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结局+番外

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结局+番外

公子小易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公子小易”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军事历史,袁术袁耀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1】作为都市经理的我一朝穿越,成了汉末乱世里冢中枯骨,骷髅王袁术的儿子。看着即将起步造反的老爹,和自己时日不多的寿命……不行!绝不能就这样白白等死。为了活命,我站在了骷颅王老爹的对立面。老爹要拿玉玺起步造反?那我先把玉玺摔了再说!...

主角:袁术袁耀   更新:2025-05-06 15:4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袁术袁耀的现代都市小说《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公子小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公子小易”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军事历史,袁术袁耀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1】作为都市经理的我一朝穿越,成了汉末乱世里冢中枯骨,骷髅王袁术的儿子。看着即将起步造反的老爹,和自己时日不多的寿命……不行!绝不能就这样白白等死。为了活命,我站在了骷颅王老爹的对立面。老爹要拿玉玺起步造反?那我先把玉玺摔了再说!...

《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吕范闻言眉头皱起,捏着胡须道:
“袁耀砸玉玺,阻挠伯符借兵?
莫非伯符与他有什么仇怨?”
孙策摇了摇头,眉宇间隐隐显出一丝傲然之色,说道:
“袁耀胸无大志,每日只知吃喝玩乐。
我孙策,岂能与这等庸才结仇?”
在孙策看来,他就是潜伏在渊的蛟龙,只待风云际会,便能扶摇直上。
而袁耀则是池塘里的泥鳅,跟他老爹袁术一样,胸无大志、看不清天下大势。
蛟龙又岂能与泥鳅为敌?
“那就奇怪了...”
吕范沉吟道:
“如今江东局势不稳,正是伯符入主江东的天赐良机。
倘若迁延日久,恐生变故。
明天伯符再见袁公,务必要说动他。”
孙策问道:
“如果那袁耀继续从中作梗怎么办?”
吕范对孙策谋划道:
“袁耀既然与伯符没仇,那么他阻挠你的大事,一定是因为对你有所图。
他若再来,你就由得他提条件。”
“袁耀想要什么,你就给他什么。
袁耀想让你做什么事,你都答应他。
只要伯符能够夺取江东,成就霸业,付出什么都是值得的。”
孙策点点头,说道:
“子衡,我明白了。”
袁耀回到自己的房间后,没过多久,袁术就上门来探望。
袁耀仔细打量着便宜老爹。
只看长相,袁术眉目英挺,气质高贵而有威仪,是难得的老帅哥。
袁家的基因优化了上百年,相貌没什么可挑剔的。
只是袁耀不知道老爹是不是脑子不太好,做出来的事,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在准备上场的一众武者中,有三名汉子凑在一起。

其中一人腰挂双刀,摩拳擦掌道:

“袁公子用了这么大的阵仗开武道会,来的人水平也不怎么样嘛!

廖化,都不用你跟周大当家出手,我裴元绍就能横扫这群武者。”

身材高大、皮肤黝黑、长着一脸络腮胡子的武者开口道:

“淮南人才辈出,不可大意。

如果我们兄弟能得胜,那自是再好不过。”

另外一名稍年轻些的武者说道:

“可我们的出身毕竟不好,纵然得胜,袁公子真的能看得上咱们吗?”

这三人,乃是卧牛山的三位当家,周仓、廖化、裴元绍。

他们得到袁耀举办比武大会,胜者有厚赏可拿的消息,便决定前来参加比武大会。

三人也不嫌路远,乘快马一路赶到寿春,就是为优胜的名额而来。

周仓咧嘴笑道:

“袁公子将武道大会宣传得人尽皆知。

如果不兑现奖励,那丢的可是袁家的人。

袁家四世三公,可是很要脸面的。”

裴元绍附和道:

“周大当家说得对。

只要咱们能够取胜,纵然当不成将军,也能得到一笔厚赏。”

“下一组上场!”

三人谈论之时,高台上传来了步骘的声音。

周仓对二人道:

“走吧,来活了。”

敢报名参会的武者,都有几分实力。

可强中更有强中手,都是武道高手上了台,也能分出高下。

周仓三人虽为草寇,却也是勇力过人的猛士。

“喝啊!”

战斗开始,周仓便大喝一声。

他声如滚雷,两臂的肌肉也跟着鼓胀起来,一拳向旁边的武者砸去。

“嘭!”

周仓一拳下去,那武者完全无法抵挡,当即被砸倒在地。

周仓一招得手,便如一头蛮牛般横冲直撞,把周围的武者都击倒了。

周仓的武艺,观众们都看在眼里,忍不住发出阵阵惊叹。

“这黑大汉好猛啊!”

“是啊,其他武者完全不是他的对手。”

“此人是谁?

实力这么强,应该很有名才对。”

“不认识,没见过...

应该不是淮南人。”

袁耀坐在露台上,也被周仓的手段所吸引。

看了好几组武者的比斗,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能轻松击败一众武者。

此人就算不是有名有姓的武将,其实力也可与汉末留下过名号的武将比肩。

若能收服此人,这次比武大会办得就不亏。

还有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的两名同伴,实力也不错。

买一赠二,这个人才袁耀要了。

袁耀对阎象道:

“仲宇先生,一会儿告诉步骘,重点关注一下这三人。”

“象明白。”

袁耀又看了几组,再无似黑脸大汉那样的强者。

看来高手也不是大白菜,随随便便就能有。

一直到十组之后,才出现了一名令人惊艳的高手。

此人年岁不大,生得高大挺拔。

样貌虽不似周仓那般粗犷,身上的肌肉却也如铁铸一般。

他每挥一拳,便能击倒一名武者。

要不是每组优胜名额有三个,这青年能把同组所有的武者都打趴下。

当他把拳头砸到最后一人头上的时候,却停在了此人的面前。

此人是个身材瘦小的武者,名为马忠。

差点挨上这一拳的时候,马忠“咕咚”一声吞了一口口水,吓得浑身冷汗直流。

青年沉声道:

“我刚刚忘了,名额已经够了。

没必要打你。”

“谢...谢谢...”

劫后余生的马忠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差点没瘫软在地。

袁耀指着这名浑身肌肉膨胀的青年道:

“这是猛将啊!

关注!

告诉步骘,必须关注!”

以袁耀的眼力,自能看出这青年的实力比黑大汉还猛。

一场比武大会,竟然涌现出两名高手,当真是血赚啊!

这两个人才,都是本公子的!

谁也跑不掉!

自肌肉青年和黑脸大汉之后,再无能够横扫同组武者的强者出现。

这也在袁耀预料之中。

此二人的实力,就足以碾压便宜老爹麾下的一众武将了。

除了大将纪灵之外,什么李丰、乐就,陈兰、雷薄等人,完全无法与此二人相比。

看来淮南之地的猛士不少,只是老爹只想夺玉玺称帝,心思根本就没用在招揽人才上。

世家豪门托关系出仕老爹的那些所谓‘将军’,也是草包居多。

“请最后一组选手上台比武!”

对于最后一组武者,原本袁耀已经不在意了。

可这组武者走上高台后,却有一人看起来分外惹眼。

此人身材修长、皮肤白皙、容貌俊朗。

他束着长发,长发两侧还嵌饰着白色鸟羽。

身上穿着白色锦衣,就这么施施然走到台上。

周围的武者都是些五大三粗的汉子,唯有此人,与这些汉子们完全格格不入。

此人的出现,顿时吸引了看客们的关注。

“哪里来的小白脸,也敢参加比武大会?”

“他是走错地方了吧,这卖相,应该去举孝廉才对。”

“可能是一个寒门学子,求官无门,就想来比武大会碰碰运气。”

“唉,你说得也对。

这年头,学问好不如生得好。

哪怕你学问再高,不是世家子弟出身,也没法做官。”

“那这小伙子有点可怜啊,也不怕一会儿被人打死?”

白衣青年身边的武者也对其嘲笑道:

“小白脸,你最好现在滚下台去。

如果一会儿打起来,爷爷下手可没个轻重。

你要因此身受重伤,可别怪我们了。”

白衣青年淡然道:

“比武大会,大家各凭本事。

你们尽管使出全力。

若是败在尔等手上,便算陈某学艺不精。”

见白衣青年如此蔑视自己,身边的汉子顿时怒了:

“好!

这可是你说的!

一会儿要是受了伤,可别怪我!”

袁耀也对此人产生了兴趣。

一个锦衣青年,怎么就敢登台比武?

他看周围那些力量感爆棚的武者,就不害怕吗?

更让袁耀感兴趣的,是这白衣青年的造型。

长发两侧插上鸟羽,就好像多了两只白色的耳朵。

这扮相倒是颇具美感,只是显得太过特别了。

既不像每天打熬力气的武者,也不像饱读诗书的书生。


袁耀直接对袁术施礼道:

“父亲,儿子有—件很重要的事,想跟您商量。”

“我儿有事,直说便是。”

“我组建的新军训练得差不多了。

儿子想带他们到江东清剿山越,增加—下他们的实战经验。”

征讨山越,是袁耀想出来比较合理的—个理由。

江东山越众多,隐藏在山林之间。

由于物资匮乏,这些山越人时不时就会出来抢掠。

他们往往是小规模出动,劫掠江东的村镇,因此危险性并不强。

即便是—支新兵,也能从容将山越的小股部队打跑。

袁术麾下很多部队,都是这么锻炼出来的,所以袁耀的要求合情合理。

袁耀想带兵征山越,袁术既欣慰又担心。

欣慰的是儿子有上进心,想要锻炼带兵能力。

担心的则是山越再弱也要动刀见血,万—伤到宝贝儿子怎么办?

袁术拿不定主意,便对左右文武问道:

“耀儿要清剿山越,锻炼新军。

你们以为如何啊?”

杨弘第—个站出来,—脸谄媚的对袁耀道:

“公子好兵事,乃主公之幸啊!

臣恭喜主公,后继有人也!

公子年纪轻轻便能征讨山越,待他成长起来,必是—代名将!

我淮南雄师,也会因公子而无敌于天下!”

袁耀当真没想到,第—个站出来为自己说话的人,竟然是杨弘这个奸贼。

凭杨弘现在的表现,袁耀都考虑以后要不要对他从轻发落了。

杨弘心里的小算盘也很简单。

袁耀处理黄猗的雷霆手段,让杨弘十分畏惧。

他害怕哪—天袁耀看自己不爽,把自己也给废了。

现在袁耀主动前往江东,对杨弘来说实在是—个好消息。

别说袁耀想去江东打山越,就算袁耀想出兵攻打曹操,与曹操硬刚—场,杨弘都举双手赞成。

只要袁耀不在寿春,去哪都行。

阎象很是诧异的看了杨弘—眼,这奸贼,难道被公子给收买了?

不管怎样,奸贼杨弘不拖公子后腿总是好事。

阎象对袁术施礼道:

“主公,臣附议。

只要不深入山林,只是击退山越出来劫掠的小股部队,公子不会有什么危险。

主公若是派—员大将跟随公子前往,那就更加万无—失了。”

杨弘和阎象,难得有意见统—的时候。

见他们两个都同意袁耀前往江东,袁术也放心了不少。

“既然两位先生都同意你去,那你就去吧。

乔蕤?”

听袁术点到自己的名字,—名四十岁左右,相貌英俊的中年将军对袁术拜道:

“末将在!”

袁术对乔蕤道:

“你也是跟随我多年的老将,老成持重,带兵很有经验。

这次耀儿剿贼练兵,你就跟着他—起去吧。

—定要给我护好耀儿,明白吗?”

“末将遵命。”

袁术想了想,又补充道:

“我听说你的两个女儿相貌端庄,乃大家闺秀。

耀儿没出过远门,这次出征如果没人照顾他,我很不放心。

不如这样吧,你把你的两个女儿带上,让她们照顾耀儿的生活起居。”

“这...”

袁术让自己的女儿去侍奉袁耀,乔蕤—时不知如何是好。

他只有这—对女儿,视之如掌上明珠—般。

如果她们贴身照顾袁耀,那以后还如何嫁人?

袁耀也被自家老爹搞得有些无语。

大军出征还带女眷,老爹到底是当自己去练兵,还是去度假?

对于老爹的决定,袁耀暂时忍了。

只要能让自己离开寿春,前往江东就可以,其他的事袁耀都不会反驳。


鲁肃惊奇的发现,眼前的白毦精兵的单兵武力值极高。

他们不仅拥有百人将的装备,其中不少人还拥有百人将的武艺。

能拥有百人将战力的士卒,大概占白毦军三分之—左右。

这...这简直是—支由百人将组成的精锐部队啊!

自家主公究竟从何处找来这么多武艺高强之人?

而且听他们所喊的口号就知道,这是—支绝对忠诚于袁耀的部队。

甚至淮南之主袁术,都无法调动这支部队。

主公的商会能带来源源不断的钱财用以养兵,麾下的猛将又能练出如此精锐之师。

假以时日,主公必能厚积薄发,成就—番大业。

“子敬,你觉得本公子这支白毦精兵如何?”

“战力强悍,堪称天下晓锐,非寻常士卒可及。”

鲁肃的评价很是中肯,除去跟随廖化、马忠卧底到孙策麾下的—百名武者外,剩余参加武道大会的武者全在白毦军中。

有这些武艺高强的武者担任什长,再加上陈到带来那些老兵的加持,整支部队的战力都被带起来了。

“如果我用这支军队与孙策大战呢?”

“孙策虽勇,怕不是主公的对手。”

“所以说,孙策想要得江东,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

子敬,我打算将白毦精兵的庄园交给你来管理,由你负责将士们的军需。

除此之外,聚源商会也由你和子山、子翼两位先生共同管理。”

鲁肃刚刚投效,袁耀就对自己委以重任,这让鲁肃更加认同袁耀是自己的知己。

鲁肃对袁耀拱手拜道:

“肃必竭尽所能,管理好商会和庄园。”

此时正好有白毦军士卒上前禀报道:

“启禀主公,孙策已行军至历阳,在历阳招募乡勇,训练新军。”

袁耀闻言笑道:

“果然不出我所料,孙策也知三千人马不—定能吃得下刘繇。

只是以孙家和吴家对他的财力支持,也不知能招募多少人。

他招募的新军,又能有多少战力?”

鲁肃有些惊讶道:

“孙策的—举—动,主公都能知晓?”

袁耀对鲁肃解释道:

“在孙策军中,有—百人是我的细作。

他们每隔两三日,就会传来孙策军的消息。”

“原来如此,主公深谋远虑,臣下佩服。”

鲁肃现在对袁耀彻底服了。

难怪主公说早有取江东之计,笃定孙策得不了江东,不将孙策放在眼里。

之前鲁肃还觉得,主公这样说话,多少有些年轻气盛。

现在看来,主公是谦虚了啊!

孙策,不过是主公掌中玩物。

甚至孙策能有机会带兵前往江东,都是主公计划的—个环节。

在袁耀大兴商会、训练精兵的时候,周瑜在袁耀府上终于待不住了。

除了熬不住稀粥和炉饼,那种失去人身自由的感觉,也让周瑜几近崩溃。

周瑜—开始还以为用不了多久,袁耀就会来见自己,对自己礼贤下士—番。

可这么多天过去,周瑜连袁耀的影子都没见到。

他甚至有些怀疑,袁耀是不是把自己给忘了。

周瑜坐在柴房外,轻声对裴元绍道:

“裴将军,我想见袁耀公子。”

裴元绍看守周瑜这么多天,也有些腻味了。

听周瑜想见袁耀,裴元绍不由兴奋道:

“周公子,你可是改变主意,想要投效我家主公了?”

周瑜知道,自己如果不顺着裴元绍说话,是无法见到袁耀的。

他点了点头,说道:

“是的,我想跟袁公子谈谈。”


“还有杨弘,也说汉室衰微,帝气旺于寿春,劝爹进位九五。

耀儿,你觉得爹称帝怎么样?

这么多大臣劝为父称帝,肯定是有道理的。”

袁耀知道在称帝这件事上老爹很急,没想到老爹有这么急。

不过仔细一想,按照原本的时间线,老爹应该是在明年春天称帝。

这样看来,现在就开始准备称帝,也在情理之中。

老爹袁术,太想进步了!

在称帝这件作死的事情上,自然也少不了黄猗、杨弘这些败类的功劳。

自己的想办法收拾一下老爹身边的奸佞,延缓一下老爹作死的进程。

袁耀对袁术道:

“父亲,称帝之事事关重大。

不能仅凭几个臣子之言,就贸然决定。

咱们父子当细细谋划。”

“我袁家治下的州郡、兵马、百姓人心向背、有无天子禅位诏书...

是否有祥瑞出现、天下人是否心服...

都应该在父亲的考虑范围之内。

爹要想进位九五,当徐徐图之。

把这些事情都做好,不留遗漏。”

如果袁耀上来就直言劝谏,公然反对袁术称帝,很可能会激起袁术的逆反之心。

可现在袁耀站在袁术的角度想问题,帮袁术分析利弊,显然更能让老爹接受。

袁术点点头,说道:

“耀儿所言不差,咱们袁家既是天命所归,也不急在这一时。

这天下,早晚都是咱们袁家的。”

“对了,黄猗谋略过人,乃是淮南难得的青年才俊,深得吾心。

我已经决定,将妙儿许配给他,下个月就完婚。

你帮为父张罗张罗妙儿的嫁妆,这也算是咱们袁家的大事。”

袁耀还没说袁妙的事,袁术倒先提出来了。

袁耀便顺势说道:

“父亲,妙儿跟我说过,她不喜欢黄猗,这婚事能否就此作罢?

儿子觉得,把妙儿嫁给她心爱之人,她才能获得幸福。”

对于袁耀的建议,袁术根本不考虑,张口便道:

“婚姻大事,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岂能由一个小丫头作主?”

“这黄猗是难得的人才,为父把妙儿嫁给他,也是想留一个肱股之臣给你。

黄猗的家族,也能成为你的助力。

耀儿,你得理解爹的一片苦心啊!

此事不必再提,去为妙儿准备嫁妆吧!”

袁耀心中暗暗点头,不愧是你啊,骷髅王!

本公子这边刚刚有点起色,你又要出昏招,还不听劝。

本公子要是把黄猗这种奸佞小人当肱骨,那才叫前途无亮了。

袁术的女儿太多了,他对女儿的关爱,远不如对袁耀这般溺爱。

其实就算把袁妙嫁给黄猗,对袁耀影响也不大。

可身为袁妙的兄长,他就是不能坐视妹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废物。

既然袁术这说不通,那袁耀就要想别的办法了。

他对袁术躬身拜道:

“儿子这就去准备,一定让黄猗终身难忘。”

袁术这才露出了笑容,对袁耀道:

“这就对了!

耀儿,爹打下的江山,早晚都是你的。

你要跟爹麾下的贤才多多亲近才是。”

“父亲放心,儿马上就去跟黄猗好好亲近亲近。”

听袁耀这样回答,袁术心中突然觉得有点奇怪。

儿子一向很疼爱袁婉、袁妙两个妹妹。

他来向袁妙求情,自己不答应,不是应该多劝自己几句吗?

今天怎么这么听话?

袁术想不通,只能认为是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其实袁耀心里想得很简单。

既然老爹袁术说不通,那就去找黄猗说呗。


蒋干对周瑜笑道:

“还不是因为吾主袁耀求贤若渴,派阎象先生登门拜访,想求我出山。

我被主公的诚意所感动,这才出山相助,投到主公麾下。”

听了蒋干之言,周瑜只觉得好笑。

蒋干是自己的同窗好友没错,可同窗也分三六九等。

蒋干不过是稍有才干,有辩才、擅长处理政务。

可真说到谋略和用兵之能,比他周瑜差得远了。

袁耀连这样的人物都要请出山,可见其对人才来者不拒。

袁耀,可真是饿了啊!

周瑜敢笃定,袁耀面对自己这样的大才,定然会给出更高的礼待。

“原来子翼成了袁耀公子的家臣啊。

那袁公子现在何处?”

“公瑾别急嘛。

主公说了,让我先来跟公瑾谈。

谈妥了,他自然会见公瑾。”

“袁耀想跟我谈什么?”

蒋干笑眯眯的说道:

“我家主公久闻公瑾乃是文韬武略兼备的大才,想要将公瑾召入麾下。

主公说了,只要公瑾愿意投效他,他一定会重用公瑾。

将来公子执掌大权之后,还会让公瑾独领一军。”

“至于金银财帛、美人侍卫、良田美宅...更是应有尽有!

不论公瑾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我家主公都会满足。”

周瑜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对蒋干笑道:

“袁耀就想用这些来收买我吗?

他恐怕是看错人了。

你告诉他,我周瑜不是利益所能驱使之人。”

周瑜说完之后,便盯着蒋干看。

以他的估计,蒋干应该先是慌乱,而后便开始苦劝自己投效袁耀。

蒋干劝不动,袁耀就要现身了,对自己好生礼贤下士一番。

可是蒋干的表现,却完全出乎了周瑜的意料。

只见蒋干不慌不忙的对周瑜笑道:

“我家主公早就知晓,公瑾乃真君子,不是富贵所能动摇。

既然公瑾不愿投效我主,我主还有其他的办法安置公瑾。

公瑾,请跟我来吧。”

蒋干引着周瑜往前走,裴元绍则带着几个虎背熊腰的猛士,紧紧跟随在周瑜身侧。

看这架势,周瑜隐隐觉得有点不对劲。

蒋干作为袁耀的说客,只劝了一句就不再劝了。

袁耀究竟想怎么对待自己?

这府宅虽然雅致,可蒋干越走越偏。

不多时,竟然将周瑜带到了一座破旧的木屋前。

蒋干上前将门打开,一股发霉的气味扑鼻而来。

这木屋之内堆满了木材,只剩一小块区域,放置着一张破旧的木床。

周瑜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子翼,你这是何意?”

“从今天起,这就是公瑾的住所了。”

“袁耀让我住这儿?”

“有什么问题吗?”

“我是袁耀的客人,袁耀自诩礼贤下士,这就是他的待客之道?”

蒋干面不改色,笑道:

“我刚刚已经说了,公瑾如果愿意投效我主,我家主公自然会给公瑾最好的待遇。

可公瑾既然不愿归顺,那我家主公也不会养闲人。

好的院落,自然要给主公的臣子居住。

公瑾只好委屈一下,暂且屈居这柴房了。”

周瑜沉声道:

“我周家在寿春也有宅院,不必在此居住。

袁耀既然如此待我,周瑜告辞!”

周瑜说罢,转身便走。

裴元绍却率领几名武者挡在了周瑜身前。

蒋干在周瑜身后说道:

“公瑾,你现在应该清楚自己的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置。

你是孙策留在寿春的人质,岂能随意走动?

不得到我家主公的允许,你哪也去不了。”

“这么说,你们是把我软禁了?”

“公瑾要这么理解,倒也没什么错。”

“我要见袁耀!”

“公瑾可是改主意了?”

“没有。

我只是想问问袁耀,我叔父乃是丹阳太守,袁氏重臣。

他为何如此待我?”

“那不好意思。

主公说了,什么时候公瑾改主意了,主公才会与你相见。

公瑾,你好自为之吧。”

蒋干说着又转头对裴元绍道:

“裴将军,照顾好公瑾。

别让他出什么意外。”

裴元绍嘿然一笑道:

“子翼先生放心吧,有我老裴在,这小子跑不了!”

什么意思?

周瑜这回彻底懵了。

看蒋干这意思,自己可不仅是被袁耀软禁。

而是...直接成为阶下囚了?

有裴元绍和几名武者看管,周瑜几乎没有什么脱身的机会。

就算侥幸能逃出袁耀府邸,难道还能逃出寿春城不成?

蒋干不再理会周瑜,转身便走。

在他转身离去的一刹那,心中无比畅快。

爽!

蒋干是周瑜的同窗,从小到大,处处都被周瑜压一头。

哪怕是他引以为傲的辩才,在周瑜面前也丝毫不起作用。

周瑜面对蒋干,永远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今天是蒋干第一次在周瑜脸上,看到震惊和不解之色。

主公连周公瑾都能拿捏,蒋干越发笃定,主公乃是不世出的年轻俊杰。

自己忠心跟随主公,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将来未必会比周瑜逊色!

裴元绍则对周瑜说道:

“公瑾先生,主公早有吩咐,只要你不轻举妄动,我们是不会对你动粗的。”

“我知道了。”

面对裴元绍这般浑人,此刻周瑜就算有千般计谋也无处使。

他叹息一声,说道:

“裴将军可以放心,我不会离开这茅屋,让你难做。”

周瑜不相信,袁耀会一直把他软禁在此处。

不过短时间内,自己也不太可能离开此地。

既来之,则安之,周瑜对裴元绍问道:

“袁耀把我软禁在此处,要给我提供餐食吧?”

裴元绍点头道:

“我家主公早就准备好了,绝不会饿到公瑾先生。

公瑾先生什么时候想吃饭,都管够!”

“我饿了,你们上菜吧。”

“好嘞!”

不多时,便有院中仆役给周瑜端来餐食。

仆役端来的食物,完全出乎了周瑜的预料。

餐盘内只有一碗稀粥,两张硬炉饼,连碟咸菜都没有!

这样的餐食,还没自己府中下人吃得好,如何能够下咽?

周瑜来到寿春,就经历这么一连串的打击。

要是换成寻常世家子弟,早就崩溃了。

好在周瑜内心强大,他按住筷子,对裴元绍问道:

“这就是袁耀给我的餐食?

以后也是这个标准吗?”


“公子,那孙策当真如你所言,前去寻主公了!

他手中还抱着一个玉匣,恐怕...就是公子所说的传国玉玺。”

说话之人名叫袁忠,是袁术之子袁耀的贴身管家。

最近几日,袁耀一直让他派人盯着孙策,打探孙策的消息。

袁耀知道,孙策一定会带着玉玺去寻袁术,向袁术借兵攻打江东。

袁耀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他已经不是袁术的倒霉儿子了,而是后世之人穿越而来。

袁耀前世是一个大厂的部门经理,薪水颇丰,广受公司美女们的追捧。

突然穿越到古代,他是很难接受的。

了解到这个时代和自己的具体情况后,袁耀就更不淡定了。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

这正是汉末乱世啊!

自己穿越到如此乱世也就罢了,还穿越成了冢中枯骨,骷髅王袁术的儿子。

别看袁术现在雄踞淮南,兵精粮足。

熟知历史的袁耀很清楚,到了建安二年,自己这个作死的便宜老爹就会称帝。

称帝不到两年,到建安四年的时候就会兵败身亡。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历史轨迹,自己满打满算还有三年好活。

刚穿越就要跟随老爹骷髅王一起嘎,袁耀肯定是不愿意的。

他得想办法自救。

至于怎么自救,袁耀也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

自己想要活命,必须得保住便宜老爹骷髅王袁术。

而救老爹,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延缓他称帝的时间。

在袁耀印象中,孙策攻取江东就是在建安元年。

所以这一年,孙策一定会用玉玺向老爹借兵。

于是袁耀就派袁忠盯着孙策,没想到孙策这么快就动手了。

袁耀眉头紧锁,在思索对策,袁忠还在一旁拍马屁道:

“公子真是料事如神,孙策想做什么,公子都知道。

如果孙策当真把玉玺献给主公,那真是主公和公子之福啊!”

‘是我跟老爹之福?

我看是大祸临头才对...

玉玺在手,老爹就要彻底疯狂了。’

袁耀心中默默叹息一声,而后对袁忠道:

“你在这等着,我去寻父亲!”

看着袁耀匆匆离去的背影,袁忠自语道:

“玉玺当真是神物,连公子都这么感兴趣。

也不知这宝物,能不能落到主公手中。

有了玉玺,主公跟公子是不是就有机会当皇帝了?

只要我忠心耿耿的跟着公子,将来或许有希望成为中常侍啊!”

袁耀一路往正堂走去,他心中已经想好了。

绝不能让老爹袁术轻松得到玉玺,更不能让孙策轻松借走自家的兵马!

玉玺这东西,就是一个祸害!

孙策若得了江东,那更是袁氏的心腹大患!

自己就算把玉玺摔了,也不能让孙策换兵马换得那么容易。

汝南可不是孙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他想脱离袁氏,一定要付出代价。

袁耀敢产生摔玉玺的想法,还是有几分底气的。

老爹袁术姬妾众多,孩子也不少,可惜全部都是女儿。

至于儿子,就只有袁耀一根独苗。

思索间,袁耀已然来到了正堂大殿。

此时袁术正坐于主位,数名淮南文武立于两侧。

正堂中间,站着一个身披银甲、英姿勃发的青年将军。

袁耀心中暗道,此人如此威武英俊,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江东小霸王孙策了,果然名不虚传!

得益于袁氏优良的基因,袁耀的颜值并不输孙策。

不过他还是缺少孙策那种冲杀战阵、出生入死培养出来的英武之气。

只听孙策对袁术哭诉道:

“策上不能报父仇,如今母舅吴景又被扬州刺史刘繇所逼。

吾一家老小都在曲阿,倘若母亲与舅舅被害,吾又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求主公借策雄兵数千,助策渡江救难省亲。

待吾救了母亲,必会立即返回淮南,舍生忘死,助主公成就大业!”

袁耀站在门口看着孙策的表演,心中暗自点头。

江东小霸王孙伯符,没想到还是个影帝,这眼泪是说来就来啊。

大汉重视孝道,孙策的要求合情合理,不论袁术还是麾下文武,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可袁耀心中清楚,孙策要救吴景与母亲是假,想要趁机脱离袁术,到江东成就霸业才是真!

虽然孙策说得情真意切,袁术也相信他确实是想救母亲,但袁术还是不愿借兵给孙策。

袁术为人很是实际,孙策的母亲和舅舅是死是活,跟他有什么关系?

没有好处,他凭什么借兵给孙策?

袁术轻捻胡须,慢条斯理道:

“孙策啊,不是我不借兵给你。

你是我麾下部将,当听我军令行事。

如果我今天将军士借给了你,他日其他将军家里有事,我是不是也要借啊?

今日你借三千军,明日他借五千军,那我麾下大军还成何体统?”

孙策也早知袁术不会那么容易松口,他继续哭诉道:

“末将亦知此事让主公为难了。

可母亲、舅舅有难,策不可不救!

如果主公愿意借兵给我,我愿奉上亡父留下的传国玉玺,以报主公大恩!”

玉玺?!

听到这两个字,袁术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他早就知道孙策有此重宝,已经惦记这个宝物很久了。

也正因为有玉玺这个宝物存在,袁术才愿意收留孙策。

玉玺乃是天命的象征。

得玉玺,象征天命所归。

失玉玺,则预示着气数已尽。

现在孙策愿意把玉玺献给自己,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也是天命所归,可以称帝了?

这两年,袁术找机会暗示过好几次,想让孙策献上玉玺,可孙策一直在装傻充愣。

这种想要又得不到的状态,让袁术心痒难耐。

现在孙策终于愿意献上玉玺,袁术就更加急不可耐了。

别说是借几千兵马,就算孙策要借个几万大军,袁术也能答应。

“玉玺在哪?

快呈上来让我看看!”

孙策上前两步,双手奉上玉匣。

袁术用颤抖的手打开玉匣,只见一枚珠圆玉润,光彩夺目的印玺静静的躺在匣中。

他小心翼翼的将玉玺拿起,只见此玺方圆四寸,上钮交五龙。

唯独缺去一脚,以黄金嵌之。

在玉玺正面,刻着八个篆字。


“黄猗根本没把袁妙小姐放在眼里,只是把她当工具。”

“黄猗说袁妙小姐根本不算人,他压根就没看上袁小姐。”

“黄猗还说,娶了袁妙小姐之后,要让她跟青楼娼妓共侍一夫。”

“黄猗说袁耀公子您生性愚钝,等他以后掌握了大权,完全可以将公子您架空...”

“黄猗还侵占良田、欺男霸女。

被他打死的百姓和强抢入府的民女,不计其数啊!”

“很多女子都被黄猗折磨致死,百姓也是求告无门...”

袁耀闻言,心中不禁涌起几分怒意。

他知道,黄猗这些狐朋狗友的话有真有假。

可黄猗心中蔑视袁家,想要用袁妙为筹码攫取权力、图谋不轨总是真的。

更别说黄猗那些罄竹难书的罪行,杀他一百遍都算轻的。

这等祸害,留着对袁家有害无益。

袁耀沉声对黄猗道:

“黄猗,就凭你的所作所为,本公子当场斩了你都不为过。

念在你是我父亲的臣子,本公子就暂且饶你一命。”

被狐朋狗友们出卖,黄猗冷汗直流。

本来以为自己即将大祸临头,突然听袁耀说要饶了自己,他当即大喜道:

“多谢袁公子!

多谢公子不杀之恩!

我以后一定当牛做马,辅佐袁公成就霸业,以报答公子的厚恩!”

“辅佐我父亲?

不必了。”

袁耀淡然摇头道:

“周仓,把黄猗的五肢打断。

本公子要他一辈子只能躺在床上。

如果哪一天他站起来了,本公子拿你是问。”

“嘿嘿,主公,您就放心吧。”

周仓狞笑着向黄猗走来,对袁耀道:

“我老周下手,绝对利索!”

周仓握住黄猗的膝盖,用力一捏。

他的力道极大,当即将黄猗的膝盖骨捏为齑粉!

“啊!!”

巨大的痛苦,让黄猗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

周仓下手也是够狠,将黄猗的五肢尽数捏碎。

从此以后,黄猗就是一个残废了,治都治不好那种。

骨头断了还能接上,骨头全碎了,华佗见了都要摇头。

对于黄猗的下场,袁耀很满意。

从今以后,这贼子再不能跟杨弘狼狈为奸,行那祸国殃民之事。

黄猗的狐朋狗友和青楼的客人们则冷汗直流。

这就是袁耀公子吗?

下手也太狠辣了!

袁耀彻底废了黄猗,这简直是比杀了黄猗更让他难受。

袁耀对黄猗的狐朋狗友们说道:

“你们跟本公子走,让你们的下人通知家族。

明日午时之前,每家拿一千金,到本公子府上领人。

拿不出来,你们的下场就跟黄猗一样。”

听到袁耀如此苛刻的要求,黄猗这些狐朋狗友们竟然下意识的松了一口气。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他们能跟黄猗混到一块,全都是世家豪门出身的公子哥。

拿一千金出来,对于他们的家族来说虽然肉疼,可至少能保住他们的小命。

不至于让他们像黄猗那般凄惨。

徐盛、周仓率一众武士把这些纨绔公子带走了。

自今日后,袁公子青楼废黄猗,也成了百姓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件事袁耀固然是痛快了,老爹袁术得知此事却暴跳如雷。

“这个逆子,逆子!”

袁术暴跳如雷,将桌上的瓷瓶摔个粉碎。

“我让他给妙儿准备嫁妆,他就是这么准备的吗?

袁庸!

把这混账给我叫回来,立刻!”

半个时辰后,袁耀来到袁术书房,对袁术拜道:

“孩儿拜见父亲。”

袁术阴沉着脸,对袁耀道:

“来说说吧,你今天都做了什么好事?”


“我儿要练兵,在城外扎下一座营寨不就好了?

怎么会没有场地?”

“娘,儿子想练出一支独步天下的精锐之师。

这样的部队,对于伙食、待遇、装备、训练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儿想找一座山庄,让练兵的将军们与士卒同吃同住,把这支新军练出来。

可寿春附近的庄园实在太贵了,儿子囊中羞涩...”

冯夫人闻言顿时笑道:

“我儿拐弯抹角,原来是跟娘要庄园啊。

这种小事,耀儿直说便是。

我袁家在汝南有庄园一百余座,寿春城附近有十七座,主要是为了让管事们管理青壮农户。”

“既然耀儿有需求,娘就把寿春城郊的庄园给你两座。

连带着庄园中的青壮,也都给耀儿了。”

亲娘果然够大方,毫不犹豫就给自己庄园,一给还是两座。

袁耀忍不住问道:

“娘,你给我两座庄园,父亲能同意吗?”

冯夫人笑着说道:

“这点小事,娘就能作主。

等见到你父亲,娘会跟他说的。

庄园你放心用着就好了。”

汉末的世家豪族,都有兼并土地、隐匿人口的习惯。

袁氏作为世家之首,所隐匿的人口数量更是惊人。

每座庄园,几乎都有两三千青壮。

上百座庄园,就是二三十万人。

也正因如此,袁绍、袁术兄弟两人拉起数十万大军毫无压力,冠绝天下诸侯。

毫不费力的从母亲这得到了两座庄园和四五千青壮,固然让袁耀欣喜。

可世家豪族的强大也让袁耀惊讶。

除了他袁氏之外,其他士族豪门也一样会隐匿人口、土地。

他们没有上百座庄园,十来座庄园总有吧?

没有二三十万人口,隐匿个两三万人总能吧?

若是各地豪族加在一起,这该是多么庞大的一股力量?

难怪上一世魏、晋到最后都会被士族架空。

面对士族这种恐怖的庞然大物,即便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也扛不住。

袁耀的目标是一统天下,成就不世霸业,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

可若是不能控制住士族豪门这头猛兽,一切都是空谈。

就算统一了天下,也是在给别人做嫁衣。

不过袁耀对世家也只是惊讶与警惕,并不畏惧。

作为拥有远超时代眼光的智者,袁耀对付世家的手段简直不要太多。

袁耀心中暗道:

‘没关系,慢慢来。

本公子不是曹氏,也不是司马氏。

只要给本公子机会,世家不可能斗得过我。’

袁耀达成目的,就要向母亲告辞的时候,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妹妹袁妙的声音。

“娘,有人欺负我!”

袁耀转过身,看着气鼓鼓的袁妙道:

“谁敢欺负我妹妹,我去收拾他!”

“就是父亲,还有那个黄猗!”

袁妙委屈道:

“今天爹把我叫了去,竟然当着黄猗的面说要把女儿赐婚给他!”

冯夫人抓起袁妙的手,说道: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你爹给你物色夫君,那也是为你好。”

“黄猗这孩子娘见过,人长得俊又聪明。

从家世来看,黄家也是寿春一等一的豪门。

娘觉得,黄猗配得上你。”

听娘也这么说,袁妙简直要发狂了。

她捂着小脑袋,痛苦的摇头道:

“不嫁!

我就是不嫁!

女儿就是一辈子不嫁人,也不要嫁那个黄猗!”

袁耀看着眼前的老娘和妹妹暗自摇头。

自家老娘虽然温婉贤淑,有大家闺秀的风采,可这眼光着实不怎么样。

黄猗算个什么东西?

不过是一个阿谀谄媚之徒,奸佞祸国之辈。

连小袁妙都能看出他不是好人,母亲和便宜老爹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自己早就答应过妹妹,绝不会让人逼迫她。

袁耀当即对袁妙道:

“妙妙,你别急。

这事哥给你作主。

哥现在就去找父亲,让父亲否了这门婚事。”

听袁耀这样说,袁妙眼中满是小星星。

“哥,还是你对我最好!

可父亲要是不同意怎么办?”

“有你哥出手,老爹不同意也得同意!”

面对袁术,袁耀依旧强势霸气,他对袁妙道:

“这样,你先到哥的府宅住两天。

你院子里的丫鬟,步骘先生已经安排好了。

等你哥搞定了老爹和黄猗,你再回来府来住。”

“嗯嗯,我都听哥的!”

有袁耀为自己撑腰,袁妙开心得像一只小麻雀,蹦蹦跳跳走出了正堂。

冯夫人轻叹一声,对袁耀道:

“耀儿,你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好?

那黄家乃是寿春大族,我们袁家也需要这些士族的支持。

而且妙妙确实到了该出嫁的年纪。”

袁耀笑道:

“娘,我们袁家是淮南之主,是天下最大的世家豪门。

以我袁家之势,何须拉拢其他豪门?

那些士族豪门听话便罢,不听话,儿子有一百种办法收拾他们。”

“妙妙是我袁耀的妹妹,就算想嫁人,也要嫁一个她心爱之人,而不是去与人联姻。”

袁耀说罢,与母亲冯夫人告辞离开。

在袁耀离去后,冯夫人若有所思。

自己的宝贝儿子,好像与原来不一样了,变得更加睿智果决。

也许这样的性格,才能在乱世之中更好的生存下去。

冯夫人默默自语道:

“耀儿,你好像长大了。

不管你要做什么,娘都支持你。”

离开母亲冯夫人后,袁耀径直来到老爹袁术的书房。

此时袁术正坐在书房中,抱着玉玺目不转睛的盯着看,都快魔怔了。

见到袁耀,袁术抬头笑道:

“耀儿,你来了。

你看看爹拿着这玉玺,有没有天子之气?”

袁耀心道老爹抱着个玉玺就想称帝,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他有心劝谏老爹两句,可仔细一想,如果自己一味的泼老爹冷水,只会让袁术厌烦。

虽不至于像撵阎象一样把自己叉出去,也会影响自己后续的计划。

于是袁耀对老爹袁术笑道:

“父亲气质高贵至极。

放眼天下,又有何人能与父亲相比呢?”

“哈哈哈...我儿所言甚是!”

听袁耀夸赞自己,袁术开怀大笑,对袁耀道:

“昨日黄猗就夸为父有天子气,劝为父进位称帝。”


“那你等着,我这就派人去请主公!”

两个时辰过后,袁耀才回到府上。

这点时间,对周瑜来说不算什么。

这么多天他都等了,也不在乎—时片刻。

袁耀往周瑜居住的柴房走去,只见周瑜—身白衣,正坐在柴房前抚琴。

这位风流倜傥的美周郎,倒不似袁耀初见他时那般耀眼。

周瑜的手搭在琴弦上,整个人瘦了不少,看上去有些憔悴。

也是,每天吃稀粥炉饼,连点菜都没有,能不瘦吗?

不过周瑜弹奏出的音律依旧动听,袁耀走到他身旁的时候,周瑜才抬起手。

音乐声戛然而止。

袁耀微笑着对周瑜说道:

“公瑾好雅兴啊。”

“在此终日无事可做,只是弹弹琴,疏解—下苦闷罢了。”

袁耀坐在周瑜面前,对周瑜道:

“这张琴,是妙妙送给你的吧?”

周瑜点点头,说道:

“袁妙小姐心地善良,这些时日帮了我不少。”

袁妙给周瑜送琴之事,裴元绍第—天就向袁耀禀报了。

对于袁妙跟周瑜接触,袁耀这个当兄长的并不反对。

小妹早晚要嫁人,英姿雅量的周公瑾,可比黄猗那种奸佞小人强太多了。

不过周瑜要想娶袁耀的妹妹,还得表现出诚意才行。

“公瑾这些天可是清瘦了不少。

每天吃清粥炉饼,可还习惯?”

周瑜随手抓起—张炉饼,撕下—块放入口中。

仿佛梆硬的炉饼并不是什么难以下咽之物。

“我—开始还对袁公子的待客之道不太理解。

可仔细—想,即便是这炉饼,也不是所有百姓都能吃到。

天下冻饿而死之人不计其数,瑜所受这点苦楚,又算得了什么?”

袁耀也抓起—块炉饼放入口中。

就—口,袁耀差点没把这玩意吐出来。

炉饼硬得像石头,真难吃啊!

周瑜这些天都是怎么过的?

为了维持自己明主的形象,袁耀也是—脸淡然,强忍着将炉饼咽了下去。

“公瑾能有这般觉悟,我很高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此乃圣人之言。”

“我之所以如此对待公瑾,是为了对公瑾委以重任。

公瑾今日求见于我,可是想通了,想要投效到我麾下?”

周瑜轻声道:

“我就是投效了公子,也没什么用。

袁公志大才疏、穷兵黩武,又有称帝之心。

以目前的形势,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公子招募我加入袁氏,又有何用呢?”

周瑜将袁氏说得危在旦夕,袁耀却并不惊慌。

他微笑着对周瑜反问道:

“公瑾觉得袁氏会败亡,那孙策又当如何?

你应该很看好孙策吧?”

周瑜毫不掩饰自己对孙策的欣赏,对袁耀道:

“伯符兄胸怀大志,能征善战。

他这次率军回江东,定然能够—统江东之地,成就—番事业。”

“我看未必。”

袁耀摇头笑道:

“公瑾,咱们打个赌吧。”

“袁公子要赌什么?”

“江东。”

袁耀朗声道:

“就赌江东之地,最后究竟会落入谁人之手。

如果是孙策得了江东,我就放了你,让你去辅佐孙策。

若是我袁耀最终得到江东,公瑾就要效忠于我!”

“袁公子,这个赌约没必要进行,因为你必输无疑。”

周瑜笃定道:

“袁公志在徐州,而且去年徐州刘备还曾主动攻打袁公。

以袁公睚眦必报的性格,肯定会兴兵共伐刘备,以报仇雪耻。

他是绝对不会同意公子率军攻打江东的。”

“更不用说,伯符名义上是袁公的属臣。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