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会引发与西域诸国的不必要冲突。皇帝听信了王显的谗言,最终选择了王显的亲信前往西域。
赵充国得知这个结果后,心中满是愤懑与不甘。他深知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却因官场的黑暗与权谋斗争而被埋没。此次机会的错失,让他在之后的数年里,一直郁郁寡欢。他常常在营帐中独自饮酒,对着地图发呆,思考着若自己当时能有更多的人脉与后台,是否就能改变这个结果。但他也明白,事已至此,后悔无用,只能更加努力地在军中表现,等待下一次机会的来临。
晚年的赵充国,本以为可以功成身退,安享晚年。可命运却并未放过他。当时的皇帝刘弗陵,因赵充国在军中威望过高,且手握重兵多年,对他产生了猜忌之心。朝中的一些奸臣,如李沮,官职为御史大夫,他为了讨好皇帝,便联合其他几位大臣,暗中收集赵充国的所谓 “罪证”,污蔑他意图谋反。他们在朝堂上列举了一些莫须有的事情,如赵充国私自与边疆部落往来密切,家中囤积了大量的兵器粮草等。
皇帝听闻后,大为震怒,开始逐步削减赵充国的兵权,并对他进行监视。赵充国心中明白这是一场阴谋,但他却无力辩解。他的儿孙们,看到家族陷入如此困境,有的想要反抗,却被赵充国严厉制止。他深知,一旦反抗,便会坐实谋反的罪名,到时整个家族都将万劫不复。他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一切,归隐家中,闭门谢客。但他心中的壮志未酬之感,却如影随形,让他在无数个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赵充国一生的这些敌人,结局各异。阿瑶在邻村度过了平淡的一生,虽与丈夫相濡以沫,但心中始终对赵充国有着一丝愧疚与思念。王显在后来的一场宫廷政变中,因站错了队伍,被新皇帝抄家灭族,他的家族财富被充公,家族成员或被流放或被处死。李沮在皇帝刘弗陵驾崩后,失去了靠山,被新继位的皇帝以贪污受贿的罪名打入大牢,最终死在狱中。
当年与赵充国争夺西域出使机会的王显家族,掌权者王显,官至丞相,位高权重。他被后来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