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杜红英高志远的女频言情小说《七零宠婚,嫁给第一硬汉杜红英高志远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紫云飞”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你还别说,不少人都以为是我儿子呢,我周贵安有这么老吗?”周团摸了摸自己的脸:“格老子的,是不是也要抹点百雀羚让脸皮变白才显年轻点?”“呵呵,咱们当兵的人,有几个白的。”万政委脑子里还有—个疑问,想了想又咽了回去。—行人回到办公室,又说起了接下来的训练之事。万政委也渐渐的忘记了他想说的事儿。快下班的时候周团接到了—个电话。“我是周贵安。”“贵安,是我,贵芳。”“二姐,啥事儿?”周贵安连忙问:“是不是有大姐的消息了?”“没有。”周贵芳道:“今天通安村有—个女子来取信,信是她爱人寄给她的,她爱人是—个当兵的,和你长得好像!”“呵呵,这世上长得像的人多了去了,我这儿有—个兵和我长得像呢,人家都以为他是我儿子。”“这样啊。”周贵芳有点遗憾:...
《七零宠婚,嫁给第一硬汉杜红英高志远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你还别说,不少人都以为是我儿子呢,我周贵安有这么老吗?”周团摸了摸自己的脸:“格老子的,是不是也要抹点百雀羚让脸皮变白才显年轻点?”
“呵呵,咱们当兵的人,有几个白的。”万政委脑子里还有—个疑问,想了想又咽了回去。
—行人回到办公室,又说起了接下来的训练之事。
万政委也渐渐的忘记了他想说的事儿。
快下班的时候周团接到了—个电话。
“我是周贵安。”
“贵安,是我,贵芳。”
“二姐,啥事儿?”周贵安连忙问:“是不是有大姐的消息了?”
“没有。”周贵芳道:“今天通安村有—个女子来取信,信是她爱人寄给她的,她爱人是—个当兵的,和你长得好像!”
“呵呵,这世上长得像的人多了去了,我这儿有—个兵和我长得像呢,人家都以为他是我儿子。”
“这样啊。”周贵芳有点遗憾:“但是那个军人的眼睛很像大姐的那双荔枝眼,目光明亮有神很机灵。”
“那个人叫什么名字?多少岁?”
“不知道,那个女子很警觉,怕我是坏人似的,不肯告诉我。”
“那也说明不了什么呀?”周贵安—声叹息:“都说雁过留痕,大姐在那里生活过怎么也该留下点印迹的,你慢慢找,就不信找不到大姐。”
“嗯,我知道。”
这也是周贵芳自愿调到这个偏远的镇上邮局工作的重要原因。
周家—共有三姐弟,在那个特殊年代他们姐弟三人都投身革命事业。
那—年大姐二十岁,自己十八岁,弟弟才十六岁。
姐姐是随军卫生队的护士长,最后—次有联系时姐姐说她可能要结婚了。
周贵芳—直在等姐姐的好消息,也想知道姐夫是—个什么样的人。
结果从那以后杳无音讯,后来又经历了特殊时期和动乱年代,和自己有联系的只有弟弟周贵安了。
这些年来—直在打听,只听说后来姐姐所属部队开赴了鸭绿江,别的什么都没打听到了。
周贵芳手里捏着那封泛黄的家书是从这个小镇上寄出来的,她来万安镇工作了半个月了,每到休息的时候就特意去四处走走看看,和—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们聊聊天,有意无意的问—些五零年有没有部队驻这儿的事情。
很遗憾的是她们都没有什么印象了。
好不容易听—个大爷说有部队路过,—问穿着打扮周贵芳听出来了应该是四九年反动派军队逃散的散兵。
“大姐,你在哪儿呀,你给我们托—个梦也好啊。”
父母已经年近七十了,经历过动荡不安的岁月身体早就垮掉了,他们强撑着不外乎就是想等着大姐回来。
其实周贵芳和周贵安都有—种不好的预感:或许大姐早就牺牲了!
在那个年代没能找到烈士家属的不止她—个。
通安村,没有高志远在身边的杜红英真是觉得盛夏的夜漫长得很。
想了想,干脆做短裤吧。
没错,她扛回来的粗布是有大用处的:做了短裤可以拿去卖,或者实物交换也行。
这个时代说是很严要割资本主义尾巴,事实上农村集贸市场并没有管得这么严。
当然,粮食是绝对不能买分年度的,其他的大多是自留地的自产自却,涉及到粮油布这些物资的时候是需要票的,没有票的就是议价,普遍要贵—些。
帅帅的高志远来迎亲了。
迎亲礼除了乡下常见的这些东西外,让亲戚朋友和村民诧异的是还有三转一响。
“我的天,收音机、蝴蝶牌缝纫机、永久自行车、上海牌手表,高家的彩礼这么强!”
“高家这么有钱啊!”
“看得出来高家对杜红英这个儿媳妇特别满意。”
三转一响,城里人结婚才有的待遇,杜红英都有。
“啧啧,看来高家娶媳妇是下了血本噢。”
村里的姑娘们简直羡慕坏了。
李红梅也为杜红英高兴。
彩礼越多说明对新娘子越满意。
杜红英看着牵着自行车穿着军装的男人对自己笑,突然间鼻子一酸眼眶发涩。
“给你做了四套衣服。”高志远小声说道:“应该能穿上,你要不要试一下?”
这又是额外增加的。
上辈子没有的,这辈子高志远都给她补上了。
杜红英心里五味俱陈,上辈子她是有多蠢啊,拒绝了换新郎。
这辈子换了,真香!
高家的彩礼出乎意料的多,让杜天全和陈冬梅有点紧张。
“我们给红英准备的四铺四盖是不是假了点?”
十里八乡嫁闺女都是双铺双盖,四铺四盖是要点家底的人才能做出来。
陈冬梅已经是勒紧裤腰带置办了这些嫁妆,还请木匠做一架四柱床、两张木凳子、一个洗脸盆架子,她原以为可以是这个村子里的头一份,可以给闺女长脸。
没想到,高家不声不响的准备了这么多彩礼,让她有点措不及防。
“没事,这些东西都给红英做陪嫁,送到高家去。”
杜天全说自己又不是卖闺女,万没有留下来的道理。
“爹,娘,缝纫机和手表我带走,自行车留在家里,给红兵骑,他上中学离家远正合适。收音机爹留下,方便听听新闻”
高志远探亲假结束就要回部队,自行车他也用不上。杜红英上辈子都没学会骑自行车,带到高家去最后会便宜了谁可想而知。
“那怎么行,说出去不好听。”
说杜家截留闺女的彩礼,杜全天丢不起这个人。
“要不然问高志远。”
高志远被老丈人喊进了屋,原以为是什么大事,结果问自行车。
“叔,给你们家就由着你们安排,怎么都行,我没意见。”
“你个臭小子,还喊叔啊。”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杜天全这个老丈人看高志远也有同感。
临时换了这个女婿,怎么看怎么顺眼。
反倒是高思文那个小心眼直接给拉进了黑名单,自己以前真是白心疼他了,连他去中心小学代课的事儿都是自己这个队长张罗的。
忘恩负义的东西!
“嘿嘿,脑子没转过弯。”高志远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后脑勺:“爹,娘,这些东西你们说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或者听红英的,我都没意见。”
“带走吧,闲话不能让别人说。”陈冬梅看着高志远这个新女婿还是心有余悸的,临时换上的,也不知道和红英能不有过到一起去。
她可不想截留这些小东西影响了夫妻感情,更不想让闺女被公婆小看了去。
“行了,都带走。”杜天全大手一挥:“这事儿就这么定了,高志远,你以后得对我红英好一点。”
“叔……不是,爹,您放心,红英要是受了一点儿委屈我随便你捶。”
“那还差不多!”
有这句话,杜天全是真的放心了。
越发觉得,这个女婿换对了!
杜家的酒席是明天一早的,深更半夜了陈冬梅都没法休息。
一是要安排七大姑八大姨去邻居家借铺休息;二来厨房里厨子总是在找她要这样要那样的东西;第三个,她还要在闺女房里看着收拾明天的嫁妆。
亲戚朋友的添妆分门别类的放了两挑。
四铺四盖,枕头里要放小麦高小粱或大米。
看着娘在装白花花的大米,杜红英连忙阻止。
亲娘真是太实诚了!
八个枕头装满少说也得两百斤大米,一个人的全年工分换的口粮就没有了。
“娘,可以装高粱壳或二粮壳,不要全装米了。”
杜红英知道村上姑娘陪嫁的枕头里有装棉花的,有装高粱壳、二粮壳的,装米装小麦的人家都很少。
这是要娘家有足够的余粮才会装大米。
凭工分挣口粮的年代,谁都不比谁富一点。
“那不行,你嫁过去就得带着口粮去,要不然会被嫌弃。”陈冬梅道:“我们家就嫁你这一个闺女,娘也是没本事,要不然陪嫁也应该多一些。”
“娘,不要,你要装这么多米,我就不带枕头走。”
上辈子她带了这么多嫁妆去高家,公婆自然是高兴得很。
可是她无意中回娘家才发现家里只吃两顿,晚上还是稀饭。
为了给自己撑面子,爹娘是真的勒紧了全家的裤腰带。
“你个傻妮子噢,娘这是为你好。”
“娘,我知道您是为我好,我更不能不顾你们的死活,你给我装这么多米,家里还剩多少?”
“家里有。”
有什么有?
杜红英打开了放粮食的木柜子,里面总共不到两百斤谷子了。
“立了秋就打谷子了,不用担心的。”
“娘,打了谷子也要到过年才分粮,这点谷子能吃到过年吗?”想着上辈子自己都没管过这些,满心满眼要当高思文的新娘,娘说他是老师,陪嫁不能少了,要不然要被人小看。
一家子陪着小心最后却落了那样一个下场,越想心越疼。
“你放心好了,你爹会想办法的。”陈冬梅道:“你爹不仅是队长还是木匠,出门做几次工就能挣口粮。”
“不行,娘,我绝对不同意您装这么多大米。”
母女俩僵持不下,杜天全听到母女俩争执的原因后感慨不已:“红英懂事,她娘,要不然就给红英装四个枕头的大米,两个枕头的高粱两个枕头的小麦吧。”
用杂粮充抵一下,杜红英勉强接受这样的安排。
爹娘爱她,上下两辈子都一样。
这辈子,她一定要好好照顾爹娘,不让他们那么辛苦劳累了。
一九七三六月十五傍晚,通安村的三姑六婆在院坝里乘凉边议论纷纷。
上午高志远当兵回来探亲,顺手在通安河里捞起了一个姑娘,姑娘溺水,他还做了人工呼吸,人救活了麻烦来了:这个姑娘是双胞胎哥哥高思文的未婚妻同村的杜红英。
小叔子不仅抱了大嫂,还亲了很久,而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亲的。
这都叫什么事儿?
“你就见不得我好,杜红英是我未婚妻,是你的大嫂,你怎么就……”
高思文红着眼睛瞪着高志远。
“那是在救人。”高志远冷声道:“我只是渡了几口气,没你想得这么龌龊,亏你还是代课老师,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
“放屁,救人用嘴亲。”
“我劝你文明点。”高志远真是懒得和他多言:“我和杜红英清清白白的。”
“呵,青天白日大众广庭之下亲嘴,还清白?”高思文转身道:“爹,娘,退亲,这个女人我不会娶。”
“作孽噢,六月十八就是你们成亲的日子,什么都准备好了,亲戚朋友也通知了,你说不娶就不娶,杜家怎么交差?”
当娘的人真是操碎了心,张桂兰自从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后就将村里同龄的和小几岁的姑娘挨个儿观察了十多年,最后看上了杜红英:丫头虽然黑了点,但是干活麻利,胆大心细,力气大得能抵一个男人。
老二高志远十八岁当兵五年了,她想操心都鞭长莫及。
老大高思文初中毕业当了中心小学的代课老师,长得白净斯文就不是干活的人,定下杜红英,半工半农吃穿不愁。
自打起了这个心思,她就刻意的和陈冬梅走得近,两人好得能穿同一条裤子。
高杜两家打亲家,真正是亲上加亲。
有一个代课老师的未婚夫杜红英自然欢喜得很,做布鞋纳鞋垫甚至还给偷偷了攒了两年的钱买了一斤二两毛线,一心一意要为他织一件毛衣。
“高思文,你不能这样对杜红英,她意外落水已经是不幸了,你还要退亲,让她怎么活?”
高志远忍无可忍,这怎么就是自己的亲哥,好想上手揍人!
“呵呵,怎么,这就心疼上了?你要心疼你娶。”高思文冷声道:“我看你恐怕就是打的这个主意。”
“高思文!”高建成厉声喝道:“你当真不娶?”
因为两家媳妇儿好,高建成和杜天全也成了好兄弟,高家要悔婚,这话他是说不出口。
“不娶,打死都不娶,我不会戴这顶绿帽子。”
“行,你不娶。”高建成一张脸气得通红指着高志远:“他不娶,你娶。”
“他爹?”
张桂兰都懵了。
高志远也不敢相信的看向自己的亲爹。
“高志远,你是不是男人?”
“爹,我是军人。”
不仅仅是男人,还是军人。
“是男人,明天就跟着你娘去杜家,去定下杜红英。”
抱了亲了,那就要负责任。
谁也没注意到,高思文嘴角露出了不可察觉的微笑。
“高思文,我再问一句,你当真不娶杜红英?”高志远冷冷的盯着他:“你不后悔?”
“后悔个屁,我绝对不会娶她。你要娶也挺好的,我会叫她一声弟妹。”
高思文心里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终于甩掉那个女人了。
“行,娘,明天我跟着您去杜家提亲。”
高志远直接进了自己的房间。
“爹,娘,你看见了吧,高志远可没安什么好心,我估计他从水里捞起来看见是杜红英后就是故意亲她的。”高思文还特意不满的说。
“闭嘴。”高建成瞪着他:“你和那个文菊的事儿,你以为老子眼睛是瞎的?”
“哎哟喂,你们扯啥呢?他爹,当真的要让志远娶红英?”
“娶,红英是个好姑娘,可不能让她被人戳脊梁骨。”
被高志远抱了亲了被高思文退亲了,她还能嫁给谁?
只能是高志远。
杜家,陈冬梅看着床上烧得满脸通红的女儿着急上火。
“好好的,怎么就掉水里去了呢?又怎么让高志远救上来了,还让他占了便宜了,这可咋整啊?”
“行了,志远也是为了救红英,别胡说八道的。高思文是老师是有文化的人,通情达理,不会计较这些,要紧的是得赶紧的给她退烧,十八就要出嫁了,可不能病怏怏的嫁过去,不吉利。”杜天全喊二儿子:“红兵,你去请赤脚医生来给你姐打一针。”
“噢,好。”十六岁的杜红兵转身就往赤脚医生家里跑。
很快李医生就背着她的药箱子跟着杜红兵来了。
“发高烧了啊,多少度?”
“不知道呢。”
“那先量一个温度。”李医生拿出水银温度计甩了几下,看了看,叫陈冬梅塞到了杜红英的腋下:“对青霉素过敏不?”
“不知道,啥叫过敏?”
“算了,我还是做一个皮试。”
李医生拿出注射筒轻轻的在杜红英的手腕上注射了一点药液。
看了一下手表,让陈冬梅将体温计拿出来。
“哟,有点高,都三十九度六了。”李医生道:“等一会儿,我再观察观察,对青霉素不过敏就给她打一针,放心,这个药好得很,打了一针就能退烧。”
“多谢李医生,多谢李医生。”
“谢啥呢,红英这姑娘乖得很,怎么就掉水里去了,我听说后都吓得不轻,幸好遇上了高志远将她救了上来。这要是遇上别人啊,就算是捞上来不懂得急救措施这条小命怕也是保不住的……”
李医生一边絮絮叨叨,一边观察杜红英的手腕,不见红肿的迹象。
“不过敏,可以打。”
一针青霉素打了,李医生收了钱让注意点。
“多喝水,如果烧一直没退下去,你们最好送到镇上卫生院去,害怕烧起肺炎,那我就没办法治了。”
“好的,多谢李医生,多谢李医生。”
看着烧得昏迷不醒的大女儿,陈冬梅又开始抹眼泪了。
这一宿都没敢合眼,就守在闺女床边,时不时的摸一下她的额头,下半夜好像没这么烫了。
天亮了,陈冬梅去煮了点稀饭。
“杜大哥,嫂子,在家吗?”
张桂兰有些忐忑不安,她不知道这事儿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相对来说身后的大儿子还淡定很多。
“噢,是桂花啊,快,快进来坐。”陈冬梅看到张桂兰身后的小伙子一愣:“这是志远?和思文两兄弟长得不太一样,这双胞胎也有不一样的哈?几年不见差点认不出来了”
事实上,陈冬梅心里更纳闷:大清早的高志远来干啥?
自行车后面坐的是端着一个大碗的红卫。
“姐,我姐夫买了猪大肠,臭死了。我一路上闻着花椒都没缓过劲儿来。”
一进门红卫就告状。
“闻着臭吃起来就香了。”
高志远笑道:“这一幅猪大肠不要票,才一块二就买下了,好几斤呢。”
猪肉要票,六毛一斤,相比来说还真是划算。
“我才不吃呢。”红卫道:“这么臭的东西怎么会香,我不信。”
“小子,话别说太满。”杜红英笑着吩咐高志远:“谁买的谁洗,我只负责做菜。”
“你下厨?”高志远乐了:“我还说我来呢,这是要看你大展身手了?”
杜红英一愣,好吧,她忘记了自己上辈子当姑娘时是不擅长做菜的事儿了。
是的,在娘家的时候她很少下厨,但是嫁到高家,因为高思文嘴挑,为了讨好他,杜红英生生的将自己逼成了一个大厨。
“算了,还是你来吧,我打下手就好。”
杜红英果断的放弃表演,主要是怕爹娘追问,有些谎是不好圆的。
总得需要些时间才行。
“好,我来煮。”高志远道:“我先去洗大肠,是了,我还买了一个猪头,也便宜。”
便宜都让你占了。
杜红英很怀疑,他是怎么搞到手的?
要知道,一个镇供销社就那么点东西,票很紧张,谁不想买点不要票的便宜东西。
“有一个同学在供销社上班。”
见杜红英不信,高志远只好说了原因。
“男的女的?”
高志远一下就乐了,她媳妇儿这是吃醋了?
“女的,但是我们只是同学,是纯粹的同志关系。”
“最好是,要不然……”
看了一眼择菜的石灵和红卫,杜红英闭了嘴。
“哈哈哈……”
高志远爽朗大笑开心的去河边洗肥肠了。
杜红英则烧了火钩烙猪头。
猪头肉挺香,但猪毛是真的多,也很难打理。
“嫂子,你和高二哥真好。”
石灵悄悄的说。
“你以后也会过得这么好的。”杜红英红着脸回应。
要命,打情骂俏让两个小家伙看见了!
以后得注意这个问题。
“姐,我姐夫说要教我学功夫。”
啥?
“我姐夫说要教我学擒拿术,学会了好保护你不被人欺负。”
这小屁孩,谁要你保护。
要教她学游泳学骑自行车还要教小舅子学擒拿术高志远也不嫌忙啊?
“红卫,高二哥什么时候教?我可以跟着学吗?”
石灵欢喜的问:“我的力气大得很,我学了也能保护嫂子。”
“那得问我姐夫,我不敢做主。”
“嫂子,你可以给高二哥说说吗?”
“行,我给他说,你想学就学吧。”石家兄妹二人是真的大力气,杜红英能挑一百多斤重,小小年纪的石灵也可以,她们俩是村里拿满工分的女工,再没有第三个人了。
“嫂子你最好了。”
得,又来了。
高志远洗了猪大肠回来了。
杜红英听他安排菜,每一样都和自己想的差不多。
“对了,你去请一下赵爷爷建林叔和公公婆婆,还有你大哥吧。”
“不请他。”高志远说的那个他杜红英知道是高思文。
“我娘说要请。”将娘的话说了一遍,高志文只好答应:“我看他好意思来。”
结果大感意外,吃饭的时候高思文照来不误!
脸皮厚吃得够!
杜红英在心里默念了几句。
“好香啊。”
“嫂子真会做饭菜!”
张军王海他们陆续来了,一进门就夸赞。
杜红英的脸都红了,这功劳她可不敢要。
“我姐煮的饭,我姐夫烧的菜。”
红卫很实诚,当着大家伙儿的面直接揭了杜红英的老底儿。
“别闹了,今天还要请客的。”
真不能顺着男人来了,会要了她的小命。
杜红英打掉了那只煽风点火的手:“得起了,还得准备饭菜。”
高志远没辙了,只好起身。
“有鱼,我再去镇上买几斤肉。”
“有票吗?”没票的肉要贵很多呢,杜红英想起了自己的私房钱:“我去拿钱给你。”
“不用。”高志远从他的军用挎包里拿出一把的票和零钞:“上交工资,不多了,你先凑合着用,回头我再给你寄。”
杜红英打开看时,有壹市斤、叁市斤,伍市斤还有一张拾市斤的,还有布票、肥皂票、柴油票……都是全国通用的,零钞最大的就是一元钱的,数十张加起来有一十九元五毛八分。
“哪来的,你没有交给你妈?”
“回来前找战友们兑换的,想着路上用得上,家里也方便。”
只是没想到回来会遇上这件事儿,他心里恨着高思文作践杜红英,都是爹娘纵着的,心里有气压根儿就没想起要上交粮票和钱给老娘的事儿。
“我都成亲了,这些东西自然只能交给自己的老婆。”
这话杜红英爱听!
上辈子高思文的工资说是交给了婆婆张桂兰的,杜红英要买点卫生纸都得向婆婆开口。
“对了,你买的三转一响借了不少钱吧。”杜红英心疼了:“都借了谁家的,有多少,我记一下,回头有钱了就还上。”
杜红英决定了,等男人走后她要悄悄的搞钱。
“不用,都是找战友们挪的,回头等他们娶媳妇的时候我再补上就成。”
“可到底是欠着他们的”
“没事儿,我这些战友都是兄弟都挺好的。”高志远想了想:“过几天带你去县城认识认识。”
“嗯,好。”
听他这么说,杜红英知道高志远的人脉还真广。
还有就是,高志远要带她进县城。
看着这个男人,杜红英又想起了上辈子。
上辈子杜红英第一次去县城是八十年代了。
她不甘心没生育,想让高思文带她去医院检查一下。
“结婚这么多年了,没生就没生,检查什么呀,浪费钱。”高思文冷冷的说:“没空。”
杜红英最后还是悄悄去了县城,一下车就迷路了,问了几个人才找到县医院的大门。
挂了号去排队,发现看病的是男医生,吓得她掉头就跑。
病没看成,回来还被婆婆数落说家里活儿没干,饭没煮,猪跳出猪圈……
上辈子的生活就是一地鸡毛!
高志远给熬了鱼汤,炕了几个麦粑。
“你先吃,我去镇上了。”
“等等,你还没拿票。”
“噢,好。”还真是忘记了。
拿了肉票背了密背篼骑上自行车就走。
男人大长腿跨上自行车的样子晃花了杜红英的眼。
这男人……越看越喜欢!
这男人,是她的!
想到这些杜红英嘴角微翘心情特别美好。
“嫂子,嫂子。”
是石灵,这么早就来了?
“嫂子,我家自留地种的南瓜、汉菜和空心菜给你摘了些过来。”
“谢谢你,小灵。”
每人有一分地的自留地,是了,自己的自留地要不要找娘拿。
嗯,算了吧,她以后是要随军的,让娘种就行。
“这个南瓜可以炒南瓜丝,空心菜凉拌,汉菜用来炒。”杜红英高兴的说:“小灵,你可真是救了我的燃眉之急。”
也就自己有这么大的胆子,家里什么都没有敢请客。
“呀,嫂子,你家这么多鱼?”石灵三厨房里惊呼。
“嗯,你高二哥去河里捉的。”
事实上,杜红英都不知道这男人是什么时候抓的,大大小小的鱼十多条,至少有二三十斤,还都打理出来了沥着水呢。
“石灵,你帮我看着点,我还得去我娘家里抓些泡菜回来煮鱼。”
“来了,泡菜给你抓来了。”陈冬梅一进门:“刚才志远去镇上买东西路过家门口给我说要泡菜煮鱼,这不,就给你带来了。”
“娘,您真好。”
想啥来啥,娘就是她坚强的后盾。
“你这孩子……”
听高志远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还让自己过来帮忙,怕红英累着了,陈冬梅就觉得女婿还真不将她当外人,心疼媳妇也是真的。
看女儿眉眼里都是笑,陈冬梅是真的放心了。
“这么鱼怎么吃。”陈冬梅道:“鱼最是费油了。”
“不怕,昨天志远买了猪板油来熬。”
“过日子得算计着过……”陈冬梅有心想要教女儿节约,看到石灵在这儿也不好多说,今天她家是要待客,回头说她抠门了。
教女儿要私下里教。
“婶子,您说啊,我也跟着学学,我从小就没娘,都没人教我。”
“我就是说要算计着过,待客也不能省了。”石灵一张嘴,陈冬梅更不知道说什么了,生生的将话题转了一个弯:“今天你安排了几个菜?”
“石灵给我带来了些菜,呀,娘,您也给我背了豇豆过来、海椒茄子、空心菜这些过来。”
“嗯,知道你没有,总得有个换筷子的菜。”陈冬梅想起一件事儿:“你请客有没有请你公婆他们?”
杜红英……并没有。
“虽然是分了家,吃什么好的还是要想着老的。老的有爱心小的有孝心,一家人才像一家人。”
老娘真会教导闺女。
“嗯,知道了,等志远回来了让他去请公婆。”
“都请了你公婆了,就剩下你大伯子一个人在家也不像话,就一起请他过来吃吧。”
“娘……”
看着高思文她就吃不下饭好不好!
这兄弟俩一见面也会像牛一样红眼。
到时候好好的一个乔迁酒指不定又不欢而散。
“不管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表面上还是要过得去。”陈冬梅小声道:“闲话不能拿给别人讲,不请是你们的错,请了不来就是他的事儿了。”
是了,他可能会不好意思来,这样想着杜红英心里就好受了。
“还请了哪些人?”
“等会儿志远回来还要请赵爷爷和建林叔。”
分家时欠了他们二位的酒呢,这会儿一并请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