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女频言情 > 退位让贤朱允熥朱允炆完结文

退位让贤朱允熥朱允炆完结文

朱允熥 著

女频言情连载

”“好,那我就开始了!”朱允熥高声喊道:“开国公不尊献王殿下,私通勋贵子弟及军中将领,私下派人监视献王府……此番种种,虽非重罪,但亦过失不轻。”“本该打你六十大板,但念你是功臣之子,又是皇亲国戚,本王便给你减掉一半,打你三十大板,略施小惩,以儆效尤。”“来人,给本王行刑!”一声令下,王府的亲卫们顿时抡起了板子。“啪!”板子重重打在屁股上,刚才还大言不惭,保证绝不会哼一声的常升,顿时发出了杀猪般的惨叫声。“啊……”给常升打得稀烂的屁股上好药,令人将其抬回家,赶走一众前来道贺的勋贵子弟,朱允熥只觉已累得精疲力尽。若是不争这个该死的皇位,他也可以和常升以及一众勋贵子弟一起愉快的玩耍。纵情享乐。甚至学高衙内带着狗腿子去街上横行霸道,看到漂亮...

主角:朱允熥朱允炆   更新:2024-11-26 18: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允炆的女频言情小说《退位让贤朱允熥朱允炆完结文》,由网络作家“朱允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好,那我就开始了!”朱允熥高声喊道:“开国公不尊献王殿下,私通勋贵子弟及军中将领,私下派人监视献王府……此番种种,虽非重罪,但亦过失不轻。”“本该打你六十大板,但念你是功臣之子,又是皇亲国戚,本王便给你减掉一半,打你三十大板,略施小惩,以儆效尤。”“来人,给本王行刑!”一声令下,王府的亲卫们顿时抡起了板子。“啪!”板子重重打在屁股上,刚才还大言不惭,保证绝不会哼一声的常升,顿时发出了杀猪般的惨叫声。“啊……”给常升打得稀烂的屁股上好药,令人将其抬回家,赶走一众前来道贺的勋贵子弟,朱允熥只觉已累得精疲力尽。若是不争这个该死的皇位,他也可以和常升以及一众勋贵子弟一起愉快的玩耍。纵情享乐。甚至学高衙内带着狗腿子去街上横行霸道,看到漂亮...

《退位让贤朱允熥朱允炆完结文》精彩片段




“好,那我就开始了!”

朱允熥高声喊道:“开国公不尊献王殿下,私通勋贵子弟及军中将领,私下派人监视献王府……此番种种,虽非重罪,但亦过失不轻。”

“本该打你六十大板,但念你是功臣之子,又是皇亲国戚,本王便给你减掉一半,打你三十大板,略施小惩,以儆效尤。”

“来人,给本王行刑!”

一声令下,王府的亲卫们顿时抡起了板子。

“啪!”

板子重重打在屁股上,刚才还大言不惭,保证绝不会哼一声的常升,顿时发出了杀猪般的惨叫声。

“啊……”

给常升打得稀烂的屁股上好药,令人将其抬回家,赶走一众前来道贺的勋贵子弟,朱允熥只觉已累得精疲力尽。

若是不争这个该死的皇位,他也可以和常升以及一众勋贵子弟一起愉快的玩耍。

纵情享乐。

甚至学高衙内带着狗腿子去街上横行霸道,看到漂亮的小姑娘就上前调戏,即使是已为人妇,也能当曹贼抢回家。

对于一名皇孙而言,这都不算什么事。

哪怕老朱知道了,大概也是睁只眼闭只眼,顶多训斥几句。

毕竟,老朱的几个儿子,其中不少做的事情比这离谱得多,也没见他们受到啥重责。

但是,不行啊!

为了自己的将来着想,为了能活得更久一些,这个皇位,他还真是非争不可。

要争皇位,他就必须做一个老朱眼中满意的好皇孙。

否则,老朱凭什么立他为储君呢?

在朝堂上公开索要储君之位,已是大逆不道之举,再做点啥违法犯忌的事情,他也就不用再争了,哪凉快哪呆着!

故而,朱允熥才重重打常升的板子,将一众功臣勋贵子弟全部毫不留情的赶走。

猪队友绝对会是一个包袱。

至少不用的时候,离他们越远越好。

但仅这样还远远不够,要博得老朱的认可,还该做些什么呢?

朱允熥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原来他的想法,和前世在小说中看到的大多数穿越者一样,上书朱元璋,直陈大明王朝种种制度弊端,由此获得老朱的欣赏。

这确实是一条捷径。

虽然老朱是历史上十分杰出的人物,有“驱逐鞑虏,再造华夏”之功。

但他一手创立的大明,制度上的不足不少,弊端多得数都数不清。

随便指一条,应该都能让老朱震撼。

然而,这条路还没开始走,就被堵死了。

老朱根本不想听他的治国之策,理由是他从无任何治国经验。

久居深宫,纸上谈兵。

也对。

就好比前世某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入职某家大公司,入职一个月,就上呈万言书给公司老总,痛陈公司种种弊端,结果,老总收到万言书,直接批示——有病治病,无病辞退!

他也是一样的。

一个生长在深宫大院的十四岁的孩子,大谈治国之策,皇帝也罢,大臣也好,根本连听都懒得听。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朱允熥闻言一惊,侧身望向朱棣,却见对方也正看着自己,他不由笑道:“四叔真会开玩笑,难道这大位,你就一点都不心动吗?”

朱棣面色诚挚,摇头道:“父皇有意将大位传给大哥的儿子,我们兄弟,还争什么呢?”

“更何况,你那日在朝堂上说的话,丝毫不错。”

“我上面还有二哥三哥,大位怎么也不可能轮到我这个老四的。”

“大明未来的皇帝,必定是从你和允炆两人中,二择其一。”

“二哥三哥或许还能争一争,我却绝无可能。”

“还不如现在早些拜入你的门下,日后你登基称帝,也能照拂我这个镇守边锤之地的人一二。”

说话间真情流露,恳切万分。

朱允熥却只觉一股寒意,悄然爬上后背。

若非他知道历史,清楚朱棣绝不是甘心居于人下之人,恐怕还真会信了。

帝王家的人,一个个演技都如此精湛吗?

“熥儿信我!”朱棣道:“四叔今日与你说的事情,皆是绝密。”

“若非真心投你,也绝不会轻易托出。”

朱允炆看着他,突然笑了起来。

“四叔言重了,我自是信得过四叔的。”

“那依四叔之见,我接下来,又该如何做呢?”

他抛出了一个问题。

“全力配合皇爷爷,铲除蓝玉!”朱棣眸内的精芒一闪而逝,道:“别以为他是你的舅佬爷,你就想着靠他帮助,来争储君之位。”

“你应该想清楚,恰恰就是因为你与他的这层关系,父皇才不愿意立你为皇太孙。”

“若非如此,你身为大哥的嫡子,就该是天经地义的皇位继承人。”

“只要蓝玉一死,立你为储君,便再无障碍。”

没料到朱棣竟会说这番话,朱允熥面色微变。

朱棣又接着道:“父皇让蒋瓛来试控你,也是因为你与蓝玉的特殊关系。”

“蓝玉死,父皇的疑虑自消,大位之争,便可尘埃落定。”

“此间的厉害关系,你可以先好好想想,早做决断!”

哒!

哒!

哒!

清脆的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声音,在深夜的街头,格外响亮。

金陵虽有宵禁,但自然不可能禁得了堂堂燕王。

晚上行走,少了许多白日里的繁华热闹,安静异常。

朱棣斜坐在马车内,一旁便是姚广孝和那名相貌平平的布衣男子。

朱棣目光先转向布衣男子,道:“袁先生,可曾看出端倪?”

这名刚才一直盯着朱允熥看的布衣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写出《柳庄相法》的当代第一相术大师——袁珙!

作为因善于看面相,而被载入史册的人物,自然不简单。

朱棣第一次见袁珙的时候,想试探他的相术真假。

于是,挑选了九个与自己体型相近,相貌也差不多的士兵,都穿着一样的衣服,在酒肆中喝酒。

不料,袁珙一走进去,就立即分辨了出来,跪在他的面前说:“殿下为何如此轻视贵体?”

九个士兵都一起笑,说袁珙看错了人。


老朱双眸直盯他。

朱允熥脸上神色变化不定。

老朱所言,可谓是字字诛心。

前世也曾看过不少穿越小说。

那些人穿越到古代后,无一不能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各方面降维打击古人。

然而,认真想想,又何偿不是纸上谈兵呢?

现实真的能与他们所想都一样吗?

实际上怎么可能呢?

若非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普通人穿越过去,恐怕只能被古人吊打。

就算你真的掌握着真理,可要劝说古人信服自己,也是难于上青天的。

就好比你即使拥有正确的知识,却连家里的父母都无法说服一样。

“皇爷爷,孙儿对自己有信心。”

朱允熥摆脱脑海中纷繁杂乱的诸多念头。

“皇爷爷当年起事之时,亦不过一介布衣,上马能夺得天下,下马可治理天下。”

“皇爷爷可以,孙儿也一定行。”

老朱哈哈大笑。

“不错,不愧是咱老朱的孙子,信心倒是蛮足啊!”

他随口赞扬了一句,话锋一转,道:“那你可知道,皇爷爷带兵打仗的本事,也不是天生就会的。”

“皇爷爷也是在军队里面摸爬滚打许多年,跟着人家学,总结经验,慢慢摸索,才学会了怎么样治军打仗。”

“你没有入过伍,没有带过一天的兵,真以为自己就可以上马杀敌,甚至是指挥千军万马作战了吗?”

老朱的声音骤然加大,语气加快。

换了一口气,又慢慢平稳。

“至于说治理天下,那就更难了!”

“要不然,咱当初为什么请宋濂,刘基出山,请他们来协助咱治理天下啊?”

“咱是不知道怎么治理啊!”

“跟着他们学,向前朝的官员学,跟前朝的读书人取经。”

“赋税田亩人口,也是用前朝的田亩户籍人口数,再一点一点的,慢慢厘清。”

“学了这么多年,在朝廷上置了这么多官,才算勉强学会了如何治理天下!”

“大明那么多的读书人,考举人,中进士,中状元,他们哪个不是人杰,哪个不聪明绝顶?”

“可即便是他们,过三关,斩五将,高中了状元,想要治理朝政,也还远远不够。”

“他们还得先去翰林院学习,慢慢熟悉实务,才能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你连咱大明有多少府县,多少人口,多少军队,多少田亩都不知道,却敢狂言自己有治理天下之能,你可还真是不知愧啊!”

朱允熥的心,也随之紧张起来。

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学习过如何治理国家的人,能治理好国家吗?

别说是国家,就是后世的公司,哪个大公司,敢交给一个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人管理呢?

即使是接班的富二代,也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培养学习,才能慢慢接手。

而且,大多数富二代接班后,公司都开始走下坡路。

很多甚至从此一蹶不振。

至于说不做任何培养,完全不熟悉任何业务就接班,那与直接让公司倒闭又有何区别?

治理国家,远比管理一家公司要复杂。

哪怕是封建时代的国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业务之广泛,利益斗争之激烈,也远不是任何一家公司能比得上的。

政治和军事,永远是人类组织的最高形式。

在政治军事中斗争失败,丧失的就是生命,影响的是千年百年。

而一家公司失败,充其量失业破产罢了。

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维度!

老朱的话,如同醍醐灌顶。

他自认若有时间学习,一定能治理好一个封建王朝。

毕竟,身为穿越者,后世几百年丰富的经验,知识,眼光,见识,都远超古人。

说白了,就是拥有远超他们的思想高度。

可若现在就让他去治理天下,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入手。

虽然看过无数历史小说,但那只是小说,与实际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

要真正治理天下,他必须要时间了解,学习,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直至逐渐超越。

“当然,你不懂如何治理天下,你的二哥炆儿,他也不懂。”

老朱道:“咱可以慢慢教,他可以慢慢学。”

“咱这身子骨,虽然大不如从前,但还能撑几年。”

“治理天下,担起大明江山的千钧重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你觉得咱说的,对吗?”

朱允熥站起身来,双手拱礼作揖,深深一拜。

“皇爷爷说得极是,孙儿记住了。”

“那就好!”老朱点了点头。

“咱再问你,你和炆儿都没有学过如何统率千军万马,都没有学过如何治理天下,你凭什么就认为,炆儿不行,只有你才可以呢?”

“难道你不觉得自己的话可笑吗?”

老朱目光盯着朱允熥,似乎要将他看透一般。

“不!”朱允熥摇了摇头。

他当然知道为什么。

这不是因为他多么有远见卓识,能比精明无比的老朱看得更透,看得更清。

而是因为他是一个穿越者。

他知道历史!

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于老朱而言,未来是迷雾,身后事更是迷雾。

能推算一二,布置一二,便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秦皇扫六合,是何雄姿?

可他刚一死,赵高李斯便敢改圣旨欺天下人。

历史上无数厉害的英难人物,在他们死后,政局便立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

人再厉害,也终究是人,不是神,无法预知未来。

而他,却知道得一清二楚。

朱允炆当皇帝不行!

这是历史的答案!

“一叶可以知秋,见微可以知着。”

“二哥与我,从小一起长大,他的能力,才华,品性,我十分清楚。”

朱允熥坚定道:“请皇爷爷相信我,二哥肩负不起大明江山的重担!皇爷爷万万不可以传位于他!”

此言落下,老朱的神色,一点点的变得凝重。

院子内的气氛也随之凝重。

刚才还畅谈的爷孙,此刻却仿若都化作了石人,只有从那老朱那双渐渐老去却仍然炯炯有神的瞳孔内,仍隐约可以看得到里面饱含的丰富感情。

没有人能说透,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朱允熥抿了抿嘴,终究没有再开口。

不知为何,面对老朱的注视,他竟忽然有一种坐立难安的感觉。

许久。

老朱长长叹了口气。

“咱爷孙俩,还从来没有似今天这般谈过话吧?”

老朱转头望向刚翻挖的菜地,道:“是皇爷爷疏忽了你啊,以后有空,你便多来宫中坐坐,陪咱说说话儿。”

“是,皇爷爷!”朱允熥轻声应道。

老朱忽地站起身来,踱着步子,走出凉亭,又转头指着凉亭旁两侧的立柱道:“这个地方,咱一直想写一幅对联来着,却想不出该写些什么?”

“朝里的大学士们,自然是学问高,诗词文章都写得好。”

“可这个地方,咱不想让他们看见。”

“瞧你今日在朝堂上写的那首词,颇有几分功底。”

“不如就由你来给这凉亭写一幅对联。”

“记着,对联要与这菜园子,与这亭子,与这院子相衬。”


朱允熥脑海内的思维发散开来。

该发明些什么呢?

蒸汽机?

不可能!

他虽然大致知道蒸汽机的基本原理,却也仅此而已。

那些基本原理,离造成真正实用的蒸汽机,少说也还隔着十万八千里?

炼钢?

技术不够,不现实!

水泥?

技术也不够,还是不行。

造枪?

仍然不行!

……

朱允熥将无数物件在脑海内一件件翻过。

越想竟越迷茫。

前世的他虽然不仅仅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还有大学文凭。

但大部分知识,都是概念性的,原理上的。

涉及到具体的制造,少之又少。

若是处于后世的现代文明社会,能在网上查技术资料,还有数不清的工具可以使用,自己动手做点什么东西,倒也不难。

只要有钱有时间,稍微具备一点点动手能力的人,都能造各种各样的东西。

但在这个时代,根本不行。

他连玻璃怎么制造,也仅仅知道主要是石英砂加碳酸钠炼制而成。

其它的东西制造,皆是如此,都只知道皮毛,具体的细节,全部不清楚。

毕竟,在前世,这些都属于“无用”的知识。

只有闲极无聊的时候,才会在网上翻翻,或者偶尔在纪录片里面,在刷到的视频里面,在书籍里,看到一星半点。

不成体系,不会去深入研究,记得也不牢固。

现在想动手造起来,就全部抓瞎!

朱允熥的眼光,从一件件物什上面扫过。

一直看到书桌上的文房四宝……

突然。

他眼前一亮,有了!

御书房。

朱元璋如往常一般,坐在案前,批阅奏折。

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帝王,每日都要看几十万字的奏折,还要写上万字的批语,比生产队的驴还能干。

即使现在年龄大了,身体大不如从前。

但只要没有病倒在床上,实在起不来,就会一直坚持。

“参见陛下!”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走了进来,跪下行礼。

“平身吧!”

老朱没有抬头,仍拿笔写着批语。

蒋瓛站在那里没动,足足过了一刻钟。

老朱看完了几份奏折,才放下笔,抬起头来,活动了一下身体。

“怎么样?这两日,炆儿和熥儿都有什么动静呢?”

老朱淡淡问道。

“献王殿下自出东宫,搬入献王府之后,便有许多文官前去府上道贺。”

“他们的名单,微臣都已经写在折子里了。”

蒋瓛递上去一个折子,又继续道:“这些人,都送了贺礼,倒也不是很贵重,微臣也都记载在折子里。”

“献王殿下收下贺礼,也给他们回赐了礼物。”

“在这之后,便每日在府中听老师讲课,卯时起床,亥时睡觉。”

“除了读书做功课之后,再无他事。”

老朱接过折子,扫了一眼,顿时愉快地笑了起来。

“不错,不错,咱让他们两个搬出东宫,独自去王府,就是想看看,若无人管束,他们都会做些什么,现在看起来,允炆很不错啊。”

“有他父亲当年的风采!”




“那日在朝堂上出手打了舅姥爷,也是万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救他。”

“可舅姥爷心中却未必会体验我。”

“今儿要是真打了你,我心里也不忍,不管怎么说,你都是我亲舅舅啊。”

“这世上哪有外甥打舅舅的道理呢?”

“可我若是不打你,皇爷爷便会以为,是我鼓动勋贵子弟和军中将领出来站队,威胁朝廷。”

“那我可就是死路一条了!”

“储君之位,无论如何也不会给我。”

常升忙道:“不会啊,你公开争储君之位,陛下不也没有惩罚你吗?”

朱允熥摇头道:“那不一样。”

“我向皇爷爷讨要,给与不给,都在皇爷爷一念之间。”

“皇爷爷想给,那便给;不想给,那就不给。”

“结果如何,最终都是他老人家乾纲独断。”

“可你们站出来,为我摇旗呐喊,性质就大不相同了。”

“大明江山,到底是你们做主,还是皇爷爷做主?”

“是由你们决定拥护谁为储君,还是由皇爷爷决定立谁为储君呢?”

常升想了想,觉得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

但一转念,又不解道:“可此事是咱们做的,跟你没关系啊。”

“更何况,咱们其实也没有要威胁陛下的意思,也万万不敢啊!”

“怎么和我没关系呢?”朱允熥道:“不是我做的,那就是我不能驾驭你们,将你们约束好。”

“比如你直呼二哥的姓名,不尊献王殿下。在皇爷爷的眼中,要么是我不尊敬兄长。”

“要么,就是我管不了你,管不了勋贵子弟和军中将领。”

“皇爷爷就不可能将大明江山托付于我。”

常升恍然大悟,跳了起来道:“有道理!”

“咱大明江山的继承者,必须有足够的威望,一言既出,千军万马,无不听从。”

“你的威望确实不足。”

他拍了拍脑袋,道:“你是想借给舅舅打板子的名义,树立起自己在勋贵子弟和军队将领中的威望吗?”

“好主意!”常升翘起大姆指,道:“陛下若是看到咱们勋贵子弟和军中武将,都对你心服口服,唯命是从,必定会认为你才是最适合继承大明江山的人。”

“那就拿我来开刀吧!”

常升撩起衣服,直接趴在地上。

“打吧,舅舅屁股上肉厚,还挨得住!”

朱允熥一怔,连忙走过去问道:“舅舅,你真没事吧。”

常升一脸无畏:“没事,男子汉大丈夫,区区一顿板子,算得了什么。”

“你尽管令人打,我保证不哼一声。”

“只要能提高你的威望,帮助你夺得储君之位,舅舅吃点苦,受点罪,又有何妨?”

朱允熥露出感动无比的模样,道:“舅舅对我真好。”

“不过,今日你可不仅要挨板子,还得受训斥,以后还必须按我今日说的办。”

“那是自然。”常升道:“我今天挨打,就是为了让那群勋贵子弟和军中将领,日后都对你言听令从。你再吩咐几件事,我带头做遵从。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