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扶摇直上》是“渔二代”的小说。内容精选:仕途的十字路口,会面临诸多抉择,虽然章学军平平无奇,却有一颗为民请命的心,且看他如何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主角:章学军章学军 更新:2025-04-24 13:53: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章学军章学军的现代都市小说《扶摇直上完本》,由网络作家“渔二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扶摇直上》是“渔二代”的小说。内容精选:仕途的十字路口,会面临诸多抉择,虽然章学军平平无奇,却有一颗为民请命的心,且看他如何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距离4万元还差不少,几个人正在绞尽脑汁地想办法,这时听见外面有人喊叫,“章书记,章书记...”
是邢副书记,章学军赶忙起身外出迎着。
“你这个老章,真不够意思,来镇里也不联系我,哈哈哈哈”邢副书记还是那样爽快,“你不看我,我来看你总行了吧,哈哈哈哈”
两位志同道合的战友,手又一次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今天是个好日子。
章学军很久没这么开心了。老金头房子有着落了,建房资金筹到了。
邢副书记相当支持,也很给力。当场与书记、镇长报告,特事特办,同意从转移支付里面划拨1万元给郑家湾村,用于老金的房子建造,属于专款专用。
同时,谢锋经请示分管领导后,从机关不多的经费中也拿出1万元来,支持驻点村精准扶贫工作。这样,房子建成后,还可以用余款帮助老金购置点家俱。
说干就干。回到村里,章学军立马召开会议,成立老金房子建设领导小组,他负总责,龙大军具体房子设计、材料选择、建设、监工等事务。
程晓英负责房子钱款支出,没有他章学军和龙大军两人共同签字,一分钱也没能支付,确保专款专用。
许愿根据会议精神,起草建房会议纪要并张贴在村委会公示栏上,接受村民监督。
建造房子要通过公开招标,这在郑家湾村还是个稀罕事。因为,这几十年来,村里要是有个什么建设,不管多大的工程,哪怕是几千元钱的小工程,哪一次不是吴世仁他们几个人说了算。
有时事做完了村民都还不知道。这次章学军既然还把公示贴出来征求村民意见,走形式吧?
开始,许多村民都是这样认为的。
“糊弄鬼的吧?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过了三天还不是原样的”,大家一看,大声说话的是四组郑黑子。
郑黑子是吴世仁的亲侄子,四十来岁,长得方头大脸,虎背熊腰。
以前,仗着他叔是村书记,在村里横着走路,基本没人敢惹他。今天,他突然站在公示栏前阴阳怪气,很不正常。
吴世仁和吴有德还关着,等待处理。他们姓吴的认为是章学军害的,都在找茬惹事生非,好出口恶气。
龙大军担心他会闹事,对章学军不利,赶紧挺上前去,说道:“黑子,你又在瞎说什么啊。”
为缓和情绪,他递上了一支烟。
“咱们乡里乡亲的,还是你懂事,他姓章的是个什么东西?一个外来户,总有一天会落到老子手里的”郑黑子叼着烟,咋乎乎地大叫道:“既然你们要装象做好人,那老子今天就成全你们,这个建房的什么标,老子接了”
龙大军说:“建房子是镇里决定的,钱也是上面给的,我们只不过监督完工而已,所以,要走招标程序...”
没等龙大军说完,郑黑子又大声喊叫:“走过什么鸟程序,老子来了,就是老子的...”
郑黑子环顾了四周,眼珠子差点要瞪出来似的,恶狠狠地说:“老子看今天哪个还敢接?”
龙大军不轻不重地扯了他一下,压住心中的怒火,不甘似弱地说道:“你又没有建房资质,又不懂建筑。你这样乱搞,纯粹是捣蛋,现在,正在扫黑除恶,你不怕...”
“老子不怕,大不了,和我叔他们关在一起”郑黑子放起泼来了。
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的,平时也都知道他郑黑子就是一个地痞无赖。以前,他叔是书记,大家都有事不沾边,无事躲远些。
今天他叔下台了,他还老调重弹,许多人其实也在看笑话,看新书记如何收场。
场面一上子安静极了。"
睡觉的问题基本上是解决了,吃饭却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
经吴世仁提议,安排章学军在村部附近副食店罗嫂子家里搭伙。一日三餐,每月一结,费用由村里先垫付,待章学军伙食补助领回来后,再交到村里。
村两委成员没有异议,章学军也提不出第二个方案,只能表示听从吴书记安排。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只有章学军蒙在鼓里。
罗嫂子近四十多岁,人长得还算体面,关键是爱干净,做的饭菜还能拿出手。男人老刘会泥工,经常在城里接私活,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十天半月回一次。
罗嫂子和爹爹婆婆住在一起,挨着村委会不远,村民又集中,就开了一个副食店,摆了台麻将机。基本每天都有村民过来打牌,副食店里差不多每天有几十元的茶水钱,补贴家用。
这罗嫂子热情大方,长得体面,村里一般招待客人的烟酒都在她拿,有时加班吃饭也在她小店里,到年终一起结帐。罗嫂子图个有钱赚,吴世仁图人家年轻有味道,时不时可以卡个油,过过嘴瘾。
吴有德他们到是无所谓,反正不管哪里,只要有吃的就行。
大家各有所图,各取所需。
今天章学军是来当第一书记,在这小店里肯定是说不过去的。于是,吴世仁决定,到镇上为章学军接风洗尘。
龙大军拉着章学军上了他的摩托车,一行人跟着吴世仁后面,风驰电掣般驾着摩托车向镇里奔去。
吴世仁驾车“突突”地来到“野味”酒店门口停下,车也不锁,径直来到9包箱坐下。
大家鱼贯而入,吴世仁让章学军坐在自己身边,其他人也就随意围着坐下。
见吴有德也有模有样地坐下,吴世仁把眼睛一瞪:“你坐在这里干什么?点菜去!”
“吴书记,你看,按照什么标准上?”吴有德谦卑地问。
“你怎么像个傻子一样?”
吴世仁吼着:“章书记今天第一次到村里,我们作为主人为他接风洗尘,你说什么标准?这还要我说?”
“一点眼力劲没有,白跟我混这么多年!”吴世仁笑眯眯地望着章学军说,不再理会他。
看到吴有德迷惑地站在门口,章学军赶紧站起来说:“都是自己人,简单点,简单点。”
吴有德只有往前台走,边走边嘀咕,“自己又不说清楚,叫我如何点?点不好,又拿我出气。”
思来想去,哦,对,想起来了,章书记是副科级,按照吴世仁交待的标准:镇里副职的标准上菜,应该错不了。
他跟了吴世仁快十多年了,深知这尊菩萨得罪不起。
吴世仁,人送外号“不是人”,村里一霸。从二十多岁就在村里当跟班,从治保主任、副主任、副书记干起,当了好几年的主任,书记又干了十多年,在镇里可以说是烂熟,红、黑通吃,上上下下都比较给面子。村里就更不用说了,他吴世仁在村里用脚跺一跺,哪个村民不是吓得抖三抖。
在村里一向是说一不二,霸气得很。不仅是工作,就连这来客点个什么菜,他也有自己“道道”。
他多次交待吴有德,如果说,让你自己去安排,那就是一般的客人了,按照普通客人招待,不能上硬菜和好酒;
如果说,这是重要的客人,那么可以上一二个硬菜,也可以上个好酒;如果是他亲自去点菜,那么这肯定是个非常重要的客人了,上的自然都是好菜和硬菜了。
当然,如果有非常重要的客人来,那么也就没有他吴有德的份了。
但是今天章书记算什么客人呢?他可是当第一书记的啊,是客人吗?所以把吴有德一下子搞懵了。
还好,吴世仁在吃饭的时候,只顾着和章学军聊天,一时吹嘘自己年轻时如何厉害,可以一人打几人;一时间曾经镇里有人想动他,结果自己依然是书记,想动他的自己动了--调离镇里了。"
“你们敢说,所有的人都按照要求进行两次公示了吗?”
会场上一片寂静。
看到吴世仁他们两个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龙大军他们几个虽然面无表情,但心里却有一丝幸灾乐祸。哼,猖狂霸道了这么多年,终于碰到狠人了。
经过了几个回合的较量,吴世仁也看到了龙大军、程晓英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实际上已倒向了章学军这一边。
过往的平衡终于开始倾斜了。
无奈,吴世仁只有同意从头再来,就是重新核实贫困户的真实情况,而且,是由章学军亲自负责。
为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章学军提议,新组建核实工作队,邀请二组刘组长和几名老党员、村民代表参加,并报镇里和邢副书记,从明天上午开始全面入户排查。
对那些不同意、不支持或拒不配合的,以非贫困户对待。及时报请区里从网上剔除,停止一切优惠待遇,取消低保金,同时,建议有关部门追缴非法所得。
章学军让许愿将今天的会议形成纪要,上报镇里和邢副书,并用大红纸在村委会张贴起来。
沉寂了多年的郑家湾村,开始沸腾了!
章学军有自己策略。
在安排老刘他们去核实的时候,章学军也没闲下来。他要做的工作太多了。
核实贫困户真实情况,无非就是将非贫困户剔除,把真正的贫困户录入,达到缓解村民的意见,消除民愤的目的。
他们都是一个村里的,彼此情况大家心知肚明,所以,清查工作自己把握大局,不必直接参加,让他们自己去查,更有说服力。
核查只是扶贫工作的基础,带动村民致富是最终目的,才是管长远的头等大事。所以,他要想办法为村里找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钱,什么都是空谈。
发展才是更道理。
只有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才能真正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这几天,他抽空找吴有德打听村集体经济情况。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吴有德知道章学军也不是好惹的,毕竟他是上面派下来的第一书记。
吴有德从口袋里拿出钥匙,朝章学军尴尬地笑了笑,一下子把帐本找出来了。翻到其中几页,指着说:“村集体主要的收入是流转了200多亩土地。这里面,100多亩是租给老板种植大棚蔬菜,老板姓秦。另外100多亩是四组老刘租去养蛋鸡。村里只负责流转土地,什么也不管,种植蔬菜每亩收租金400元,蛋鸡养殖每亩收200元,一年租金差不多有6万多元。”
按照精准扶贫政策,村集体每年收入达到5万元的,就不是贫困村。为什么郑家湾村每年有6万元的收入,却被列入贫困村呢?
面对章学军的疑问,吴有德不置可否,也不回答他的问题。
秦老板的蔬菜大棚基地在村子东边,章学军第一次是自己走过去的,用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
刚好碰到秦老板在基地。章学军首先作了自我介绍。
“知道,知道。”秦老板四十多岁,很精明的样子。见到章学军亲自来访,还是非常高兴,连忙拉住章学军的手说:“欢迎章书记到基地检查指导工作。”
在外面摸爬滚打几十年,秦老板不仅关注国家发展,对政策走向也还是比较关心的。精准扶贫这个重要战略决策,这几年在电视上经常看到,这是国家大事他当然知道。同时,场面上的一些套路秦老板也掌握得炉火纯青。
章学军在秦老板的带领下,围着基地转了一圈。
放眼望去,四五排大棚整齐有序地排列着,一排大慨有五六个棚子错落有致地挨着,白色的棚子堆在一起显得很是壮观。透过门帘,可以看见一些工人正在劳作。
通过交谈,得知秦老板是隔壁镇子的。十几岁就在外打工,开过矿,办个厂,有些积蓄。近些年,家里老人上了年纪,需要人照顾,两个小孩也要照看。在外漂得也累,自己也四十多了,年龄越来越大,所以就回到家乡从事蔬菜种植,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刚才,大棚里几个劳动的工人都是村从里聘请的钟点工,每天工作5小时左右,工钱60元,日清日结。"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