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苏蕴晴傅文澈 番外

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苏蕴晴傅文澈 番外

柔心糖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丹娘呆呆地看着众人:“多谢太太……我不碍事的,就是刚刚和慧儿姐姐拌了两句嘴,没什么的。都是自家姐妹,书萱,快看看慧姐姐脸上有没有伤。”宋恪松闻言,不由地又感动又生气。感动的是连个小傻子都知道关爱手足姊妹,可见他们宋家家教还是没问题的;生气的是,自己的嫡次女居然如此不知轻重,甚至连一个庶出的傻妹妹都比不上。慧娘不服气:“娘怎么只训我,不训丹娘?您问问她,难道那些人一开始要抓的不是她吗?我是替她受罪,难道一点点委屈都不能说了吗?我在这个家,还有什么趣味……难怪爹爹要把我随便许配给别人家,原是嫌弃女儿了。”宋恪松气得又是一阵气不顺。但在朝为官多年,又曾官拜一品,他看人识物的能力,非一般人能比。忍住了满腔怒火,他看向丹娘:“你姐姐说的你可认...

主角:苏蕴晴傅文澈   更新:2024-12-04 16: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蕴晴傅文澈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苏蕴晴傅文澈 番外》,由网络作家“柔心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丹娘呆呆地看着众人:“多谢太太……我不碍事的,就是刚刚和慧儿姐姐拌了两句嘴,没什么的。都是自家姐妹,书萱,快看看慧姐姐脸上有没有伤。”宋恪松闻言,不由地又感动又生气。感动的是连个小傻子都知道关爱手足姊妹,可见他们宋家家教还是没问题的;生气的是,自己的嫡次女居然如此不知轻重,甚至连一个庶出的傻妹妹都比不上。慧娘不服气:“娘怎么只训我,不训丹娘?您问问她,难道那些人一开始要抓的不是她吗?我是替她受罪,难道一点点委屈都不能说了吗?我在这个家,还有什么趣味……难怪爹爹要把我随便许配给别人家,原是嫌弃女儿了。”宋恪松气得又是一阵气不顺。但在朝为官多年,又曾官拜一品,他看人识物的能力,非一般人能比。忍住了满腔怒火,他看向丹娘:“你姐姐说的你可认...

《重生成痴傻千金后,她又美又飒苏蕴晴傅文澈 番外》精彩片段


丹娘呆呆地看着众人:“多谢太太……我不碍事的,就是刚刚和慧儿姐姐拌了两句嘴,没什么的。都是自家姐妹,书萱,快看看慧姐姐脸上有没有伤。”

宋恪松闻言,不由地又感动又生气。

感动的是连个小傻子都知道关爱手足姊妹,可见他们宋家家教还是没问题的;生气的是,自己的嫡次女居然如此不知轻重,甚至连一个庶出的傻妹妹都比不上。

慧娘不服气:“娘怎么只训我,不训丹娘?您问问她,难道那些人一开始要抓的不是她吗?我是替她受罪,难道一点点委屈都不能说了吗?我在这个家,还有什么趣味……难怪爹爹要把我随便许配给别人家,原是嫌弃女儿了。”

宋恪松气得又是一阵气不顺。

但在朝为官多年,又曾官拜一品,他看人识物的能力,非一般人能比。

忍住了满腔怒火,他看向丹娘:“你姐姐说的你可认?”

丹娘点点头:“我确实是这么说的。”

“为何要这样说?那些人……难道你认识?”宋恪松声音里出现了一抹警告。

丹娘傻乎乎地摇摇头:“没见过。”

“那你为何这般肯定?”

“因为丹娘觉得自己最好看啊,画本子戏台子上不是都演了吗?这种情况下,应是最美的那个人遭殃啊。”

宋恪松:……

赵氏:……

一屋子人:……

宋恪松忍不住拍了拍额头:“你赶紧歇着吧,脸上有伤,这些日子就免了请安,天寒地冻的,你也是快出嫁的人了,学学你大姐姐,在屋子里备嫁吧。”

他觉得自己真是蠢过头了。

自己这个小女儿关键时刻脑袋不灵光又不是第一次了,他怎么就傻了,居然还会安静地听她解释。

丹娘尚且可以用痴傻来解释,但慧娘却不一样了。

她大闹一场,殴打姊妹,顶撞父亲,还得罪了端肃太妃,条条状状都让人无可饶恕,宋恪松冷哼两声:“从今天起,四姑娘就锁在明月轩,没有我的话,谁也不准放她出来,一日两餐的供着,你给我在里面好好清醒清醒。”

大约是赵氏刚才关爱丹娘的举动让宋恪松很满意,他没有再为难她,一甩袖子,朝着妾室孙氏的屋子去了。

今晚哪儿哪儿都不顺心,还是温柔乖巧的小妾更合他意。

赵氏又着力狠狠关心了一把丹娘,末了才让人带走了跪在地上的慧娘。

柳璞斋重新安静下来。

书萱一边给丹娘上药,一边哭。

“哭什么?”丹娘问,“脸还是很疼?”

书萱摇摇头:“只是觉得姑娘你太苦了……明明也是家里的主子,被四姑娘说打就打。”

丹娘却说:“怎么能一样呢?四姐姐是嫡女,我是庶女。”

“别哭啦书萱。”她笑了起来,“我来替你抹药膏吧,看看太太有没有夸大其词,这个玉露雪花膏是不是真的那么好用。”

书萱望着她开朗的面容,原本阴沉的心情也放晴了。

“这怎么好,还是婢子来……”

“别说话,我给你抹上去了。”

明月轩内,烛火燃燃。

赵氏坐在上首,杳娘坐在她左下方的小凳子上,两人的正前方跪着慧娘。

明月轩里铺着柔软的地毯,慧娘又是跪在一个又厚实又暖和的蒲团垫子上,膝盖半点不冷,可就是这心根本静不下来,满满怨气。

“我竟不知道,你居然还拿了丹娘的镯子。”赵氏闷闷道,“若不是你长姐告诉我,你连我都瞒了。”

慧娘:“娘,我当时拿那小蹄子的镯子时,您也在场,您不是也没说什么吗?”


雪地上都是凌乱的脚印,留下的痕迹相当新鲜。

很显然,在他们刚刚到来之前,这儿还有人赏梅。

“小六,没想到你这么厉害,从瞭角台到这里足有六七丈,你还能射穿这棵树!先前是哥哥不对,小瞧了你。”

古元舟打断这人的话:“不是他射穿的,这儿还有其他人。”他用力收起那支箭,眼眸沉沉:“先回去吧,别在这儿玩了,免得伤着其他客人。”说完,他步伐匆匆,转身就走。

花园之外,慧娘捂着心口惊魂未定:“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会没命了呢。”

没等丹娘想好用什么符合身份的话来安慰,慧娘又说,“能射箭的必定是位英武不凡的少年郎君,如此厉害,日后必定能成大器!要是个模样好,家世不错且没有婚配的就更好了。”

瞧她一脸羞涩,丫鬟们无语。

丹娘:“你是不是有什么受虐倾向……”

都快被射穿了,还说这样的话……

慧娘没听懂,但这不影响慧娘翻白眼:“哼,别以为你今天救了我,我就会感激你,我是你嫡姐,你救我也是应该的,明白吗?”

丹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罢了,看在你今天救了我的份上,我就不要你上供今天得到的红包了,把那副镯子给我就成。”

丹娘:……

哎……如果可以,刚才真不想救她。

此时,不远处传来锣鼓的声响,明杏赶紧说:“两位姑娘,前头开戏了,咱们也快点过去吧,免得让大小姐担心。”

一行人鱼贯入场。

前面的位置已经坐满了,她们几个晚辈姑娘就坐在靠后排的座位。丹娘对这种古代娱乐项目并不感冒,但寒冬腊月里听着戏,身边还有热烘烘的火炉子烤着,品着喷香的六安瓜片,再吃上一两口瓜子仁核桃仁做的点心 ,顿觉达到了人生巅峰。

啊……舒坦。

她满心欢喜。

一阵淡淡幽香传入鼻息中,丹娘警觉起来。

下意识地看了看掌心,那香气就是从手心里传来的。

这时身边来来往往的小丫鬟们正在上点心,热腾腾的软哄哄的山楂糕摆到她手边,她眼眸微沉,故意将一碟子糕饼摔在手背上,弄脏了绣花方格纹底的袖口。

小丫鬟吓了一跳,连忙俯下身子:“姑娘,对不住。”

马秀兰自觉丢了家里脸面,秀气的眉尖微微一蹙:“怎么做事的?我大嫂子在家就是这般教你们的?赶在老祖宗的寿宴上丢人现眼。”

“没什么大事。”杳娘忙笑得和煦,“我们丹娘自己不小心,怪不着你家丫头。”

慧娘:“秀兰姐,你有所不知,我这妹妹在家里是本愚钝无知的。”

马秀兰看了看身边玉瓷花瓶里的一枝怒放的红梅,又想起之前丹娘冲着自己灿儿一笑的模样,顿时消气不少。

“还不快点带宋七小姐下去更衣净手?这次再做坏了,仔细你的皮!”

小丫鬟忙不迭地连连点头,领着丹娘往后面去了。

丹娘还没走远就听见慧娘笑声不断:“这下可好,我这妹妹还能白赚件衣服,可要开心坏了。”


丹娘两眼亮晶晶。

例银!零花钱!

她立马傻傻地问:“父亲,什么是例银啊?我没有见过例银。”

赵氏的笑容立马尴尬起来。

没等赵氏开口,老太太就笑道:“傻丫头,就是你每个月的份例。”

“哦,我不知道。”丹娘还是实话实说。

她已经搜寻过原身的记忆,没有找到关于钱的一点点信息。

老太太去看赵氏。

赵氏被看得头皮发麻,笑容发苦:“这个月不是忙着搬家的东西嘛,还没发放月例银子呢。”

“父亲,老祖宗别生气,都是孩儿没用,倒让母亲多操心了,反而连发月例银子这种事情都顾不上了。”杳娘说着,莲步款款走到中央跪了下来,“七妹妹也眼瞅着要出门子,不如就把我出嫁前这几个月的例银都给七妹妹吧,也算全了我们姊妹情分。”

宋恪松闻言,大为感动。

真不愧是他的长女,模样性子品行都是一流的,配那荣昌侯府的嫡次子也不算高攀了!

“好好,难为你有疼爱妹妹的这份心,你的那份收着,为父再多给丹娘一份就是。”

杳娘害羞地笑笑:“父亲,瞧您说的,女儿一番心意,您怎么就替七妹妹拒了呢?让我们姊妹以后可怎么相处?虽说都是女儿家,可等到出了门子才知道,只有自家姊妹才贴心呢。”

宋恪松这下感动得眼眶都红:“我杳儿最懂事。”

一旁的慧娘翻翻白眼,似乎对胞姐的演技很看不上眼。

丹娘没发表任何意见,有人给她送钱还有什么好说的?双手接着就成了。

一家子在老太太这儿说说笑笑,还用了一顿晚饭。宋恪松去了方氏屋里休息,赵氏则带着两个女儿一同回屋,似有什么要紧事要交代。

关上门,杳娘就沉下脸来。

“娘,您糊涂了?西郊的庄子为何还不卖掉?!我还真当家里揭不开锅了,原来您是打的这个主意!”

赵氏坐在榻上头大如斗:“你懂什么,那么多上好的水田足足好几百亩呢,要不是我留到现在,等你们姊妹出嫁哪儿有那么多陪嫁?嫁妆要是少了,你们去了婆家怕是日子更难熬!”

慧娘眼珠子转了转:“长姐也太小心了,不就是几百亩田地庄子吗?等明年开了春,爹也算京官了,就算没有往上升,这京官也比平级的高出半级,怎么就不能买庄子了?”

“你懂个什么,快些住嘴!”杳娘瞪起眼睛,转脸继续苦口婆心地劝赵氏。

“娘,那些钱本就是您放印子钱赚来的,要是传了出去,于爹爹的官声并不好。前些年,您拿了这些钱购置了西郊的庄子原本就是为了贴补家用的,女儿明白家道艰难,那会子帮着您理账都是瞒着爹爹的,可如今是什么光景?还有半年不到咱们就要回圣京了,现在还不处理那些庄子,不是将把柄留着给别人抓吗?”

杳娘压低声音,“别忘了,咱们这回返京,那边多少双眼睛看着呢。未必就没有那暗中调查的,要是有个万一……咱家可经不起再一次地折腾了。”

赵氏听完,一身冷汗。

望着自己这个长女,她混沌的大脑总算清醒许多。


来保媒的是布政使丁大人,这下宋府面子里子都有了,提亲过后的第二天,荣昌候谢夫人亲自过府,讨要庚帖合八字。

杳娘羞答答地去前厅见自己未来的婆婆了。

慧娘因为性子不稳,被留下来和丹娘一起玩,这让她很不爽。

丹娘无所谓,坐在外头晒太阳,掐着时间就去老太太屋里用饭,然后再给老太太推拿按摩一番,以表达自己的孝心。

和丹娘在一起实在是无聊,慧娘也不好自己跑去前厅看热闹,就怂恿丹娘跟她一起去。

“小傻子,你就不想知道那荣昌候夫人到底长什么样?”慧娘贴在她耳边念叨着,两眼放光。

丹娘装作听不懂,闭上眼睛继续晒太阳,感觉自己都快睡着了。

这时,书萱匆匆而来:“姑娘,老太太让您赶紧去一趟,说是……沈家来人了,也是来提亲的。”

慧娘顿时来了精神。

一门里两桩婚事,总会被拿出来对比。

她兴致勃勃不断用胳膊捅了捅丹娘:“赶紧去啊。”

书萱在一旁恭敬地笑道:“四小姐,老太太说了,让您回明月轩再把之前的鱼鳞账多看几遍,就不必跟着去了。”

慧娘傻了眼:……

“不去就不去,谁稀罕看呢?前头的荣昌侯夫人可是我嫡亲姐姐的未来婆婆,神气什么?一个瞎子而已,哼!”慧娘气呼呼,一扭头就走了。

来到安福堂,老太太特地命奚嬷嬷备了一套新衣裳。

上身是雪白的褂子绣着遍地翠兰,下面是清新湖蓝的裙子,素净雅致,这么一穿倒显得丹娘整个人秀雅娇羞,很是光彩照人。

老太太伸手捏了捏她的肩头,感慨道:“还是太瘦了,罢了,先这样去吧。”

丹娘恭恭敬敬行了个礼,刚要出门又被奚嬷嬷拦住。

“姑娘,老太太陪您一同去,您替老太太拿着手炉吧。”

丹娘怀里被塞了一只古铜质地,镶着红色丝绒的手炉,还热乎乎的。

老太太已经换好衣服,领着丹娘往花厅的方向去。

沈家礼数周全,来的人正是沈寒天的母亲,沈家夫人。

丹娘不懂什么见贵人的礼数,但她明白一个道理,这种情况下说多错多,最好的办法就是装羞涩,遇到不懂的地方,赶紧低头微笑就对了。

沈夫人拉着丹娘的小手上上下下打量了许久,感慨道:“瞧着真是个乖巧的孩子,可惜了。我家沛然……怕是要委屈你家丹娘了。”

沛然是沈寒天的字。

丹娘笑了笑,眨眨眼睛没吭声。

沈夫人又和老太太聊了一会儿,便开口要了丹娘的庚帖,双方说好,等杳娘那边的婚事确定好,沈家就来下小定,订婚期。

送客送到花厅外,刚巧遇见了同一时间从前厅出来的赵氏和荣昌侯谢夫人。

谢夫人瞧了一眼丹娘,见她瘦瘦小小的模样,也没当回事,她眼波流转,目光落在沈夫人身上。

“当年圣京一别,真是许久未见了,沈夫人。”谢夫人轻笑着。


慧娘脾气火爆,性格执拗,火气上来不管不顾,为自己争辩说了好些难听的话,最后赵氏拢不住,还把宋恪松招惹来了。

一家之主插手内宅的事情就没有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道理,所以慧娘同志被打了五十下手板,禁足一个月,并罚抄一百遍女训。

为了安抚丹娘,赵氏一连三日都让丹娘去老太太那边用饭。

说是一家子其乐融融,其实丹娘早就看出来了,赵氏一是为了节约炭火钱,二是为了蹭一下老太太的饭,顺便再刷一刷孝顺儿媳,慈爱嫡母的人设。

倒也没什么大错,对丹娘而言,能吃饱吃好是目前最大的要求。

老太太那边的伙食是整个府里最好的。

通常只有逢年过节,初一十五,一家子才会聚在老太太的安福堂,但如今丹娘已经一连在安福堂蹭吃蹭喝了好多天,而且还蹭上瘾了,天天准时准点的报道。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道理丹娘还是懂的。

不过……现在身无分文的丹娘想表达谢意也没办法。

这天,她表现的机会来了。

午时三刻,安福堂刚刚结束午饭,按照惯例老太太会喝一点消食茶,再美美地睡上一觉,但今天……老太太的腰痛发作了,奚嬷嬷赶着去找大夫,整个安福堂乱了起来。

丹娘乖乖坐在老太太榻下的小凳子上。

她盯着看了一会儿,觉得有点手痒。

老太太趴在榻上,已经疼得冷汗直冒,再多疼一会儿怕是连吃的午饭都要吐出来。到底年纪大了,一次犯病都抗不过来。

正疼得吃不消时,后腰处被人轻轻捏着皮肉,紧接着有人用力开始推拿,疼痛随着对方的力道一点点松快开来,没一会儿老太太就觉得舒服多了。

扭头一看,发现是丹娘,老太太诧异:“怎么是你,你怎么会……”

“这样揉,舒服。”丹娘面瘫,一本正经地解释,但看在老太太眼里就是个傻傻的反应。

老太太一阵感动:“真是祖母的好孙女,别、别停手,再帮我揉揉。”

等到大夫赶来,老太太已经好多了,甚至能自己坐起来。

奚嬷嬷见状大吃一惊。

她是伺候老太太多年的老人了,最清楚老太太旧疾发作时的样子,这要是疼起来没个几天都没得消停,小命都要送掉一半,没想到今天居然好了大半。

大夫检查之后,也很诧异:“老夫人经络已通,我再开两剂药服用,几日就能康复,只是不知道老夫人是如何做到的?”

“喏,就是这个小丫头,我那最小的孙女。”

老太太喜笑颜开,指着一旁乖巧站立的丹娘说。

大夫抚着胡须:“真瞧不出,府上的千金小小年纪还能有这样的本事。”

消息很快传到宋恪松耳中。

一听到老太太今天旧疾复发,宋恪松夫妻俩都吓了一跳。

眼下正是与荣昌侯府议亲的关键时刻,要是这会儿老太太有个三长两短,这到手的好亲事八成要飞。

当晚宋恪松来安福堂请安,当着全家的面狠狠夸奖了丹娘一番,还额外赏了双倍的当月例银。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