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颜若晴冯江宁的其他类型小说《颜若晴冯江宁结局免费阅读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番外》,由网络作家“怡然”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张郎中,我想买你一副银针,多少银子。”“咳咳咳,屁点大的小毛娃,买银针干什么?”“帮人看病啊!”“走,走,走,别在这儿瞎胡闹。”张郎中气得胡子翘翘。谢玉渊上前一步,脸上笑眯眯。“张郎中,你一个人行医挺累的吧,想不想要个粗使丫鬟,我不要工钱,白干活。”娘的。冬至快到了,莫非这丫头也被鬼附了身,怎么说的都是鬼话。张郎中看谢玉渊眼神,就像看一个疯子。“我会洗衣做饭,还能磨墨缝衣服,郎中不考虑考虑吗?”“丫头,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张郎中赶苍蝇似的冲谢玉渊挥挥手。心想,老子我活三十有八,从来只被狗屎砸中过,什么时候有这种好事找上门。“张郎中,那你……还是卖副银针给我吧,你卖给我,我就走。”谢玉渊垂下脸,一副很受伤的表情。张郎中被缠烦了,...
《颜若晴冯江宁结局免费阅读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番外》精彩片段
“张郎中,我想买你一副银针,多少银子。”
“咳咳咳,屁点大的小毛娃,买银针干什么?”
“帮人看病啊!”
“走,走,走,别在这儿瞎胡闹。”张郎中气得胡子翘翘。
谢玉渊上前一步,脸上笑眯眯。
“张郎中,你一个人行医挺累的吧,想不想要个粗使丫鬟,我不要工钱,白干活。”
娘的。
冬至快到了,莫非这丫头也被鬼附了身,怎么说的都是鬼话。
张郎中看谢玉渊眼神,就像看一个疯子。
“我会洗衣做饭,还能磨墨缝衣服,郎中不考虑考虑吗?”
“丫头,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张郎中赶苍蝇似的冲谢玉渊挥挥手。
心想,老子我活三十有八,从来只被狗屎砸中过,什么时候有这种好事找上门。
“张郎中,那你……还是卖副银针给我吧,你卖给我,我就走。”谢玉渊垂下脸,一副很受伤的表情。
张郎中被缠烦了,一拍桌子了,狮子大开口,“行,半两银子,一个子儿都不能少。”
谢玉渊立刻从怀里摸出半块碎银子,“郎中,你看这够吗?”
张郎中:“……”
他没眼花吧,这穿得破破烂烂的小丫头片子,竟然掏出了银子?
“郎中,你不会是看我人小,想把这银子抢了,再把我赶走吧?”谢玉渊手一缩,一脸戒备地看着他。
这丫头片子,狗眼看人低啊!
他张郎中行走江湖二十年,靠的就是个“义”字。
张郎中怒不可遏,从药箱里拿出用布包裹好的银针,冲谢玉渊咆哮道:“拿走。”
“郎中果然童叟无欺。”
谢玉渊把银子往桌上一放,顺势牢牢抓住了银针,宝贝似的往怀里一塞,然后,朝张郎中恭恭敬敬的鞠了个躬。
就在这时,里面传来一声细微的咳嗽声。
张郎中猛的身子一颤,懊恼的一拍额头。
他大爷的!
自己才是鬼上身,否则好好的怎么把吃饭的家伙给卖了。
张郎中赶紧追上去,伸手一拦。
谢玉渊着实被他吓了一跳,“张郎中,你这是要留我吃中饭吗?”
张郎中被这个长相秀美的丫头片子,气得一脸三味真火,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口。
“那个,小丫头,我和你打个商量,这银针不卖了,我把银子退给你?”
谢玉渊气闷的看着他,“钱货两清,郎中可不能出尔反尔啊!”
张郎中:“……”
我就出尔反尔,怎么着!
心里这么想,话不能这么说:“小丫头,这银针我是要给人治病的,卖给了你,我拿什么给乡亲们治病?”
“郎中,这是你的事情,和我没关系啊。”谢玉渊一脸天真。
“你……”
张郎中活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难缠的小丫头,恨不得伸手抢回来才好。
谢玉渊定定地看着张郎中,重重的叹了口气,“郎中悬壶济世,心里装着乡亲,那我就把银针还你吧。”
“哎,这就对……”
“了”字还没有出口,谢玉渊水亮灵动的眼睛忽闪了几下:“不过,我有个条件。”
张郎中:“……”还有条件?
“郎中一个人行医太辛苦,就请我做个打粗的丫鬟吧,我不贵的,一个月五文钱就行。郎中你放心,我会洗衣做饭,还能磨墨缝衣服。”
孙老娘一听,气得拿起一旁的笤帚。
“你个赔钱货,瞪什么眼睛,再瞪老娘把你的眼睛挖出来,干活去。”
孙兰花既挨了打,又挨了骂,看着阿婆手里的扫帚,只能忍着愤怒,乖乖去干活。
刘氏见女儿吃亏,又气不过谢玉渊这么好的命,两眼翻翻,差点晕过去。
天杀的张郎中,你是眼瞎了不成,我女儿这么机灵的你不用,非用那个小贱人。
我呸!
莫非你也眼馋高氏的美色!
“阿嚏,阿嚏!”
张郎中揉揉鼻子,心想,这是哪家的小媳妇在惦记他!
……
中午吃饭。
谢玉渊直接和孙老大坐一条板凳,碗里的满满一碗山芋疙瘩。
吃完,她搬了个矮凳子坐在太阳底下晒太阳,看着忙进忙出的孙兰花,心里没有半点得意。
爹明天就得回矿上,她往张郎中那边去,家里就剩下娘一人,孙老二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想个什么法子,能护着娘的安全呢,总不能天天给那条死狗下巴豆吧。
爹不去矿上,是最好的办法,但孙家绝不可能让爹不去。
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娘先带在身边。
谢玉渊眯了眯眼睛。
找个什么理由把娘带在身边呢?
……
正逢冬至,孙家又双喜临门。
这天晚饭,孙老爹破天荒的杀了一只不下蛋的老母鸡。
鸡汤端上来,谢玉渊分到了一只翅膀,两条腿都在孙富贵一人碗里。
谢玉渊舍不得吃,把翅膀埋在高氏的碗里,给她端过去。
捧着空碗出来的时候,她看到孙老二站在屋檐下,手里捧了个饭碗,眼神却不停地往大房这里瞄。
爹还在家,这条色狗就这么明目张胆?这孙老二时时刻刻在刷新她对无耻的底线。
天暗了下来。
谢玉渊借口到张郎中去一趟,走出孙家。
到了路口,她拐了个弯,来到了村西头的破庙。
这个破庙就是上辈子他们被赶出孙家的栖息之地,四面透风。
谢玉渊在破庙前静静地站了一会,突然敲开了隔壁陈货郎的门。
这个村庄是孙家庄,陈货郎是陈家庄的人,到孙家庄是做上门女婿来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命太硬,把老婆一家人统统克死了。
前世,她记得陈货郎再有两个月,又说了一门亲事,要到别村去做上门女婿,破房子留着没用,五两银子卖给了里正。
大房早晚要和孙家分开,破庙不是人住的地方,她得为将来早做准备。
陈货郎见是孙家的拖油瓶,没当回事,他正准备着明天要挑担出摊。
“孙货郎,我有个东西求你帮我卖了。”
“啥东西 ?”陈货郎头也不抬。
谢玉渊轻轻道:“一块玉,我要一百两银子就行,多卖的,算你的。”
陈货郎猛的抬起头。
这丫头片子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一百两银子的玉,那得好成什么样?
谢玉渊低头,从脖子里解下一块玉,递到陈货郎手上。
陈货郎一看,整个人就像被雷劈中了一样。
血玉?
“陈货郎走南闯北,一定知道这玉是玉中极为罕见的珍品,别说一百两银子,就是一千两都未必能买得到。”
石破天惊的一句话,让陈货郎惊得差点没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你……你从……哪里来的?”
灯下看人,能比平常还要添三分颜色。
谢玉渊的呼吸忍不住一滞。
每次她进来的时候,他不是坐在窗前,就是盘腿坐在床上,沉默而冷冽。脸上乍看似平静,但细细再看,又似含着许多复杂的情愫。
他在想什么?
谢玉渊敛住情绪,“师傅侄儿,该行针了。”
“暮之。”
谢玉渊:“……”她可不敢。
李锦夜突然侧过脸,固执的咬出两个字:“暮之。”
谢玉渊:“……”她宁愿叫他“瞎子”。
“那……我叫你小师傅吧。”
李锦夜只要她不叫“师傅侄儿”这四个字,别的称谓都无所谓。
他“嗯”了一声,走到床前,脱下外衣,平躺在床上。
饶是谢玉渊见过许多回小师傅的身体,脸上还是微微泛起红晕。
谢玉渊下针前,大着胆子道:“最近眼睛有什么感觉?”
“有些发热,发胀,还有些细微的疼,感觉……像是被蚂蚁咬过。”
谢玉渊想了想,“小师傅,我能把一下你的脉吗?”
李锦夜将手伸过去。
谢玉渊小心翼翼地将三指扣在他的脉搏上,不由打了个颤。
他腕间的温度真是凉,似乎要低于常人好几度,跟寒冰似的。
谢玉渊诊了半天,总感觉她小师傅的脉搏和常人不同,很有力,也很乱。
李锦夜见她半天不语言,问,“怎样?”
谢玉渊松开他的手,惭愧的咬了下嘴唇。“我学艺不精,诊不出来什么。”
“我最近感觉身子松快多了。”
“真的吗?”
谢玉渊眼睛一亮,“眼睛的症状是对的,身子又松快了,那就说明毒在一点点排出体外,再有两月,小师傅应该能模糊看到些东西。”
李锦夜嘴角难得的勾了勾,“行针吧。”
“噢,对了,除夕我爹想请师傅吃个团圆饭,小师傅方便不方便……”
“不方便。”
“咳,咳,咳……”谢玉渊一脸的尴尬。
她在师傅家也有好些日子了,从未见过他踏出房间半步。
其实,他瞧着也就比她大个四五岁,性子怎么暗沉的像个小老头一样,一点点朝气都没有。
不就是挪步吃个饭吗?
“若方便把你家做的好吃的,送一点过来。”李锦夜冷飕飕地剐了她一眼。
谢玉渊虽然知道他看不见,却还是忍不住往后退了半步。
“到时候我每样菜都夹一点,亲自给小师傅送过来。”
李锦夜没答话,慢慢闭上了眼睛。
……
转眼除夕已到。
庄稼人过年,虽比不得那些个大门大户,该有的规矩一样不少。
高重天不亮就起床了,拿着自制的鱼网,去山旁的河里捕鱼,虽说是冬天,运气好的话也能捕上一两条。
李青儿从鸡窝里逮了只老母鸡,一刀割脖子,用热水烫了拔毛。
谢玉渊想上前帮忙,被她一把推开了。
“阿渊姐,你将来是女郎中,手是用来给人诊脉的,粗活我来做。”
谢玉渊嘴上不说,心下却很不以为然,索性搬了个椅子看着她杀鸡。
高氏笑眯眯跑过来,一手拿一件新棉袄,嘴里叫嚷着:“试试,试试。”
年前,谢玉渊把小师傅赏的一锭金子献宝似的拿给爹瞧。
高重吓得半条命去了,当下把金子放嘴里狠狠一咬。牙齿崩得隐隐生疼,这才相信自己也是有了金子的人。
人有了钱,就有了底气。
高重带着女儿去了趟镇上,除了买些过年的东西外,还给家里四口人一人裁了身衣裳,拿回来让自个媳妇做。
高氏忙活了好些日子,终于在除夕这一日把活儿赶出来。
“青儿,走,咱们试新衣裳去。”
李青儿一手血水,“阿渊姐,你先试,我忙完再来,一会还得往郎中家做饭呢。”
“不用了,就在你们家开火,等做好了,拿个食盒拎过去就行。”张郎中的声音从院子外来。
谢玉渊一看师傅来了,笑着迎出去。
张虚怀头一回来高家,眼睛东瞧瞧,西瞧瞧。
门上贴着大红色的对联,堂屋屋檐下挂着两只小小的红灯笼,屋顶的烟囱呼呼冒着白烟,屋里飘出浓郁的粥香味。
女主人手捧着新衣裳傻笑,小丫鬟忙着给鸡拔毛。
靠!
这他娘的才是凡人过的日子。
“丫头,师傅给你送点菜来,一根葱都别给我省下,统统吃进肚里。”
谢玉渊接过麻袋,探进去瞧了一眼,真是鸡鸭鱼肉样样都有。
“师傅,今儿可以过个肥年。”
张虚怀白了她一眼,没见过世面的丫头片子,这就算肥年了,真正的肥年应该是……
害!
想这些有的没的干什么,几百年前老黄历了。
“丫头,我回了。”
谢玉渊追出去,“师傅,小师傅的针……”
“我行过了。”
“那晚上我来行。”
张虚怀既没说好,也没说不好,背了个手走了,像个老气横秋的小老头。
他一走,李青儿甩甩手上的血水,凑过来看菜,心里已经盘算开了要做些什么。
这时,高重拎着一条大草鱼进来。今天运气好,渔网一下,那呆货就自己钻进来,什么功夫都没费。
高氏想上前拎鱼,又似乎怕鱼跳起来咬她一口,躲在丈夫身后探着半个脑袋。
高重见状,索性把鱼狠狠往地上一摔,摔死了献宝似的拿给高氏瞧。
谢玉渊难得休息一天,脑子里放得空空的,眼睛就看着面前三人,嘴角抑不住往上扬。
“孙老大,你家那头打起来,还不赶紧去瞧瞧。”
邻居的脑袋探进来,匆匆扔了这句就跑开了。虽然户籍已经换了名字,可孙家庄的人还是习惯叫高重为孙老大。
高重一听这话,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
谢玉渊却是一脸好奇,反正这会没事,“爹,我去瞧瞧。”
……
人还没有走到孙家,就听到刘氏尖锐的大嗓门嚎得震天响。
孙家的前院挤满了人,个个跑来看热闹的。
谢玉渊缩在人群后面,听了会壁角,才明白过来这些日子,孙家发生了什么。
原来,孙老二挨了一顿打,外伤好得七七八八,但内里却有些不得劲,总觉得浑身这儿也不舒服,那儿也不舒服,天天懒在家里不肯下地干活。
话,说得很客气,但言语中无不透出客套,生疏,甚至是隐隐的威胁。
翻译过来就是:你给我去毒,我给你重金,两不相欠,你要是嘴巴大,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谢玉渊波澜无痕地直视他,突然莞尔一笑,上前把那锭金子牢牢的握在手里。
“您放心,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我懂的。师傅侄儿,您先吃早饭,半个时辰后我替您行针。”
李锦夜听到脚步声渐远,皱了皱眉头。
师傅侄儿,这是个什么称谓?
谢玉渊走出东厢房,冷风吹来,才发现自己后背密密的一层冷汗。
呼!
小小年纪,绷着一副棺材脸不说,讲出来的话之乎者也,怎么看怎么不像张郎中。
出手倒是挺大方,不像张郎中那么抠。
不管了,先把金子收起来,有了这锭金子,自己离远走高飞的目标,又更近了一步。
……
半个时辰后。
李锦夜平躺在床上,宽肩,窄腰,健硕结实,肌肤分明,身材比例堪称完美,全身上下一丝赘肉都没有。
根本不像一个病秧子该有的身材。
谢玉渊当下就做出判断,这家伙是个练家子。
第一次行针,心里难免有些紧张,她咽了口水说:“我开始了。”
声音打着颤,听得张郎中心头发毛。
这丫头,行不行啊?
心里刚打着鼓,眼神却瞧见她拿起银针,干脆利落的刺下去。
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凭这利落劲儿,张郎中知道这丫头不仅行,而且,很行。
第一针落下去,谢玉渊脑子里什么杂念都没了,人体所有的穴道一个个浮在眼前。
“丫头,这些穴位你要背得,就像吃饭拉屎那样稀疏平常。”
“每个穴位的作用不一样的,一针刺错,那是人命关天的事情。”
“来来来,鬼爷我亲自为你刺一刺,你感觉一下……”
谢玉渊手起针落,不多时,便把李大侄儿刺成个刺猬。
最后一针落下,她两腿一软,跌坐在床沿上,浑身大汗淋漓,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
李锦夜眉心一敛,动了动唇,低唤了一声:“虚怀?”
张虚怀这会正魂游天际。
这一套针法他从头看到尾,越看越惊心,这丫头行针的手法怎么看都有点像西晋时针灸大家玄晏先生的手法。
只是玄晏先生早就死得透透透透的,而且门下根本没有后人,莫非这丫头是玄晏先生投胎转世?
“啊,啥事?”
“你帮她诊一下脉。”
诊啥?
张虚怀一看谢玉渊像死人一样惨白的脸,当下明白为啥。
行针最伤元气,这丫头年岁又小,瞧着又是个营养不良的豆芽菜,于是赶紧伸手扣住了她的脉搏。
冰冷的指尖触上来,谢玉渊打了个激灵。
张虚怀一诊脉,心里有数,“从明儿开始,你一日三餐上桌吃,我得给你想办法营养营养,否则这毒还没去,你就先给熬死了。”
谢玉渊累得连道谢的力气都没有,强撑着浮出个笑脸,算是应下来了。
心里却在想着,原来她这个二五不着调的便宜师傅也有字:虚怀?
听着挺高大上的。
对了,那个瞎子的字叫什么?
对,是暮之。
这年头,男子有表字,除了读书人以外,就是高官贵族,皇亲国戚。
由此可见,这两人的身份,绝不简单。
……
拔针和药浴,张虚怀没让谢玉渊动手,而是亲力亲为。
他这边一耽搁,堂屋里看病的人就排成了长队。
张虚怀分身乏术,心里打定了主意要让谢玉渊尽早学会看病。
这个念头一起,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由放养改成圈养。
每看一个病人,张郎中自己望闻问切一番,谢玉渊跟着望闻问切。
张郎中每写一个方子,谢玉渊在旁边必抄一个方子。
师徒俩一个愿教,一个愿学,配合的天衣无缝。
一天下来,谢玉渊大有长进,可谓一日千里。
黄昏时分,又到行针的时候。
谢玉渊也不私藏,将这一套行针穴位法一一说与张郎中听。
李锦夜听着师徒二人细声的交谈,连眼都懒得睁开,思绪飘得极远。
日子一天赶着一天,转眼,便到腊月二十八。
张郎中行医有个规矩,过了二十八这日到正月十五,他不看病,
这日,家里统共来了两个病人。
张虚怀这些日子为了瞎子的事忙进忙出,累出几根白发,前几日夜里又染了点风寒,身上正不得劲,说什么也不肯再看病,于是打发徒弟去。
谢玉渊赶鸭子上架,望闻问切还做得像那么一回事。
她是天不怕地不怕,但两个街坊邻居怕啊。
小丫头毛还没长齐,虽然跟张郎中学了些日子,但多半是皮毛吧,他们怎么放心让“皮行”给自己瞧病。
谢玉渊也不恼,用纸笔把她诊出的病因,一一写下来,自说自话的开了药方,然后到西厢房把郎中请出来。
张郎中百般不愿意,懒懒的搭了个脉,说了些病症,开了药方。
谢玉渊把两张药方一起递到病人手里。
竟是一模一样的诊断,一模一样的药方。
这时,俩街坊心里才琢磨出些滋味来。
乖乖,这丫头还挺聪明的,瞧着是得了张郎中一些真传,以后可不能小瞧。
送走两个病人,谢玉渊收拾好东西,从灶间端来熬好的药。
“师傅,喝药。”
张虚怀接过来,捏着鼻子喝下。
“师傅,我爹说除夕请师傅上我家来,两家人聚在一起,热闹些。”
张虚怀咂了一下嘴,“这事你问我侄儿,他同意,我就去。”
谢玉渊想着正好要行针,笑道:“师傅,那我问您侄儿去。”
“别师傅侄儿,师傅侄儿,你叫得不嫌弃累,我听着还嫌弃累呢。”
“那我叫什么?”
“瞎子。”
“我不敢!”
谢玉渊掷地有声的扔下三个字,一扭头跑了,进了东厢房的屋子。
李锦夜屋里只点了一盏昏暗的小油灯,豆大的光晕,萤火似的。
他正靠窗坐着,大半张脸沉在灯影下,看不清他的脸,只能看到大致轮廓。
一掀被子,谢玉渊的目光死死的盯着少年交缠的双足。
张虚怀先是被她掀被子的动作吓了一跳,一跳过后又是一惊,一惊过后脑中有灵光闪过。
他迅速拿起银针,冲着李锦夜脚底心的几个重要穴位狠狠扎了下去。
“噗--”
李锦夜喷出一口黑血。
另一只脚的针扎下去,李锦夜又喷出一口黑血,身子动了几下。
他幽幽睁开了眼睛。
漆黑的眼前似有一道光,光影影绰绰的照进来,模糊的像清晨刚下的浓雾。
浓雾里,有一个娇俏的身影,不高,很瘦,像春日枝头的细柳,一折就断。
谢玉渊盯着小师傅睁着的两只瞎眼看,不管不顾的抓住他的手,满嘴涩然道:“小师傅,你怎么样?”
李锦夜将一颗悲愤的心重重地砸回胸口,不动声色地抽出手。
“我没事,就是有点饿,想吃碗你做的面条。”
“我马上去做。”
想吃东西就是好事,谢玉渊一扭头就往灶间去。
等脚步声走远了,李锦夜才轻飘飘地说了一句:“虚怀,我眼前有点光亮了。”
张虚怀本来扶着床沿打算站起来,一听这话,扑通一声,又直直的坐了下去。
“呜呜呜呜……”
张虚怀突然掩面大哭,“你个小畜生啊,你怎么能一会吓死我,一会又高兴死我,老子真的要被你折磨死了,老子真要死了,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呜呜……”
李锦夜难得的喜形于色,做了两年的瞎子,没想到有重见光明的那一天。
原本已经枯死的心,也好像慢慢跳动起来。
谢玉渊在灶间听到师傅的哭声,悚然一惊,还以为小师傅又快要见阎王了,吓得赶紧从灶间跑出来。
“怎么了,是不是又不行了?”
你才不行呢!
你们全家都不行!
张虚怀一撩眼皮,“走,走,走,下你的面去,老子这是喜极而泣。”
谢玉渊魂归原位,又乖乖离开。
“丫头,真的是喜极而泣。”
张虚怀看着她的背影,手指在空中虚点了几下,感觉有什么东西要从眼睛里涌出来。
他用力的吸了几下鼻子,拿出一副语重心长的口气。
“暮之,我他娘倚老卖老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我知道除夕之夜对你来说难熬,可再难熬,还得熬。经年往事不重来,喝眼前的酒,忘从前的事,得学会听天由命。”
李锦夜觉得心坎上最嫩的一块肉,好像是好像被人重重的掐了下。
这十五年来,他哪一天不是听天由命?
张虚怀看着他的反应,顿时觉得自己这话说得多余。
也是!
自己没有家破人亡,没有灭族之恨,喝了酒,呼呼一觉安睡到天亮,了不得做几个春梦。
暮之不一样。
酒越多,往事越清晰,想忘也是不能忘的。
“还是那句话,学学那丫头。”
那丫头?
李锦夜像是从结了冰的山石上窥见了一簇生在缝隙里的花,语气不由自主的软了几分。
“那丫头还行。”
……
四更的更鼓敲响,谢玉渊被黑衣人送回房里。
李青儿依旧是她离开时的那个睡姿,半扭着身子,屁股撅得老高,睡得很销魂的样子。
谢玉渊悄无声息的爬到了床上,懒懒的闭上眼睛。
小师傅身上的毒,突如其来的病发,师傅他老人家的遮掩和嚎哭……
这种种不寻常之处,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勾着她的五脏六腑。
她想知道,又怕知道;越怕知道,却越想知道。
哎!
黑暗中,她幽幽叹了一口气。
自己身在这世道中,一脚凉水一脚淤泥,过得举步维艰,就没必要再去管别人的闲事了。
睡吧!
……
深夜子时。
扬州府,谢家大宅。
万籁俱寂!
正房堂屋内灯火通明,房内西北角的铸铜鎏金虚兽熏笼上袅袅生烟。
除夕的热闹,统统被隔在门外。
谢二爷一身灰色锦袍,用眼角的余光看了看上首处,欲言又止。
“说,别吞吞吐吐的。”
“爹,方圆百里找了一圈没找着人,怕是在那场火里给烧死了。”
上首的谢老爷失魂落魄的往椅背上一靠,“谢家……完了。”
“爹--”
谢老二吓得双腿一曲,扑通一声跪倒在蒲团上,“爹,您别急坏了身子,我再派人去找。”
“找个屁!”
谢老爷一巴掌拍在八仙桌上。
“三个月的时间没找着,派再多的人找有什么用,都怪我当年目光短浅,只顾着眼前,谁知道……”
谁知道皇上他老人家突然又提起了高家后人!
高家后人都死绝了,死光了,这让他到哪里再去找高家后人。
完了,谢家彻彻底底完了!
谢老二咬咬牙,“爹,就算找不到,也得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才能跟京城交差,否则就是欺君大罪。”
谢老爷一听,像是当头被人淋了盆冷水。
对啊!
只要把尸身找着,再编几个谎,说不定还有一线希望糊弄过去。
“找,给我找,挖地三尺都要把这两人的尸体给找出来。”
谢老二忙从地上爬起来,推开沉沉的木门:“你们听见没有,挖地三尺都要给我找出来。”
为首的谢总管一低头,进言道:“二爷,实在不行贴个悬赏启示吧,偷偷摸摸得找到猴年马月,有钱才能使鬼推磨啊!”
谢老二眼睛一亮,忙回头朝上首处看过去。
谢老爷面色狰狞了几下,重重的点了下头。都到了这个份上,还有什么可忌讳的,悬赏就悬赏。
谢总管带着家丁匆匆离去。
谢老二看着天上一轮残月,心里冷不丁冒出个念头:找不到是个死,可万一找到了呢?万一找到的是活的呢?
他当年娶邵氏是以正室之礼,万一找回个活的高氏,这两房正室……
“砰!”
一声清脆的巨响打乱了他的思绪。
谢老二忙进屋,看着一地的碎渣子,战战兢兢道:“爹?”
谢老爷缓缓从椅子上站起来,目光阴沉地看着儿子。
“邵氏失德,禁足三个月,内宅之事由你大嫂接手。”
谢老二吓得脸色大变,“爹?”
“你最好祈祷能找到,否则……你就是跪下来叫我天皇老子,也救不了谢家满门。”
谢老二一屁股跌坐在椅子里,满脸的失魂落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