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完结版小说全章节目录阅读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完结版小说全章节目录阅读

哈李路亚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李承乾的嘴角泛起一丝苦笑,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可能是因为我穿越过来的蝴蝶效应,你这一世竟然死的那么早。比历史上早死了八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只是单纯因为宠爱青雀而已,并没有其他的什么想法。”他的声音低沉,像是在和父亲倾诉着心中的秘密。“青雀本性不坏,只是容易受人蛊惑,父皇,你不知道,上一世李承乾造反,你也没杀他,只是将他贬为了庶民,所以我这个当大哥的也不杀青雀。”“长孙无忌是你最好的朋友,我也愿意让他安享晚年。”“真的很难想象,我的父亲是李世民。”李承乾的眼中泛起泪花,回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小时候父皇和母后对他的点点滴滴,如同璀璨的星辰,在他的脑海中闪烁。“你身后之事儿子会处理好,但一切从简,没有铺张浪费,国家现在需要发展,希望你...

主角:李承乾李世民   更新:2024-11-29 18:2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乾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完结版小说全章节目录阅读》,由网络作家“哈李路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承乾的嘴角泛起一丝苦笑,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可能是因为我穿越过来的蝴蝶效应,你这一世竟然死的那么早。比历史上早死了八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只是单纯因为宠爱青雀而已,并没有其他的什么想法。”他的声音低沉,像是在和父亲倾诉着心中的秘密。“青雀本性不坏,只是容易受人蛊惑,父皇,你不知道,上一世李承乾造反,你也没杀他,只是将他贬为了庶民,所以我这个当大哥的也不杀青雀。”“长孙无忌是你最好的朋友,我也愿意让他安享晚年。”“真的很难想象,我的父亲是李世民。”李承乾的眼中泛起泪花,回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小时候父皇和母后对他的点点滴滴,如同璀璨的星辰,在他的脑海中闪烁。“你身后之事儿子会处理好,但一切从简,没有铺张浪费,国家现在需要发展,希望你...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完结版小说全章节目录阅读》精彩片段


李承乾的嘴角泛起一丝苦笑,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可能是因为我穿越过来的蝴蝶效应,你这一世竟然死的那么早。比历史上早死了八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只是单纯因为宠爱青雀而已,并没有其他的什么想法。”

他的声音低沉,像是在和父亲倾诉着心中的秘密。

“青雀本性不坏,只是容易受人蛊惑,父皇,你不知道,上一世李承乾造反,你也没杀他,只是将他贬为了庶民,所以我这个当大哥的也不杀青雀。”

“长孙无忌是你最好的朋友,我也愿意让他安享晚年。”

“真的很难想象,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李承乾的眼中泛起泪花,回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小时候父皇和母后对他的点点滴滴,如同璀璨的星辰,在他的脑海中闪烁。

“你身后之事儿子会处理好,但一切从简,没有铺张浪费,国家现在需要发展,希望你能理解。”

“谥号儿子也给你准备好了。”

“和之前一样。”

“文。”

“庙号唐太宗。”

“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儿子倒是觉得,文皇帝不如武皇帝来的霸气,但谁让文比武更加好呢?儿子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李承乾的话语有些哽咽,他强忍着泪水,试图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说完,李承乾缓缓起身,转身离去。

他的脚步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踏在自己的心上。

走到大明宫门口时,李承乾的脚步停了下来。他微微抬头,望向天空,眼神中满是坚定。

“朕必远胜于历代帝王!”

说完,他挺直了腰杆,带着满心的抱负,直直地离开了大明宫。

两仪殿内,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李承乾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手中的毛笔如同灵动的精灵,在一张张宣纸上来回飞舞。

那毛笔与宣纸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

一张张宣纸上,写满了他关于大唐接下来该如何治理的想法。

摊丁入亩,这一改革之法犹如一把利刃,旨在打破传统的赋役制度。

让赋税更加公平合理,不再让贫民承受过重的负担。

士绅一体纳粮,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冲击着长期以来士绅阶层的特权,让纳税不再是普通百姓的专利。

火耗归公,则像是一条缰绳,勒住了官员贪污腐败的咽喉,规范了税收的流程。

这三条改革之法,被后世称为穿越者必用之法,仿佛是打开盛世之门的三把神奇钥匙。

李承乾深知,只要实行了这三条变法,国家一定会走向强盛,届时,国库才能够真正达到充盈。

其实,这三条变法,对于历朝历代的帝王而言,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

从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中,就已经可以初见端倪。

然而,历史的长河中,如此之多的帝王,却只有一个雍正皇帝敢站在百姓的角度,与天下士绅官员公然对抗。

他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彻底地推行了这三条变法。

可叹的是,他的这一伟大壮举,在他死后却遭到了文人的口诛笔伐。

那些文人拿着笔杆子,如同拿着锋利的刀剑,无情地戳着他的脊梁骨。

而他的儿子乾隆上位后不过短短一年,就将父亲一生的心血付之一炬,用废除这三条法令来换取天下文人士绅和官员的拥戴,这无疑是历史的一大悲哀。


此等悲痛欲绝之意,就连门外把守的太监侍女都不免为陛下之死感到深深的哀伤,他们也跟着低声抽泣起来,整个大明宫都笼罩在一片哀伤的氛围之中。

房玄龄带着孙思邈走到李世民遗体前,孙思邈神色凝重,他先是对着李世民的遗体点了几个穴道,手法娴熟而精准。

随后,他从怀里掏出龟息丹的解药,那解药被他小心地放在一个精致的小瓶子里。他打开瓶盖,将解药倒在一个小碗中,用水轻轻过了一遍后,用一个小勺轻缓地倒入李世民的口中,动作小心翼翼,生怕有一丝差错。

不出片刻,本来该是一具尸体的李世民轻微地咳嗽了起来,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他面色青灰的脸庞也开始慢慢变得柔和红润,就像生命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体。

直到他睁开眼睛,就看见了房玄龄对着他做出了嘘的动作,李世民会意,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缓缓从灵柩里爬了出来。

程咬金依旧大声哭喊着,他一边哭,一边顺手把麻袋里的假人拿了出来,动作迅速而隐蔽。

他将假人换上李世民的丧服龙袍,那假人在烛光下看起来竟有几分逼真。

换好后,他又给李世民顺手递了一件丝绸衣裳换上,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待一切大功告成,程咬金的哭喊声慢慢变小,他借着李勣的哭喊声,压低声音说道:“委屈陛下进入麻袋,俺老程扛着你出宫!”

李世民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感激,他拍了拍程咬金的肩膀:“辛苦爱卿了!”

等一行人大摇大摆出宫,回到英国公府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发白了,五更天的长安城开始有了一丝生机,早起的百姓已经开始为新的一天做准备。

众人连忙解开程咬金身上的麻袋,将李世民放了出来。

房玄龄满眼热泪,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哽咽:“陛下,您这又是何苦呢?”

李世民笑着摇了摇头,他的笑容中带着一丝疲惫和欣慰:“房爱卿快起来,李勣,去弄点吃的来,朕肚子空空,真的快要饿死了!”

“是,陛下。臣马上让下人弄点吃的来。”

李勣恭敬地回答道。

他转身刚想要出门为李世民准备膳食,却被孙思邈拦了下来。

“李将军,还请为陛下准备一些流食,汤粥之类的最好,陛下现在还不能吃荤腥之物!”

孙思邈神色严肃地说道。

他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子,认真的看着李勣。

李勣郑重地点了点头:“知道了,孙神医。”

随后轻轻推门进去,安排膳食去了。

李世民坐在床上,只觉得浑身虚弱,没有一点力气。

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一左一右,像两尊门神般死死地守在两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孙思邈给陛下诊脉。

孙思邈边摸着自己花白的胡子,边说道:“各位放心吧,陛下无事,只是长久没有进食,体质虚脱,只要吃了东西,不出两日就会好起来!”

他的话无疑给众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大家悬着的心这才稍微放下了一些。

李世民看着房玄龄,缓缓问道:“房爱卿,朕死后,长安已经没有出什么乱子?”

房玄龄皱了皱眉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陛下,可以说出乱子了,也可以说没出乱子,整个长安太平静了,平静到所有人都觉得陛下还活着。”


所有的委屈,估计也只有母后才能明白,想到此处,他有些莫名沉重地叹了一口气,那叹息声中饱含着无奈与心酸。

“我那舅舅虽然是亲舅舅,可却不一定是为了我考虑啊。

要知道,我那舅舅现在可不仅仅是司空,他还是长孙家的家主,长孙家,也是新晋世家。”

李承乾缓缓说道,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李泰那里估计还要闹一闹。我那舅舅不会扶李泰上位的,李泰上位他得不到什么好处。”

李承乾闭着眼睛,脑海中不断分析着各种可能的情况,试图理清这混乱局面中的头绪。

张显怀在一旁听的满头雾水,他挠了挠头,满脸困惑地问道:“殿下,可您是太子啊!难道陛下殡天了,还有太子殿下您不能当皇帝的道理?”

“当然没有,这个皇位,孤是坐定的,不过就是要和那些世家大臣掰扯掰扯利益罢了。”

李承乾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先不急着回长安,让他们再闹一闹,你去把齐先生叫来,就说我有要事要和他商议。”

李江宁看了张显怀一眼,那眼神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显怀虽然满脸不解,恭敬地对着李承乾行了礼,然后转身快步退下叫齐先生去了。

李承乾静静地看着面前这些被盖着玻璃的大棚作物,想到了明年这些东西的产量可能还要翻。

没错,这些大棚里种着的,正是所谓的穿越者神器——土豆、红薯,以及玉米。

从他小时候刚有些权力开始,他便热衷于用自己手中的钱财打造船队,出海专门寻找这些高产作物。

有时候钱不够,他还会厚着脸皮向长孙皇后借。幸运的是,这些作物并不难找,难得点在于,这个时间段,这些作物并没有后世那么高产。

但对于现在的大唐作物来说,它们依旧是令人震惊的存在。

就单说土豆这个作物,所有穿越者都说,简单,好种植,产量高。

但实际上,当李承乾正儿八经把土豆种下去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应该是被这些穿越者前辈给骗了。

难度最大的是土地肥力,这个时间段的良田,才能堪堪满足土豆所需要的肥力。而且,灌溉条件、种植技术方面都存在着一定限制。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把控,稍有差池,产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但好在他是太子,而且是没有造反,也没有搞出那些乱七八糟事情的太子。

除了喜欢一些奇技淫巧外,没有任何的缺点。

早早的就让李世民把他安置到了咸阳。

在咸阳他组建了一个农业部,专门负责研究这些作物要如何提高产量,要如何因地制宜。

他从各地召集了精通农事的老农和有学识的学者,共同投入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

在这些年农业部的研究下,这些高产作物的产量开始突飞猛进。

土豆也从刚开始的亩产五百斤,到达了现在的一千五百斤,足足翻了三倍。

这其中的艰辛只有李承乾自己知道,每一次的失败,每一次的尝试,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

玉米的产量在现在这三种作物中是最低的,不过比起现在的农作物来说,表现也是十分不错。

看着这些新培育出来、欣欣向上的幼苗,李承乾不由得眯起眼睛。


秦如召骑在一匹黑色的高头大马上,人马俱是重甲。

那黑色的战马浑身肌肉贲张,马蹄上包裹着厚厚的铁片,每一次踏地都发出沉闷的响声。

马身上的重甲由精铁打造,鳞片紧密相连,护住了战马的要害。

玄色战甲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线条流畅,宛如艺术品。

他头戴一顶插着黑缨的头盔,黑缨在风中舞动,如同跳跃的黑色火焰。

他单人单骑提着手中的三尖两刃刀来长安城下,那三尖两刃刀足有一人多高,刀刃锋利无比,仿佛能斩断一切。

刀身闪烁着寒光,在阳光下折射出令人胆寒的光芒,刀杆上缠绕着黑色的布条,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

“城楼上的守军都给我听着,我们是太子殿下的军队,陛下驾崩,太子殿下乃是大唐的正统继承人!”

秦如召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长安城楼下回荡。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威严和自信,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城上诸位,难道你们要阻挡你们的皇帝陛下吗!大家都是大唐的将士,把城门打开吧!陛下绝不会为难你们!”

他的眼神如电,扫视着城楼上的守军,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

“我军给你们下达最后通牒,三通鼓!”

他举起手中的三尖两刃刀,指向天空。

“三通鼓罢!若是还有执迷不悟者,均按谋逆罪论处,诛九族!”

秦如召说完直接掉头走人,他的战马扬起一阵尘土,马蹄声渐渐远去。

“擂鼓!”

随着一声令下。

“怦怦怦。”

震动人心的军鼓声响起,每一下似乎都与长安城楼上士兵的心跳声相对应,那沉重的鼓声仿佛是死神的脚步,一步一步地逼近,让人喘不过气来。

整整五百面军鼓一同敲响,那声音如同滚滚雷鸣,从天边席卷而来。大地都在颤抖,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其声就连太极殿里被囚禁的诸臣都听见了,那沉闷的鼓声穿过宫殿的墙壁,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所有听见战鼓声的武将那都是统一抬起头来,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和好奇。

眼前一亮,仿佛是嗅到了战争的气息。

“这鼓声听起来像是牛皮鼓啊?”

李勣开口道,他微微皱眉,侧耳倾听着那震耳欲聋的鼓声,试图从声音中分辨出鼓的材质。

“不错,乖乖,这得多少面牛皮鼓啊?这要杀多少牛?我老程都没杀过那么多牛吧?”

程咬金惊呼道,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讶,那夸张的表情让周围的人忍俊不禁。

一直在一旁没有开口的李靖这时候也开口了。

“这是牛皮大鼓,而且不下三百面,非气力过人者不可锤响。”

李靖的话直接让场上的武将脸上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他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什么时候大唐这么有钱了?这么多力气过人者,不去前面冲杀,反而在后面敲鼓。难道前面冲锋的一个个比这些敲鼓的力气还要大?

“好了,等会大家出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程咬金打了个哈哈,试图缓解这紧张又好奇的气氛。

褚遂良看了一眼门外的千牛卫。

“程将军,你想怎么出去啊?”

他眉头微皱,眼中透着担忧,看着那如狼似虎的千牛卫,不知道程咬金有什么办法。

程咬金莫名的笑了笑。

“俺老程山人自有妙计。”说完一个人就朝着殿外走去,他的步伐看似轻松,实则七拐八拐,不似人样,当然主要是不想让殿里的人知道自己要干嘛。


他们一个个义正言辞,仿佛早已将忠诚献给了晋王,可那眼神深处却藏着算计和利益的光芒。

李世民听着这些官员的话,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承乾虽然有着太子之位,但其实在朝中一点根基都没有。

自己把宠爱都给了青雀,平时对青雀的关注和赏赐远多于承乾。

青雀看似风光无限,前拥后簇,但实际上支持他的都是世家官员。

这些世家官员看似忠心,实则哪方给的利益大就投向哪方。不然此时殿上也不会一个帮他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青雀年幼,还不谙世事,上位之后同时也是最好操控的。可如果青雀上位了那些世家官员也只是因为利益足够大才会倒向他。

长孙无忌能带着这些世家官员全部支持稚奴,证明长孙无忌想要做一个权臣,许给了这些世家更大的利益。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直到现在李世民才看明白,这些世家竟然敢将皇子当成棋子,在棋盘上博弈!

他们眼中根本没有李唐宗室,视皇家尊严如无物吗?

他看向铁了心站在世家那边的长孙无忌,心中悲痛万分。

“辅机啊,这么多年都挺过来了,怎么临老了反而这么糊涂了?”

他在心中默默的叹了口气,等他掌控全局的时候,怎么也要和这些世家拼一拼,哪怕最后落得和隋炀帝一样的下场又如何?

不过,承乾带着大军把长安城围起来了?这是李世民最疑惑的地方。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整个陕西道的兵权,都在他自己的手里。

能调动那些大军的人此刻都站在殿上,那自己的儿子又是从哪里调来的兵呢?

李世民决定再等等,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担忧,有疑惑,也有一丝期待。

大殿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长孙无忌看向场上的武将。

“哪位将军愿意出兵迎战废太子?”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

武将一个个当作没听见的样子,有的看天花板,仿佛天花板上有什么稀世珍宝;有的看地砖,似乎地砖上的花纹有着无穷的奥秘。

程咬金还哼起了小曲,那不成调的曲子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

看着武将的这些做派,长孙无忌心里也大概明白了,哪怕他和这些人交情颇深,可在这种涉及皇家内斗和世家利益的关键时刻,他们也只会袖手旁观。

解决掉李承乾,只能看自己的了。

“崔尚书,我调集一营三千人千牛卫去守城,你火速传令各大世家,让他们出兵一起迎敌!”

长孙无忌高声吩咐道,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决绝。

“是!司空大人!”崔尚书领命后匆匆离去。说完长孙无忌面无表情看了一眼殿上的众人,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他的身影透着一种威严和霸气。

一个个世家官员紧随其后,他们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仿佛是死亡的丧钟。不一会原本还算拥挤的太极殿只剩下不到一成人。

李靖看着人都走了,老神在在的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他微微眯着眼睛,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我说,诸位这么多武将,没想过冲出去吗?”褚遂良一脸疑惑的问道,他实在不理解这些武将为何如此淡定。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