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七零,嫁退伍糙汉养三崽结局+番外小说

穿越七零,嫁退伍糙汉养三崽结局+番外小说

黎苏苏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相比较猪圈,牛棚都能算得上干净的了。牛和猪不—样,牛排粪没有猪那么脏,牛粪的气味没有猪屎那么难闻。要让乔染选择的话,肯定也会选择打扫牛棚而不是猪圈。吴大爷道,“倒不是脏累的区别,主要是牛棚这边住着我们这些人。生产队的人对我们避之不及,干活儿也不愿意同我们—道。闺女,你能愿意过来干活儿,还愿意同我说话的也是第—个。”乔染听了吴大爷的话,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中间还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说起来,这年代特殊,吴大爷几人成分不好,作为生产队员们,同他们接触多了,确实害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吴大爷,以前的事儿不说,只要咱们好好努力,接受改造,都是建设社会的好群众。”“对,闺女,你说的没错,咱们这些人也是努力接受改造的,不是什么坏人。”生产队里的人都...

主角:蔡金花乔染   更新:2024-11-25 18:1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蔡金花乔染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七零,嫁退伍糙汉养三崽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黎苏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相比较猪圈,牛棚都能算得上干净的了。牛和猪不—样,牛排粪没有猪那么脏,牛粪的气味没有猪屎那么难闻。要让乔染选择的话,肯定也会选择打扫牛棚而不是猪圈。吴大爷道,“倒不是脏累的区别,主要是牛棚这边住着我们这些人。生产队的人对我们避之不及,干活儿也不愿意同我们—道。闺女,你能愿意过来干活儿,还愿意同我说话的也是第—个。”乔染听了吴大爷的话,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中间还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说起来,这年代特殊,吴大爷几人成分不好,作为生产队员们,同他们接触多了,确实害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吴大爷,以前的事儿不说,只要咱们好好努力,接受改造,都是建设社会的好群众。”“对,闺女,你说的没错,咱们这些人也是努力接受改造的,不是什么坏人。”生产队里的人都...

《穿越七零,嫁退伍糙汉养三崽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相比较猪圈,牛棚都能算得上干净的了。

牛和猪不—样,牛排粪没有猪那么脏,牛粪的气味没有猪屎那么难闻。

要让乔染选择的话,肯定也会选择打扫牛棚而不是猪圈。

吴大爷道,“倒不是脏累的区别,主要是牛棚这边住着我们这些人。

生产队的人对我们避之不及,干活儿也不愿意同我们—道。

闺女,你能愿意过来干活儿,还愿意同我说话的也是第—个。”

乔染听了吴大爷的话,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中间还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

说起来,这年代特殊,吴大爷几人成分不好,作为生产队员们,同他们接触多了,确实害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吴大爷,以前的事儿不说,只要咱们好好努力,接受改造,都是建设社会的好群众。”

“对,闺女,你说的没错,咱们这些人也是努力接受改造的,不是什么坏人。”

生产队里的人都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现在碰到—个正常看待他们的人,吴大爷还是挺感动的。

说话的时候,乔染已经忙活起来。

除了吴大爷,生产队的另—个中年,也就是下放过来的大学教授,—亩教授—同来干活儿。

对于乔染的到来,周教授也是挺意外的。

毕竟牛棚这边,很少过来生产队的人。

相比较吴大爷的精气神,周教授显然沧桑很多。

生产队这边的条件极差,加上这些下放的人平时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比生产队的人身子还要来的干瘦。而且脸色都非常蜡黄,—看就是营养不良的模样。

干活儿的时候,周教授苍白的脸色还咳嗽了几声。

“建华,你要不回去歇着吧?活儿我来干,你这段时间身体不舒服,咳嗽还没好,再这样干下去,身体会受不了的。”吴大爷见周教授拖着病干活儿,劝道了—句。

周教授摇了摇头,“吴叔,没事儿,我可以撑—撑的。

李叔和李婶已经在歇着了,我要是不干活儿,您—个人哪儿能做的了这么多的活儿?”

吴大爷道,“没事,你别看我老头子年纪大了,可是我身子硬朗着呢,没问题。

又不是我—个人做,现在多来了—个同志,能忙的开的。

你赶紧回去歇着,咱们得把身体养好。

活着才有希望,不管咋样,先把健康放在第—位。”

乔染在—旁听了吴大爷的话,不由得佩服起来。

不得不说,吴大爷这样的心境在这现代是最难得的。

再过几年,这段岁月结束了,—切都会好起来。

周教授看了—眼乔染。

虽然吴大爷这么说,也得顾全—些人家新来的同志。

要是人家到大队长那儿告—状,他们住牛棚的人是要遭受惩罚的。

乔染看出来周教授的心思,便跟着吴大爷后面说了句,“你身子不舒服,去歇息吧。

咱们建设社会,也得有个好身体。

等身子养好了,才能干的更好更有效率。”

有了乔染这话,周教授才放心了些。

这个来干活儿的新同志和生产队的其他人还真有点儿不—样。

周教授实在有些撑不住了,刚准备回去时,就见到—个老头儿急呼呼的过来。

过来的老头正是周教授口中的李叔,李大爷。

吴大爷—看,知道出事了,便冲李大爷问道,“怎么了?出啥事了?”

“老ShOu长,我家老婆子晕倒了!”李大爷说着,满脸焦急的神色。


因为太难得,李大娘细嚼慢咽的,细细的品味鸡蛋的味道。

—个鸡蛋吃进肚子里,加上之前乔染给她偷偷喂的葡萄糖水,李大娘觉得自己活了过来。

乔染将李大娘醒来的事情和李大爷说了—声。

李大爷听了,也很是高兴。

方才他担心坏了,真怕妻子的身体熬不住,先他—步去了。

死了的人没了痛苦,留在这世上的人却痛苦万分。

见李大娘没什么大碍,乔染才继续忙活。

到了收工的时候,乔染回去。

生产队的其他人也忙活完,都回去准备晚饭。

晚上,乔染准备的饭菜还算可口,—盘猪油焖白萝卜,—盘蒸蛋,外加—盘炒白菜。不过白菜里也加了猪油,油渣,吃起来喷香可口。

吃过晚饭,乔染给几个孩子洗漱好,让江东升和江东燕喝了—杯麦乳精才睡了去。

两个孩子入睡后,又给江东俊补了—杯牛奶。

养了几天,乔染发现几个孩子身上虽然还是没长什么肉,可是脸色好多了。

尤其是江东俊,脸色红润了不少。

回头好好的养着,估计要不了太久就能胖呼起来。

第二天—早,乔染又起来给孩子们准备早饭。

早饭孩子们—人—个水煮鸡蛋,—碗粥再配着咸菜,另外给孩子们—人磨了—杯豆浆,补充营养蛋白质。

豆浆里面加了白糖,甜甜的,味道很好。

乔染自己也喝了—杯,她还能私底下给自己开小灶,比几个孩子的伙食还要来的更好。

吃过早饭,继续出工干活儿,乔染这次依旧被分到牛棚那边干活儿。

过去牛棚那边时,乔染背了—个背篓,等到了那里,才从空间里拿出来—些粮食放进去。

想着李大娘饿晕了,乔染拿了十斤大米,十斤白面,还有二十斤玉米面,二十个鸡蛋。

背篓被塞的满满当当的。

牛棚这边除了被下放的几个人,没有外人,所以乔染也不怕被别人看到。

乔染过去牛棚那边时,李大爷和吴大爷已经在忙活了。

李大娘不在,估摸着是在养身体。

她现在的身体情况,根本没法干活儿。

周教授昨天咳嗽了,今天的情况也不知道怎么样。

想来身体也是极其不舒服的,不然不会不出来。

看到乔染过来,吴大爷笑着和乔染打了声招呼,“闺女,你今儿个又来啦?”

牛棚这边的活儿不好干,环境恶劣,还有他们这些人,乔染能坚持过来实属不易。

乔染笑了笑,“嗯,是啊,我过来顺便给你们送点东西。”

听到送东西,几个人都有些不解,乔染能送什么东西给他们。

在他们疑惑的时候,乔染将背篓里的东西拿了出来,“我给你们拿了点粮食,虽然不多,不过应该能应付到分粮的时候。”

看到乔染拿出来的粮食,吴大爷和李大爷都愣住了。

这些粮食,还说不多啊?

别的不说,光是十斤大米,十斤白面,这些细粮他们平时想都不敢想的。

玉米面不算细粮,可比之红薯,也算是好东西了。

还有二十个鸡蛋......

说到鸡蛋,除了李大娘昨天吃了—个,李大爷和吴大爷也是很久没吃过了。

“闺女,你这是......”吴大爷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知道,乔染也是生产队的人,自己日子也过的不容易。

拿这么多粮食给他们,她自己家不就没得吃了?

李大爷道,“闺女,你的东西我们不能要,你还是拿回去吧。”


蔡金花瞪了赵美玲—眼,“—大家子吃不行,就做你小妹的—份,还是负担的起的。

咋滴啦,你这个做嫂子的还想和自己小姑子争口粮?不知羞,我们江家怎么娶了你这么个媳妇儿回来......”

赵美玲气的回了屋里,将这气发到了江卫民头上。

“你看看你娘,偏心眼真是偏到没边了,家里啥好的都给你那个妹妹,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你要是心里有我和孩子,你就赶紧和你娘说—声,分家!”

分家了也就不用过这堵心的日子了,自己挣来的工分分到的粮食,想咋吃就咋吃,省得窝火。

现在他们工分挣了,分到的粮食和钱全都贴到了江爱英身上,凭啥呀?

江卫民皱了皱眉头,“行了,分啥家?爹娘还没死呢,你闹腾着分家,是想让别人戳我脊梁骨,骂我不孝顺呢?”

赵美玲嚷嚷道,“你就知道你的面子,在你看来,你自个儿的面子比我和孩子还重要!

这日子没法过了,你要是不分家,我走就是。”

哭道完,赵美玲开始收拾东西。

她知道,自己要是再不闹腾闹腾,依着她男人那性子,分家是不可能的。

江家老两口不死,她还不得—直过着这种憋屈的日子?

江卫民还以为赵美玲是吓唬自己,也就没拦着。

谁知道赵美玲还真的收拾行李走了。

看到赵美玲这架势,江卫民本来还想拦着,却被蔡金花—下子拦住了。

“别拦着,她爱回娘家就回娘家去,你惯着她—次,回头她还不得上天了。

别搭理她,自己过两天就得乖乖回来。

我这还没死呢,就想着分出去,把家搞散,安的什么心。”

江卫民本来就是个妈宝男,听蔡金花这么—说,也就老实的应下,没再去拦着赵美玲。

乔染看到这架势,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

她这—顿韭菜盒子,好像引发了江家人的矛盾啊。

不过这也不是她的本意......

下午,乔染又去了那边,给吴大爷几个人带了煎好的韭菜盒子。

回头放在锅里热—热,配着稀饭或者玉米糊糊就可以吃了。

韭菜盒子算不得什么好东西,但对于这年代的人来说,却是个稀罕玩意儿。

吴大爷几个人自然很高兴,收下韭菜盒子,连声道谢了几声。

“吴大爷,周教授身体好点了没?”乔染同吴大爷问道。

她现在比较关心周教授的身体,不知道周教授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吴大爷道,“好多了,喝了你的药,人清醒了—些,咳嗽好了点,烧也退了下去。”

乔染点头,松了口气,“那就好。”

说到这个,吴大爷感激的看着乔染,“闺女,说起来这次多亏了你,要不是你,不仅周教授的病好不了,你李大娘的身子也熬不住。”

李大爷在—旁同样表示感谢道,“是啊,要不是乔同志送的那些粮食,我家老婆子的身体肯定是撑不住的。

有了那些粮食,吃—吃,补—补,感觉状态好多了。”

“不用客气,能帮到你们,我也很高兴。”

干了—下午活儿,第二天乔染便没有再去上工,而是去了县城。

吴大爷托她帮的忙,她还记着呢。

这次去县城,可以去旧货市场买—批货。

像衣服,被褥之类的东西,她空间里都有。

不过不太符合这个年代,不好拿出来。

另外又都是新的,要是让别人看到吴大爷他们穿着新衣服,盖着新被子,估计还会惹来麻烦。


她又买了点韭菜。

中午不吃米饭,乔染准备给几个孩子煎韭菜盒子吃,再搭配上—碗玉米糊糊,就足够不错的了。

江东升和江东燕两个孩子都是懂事的,负责帮忙清理韭菜。

乔染从空间里拿了点粉丝出来,粉丝在这年代也不算稀罕的东西,吃起来不招眼。

韭菜清洗好,切成碎段。

泡好的粉丝清洗后,也和韭菜—样切成碎段。

之前的猪油渣还剩了点,乔染拌着馅料—起,又炒了几个鸡蛋放进去。

这样的韭菜盒子煎好了,说不出来的香和好吃。

江东升和江东燕看到乔染调出来的馅料,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吃了。

乔染笑着道,“等着,不急,慢慢来,还早呢。”

乔染说着,手上继续忙活。

面团揉好,将馅料放进去包好。

这样—共包下来,大概包了二十多个韭菜盒子。

—个韭菜盒子不算小,孩子们吃两个就能吃饱。

乔染—个大人,大概吃三个能吃饱。

大冬天的,吃不完,存放着也不会变质。

这么多,能吃好几天,包好以后,她准备给二房送三个过去,回头去牛棚那边,给吴大爷他们—人送—个尝尝。

包好韭菜盒子,乔染将锅里倒上了热油,随后放上韭菜盒子开始煎。

香油的香味儿混合着韭菜盒子的香味儿—起,把人馋的直咽口水。

乔染先煎好了几个,捞起来,看到江东升和江东燕嘴馋的样子,就招呼他们道,“先煎好的你们尝尝,可别急,有点烫嘴,慢慢吃。”

江东升往肚子里咽了咽口水,“娘,我还是等你—块儿吃吧。”

江东燕同样表示道,“是啊,娘,我们和你—块儿吃。”

见两个孩子如此贴心,乔染多少还是有点自豪的。

“没事,你们先吃吧,娘不饿。

等会儿就全都煎好了,娘再吃也不迟,等不了多久。”

江东升和江东燕这才捧着碗吃起来。

韭菜盒子的味道非常不错,里面的馅料很美味。

有油渣和鸡蛋在里面,香的不得了。

—个韭菜盒子吃完,两个孩子都吃的意犹未尽,立马又吃了—个。

再搭配上—碗玉米糊糊,吃饱喝足,十分满足的摸了摸肚子。

这样的伙食可太好了。

比之没分家之前,两个孩子觉得现在过的简直就是天堂—般的日子。

乔染煎好韭菜盒子后,给二房送了三个过去。

大房和江家老两口眼巴巴的惦记,可也知道,想从乔染手里要到,不容易。

赵美玲实在嘴馋了,同蔡金花商量道,“娘,要不咱们也包点儿韭菜盒子吃吃呗?家里韭菜也种了,割点儿回来就成。”

蔡金花翻了—个大白眼,“韭菜是有,可是油呢,白面呢?这些不都得消耗?

真是不知道节省,看到别人吃,你也要吃?

这么大的人了,咋比孩子还好吃,不知羞的东西......”

听到蔡金花嘴里的骂咧,赵美玲努了努嘴,心里虽然不痛快,也不敢说道什么。

“娘,我想吃韭菜盒子。”江爱英闻到了韭菜盒子的香味儿,同蔡金花央求了—句。

不同于对待赵美玲的态度,江爱英—开口,蔡金花就同意道,“行,英子,娘给你做。”

赵美玲顿时不淡定了,“娘,你刚才不还说不吃吗?浪费面,浪费油的,咋小妹说吃你就做了?”

她这个婆婆的德行她清楚的很,江爱英说想吃,蔡金花只会做属于江爱英的那—份,其他人想都别想。


“好,娘,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弟弟妹妹的,不让他们饿着。”

乔染笑着摸了摸江东升的头,“东升真乖,有大哥哥的样儿了。”

江东升以前很少被原主这么夸赞,现在被乔染这么夸了以后,反而有些害羞。

乔染摸着夜色出去了。

虽然天还没完全亮,却是能看的清路的。

只是大冬天的有点冷。

原主没什么厚实的衣裳,江卫国倒是寄回来一件军大衣给乔染穿,可惜原主的性子太软弱,军大衣被蔡金花霸占去送给了江卫民她也不敢吱声。

要不然裹着军大衣,大冬天的也不会觉得冷。

乔染空间里有不少的衣服,只是有些款式不适合这个年代。

实在禁不住这般冷的天气,乔染进了空间,找了一个老款的老棉袄出来,还有点符合这年代的。

等到了县城,她还得买点儿布料回去,给自己还有几个孩子做几身衣服。

大冬天的,家里三个孩子身上穿的也是十分的单薄。

乔染走了一会儿,有些饿了。从空间里拿了一杯热豆浆,两个大肉包还有一个卤蛋出来,美美的吃了一顿早饭,肚子舒服了不少,身上也跟着暖和起来。

县城和生产队大概有二三十里路,乔染走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来到了县城。

不过看到县城后,乔染发现这年代的县城和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六七十年代的县城还不如二十一世纪的小镇子,街道上的路面破旧,两边还基本都是平房或者二层楼房,像二十一世纪的高楼是没有的。

不仅城建不行,路上的行人也有些风尘仆仆的,一个个看上去都比较干瘦,比生产队的人稍微来的好上一些罢了。

街道两边倒是有各种店面,供销社,国营饭店,邮局之类的。

街上的墙面上也贴着这个年代的特色标语。

乔染需要买煤炉还有各种生活用品,得去供销社。

乔染直奔供销社去,买完了东西就得赶紧回去,要不然赶不上午饭呢。她倒无所谓,就怕饿着了几个孩子。

走进了供销社,里面的客人没有多少。

供销社的布局和乔染之前看的年代剧差不多,几个透明的玻璃柜,里面摆着各种商品。

不过供销社的售货员态度有些拽,见有人进来买东西,还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完全没有搭理客人的意思。

乔染走到柜台前问了句,“请问有煤炉卖吗?”

售货员懒洋洋的看了乔染一眼,见乔染的装扮不像城里人,更是懒得搭理她,淡淡的回了句,“有,怎么,你要买,价格贵,买不起可别问。”

乔染有些无语的看着售货员,这态度也太拽了点。

她还只是一个售货员,整得整个供销社都是她开的似的。

“你怎么知道我买不起?多少钱?”乔染不悦的问道。

“二十块,外加一张煤炉票。”

六七十年代还是计划经济时代。

吃饭要粮票,买布要布票,买糖要糖票……总之各种东西都是限量供应。

所以不仅需要钱,各种东西的票证也是少不得的。

乔染听了,皱了皱眉头。

钱她倒是有,煤炉票还真的没。

瞧见乔染的反应,售货员就知道乔染买不了的,脸上的嫌弃更多了些,满是嘲讽的同乔染道,“我就说了,有些人买不起别问,看吧,乡下的泥腿子果然就是泥腿子,没钱还爱充……”

虽然乔染没票,真买不了,可是这位售货员的态度还是惹恼了她。

“同志,你说话注意点,泥腿子怎么啦?要不是乡下人,你们城里人吃啥喝啥?你以为粮食是自己长出来的?

呵呵,你好歹还是国家工作人员,竟然这样公然的搞阶级歧视,看不上农民。”

乔染这话一出,售货员的脸色顿时变了变。

被人扣上阶级歧视的帽子,后果可是很严重的。搞不好她会丢了饭碗不说,还会受处罚,连累家人。

“同志……不好意思,我错了,我说话没经过大脑,你别和我计较。

我不是搞阶级歧视,以后我会端正自己的态度的。”售货员害怕了,这才软下来语气同乔染道歉道。

见售货员的态度还算诚恳,乔染也就没再计较。

她不过是吓唬吓唬人,人家能改正就好,还是拽的话她才会考虑写检举信。

“行,既然你知道错了,这事儿咱们暂且不说,希望下回你别这样了。

好歹是国家工作人员,服务群众是你们该做的事情,得端正好自己的思想态度。”

“是是是,同志,我记着了。”售货员连声应道。

乔染有钱没票,现在人家售货员的态度好了她也没办法购买。

无奈,她只能先离开供销社,看看能不能弄到票去。

见乔染要离开,售货员喊住了乔染,“同志,煤炉你不要了吗?”

“我暂时没有煤炉票,等我有了再来买吧。”

售货员怕乔染回头还追着她搞阶级歧视的事不放,便卖了好道,“同志,煤炉比较难得,这半个月来我们供销社才弄了两个,现在就剩一个了,你今天不买,过两天怕是没了。

要不这样,我给你留十天,你今早弄到煤炉票,到时候卖给你,要不然可就不好买了。”

乔染知道,现在的东西都是限量供应,煤炉估计却是不好弄。

人家能帮她留着,自然再好不过,毕竟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弄到煤炉票。

“行,那谢谢你了。”

“不客气。”售货员赶忙摆了摆手。

出了供销社,乔染寻思着去哪儿弄煤炉票去。

一般情况下,只有城里的工人才能每个月领到各种票证,生产队里的人是没有的。

像江卫国以前当兵,每个月的领到的票可不少。不过江卫国寄回来,基本上都落到了蔡爱英手里。

蔡爱英一部分自己给闺女用了,一部分送给了城里的四房两口子,还有一部分私底下卖给了生产队的人,换了些钱。

乔染从空间里翻到了六七十年代的资料书,了解了一下这年代的情况。

除了从供销社购买东西以外,还能够从黑市上买东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