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梁明朗许知春的女频言情小说《都分家了,他们越过越穷关我啥事梁明朗许知春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依依兰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曾小燕觉得也是,喝红糖水也好,吃零嘴也好,都背着人。但总归是一家子,又是长长久久的,总会被人知道。大哥大嫂倒没什么意见,毕竟那都是她自己的钱买的,偶尔分一把瓜子、两颗蜜饯给侄儿侄女们尝尝就够了,大人谁好意思盯着她那口吃的?二嫂赵氏却很愤愤不平,阴阳怪气的说她吃独食,跟自个丈夫闹,说公婆不公平,凭什么三弟妹天天好吃懒做?里正媳妇一开始懒得理会,后来赵氏闹到她跟前,她也火了,便说道:“那都是她自个的钱买的,你要是也拿自个的钱买,你也可以。老三媳妇再怎么样,时不时你两个孩子也吃了她不少东西、得了她不少东西,你还要怎样?”赵氏手巧,时不时也会绣帕子拿去卖钱,便闹着说既然这样以后自己卖帕子挣了钱便自己全部留着,一文不交公中了。里正媳妇更火大,...
《都分家了,他们越过越穷关我啥事梁明朗许知春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曾小燕觉得也是,喝红糖水也好,吃零嘴也好,都背着人。
但总归是一家子,又是长长久久的,总会被人知道。
大哥大嫂倒没什么意见,毕竟那都是她自己的钱买的,偶尔分一把瓜子、两颗蜜饯给侄儿侄女们尝尝就够了,大人谁好意思盯着她那口吃的?
二嫂赵氏却很愤愤不平,阴阳怪气的说她吃独食,跟自个丈夫闹,说公婆不公平,凭什么三弟妹天天好吃懒做?
里正媳妇一开始懒得理会,后来赵氏闹到她跟前,她也火了,便说道:“那都是她自个的钱买的,你要是也拿自个的钱买,你也可以。老三媳妇再怎么样,时不时你两个孩子也吃了她不少东西、得了她不少东西,你还要怎样?”
赵氏手巧,时不时也会绣帕子拿去卖钱,便闹着说既然这样以后自己卖帕子挣了钱便自己全部留着,一文不交公中了。
里正媳妇更火大,冷笑道:“你三弟妹可是交了六亩良田在公中你不知道吗?你卖帕子的钱我只收了七成,三成不还是留给你了?并没有全收了。你要是敢藏私,那就分家,你和老二你们自己过去!”
赵氏气得够呛,不敢再闹。
她傻了才分家。
分家了就她绣帕子那几个钱够干什么?俩孩子都还小,养孩子也费钱。
虽然赵氏明着不敢闹了,暗里意见依然很大,跟曾小燕尤其合不来。
曾小燕对看不顺眼的人一点也看不顺眼,对喜欢的人又喜欢的要命。
她认许知春为知己,想到她失血过多,红糖正好补血,看看这红糖还剩下约莫半斤,索性全部拿过去,正好留给她补一补。
半斤红糖不多也不少,黄纸包着反正藏不住。
曾小燕拿着红糖出门,冤家路窄的与赵氏碰了个对面。
两个人私下里见面那是一向来都互相看不顺眼的,彼此哼一声瞪一眼算正常,唇枪舌棒怼几句也不为过。
但是今天曾小燕忙着去吃鸡、吃好吃的灯笼果做出来的美食,懒得跟赵氏这浪费时间,没有理她。
赵氏也不想理她,目光却不受控制的落在那半包红糖上。
“你这是去哪?”
赵氏没忍住问。
她才不管新曾小燕去哪儿,她想知道的是曾小燕带了这么大一包红糖要去哪儿?
“你管不着!”
曾小燕头也没回。
赵氏气了个怔,低骂了句,悄悄跟在曾小燕身后。
她倒要看看她拿着这么多红糖去干啥。
远远看到曾小燕进了许知春家的院子,赵氏冷笑一声,转身回去。
赵氏越想越气愤。
三弟妹藏着掖着吃独食舍不得分给自家人吃,这倒好,巴巴的拿去送给外人。
那么大一包红糖啊,她还真是大方!胳膊肘往外拐的蠢货。
那许知春自己殉夫跳崖没死成就这么了不起吗?至于这么上赶着给她送红糖?
赵氏越想越气,连带着对许知春也厌恶上了。
赵氏本想告诉婆婆这件事,想到婆婆一向来偏心小儿子小儿媳,赵氏便有些心灰意冷,就算说了婆婆也只会充大方,说什么“那是她自己的东西她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呸!”
更气了。
赵氏心灰意冷,便没在梁大婶面前吱声,在自家大嫂刘氏面前挑拨。
刘氏有些无奈,知道二弟妹这是老毛病又犯了。
刘氏更相信婆婆的话,婆婆说这人有多大本事端多大的碗,老盯着别人手里的东西干什么?有什么没有什么那都是别人的,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是正经。
再说了,三弟妹再怎么样也不会主动挑事儿,单说她带来的六亩良田,一家子如今几乎顿顿都能吃上白米饭、只时不时的做几顿杂粮,省下来的粮食也都卖了钱入了公中,这还不够吗?
她手里的银钱那是她自个的,何苦盯着呢?
二弟妹如今是性子是越来越左了。她总想拿捏三弟妹,压三弟妹一头,但三弟妹怎么可能乐意?
三弟妹不肯,她又没本事拿捏人,心里便恼上了......这叫人怎么说呢?
刘氏心里虽然很看不上赵氏,但也不能抢白她。
毕竟婆婆已经很压制赵氏了,否则赵氏更不知道闹到明面上闹成什么样。婆婆唱了白脸,那她就得唱红脸,不然家里会乱套。
刘氏便好言劝慰赵氏。
哪儿知道赵氏现在要的只是同盟队友,要的是有人跟自己同仇敌忾、一起指责曾小燕、一起对曾小燕有意见,而不是要人安慰。
刘氏说了几句赵氏便不耐烦了,黑着脸反而将刘氏给抢白了几句,怒气冲冲的去了。
刘氏气了个怔,微微冷笑小声道:“不识好人心的东西,爹娘还是太宽厚了,总有一天叫她跌个狠的......”
曾小燕带了这么一大包红糖过来,把许知春和珠儿小婶都吓了一跳。
许知春忙道:“怎么带了这么多来?只要一点点调开糖水就够了,等会儿你再带回去吧。”
“带回去干什么?我特意带给知春嫂子补一补身子的。这红糖水补血,知春嫂子每天冲两碗喝了,补一补吧。”
“这——”
“知春嫂子别跟我客气,我不缺这个。你要是推辞,那就见外了。”
许知春只好笑着道谢,当场就冲了三碗,三个人一人一碗。
喝了红糖水,曾小燕也加入进来一起拨灯笼果,只要那里边的籽儿,很快就剥了约莫一斤,足够了。
许知春拿来两块棉纱布,将这籽儿包裹住,洗干净手,拿来干净的盆,倒入泉水,不轻不重的揉搓,不一会儿,便有胶状物渗出。
“看到没有?就是这样反复揉搓,有这胶状物渗出就行了。等这胶状物搓没了,就可以做下一步了。”
曾小燕与珠儿小婶都试了一回,十分惊喜。
“真的有东西渗出来哎,滑滑的。”
“可不是!没想到这小小的灯笼果的籽儿还能做出这样的东西,真是奇了。知春,你怎么知道的?”
曾小燕也好奇的看向她。
许知春早有准备,从容微笑:“这是我家乡的小吃。”
曾小燕恍然大悟,顺口道:“先前你也做过吗?”
梁大伯只得勉强挂住笑容,“......那你忙,我们先走了,咱们怎么说都是一家人,你是我们梁家的媳妇,说话可要多考虑考虑梁家的脸面。”
不该说的话别乱说。
许知春挑挑眉:“大伯放心,我懂,做人嘛,就该认清楚自己的身份。不但说话要合身份,做事也一样。”
梁大伯脸上阴了几分,微微冷笑:“你知道最好。”
眼神交锋,许知春眼底一片冷意:到底是谁不知道谁心里清楚。
梁大伯黑着脸气冲冲走了。
张氏忍不住凑近珠儿小婶两步,眼睛盯在她手里那碗花生猪脚上几乎挪不开,瞧瞧这汤汁浓郁、猪脚软烂,看起来就好吃。
“珠儿弟妹你这是特意送来给他们的?”
珠儿小婶:“嗯?啊?”
张氏伸手就要去接,笑呵呵道:“他们吃不了这么多,我家小宝长身体,正该多吃一点儿,还是给我吧。许氏,你一个大人,该不会跟自己的侄儿抢吃的吧?”
许知春:“......”
珠儿小婶暗道来的不是时候。许知春说猪脚炖花生好吃、还说把肉炖的时间长一点炖的烂烂的最好,所以她老早就小火炖上了。反正两家离得近,灶孔里烧着一根大柴禾能烧很久,时不时回去看一回火就成,一点儿不影响她在这边削魔芋、切魔芋。
这不,果然炖的时间长,猪蹄和花生都软烂软糯十分入味,她特意盛了一大碗过来给许知春和梁明轩尝尝,没想到碰到两家大房、二房也来了。
珠儿小婶与张氏、白氏她们虽然平辈,但年纪差得多,平日里几乎没有来往,她给许知春送的猪蹄特意挑的好肉,数量也不少,哪里舍得便宜了张氏?
况且张氏跟许知春关系又不好,哪怕为了好姐妹也不能便宜她了啊。
张氏后退一步双手往旁边躲了躲,结结巴巴:“不、不是送来的,我、我就是突然想起有事情跟知春说、一着急就、就忘了放下碗就来了。对,我是有事儿找知春。”
张氏不信,撇撇嘴哼道:“那你这忘性还真是大。”
珠儿小婶嘿嘿笑了笑。
许知春:“大伯母还有事吗?没事请回吧。”
“哼!”
张氏气狠狠瞪了许知春一眼,忿忿走了。
白氏一直在旁边不声不响,冲许知春笑了笑,也跟着走了。
许知春被她笑得有点头皮发麻,她不怕张氏那样咋咋呼呼坏在明面上的,反而这个二伯母总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像一条蛰伏在暗处的毒蛇,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窜出来冷不丁给人一口。
张氏越想越气,一路骂个不停,白氏听了半路,到了家门口才笑道:“算了,大嫂,别生气了,你就算再生气许氏也看不见。就算看见了她也不会在乎,只怕还会得意高兴,何必呢?”
张氏更气了:“她敢!”
想了想许氏好像还真的敢,毕竟她都敢拿刀了,“真是家门不幸啊,那个不识好人心的蠢货。”
白氏眼底掠过一抹狠意,淡淡微笑道:“要我说也怪不得许氏,明朗没了,她没了依靠,又还年轻,可不恨不得把什么都死死攥在手里,毕竟往后日子还长着呢。”
张氏哼了一声,她才不管许知春死活,她家里儿子多,慢慢都大了,家里就那么点田地,够什么的?若能将三房的良田都弄到手,也能宽裕许多。本来就是梁家的东西,梁明朗不在了,本来就该归他们大房所有,许知春一个外人,哪儿有她的份?
白氏叹道:“如果许氏改嫁,终身有靠,自然也就不会再死活非要攥着咱们梁家的东西了。”
张氏心里一动,豁然开朗。
对啊,干脆让许氏改嫁好了!她还年轻,又没个儿女,不信她不想改嫁。
让她改嫁滚蛋,不但三房田地都归了自家,还能得一份聘礼。自家养着梁明轩那小崽子,将来无论有没有出息,都得报答自家不可。
白氏又道:“许氏相貌出众,又年轻,就怕一般的人家她未必愿意呢,得给她找个好人家才行。”
张氏冷笑:“再如何那也是二嫁,有人要她就不错了,还轮得到她挑三拣四?美得她!二弟妹,都说长嫂如母,这件事我会替她操办,二弟妹就别管了。”
白氏垂眸笑笑:“那就辛苦大嫂啦。”
“哼。”
张氏心情总算舒畅了几分,脚下生风,回去跟丈夫商量去了。
白氏也很满意,得罪人的事,就让大嫂去做好了。
珠儿小婶将一大碗花生炖猪蹄放下,一面笑:“按你说的炖了,果然好吃,我特意拿了一碗过来你们尝尝。你那大伯母他们......又来做什么?”
许知春跟大房、二房可没什么家族荣誉感,苦笑道:“还不是为了我家六亩良田,他们想要,我不肯给。他们要抢,逼急了我拿着刀吓唬他们呢。”
珠儿小婶吓了一跳,忙道:“里正不会容许他们乱来,你下回找里正伯去,别动刀,多吓人啊,万一伤了自己怎么办?他们也太过分了。”
许知春笑道:“我有分寸的,该找里正伯的时候我会找的。”
总不能什么事都找里正伯,找的多了总归不太好。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珠儿小婶心里叹息,柔声安慰了她几句,又笑道:“我家那口子回来了,这回要休息好几天呢,我跟他说了你们家要打制东西,我家里木材还挺多的,明儿一早我来的时候叫他一起,你想要打制什么就跟他说,保管都给你做的好好的。”
许知春大喜,忙点头笑道:“好好好,那可要麻烦齐田叔啦!你们家有木材最好,我这儿省事了,该给多少木材钱、工钱,请齐田叔按着市价算就是,不然我也不好意思麻烦了。”
珠儿小婶“扑哧”一笑,亲昵的拍了拍她的肩嗔道:“说什么呢?跟你还能按着市价算?你可别寒碜我啦。我要真这么做,羞也羞死了。我也不瞒你,木材都是收购来的,按着成本价算,至于工钱——横竖他在家歇着也是歇着,权当练手解闷啦,还算什么工钱呀!”
那必须是没有啊。
毕竟,如果她做过的话,没道理自己一个人吃独食、小叔子一口也没尝过啊。
万一她们在小叔子面前说漏了嘴,圆都没法儿圆。
许知春摇摇头轻叹:“之前忙着做活计,只想着好好打理这些田地一边等明朗回来,谁知道......如今这样不成了,不想法子赚钱,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所以就想试一试。”
“其实我家乡好吃的东西多着呢,我记得都是我娘教给我的,不过时日太久,加上跟明朗回来之前大病一场忘了许多东西,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记得多少、也不知道做的对不对,反正试试吧。”
曾小燕、珠儿小婶都知道她的来历,想想她这么命苦都不忍同情。
“对不起啊知春嫂子,是我勾起你的伤心事了。”
“我看你记得一定对,这做出来的东西肯定好吃,咱们一定能挣钱的,以后的日子一定能越过越好,别难过了啊。”
“对对对,珠儿小婶说得对。”
许知春本来就不难过,那一点难过都是装出来的,心里还在忐忑也不知道自己装的像不像。
不过看她们的反应自己装的好像还挺好。
她松了口气点头笑笑:“嗯,咱们一起努力,以后日子肯定都会越过越好!”
珠儿小婶去看灶上的菜和锅里炖的鸡,许知春便和曾小燕一起做凉粉。
揉搓好了之后,许知春将沉淀好了的石灰水慢慢加进去,一边加一边搅合,估摸着差不多了便停手。
“行,这就好了,这样放在一旁晾着就好了。咱们先吃饭,吃晚饭尝尝正好。”
曾小燕笑道:“这瞧着晶莹剔透的,比我们家做的桂花马蹄糕还漂亮,肯定好吃!”
珠儿小婶那边正将蒜苗往锅里加:“这、这魔芋炖鸡我看可以出锅了,鸡汤也炖好了,准备吃饭吧。”
“好好好,吃饭吃饭!”
三个人又是盛菜又是摆桌忙活起来。
许知春:“小燕你是先送回去还是吃了再送?”
“咱们先吃,等会儿我再送回去。”
现在回去要是又看见二嫂,她肯定又要发癫,影响食欲。
珠儿小婶便笑道:“那我留一半在锅里,我多留一些,给明轩也留点儿。”
曾小燕笑着说好,“等会给小神童挑几块好的留下,知春嫂子你不知道,我公公不知道多喜欢你们家小神童,说起来便夸。说咱村里从来没出过那么好的孩子!”
这话许知春爱听,情不自禁露出笑容,“我家明轩是个好孩子。”
炖的香喷喷的鸡汤和魔芋炖鸡上桌,三人围坐。
许知春:“快尝尝这魔芋豆腐如何。”
“好嘞!”
三人迫不及待品尝,吸饱了汤汁炖得十分入味的魔芋豆腐入口滑溜劲道,带着点儿Q弹的口感,让人眼前一亮,越嚼越香,特有的鲜香味让人欲罢不能。
曾小燕先喜得道:“好吃,味道很特别,是一道从未有过的新菜,光冲这新鲜劲儿,肯定能卖得出去。”
珠儿小婶也很喜欢,点点头:“我也觉得好,我看这魔芋豆腐很好搭配,或者单独素炒应当也好吃,多添一味菜,城里人料想都乐意尝尝。”
许知春放心了,“就是这个味道,咱们都喜欢,看来真的可以试一试。魔芋不用钱,只管上山挖就成,原料钱咱们便省下来了,这就很好。我昨天挖了半背篓回来,等吃了饭我们商量商量合作的事儿,索性下午做个二三十斤,明天带去城里试一试运气怎么样?”
珠儿小婶一愣,有些迟疑:“这、这会不会太早了?”
曾小燕却十分赞同,“我看就好,做生意宜早不宜迟,既然觉得可以,为什么不赶早试一试呢?”
许知春又道:“万事开头难,大家从未见过魔芋豆腐,一开始或许不太好卖,但没关系,看看明儿情况如何,咱们努力改进,生意定会一点点好起来。”
曾小燕、珠儿小婶都被许知春的话鼓舞了,眼睛放光,信心大增,仿佛已经挣到了钱。
“嗯!”
“知春说的没错!”
许知春一笑:“咱们先吃饭,吃了饭再商量。”
“对对,先吃饭、先趁热吃饭。”
这么好吃的美味佳肴就在眼前,可不要趁热先好好品尝品尝?
鸡汤鲜美浓郁,鸡肉炖得正好,皮下不见一点油脂;魔芋炖鸡加了辣椒,鲜辣爽口,让人停不下来。
三个人痛痛快快的吃了一顿。
吃了午饭,冰粉也好了,晶莹剔透,用勺子轻轻碰一下,Q弹柔软。
曾小燕、珠儿小婶大呼神奇,迫不及待想要尝一尝了。
许知春一笑,迅速调了红糖水,取用三个干净小碗,舀了这冰粉在碗里,用勺子打鸡蛋一样打碎,加上两三勺红糖,调和调和,一碗的晶莹剔透点染着红糖水,看着立马不一样起来。
许知春依次递给两人,“快点尝尝!”
曾小燕、珠儿小婶迫不及待。
吃到嘴里,甜甜的、凉凉的,爽滑Q弹,软软嫩嫩,两个人眼睛瞬间亮了。
“太好吃了!这冰粉真不错,知春嫂子,这肯定好卖。”
“是啊是啊,太好吃了,我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真没想到啊,那瞧着长那么个样的灯笼果竟然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
“最妙的是灯笼果不要钱,咱们这又是无本的买卖啊。”
“哈哈,对啊!”
三个人信心大增。
这么好吃的冰粉一碗怎么够?各人又吃了一大碗才意犹未尽。
放下碗许知春笑道:“好啦,咱们现在来商量商量这生意怎么做。”
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是?不然将来容易闹矛盾。
曾小燕、珠儿小婶立刻表示什么都听许知春的。
“知春(嫂子)你让我们做什么我们便做什么。”
许知春听得哭笑不得,这哪儿成?
最后一番商量,每次除掉成本之后,许知春占六成、她二人每人占两成,这制作的法子只有三个人知道,不能再告诉任何人,枕边人也不行,得保密。
对于这赚钱的事儿瞒着旁人也罢了、连最亲近的丈夫也要瞒着,曾小燕和珠儿小婶一怔,没来由有点儿觉得别扭怪怪的。
许知春暗道这不妥,她得好好忽悠一番——
许知春心里有些乱,索性懒得做晚饭了,在风炉上用砂锅熬着些小米粥,晚一些喂小孩吃一些。
她自己么,冷冻仓库空间里有速冻饺子,随便煮几个便罢了。
曾小燕、珠儿小婶他们走前将魔芋豆腐和魔芋丝都弄得差不多了,许知春打起精神将后续的活儿干完,该换水的换水。
明日一早,冰粉也还得早起来做。
她拿着怀表看时间,约莫半个小时左右去看一回她家小孩。
果然六毫升美林就够了,小孩的高温降了下来,呼吸也平稳了许多。
她又倒了一大碗温水、加了一点儿红糖喂他喝了。
临睡前再看了一次,小孩儿睡得香甜,看样子是不想吃东西了,许知春便先去睡觉。
美林药效在六个多小时左右,古人头一回用这样的药堪称特效药,许知春估摸着这药效应当能达到七、八个小时。
但她也不敢赌,订了个闹钟,决定两个小时后起来看一回。
这一夜看了两回,凌晨的时候温度又起来了,许知春忙又弄了一回美林和蒲地蓝给他喝下。
梁明轩睡得很沉,但他天性敏锐,许知春即便放轻了脚步来看他,他虽然没有睁开眼睛,迷迷糊糊中依然有所感觉。
这天还没亮呢,大嫂竟又来喂自己喝药,岂不是意味着她大半夜里还在为自己熬药?
梁明轩感动的一塌糊涂,病中的人本就脆弱,加上又是个孩子,梁明轩眼泪汪汪,想要抱大嫂又觉得不合适,毕竟他已经十岁了,明年就十一岁了,对大嫂得敬,他的手紧紧攥着许知春的袖子,在眼眶里汪了许久的眼泪再也忍不住,成串成串往下掉。
“大嫂,呜呜呜......大嫂呜呜......呜呜......”
许知春看着小孩心疼极了,也难过极了,不知怎的,她也想哭。
“乖、乖啊,大嫂在呢......别怕!”
许知春轻轻圈抱着他,轻轻拍抚他背后,在梁明轩看不到的地方,几滴泪水坠落在她手背上,她飞快抹掉,又飞快擦了一下眼睛。
莫名其妙穿越到这里,她也很难过,幸好有这孩子。
幸好,她没有穿成谁家的女儿,不然谁知道会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配给什么人家?
幸好,她没有穿成男人在身旁的某某媳妇,否则干脆再死一次好了。
这个孩子就是她的护身符,有他在,她有了立足之地和生存保障。
总算,一切在慢慢的变好......
“别哭啦,没事儿,昨晚吃了药之后啊你的高热一下子就降下来啦,这一晚上我看着呢,睡得很好。这会儿再吃了药,好好睡一觉,过一两天就好啦。小孩子发烧是这样的,反复两三回就没事了。不怕、不怕啊。”
“嗯。”
梁明轩吸了吸鼻子,轻轻挣脱她的怀抱,有些不好意思,“辛苦大嫂了。”
“不辛苦,你生病了大嫂本来就该照顾你。饿不饿?小风炉上的小米粥恐怕还温着,我盛半碗你喝?”
梁明轩摇摇头,“我还不饿。”
是只有一点点饿,忍一忍没事,这个时候了何必再折腾大嫂?
许知春只当他没胃口,也没勉强,笑道:“那你继续好好睡觉,早上起来再吃。”
“嗯,大嫂也去睡。”
“好。”
许知春替他盖好薄被,自己也回房间。
还能再睡两个小时。
幸好做冰粉能偷懒啊。
天蒙蒙亮,许知春起来做冰粉,刚做好,梁春分便来给他们家挑水了。
“知春嫂子!”
梁春分走到哪儿都笑呵呵的,让人看了心情也好几分。
“来啦?先别忙啊,来,嫂子这有熬的小米粥你喝了吧,我给你加了点儿红糖,好喝呢。”
昨晚小火熬了一晚熬得有点过了,许知春打算给小孩儿重新熬一些。
虽然雇春分说定的是包午餐,但她通常做早餐会多做不少,特意留给春分。
“哎!”梁春分十分开心,捧着大海碗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抬头冲许知春笑:“这个叫小米粥吗?好好喝,好甜。”
她娘说了,知春嫂子给的东西可以放心吃,所以她也不用回家去问娘了。
许知春笑笑:“你慢慢喝,别着急。”
一通忙活,曾小燕他们如期而至。
听说梁明轩生病了都吓了一跳,“要不要紧?”、“请大夫了吗?我这就去请姜大夫!”、“知春,咱两家近,有事儿你得叫我呀,晚上也没关系的。”
许知春忙叫住要去请大夫的梁明亮,又向他们道了谢,“我知道我知道,若是要叫你们,我不会客气的,孩子情况还好,只是今日我得在家照顾他就不进城了。”
曾小燕道:“那是当然,放心,城里的生意有我们呢!我婆婆一直在家的,有事要帮忙你只管去说一声啊。”
珠儿小婶也道:“我看春分也挺能干的,跑腿的事儿误不了,有什么分不开身,便让她去。”
“嗯,我会的。”
曾小燕他们赶着牛车进城,许知春忙又交代梁春分去一趟隔壁村学堂,跟柳夫子说一声明轩病了,请假两天。
梁春分点点头,脚下生风的去了。
梁明轩精神好了许多,喝了半碗小米粥,又喝了几口温水,躺靠在床头,气色好多了,眼神也明亮多了。
许知春放心了。
好了,可以开始问话了。
再憋她也憋不住了。
再说了,学堂霸凌这种事,早知道早解决早好,让孩子安心,也能更好养病。
许知春没想到的是,她一问这个,梁明轩神色就变了变,下意识垂下头不看她,一口咬定没事,他没有在学堂被欺负,衣裳脏了是因为他昨天生病了,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因为害怕大嫂担心,所以才没有主动告诉大嫂......
如果他主动说了,许知春没准还真就信了。
他应当是并没想到许知春会心细发现了询问,冷不丁被问起,哪怕再聪慧也是个小孩儿,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神色来不及收敛。
那么直白的神色变化许知春要是看不出来她就白活了这么多年了。
“你别想哄我,这里头肯定有事儿,你要是不说,也行,我这就上泉山村问柳夫子去。”
“不要!”
梁明轩急得一把伸手抓住了许知春的袖子。
本来就戴了滤镜的唐掌柜,与自家大厨在蘸酱尝了皮冻之后,交换个眼神,两个人都很满意。
方大厨更是连连给他使眼色:要得要得,掌柜的,要得!
惹得唐掌柜暗暗给了他一记白眼:真是不稳重啊。
将二人反应神色尽收眼底,许知春心生欢喜:稳了。
唐掌柜咳了咳,笑眯眯点头:“不错,是个新鲜的,弹牙有嚼劲、滑而不腻,可是道下酒的好菜,或是作为餐前凉菜、宵夜小菜都极好,这个方子我们酒楼要了,许姑娘出个价吧。”
菜谱方子不比别的,尚未谈拢之前有点儿品德的买家都不会问主动询问原料、做法之类的问题,毕竟有的菜谱只要问到了就不值钱了,万一最后价钱没谈拢,卖家岂不亏死?
价值多少,卖方心里最该有数,出了价谈妥了才说别的。
许知春要了八十两。
她本想要一百两,想了想还是让了二十两。以后日子还长着,说不定什么时候便要向唐掌柜讨要几分人情呢?
唐掌柜和方大厨一看这皮冻就知道做法肯定比凉拌鱼皮要复杂,两人本来以为许知春要价至少在百两往上的,没想到只要八十两。
算起来是自家占便宜了。
唐掌柜怎么肯占这种便宜?他可不想让许知春过后越想越觉得吃亏、越觉得吃亏越气、以后就不肯跟他们莲花酒楼合作了。
那是万万不行的!
唐掌柜嘴里答应了许知春,心里打定主意要加钱,但是决定先听一听怎么做的?
听到许知春说原料是猪皮的时候,唐掌柜和方大厨:“......”
“我就说有点子猪肉的味道,原来是真的。”
“谁说不是呢?猪皮能做成这样,也不容易了。”
白色的猪皮变成了透明凝胶的状态,还切成了这样一片片整齐划一的薄片,也是挺考验想象力的。
许知春笑着说了做法,方大厨恍然大悟。
“果然是能者不会、会者不能啊!”
他坐不住了,果断告退,回厨房试做去了。
许知春道:“唐掌柜,这皮冻做起来费时,我便不在这等着啦,若是有什么问题,明日我来的时候再说如何?”
“好好好,当然可以,许姑娘只管忙你的去。”唐掌柜笑呵呵的完全没意见:“咱们还是照旧签订契书如何?”
“那是自然。”
信任固然重要,凭证却是信任的保障啊。
“一百两?”
许知春看着契书上所写,愣了一下。
唐掌柜微微一笑:“老夫一把年纪了,哪儿能让许姑娘吃亏呢?这一百两是许姑娘该得的,许姑娘拿着便是。以后多想着我们莲花酒楼就好。”
“多谢唐掌柜,只是,唐掌柜这样加钱,贵东家万一知道了会不会......”
毕竟刚她说八十两的时候方大厨也在、也听见了啊。
虽说看起来他们俩关系很好的样子,但谁知道呢?万一方大厨在他们东家面前说漏了嘴——
唐掌柜爽朗大笑:“许姑娘放心,我们东家啊,也是个厚道人,老夫若不这么做,东家才会责怪老夫呢。这点主老夫打包票,还做的了。”
他跟他们秦东家是几十年的好兄弟,哪儿不知道他的为人?
说来东家也可怜,精心培养的大公子样样出众、人人称赞、人人羡慕秦家后继有人,偏偏英年早逝。如今的小公子只有九岁,长得倒是好,脾气也好,见谁都笑呵呵的,偏偏不开窍,学啥也学不好。据大夫说,是嫂夫人生产的时候不顺利,以至于小公子略伤了脑子,看着虽与常人无异,但就是一学东西便不成。老哥这些年舍财舍米的为小公子积福积德不知舍了多少,哪里肯占人便宜?
唉,算了,不想这个了,想了他都替老哥糟心。还有更糟心的,老哥那位出嫁了的胞妹因此虎视眈眈试图想让她自己两个儿子接手这秦家偌大产业的心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说不得,他们这些老伙计只好多为老哥挣钱,多培养人手为小公子守着家业罢了。
许知春听唐掌柜这么说,送上门的银子自然不会往外推。
二十两对她来说是大数目了。
“既如此,便多谢唐掌柜啦!”
“哈哈,许姑娘客气!”
“对了唐掌柜,这皮冻售卖的时候最好还是另外想个名字。”
唐掌柜点点头:“倒也是。”
后来莲花酒楼给皮冻取了个“水晶肉”的名字,透明的皮冻里加了少许肉,倒是名副其实。
如此一来,念着这么个名字关注点自然而然落在“肉”上边,外人想要偷师琢磨做法,更被混淆视听了。
许知春知道后十分服气,不愧是深耕行业一辈子的老掌柜,果然是有本事的。
许知春揣着银票和送货结账银钱,脚步轻快回到市集。
曾小燕、珠儿小婶看见她齐刷刷目露征询:如何?
许知春冲她们眨眨眼勾唇轻笑:“中午请你们吃肉酱面哦,两大勺肉酱。”
“哇,我就知道!”
“就说肯定会成。”
三人相视而笑。
梁明亮在一旁摸不着头脑,但是并不妨碍他也咧嘴嘿嘿的跟着笑。
中午吃肉酱面,他可是听见了,她们一定是为这个笑。
转眼,三天开荒工作顺利完成。
实际上没用三天,第三天中午就完工了。
许知春连着三天中午都给大家买了馒头,大家心里感激,充满干劲,两天半就全给弄好了。
先前听许知春说要种东西,恨不得给她连垄都打好了,许知春说不必这才作罢。
今日他们要走的时候,许知春拿出了蒸熟的红薯,一人分了好几个。
“这个叫红薯,前阵子我从两个客商手里买的,客商说了这可是好东西呀,能切片切丝炒着吃,能焖能煮能蒸还能做稀饭,产量也高,跟咱的芋头一样的种法,但产量比芋头要高很多,也能不挑地,特别好活,是个很好很好的东西。我今日蒸了一些,大家尝尝,要是谁想种啊,上我这儿买,乡里乡亲的我不会欺骗大家、更不会要高价,大家先尝尝喜不喜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