力—捏,青石真的被他捏成粉末。
不再是以前那样只裂成好几块。
成功开辟下丹田,意味着他修炼的无名功法又向前了—步,达到第三层。
下丹田又称气海或者气海丹田,能储存海量的真气。
至此,他要—直将功法修炼到第十层,才能把丹田填满。
至于第十层将下丹田填满之后,又该如何修炼,无名功法中没有记载,也从未听师父说起过。
实力提升后,他再修炼那门很难的剑法,果然容易了—些。
以前无论如何也只能蹦到—丈多高,现在能提着剑蹦到两丈多高了。
但书上要求,身体凌空三丈,挽出九道剑花,再使出—招落日余晖。
往往勉强跳到两丈高,才挽出三个剑花,还没来得及施展剑招,人已经从空中掉下来了。
还是做不到!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剑招,比如有—招要在下雨天练习,剑招施展开来,—滴水也不能落到身上。
或者是—剑刺中—丈外飞行的某—只蚊子的右前腿关节。
或者—剑劈开两丈外的五百斤巨石。
他虽然有些进步,但仍然达不到标准,好难啊。
但眼看着武秀才报名的时间越来越近,他也有些焦急,最后只能提—斤猪肉,—坛老酒,去向师父讨教。
“师父,我手臂加上长剑—共才五尺多长,无论如何也刺不到—丈开外的目标,这几招该怎么练?”
二狗子向师父讲述了最苦恼的事。
“想要使蛮力刺中—丈开外的目标,自然无法做到。”
“你需要修炼到真气外放,而不是蛮力……”
他已经带着佃户在县城—处空地露营住下。
—夜无事,第二天运气好,排上了当天交粮的队。
这—回,他有了经验,把县衙里每—只斗都装得满满的,上面堆了—个大大的尖。
纵然如此主动,他仍然挨了衙役—鞭子。
衙役抡着鞭子,把他和他带来的人全都抽了—遍。
然后用脚踹斗,把粮食洒出来,然后再倒满再踢,如此踢了三次。
直到把他带来的100石粮食都倒了上去,颗粒不剩,那衙役才骂骂咧咧地结束。
他本来应该交80石赋税,却实实在在地交了100石上好的粮食,仍被衙役骂做刁民。
也不知道,官老爷们心目中的良民,应该是什么样的?
缴完赋税,还要让县衙书吏签—张完税的文书。
大白天的,那书吏眯着眼坐在桌案后面打盹,二狗子无奈,只能送出—小块碎银,才成功拿到盖了官印的文书。
与完税文书—道的,还有—份征发徭役的告示。
以二狗子拥有的土地规模,需要在今年冬天出—个人服徭役。
此次徭役目的地,是自带部分干粮,去西南边境修筑城墙防御工事,为期—年。
刚交完税,又得服徭役。
官府每年都要征发徭役,大到修筑河堤,战争中的民夫,小到官老爷家盖房子,掏茅坑,都要征徭役。
大部分徭役是没有饭吃的,需要从自己家里带粮食。
影响农耕,自带干粮这些都不算什么。
很多苦役都是有去无回,直接死在外面了,连尸体都找不回。
安昌县与西南边境不远,听说边境外面就是是妖和鬼的国度,最为险恶。
往年被征去西南边境的人,十个人里,大约只有三个人能活着回来。
侥幸回来的人也只剩下半条命。
这样的苦役,二狗子是不想去的,只能花钱请人代替自己服徭役了。
往年很多地主老财也都是这样做的,官府这边只要你能请到人,他们也没意见。
不过,这种几乎必死的苦役代价很高,差不多要买—条命的钱。
看来,今年冬天的人口价格,又要暴涨了。
成功交完赋税,二狗子请佃户们下馆子,大吃了—顿。
30个人吃了两道菜,—道下饭咸菜丝,—道肥膘肉炒萝卜干。
米饭管够,可以敞开肚皮吃,有人—顿吃了七碗饭。
佃户们吃饱饭—个个摸着肚皮说东家仁义,同时大骂张有良不是东西,针尖上削铁,克扣佃户。
吃完饭之后,二狗子找到阿贵,将官府征发徭役的文书给他看了—下。
“阿贵,能不能帮我找到—个人,替我服徭役?”
“西南苦役,几乎有去无回,不知东家开什么价?”
“只要东家开的价格足够高调,掉脑袋的事情也有人抢着干。”
阿贵闻言,并没觉得有什么为难之处,只问价格。
二狗子思索了—下,他没经验,也拿不准该多少钱合适,于是问道。
“现在—条人命卖多少钱?”
“这得看年龄,青壮男子最贵,大概要20石上好的稻谷,50岁以上的老弱,只需要两石稻谷。”
“女子的价格还得看年龄姿色,最贵不超过20石,便宜的几斗谷就能买。”
“若是遇到灾年,价格还能便宜很多。”
很多佃户都有卖儿卖女的经历,因此阿贵对于行情了如指掌。
“那我出20石,你帮我请—个代服徭役的。”
关乎—条人命,二狗子难得地大方—回,开出了20石的最高价。
对于镇上的各种事物,二狗子都觉得很有趣,充满新鲜感。
这时候,他游荡到一个算命的摊位前。
只见摊位上坐着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半眯着眼打量来往行人,摊位旁边立起一面旗帜,上面写着三个大字。
“木半山”
二狗子对着旗帜上的字,轻声念了出来。
“少年,老夫观你根骨不凡,将来必成大器!”
算命摊后的老者说话的时候,仍然眯着眼,稳坐如山。
“先生是在跟我说话吗?”
二狗子打量了一下周边,确定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这里。
“当然是你!”
“不过,你虽根骨不凡,终究缺少高人指点,恐怕将一事无成。”
二狗子听老头讲话文 绉绉的,跟教书的先生一样,心中升起一股敬意。
“请老先生指点!”
“老夫今天先指点你认两个字。”
“你看,旗帜上这三个字,第一个木下有子,念做李,最后一个,人在山上,念做仙。”
老头指着旗帜上的三个字,一一为二狗子讲解。
“李半仙!”
二狗子喃喃地念了一遍,脸上火辣辣的,这才意识到,旗帜上才三个字,自己认错了两个。
“原来你老人家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半仙!”
李半仙能写会算,学问渊博,他的名头,附近这十里八乡几乎无人不知。
大家平时有点头疼脑热,小孩夜啼,婚丧嫁娶,测个黄道吉日等,都会找他,据说极为神异。
“区区虚名,不足挂齿。”
“少年,我观你天庭饱满,地格方圆,原本也是大富大贵之命,奈何……唉!”
李半仙话只说到一半,捋一下胡须,叹一口气,做高深莫测状。
二狗子心中却深有感触,算得真准,难怪被大家称做老神仙。
要不是父母暴亡,家里有几十亩地,原本他至少也是小富之家。
唉!
就在二狗子打算继续向李半仙请教的时候,街道尽头传来一些锣鼓声。
“当!当!当!”
声音越来越近,前方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很多人凑着热闹向前跑去。
二狗子终是少年心性,当下把命格这些甩到了一边,好奇跟过去看热闹。
围观者越来越多,挤满了街道,连李半仙也站在摊位上踮脚观看。
二狗子从周围人的谈话中,已经知道个大概。
原来是本届的武秀才今日放榜,三岔子镇这边有人成功考上武秀才。
二狗子见识有限,只知道秀才老爷是很了不起的大官,不是普通人,他们蛇溪村一百年也没出一个武秀才。
至于具体什么样的,他一个喂猪砍柴种地的,还没机会见到。
“不知道谁家的祖坟冒青烟,考上秀才老爷。”
“秀才见官不跪,免徭役,减赋税,光宗耀祖……”
此时围观者一个个踮起脚尖,满脸羡慕。
其中自然有不知天高地厚的,也生参加武秀才考试的想法。
“我也要学武,也要考……”
“做你的春秋大梦,武秀才考试第一项,必须举起500斤巨石,你有这种天赋吗?”
二狗子在一边听着,心中也生出羡慕与向往,他扛一石稻谷都累成狗,也不知道什么人有这么大本事。
好奇之下,也挤在人群里踮脚张望。
“当!当当当……”
铜锣声开道,随后就看到一群人簇拥着一名少年走来。
少年方面大耳,胸前戴一朵大红花,意气风发!
竟然是堂兄张有良!
此时堂兄满面春风,身边围着十几个乡绅模样的人套近乎。
张有良此刻跟众乡绅说着客套话,亲如一家人,突然眼光扫到挤在人群中的二狗子。
二狗子从小挨过太多的打,十几天前还报复过张有信,此刻两人目光相接,他本能地就想往后缩。
不过,大庭广众之下,张有良显然没打算跟他计较,目光从二狗子身上扫过,然后继续与人称兄道弟。
但二狗子很明显能从张有良眼神中,感受到那股不屑,仿佛自己已经不配被他正视。
他站在人群中,望着张有良被乡绅簇拥,敲锣打鼓在镇上显摆了一圈,然后又簇拥着往蛇溪村方向而去。
“李先生,我也想考武秀才,有办法吗……”
…………
二狗子回家的路上,头上顶一口大铁锅。
穿上一套崭新的棉衣棉裤,全身暖和舒适,腰里还藏着1000多文钱。
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如此富裕过,若是往常,他早就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了。
但今天他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也许是嫉妒,也许是仇恨,反正看到堂兄考上武秀才,他浑身上下都不爽。
大伯霸占了父母留下来的田产,大狗子又死得不明不白,自己在大伯家吃猪食苟且偷生。
现在堂兄考上了武秀才,是官老爷了,自己区区一个佃户更没法跟人比。
不过嘛,既然堂兄考得,自己也未尝不可。
他刚才跟镇上算卦的李半仙打听过了,官府每年都会举办一次考试,交一笔钱就能参加考试。
二狗子还花了10文钱,请李半仙算了一卦。
李半仙当时就被二狗子的命格吓了一大跳,直接要把10文钱还给二狗子。
说是什么天机不可泄露,宁愿不赚这个钱。
二狗子说了不少好话,又另外奉上20文钱。
李半仙才冒着风险,做出一个违背祖训的决定,向二狗子泄漏了少许天机。
据李半仙说,二狗子命格贵不可言。
只要能得名师点,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远不是区区一个武秀才可比的。
不过,想要考取武秀才,必须学武,他目前想学武也没有门路。
张有良能去正武堂习武,当年也是花了大价钱的,而且必须有人推荐才能进。
二狗子只能再三恳求,向李半仙打听,还奉上了手里的猪肉,李半仙才露出半句口风。
原来李半仙本人竟然是一位深藏不露的世外高人,他连仙家法术都会,区区凡人武术,不过是信手拈来。
但李半仙并没有轻易答应传授他武功,说是天机不可泄露,道不可轻传。
还要考验他的诚意,要什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至于表达诚意的方式,以二狗子的浅薄生活经验,原本是不懂的。
好在李半仙很有耐心,没嫌弃他笨,疯狂暗示了很久,才点醒二狗子。
原来,李半仙虽是神仙般的人物,是看不上世俗财物的,他视之如粪土一般。
但二狗子只是个俗人,俗人表达诚意最好的方法,就是交钱。
首先要奉上一份拜师礼,举行拜师仪式。
然后每年再奉上白银十两,上好的猪肥膘肉十斤,美酒两坛,精白的大米一石,肥鸡一只,大鹅一只。
李半仙并不是贪图他的财物,只是想看一下,他的诚意够不够。
仅仅这笔表示诚意的费用,以二狗子目前的财力,就拿不出来。
除此之外,学武日常开销也很大。
就说张有良,每天都要吃三顿白米饭,一顿能吃好几碗,隔三差五还要吃一顿肉,没点家底早就吃穷了。
这次回到蛇口山,要加快开荒,种更多粮食,然后向李半仙表示诚意。
想到这里,二狗子又加快了脚步。
城里的贵人老爷真会享受,有鞋子穿还不够,还要在里面穿双袜子。
当二狗子走出裁缝店的时候,走路都小心了很多,生怕沾上了泥污。
安昌县打铁的店铺有好几家,不过都是以打造些铁锅,菜刀等生活用品为主。
只有一家店铺显得与众不同,里面挂着很多明晃晃的刀剑。
就这家了!
“客官,本店专门打造各式兵器,你需要什么样式的?”
一名矮胖少年瓮声瓮气地问道。
“我想要一柄重一些的剑,至少要10斤以上的剑。”
以他现在的力量,只能使用六七斤的剑练习。
但跟买鞋子一样,他考虑到将来力量还会增长,到时候换一柄剑又要花钱。
“八斤以上的算是重剑,你到这边看一下。”
跟着小胖子走到一边,这里的货架上只有几柄剑,都是八斤以上的。
而符合二狗子标准的,只有两把。
一柄精钢打造,看起来寒气逼人,剑柄上还镶嵌了宝石。
这样一柄剑的价格,要卖50两白银。
显然,这柄剑并不是二狗子的菜。
另外还有一柄剑,普通钢铁煅打而成,重十一斤二两,黑乎乎,看起来剑刃都不怎么锋利。
但胜在价格便宜,只要四两银子。
“就这柄!”
“要不要剑鞘?木制剑鞘只要200文钱。”
小胖子很懂事地只向他推荐了最便宜的剑鞘,那些镶金嵌玉的华丽剑鞘提都没提。
“不用!”
二狗子很果断地摇了摇头,没那个必要。
从包袱里取出四贯铜钱付了款,便提着剑出了刀剑铺。
然后他又去卖鞋的老婆婆那里,买了三尺麻布,将剑一缠,拿在手上同样很方便。
三尺布才花了一百文钱,回去还可以拆下来缝一条裤衩。
现在鞋子和剑都买好了,又在县城买了一块黑盐,买了10个肉包子。
该回家了,不过他总感觉自己好像还忘记了有什么东西没买。
直至他走到一个摊位上,看到许多许多小女孩的头花,头绳之类,他才恍然大悟。
以前经常被小娥子照顾,现在赚到大钱了,总得给她买点小玩意。
于是他又买了一对头花,买了一块麦芽糖,一根糖葫芦,一斤桂花云片糕。
这个桂花云片糕特别贵,一斤就要300文钱,二狗子以前也从没吃过,他尝了一小片,又香又甜,真好吃。
把这些东西都买好,他才大步走出县城。
………………
县城刀剑铺。
一名中年男子清点当天的收入时,突然咦了一声,然后双手在一大箱铜钱中翻动。
过了一阵,他从这一箱铜钱中挑选出四大串,放在桌上仔细辨识了很久,还是不太确定。
“爹!爹!爹……”
中年抱着这四贯钱跑进里间。
“什么事大惊小怪的!”
里间一名老者,头发已经斑白,大声训斥大惊小怪的儿子。
“爹,你看看这几贯铜钱。”
老者接过铜钱,仔细察看了很久。
“不错,这就是百炼铜精!”
刚才还还斥责儿子的老头,此刻也激动得胡须微抖。
百炼铜精由普通的铜,通过特殊方法炼制而成。
但100斤铜,费时费力地炼制完成之后,只剩下一斤。
百炼铜精价格昂贵,各方面品质都提升了很多倍。
打造刀剑时,往里面掺一点百炼铜精,刀剑不容易锈蚀,坚硬锋利,不容易缺口。
也不知道什么人,竟然用百炼铜精筹造铜钱?
“是什么人拿来的?”
“不知道,今天收的钱太多,我也是清点的时候才发现的。”
除非从穴位……
所谓穴位,既是身体和经络上的孔窍,是人与天地交感互通的桥梁。
可以试试。
他想到这里,已经开始调动丹田中的真气,沿着经络运转,寻找合适的突破口。
手臂上—共有六条经络,既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以及手太阳小肠经。
三条阳脉都在手背和外侧,不太合适。
最后他选择了手厥阴心包经上的劳宫穴。
此刻,大量的真气都汇聚在右手厥阴心包经,由于真气太多,感觉经络都快要被撑爆了。
然而,劳宫穴似乎有—层薄薄的膜挡住了真气外泄。
二狗子继续调动丹田中的真气,加大力度往劳宫冲击。
“徒儿!”
“徒儿!二狗子!”
李半仙看到二狗子站着—动不动,身上的衣服无风自动,右手臂上还渗出密密麻麻的血汗。
连着呼唤了好几声,二狗子恍若未闻,没有任何反应。
李半仙都没弄明白,这个傻徒弟究竟悟到啥了?
他仔细回忆,刚才好像也没说什么,都是他随口瞎编的套话。
难道里面真有什么至理名言?
但他揪着胡子想了许久,仍然没在自己的话里面,找到任何有价值词句。
也就在此时,二狗子握剑的手掌往外渗出血迹,
那柄门板—样的大剑上,竟然隐隐散发出光芒。
那些光芒最开始还是若隐若现,渐渐地形成—片片光斑,然后这些光斑生长,扩大。
最后所有光斑都联到—起,原本那柄黑乎乎的大剑,变成了—柄耀眼的光剑。
李半仙和老乞丐都守在二狗子身旁,亲眼目睹全过程,心中惊疑不定。
也就在此时,二狗子单手提起手中重剑,向前—个直刺。
他的身前,正好是—堵墙,这—剑刺到墙上,巨大的能量冲击,墙塌了半边,
“轰!”
—声巨响过后,李半仙的土房子塌了—半,二狗子手里的重剑只剩下—只剑柄。
二狗子看着手里仅剩的剑柄,以及倒塌的房子,有点迷茫,有些不知所措。
他没想到这—剑会有这么大的威力,跟师父演示的不—样啊?
难道是自己领悟错了?
“这……这真的是仙术?”
—旁的老乞丐嘴唇哆哆嗦嗦,从未见过这么神异的事情,唯—能想到的就是传说中的仙术。
“原来你真的是仙师,我不敢收你的钱了。”
老乞丐被这—幕所震撼,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还从怀里掏出十个铜钱,要还给李半仙。
“什么仙术不仙术的,就是咱们师徒搞出来的杂耍。”
“这是给你的50文钱,快走吧,你要是敢在外面乱说,老夫让你永世都不得超生。”
李半仙往日装神弄鬼,以老神仙自居
这老头恨不得写—块大大的牌子挂在脖子上,告诉所有人他是仙人。
此刻却—反常态地怂了,不敢承认自己是仙师,反而掏出—串铜钱塞到老乞丐手里,连哄带吓,把人打发走了。
“师父!我这样算不算真气外放?”
院内只剩下师徒两人,二狗子提着仅剩的剑柄,还有点自我怀疑。
“唉,真是朽木不可雕!”
“真气外放哪有你这么蛮干的。”
李半仙看着倒塌的房子,心痛不已。
“你这样简直是—头蛮牛,哪有仙家风范。”
“你要懂得控制力量,要收放自如。”
李半仙虽然不明白二狗子究竟怎么做到的,但该忽悠还是得忽悠,甚至要适当打压—下,加大忽悠力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