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结局+番外

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结局+番外

石头会长大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周芷兰有一份工资,收入还挺高的,而母亲因为身体不好早早的退休。“挺可怜的,不行就留着吧,我在家闲着是闲着,帮着带一下就好了,咱们也就多一个小闺女!”周芷兰的母亲叫兰玲,是一个瘦弱的女子,她常年病恹恹的提不起精神,就让大闺女周芷兰接班,自己办理退休在家养病,他家还有一个儿子也在上班,对于闺女的做法,她倒是很赞同。“你就不要在这瞎掺和了,你们头发长见识短,一个个不省心,这孩子绝对不能要,回头芷兰要说婆家,兴邦也要结婚,这多个孩子算什么?”周德明黑着脸,把闺女和媳妇都骂了一顿。说他们是胡闹,这捡一个孩子是闹着玩的吗?也不看看家里不管是儿子闺女都大了,眼看都要相看人家,这会多一个孩子,还指不定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出来,那是绝对不行的,至于那孩子...

主角:周芷兰张建国   更新:2024-12-29 11:0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芷兰张建国的其他类型小说《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石头会长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周芷兰有一份工资,收入还挺高的,而母亲因为身体不好早早的退休。“挺可怜的,不行就留着吧,我在家闲着是闲着,帮着带一下就好了,咱们也就多一个小闺女!”周芷兰的母亲叫兰玲,是一个瘦弱的女子,她常年病恹恹的提不起精神,就让大闺女周芷兰接班,自己办理退休在家养病,他家还有一个儿子也在上班,对于闺女的做法,她倒是很赞同。“你就不要在这瞎掺和了,你们头发长见识短,一个个不省心,这孩子绝对不能要,回头芷兰要说婆家,兴邦也要结婚,这多个孩子算什么?”周德明黑着脸,把闺女和媳妇都骂了一顿。说他们是胡闹,这捡一个孩子是闹着玩的吗?也不看看家里不管是儿子闺女都大了,眼看都要相看人家,这会多一个孩子,还指不定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出来,那是绝对不行的,至于那孩子...

《七零农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周芷兰有一份工资,收入还挺高的,而母亲因为身体不好早早的退休。

“挺可怜的,不行就留着吧,我在家闲着是闲着,帮着带一下就好了,咱们也就多一个小闺女!”

周芷兰的母亲叫兰玲,是一个瘦弱的女子,她常年病恹恹的提不起精神,就让大闺女周芷兰接班,自己办理退休在家养病,他家还有一个儿子也在上班,对于闺女的做法,她倒是很赞同。

“你就不要在这瞎掺和了,你们头发长见识短,一个个不省心,这孩子绝对不能要,回头芷兰要说婆家,兴邦也要结婚,这多个孩子算什么?”

周德明黑着脸,把闺女和媳妇都骂了一顿。

说他们是胡闹,这捡一个孩子是闹着玩的吗?

也不看看家里不管是儿子闺女都大了,眼看都要相看人家,这会多一个孩子,还指不定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出来,那是绝对不行的,至于那孩子放在医院不去就行了。

医院总不会把这孩弄死,所以也算是救了孩子一命,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周芷兰看着愤怒的父亲,也不再说话,只是等着父亲急急去上班的时候,她则和母亲在一边咬耳朵。

“妈,我们两人加一起的工资一月都有一百多块了,养一个孩子还是很容易的,好歹一条命,看到总不能不管……”

周芷兰正在和母亲说着话,就听到外面有人喊她,她跑出来一看,原来是大堂哥来了,还在埋怨她说是原本约好的一起回来,怎么到后面都没等待她,昨晚上他到底干嘛了?

“捡到一个小婴儿,送到医院去了,你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周芷兰每次都是跟堂哥周勇军去黑市,两人都是偷偷摸摸去的,旁人根本不知道。

“啊,还有这样的事情,走,去看看,二妈,走一起去吧……”

周勇军个子比较高,这会听到说捡到孩子,激动的不行,想要去看看,并且鼓动兰玲一起去。

所以当张建国正在尝试给小婴儿喂奶粉的时候,就看到周芷兰浩浩荡荡的带着好几个人,一下子出现在他面前,几个人都惊呆了你看我,我看你有些茫然。

周芷兰赶紧介绍,说是跟张建国一起捡到的那婴儿。

当时两人看到有条狗叼着婴儿,从他们跟前跑过去,他们把狗赶走了,把孩子救下来了,那边周勇军张大嘴巴都有些不敢置信,直到他们看到孩子身上还有一些并不算很深的牙印子,这才释然。

“我咋觉得这狗是救孩子,真要是吃这牙印不会这样浅,这我做梦都不敢这样想,这孩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她叫什么名字?”

周勇军这会也对着孩子,充满兴趣,也尝试着给孩子喂奶粉,可笨手笨脚的连张建国都比不上,最后还是兰玲动手喂,而那孩子此时似乎睁开了眼睛,对着兰玲笑了一笑,这一笑让兰玲的心都软了,忍不住把孩子抱着抖了抖,

“这孩子长得真好看,还会笑,就叫小名就叫笑笑吧……”

兰玲这一说大家都笑了,这名字真好呀,笑笑。

周勇军打量了一下张建国,总觉得这人有些熟悉,可是仔细想又觉得这个人没见过,他还以为自己是眼花也就没多想。

张建国见周芷兰的家人都来了,甚至知道了每次陪着周芷兰的周勇军是她的堂哥。


像村里李小花家里就这样。

她家最近的邻居,都隔着她家有好几十米远,所以有点啥动静邻居基本上也是听不到的。

半夜里,有人砸她家窗户,还传来猫叫声。

李小花一下子惊醒过来,可她并不慌乱,而是转身点燃了家里煤油灯,冲着门外骂了两句。

“谁家的野猫没关好,又跑到老娘这里来偷腥?”

“是我!”

黑暗中没有听到猫叫声,却听到赵信的声音,这让李小花又惊又喜,左右看了一下孩子早睡着了。

至于他家男人,这阵子去修渠道了,夜里都是不回来的,可不就便宜了外人?

房门一下子就打开了,李小花那明显异于常人的胸部,让赵信笑逐颜开,其实李小花年纪也不小了,三十多岁还有孩子,长得也不是很好看,但是她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养过几个孩子,胸部那是特别特别的大。

大到什么程度,村里人有时候开玩笑,都说李小花那是奶牛。

李小花平时看着很正常,跟自己家男人关系也不错,养了两个孩子家里日子也过得去。

可架不住李小花有点懒,拈轻怕重的不想干活总想舒坦点,所以一来二去就被赵信用点小恩小惠给收买了,两人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就滚到一起了。

平时赵信想到李小花这边来,就会给李小花的男人安排远一点的活,最好晚上不能回来的。

这样就方便给他留门,而赵信也没别的爱好,就是好那口,喜欢胸大的。

所以这李小花的男人,就长年累月一有啥远处不落家的活,基本就每次都少不了他,而李小花家里距离别人家远,加上赵信看着一本正经的,办事很隐秘,村里人知道这事的还真没几个。

毕竟,这李小花从名义上来说,他男人按辈分来算,还是赵信的侄子。

她算的上是赵信的侄媳妇。

两人进屋后,那煤油灯就灭掉了,屋子里传来一阵调笑声和各种少儿不宜的声音,这让藏在屋子外面的黄三目瞪口呆。

这,张建国还真是神了?

他当初说出让自己去盯着点李小花家里的时候,黄三还以为张建国疯了,毕竟李小花年纪也不小了,长得也不好看,还是赵信的侄媳妇。

这赵信看着一本正经的,平时都不和妇女开玩笑非常严肃,谁会想到他半夜里居然钻李小花的房间?

关键是,李小花还真就放他进来?

看来这两人在一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难怪每年冬天进山打猎的时候,李小花的男人虽然不是民兵,但是赵信都让黄三把他带进山,说是让他多弄点猎物回来。

现在想一想,这哪里是照顾侄子,让侄子多弄点猎物养家。

这明明是把侄子支开,跟侄媳妇滚到一起去,呸呸,这赵信可真不是东西呀!

藏得可真是深,自己以前咋没感觉到,还是张建国厉害。

黄三正想着事情呢,就看到那门又打开了,赵信偷偷摸摸的出来,这让黄三都有些鄙视。

眼看着赵信离开了,李小花这边也把灯吹灭了,黄三则蹑手蹑脚的离开了,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想了想去张建国。

晚上有点冷,黄三一直敲门,硬是把张建国从被窝里喊醒了。

张建国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看到黄三一脸兴奋的告诉他,他跟踪到了赵信,还真的去了李小花家里,他说的那些都是真的。


“杀人犯,一命抵命,两天二百块!”

这几个词,在一个老农民嘴里喊出来,一下子让公社的工作人员都惊讶了。

公社这边,其实都打算把赵元成放回去,毕竟他表现不错,认错态度好,张建国那边似乎也没大问题,已经开始上工了。

可一转眼,张建国居然有生命危险,毕竟,不到万不得已伤势严重,也不会往县城医院送,而且也不会一天用二百块。

这年头,两百块是什么概念?

很多家庭里,十年都不一定存得到二百块。

这会许多单位上班的,干一年,都没有两百块钱,那猪肉才什么价钱,这两百块就是天价。

谁也没有怀疑张建国是装的,毕竟,有县城大医院开的收据单子,还有医生的诊断证明,张元顺也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而何玉芳一直在那哭。

就守着那些当初带走赵元成的几个警察哭。

工作人员好心劝导,说是按照流程走,会给他们一个公道,而张元顺则表示,他家欠了一屁股债,借了乡亲们那么多钱,这钱,没有道理打人的不给,要他们自己负担?

何玉芳边哭边说,说要不是赵元成打自己的儿子,儿子不会躺在医院遭罪,他们都没上工,这一天三个人几十工分都拿不到,到时候他们全家没粮食分,都得饿死。

赵元成这是一个人害死他们家五口,杀人犯呀!

要是赵元成不重罚,他们一家也不活了,反正也活不下去了。

赵信这边被喊到乡公社的时候,脸都黑了,他村里有人来闹事,他的责任重大,只能不停的安抚,而公社的书记居然都知道这事。

毕竟,闹腾的太大了,让严查这事,而原本打算把赵元成放回去的决定,自然是不了了之。

赵信这边也急了,他也没想到张建国现在这么严重,去了一趟医院花了一二百,他本来有些不信,可看着那黑纸白字写的收据,还有医生的诊断证明,他也沉默了,只能答应着一定把这事处理好。

当晚,赵信家里就聚拢一群人,都是赵家的那些人。

赵信说,公社那边也不想事情闹大,赵元成估计要判刑,是判刑一年还是十年,现在就看赵家能不能筹到钱,让张家改口,这事只能先礼后兵。

不然,赵元成估计要坐牢了。

“不能让元成坐牢,那件事还得靠他,咱们赵家想混出头,走的更远,就必须把元成捞出来,还有,不能让他坐牢,以劳改犯的身份出来……”

赵信的大哥赵诚在村里很有威望,也是赵家的族长,毕竟村里只有他家有四个儿子,多子多福很让人羡慕。

而且赵诚以前读过私塾,不管是看的还是想的,比一般老百姓可要长远的多,他在赵家也有绝对的权威。

“那张建国据说住院两天,用了两百块,这医院真是死要钱,元成也是,当初索性下手狠点,把人砸死又是一种说法了……”

赵信抱怨了两句,却被赵诚瞪了一眼,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这赵信虽然是赵家村的村长,他这个村长也是他大哥支持上去的,所以很怕他这个大哥。

赵家人讨论许久,想了许多办法,最后都落实到一点,那就是拿钱,最少得拿出二百块才行。

饶是赵信是村长,说拿二百块的时候,他都觉得肉疼,好在这个钱,他是不会出,最多借点钱给他大哥,而赵诚家里本来是有点钱,打算给大儿子娶媳妇的,这钱要是拿出来,就没钱娶媳妇了,甚至还得借点钱。

“先想法子把人给弄回来,有人才有钱,实在不行赵信你借点钱给我们,等元成出来,你几个侄子再想办法挣钱还给你……”

赵诚知道自己几个儿子其实很有头脑,也有一把子力气和聪明,所以并不是很担心借钱还不起。

赵信叹了一口气,现在似乎有更好的办法,得不能让事情闹大了。

张建国在医院又住了两天,医院里一直查不出来什么毛病,最后催他出院,这会医药费啥的已经花了三百块。

这也幸好张建国他们家原本攒下一些钱,不然就这三百块借都借不来。

他家卖鱼发了一笔大财,三百块拿得出来,但是那赵家一下子听说医药费用了三百块,赵元成的母亲都急的晕倒了。

这才几天,三百块呀,这是七五年的三百块呀。

这还要不要人活了?

赵元成的母亲都快跳起来,不干,说张建国他们家讹诈人,可是人家拿的大医院的收据单子,大医院医生开的诊断单子,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那太权威了,

钱虽然多,但是这事知道的人都在说,张家占理呀。

毕竟,人命关天,人家这是为了救儿子,三百块都花出去了,没有道理这钱赵家不出。

当然,万一没钱的话,还是可以坐牢的。

事情都闹到公社书记那边去,还牵扯到退伍老兵,这事自然是要秉公处理,赵信虽然跑上跑下,可有些事情他也没办法。

只能把杨雄两口子喊过去,让他们劝一劝张建国和赵家和解算了。

而张建国回村后,也暂时不用上工了,在村里走到哪里,都有人问他气色看着还不错,伤势好了没?

“医生说有可能脑震荡,要修养,用了很多药,这个病时好时坏要养着,这不都花三百多了……”

张建国其实人好好的,一点毛病都没,可他不能让赵家好过,自然是把这病往重里说。

三百多块钱,听到的村民都用一种很惊叹的眼神看着张建国,妈耶,也就张家只有这样一个儿子,要是换成别的人家,骨头都敲鼓了,就算是舍得花三百多块去医院,那也得有钱才行呀。

没想到张家还真的挺有钱的!

也有人酸溜溜的说,这怕是张元顺把给儿子娶媳妇的攒的钱都拿出来了。

而这会,张建国在村里转一圈后,就回家弄了一条三四斤的鲶鱼,用蛇皮袋子装好,打算出门办点事。

路上,他还在想,万一别人问起这鱼从哪来的,他该怎么说?


张建国这一喊,赵信心底有鬼,慌忙用手捂住自己裤子,本来黑暗中他们也没来得及分,到底有没有穿内裤,有没有穿错裤子,这张建国一喊,他心虚不已自然是下意识的捂着裤子。

不但他去捂裤子,连一边的李小花也慌忙的去看自己露出的裤边。

这一下子有什么可以抵赖的,这么多双眼睛看着,这么多人可以当证人。

不管赵诚再怎么帮赵信狡辩,这事也洗脱不了,而在黄三押着赵信和李小花去乡里的时候,李小花的男人匆匆的跑回来了。

等他知道这事情真相后,气的上来就给了赵信几巴掌,骂他为老不尊为老不修,霸占侄媳妇简直就是个畜生。

“大侄子你听我说,这是误会,这是冤枉……”

赵信一个劲的喊,但是气头上的李小花的男人下手狠,直接给他打的嘴巴鼻子都出血了。

要不是黄三拦着,这说不定都打出人命 了。

最后这些人都被送到乡里,黄三这一晚上都没回来,张建国则回去舒服的睡了一觉,临睡前还特意去熬了一锅鱼汤。

把鲶鱼煎的两面金黄,然后放入泉水煮的奶白奶白的香气四溢。

这一大锅鱼汤熬好后,这才端上桌让红月和红梅都吃了一大碗,吃的时候他们都关着几个院子门,生怕这香气飘散出去了,这也亏得张建国家里的院墙高,别人不知道。

“多喝点汤,暖和!”

张建国摸了一下红月的头,看着她脸上已经比前阵子有血色,心底感叹着还是要吃好点,这人吃饱穿暖后脸上的气色都不一样。

“你们最近晚上少出门,赵家接二连三出事,防止他们狗急跳墙,回头我看看有没有狗呀啥的,抓一个在家养着……”

张建国喝汤的时候,忍不住叮嘱了父母和妹妹一声。

赵诚那个人应该很快会反应过来,赵信是被人坑了,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想办法报复,自己倒还不怕,就怕父母和妹妹他们被暗算!

瑟瑟秋风吹过,树叶沙沙的落下。

天凉了,张建国抱着笑笑,在门口晒太阳,脸上带着笑容,因为最近这日子太舒心了。

赵信被送到乡里去了,流氓罪这可就严重了,村长自然是做不成了。

黄三暂时代村长兼任民兵连长的职位,一下子成了村里最有实权性的人物。

越是偏远的小地方,这种小村官的权利越是大,黄三升职也给张建国带来了好处,他现在协助村长在村里跑跑腿,其实每天也有十分工分,只用每天去点个卯就行。

不像以前,但凡没有上工,就没有一分的工分记录,也就没有粮食分了。

张建国有空就溜达回来,抱一抱笑笑,她现在偶尔睡觉醒来,最喜欢的就是转动着小脑袋到处看。

听到一点动静,就喜欢扭头脖子去张望,还喜欢把手放进嘴巴里吸,硬是把小小的大拇指,吸的尖尖的和别的手指头就不一样,弄得何玉芳忍不住给她袖子弄长点,这样她就不容易去吸自己的手指头 。

周芷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在张建国的面前,跟着的还有她的堂哥周勇军。

两人大包小包像走亲戚一样,提了不少的东西,汗流浃背的出现在张建国面前,还不住的给他们领路的老乡表示感谢。


“张建国,奶粉,奶粉……”

周芷兰看到张建国抱着笑笑,心底还挺高兴的,觉得张建国看着不太靠谱,谁知道还这样负责,真是人不可貌相。

而张建国也没想到他们居然还真的到赵家村了。

这边交通也不方便,两人带着那么多东西找过来,估计饭都没吃,就赶紧让人帮着喊一下母亲过来,让帮着张罗做顿饭给他们吃。

毕竟两人不认得路,硬是花了一二个小时,才找到他家,早就错过了饭点,这会真是肚子饿的咕咕叫。

何玉芳赶回来的时候,就看到周芷兰正细心的照料着笑笑,一边热情的招呼着,一边把家里的鸡蛋都拿出来,这会做饭也早了点,她又怕周芷兰他们肚子饿,所以干脆给打了两碗荷包蛋。

这种荷包蛋,直接在开水锅里滚两滚,等鸡蛋白凝固后捞起来,再加几勺子白糖,放一勺猪油,就是农村最能拿得出手的美食了。

周芷兰和周勇军本来就饿,咬一口鸡蛋,里面蛋黄都没有完全凝固,白色的蛋白,金黄的蛋黄,再加上甜汤和香香的猪油,吃一口都觉得无比的满足。

“好香啊,你家也不宽裕吧,我这里还有一些粮票,别的东西也不好带,粮票你收着……”

周芷兰看了一下张建国的家里,虽然到处收拾的干干净净,但是家里唯一一张八仙桌,腿还是断的,用了不少钉子钉好的。

至于别的家具,几乎没有,唯一看的上眼的就是一个新的热水瓶,放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

看得出来,张建国家里并不是那么宽裕,或者说,农村比城里的生活条件还是差距有点大。

“不用了,我们这边用不上粮票,今年是天旱到处没水,日子过得差点,其实,我家还算不错了,你放心,我不会让笑笑遭罪的……”

张建国抱着笑笑,满脸轻松的和周芷兰在后院说着家常,院子里还有红月和红梅在跳皮筋。

周芷兰把带来的奶粉拿出来,数一数居然有两三罐之多,还有一些崭新的布料以及棉花,还有一双小鞋子和一套新衣服。

这些东西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那是相当重的礼物。

“这奶粉你从哪弄来的,这东西可不好买,我在黑市上观察过,卖的都不多,奶粉我留下,布料你拿回去,自己可以做一身衣服啥的,我妈给笑笑做新衣服和鞋子!”

张建国其实有钱,哪怕上次给笑笑治病花了一些钱,但是他手里还有将近上千块。

这会的钱很值钱,这些钱就差不多一笔巨款,没啥大的开销,基本花不完。

他觉得周芷兰哪怕在城里上班,但是一个姑娘家,拿的是死工资,肯定也没多少钱,还是替她省着点。

也许是阳光不错,也许是气氛很好,周芷兰此时很放松,也说起自己家里人介绍了一个对象,叫郑泰有点路子,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弄到了几罐子奶粉。

这些奶粉,正好给笑笑补一补,等奶粉喝完了,她到时候再帮着想办法。

“哦,那恭喜你了,你对象还挺有本事了?郑泰,这人怎么名字听着有点耳熟?”

张建国愣了一下,突然觉得有些口渴,顺手就把笑笑递给了周芷兰,去水缸里舀一瓢水喝,却被周芷兰看到,嚷嚷着让他烧水喝,说是生水不干净,容易生病肚子疼。


张建国没有理会他们这些人,而是专心的把那些从水井里面挖出来的石头扔掉。

他倒石头的时候,一直都很小心,还特意用棍子扒了扒那些石头,有人看到张建国那动作,根本没人能理解,说他疯了,有没有水源,看水井里就知道,看石头干嘛,还想在石头里找到金子吗?

“爸,继续挖,这里有红石头,我找到红石头了……”

此时的张建国居然喊了一句,因为他看到红石头,就是在他家地窖下面挖出来的红石头,

这水井底下居然也有?

这发现让张建国精神一振,看来自己猜测的还是正确的,这边的水井和地下暗河估计是相通的,只是挖的不够深而已。

果然张元顺听到儿子的话,立刻精神抖擞,这会也在水井下面发现那些红色的石头,他也十分高兴,因为这只有他们知道,红石头下面应该就有水。

两人确定这件事后,就没有别的想法了,一个劲的挖,轮流着往下挖。

又接连着挖了一天,这会村里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开始还有人在说各种风凉话,后面就听张元顺惊喜的喊了一声。

“有水了,水来了……”

就是这一句喊,让本来还在观望的村民们一下子沸腾了,不住的往水井边挤去,有人还不相信的一个劲喊,让他看看。

等到带着泥浆的石头被挖上来后,所有人都激动起来,不少人都要帮着下去挖水井,而原本在水井上面冷眼观看的那些人,一下子都热乎起来,纷纷来帮忙。

许多人连外衣都脱了,争先恐后的要下井帮着挖井,而张元顺被人当成英雄一般,直接给请上来了,甚至有人要把他抱起来欢呼。

实在是赵家村久旱无水,大家吃水太难了,这要是这口水井出水了,则村里所有人吃水的问题解决了!

大喜事,这是天大的喜事!

张元顺被人端来一大碗的糖水,还有人端来一个洗脸盆,有人在下面代替他挖井,有人给他搬来凳子,也有人给他打扇子问他下面水井的出水情况。

“有水渗出,就是不多,我琢磨着还往下面挖个一两米,也许就够乡亲们吃水用了……”

张元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人众星捧月般的簇拥在中间,连黄三都挤不到他身边来。

一边的张建国看到这一幕,笑眯眯的打心底里高兴,父亲应该从来就没有过像这样的高光时刻,这辈子,他一定要好好活着,活成自己心底的那道光!

张建国父子两人和黄三发现新水源的时候,在赵家村成了最劲爆的消息。

全村所有人,都像是看热闹一般,全围上来了,哪怕到了天黑,所有人都举着火把,不愿意回去。

因为这口井的出水量,关系着全村人吃水的问题。

在大旱之年,实在是太重要了,甚至这消息已经传到乡里去,乡里都派人来检查挖井的工作。

而此时村民已经在黄三的安排下,分成了几班倒,每两个人下水井挖几筐泥沙,一个人举着火把,一个人负责挖,渗出的水已经有半米深,按照以往的经验,几乎不用继续挖等着出水就好了。

可大家伙缺水都缺怕了,这会都在坚持挖,希望水井的水能多涌出一些。

这样也够大家吃水用了。

一直到夜深了,最后一拨人浑身湿淋淋的爬上来后,说水井里面的水,已经有一米深了,黄三这才命令人们不用下去,现在派几个民兵晚上不休息,一直守在水井边。


而这年代,物资匮乏,大家可都不宽裕。

所以这姑娘想了想,觉得张建国这么久不来,大概是不会来了,她怕耽误了时间,所以马上转身就走,打算送孩子去医院。

“哎,哎,抱孩子的姑娘你别走,别走呀……”

突然张建国的声音响起,让本来已经快步离开的姑娘,一下子反应过来了,原来喊得是她。

她扭头才发现,张建国坐在一辆毛驴车,虽然有点腥臭味,但却让她赶紧抱着孩子上来,而旁边张元顺正在赶车。

嘴里还说着作孽呀,这谁家丢了孩子?

谁身上掉下来的骨肉,咋就被狗叼走了,也不知道咋回事,是不是身体有啥毛病?

张元顺嘴里虽然唠叨着,但是赶车赶得非常快,不一会的功夫就把他们送到医院门口,还往张建国手里塞了今天卖鱼的两百多块钱。

“你先拿着,我得赶在天亮前回去,到时候就说你头不舒服,来看病,给你请假,你把这孩子事情处理好……”

“嗯,知道,爸,你放心就好了,对了,别跟赵家人起争执,更不要跟他们吵架打架,等我回来。”

张建国叮嘱了一下父亲,他一直担心父亲暴脾气上来,跟赵家人起冲突,让前世事情重演,这会让他都后悔重回一世。

“我晓得,现在日子这么好,我可惜命了……”

张元顺也察觉到,儿子似乎特别担心他的跟赵家人打架或者起冲突,所以有事没事最喜欢叮嘱这个,他耳朵里都听出老茧了。

见到父亲这样说,张建国也就没说什么,而是赶紧抱着孩子进医院。

路上他已经弄清楚,这个大眼睛的姑娘叫周芷兰,她买的东西都让人先带回去了,本来在等人,却没想到遇到这茬,人命关天自然是要先救这孩子。

孩子送进去抢救的时候,遇到点麻烦,人家要登记孩子姓名,父母啥的,还要介绍信,可张建国和周芷兰什么都没有。

只是表示,晚上看到狗叼着孩子,抢下来的就送到医院来,也不知道孩子身体咋样,有没有受伤或者先天的疾病等,

好在医院也特事特办,类似这样事情他们也见过一些,主治医师说孩子落水受过冻,身体发育完整没什么毛病,但是现在生理机能很弱,随时都可能死亡,让他们有心理准备。

然后就是交钱。

周芷兰把身上的钱都拿了出来,有五十多块钱,都塞给张建国让他拿着去救孩子。

张建国想了想没要,表示自己有钱,这让周芷兰有些吃惊,毕竟印象中这个卖鱼的可不是好人,特别不老实,谁知道这会倒是愿意拿钱救人?

真让人刮目相看。

此时两人都在急救室外面等着,张建国坐下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身上冰凉凉的,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赶紧捡起自己抱孩子的衣服给自己穿上。

那边周芷兰的围巾已经脏了,上面有些血渍,两人坐在那里都不知道说什么。

突然周芷兰冒出一句话。

“这孩子,估计是个女孩子,被人遗弃扔河里了,我知道那附近有条河,这么冷的天,这是多狠心的父母呀……”

“是呀,这孩子,也不知道救不救得回来,对了,我在赵家村,距离这边有点远,我家有两个妹妹,我爸妈都挺好的,要是这孩子能救活,要不,我带回家应该可以养的活,不差她一口饭吃……”


几个人正商量着笑笑的安置问题,张建国表示孩子自己可以带回去养,他家虽然在农村,但是家里和睦,父母也善良,对于笑笑一定会视如己出善待她,关键是家里条件也不算特别差,不差这孩子一口吃的。

张建国愿意把笑笑带回去养,有些出乎兰玲和周勇军的意料之外,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但是又愿意主动抚养的人可不多,没想到张建国这么有责任心。

周芷兰和兰玲有些舍不得,可兰玲把闺女喊到一边去,表示看着张建国这小伙子心肠也挺好的,应该不会亏待这孩子,要不把他地址拿着,回头有空去看看,要是孩子在那边照顾不好,他们再接过来。

或者,张建国家里要是不乐意,他们也可以接过来,总而言之不能亏着笑笑了,这孩子可怜,被他们捡到了要善待。

周芷兰知道母亲心肠好,说的也在理,虽然心底有些不舍得,但最终同意这个办法,不过笑笑还得在医院待几天才能走,所以周芷兰就和母亲商量着,赶紧给笑笑准备点衣服,要不然天冷了,这孩子衣服都没得穿。

就算是张建国会对孩子好,他一个大男人,这种活肯定不行,所以周芷兰和母亲回去赶紧买棉布,又去借了一个院子里大姐的缝纫机,三个人忙着给笑笑缝制小棉袄和棉裤。

张建国趁着周勇军在医院照看孩子,和他约定好,三天后来接孩子回去。

他则赶紧回家一趟,毕竟要把这事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他一回去,就看到村里欢天喜地的像过年,不少人见到他都热情的打招呼,还问他身体好点没,张建国赶紧表示去医院看了一下,抓了点药,问题不大。

这会张建国才知道,那口水井出水了,水量那是特别大, 这样一来,村里人吃水都解决了,难怪家家户户想过年。

因为他说去城里医院看病,他的父亲张元顺和黄三就像是英雄一般,众人还商量着给他们开一个表彰大会,而且乡里也号召附近几个村都向他们学习。

看着家里人喜气洋洋的,张建国当即就把笑笑的事情说了一下。

“这孩子可怜呀,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遇到也是缘分,跟我们家有缘分呀, 怎么没抱回来?就是这么大孩子,太小了,咱们得想办法弄点奶粉,要不孩子养大身体差呀……”

何玉芳一边感叹着孩子可怜,一边张罗着说去哪弄点奶粉好,根本就没想过说孩子不要的问题。

“就是,就是这孩子跟我们老张家有缘分,我又多个闺女了,嘿嘿……”

张元顺还挺高兴的,说那孩子有福气,刚捡到这村里就打出来一口井,好事呀,多好的兆头。

张建国知道父母不会忍心拒绝,这会看到他们满口答应,还特别的喜欢,心底也松了一口气。

顺便和家里两个妹妹说了一声,最开心的居然是张红月,她最小还没上学,听说过几天她会有个妹妹,就觉得以后没人跟她玩,可以跟着妹妹玩,只有张红梅有点闷闷不乐。

张建国从兜里掏呀掏,掏出一把大白兔奶糖,一个妹妹给了一把, 这让张红梅一下子笑出声了,有糖吃,好甜呀。

她可最馋的就是这一口。

有糖吃,至于妹妹啥的,她早就不放在心上了。


这话说的,张建国笑了笑,可就是不听。

“你说不定见过这人,他是钢铁厂的,我爸一个单位的,我们两家人从小认识,人还行吧……”

周芷兰不知道为什么,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了,她也不知道为啥要和张建国说这些。

本来,所有人都觉得,她和郑泰挺合适的,两家知根知底,人家父母又非常的喜欢她,又是主动求做的媒,郑泰对她也上心,家里情况也很好,似乎一切都很完美。

可是,周芷兰心底总有些不安和不舒服。

也不知道为什么。

张建国也感觉到,周芷兰似乎有些不高兴,自己虽然也在努力和她说话,但是她整个人无精打采,似乎提不起精神来。

以至于走的时候,何玉芳塞了不少的泥鳅干给他们,还抓了两只鸡,两人死活不要,但是何玉芳追了好远,硬是把鸡塞给了周勇军,搞的就像是打架一样,惹得隔壁杨老太一直在旁边看热闹。

还不停的打听着,是不是谁家给张建国说的媳妇,怎么长得这么俊俏?

张建国不胜其烦,又怕杨老太瞎传,就说是周勇军是他朋友,他们兄妹今天刚好路过来看看。

“我才不信,这么漂亮的姑娘,还带着这么多礼物,你妈还那么大方,都送了两只老母鸡出去,这要不是你对象,你妈才不会舍得……”

杨老太却一口咬定,这来的周芷兰是张建国的对象。

很快在杨老太那大嘴巴的宣传下,村里许多人都知道张建国有一个城里对象,长得眼睛特别大特别的白特别的漂亮。

关键那城里对象还专门大包小包的看看他,这就着实让人羡慕了。

以至于黄三听到风声,都来问张建国,问他啥时候定亲,啥时候把房子修整一下?

弄的张建国不得不解释,没有的事情,是杨老太那张大嘴巴瞎说,甚至这次张建国发脾气了,何玉芳也气不打一处来,把杨老太骂一顿,说是以后自己娶不到媳妇就要怪她。

一天天的尽给人添乱瞎说。

好在这只是个小插曲,对于张建国来说影响不大,唯一让他有些奇怪的事,这个郑泰的名字,让他总是有几分熟悉的感觉,似乎在哪里听过。

只是,他总是想不起来。

张建国原本也没放在心上,但是一连几天总是记着这事,就想着有空去城里,哪天看看这郑泰,说不定见了人就知道他们是不是熟人。

所以张建国和张元顺趁着天气还不算是太冷,赶紧又弄了一车的鲶鱼去黑市上卖。

这一次,他们在毛驴车上装了大几百斤的鲶鱼,他们也不敢经常去黑市,一般隔一段时间才偷偷都去一次,主要也是怕被人发现举报,这事得背着点人。

路上,张元顺说起自己碰到赵元成的哥哥,他阴阳怪气的欠收拾,今天两人拌嘴,差点动手了的事情,这让张建国都有些头皮发麻。

“赵家那兔崽子,一开口就骂你,说你被打是假装的,故意讹诈他家的,我,我真是气不过,差点就动手了,这不你一直不让动手,还好,关键时候记住了……”

张元顺有些心虚,因为儿子千叮嘱万叮嘱,一直在说这事,他原本也是记得不打算和儿子讲。

但是今天说着说着就说漏嘴了。

“爸,这都和你说了多少回,你咋就记不住?不要和他们争吵动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