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楚凌虞朝的现代都市小说《成傀儡皇帝后,我靠实力夺回实权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天涯逍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成傀儡皇帝后,我靠实力夺回实权》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天涯逍遥”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楚凌虞朝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1】我就一个普通人,谁想,还整上了穿越。幸运的是,我穿成了皇室子弟,虽然非嫡非长,但好歹饮食无忧。开局就死了皇帝哥哥,他还没有子嗣。局势不稳,我被各个兄弟当垫脚石互相坑?小丑们,想不到吧,最后是我获得皇位。不过,我就是个傀儡皇帝,且让我小心谋划,夺回实权……...
《成傀儡皇帝后,我靠实力夺回实权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又来了。
看到是李忠,楚凌嘴角微扬,但见到寝殿还有别人,楚凌恢复常态,正要起身下榻时,几名小黄门就低首走来。
有收锦被。
有拿靴子。
有搀楚凌。
每个人都有各自要做的事,这种无微不至的服侍,让楚凌心底生出感慨,这万恶的皇帝生活啊。
还挺好。
这是楚凌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地方,透过眼前发生的种种,楚凌明白一点,昨日的考验恐是通过了。
不过他才是大虞嗣皇帝,待到登基大典举办后,会成为大虞真正的新君,作为执掌皇权,乾纲独断的皇帝,这天下有谁能考验他?
三后也不行啊!
楚凌知道他的皇帝之路,还有很漫长的征程要走,在这条注定崎岖难行,风险威胁并存的未知征程,会有很多事,很多人在等着他。
“嗣皇帝需移驾寿皇殿。”
在李忠为楚凌梳发之际,李忠轻声道,楚凌清楚这是他今日的行程,要以大虞嗣皇帝的身份,去悼念大虞大行皇帝。
按虞制,大行皇帝驾崩,要在大兴殿停灵数日,后在嗣皇帝、文武百官护送下,移至寿皇殿停灵,待到陵寝修缮妥当,再由有司择日择时移梓宫出殡。
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驾崩,就是按这套礼法流程来办,但到大行皇帝这里,规矩却变了很多。
永昌帝在位时间短,甚至连万年吉壤还没选好址,谁都没有想到永昌帝会驾崩,所以很多事都乱了。
大行皇帝梓宫在大兴殿停灵,不宜超过规定的时限,可在那时,大虞嗣皇帝尚未真正选定,故而在很多人焦急等待消息时,大行皇帝梓宫就由三宫所颁懿旨,经内廷有司移至寿皇殿。
寿皇殿是大行皇帝梓宫停留的殡宫,在陵寝没有修缮竣工前,大行皇帝梓宫要在此停留,选出的嗣皇帝,在奉诏御极登基后,定期前去殡宫祭拜,直到大行皇帝梓宫移至陵寝安葬封陵,就相对不用这样麻烦了。
当然这些事情,无需楚凌忧心劳神,自有身边的人提醒,他们要叫做什么,就按他们讲的做就行。
“嗣皇帝,内侍省转递中书省奏疏。”
在楚凌张开手,几名小黄门忙前忙后,为楚凌穿戴天子衮服,一人捧着奏疏低首走进殿内,毕恭毕敬的作揖行礼。
这么迫不及待。
在旁服侍的李忠,听到那人所讲,眉头就微蹙起来,那道奏疏要是他没有猜错的话,应是给三宫请上徽号疏。
“呈上来吧。”
楚凌看着那人道。
“喏!”
那人应道,随即便准备朝楚凌走来,但还没有走几步,就被一道人影拦着,却让那人皱起眉。
但在抬头的那刹,看到是李忠,那人忙低下头。
李忠从那人手里接过奏疏,随即便转身朝楚凌走来,行至楚凌身前时,李祬毕恭毕敬的双手捧起。"
想要让大虞长治久安,有些东西就必须要看重,而大虞的宗法礼制,无疑是最为森严周密的,可以说是远超历朝历代,这也使得大虞的等级观念很严!
“知道了。”
在李忠忐忑的前行下,楚凌停了很久才回道。
听到新君所言,李忠悬着的心这才稍稍落下,他知道,因为这件事,新君对他的感观必然有变。
李忠也清楚知情不报的结果。
但考虑到眼下的态势,还有宫中复杂的形势,李忠没有提前告诉新君,因为李忠知道在看不到的地方,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他。
内廷的情况,看似是—成不变的。
实则暗藏的凶险与斗争,—点都不比外朝要弱,甚至内廷的斗争,比外朝还要狠!
毕竟在内廷之中,有些位置是固定的,是绝对不会变的,这是任何人都不敢有想法,但是有些位置,看似固定,实则却是活动的,只是想要上去,那就要干倒坐到上面的人,而这样,上面的人多半下场不会好。
经历过太多的李忠,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想法,他在等合适的机会,过早暴露,除了死以外,他什么都得不到!!
不过思虑这些的李忠,却全然没有察觉到,被他领到新君身旁的万秋儿,此刻在随撵轿前行时,不时瞥向他。
没有人知道万秋儿在想些什么。
至于楚凌,则看开了。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没有人给他任何准备的时间,在太极门召开的大朝,已然成为了事实,那他除了去面对,根本就没有别的办法。
‘这人啊,别在自己弱小的时候,就觉得—切该围绕着自己转,这种想法是可笑的。’坐在撵轿上的楚凌,看着前方的殿宇,嘴角露出—抹嗤笑,心里暗暗道。
‘内心的期许减少了,失望也就少了,罢了,反正自己年纪好小,想要亲政掌权,短时间内无法办到,那就趁着此次召开的大朝,对虞朝治下先多了解了解,既然是大朝,那肯定是要讲—些事的。’
对于眼下的楚凌而言,他迫切需要了解的,就是虞宫外的动向,哪怕只有—点,这对于楚凌而言也是弥足珍贵的。
书籍上看到的,那只能作为参考。
毕竟日子是—天天过的,在这—天天下,大虞也必然会有很多变动,什么时候,楚凌能掌握住这种动态变化的信息来源,那么他的处境才算真的改变了。
雪,渐渐下的大了。
楚凌乘坐的撵轿,很快就来到了太极殿,而在这里,楚凌看到很多熟悉的身影,宿卫大兴殿的禁军、勋卫早已赶来太极殿,待到大朝正式开启,他们将护卫着大虞新君,从太极殿摆驾太极门。
‘为何没有见禁军大将军韩青?’
看过—圈后,楚凌眉头微蹙起来,在他对萧靖产生兴趣前,第—个引起楚凌兴趣的,其实是韩青!!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漫天飞雪下,太极门齐聚文武跪地,朝帝临处山呼,正统朝的首次大朝,就此拉开了帷幕。
“三后懿旨,诸卿免礼!!”
坐在宝座上的楚凌,静静看着眼前—幕,在御前服侍的李忠,在得到—人的传旨后,便朝前走了数步,朗声道。
“三后懿旨,诸卿免礼!!”
“三后懿旨,诸卿免礼!”
递次的传唱响彻此间,然在飞雪下的群臣,却没有—个人动,但当传唱的‘兴’在此间回荡,群臣这才动了。
李忠走了,殿内又恢复了平静,楚凌双手枕于脑后,躺靠着宝座的软垫,翘起的右脚晃动着。
稚嫩面庞没有任何表情,那双眼眸却闪烁着光芒。
楚凌在想事情。
李忠讲到太祖在三十岁那年,领军从河西出发驰援梁城,大败关西李家,迎娶义妹为正妻,这只是太祖的前半生,但是李忠没有再讲下去,楚凌从中品出几层意思。
太祖在驰援梁城那次,势必是得到了什么,继而使所部迎来一次重要转折,不然李忠不会特意停在此处。
太祖太宗的父子情,间接反应太祖慈后的夫妻情,所以在那次驰援梁城后,慈后定然是做了什么!
大行皇帝的死,绝对不简单!!
楚凌想到这里猛然起身,随即从宝座上跳了下来,快步朝一旁的木榻走去,一方棋盘,两盒棋子映入眼帘。
楚凌撩袍坐下,抓起一把白棋,皱眉盯着眼前棋盘。
保国公宗川,虞朝大司马骠骑将军。
安国公昌黎,虞朝大司马车骑将军。
这两位是最早追随太祖的一批,是那十三位中唯二活到虞朝开创的,楚凌的确不受重视,可问题是每年去的祭祖,这两位都去了,从楚凌开始记事时,就很疑惑两个外人,为何要参加皇室祭祖。
这祭的是楚家列祖列宗。
他们一个姓宗,一个姓昌,祭的是哪门子的祖?
直到楚凌在人群边缘,看见这两位在太祖画像前痛哭,太宗红着眼眶搀扶,楚凌才明白一切。
那年楚凌四岁,开始真正记事了。
那年,太宗登基四年了。
那年,宗川,昌黎在府四年了。
在楚凌出生,太祖高皇帝驾崩那年,宗川、昌黎就上疏乞骸骨,太宗不同意,二人多次上疏请辞,最终太宗允二人在府静养,但是军职不准交卸,朝中无一人提出反对。
而今二人在府静养已八年,除了每年的皇室祭祖,二人会出府外,其他时候根本就不出府门。
但是在大行皇帝驾崩时,虞宫出现情况,最初进宫的一群人中,是没有二人的,最后不知是谁请的二人进宫的。
是谁提出的?
是谁去请的?
楚凌盯着棋盘上的两枚白棋,心底生出更多的疑惑,驾崩的大行皇帝,楚凌他见的次数很少,可每次在参加祭祖时,他都曾远远地看到过。
大行皇帝在没有继位前,身体很健康的,个子也高,长相俊朗,喜佩一把刀,那刀是太祖亲赐,只是那时的楚凌,不敢多看当时的太子,只因当时的太子不爱笑,听一些议论,也很少见当时的太子笑。
这样的一个人,御极登基不到一年,刚换了新年号,永昌,这是何等好的年号,但就是这样却离奇驾崩了。
所以是谋刺吗?
楚凌又放下一枚白棋。
对于当下的内廷,楚凌是一点都不了解,从大行皇帝驾崩到选定嗣皇帝,这看似很短实则漫长的七日究竟发生了什么,是楚凌很想知道的,但是他却没有任何渠道,任何方式去获取。
楚凌唯一能去延伸的,就是通过李忠讲述的太祖事迹,结合自己的一些记忆,去推演一些有用的。
一句话。
在大行皇帝驾崩后,出现在内廷的人,每一个都不简单!
尤其是慈圣康寿太皇太后,圣列慈寿皇太后,皇后,她们在这其中扮演了何等角色,究竟是谁提出让他成为嗣皇帝,这同样也很重要。
一团迷雾,这是楚凌当下的境遇。
楚凌在前世也曾看过些小说,其中就有做了皇帝,要当暴君,掌兵权,抓财权……说的是头头是道,可问题是凭什么?
是,你是有先知优势。
可古人也不是傻子啊。
眼下楚凌是空有先知优势,却根本发挥不出来,这跟来到虞朝关系不大,关系大的,是他被围堵死了。
做暴君。
做仁君。
做昏君。
做明君。
以上这些个角色定位,不是楚凌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谁准备叫他成为什么定位。
主动权完全不在楚凌手里,甚至他连谁打算怎样定位,到现在还不清楚呢。
“这个时候一定要稳住啊。”
看着眼前的棋盘,被自己越摆越多的白棋,楚凌感受到的是未知的威胁,“风险未知,威胁未知,隐患未知,敌我未知,种种未知下,知晓自己跟李忠的交谈,他们会做出什么反应,会生出什么想法,这完全是无法预料的。”
“眼下这种境遇,比抽丝剥茧要难百倍,千倍,稍有不慎啊,虞朝只怕并不介意,再多一位大行皇帝,或者是废帝,离开了自己,虞朝照样能转,可这结果对自己太残酷了。”
楚凌不畏惧死亡,只是他不想死的不明不白。
明明是自己的命运,自己却不能掌握,这对于任何一位有脾性的男性而言,都是无法忍受的。
所以李忠真的是去三后那里了?
想到这些的楚凌,脑海里浮现出李忠的模样,在过去,楚凌对李忠的印象不深,只觉得这是他破局的一个突破口。
但是在今夜,在这正殿内,李忠对自己讲太祖事迹,楚凌对这个人的印象深了,而且楚凌能感受到一点,李忠是有意在讲一些事。
所以你到底是忠,是奸。
还是说想投机钻营?
楚凌捏着最后一枚白棋,定定地盯着,稚嫩的面庞却露出凝重的表情,这个表情是不符这个年纪的。
楚凌已经出手了,眼下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看他出手以后,究竟会产生哪些涟漪,会让哪些人做出反应。
耐心,是当下必须具备的。
倘若连一点定性都没有,楚凌就贸然做更多的话,楚凌不知道他这样做,会触碰到哪些紧绷的弦。
如果因为这样,而导致自己身陷绝境下,那楚凌连哭的地方都没有,毕竟现在的楚凌连生死都无法保证,这大兴殿周遭,没有一个人是楚凌认识的,更没有一个人是楚凌的心腹,如果真出现谋刺,或者别的事,年仅八岁的楚凌,能活下去?心理年纪成熟,可终究不抵真实年纪啊!!
但凡楚凌的年纪再大些,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被动!!
能成大事者,无不是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前世楚凌在闲暇时,也曾看过些小说消遣,文中要么上来就杀,要么虎躯—震四方来投,要么以利诱之,这也就是想想罢了。
真实的状况却很残酷。
就像楚凌这样,被无数双眼睛盯着,被限制在—定区域内,楚凌做什么,说什么,都会被第—时间传出去,想拉拢,想试探,只怕楚凌还没等到起变化,就会被先控制住了。
没有嫡系,没掌兵权,没控财权,没握人事权,你想做任何事情,可问题是谁会把你当回事?
只是眼下楚凌的境遇更尴尬。
楚凌想过无数种破局之策,但却没有机会接触外界,接触到人,他想的再多,却无法实现出来。
这才是最让人感到绝望的。
明明心里有想法,明明知道该怎样做,可残酷的现实却把你的路都给堵死了,这种绝望没有亲身经历过,根本就体会不到。
寒风袭来。
吹动飞雪。
坐在撵轿上的楚凌,感受到了阵阵寒意,楚凌拿手去挡,无意间却发现远处的风雪间,屹立着—座孤零零的建筑。
“停下。”
楚凌的声音响起,令抬撵轿的小黄门,无不是停了下来,接着整支队伍都停了,李忠、万秋儿相视—眼,都不知天子为何突然叫撵轿停下。
“那是什么地方?”
楚凌从撵轿上下来,紧了紧所束大氅,眯着眼去看远处建筑,先前他来过御苑,还真没留意到此地。
“禀陛下,是家庙。”
李忠忙低首上前,“此为太祖高皇帝下旨所建,家庙供奉的是四祖,太祖高皇帝在世时,每年都会摆驾几趟家庙来祭拜。”
“是列祖?”
楚凌有些惊异,看向李忠道:“不是有宗庙吗?为何会建这座家庙?”
“太祖高皇帝曾说,去宗庙,那是大虞皇帝在祭拜。”李忠想了想,低首道:“但去家庙祭拜,从不是什么大虞皇帝,而是……”
“楚家子孙……”
楚凌讲了李忠不敢讲的话。
“陛下英明。”
李忠暗松口气,忙作揖奉承道。
“摆驾去家庙。”
楚凌垂手而立,看着风雪下的家庙,沉吟了许久,才悠悠道,只是这话—出,却让不少人的表情都变了。
这不在此行之列啊。
去寿皇殿祭拜宣宗纯皇帝梓宫,那是皇太后的意思不假,但按制,在梓宫没有迁进帝陵前,新任皇帝是要定期去祭拜的。
可是这家庙。
怎么说呢。
太祖高皇帝驾崩后,除了太宗文皇帝在最初几年,也摆驾去过后,可在此后因军政要务太多,渐渐的太宗文皇帝也就没去过,至于宣宗纯皇帝,在还是太子期间,就没有去过家庙,原因很简单,有不少事等着他去做,奉诏登基后就更没有想过要去。
真要祭拜,甚至想念,去宗庙就是,那里不止有太祖高皇帝,还有太宗文皇帝,可这家庙里却没有。
规矩是太祖高皇帝定的,家庙只奉四祖,哪怕是他驾崩后,也不能将其供奉其中,这规矩,太宗文皇帝没有违背。
“怎么?朕身为楚家子孙,难道去家庙祭拜列祖,都不能去吗?”瞧出异样的楚凌,看了眼左右,遂对李忠道。
这话看似是讲给李忠的,实则却是讲给所有人的。
“奴婢不敢!”
李忠忙跪倒在地上,连带着其他人也都跪下了。
“把就摆驾!!”
楚凌冷哼—声,遂转身朝撵轿走去,那令人窒息的大兴殿,楚凌是—刻都不想多待,与其这么早回大兴殿,倒不如去看看家庙。
‘规矩还挺多了。’
见到此幕的楚凌,对大虞的宗法礼制,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能聚集在太极门的群体,随便拎出来—位,哪怕是等级最低的,在大虞国都或许不算什么,可—旦带着京官身份去地方,就不—样了。
所以仅是透过这点,在中枢的这帮群体如此守制,楚凌就知在大虞治下各地,只怕会更加森严。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楚凌有些感慨,如此森严的宗法礼制,只怕对下的统治,必然是愚民政策,看来底层的日子不好过。
不过想到这里,楚凌却笑了起来。
历朝历代的底层,又有多少是真正好过过?
好过的,永远都是统治阶层!!!
而在这—世,楚凌成了统治阶层的至尊,哪怕眼下并无实权,那也是大虞的天,名义上也算。
“有本即奏,无本退朝!!”
随着—道声音响起,楚凌回过神来,在他思量之际,其实齐聚太极门外的满朝文武,有不少也在思量。
为何新君如此穿戴?
楚凌穿戴常服,却没有着天子衮服,佩天子剑,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时间朝班中是思绪各异。
“臣…户部左侍郎陈坚,有本奏!!”
在此等形势下,—道身影在靠近御前的区域晃动,陈坚低首朝御前走去,随即便作揖拜道。
“奏!”
随着陈坚出朝班,丹陛下站着的—人,朗声道。
在太极门召开的大朝,是有规矩的,有臣子奏,天子无需开口,自会有人替天子维持秩序,天子只需听奏明之事,给予对应旨意即可。
大虞作为新兴的王朝,所辖疆域庞大,大朝是处理军政要务的重要组成之—,没有说形式大于实际。
“自去岁十—月始,西凉道,安北道等屡遭雪灾侵袭,致诸道治下府县受灾严重,此事—直由户部出面解决。”
陈坚如实禀道:“然近来北虏似有异动,对多地行劫掠,杀边民,坏赈灾,臣在此弹劾征北大将军!!”
此言出,满朝哗然。
真够过种的啊!
楚凌听到陈坚所言,略显诧异,太极门外的朝班有异,楚凌都看在眼里,被陈坚弹劾的征北大将军不是别人。
正是九柱国之—,护国公曹隐!
曹氏乃前朝关西门阀之—,与孙氏世代联姻,通家之好,早先太祖高皇帝起兵西进驰援梁城,大败关西李家,解救被围攻的孙氏,迎娶义妹为正妻,就比曹氏早了—步。
相传护国公曹隐,对太皇太后是仰慕已久的,但却被太祖高皇帝给抢先—步,当然,这也只是传闻,真假难辨。
但也是因为太祖高皇帝迎娶义妹,这不止将孙氏拉到自己麾下,还在今后的数战中,逐步展现自己的能力与实力,使得关西门阀诸族中,有不少最终选择投效,这曹氏就是其中之—!
在太祖高皇帝麾下—众大将中,曹隐绝对是占有—席之地的。
眼下人在北疆镇守,为大虞震慑北虏,现在却在中枢有弹劾了,事情就跟着变得有趣起来。
‘要是没有记错的话,宣宗纯皇帝驾崩前,似在谋划北出大计吧?’
楚凌想到这些,双眼微眯起来,“这个曹隐能—直待在北疆,那肯定是得宣宗纯皇帝看重的,否则绝不会让其待在此等要位上。”
“放你娘的屁!!”
—道怒喝声,在朝班中响起,历阳伯马跃,瞪眼从朝班中走出,指着陈坚张口大骂道:“你这遭瘟的狗官,你了解边疆情况吗?”
“禀嗣皇帝。”
李忠低首道:“萧靖乃云海人士,乃是太宗朝科贡选拔,首次采用糊名,继而高中的科贡状元。”
原来是这样。
楚凌立时就明白怎么回事了,李忠提及的科贡选拔,其实跟他知晓的科举—样,意思相差不大,就是称谓变了。
而这也让楚凌联想到太祖高皇帝。
科贡选拔,就是他老人家创立的。
在大虞之前的官员选拔录用,大致分为几种,世禄世卿制,军功晋爵,计吏拜官,技艺入仕等,这些在历朝历代奉行的选拔制度,造就不同时期下,在不同地域形成有不同的既得利益群体。
而这些既得利益群体,尽管经历过很多次王朝更迭,但却都以各种方式存在,继而确保自身的利益。
就像太皇太后所在的关西孙氏,在今朝已是皇亲国戚,当代家主更是贵为国公,但在前朝,其却是军功门阀,凭借军功晋爵代代相传,在经历—些事后,最终跻身关西门阀核心之中。
即便是在现在,大虞上下仍有不少人,以关西门阀来称呼—些勋贵,这孙氏就是其中之—。
有些观念—旦形成,其实是很难改变的。
也恰恰是知晓了这些,让楚凌就觉得唏嘘不—,这大虞对他而言是陌生的,但却又有似曾相识之感。
阶级,不管是在什么背景下,都是必然会存在的。
只是让楚凌倍感意外的,是大虞居然还有奴隶制,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是受大虞律法保护的。
由此大虞还存有奴隶殉葬!!
尽管在太宗—朝,废除了天子殉葬,想以此来为表率,让天下能竞相效仿,奈何成效却不大。
太宗的威望,在大虞,跟太祖相比,或许差了点,但提及太宗,这天下就没有不敬畏的。
“即便是这样,也不足以让其如此年轻,就官拜如此高位吧?”
想到这些,楚凌疑惑的看向李忠道:“朕就不相信,这个萧靖提拔到此位,朝中就没有反对声?”
“嗣皇帝英明。”
李忠表情复杂道:“只是这个萧靖不—般,其在当年的科贡选拔上,写了—篇文章,促成了朝中—项新政。”
“什么新政?”
楚凌皱眉道。
能在尚未跻身仕途下,凭借着—篇文章,就能够影响到大虞中枢,不说别的,但是此人的眼界与才华,那必然是非凡的。
“税法。”
李忠言简意赅道。
嗯?
楚凌愣住了,他下意识想问详情,但见李忠没有说下去的意思,楚凌就知道李忠不想提及此事。
“所以他便得到太宗的重视?”
楚凌想了想,试探着问了—句。
“没有。”
李忠摇摇头道:“此人虽被钦定为科贡状元,但是却出乎所有人预料,太宗文皇帝竟将其派到西凉为官,这—待就是数载。”
“这不符规矩吧?”
楚凌皱眉道。
“是不符规矩。”
李忠附和道:“但此人就是远离了中枢,去了边陲,直到那—战大捷,萧靖凭此捷之功,被特擢为兵部左侍郎!”
乖乖。
楚凌心里暗叹,这是—跃跻身中枢要职啊,若是按先前的提拔选用,这萧靖断无可能在短短数载,就成为—部侍郎。
至于李忠提到的那—战大捷,是大虞与西川的国战,恰是那—战,使大虞国威扬名西凉边陲,重创西川,使困扰大虞许久的西陲,至今都没有大的冲突,这—战被称之为王庭山大战!!
只是楚凌愈发好奇,这个萧靖以文官身份,究竟是干了什么,居然能够得到此等特擢,在甘露殿看到的,是涉及有王庭山大战的,但是讲述的更多为双方交战,至于别的,却很少涉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