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皇孙们别打了!爷爷让位 全集

大明:皇孙们别打了!爷爷让位 全集

创梦师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犹豫了一下,朱瞻基又补充道。天幕上的画面只要是在皇宫内就能看到,但这还是朱瞻基第一次和自己的爷爷朱棣一起看。而朱瞻基也不愧是好圣孙,几句话便回答了朱棣的问题。主打一个都有可能,事在人为。朱棣点点头,但天幕中给他的震惊却是久久不能散去。天幕中的朱允熥,对一个帝国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认知和独属于自己,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尤其是关于税制改革的话,更是直接说到了自己的心坎。至于后面那一句:“罪在当下,功在千秋”更是点燃了这位马上皇帝的内心。一点罪名又如何?试看秦始皇,至今都有文人在骂他的残暴,但难道他不是一个千古一帝吗?自己本就背着造反的罪名,再多一点又何妨?而且更重要的是,朱棣从朱允熥的口中看到了一条与历朝历代都截然不同,从未有人走过,充斥着...

主角:朱允熥朱元璋   更新:2024-11-30 14:0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皇孙们别打了!爷爷让位 全集》,由网络作家“创梦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犹豫了一下,朱瞻基又补充道。天幕上的画面只要是在皇宫内就能看到,但这还是朱瞻基第一次和自己的爷爷朱棣一起看。而朱瞻基也不愧是好圣孙,几句话便回答了朱棣的问题。主打一个都有可能,事在人为。朱棣点点头,但天幕中给他的震惊却是久久不能散去。天幕中的朱允熥,对一个帝国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认知和独属于自己,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尤其是关于税制改革的话,更是直接说到了自己的心坎。至于后面那一句:“罪在当下,功在千秋”更是点燃了这位马上皇帝的内心。一点罪名又如何?试看秦始皇,至今都有文人在骂他的残暴,但难道他不是一个千古一帝吗?自己本就背着造反的罪名,再多一点又何妨?而且更重要的是,朱棣从朱允熥的口中看到了一条与历朝历代都截然不同,从未有人走过,充斥着...

《大明:皇孙们别打了!爷爷让位 全集》精彩片段


犹豫了一下,朱瞻基又补充道。

天幕上的画面只要是在皇宫内就能看到,但这还是朱瞻基第一次和自己的爷爷朱棣一起看。

而朱瞻基也不愧是好圣孙,几句话便回答了朱棣的问题。

主打一个都有可能,事在人为。

朱棣点点头,但天幕中给他的震惊却是久久不能散去。

天幕中的朱允熥,对一个帝国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认知和独属于自己,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

尤其是关于税制改革的话,更是直接说到了自己的心坎。

至于后面那一句:“罪在当下,功在千秋”更是点燃了这位马上皇帝的内心。

一点罪名又如何?

试看秦始皇,至今都有文人在骂他的残暴,但难道他不是一个千古一帝吗?

自己本就背着造反的罪名,再多一点又何妨?

而且更重要的是,朱棣从朱允熥的口中看到了一条与历朝历代都截然不同,从未有人走过,充斥着危险,但却永固江山的路!

想到这,朱棣直接起身激动的对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说道:“我的好大儿,我决定了......”

“没钱!”

朱棣的话还没有说完,朱高炽当即说道。

对于自己的这位老爹,朱高炽可是了解的不能再了解,甚至他屁股一抬都能知道他放什么屁。

所以。

在看到天幕中朱允熥的话后,朱高炽当即叹了口气,预料到了这一幕。

朱棣一把搂住朱高炽笑着说道:“太子,我的好太子!我就打半年成吗?半年足以拿下南部了!”

朱高炽连忙摇头:“不成,没钱!”

“仨月!就仨月!”朱棣伸出三根手指道。

闻言,朱高炽一脸苦笑:“还是没钱!而且您带兵出去只转三月,您哄小孩呢吧?”

朱棣看了一眼朱高炽,翻了一个白眼——

“天幕中朱允熥那小子不是说了嘛?税制改革啊!这不就来钱了吗?”

朱高炽哭笑不得,“爹啊,税制改革也需要时间啊,至少得一年,一年后你想打我绝对不拦着,别说是南方,就是去打瓦剌我也举着双手同意!”

“而且到时候火绳枪也造了出来,岂不是更好?”

听着朱高炽的分析,朱棣转过头摸着自己的胡子,若有所思......

片刻后。

朱棣突然转身,指着朱高炽道:“好!一年时间!一年后我说什么都要带兵出征,给咱大明的子孙留下一个大大的疆域!”

... ...

然而有人雄心壮志,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但......

架不住自己的子孙半点不不争气。

在大明战神,明堡宗朱祁镇的位面——

刚刚完成夺门之变,将自己的弟弟朱祁钰赶下王位,自己第二次登基的朱祁镇躺在软卧之中。

看着天幕之中从开始到现在的一切,眼神中满是不屑。

“四处征战,疆域再大有什么用,到头来难道能打得过蒙古人吗?痴人说梦罢了!”

“与其如此费力,倒不如一开始就和蒙古人打好关系,他们要什么就给什么得了,反正我大明地大物博,什么东西没有。”

“保住我的皇位才是真的!”

一想起自己亲自带兵和蒙古人对战,被全军覆没不说,还被抓回去的日子,朱祁镇就止不住的颤抖。

一开始,他或许还有些羞愧之心,觉得对不起列祖列宗。

但当他被放回来,然后又被自己的弟弟朱祁钰圈禁了八年后,这种想法早就烟消云散,灰飞烟灭。

也是早就转变了自己的想法。


而就在所有人的惊恐的眼神中——

左边的天幕却是缓缓拉开,浮现出:大明建文帝——朱允炆的一生!

……

“神迹啊!这是上天的神迹!”

看到字眼的一瞬间,尤其是建文帝和朱允炆几个字,黄子澄欣喜的喊道!

一时间,所有人都朝着天幕看了过去。

方孝孺、齐泰等文臣先是一愣,随后兴奋的直接跳了起来!

方孝孺反应最快,立马便跪在朱元璋的面前大声喊道:“陛下,吾等刚在讨论储君之位,如今便有此等神迹出现,此乃上天之意啊!”

听到方孝孺的话,朱元璋原本的震惊全部消失,转而是无比的喜悦!

“也就是说,咱老朱的孙子被上天看重了?!”

朱元璋原本是不信鬼神一说的,但此刻却也是不得不信。

再看一眼看天幕,朱元璋直接兴奋的起身说道:“好一个建文帝啊!好名号!不愧是咱老朱家的种!”

尽管只有十几个字,但众人已经联想出了太多太多!

似乎是在看着一个千古一帝正在缓缓升起!

然而。

文臣和朱元璋笑的有多开心,蓝玉为主的武将就有多悲伤。

脸色阴沉,甚至都能滴出水来......

在这之前,他们还能影响一下朱元璋的选择,试图为了朱允熥而拼一把。

但在这个天幕出现后——一切都成了枉然......

左边的天幕在众人的议论中流光溢彩,画面开始缓缓出现——

建文帝朱允炆,生于洪武十年,为大明帝国第二位君主。

自幼便展现出了极其的聪明才智和好学之心,孝顺之心。

洪武二十五年

朱允炆因受洪武帝朱元璋的喜爱,被立为皇太孙!

... ...

看到这里,仅仅是几句话的介绍,方孝孺几人和朱元璋便高兴的不得了!

对于朱元璋来说,自己的孙子能得到别人的称赞,尤其是上天的称赞,要比称赞自己更为高兴。

而这也是从朱标去世后,朱元璋第一次如此开心。

方孝孺只看了一眼,便立马笑着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明江山后继有人!”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在方孝孺的带动下,所有人齐声喊道,即使蓝玉等人很不情愿。

朱元璋高兴的摸着胡子,摆摆手:“诸位爱卿请起,允炆的功绩也离不开诸位的帮衬,咱们是同喜啊!”

方孝孺几人笑着连忙称是。

自己的弟子成为了皇帝,而且还是被上天提到的皇帝,这如何不能兴奋?

这也就是在朝堂之上,不然几人都要直接跳起!

兴奋之余,方孝孺连忙说道:“臣请陛下将淮王殿下带到大殿,共观上天之意!”

“说得对!这种时候可不能忘记咱的乖孙!快去派人将他带来!”

“咱要和咱的乖孙一起看!”

随着朱元璋话音落下,身旁的太监连忙朝着门外走去。

众人的视线重新回到天幕之上——

公元1398年六月,朱允炆按照遗诏继位!

于是,时年21岁的朱允炆,成为了第二位皇帝——建文帝!

金銮殿上,年轻的朱允炆穿着龙袍,缓缓朝着龙椅走去,在他的老师方孝孺的带领下,众多臣子纷纷叩拜

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因为洪武时期朱元璋的多疑和弑杀,加上严酷的法律和沉重的赋税,整个大明王朝都人心惶惶

官员担忧被杀,百姓生活艰难

建文帝登基后立即着手改革,推行仁政,史称建文新政!

新政之下,数万无辜之人被赦免,流放的官员更是得以回到官场。


朱棣皱了皱眉头:“不算多,吾等乃是王室,自当开枝散叶!”

身后的众多藩王也是摇了摇头,老朱家别的不说,就生育能力这一点强,是任何朝代都比不了的。

而且藩王在被封后,不能踏出封地一步。

所以平时除了吃饭、睡觉、生儿子外就没有其他事可做了

据史料可查,晋王朱棡的四子。据史料记载,朱济炫有一百多个儿子,而且这些儿子都存活了下来!

看着朱棣和藩王的样子,铁铉微微一笑:“那就请燕王殿下在第一个棋格中放上十颗米。”

朱棣点点头,当即从米袋中拿出十颗米放了上去。

铁铉继续道:“这第一个格子代表了燕王的儿子,第二格便代表燕王您的孙子,十生十则百,请殿下放一百颗米。”

朱棣眉头皱着更紧,但还是拿出一百颗米放了上去。

相反,铁铉笑意更浓:“现在,第三个格子则是殿下的重孙子,百生十则千!”

半晌之后——

朱棣将整个袋子中的米都倒了出来,连同宁王、周王几人数了好几遍也没数出一千颗米来。

朱棣耐心耗尽,直接一脚踹开面前的米堆吼道——

“铁铉,你这是什么把戏?这米和我们的俸禄有何关系?”

铁铉依旧面带笑意,指着棋盘道:“燕王您一个人,三代后的子孙便有上千之多,而如今藩王更是有二十五人之多,也就是说,三代之后,我大明宗亲就有两万五千余人!”

“那又如何?这岂不是说明我朱家的龙子龙孙开枝散叶,热热闹闹吗?”宁王当即问道。

闻言,铁铉直接翻了一个白眼!

“殿下只知道这是宗室人口的数量,却不知道,这更是朝廷需要供养众藩王的俸禄!”

“燕王之子十人乃是亲王,俸禄五十万石,待郡王岁俸六千石,一百位便是足足六十万石,镇国将军岁千石,一千位便是一百万石,三代之下光是燕王便是二百五石俸禄!”

“而二十五位藩王加在一起,则是五千万石俸禄!远超我大明一年税收所得!”

因此——

“臣言国库空虚非今日空虚,亦非几年内空虚,而是一代之后空虚无比啊!”

听完铁铉的话,朱棣直接倒吸一口凉气!

众藩王更是顿时哗然,有的面露愧色,有的则是愤怒不已... ...

别说五千万,光是这两百万石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啊,哪怕是大明几百名官员全部加在一起,其俸禄也没有如此之多啊!

而且这还只算了前三代,那再加上第四代、第五代呢?

这已经不是这些藩王所能说出的数字了!哪怕是将大明的所有钱财都榨干净,也满足不了宗室这个吞金兽的胃口。

而就在所有人都震惊的时候,铁铉却是突然跪倒在地!

朝着朱允熥就是几个响头,随后大声呼喊:“臣恳请陛下为了大明江山千秋永固,为了江山社稷千秋永固,进行削藩!”

铁铉之后,几个言官也是立马跑了出来,跪在他的身后就是大声喊道:“臣等请陛下削藩!以保大明千秋万代!”

朱棣不甘落后,也是立马跪倒,委屈的开口:“陛下,即便是如此,我等藩王为国效力,难道不应该享受应有的俸禄吗?”

“是啊陛下!难道吾等藩王连这最基本的待遇都没有吗?”众多藩王纷纷跪倒。

铁铉看了朱棣一眼,冷冷道:“正因为燕王是大明的藩王,才更要为国出力!难道燕王就愿意看着大明被藩王拖垮吗?!


众人:“额......那......确实完蛋了......”

而正如朱棣所想,在朱元璋的洪武位面中——

当天幕中出现朱棣和姚广孝的密谋后,整个奉天殿内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燕王居然敢造反?!”

“简直是倒反天罡啊!燕王居然早有预谋,简直是狼子野心啊!”

... ...

奉天殿内,一群言官当即开喷。

指着天幕就是纷纷声讨,那架势恨不得将手中的奏折和鞋子都扔上去砸在朱棣的脸上。

文官尚且如此,武官更是了不得。

他们本就是朱允熥一派,而且还都是沾亲带故,实打实的亲戚,现在燕王居然敢造朱允熥的反,当即怒上心头。

蓝玉指着天幕上的朱棣破口大骂:“我早看出了燕王不对劲,提醒过太子要早做防备,以免起兵造反!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啊!”

常家两兄弟也不落后,当即骂道:“难怪燕王每年都要一大笔钱和粮草,原来是为了造反准备,真是岂有此理!”

... ...

伴随着文武百官的声讨,龙椅上朱元璋的脸色也是越来越难看。

“好你个老四,咱还以为你是个孝顺儿子呢!没想到是个一心造反的逆子!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你是怎么敢的?!”

朱元璋直接起身,对着一旁的锦衣卫就是吼道——

“尔等立刻前往北平,将燕王一家子全部给我押回京城,咱要亲自跟这个逆子算账!”

朱元璋恨的咬牙切齿,看了一眼天幕,又吼道——

“把那个姚广孝也给我抓来,他不是篡夺咱的儿子吗?咱就把他千刀万斩,看他还怎么敢!”

... ...

另一边,位于北平的燕王朱棣,突然无缘无故打起了喷嚏。

“奇怪,又不是冬天,难道感染风寒了?”

朱棣骑着马上看着城墙外无边无际的草原后喃喃自语,随后又揉了揉自己的鼻子。

“算了,等巡防结束后找大和尚看一看,正好问一问白帽子的事情。”

朱棣说着,说罢便沿着城墙走去。

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大难临头,而自己造反的大计还没开始,就已经彻底结束了......

而在朱元璋位面,历史上也再也没有了靖难之役。

不过,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或许只有历史才能给出答案了......

... ...

应天城外不远处

一处供来往商客休息的亭子内——

四周飘落着点点白雪,落于亭子外的将士的盔甲之上,随后飞快的融化成水......

上百人的队伍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在亭子周围,每个人都是昂首挺胸,目光如狼,手上更是厚厚的老茧。

一眼便能看出是精锐中的精锐!

而在亭子中央,坐着的正是燕王朱棣、燕王王妃徐妙云,以及两人的三个儿子。

“爹,这天气怪冷的,我们还不赶路吗?”老大朱高炽缩了缩身子,将手套在一起后皱着眉头问道。

虽然众人中朱高炽最胖,但因为朱高炽从小就在王府内长大,没有像两个弟弟一样骑马上阵杀敌,所以身体也是最为虚弱。

听到朱高炽的话,朱棣嫌弃的看了一眼这个最不像自己的儿子道:“在等一会,等一下你的宁王叔也到了,到时候一起进!”

朱高炽点点头,缩了缩脖子,尽可能的将自己缩成一团。

王妃徐妙云见状,当即取过自己的毯子盖在了朱高炽的身上,细声道:“要是觉得冷就去马车上等着,等你的王叔来了我派人叫你。”

“切!老大你也太不经冻了,这里可比塞上草原好太多了,这就少不了了?”朱高煦在一旁不屑的说道。


“你!......铁铉你!”朱棣咬着牙吼道!

此刻,所有人都明白了过来——朱允熥召众藩王入京过年是假,和铁铉唱双簧削藩才是真!

好一招借刀杀人!

洪武位面——

朱元璋指着户部的官员就是吼道:“算!快给我算,这天幕中说的数字是真的吗?!”

在看到天幕中铁铉说出藩王的几代几代,以及所需的俸禄后——

朱元璋便陷入了震惊!

但他震惊的却不是天幕中的朱允熥让铁铉趁机削藩,而是震惊于这个数字。

算上自己,这才短短五代人,就需要这么多的俸禄,别说是现在,哪怕是天幕中的朱允熥再如何改革也远远拿不出来的!

但为了稳定藩王,到时候又必须尽可能的将所有财政收入都投进去才能稳住众多藩王。

但朝廷可不只是藩王一个方面要钱,是处处都要钱才行。

朱元璋的脸色逐渐错愕,已经想象到了到时候的那个场面——

朝廷供养不起宗室会怎么办?

那就只能不断的去增加税赋,甚至是横征暴税!

但咱当初是为什么造反的?还不是朝廷税收过高,官逼民反!到时候别说是千秋万代了,就是连撑过去十代都是不幸中的万幸。

隐隐间,朱元璋仿佛已经感受到了大明王朝所衰败的真相......

下一秒,刘三吾的一番话,更是击碎了朱元璋的最后一丝幻想——

“启禀陛下,微臣已和户部同僚验算了一便天幕中的话,虽是有些夸张,但......也是相差无几......”

听到这话,朱元璋长叹一口气瘫坐回了龙椅之上——

“难道真是咱的爱子之心害了咱的大明吗?难道除了削藩外就真没别的路可以走了吗?”

朱元璋不死心的喃喃自语。

台下众臣只是低头不敢说话,对于藩王的设立,这些文臣从一开始就是不同意的。

毕竟但凡熟读史书的人都知道汉朝七王之乱,晋朝八王之乱的历史。

以史为鉴,可知当下!

朱元璋脸上的表情愈发难看,看着一言不发,好似在与天人交战。

洪武位面的朱允熥见状,当即走到朱元璋的身前,轻声道:“皇爷爷其实也不必担心,虽然藩王一事关乎我大明的千秋万世,但也并非没有办法。”

闻言,朱元璋立马激动的问道:“咱的好孙子,你可是有什么办法?”

朱允熥摇摇头,又点点头:“孙儿无能,没什么好办法,但既然天幕中的我将这个问题说了出来,那肯定有解决的办法才对!”

“对啊!”朱元璋激动的一拍手!

“咱怎么忘了还有天幕中的这个小子!这小子从不干没准备的事,既然说了出来,那必然有办法才对!”

朱元璋起身对着台下的刘三吾几人就是喊道:“从现在起要记住天幕中咱乖孙的一举一动和每一句话!能不能解决藩王的问题就看他了!”

“臣等遵旨!”

... ...

依旧是在洪武位面,紫禁城的一处快要荒废的偏殿内——

朱允炆咬牙切齿的看着天幕上的朱允熥。

原本在显示出他削藩圈禁几位藩王,然后又逼得藩王自焚后,朱元璋便将其和吕氏,以及黄子澄几人打入了天牢。

但一来是还没有发生,至少在这个位面中还没有发生,二来其余文臣求情,这才将其从天牢中放了出来。

但迎接他的将是无止境的圈禁!

而原本近在咫尺的皇位,此刻却是成为了其永远都不可能触及的东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