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全新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是作者“哈李路亚”写的小说,主角是李承乾李世民。本书精彩片段:贞观十五年,从小穿越过来的李承乾发现老李竟然提前嘎了?那既然老李驾崩了,那皇位可就是我顺位继承了。谁敢拦在我的皇位之前,那就领教一下我建立的三大营吧!然而,李承乾却不知道。李世民其实是因为李承乾实在太沉迷奇技淫巧了,想要用这种方式来确立自己哪个儿子适合当后继之君,同时也想看看自己死后,大唐会变成什么样子?“啥?李承乾带着大军入长安了?”“他哪来的大军啊?”“还想要肃清世家?世家哪里好这么肃清?会天下大乱的啊!”“他还想要改革?想要出海?”……等着等着李世民突然发现。怎么朕的大唐如此强盛?哦,不,是朕儿子的大唐!...
主角:李承乾李世民 更新:2024-12-21 20:26: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乾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全新》,由网络作家“哈李路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是作者“哈李路亚”写的小说,主角是李承乾李世民。本书精彩片段:贞观十五年,从小穿越过来的李承乾发现老李竟然提前嘎了?那既然老李驾崩了,那皇位可就是我顺位继承了。谁敢拦在我的皇位之前,那就领教一下我建立的三大营吧!然而,李承乾却不知道。李世民其实是因为李承乾实在太沉迷奇技淫巧了,想要用这种方式来确立自己哪个儿子适合当后继之君,同时也想看看自己死后,大唐会变成什么样子?“啥?李承乾带着大军入长安了?”“他哪来的大军啊?”“还想要肃清世家?世家哪里好这么肃清?会天下大乱的啊!”“他还想要改革?想要出海?”……等着等着李世民突然发现。怎么朕的大唐如此强盛?哦,不,是朕儿子的大唐!...
可问题是他没有兵符啊!整个宫里都找遍了也没找到。
看着下方乌压压的军队,长孙无忌这才意识到,陛下不会已经把所有的兵符都给了太子吧?
他的冷汗一下子就从额头上冒了下来,那冷汗顺着脸颊流淌,浸湿了他的衣领。城上的守军根本一点士气都没有,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身体微微颤抖,手中的武器似乎都拿不稳了。
那些世家有自己的私军,可现在来不及调动啊!
恐惧是会传染的,哪怕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此刻也没有刚开始那么轻松了。
本来还以为有后援,结果搞了半天。就他们城头上这些人,这咋玩?
“我调的那一营千牛卫怎么还不来!”
长孙无忌看向自己的家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焦急。
“大人!”
家将满脸苦笑。
“本来都说好了,他们奉您的命令过来,可不知道怎么了!直接将末将拒之门外了。”
听到家将的话,长孙无忌差点没气晕过去,他的身体摇晃了一下,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还没等他做好决断,就听见楼下城门的一道喊声。
“我乃当今魏王李泰!我命令你们,打开城门!让天子大军进来!”
那声音清脆响亮,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
长孙无忌听着李泰的呼喊,无奈的闭上了眼睛,他知道,一切都结束了,他输了,输得彻彻底底。
李泰看着城门缓缓打开,那雄壮的军阵映入眼帘的时候,他还是很慌的。他的心跳陡然加快,眼神中闪过一丝恐惧,深怕自己的哥哥直接给自己送走了。
直到今天他才反应过来,这些世家没一个靠得住的。
自己以前估计是被人算计了,幸好自己大哥不争,自己也没听他们的暗算大哥。
不然还真是被这些世家当成一颗棋子肆意玩弄啊。
想到这李泰的心情畅通了,他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他恭敬的站在长安城门口,“臣弟恭祝大哥登临大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直接跪在地上,将头轻轻伏地,他的动作虔诚而恭敬。
李泰的带头直接让身后的守城士卒一个个放下手中的兵器,跟着李泰一起跪在了地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长安城内一个又一个人被带动跪在了地上,那场面壮观无比,像是多米诺骨牌一般,一个接一个。
……
整个长安城都在向新皇朝拜。
“陛下,臣没有说错?城门还是开了。”齐先生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得意光芒,。
此时,城门外的风呼呼作响,吹得他的衣摆猎猎作响,却吹不散他脸上的笑意。"
“怎么,房爱卿?朕的儿子提高了官员的待遇,就是一代雄主了吗?”
他有些哭笑不得。
房玄龄认真地摇了摇头。
“非也,世家之祸,历朝历代帝王都视为顽疾,无法根除,就像附骨之疽一般,侵蚀着王朝的根基。”
“太子殿下有如此雄心,且有手段,若是能根除世家之祸,青史会记载太子的功绩。”
“乱子还没有开始,先不用着急,若是真的起了乱子,且再看太子殿下的手段。”
“若是雷霆手段解决,世家之祸说不定还真要在太子一朝解决,官员的空缺能被解决,若新官员真有能力,且不出自世家,那么朝堂就不会瘫痪,世家也就没有那么棘手了。”
听到房玄龄的话,李世民眼中也是精光一闪,仿佛看到了大唐辉煌的未来。
“若是真的解决世家之祸,出现乱子也没什么。”
“承乾有句话说的对,天子,不是由官员推举的。”
“兵强马壮者才是天子。”
朕很赞同承乾的观点。
“只要朝堂不瘫痪,就是有些风波也是应该的。”
“世家要是敢做乱,那大不了朕就在当一回承乾的天策上将就是了。”
“玄龄,今晚召他们过来议事。”
“是,陛下!”
房玄龄领命而去……
大明宫。
这里庄严肃穆,却又透着一丝悲凉。
李世民的灵柩就静静地摆放在此处,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李承乾将周围的太监宫女全部遣散,偌大的宫殿中,只剩下他一人。
他缓缓搬了一把椅子,那椅子发出轻微的摩擦声,在这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
他默默坐在大殿之中,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情感。
“父皇,好久不见了。”
李承乾的话语在空荡的大殿里回荡,那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仿佛穿越了时空,带着他对父皇深深的思念。
他心中也不免沾染上了一丝悲伤之意,那悲伤如同潮水般涌来,淹没了他的心。
无论如何,棺中躺着的人是自己这一世的生父,是那个曾经在他心中无比高大、如神明般的存在。
“父皇,承乾当上皇帝了,没有杀青雀和长孙无忌,够给您老人家面子了吧?”
李承乾的嘴角泛起一丝苦笑,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可能是因为我穿越过来的蝴蝶效应,你这一世竟然死的那么早。比历史上早死了八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只是单纯因为宠爱青雀而已,并没有其他的什么想法。”
他的声音低沉,像是在和父亲倾诉着心中的秘密。
“青雀本性不坏,只是容易受人蛊惑,父皇,你不知道,上一世李承乾造反,你也没杀他,只是将他贬为了庶民,所以我这个当大哥的也不杀青雀。”
“长孙无忌是你最好的朋友,我也愿意让他安享晚年。”
“真的很难想象,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李承乾的眼中泛起泪花,回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小时候父皇和母后对他的点点滴滴,如同璀璨的星辰,在他的脑海中闪烁。
“你身后之事儿子会处理好,但一切从简,没有铺张浪费,国家现在需要发展,希望你能理解。”
“谥号儿子也给你准备好了。”
“和之前一样。”
“文。”
“庙号唐太宗。”
“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儿子倒是觉得,文皇帝不如武皇帝来的霸气,但谁让文比武更加好呢?儿子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李承乾的话语有些哽咽,他强忍着泪水,试图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说完,李承乾缓缓起身,转身离去。
他的脚步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踏在自己的心上。
走到大明宫门口时,李承乾的脚步停了下来。他微微抬头,望向天空,眼神中满是坚定。
“朕必远胜于历代帝王!”
说完,他挺直了腰杆,带着满心的抱负,直直地离开了大明宫。
两仪殿内,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李承乾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手中的毛笔如同灵动的精灵,在一张张宣纸上来回飞舞。
那毛笔与宣纸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
一张张宣纸上,写满了他关于大唐接下来该如何治理的想法。
摊丁入亩,这一改革之法犹如一把利刃,旨在打破传统的赋役制度。
让赋税更加公平合理,不再让贫民承受过重的负担。
士绅一体纳粮,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冲击着长期以来士绅阶层的特权,让纳税不再是普通百姓的专利。
火耗归公,则像是一条缰绳,勒住了官员贪污腐败的咽喉,规范了税收的流程。
这三条改革之法,被后世称为穿越者必用之法,仿佛是打开盛世之门的三把神奇钥匙。
李承乾深知,只要实行了这三条变法,国家一定会走向强盛,届时,国库才能够真正达到充盈。"
直到这时,朝堂上的官员们才感觉到后背发凉,仿佛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心头。
他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惊恐,大气都不敢出。
李承乾坐在龙椅上,皮笑肉不笑地看着下方的官员们,那笑容让人毛骨悚然。
“你们这些人,我都不是很信任,最好呆在这里别动,等朕一个一个把你们的都查清楚了。”
他的声音缓慢而低沉,却如重锤般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当然也别太害怕,只要你做的事情确实有利于社稷,哪怕你是世家官员,朕也是一视同仁的。”
朝堂上的众臣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噤若寒蝉,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他们的身体僵硬,额头冒出冷汗,眼神中满是恐惧与不安。
一队又一队锦衣卫如幽灵般出去又进来,他们步伐整齐,神色冷峻。
每一次进来,都会将手中的情报放在李承乾的御案之上,然后悄然退下。
那一份份情报,仿佛是死神的判决书,让整个朝堂的气氛愈发紧张。
天色也逐渐黑了下来,夜幕笼罩着长安城。但今晚的太极殿却是灯火通明,那明亮的烛光在夜风中摇曳,映照出众人阴晴不定的脸庞。
“房相,你可以回去休息了,以后早上的时间一律定为巳时,大家也可以多休息一会。”
李承乾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程知节也可以下去了。”
“李勣,侯君集,李靖,尉迟敬德……”
一个个报到名字的官员都如蒙大赦,他们恭敬地行礼,然后缓缓走出了太极殿。
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仿佛生怕惹恼了李承乾。
“萧瑀萧大人你可以先回去休息了,虽然你出身兰陵萧氏,但你没有贪污,反而还从家里拿钱接济百姓。”
李承乾看着萧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谢陛下!”
萧瑀感激涕零,他深深地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转身离开。
那些报到名字走出太极殿的官员,在走出殿门的那一刻,都松了一口气。
然而,留在殿内的每一个人,那都是冷汗直直地在头上冒着,衣服都被汗水浸湿。
那些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大家都是第一次见。
他们神秘而冷酷,行动迅速而高效。此刻,他们却如同梦魇一般的印在了所有人的脑海之中,那飞鱼服上的图案仿佛是恶魔的印记,让人心生恐惧。
直到不再有锦衣卫进入了,大殿上的气氛一下子凝重了下来,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李承乾打了个哈欠,眼中闪过一丝疲惫。
他看了一眼还剩下的人,这些人中有世家子弟,也有寒门官员。
他们大多不仅贪污,而且手底下都不干净,做了不少丧尽天良的事。"
这些决策虽艰难,但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必须实施。
“各地方若有奏报,直接呈给三省批阅,批阅过后放到朕的御案上便是。如地方遭遇重大天灾,加急奏章一律直呈给朕,无需通报。”
李承乾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政务,他知道这些细节关乎国家的稳定和百姓的安危。
他的眼神变得严肃起来,坐直了身子,心中下定决心要把国家治理好。
“平日里任何政令,朕都会通过齐太师通知文武百官,各位只需要各司其职,把朕的政令推行下去即可。”
李承乾目光扫视着朝堂上的群臣。
“今日早朝就到这,希望七天后的早朝,朕可以看见各位臣工把朕这次早朝安排的事宜全部完成。”
李承乾便起身准备离开朝堂。
“对了,房相,先帝丧事以及入昭陵事情你拟个章程,呈给我,一切从简,朕的登基大典也是如此,一切从简。”
说完他便匆匆离开了。
留下一群或沉思或兴奋的臣子。
下朝后的老臣们,各个脸上都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那喜悦如同春日里盛开的繁花,绽放在他们布满岁月痕迹的脸庞上。
他们纷纷簇拥到齐先生身旁,紧紧拉着齐先生的衣袖,那急切的模样仿佛生怕齐先生会突然消失一般。
一口一个“齐太师”,声音此起彼伏,询问着补贴相关的情况,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好奇。
就连那些平日里大大咧咧、只知舞刀弄枪的武将们,此刻也未能免俗。
他们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地从肚子里翻找出最后一点墨水,涨红着脸,搜尽脑海中所有赞美的词汇,拍着齐先生的马屁,只为能从齐先生口中多获取一些信息。
齐先生呢,则是满脸笑容,不厌其烦地对着这些前来询问的大臣们详细解释着补贴问题。
他的声音温和而耐心,每一个字都像是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大臣们的心。
房玄龄原本也是心头火热,那好奇心如同燃烧的火焰在心中熊熊燃烧,恨不得立刻就凑上前去询问具体情况。
可一想到陛下还在自己家中,他就像是被一盆冷水从头浇下,只能强忍着内心的好奇,脚步沉重地往家走去。
他一边走,一边看着李勣、程咬金、尉迟敬德这些人都如鱼得水般地围在齐先生身边,心中不禁暗暗叫苦。
回到家中后,房玄龄先是小心翼翼地左顾右盼,眼睛如同敏锐的扫视着四周,看看夫人在不在家中。
当确认夫人去了集市后,他这才松了一口气,蹑手蹑脚地走向厨房,轻声吩咐下人准备些吃的。
待食物准备好,他怀揣着食盒,偷偷摸摸地走到偏房。
“陛下,老臣来迟了,快吃东西吧!”
房玄龄一边轻声说着,一边迅速地将偏房的门关上,那动作快得如同闪电,随后将手中的食盒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一天没吃,此时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午饭就指望着房玄龄这一顿呢。
他一接过食盒,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也顾不上品尝味道,就如同饿狼扑食一般狼吞虎咽起来,那吃相完全没了往日的威严。
看着陛下这般模样,房玄龄内心满是不忍,眼眶微微泛。"
李世民端起碗,轻轻吹了吹,然后一饮而尽,那温暖的感觉顺着喉咙传遍全身。
接着,一碗冒着热气的鸡汤也被他慢慢喝下,鸡汤上漂浮着的油花闪烁着光泽,鸡肉鲜嫩,炖煮得恰到好处,入口即化。
这鸡汤和小米粥入腹后,李世民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仿佛枯萎的花朵重新得到了滋养,有了生机。
原本虚弱无力的身体,也逐渐恢复了一些力量,他能感觉到四肢开始有了暖意,不再像之前那样冰冷麻木。
“那逆子再怎么不着调,他也是太子。”李世民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满。
吃了东西后,李世民说话也显得中气十足。
“朕死后,他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应该会急匆匆地赶来继位,直到现在,他还没有来,你们给朕说说,长孙无忌想要干什么?”
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打着在场众人的心。
这个问题十分尖锐,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剑,直接指向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谁?他可是玄武门第一功臣,是李世民的大舅哥,在朝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的权势和威望如日中天,没有人愿意轻易在朝堂上和他对立,那无异于以卵击石。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轻易开口。
李世民看着大家都哑口无言,心中不由得一阵烦闷。
他开始怀念起魏征来了,那个直言敢谏的臣子,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说出自己的想法。
可这次他假死的事情不能让魏征知道,李世民太了解魏征了,这老小子要是知道了这件事,第一反应一定是冲到自己面前,用手指着自己的脸,滔滔不绝的给自己一顿骂,那场面,李世民现在可不想面对,他还想多清静几天呢。
看着这些心腹都不说话,李世民觉得无趣极了,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劲使不出。
“好了,朕也不逼着你们,有什么话明天再说吧,天也快亮了,诸位都先回去休息吧。”
他挥了挥手,像是要把这烦闷的气氛驱散。
“对了,程知节,李勣,尉迟敬德,你们三人一定要牢牢握住朕给你们的兵权,只要兵权在我们手里,就随便他们去闹吧,大唐,翻不了天的!”
李世民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深知兵权的重要性,这是他们在这场风云变幻中的底气。
“是!陛下!”
三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而坚定。他们正欲退走,只有房玄龄脚步停顿了一下,像是有什么话卡在喉咙里,不吐不快。
他转过身来,神色凝重。
“陛下,臣有一问。”
房玄龄躬身说道。
“房爱卿你说。”
李世民看向他,眼中带着一丝好奇。
“陛下,如果这一次大位之争,太子殿下输了,被其他皇子上位了,陛下澄清之后,是否要改立太子?”
房玄龄的话一出,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本来已经准备离开的三个将军都停下了脚步,他们看向李世民,眼中露出复杂的神色。"
李勣开口道,他微微皱眉,侧耳倾听着那震耳欲聋的鼓声,试图从声音中分辨出鼓的材质。
“不错,乖乖,这得多少面牛皮鼓啊?这要杀多少牛?我老程都没杀过那么多牛吧?”
程咬金惊呼道,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讶,那夸张的表情让周围的人忍俊不禁。
一直在一旁没有开口的李靖这时候也开口了。
“这是牛皮大鼓,而且不下三百面,非气力过人者不可锤响。”
李靖的话直接让场上的武将脸上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他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什么时候大唐这么有钱了?这么多力气过人者,不去前面冲杀,反而在后面敲鼓。难道前面冲锋的一个个比这些敲鼓的力气还要大?
“好了,等会大家出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程咬金打了个哈哈,试图缓解这紧张又好奇的气氛。
褚遂良看了一眼门外的千牛卫。
“程将军,你想怎么出去啊?”
他眉头微皱,眼中透着担忧,看着那如狼似虎的千牛卫,不知道程咬金有什么办法。
程咬金莫名的笑了笑。
“俺老程山人自有妙计。”说完一个人就朝着殿外走去,他的步伐看似轻松,实则七拐八拐,不似人样,当然主要是不想让殿里的人知道自己要干嘛。
“程将军,还请不要让末将为难。”
负责看守的千牛卫头领说道,他手握长刀,神色有些犹豫。
“放心,不会让你为难,俺老程到外面给你看个东西。”
程咬金头也不回地说道。
程时间将他带到了殿外一个没人看得见的角落,他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确认无人后,偷偷摸摸的从裤裆里掏出了一个用布包裹着的东西。
那动作有些滑稽,但他的表情却十分严肃。然后小心翼翼的一层一层打开,每打开一层,都像是在揭开一个神秘的宝藏。
千牛卫头领好奇的看了一眼程咬金手中被打开的东西,随后直接单膝跪下。
“程将军。”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敬畏。
程咬金小心的将兵符收了起来,“起来吧,去通知长安城内所有千牛卫,原地待命,不得与太子殿下作对!”
“是!末将领命!”千牛卫头领领命后匆匆离去。
宫内的千牛卫很快就撤走了,那整齐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在宫殿的回廊中。
还在大殿里的众人看着千牛卫莫名其妙的就撤走了,还没反应过来,就见到程咬金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
“怎么样?我就说吧?俺老程山人自有妙计,那个带头的,以前是我老程的兵!怎么都得卖我几分薄面!”
说完程咬金洋洋得意的抬起了头,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那笑容仿佛是在向众人炫耀他的功绩。
虽然程咬金这个人平时不靠谱吧!"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