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女频言情 > 退位让贤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退位让贤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朱允熥 著

女频言情连载

长辈安排的人,自然也不能随意打发。否则,就要传出他不孝顺的坏名声了。哪怕吕妃不是她的亲生母亲,可也是他父亲的妃子。按照封建礼法,他同样要对其孝顺。虽然知道她没有藏什么好心思,可表面上还是得尊敬。而且,朱允熥也觉得,不过是一个宫女而已,就算她要通风报信,也就由着她去,没啥大不了的。真正重要的机密的事情,避开她就好了。这种明面上的人,反而比暗中安插的人,好对付得多。王府的宫女太监下人那么多,对方要安插“奸细”,总会有办法。正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朱允熥才没有太放在心上。收服赵瑞也不过是顺水推舟,随手为之。却没有想到,这个玲儿的胆子这么大,竟敢做出这种事来。虽然也不是什么大事,可也确实给他带来了麻烦。朱允熥身边侍候的宫女太监虽多,但玲儿作为...

主角:朱允熥朱允炆   更新:2024-11-27 10:1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允炆的女频言情小说《退位让贤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由网络作家“朱允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长辈安排的人,自然也不能随意打发。否则,就要传出他不孝顺的坏名声了。哪怕吕妃不是她的亲生母亲,可也是他父亲的妃子。按照封建礼法,他同样要对其孝顺。虽然知道她没有藏什么好心思,可表面上还是得尊敬。而且,朱允熥也觉得,不过是一个宫女而已,就算她要通风报信,也就由着她去,没啥大不了的。真正重要的机密的事情,避开她就好了。这种明面上的人,反而比暗中安插的人,好对付得多。王府的宫女太监下人那么多,对方要安插“奸细”,总会有办法。正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朱允熥才没有太放在心上。收服赵瑞也不过是顺水推舟,随手为之。却没有想到,这个玲儿的胆子这么大,竟敢做出这种事来。虽然也不是什么大事,可也确实给他带来了麻烦。朱允熥身边侍候的宫女太监虽多,但玲儿作为...

《退位让贤小说全文免费阅读》精彩片段


长辈安排的人,自然也不能随意打发。

否则,就要传出他不孝顺的坏名声了。

哪怕吕妃不是她的亲生母亲,可也是他父亲的妃子。

按照封建礼法,他同样要对其孝顺。

虽然知道她没有藏什么好心思,可表面上还是得尊敬。

而且,朱允熥也觉得,不过是一个宫女而已,就算她要通风报信,也就由着她去,没啥大不了的。

真正重要的机密的事情,避开她就好了。

这种明面上的人,反而比暗中安插的人,好对付得多。

王府的宫女太监下人那么多,对方要安插“奸细”,总会有办法。

正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朱允熥才没有太放在心上。

收服赵瑞也不过是顺水推舟,随手为之。

却没有想到,这个玲儿的胆子这么大,竟敢做出这种事来。

虽然也不是什么大事,可也确实给他带来了麻烦。

朱允熥身边侍候的宫女太监虽多,但玲儿作为吕妃娘娘派来的人,自然是要管事的。

其他人都会听她的话行事。

不过,也好。

她若是一直忍耐,始终不跳出来,朱允熥还真不方便出手。

那种人,才难以对付。

现在看来这个贱婢,根本就是个蠢货。

但这种蠢货,留在身边,依然会坏事。

“殿下素来孝顺!”玲儿见朱允熥的神色语言皆不对,终于感到有些害怕。

嘴上却仍不示弱:“奴婢想着殿下是争大位的人,必然不会在这种小事上面,为难奴婢。”

“再怎么样,奴婢也是吕妃娘娘赐给殿下的人。”

“打狗看主人。”

“奴婢卑贱之身,殿下要打奴婢不要紧,若外面传出殿下不孝顺的名声,就不太好了!”

一个婢女,竟敢说出这等话语?

朱允熥正愁找不到借口收拾她呢。

既然对方自己寻死,那他也正好名正言顺的下手。

当下,他朗声道:“吕妃娘娘的人,不懂规矩,犯了事,本王就更应该严加管束,免得玷污了吕妃娘娘的德行,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由着你胡来,败坏吕妃娘娘的名声,那就是本王的不孝了!”

说完,朱允熥又猛地大喝一声:“来人,将这个婢女给本王拿下,乱棍打死!”

玲儿大惊失色,万万也没有想到,朱允熥惩罚她的方式,不是打她几下板子,而是要直接打死。

在她看来,自己是吕妃娘娘派来的人,而吕妃毕竟是朱允熥名义上的母亲。

就算她犯了错,朱允熥身为“儿子”,顶多骂她几句,不敢擅自重责。

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将她带回吕妃娘娘那边,由吕妃娘娘来惩罚。

对此。

她根本就不惧。

故而才有恃无恐。

吕妃也早有交待,真有什么事,会罩着她。

却不料,朱允熥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竟直接便要将她处死。

玲儿这才慌乱地跪下求饶:“殿下饶命!殿下饶命啊!奴婢再也不敢了。”

朱允熥转过头去,不为所动。

若是连自己的王府奴婢都管理不好,又何谈治理天下?




朱棣语气极为诚恳,道:“我今日前来,便是想和熥儿你掏心掏肺的说几句话儿。”

朱允熥正色道:“四叔有话不妨直说。”

朱棣看了看旁边侍候的太监宫女,朱允熥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全部退下。

房内只剩四人。

朱棣道:“他们两位,都是我绝对信得过的人。”

朱允熥轻轻点头。

朱棣压低声音,道:“实不相瞒,此番回京,父皇曾召我密议,谈及你舅姥爷凉国公蓝玉。”

“虽然没有明言,但父皇言语间的意思,大抵与你那日在朝堂上所言,应该也差不多了。”

老朱要对蓝玉对手?

朱允熥心中一惊。

对于朱棣的话,他并不怀疑。

蓝玉领兵多年,在军队里面的威望极高。

如果老朱真要对他对手,肯定会早做布置。

朱棣也是统兵的大将,老朱和他商议,给出一些暗示,实属正常。

而朱棣也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欺骗他。

“多谢四叔告知。”

朱允熥道:“雨露雷霆,莫非天恩。”

“皇爷爷要如何行事,却不是我能阻拦的。”

“何况舅姥爷……他……”

他轻轻叹息。

蓝玉的桀骜不驯,确实有点过了。

老朱忍他,已经忍了很久。

“熥儿可是在敢在朝堂上,公然向皇帝索要帝位的人!”

朱棣笑道:“大家可不认为,你还有什么不敢做的事。”

朱允熥苦笑着摇头。

那日在朝堂上,他是被逼无奈,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平时肯定不可能都那样。

“四叔还听说,最近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被陛下罚俸三月。”

朱棣目光如炬,盯着他道:“若我猜得不差,此事应该和你有关吧?”

朱允熥沉吟道:“确实是我去告了他一状,蒋瓛才因此被罚。”

“四叔还是要提醒一声,除非迫不得已,要不然,你和锦衣卫的人,还是不要走得太近为好。”

他言语闪烁,似乎意有所指。

朱允熥不由得微微皱眉。

突然,他心中一动。

蒋瓛试探自己,若真是老朱安排的,未免也太明显了一些。

唯一的亮点,就是趁着刚抄家杀人,心神不定之际,猛然发难。

这确实能提高试出内心真实反应的概率,但还远远不够。

而后来,老朱仅对蒋瓛做出罚俸三个月的惩罚,就几乎明着告诉他,蒋瓛是奉旨行事来试探他。

丝毫也不掩饰!

可老朱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除了让孙儿觉得爷爷不信任自己之外,对老朱还有什么好处?

这不正常!

老朱的布局,不会这么简单!

若非此刻朱棣提醒,他竟然完全没有察觉。

果然。

和这些人玩阴谋手段,玩政治斗争,他还是有些不够啊!

这时,朱棣却站起身来,道:“今日天色已晚,四叔便不再叨扰,先行告辞。”

朱允熥也跟着起身,道:“我送送四叔。”

一路前行,到了府门前,朱棣却忽然再度低声道:“熥儿想争大位,四叔愿意助熥儿一臂之力。”

“从此鞍前马后,为你效劳!”




“皇爷爷真要重重赏我?”朱允熥嘻皮笑脸道。

“君无戏言!”老朱笑着点头。

旁边的朱允炆,此际心里如有万千奔马,呼啸而过。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朱允熥进献的东西,竟然真是大宝贝。

听到老朱要重赏他,嫉妒得快要发疯了。

又见朱允熥这般模样,心中更是暗觉不妙,可偏偏还无法出言阻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皇爷爷,孙儿的理想,是让天下人人有书读,个个能识字。”

“然而,大量兴办公学学堂,固然能扫除“文盲”,花费却太大,国家难以负担,百姓亦不堪重负。”

“而常人之心,天生懒惰,圣人的教诲和道理,固然不差,常人却不愿意刻苦学习。”

“反而消遣娱乐的东西,他们却都非常喜欢。”

“道德文章千古,人们却不愿意好好认真地读。”

“相反,市井流言,怪诞故事,离奇传说,街头巷尾四传,好事者听到便喜欢得不得了。”

“正因为如此,那些讲书的,唱戏的,才有无数的人追捧。”

“孙儿心中想着,要教导人们读书识字,就要从这里入手。”

“给他们讲书,唱戏文,讲故事,人们才会感兴趣。”

“然后,再从中讲一些圣贤的道理,宣传一下国家的律法和政策。”

“老百姓们喜闻乐见,愿意四处传播,便会慢慢成为深入人心的真理。”

“现在有了滚筒式油印机,孙儿便想用用它来举办报刊,在上面刊登书籍,戏文,故事,吸引大家观看。”

“再从中传播圣贤的道理,宣扬国策,宣扬律法,使人人皆知,个个传诵。”

“百姓们也可以借此读书识字,使他们学的知识,不至于很快遗忘。”

“此举利国利民,还望皇爷爷恩准!”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老百姓,虽然文盲很多,但更多的是半文盲。

特别是男子。

大多数百姓家庭,哪怕家里很穷,也会想法设法让儿子去私塾读几天书,认识几个字。

这种层次的文化知识水平,因为实在太低,在实际生活中,除了认得自己的名字,会写自己的名字之外,几乎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

但正是这些人,他们喜欢看戏文,喜欢听说书先生讲故事。

他们会成为办报刊最忠实的读者。

后世有伟人总结,要掌握一个国家的政权,最关键是两项。

一是“枪杆子”,二是“笔杆子”。

“枪杆子”即武力。

这一点,朱允熥无须担心。

他的身份,意味着天生就有勋贵武将的支持。

尽管打了蓝玉耳光,打了常升板子,但他们都不可能背叛他而转投朱允炆。

他们还是会支持他的!

朱允熥所要忧虑的,是如何训服他们,让桀骜不驯的武将勋贵乖乖听话,而不是担心他们支不支持的问题。

笔杆子,实际上掌握在朱允炆的手中。

无他,文官集团都支持朱允炆为储君。

尽管武将勋贵集团在朝堂上权大势大,但读书人仍然掌控着天下的舆论。


朝堂上一片死寂。

只有蓝玉的磕头声、求饶声回荡。

老朱的眸内,掠过一丝诧异。

朱标的众多儿子当中,他最喜欢的,首推朱雄英。

可朱雄英却早早夭折。

自那以后,朱元璋与一众孙子们,就极少有接触。

主要是避免自己看到其他孙儿,又想起朱雄英,伤神难过。

直到朱标死后,老朱想到未来大明的继承人问题,才开始注意观察孙子们。

朱允炆也是在此时进入了他的视线。

在朱标重病期间,朱允炆几乎是睡在病床旁,没日没夜的照顾。

尽管身为太子的朱标,并不缺太监宫女服侍。

但这和亲儿子亲自伺候,肯定是不一样。

朱标死后,朱允炆更是悲伤过度。

哭得死去活来,痛苦难过得多日米饭不进。

朱元璋只能亲自出面劝慰。

由此,朱允炆也在他心中,留下了仁义孝顺的深刻印象。

一番仔细观察,老朱才下定决心,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然而,今日朱允熥的表现,却是让老朱眼前一亮。

刚才他对蓝玉说的那番话,可谓是完全看透了自己的心思。

而朱允熥直接点出来,看似是在责骂蓝玉,实际上是在保护他。

在朝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将事情摆到台面上,反而让老朱日后不好再出手杀蓝玉了。

这完全打乱了老朱的计划。

可另一方面,毫无疑问,如此一来,他就不得不慎重考虑,究竟是立朱允炆还是朱允熥为皇太孙了。

若蓝玉不杀,那些战功赫赫的大将都不杀,谁登基之后,才能压制住他们,必然要做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选项。

否则,自己龙驭宾天之后,恐怕他们就敢行废立之事了。

一念及此,老朱的思绪也变得复杂起来。

朱允熥这一手高明啊!

一边打蓝玉耳光,一边保着蓝玉,让他不得不服,还要感恩戴德。

震慑蓝玉的同时,又收了蓝玉之心。

另一边,又不动声色的将了自己这个皇爷爷一军。

一石三鸟!

高!

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心思?

“起来吧!”

朱元璋声音平淡。

“朕何曾有过这样的念头,你莫要听这小娃娃胡说八道。”

“熥儿,还不快扶你舅姥爷起来!”

朱允熥走过去,伸手去扶蓝玉。

蓝玉连忙从地上爬了起来,恭敬道:“不敢有劳皇孙!”

经过刚才这么一点拔,蓝玉已经回过神来。

朱允熥虽然是当众打了他一巴掌,让他颜面扫地。

但又何尝不是救了他一命呢?

老朱虽然口中说朱允熥是胡说八道,却并没有斥责他,由此也可以窥见一二。

此时面对朱允熥,自然便变得极度恭敬了。

刚才的怒气,消失得无影无踪。

“启奏陛下,臣要参皇孙朱允熥一本。”

此时,又有一名文官出列。

朱允熥侧目望去,却是一名站在朝臣最后面的官,职位应该不高,他并不认识。

“微臣黄子澄,参皇孙朱允熥目无人臣之礼,孝顺之心,心藏祸乱,觊觎九五至尊之位,已犯大逆不道之罪,还请陛下严惩。”

黄子澄?

原来他就是黄子澄?

朱允熥冷哼了一声。

“这大明江山,本就是我朱家的。”

“我身为朱氏子孙,肩负家族传承乃份内之责。”

“身为嫡孙,皇爷爷立我为太孙,传位给我,亦是天经地义之事,何来觊觎之说?又何来大逆不道?”

“难道这大明江山的皇帝宝座,我朱家子孙坐不得,要传给你黄子澄不成?”

扑通!

黄子澄连忙跪了下去。

“臣绝无此心。可是……”

“可是什么?”朱允熥厉声问道。

“天下岂有皇子皇孙向皇帝陛下索要江山,索要皇帝之位的道理,这……这……这就是大逆不道!”

朝廷众臣纷纷点头。

虽说皇子皇孙们觊觎皇帝宝座,互相争夺,实属正常。

可无论如何,表面上总该做出谦良温恭的样子吧。

朱允熥倒好,直接将面皮撕披,赤裸裸的索要江山。

此种行径,闻所未闻!

黄子澄一边说,一边向朱允炆使了一个眼色。

朱允炆立即会神,当即站了出来。

“皇爷爷,既然三弟想要做皇太孙,继承大位,那皇爷爷就立他为皇太孙吧。”

“孙儿只愿兄弟和睦,不争不闹,那便极好的了。”

“孙儿资质愚钝,不堪重用,负不起万里江山的千钧重担!”

“还望皇爷爷成全!”

闻听此言,朝堂上的大臣,便一个个忍不住暗暗赞叹。

瞧瞧。

这才像是一名皇孙说出来的话。

多么的谦卑恭让啊!

这才有儒家读书人的风范!

这样的人,才应该被立为皇太孙!

就连上方的朱元璋,也微微点头。

似是对朱允炆的话,极为赞赏。

朱允熥却是在心中吐了一个“呸”字。

真会装!

明明心中想当皇太孙,想继承皇位想得要死,偏还要装出谦让的样子。

惺惺作态,假得不能再假呢!

连基本的诚实都做不到,这样的人,怎么能继承大位?

“二哥仁义,深明大义!”

朱允熥高声赞道。

“弟弟多谢二哥相让。”

“既然如此,弟弟就却之不恭了。”

他转而拱手面向朱元璋。

“皇爷爷,二哥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肩负不起江山社稷的重担,愿意主动让贤。”

“还请皇爷爷从谏如流,满足二哥的心愿,立我为皇太孙。”

“大明江山社稷,从此可千秋万代。”

“皇爷爷从此可高枕无忧!”

上方,老朱的嘴角不由得微微抽了抽。

这孙子,还真是一点都不客气啊!

“狂妄无礼,浅薄无知,全无人子之道,君臣之规。”

“你如此行径,你二哥却谦谦有礼,与你天差地别,岂有立你为储君的道理。”

黄子澄几乎是咆哮着大喊。

朱允熥斜瞥了他一眼,轻蔑道:“莫非黄先生自认自己是当朝天子,可以决定将大位传于何人?”

黄子澄顿时如遭雷击,怔怔不言。

立储君是何等大事?

虽说早听到风声,陛下前几日与几位重臣暗示,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他也为此欣喜不已。

但此事极为机密,他能听到,是因为在朱允炆身边,有人巴结讨好,才提前泄露消息。

可不是他有资格得知。

皇帝立储,如果没有确定皇帝心中属意之人是谁,别说他一个小小的翰林院修撰,便是六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朝中大臣,也不敢随便置言。

朱允熥再度拱手向朱元璋行礼。

“立储之事,事关国本。”

“还请皇爷爷乾纲独断,早下决心,立我为储君,传位于我,以保大明江山千秋万代。”

大殿内寂静无言。

许多人到现在都被惊得脑子里嗡嗡作响。

朱允熥的举动,委实让他们有一种如置梦中,不敢置信之感。

半晌。

老朱威严的声音,骤然响起。

“熥儿,你就这么想坐这皇帝宝座吗?”

语气淡淡,却字字清晰如雷。

一字一响。

朱允熥只感到有一股凌人的威压,扑面而来。

不愧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帝王之尊。

杀气与帝王的威压合而为一,都能令人心神崩溃,不由自主的想要顶礼膜拜。


朱允熥闻言一惊,侧身望向朱棣,却见对方也正看着自己,他不由笑道:“四叔真会开玩笑,难道这大位,你就一点都不心动吗?”

朱棣面色诚挚,摇头道:“父皇有意将大位传给大哥的儿子,我们兄弟,还争什么呢?”

“更何况,你那日在朝堂上说的话,丝毫不错。”

“我上面还有二哥三哥,大位怎么也不可能轮到我这个老四的。”

“大明未来的皇帝,必定是从你和允炆两人中,二择其一。”

“二哥三哥或许还能争一争,我却绝无可能。”

“还不如现在早些拜入你的门下,日后你登基称帝,也能照拂我这个镇守边锤之地的人一二。”

说话间真情流露,恳切万分。

朱允熥却只觉一股寒意,悄然爬上后背。

若非他知道历史,清楚朱棣绝不是甘心居于人下之人,恐怕还真会信了。

帝王家的人,一个个演技都如此精湛吗?

“熥儿信我!”朱棣道:“四叔今日与你说的事情,皆是绝密。”

“若非真心投你,也绝不会轻易托出。”

朱允炆看着他,突然笑了起来。

“四叔言重了,我自是信得过四叔的。”

“那依四叔之见,我接下来,又该如何做呢?”

他抛出了一个问题。

“全力配合皇爷爷,铲除蓝玉!”朱棣眸内的精芒一闪而逝,道:“别以为他是你的舅佬爷,你就想着靠他帮助,来争储君之位。”

“你应该想清楚,恰恰就是因为你与他的这层关系,父皇才不愿意立你为皇太孙。”

“若非如此,你身为大哥的嫡子,就该是天经地义的皇位继承人。”

“只要蓝玉一死,立你为储君,便再无障碍。”

没料到朱棣竟会说这番话,朱允熥面色微变。

朱棣又接着道:“父皇让蒋瓛来试控你,也是因为你与蓝玉的特殊关系。”

“蓝玉死,父皇的疑虑自消,大位之争,便可尘埃落定。”

“此间的厉害关系,你可以先好好想想,早做决断!”

哒!

哒!

哒!

清脆的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声音,在深夜的街头,格外响亮。

金陵虽有宵禁,但自然不可能禁得了堂堂燕王。

晚上行走,少了许多白日里的繁华热闹,安静异常。

朱棣斜坐在马车内,一旁便是姚广孝和那名相貌平平的布衣男子。

朱棣目光先转向布衣男子,道:“袁先生,可曾看出端倪?”

这名刚才一直盯着朱允熥看的布衣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写出《柳庄相法》的当代第一相术大师——袁珙!

作为因善于看面相,而被载入史册的人物,自然不简单。

朱棣第一次见袁珙的时候,想试探他的相术真假。

于是,挑选了九个与自己体型相近,相貌也差不多的士兵,都穿着一样的衣服,在酒肆中喝酒。

不料,袁珙一走进去,就立即分辨了出来,跪在他的面前说:“殿下为何如此轻视贵体?”

九个士兵都一起笑,说袁珙看错了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