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在安史之乱中,尹子奇围睢阳,张巡遣南霁云至临淮向他告急,他却拥兵不救,致使睢阳陷落。这件事成为他的重大罪过,因此被贬为溱州司马。
其他官员:至于郑叔清、畅灌、韦利见等众多官员,有的可能是在政治斗争中成为牺牲品,有的可能是因为一些具体的政务过失或被人诬告而被流放。例如御史李融、屈无易等可能在履行监察职责时得罪了某些权贵;而州牧、县宰等地方官员可能因治理不力或被牵连进某些案件而遭流放。
2、朝廷对他们家人的态度:
在当时的情况下,朝廷对于这些被流放官员的家人态度不一。一方面,有些官员的家人可能会受到牵连,比如被剥夺一些荣誉、官职或者受到监视等。比如一些官员家族势力较大,朝廷可能会对其家族进行打压,以防止他们对朝廷的判决产生不满或反抗。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影响力较小的官员,朝廷可能不会过于关注他们的家人,其家人的生活可能不会受到太大的直接影响,但在社会舆论等方面可能会承受一定的压力。
3、是否平反:
对于这些被流放的人,后来有一部分得到了平反。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局势逐渐稳定,一些曾经被错误定罪或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官员逐渐被重新审视。一些官员的功绩被重新认可,他们的冤屈得到了平反,可能恢复了官职或得到了一定的补偿。但是,也有很多人可能没有等到平反的机会,或者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案件没有被重新审理,一直背负着罪名。而且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平反的过程往往也是充满波折和不确定性的。
总之,这些人被流放的原因复杂多样,他们及其家人的遭遇也各不相同,平反的情况也因人而异。这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后政治局势的动荡和混乱,以及官员命运的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