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凯旋李元庆的现代都市小说《我率大明强势崛起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纸花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元庆和顺子的居所,都在沈阳城东的泥巴巷。一听这名字,大概也能猜到大概,没错,这里是一片连绵的棚户贫民区。受到小冰河气候的巨大影响,大明,包括整个东亚地区,都是天灾不断,各种农作物大面积、大量减产,这对于大明这种封建农业社会来讲,打击量可想而知。万历中期,由于张居正‘一条鞭’法的实行,加之祖宗留下来的底子,大明朝廷,对全国各地的灾情,尚且有一定的应对力度,但到了天启年,‘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了’。此时,入眼之处,皆是泥巴、夯土墙构架的破败房屋,脚下,因为寒冷的天气,泥地被冻得硬邦邦的,李元庆这破鞋子踩上去,很是硌脚,十分不舒服。一路上,顺子数次想跟李元庆说话,但都被李元庆冰冷的眼神制止了,眼见此时快到家了,顺子再也忍不住,忙低声道:“...
《我率大明强势崛起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李元庆和顺子的居所,都在沈阳城东的泥巴巷。
一听这名字,大概也能猜到大概,没错,这里是一片连绵的棚户贫民区。
受到小冰河气候的巨大影响,大明,包括整个东亚地区,都是天灾不断,各种农作物大面积、大量减产,这对于大明这种封建农业社会来讲,打击量可想而知。
万历中期,由于张居正‘一条鞭’法的实行,加之祖宗留下来的底子,大明朝廷,对全国各地的灾情,尚且有一定的应对力度,但到了天启年,‘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了’。
此时,入眼之处,皆是泥巴、夯土墙构架的破败房屋,脚下,因为寒冷的天气,泥地被冻得硬邦邦的,李元庆这破鞋子踩上去,很是硌脚,十分不舒服。
一路上,顺子数次想跟李元庆说话,但都被李元庆冰冷的眼神制止了,眼见此时快到家了,顺子再也忍不住,忙低声道:“哥,咱们……”
但顺子还没说完,李元庆忽然狠狠一个巴掌,竟自抽在顺子的脸上,恶狠狠道:“啰嗦个屁。要不是看在你姐姐的份上,老子削死你。快点,回去收拾东西。过了明天,天天跟着老子吃香喝辣。”
顺子委屈的眼泪都流了下来,但看到李元庆冰冷的脸孔,他一个字也不敢多说,赶忙快步朝前方家的方向跑过去。
看着顺子跑出十几步,李元庆这才不慌不忙,哼着小曲儿,朝着前方走过去,只是,在前面的拐弯处,李元庆的余光,却是悄无声息的朝后瞥了一眼。
………
李元庆的家是一座三间的小宅院,这是李元庆祖上留下来的资产,虽然不大,也是破败不堪,但在这沈阳城中,却也算得上是‘高富帅’有房一族了。
一墙之隔,就是顺子的家,只不过,顺子家虽然人口不少,但却只是两间的小宅院,十分低矮,而且正处在死角上,常年不见阳光,即便李元庆的家已经破败不堪,但与顺子家相比,却绝对算得上是‘豪华阳光套房’了。
因为是邻居,知根知底,加之李元庆也算是端着‘铁饭碗’的大头兵,顺子的老母亲,便有意将自己的女儿张芸娘,许配给李元庆做媳妇,也就是传说中的‘童养媳’。
张芸娘虽不甚出众,但胜在乖巧,身条也很不错,李元庆基本上也同意了这件事,只是,由于最近李元庆手头一直很紧,加之受了伤,这件事,便没有真正落实下来。
但两家人,基本上已经跟一家人差不多了。
顺子的老娘和张芸娘,也搬离了他们漏雨漏风的破房子,住到了李元庆家里,一方面,方便照料受伤的李元庆,另一方面,顺子的老娘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尽快进入角色。
李元庆走进院子里,屋里还亮着灯光,顺子捂着脸蹲在一旁的炉子边,并没有同老娘和张芸娘说话,好像在生着闷气。
李元庆嘴角微微一扬,快步走进了房内。
“元庆,你,你和顺子,怎么在这个时候回来了?”顺子的老娘陈氏,虽然没有什么大见识,却颇善勤俭持家,只不过,现在这世道,她也没办法,只得指望着自己这个未来女婿了。
旁边,青涩的张芸娘,也在眼巴巴的看着自己。
李元庆一笑,“没事。回来办点事。”
说着,李元庆狠厉的看了顺子一眼。
顺子不敢看李元庆的目光,忙道:“哥,我,我啥都没说。”
此时这个时代,又是这般境况,对于顺子这种半大孩子,李元庆当然也不会讲什么民主、道理,稳住大势,永远摆在第一位。
李元庆朝顺子点点头,示意他赶快起来,对陈氏和张芸娘道:“婶子,芸娘,城外的事情,你们听说了吧?”
两个女人忙点了点头,陈氏道:“元庆,这天杀的哟,咱们该咋子办哟。”
张芸娘的大眼睛里也满是惶恐。
开原、抚顺之殇,或多或少,都传到了沈阳城里,对于后金鞑子灭绝人性的大屠杀,老百姓除了恐惧,还能怎么办?
李元庆眼睛微微眯起,片刻,又舒展开来,“婶子,芸娘,这方面,我已经有了安排。你们赶紧收拾下东西。跟我走。”
两家合一家,顺子毕竟是个毛都没长全的孩子,作为唯一的真正男人,李元庆的话,自然说一不二。
两个女人不敢反驳,赶忙去收拾东西。
李元庆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刀不离手,闭目养神。
这种情形,在后世‘妇女能当半边天’的时代,恐怕想都不敢想吧?
有失必有得啊。
看着李元庆这冷漠表情,顺子也不敢呆在这里,赶忙去帮忙,娘仨一起,很快就收拾起了几个包袱。
虽然已经算能吃口饭的家庭,但两家合起来,也没有几件值钱的东西。
看到已经收拾利索,李元庆对着几人点点头,“你们等我片刻,我去方便一下。”
陈氏和顺子都没什么,但张芸娘的小脸上,却不自禁的浮现起了一抹晕红,对于将来的事情,母亲已经对她说了很多。
走进院子里,李元庆忽然回过头,对着顺子使了个眼色。
顺子一愣,片刻,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忙关上了房门。
李元庆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来到院子一角,‘淅淅沥沥’放起了水。
夜空中,细碎的雨夹雪还在淡淡飘洒,只不过,与白天相比,风稍微小了些,但却更加寒冷。
放完水,李元庆哼着小曲,故意大声原地走了几步,但身体,却如同狸猫一样,悄无声息的攀上了墙头。
果然,在院门外不远,一个矮壮的黑影,正鬼头鬼脑的朝着院子里打探。
李元庆不由微微冷笑,这洪强办事倒也稳当。
心中只犹豫了片刻,李元庆心里已经下定了决断。
一瞬间,李元庆猛的从墙头上飞身而下,狠狠一拳,竟自砸向这黑影的太阳穴。
这黑影根本没有料到,竟然有人突然袭击,毫无防备,闷哼一声,软绵绵的倒在了地上。
李元庆一脚踩住他的脑袋,没有刀鞘的大刀,已经刺透了他的脖子。
一阵寒风掠过,一股淡淡的血腥味,迅速弥漫开来。
李元庆飞速将这矮壮男子拖进了院子里,关上了院门,将他丢到一旁盛东西的小胚屋里,飞速拔下了他身上的棉袄,揣在了身上。
将小屋破败的房门关死,李元庆快步来到屋外,对顺子道:“顺子,咱们走。”
顺子虽然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但毕竟好歹也是个大头兵,血腥味道,他还是闻到了,忙招呼老娘和姐姐,快步来到了门外。
看到李元庆腰间揣着的有些蒙古风的棉袄,顺子已经明白了大概,脸色不由有些不自然。
李元庆拍了拍顺子的肩膀,低声道:“顺子,我现在给你两条路,一,你带着老娘姐姐跟着我逃命。二,家里的东西都留给你们,你们自己想办法。”
顺子几乎没有思虑,忙道:“哥,我跟着你。”
李元庆点点头,微微一笑,“很好,顺子,你长大了。别愣着了,咱们走。”
“嗯。”顺子一点头,赶忙招呼老娘和姐姐,快步跟在了李元庆身后。
…………
虽然跟着洪强混,成功的几率会大上不少,只不过,李元庆并不愿出卖自己的灵魂,而且,上船容易下船难,无论何时,自己的命运,永远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但此时这种状态,沈阳城又这么大,想要趁夜出城,根本就不现实。
李元庆却也不急,后金虽然强大,并且,已经掌控了完全的主动,但他们毕竟不是神仙,不可能面面俱到。
李元庆带着顺子母子三人,迅速来到了巷子口的一处文帝庙里。
这里距离沈阳城东墙和东门,只有不到一里的距离。
最关键的是,之前,这里是李元庆的一个落脚点,文帝庙底下,有一个地窖子,原本,已经荒废多年,但李元庆和顺子在几个月前,将这里收拾了出来,当做一个‘分赃的据点’。
入口,也修的很隐秘,并不在庙里面,而是在庙后面的一颗大树下。
四人钻进了地窖里,李元庆让陈氏和张芸娘先在这里休息,养足体力,自己则带着顺子,出来找点食物。
这个时代,对老百姓而言,能吃饱饭,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好在李元庆和顺子早已经轻车熟路,不过,这一次,李元庆并没有挑那些小门小户,而是对附近的一座大宅子的厨房下了手,可惜,收获并不是很多,只有七八个粗面的冷馒头,几条咸鱼,还有一丁点腊肉。
虽然不多,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已经足够了。
两人没有停留,迅速返回地窖,将食物每人分了些吃下,便窝在地窖里,静静等待时间的流逝。
地窖里很阴冷,但四人凑在一起,又有充足的食物,倒也没有太多大碍。
但很快,外面~~,就有了反应。
此次,后金军主要进攻的方向,是沈阳城的东、西两门。
大概在二更天刚过,东门率先有了反应,喊杀声一片。
李元庆让顺子三人留在底下,自己借着夜色,小心爬到树顶上观看。
这时,东门方向,早已经是一片火光,城门已经打开,守城士兵四散逃命,外面,隐隐有急促的马蹄声,朝着这边狂奔过来。
李元庆拳头都攥的‘咯吱’作响,但这种事态,他根本没有任何左右的气力。
不多时,后金先锋军已经冲杀进来,沈阳城,已经完全暴露在他们的兵锋之下。
李元庆很想趁这个时候,冲出城门逃走,在这个时候,后金主力还没有赶过来,应该是最佳时机。
但犹豫了片刻,李元庆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枪打出头鸟。
前面没有人当炮灰,实在不智。
而根据李元庆的经验判断,后金军前锋入城之后,守卫明军的突围大潮,已经不远了。
将顺子三人招呼出来,四人小心翼翼的聚在大树后,随时待命。
果然,不出李元庆所料,随着后金军前锋控制了城门,守城明军的逃亡大潮,迅速成形。
数不清的人流,迅速汇聚向东门这边,向着外面逃之夭夭。
而后金军在这方面,明显有了经验和准备,他们并不理会这些悲惨的明军们,任其拥挤踩踏,放任他们离去,那些还处在混沌中的城中百姓们,才是他们真正的猎物。
眼见双方已经形成了短暂的默契,李元庆哪里还敢怠慢,让顺子照顾老娘,自己拉着张芸娘,四人混入人流,急速朝着城门狂奔而去。
****************************************************************
在这个时代,夜生活远没有后世那么发达,晚上,基本上没有啥子娱乐活动,除了最原始的人类添丁本能。
加之此时天气很冷,时候已经不早了,各人都忙活了一天,除了守夜的,谁会这个点出来闲晃?
李元庆压下了帽檐,顺着石板路径直往里走,很快,就来到了一道关着的院门前。
透过门缝,可以看到后面亮着灯笼,好像有两个小丫鬟在小声说话。
李元庆仔细听了两句,无怪乎就是抱怨守夜和宅子里的八卦,为什么不让别人来守?为什么让她们来守夜?谁谁又买了件什么首饰?谁谁又跟谁勾搭上了。
眼见没有有用的信息,李元庆也不再墨迹,转到一边的墙角,轻巧的翻墙而过,隐入了旁边的花木中。
宝丰堂的宅院很大,名为三进,但事实上,由于其又商又居,具体布局,比三进要复杂许多。
进入这扇院门,左边这大概是丫鬟、婆子们起居的地方,右边,则是药房库房和‘加工厂’。
李元庆沿着药房这边走,很快,又来到了一道院门之前。
由于是从后门而入,这道院子,应该就是渠家小姐的起居之地了。而如果从前院那边走,还要经过一进客房。
这院子明显比外面要大、也要精致许多,假山回廊,花木更多,院中间的位置,还有一个精巧的小池塘。
正堂方向,已经灭了灯,侧堂里,还亮着灯光,站在李元庆这个角度,依稀可以看到,几个丫鬟婆子,正在灯光下拿着算盘拨弄不停,好像在清点账目。
看得出,这渠家小姐,有后世女强人的潜质啊。
不过,扫视了一圈,李元庆并没有发现渠家小姐的身影,难道她已经睡下了?
如果这样,那今晚可是白来了,等到明天,不知道还要有什么变故。
而渠家小姐现在应该是寡居,看这模样,这院子里应该没有男人,李元庆心里忽然有一丝异样起来。
这~,这难道就是后世中传说的夜敲寡妇门么?
后世,李元庆毕竟也算是有点身份的人了,如果这样,不仅一定会被别人骂成‘死变态’,老脸怕是也要丢尽。
但此时,李元庆不过就是个穷吊丝,也不用顾忌这么多了。
贴着墙根,沿着屋檐的背后,李元庆小心前行,准备前往正堂的背后。
明清两朝的建筑布局,其实大同小异,整体来说,清朝的可能要更精致一些,明朝的要更大气一些。
但明朝毕竟在先,后世流传下来的,大都是清朝的宅院遗迹。
后世,不论是乔家大院、王家大院,还是京津地区的王府公宅,亦或是安徽、浙江一带盐商的美宅,李元庆都去过不少,对这里面的布局,多少也了解一些。
此时,能在这个院子里工作的丫鬟婆子,想必,都是那渠家小姐的心腹了。
渠家小姐的起居之地,应该就在这附近了。
屋檐后到墙壁有一段的空隙,这是下雨后排水所用,大概一米宽多一点,容一人通行,没有太多障碍。
但此时,春~意渐浓,正处在冰雪融化的交替期,这狭窄的空间内,到处是冰茬子,稍微用力,就会发出响声,看似几十米、转瞬即到的距离,李元庆走的却是颇为艰辛。
好半天,李元庆终于来到了一处亮着灯光的厢房背后,总算稍微舒了一口气,竖起了耳朵,仔细聆听里面动静。
难不成,顺子和陈氏还活着?
心里有了这个念头,李元庆精神一下子提了起来。
自从重生到明末,为了生计,李元庆虽然做了很多违心的行为,但都不后悔,唯一后悔的,就是当日没能带顺子和陈氏逃离沈阳城。
如果顺子和陈氏还活着,那真是天可怜见。
不过,这个点了,如果顺子和陈氏还活着,为何不在这里?
正当李元庆仔细思虑时,商老六忽然低声道:“元庆,有人来了。”
李元庆忙竖起了耳朵,看向了洞口方向。
片刻,一个瘦弱的身影,如同老鼠一般,竟自钻进了洞里,朝着深处走过来。
只看他的身形,李元庆便已经认出来,忍不住大喜的低声呼道:“顺子~。”
顺子一愣,根本没想到,这地窖子里竟然有别人,一个趔趄,摔倒在地上,就想往外跑。
这时,商老六已经一个健步冲过去,一把拉住了顺子的胳膊。
李元庆忙道:“顺子,别慌。是我,我是李元庆。”
顺子这时也听出李元庆的声音,而李元庆又走到了光线里,看到李元庆熟悉的脸,顺子再也忍不住,猛的扑倒在李元庆的身边,紧紧抱住了李元庆的大腿,大哭道:“哥~~,哥~~~,我还以为,我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啊……”
…………
一盏小小的油灯,微弱的火苗,照亮了地窖子里的空间。
顺子如同一个离家多时、终于找到了父母的孩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对李元庆叙述着这些时日他的经历。
当日,李元庆拉着张芸娘冲入城门之时,顺子和陈氏也紧随其后,但李元庆身强体壮,力气极大,很顺利就冲进了人流中,而陈氏毕竟年老体衰,还没等到城门口,就被人流不小心绊倒在地上。
顺子赶忙去扶自己的老娘,可他毕竟年幼,又极为瘦弱,小胳膊小腿,在这种混乱下,又怎的可能把陈氏拉起来?
被人踩的几乎要断气,顺子拼了性命,连滚带爬,朝着城门反方向冲回来,虽然受伤很重,但好歹是保住了小命。
但陈氏却……
顺子逃离之后,便一直躲在这地窖子里,过了几天,等混乱形势过去,顺子本想回家看看,却是只见到家里一片废墟,无奈之下,他只得又藏身在地窖子里,昼伏夜出。
也幸亏是之前的那些时日,顺子有了不少跟随李元庆‘夜行’的经验,使得他也算有了门手艺,坚强的活过了这一个多月。
“哥,哥,娘,娘死得好惨啊。可惜我……”
一个多月的坚强,在李元庆出现之后,瞬间崩溃了,顺子抱着李元庆的胳膊,滔滔大哭。
旁边,商老六也极为动容,低声安慰道:“顺子,没事了,没事了,一切都过去了。”
李元庆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用力拍着自己的脑门子,“顺子,会好起来的。一定会好起来的。”
顺子这时也哭累了,忽然也想起来,忙道:“哥,我姐,我姐现在怎么样?”
“你姐现在在广宁,她那边很好。能见到你,她一定会高兴坏的。”李元庆将顺子搂在怀里,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
倘若,当初稍微给顺子透露一点,自己选择去广宁,也许……
“那就好,那就好。”顺子喃喃道,忽然,他又道:“哥,家里你去过了么?”
李元庆点点头,“我们先去的家里找你。”
顺子道:“哥,其实鞑子进城之后,在咱们这边停留的时间很短,也没有放火。咱们家里,是洪强这狗日的放的火。我也是后来偷听街坊说话知道的。这个狗日的啊。我一定要把他千刀万剐。”
“商大哥,我可以开个方子,不过,这方子危险性很大,如果成了,你女儿能挺过去,应该很快能恢复如初,但如果不成,那我也……”
李元庆当然很想救这小女孩,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更何况,还可以使商老六归心。
只不过,生命毕竟只有一次,李元庆这半把刀也不敢冒险。
商老六一听李元庆说女儿还有救,哪里还顾得上其他,忙道:“恩公,我相信您。您尽管开方子吧。丫头能熬过去,那是菩萨保佑她。熬不过去,我,我也不怪您。”
李元庆沉重点点头,忽然也想明白,自己对这方子,是很有信心的,难的,是这小女孩的身体,就怕她撑不住,但现实用药,却可以循序渐进。
“商大哥,你拿纸笔来,我给你写个方子。另外,这个你拿着,我再给你写个滋补的方子。”李元庆说着,掏给了商老六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商老六一看银票,不由一惊,“恩公,这……”
“别废话了,先去找纸笔。”
商老六赶忙拿来笔墨,这是他为了郎中开方子特意买的。
但拿来之后,李元庆却慌了神,这他娘的,自己并不会写毛笔字啊。明末是繁体字,而李元庆只会写简体字。
这他么真是快要到终点了,却发现自己的脚居然抽筋了。
不过,活人总不能给尿憋死,片刻,李元庆道:“商大哥,咱们现在直接去抓药吧。方子先不用开了。对了,这银票,在这里能用么?”
银票是广宁一家钱庄的,李元庆也不了解,沈阳陷落之后,分号还在不在。
商老六仔细看了看,“恩公,应该能用。我倒是识一些字,要不,您说方子,我来写。”
商老六看出了李元庆的窘迫。
李元庆一笑,片刻就将不自然压了下去,商老六的这行当,识字也绝对正常,忙道:“也好,我说,你写。”
很快,李元庆就将方子说了出来,商老六如获至宝般记了下来,李元庆又说了个滋补的方子,商老六也一一记录。
“恩公,您等着,我现在就去给丫头抓药。”说着,商老六就急急往外奔。
李元庆忙拉住他,“商大哥,现在天还没亮,外面有很多巡夜队。”
商老六道:“恩公,您不必担心,我有门路。”
李元庆见他说的自信,这才放心,“小心些,快点回来。”
“哎。”
…………
大约半个时辰,商老六匆匆回来了,跟李元庆一样,他也没有走大门,而是翻墙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布包药材。
“恩公,药材我抓来了。”外面虽是寒风凛冽,但商老六却是满头大汗。
李元庆点点头,“我来熬药,你帮我打下手。”
“好的,恩公。”
两个大男人迅速忙碌了起来。
****************************************************************
~~~~~~~
玩药材发家,李元庆身上虽然坏毛病不少,江湖气颇重,但对于自己这个行当,李元庆却是有一些心得的。
后世时,为了讨得某位中医翘首夫人的欢心,李元庆曾经苦练熬药一个多月,最终,打通了夫人门路,收益不菲。
此时,虽不像后世那般有巨大利益,但对商老六女儿的病情,李元庆也是用尽了全力。
清朝名医的方子虽好,但要将其发挥最大的效力,还是熬药这一关。
从后世而来,又是商人,李元庆对各类药材的分量把握极好,根本不用称,只凭手感,便能做到九成九。
很快,药罐中的汤药已经成熟,散发出浓郁的药香。
“恩公,咱们现在就给丫头服药吧?”商老六已经有些急不可耐了。
骤然经历了这么多,顺子虽然还是孩子,但已经有了几分‘杀气’。
李元庆点点头,“洪强这厮,我一定会找他算账的。不过,能看到你平安,这比什么都强。”
顺子用力点点头,这才想起来,忙问道:“对了,哥,你,你已经到了广宁,为什么又回来这里?是我姐让你来找我的么?”
李元庆道:“差不多吧。顺子,你长大了。”
顺子憨憨一笑,“哥,咱们都活着就好,活着就好。对了,你们还没吃饭吧?我刚刚顺来几张烙饼,你们快吃吧?”
说着,顺子小心从怀里掏出了几张还带着他体温的烙饼,小心递到李元庆身前。
李元庆忽然感觉眼睛有些模糊,自己坑了顺子一次,绝不能再坑他第二次。
“顺子,我们都吃过了,你吃吧。哥哥现在发了财,等明天,哥哥带你去酒楼喝酒吃肉。”
“嘿嘿。哥,那太好了,我长这么大,还从没去过酒楼哩。”
****************************************************************
身边,商老六和顺子都已经沉沉睡去,发出有节奏的鼾声,李元庆躺在两人身边,仰望着洞口的一丝清幽月光,心中却思量万千。
自从重生之来,虽然走的艰险,但因为自己了解历史大势,李元庆总感觉,大的节奏,一直把控在自己手里,但通过顺子的事情,李元庆却忽然发现,很多事情,自己其实着实还稚嫩的很啊。
李元庆不由想起了临行之前,毛文龙的那句话,‘活着,才有希望。’
在这之前,李元庆一直以为,只要自己活着,就一定有希望,但现在,李元庆却明白,不仅自己要好好的活着,身边的人,最好也能好好的活着。
战争失败,只要有人在,还可以再打回来,但~~,如果自己身边的亲随全都死光了,又谈何东山再起?
在这方面,虽然自己两世为人,但毕竟是商人出身,眼界终究有限,与毛文龙这种枭雄相比,还是差的远那。
此时,商老六归心,顺子也找到了,手里还有近万两银票,这次出来的任务,基本上也完成了大半。
沈阳已经被后金军牢牢占据,即便花费了巨大力气,在这里生了根,但在全局方面考虑,这恐怕并没有太大作用,因为明军现在根本没有力量,反攻沈阳城。
事实上,想要反攻沈阳城,也不是太难,只需要在野战中击溃老奴的八旗主力,但在此时这种状态下,放眼天下,恐怕,还没有人能做到。
与其花费巨大时间、精力、甚至是性命,去做这吃力而不讨好的事情,反倒不如去做些更有实在意义的事情。
形势比人强。
此时,既然技不如人,那就要承认。
只有真正明白了双方的差距,才会机会,在日后能扳回来。
…………
李元庆一直睡到晌午,这才从混沌中清醒过来,商老六和顺子正在洞口边的一缕阳光处晒太阳。
看到李元庆醒了,商老六笑道:“元庆,今日有什么安排?”
李元庆有些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笑道:“今天没什么安排,最大的安排,就是要去沈阳城最大的酒楼,让顺子好好吃一顿。”
顺子不由大喜,“哥,这,这不好吧?咱们还是省着点。”
李元庆一笑,“顺子,这事儿,你不要管,等着就行了。”
休息了一会儿,李元庆让商老六偷偷爬出洞口,给顺子买几件衣服,毕竟,顺子现在穿的跟叫花子一样,这样去酒楼,着实太扎眼。
商老六很快回来,顺子换了新衣服,又洗了洗脸,一下子精神了不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