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后续+完结

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后续+完结

悟途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李承乾还是变了。李世民宠爱魏王,如今魏王身边围拢一众世家官员支持。已经逐渐有了点跟李承乾分庭抗礼的意思。虽然现在老臣都还是支持李承乾。但是跟李承乾走得都不近,毕竟要避嫌。怕李世民猜忌。“阿耶。其实大哥现在这个年纪,你要求的太高了。这个时候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属于叛逆的时期。不要逼的太紧”李慎解释李承乾是叛逆期。毕竟才十七岁。“哼。他是太子。要求如果不高。将来如何能继承朕的江山。”李世民冷哼“阿耶,我听说大哥以前有个师傅叫李纲。”李慎问道“李纲乃前朝大儒。我让他教导太子是对太子的重视”李世民回答“阿耶你确定是对太子的重视。你想想他都教过谁。最后都什么结局。”李慎玩味的问李世民李世民细一想吓一跳。前隋太子杨勇,后来被废了。太子李建成。后...

主角:李慎李世民   更新:2024-12-06 10: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慎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悟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承乾还是变了。李世民宠爱魏王,如今魏王身边围拢一众世家官员支持。已经逐渐有了点跟李承乾分庭抗礼的意思。虽然现在老臣都还是支持李承乾。但是跟李承乾走得都不近,毕竟要避嫌。怕李世民猜忌。“阿耶。其实大哥现在这个年纪,你要求的太高了。这个时候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属于叛逆的时期。不要逼的太紧”李慎解释李承乾是叛逆期。毕竟才十七岁。“哼。他是太子。要求如果不高。将来如何能继承朕的江山。”李世民冷哼“阿耶,我听说大哥以前有个师傅叫李纲。”李慎问道“李纲乃前朝大儒。我让他教导太子是对太子的重视”李世民回答“阿耶你确定是对太子的重视。你想想他都教过谁。最后都什么结局。”李慎玩味的问李世民李世民细一想吓一跳。前隋太子杨勇,后来被废了。太子李建成。后...

《穿越:我在大唐当闲王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李承乾还是变了。李世民宠爱魏王,如今魏王身边围拢一众世家官员支持。已经逐渐有了点跟李承乾分庭抗礼的意思。


虽然现在老臣都还是支持李承乾。但是跟李承乾走得都不近,毕竟要避嫌。怕李世民猜忌。

“阿耶。其实大哥现在这个年纪,你要求的太高了。这个时候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属于叛逆的时期。不要逼的太紧”李慎解释李承乾是叛逆期。毕竟才十七岁。

“哼。他是太子。要求如果不高。将来如何能继承朕的江山。”李世民冷哼

“阿耶,我听说大哥以前有个师傅叫李纲。”李慎问道

“李纲乃前朝大儒。我让他教导太子是对太子的重视”李世民回答

“阿耶你确定是对太子的重视。你想想他都教过谁。最后都什么结局。”李慎玩味的问李世民

李世民细一想吓一跳。前隋太子杨勇,后来被废了。太子李建成。后来也学坏了。听谗言。被李世民杀了。不吉利啊。这回是太子。虽然李纲死了。但是现在太子也学坏了。

“阿耶,其实大哥真的很好。大哥做这些是因为你对四哥太好了。你培养大哥十几年。

八岁听政,十四岁就可以监国。政事处理的井井有条,可阿耶还是觉得不够。还要磨炼大哥,大哥的信心就如此给磨没了。

毕竟大哥才十七岁,又不像阿耶你当年那样经历过生死,战场厮杀。阿耶,你才中年,大哥才少年,不要那么着急。”

“哼,说的倒是轻巧。我安排那么多大儒朝中重臣教导太子。不就是想让他做个明君,难道我不重视他。”李世民生气道

“阿耶。大哥将来是要做皇帝的,孔子被誉为圣人,可他没做过皇帝。朝中重臣也都是各怀鬼胎哪个不是为了自己。

他们教导大哥,大哥以后是想做大儒,还是要做重臣呢?帝王之道只有帝王才懂。

古往今来,哪一个明君的父亲不是明君。时刻教导效仿,阿耶你说哪个明君能君是群书生教导出来的。

帝王之道是口口相传,以身教之。”李慎其实前世看电视就觉得太子的教育有问题,你让一群没做过皇帝的人教别人做皇帝,那不是开玩笑呢么?

李世民对于李慎说的这番话也开始思考起来,太子如今身边是各种能人。但太子表里不一,他也知道太子如今这般好声色是在抗议他对李泰过于宠爱。

但太子不经历磨难怎么能对付了这满朝文武呢,各个都是老狐狸。

“哎。你说的有些道理,可是高明将来做了皇帝,如果没有坚韧的心智,怎么能能够抵抗住压力,皇帝不好当啊。”李世民感叹道

“阿耶,大哥这个皇二代是最好当的,只要你把大唐的基调定下来。将来大哥照着走也可以啊,最不好当的是后面的几代,只要阿耶把大唐建设的好,兵强马壮,百姓丰衣足食。哪怕有人想造反,百姓也不会跟着去造反的。

如果我们大唐能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我们大唐国泰民安,那我李家皇朝必定流传百世。”李慎的知识量真的不多,逼得把显示国家的方针都说了出来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好,说的好。如此一来,百姓也绝不会反我李唐江山。



“阿耶,我已经大了。住在后宫不方便。别的皇子都已经出宫了。这不是怕被人说闲话么。”李慎解释道。


“大家。慎儿说的有道理。马上慎儿就是十一岁了。住在宫里也确实不方便。宫里新进的才人美人秀女慎儿都不认识。不小心冲撞了就不好了。”韦贵妃出言道

“是啊,慎儿在过几年就可以选王妃了。也是时候出宫了。别到时候犯了忌讳可不好”皇后也帮腔道。

宫里除了公主,所有女人都是皇帝的。这个时代的孩子都早熟。这要是整出点啥丑闻。皇家脸面还要不要了。

“嗯,皇后和贵妃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嘛.....你出宫以后可就不能经常见到贵妃了。你可想清楚了”李世民问李慎

李慎略带一些犹豫。出宫以后就不能总见到韦贵妃了。他跟别的皇子不一样。他对家庭的观念还是停留在后世。韦贵妃看李慎纠结的样子很感动。皇家无亲情,很多皇子跟生母都不是很亲近。李慎却不一样。

“慎儿,你就算想陪在我身边也没有几年,最晚十四岁前就要离宫,如今只是早了几年而已。有时间你也可以进宫来看看我”韦贵妃其实心里也不舍。谁都希望儿孙在身边。但为了李慎能有个好前途只能忍。

“阿耶我想好了。我要出宫,以后我会时常回宫内看望母妃的。也希望阿耶能够恩准让母妃能够出宫偶尔的在我王府住上几天。

缓解我们母子思念之情。我愿在出五万贯入内帑。作为以后我阿姨的用度支出。希望以后阿耶能够善待我母妃。孩儿感激不尽,会极力为朝廷效力。为阿耶分忧。”李慎声情并茂的说着

“好吧。等你明年王府建成,我就允你出宫开府。但希望你十四岁以后可以参与朝政。将来为你大哥分忧。”李世民忠于同意

李慎终于得到了出宫的允许,开始准备出宫事宜。首先是快速修建王府,只有王府建完他才能够出宫。

于是当天下午就去了小皇庄,因为小皇庄附近有座山都是粘土,烧砖瓦的必备之物,水泥也简单石灰石 粘土 石膏 煤 铁矿。

打碎高温煅烧,磨细粉混合就是水泥。初中化学里都有讲过。只不过很多人都忘记了而已。而且简易的水泥只需要石灰石和粘土就行。多试验几次也就成功了。

李慎让王洪福按照李慎画的图纸建筑两个土窑。一个烧砖一个烧水泥。等砖烧出来了再重新建造,而且现在已经冬天了。

地基也打不好了。只能在地面上先盖一个土窑洞凑合用,反正冬季村民也没什么事。给钱他们什么都能干。正元节过后也就完成了。

这个正元节是李慎在宫内过得最后一个正元节,不过整个皇宫除了韦贵妃就没有让他留恋的。一样祥和气氛,一样的过节氛围。

差的就是晚宴的人又少了几个,有几个哥哥去地方了,有几个姐姐嫁人了。而今年让李世民伤感的也就是秦琼病重。

李慎看过电视剧听过评书,秦琼是贞观十二年死的,但现在还没有。李慎估计应该是历史写错了,应该是十三年,李慎也去看过,旧疾复发,李慎给用了几次青霉素,炎症消了烧也退了,但还是不乐观。

李慎的青霉素这两年的的产量还是那样,只不过生产的能比较快而已,目前他也只生产够用就行,还做不到普及,秦琼主要病症是因为以前受伤太多。



李世民说这些就是怕李慎害怕投降。到时候被阿史那结社率劫持一个皇子那可就被天下人笑话了。他知道李慎特别在意韦贵妃,所以说这些给李慎力量。


“李统领,不知叛军有多少人。”李慎抽出宝剑。这个时候他也知道。要么生要么死。虽然李慎前世只是普通人。但也活了三十几岁。打架斗殴也不是没干过。虽然没杀过人。但这次为了小命李慎也准备拼了。

“刚才我观察了一下。应该有一百多人。大门处我们只有三十多人,幸亏道路狭窄。要不然侍卫可能顶不住。”李安手里的刀也已经握在手里。

李慎走到门口对着薛仁贵道。“仁贵,如今之事你已看到了。如果你们现在离去。我绝不会怪你。但如若你们今日能够护住我跟阿耶,等到援军到来。我李慎在此许诺。你们若是为我战死。我会抚恤你们家人金钱一千贯。

良田百亩归于你们儿孙,你们的爹娘我会找人伺候,一日三餐每天有肉。我给他们养老送终。你们子女我会送到学堂,如果学业有成。

我给他们送到国子监,将来入朝为官。如果侥幸没死,赏赐两百贯,良田百亩,一亩的红砖瓦房宅子一座。以后你们的俸禄翻三倍。所有工坊你们的家人先挑。想做生意的我会给你们钱做生意。读书的长大后可以去大学国子监。仁贵你们现在可以选了”

李世民看着李慎跟薛仁贵等十个护卫说这些,也是暗暗点头。这个时候问是否离开,显示出了自己的仁义。

李世民知道他们这些护卫不会离开,他们的家人都是李慎的食邑,离开了如果李慎没死。

那他们以后就没有好日子过了,而后面的话李世民更加懂了,每次作战前他也会跟将士们说一些鼓舞士气的话。

什么加官进爵啊,赏钱多少啊。李慎只不过比较直接,就是重赏,活着重赏,死了加倍重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死了给一千惯。顶他们家种几百年的地了,更何况还会照顾一家老小一世荣华富贵。

“王爷放心。我等岂会贪生怕死。当初我薛仁贵蒙王爷救助才让妻儿在长安过得富足。我薛仁贵懂得知恩图报。既然做了王爷护卫,必将死在王爷前面。”

“对对。我们不怕死。”

“对,这几年王爷对我们这么好。吃得好穿得暖。还给娃免费读书。就算死了。王爷也会照顾他们的。”

薛仁贵和十个护卫纷纷表示要保护李慎。

“好。此战一了。我不管死活都会兑现承诺。去拿兵器。”他们的兵器按照规定都是不允许带的。因为他们要接近李世民。

没一会各自都拿出了兵器,薛仁贵也拿出来他的弓。

“仁贵你悄悄的去房顶。看见谁指挥你就射谁。箭支不多。直射将领。”李慎安排薛仁贵当狙击手。反正距离也不远五六十米的距离,薛仁贵擅长弓箭百步穿杨。只可惜带的箭支不多。都是精钢打造的箭头十余支而已。可惜打猎用的都是羽林卫的,用完就送回去了。

“你们十个就站在这,一会与我一起。生死战。”李慎说完还挥了一下手里的剑。李慎后悔为什么以前没锻炼锻炼学学武呢。

没一会就听到头顶破空之声。李慎知道是薛仁贵开始狙击对方的指挥人员了。开始连续几箭,后面时间越来越长。应该是对方发现有弓箭手将领躲起来了。当薛仁贵最后一支箭射完后。门口也已经崩溃了。一群叛军冲进了院子。薛仁贵也从房上下来。换上他的方天画戟。



还有江南和洛阳等地的几个富商找我订购了三百个,他们保证不在长安城出售,我就同意提前给他们运回当地了。

共计销售高档礼盒一千一百三十六个,共计一万一千三百六十贯,我们总共销售三万零五百六十罐。

普通的礼盒成本在一贯钱左右,高档的因为礼盒和丝绸贵一点成本在两贯左右,王爷因为粮食便宜其实酒的成本并不高。

主要是人工器具礼盒之类的成本高。成本总共六千一百一十二贯。利润两万四千四百四十八贯。都在这里”

“这么多”李慎也是头意识看到这么多钱放在面前。

真的可以用铜山来形容,李慎很兴奋。走到这堆铜钱跟前,库房里的钱都是放在地上,当然地上李慎让人铺了两层木板。

因为时间紧,也没有时间让人打造箱子,不过很快李慎就笑不出来了,两万四千多贯钱,重十五万多斤。怎么运回去啊?

一辆马车长途运输七八百斤,东市离皇宫近也顶多一千斤,也就是要一百五多架马车。李慎上哪找那么多马车去。李慎再一次觉得古代铜钱的麻烦。

“王掌柜,你说这钱怎么能运回皇宫呢。钱肯定不能都放在你这里不安全。”李慎问王掌柜。

“王爷,这么多铜钱需要一百多架车,长安最大的车行也没有这么多现车。他们的车都受雇运输去了。除非。。。。”王洪福说到这就犹豫了

“除非什么”李慎问道

“除非王爷能从皇宫里派车,每年快入冬,皇宫出来采购储备的时候最少都两百多辆车跑好几趟,皇宫里肯定有这么多车。”王洪福说道

“皇宫里的车?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李慎还真不知道皇宫里有这么多车。然后回头问蓝玉儿道

“玉儿,皇宫里有这么多车么”

“王爷有的,不光皇宫里有,朝廷六部30个司所有的牛车马车加起来差不多近两千架,尤其是户部,要不东西两市的税收如何运到国库。”蓝玉儿回答

也是,东西两市每月的税收肯定比他赚的多。没有车怎么运回国库,不过李慎觉得还是皇宫里的车方便。赶车的都是宦官,用户部的不方便进后宫。

李慎决定一会办完事后就回宫找车,明天过节,李慎准备给工人放假,到时候没有人守着钱可不放心,随即让王洪福把所有人都着急道院子里。李慎站在一张椅子上让众人都能看见他,让后对着工人说道

“今天召集大家来没有什么大事。主要就几个事要宣布,第一,我们这九天的经营很成功。这都是你们的功劳。所以为你们鼓掌。”李慎率先鼓掌。这个时代还不流行鼓掌,不过东家都做了,下人也就跟着做。

“这第二呢,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作为东家给你们发点中秋的福利。也就是好处。全体每人米一石,肉一斤,赏钱一惯,管事5惯。王掌柜三十惯。”李慎说完下面就自觉鼓掌。

“谢东家赏”

“谢谢东家”

精品阁八个女店员四个跑腿伙计,后面大黄庄十一人,一共发出去不到七十惯。不是李慎不想多给,但是有时候细水长流,生米恩斗米仇的事李慎前世见过多了。

说完话李慎让王掌柜的去买米买肉,自己拿不动的就赶紧回去通知家人过来帮忙,一石米一百二多斤,女店员肯定是拿不动的。而李慎坐着马车回宫准备借车。


“多谢王爷恩典。”张老汉连忙谢恩。十亩地不收地租。这个时期一亩地出量两石也就是二百多斤。十亩地两千多进粮食。不小的一笔财富呢。

“行啦。说正事。今天我来的目的是找几个工匠到我的作坊做事。要求身体健壮的。能吃苦的。最主要嘴要严的。不能把作坊里的事情说出去。既然你们都是我的食邑。我这必然信你们了。工钱每天十五文。做好了还长工钱。包三顿饭。每天上工五个时辰。你问问有没有人去。”

张老汉一听这是好事啊。家主还是想着他们自己人。一个月四百五十文。一年五贯钱,他们种地一年下来都到不了两贯。而且还包三顿饭。这一个月就省下一个人的饭钱。

于是赶紧回庄子里集合所有男丁。挑选附和李慎要求的男丁。只不过张老汉刚说完,这些壮丁立刻把张老汉围住了。各个都想去。最后李慎看场面实在是控制不住。于是高喊道,“都停下。都停下。”

众人听到李慎说话了各个都安静下来。听李慎说话。李慎站在大石头上对众人说道。“这次我只要十人。但是后续还要很多人。所以大家不要着急。”李涵大喊着继续道

“都听好了。你们谁的父亲祖父是跟着陛下打过仗的战死的站出来。”

片刻就有三人出来了都是都是二十岁左右。张老汉对着李慎说道“王爷他们三个确实父辈跟着陛下战死了。户籍有登记。所以陛下收留他们在皇庄。”

李慎点点头“好。你们父辈的功绩陛下没有忘记。大唐也没有忘记他们。你们三个入取了。”

“谁的父辈祖父是因为跟随陛下作战受伤退下来的”李慎又问

这一次站出来八个。张老汉有对着李慎证实道:“王爷确实如此。都是跟着陛下作战受伤后下来的子弟。他们父辈都残疾。”

“好,你们八个我都要了。请记住陛下没有忘记你们。国家也没有忘记有功之臣。你们应该感谢你们的父辈。回去收拾收拾跟我回去上工。目前你们只能住在城里。等什么时候这边修建作坊了。才能搬过来。每个月给你们两天休沐。”李慎说完就回马车里了。城南这么远李慎肯定坐马车来。

有人欢喜有人忧愁。选上的自然高兴。没选上的也是失望。李慎又告诉张老汉。让他告诉村民。这只是刚刚开始,以后会有很多机会。

半个时辰后。十一个人都背着被褥跟着李慎的马车后面前往长安城。

一下午,李慎忙碌的安排他们安装设备,教他们怎么使用蒸馏。用买来的酒糟蒸馏一锅。当就滴瞒下面的木桶后。众人都挤过去观看。

“这是酒么。怎么像水一样”

“是啊是啊。这是水吧。”

“胡说,你没闻到酒香么。”

一群人都在讨论。李慎让人拿来几个小碗,一人给一碗。让他们尝尝。

“咳咳。这酒可真烈。”

“是啊是啊。真够劲。不过很纯啊。”

李慎也抿了一口。差不多五十多度。不过可能 应该是收购来的各个酒坊的酒糟都放在一起了。口感一般。不过肯定比崔家的要好。李慎打算做为是普通等的来卖。

因为王洪福收购的酒糟太杂了。所以 李慎告诉王富贵把这种酒糟蒸馏出来的就庄坛密封好。作为低端酒。然后把作坊做出来的粮食酒发酵好的蒸馏两次,作为中高端。要蒸馏两次。装入精美的坛子。半个月后就是八月份了。正好赶上中秋节。作为礼物赠送。想到礼物。李慎就又有了点子。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