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畋在大军临行前,以军功擢拔为奉义郎(从六品散阶),凤翔镇左厢兵马使,也就是正经的军使,成为拥有独立统兵权的将领。
虽然其中,有安抚李业部为全军后队的意味,其他将领对此也无异议。
但不过旬月之间,两次提拔,堪称优渥,李业心中也颇为感激。
可他也已经劝过郑畋数次,既然没用,自然不可能给这支必然失败的军队陪葬。
最多,大不了兵荒马乱之时,保郑相公一命便是。
长安,大明宫
昔日朝臣们觐见天子大朝之地
现在却是一众草莽豪杰们,相聚议事
只是此间众人,再无前些日纵酒声色的得意,反而代之以愁眉不展。
“伪唐程宗楚、唐弘夫部,距离长安已经不到五十里,现在咱们的禁军,大都在东边和王重荣那厮对峙,想要抽回来也得几日啊!”
出言的是黄巢亲信,也是他的堂弟,黄揆
黄巢起义之时,可不是单打独斗,家族中共有八兄弟响应,黄揆、黄邺俱在此列。(黄巢家不是老百姓,算是寒门,即非世族的豪强)
其他人闻言,也是一筹莫展
大概之前的胜利让他们放松了警惕,所有人都没想到尚让会败。
正因如此,情势急迫之下,众人才发现,长安此时竟然如此空虚
唐军近四万精锐,如若长驱直入,长安城中,也就两三万可战之兵。
于是乎,有人提出干脆先放弃长安,回转东都洛阳。
有人提议,先往潼关方向,与主力会合,再转头夺回长安。
一时间,众说纷纭
当此之时,却有一沉着嗓音传来
“陛下,我以为情势尚没有如此紧迫!”
众人纷纷转首看去
原来是义军宿将,孟楷
义军当中,将领众多,但只论最能打的,还是尚让和孟楷二人。
现在尚让新败,负伤在家
孟楷就成为了最权威的军事专家
所有人纷纷竖耳聆听,就连黄巢也主动起身
“请将军教我!”
孟楷自然是先避让还礼,而后把自己的韬略一一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