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象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皇孙,开局保下亲爹太子之位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宝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长孙冲的脑子转的慢,但并不代表这个家伙是个傻子,他也觉得李象说的话在理儿。扎克尔特和我们再好,那也是吐谷浑的人,他在距离益州几百里的地方盘踞,你别管他是不是大唐的女婿,我们也需要安排兵力看着他。可如果要是朝廷的军队驻扎在吐谷浑呢?那都是我们自己人。还需要找人看着吗?谁都知道吐谷浑的土地是战略要地,北可进攻大唐南可杀向吐蕃,和平时期又可当做两国货物贸易的中继站,不但收足了税,而且也赚足了差价。如果要是我们占领了这里的话,那么大唐的货物就可以直抵吐蕃,少了中间商赚差价,税收也都归了我们了,何必要一个中间商呢?而且我们还白搭一个公主。长孙冲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和亲之后我们还要派军队看着他,前前后后要多花不少钱,最主要的就是这家伙还不一定和我...
《穿成皇孙,开局保下亲爹太子之位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长孙冲的脑子转的慢,但并不代表这个家伙是个傻子,他也觉得李象说的话在理儿。
扎克尔特和我们再好,那也是吐谷浑的人,他在距离益州几百里的地方盘踞,你别管他是不是大唐的女婿,我们也需要安排兵力看着他。
可如果要是朝廷的军队驻扎在吐谷浑呢?
那都是我们自己人。
还需要找人看着吗?
谁都知道吐谷浑的土地是战略要地,北可进攻大唐南可杀向吐蕃,和平时期又可当做两国货物贸易的中继站,不但收足了税,而且也赚足了差价。
如果要是我们占领了这里的话,那么大唐的货物就可以直抵吐蕃,少了中间商赚差价,税收也都归了我们了,何必要一个中间商呢?而且我们还白搭一个公主。
长孙冲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和亲之后我们还要派军队看着他,前前后后要多花不少钱,最主要的就是这家伙还不一定和我们是一个想法,随时都有可能倒向吐蕃。
与其花那么多钱找这样一个女婿,为啥不使使劲儿占了他的地儿呢?
长孙家三个人的表情李象都在看着,连长孙冲这样的人都能够想得明白,更加不要说那人精一样的父女俩了。
长孙无忌联想到李世民最近的一些变故,莫非皇上也是这样想的?
毕竟以前的时候只要是有人来求娶公主,李世民都会应允的,但扎克尔特在长安居住了那么久,至今仍未允许。
看来皇上……
“倒酒,咱们继续吃,不要因为其他的事就停了筷子。”
长孙无忌并未因为这个事情进行评价,反而是指了指自己的杯子,李象一路小跑的过去倒酒,虽然没有宣布自己的胜利,但眼下的情况难道还看不明白吗?只有傻子才去真正的找个胜利,聪明人只要好处,那个虚名不重要。
看到李象给自己倒酒,长孙无忌也点了点头,刚开始的倒酒可以说是演戏,但现在已经到了七八杯了,李象的动作如刚才一样,没有丝毫的倦怠。
或许这不是演戏,或许他是真的尊重。
当然长孙无忌也没那么好骗,在长孙无忌的心里,即便李象是演戏的话,那也得一直演下去,长孙家的权利延续才是最重要的,在皇室的权力更迭当中,这也是长孙无忌考虑最多的。
李象当然也明白这一点,亲情只是联盟的一个方面,如果要是让双方永久的站在一起,那只能是利益。
李象倒完酒之后往门口看了看,算算时间应该差不多了,怎么还没来呢?
“象儿有事?”
长孙无忌看到李象不断的看向门口,心中有些不悦,你小子大张旗鼓的来拜访我,难道还要捎带着干其他的事吗?
李象正要回答的时候,门口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还有很多力巴发出的重重喘息声。
“老爷,东宫太监总管钱平来了,说是皇孙殿下酿的酒。”
长孙家的大管家指着远处的院门说道,钱平带着几个东宫的力巴抬着一个大坛子进来了。
系统之前的奖励当中有一个酿酒法,李象昨天就已经让人做出来了,但因为材料都在城外,所以就把方法告知了手下人,让他们去城外抓紧酿造,虽然时间尚短,但比起现在的这些酒,那也得算是佳酿了。
“我还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难道你酿的酒就好喝了?舅舅府里的这可是数十年的佳酿。”
李泰不屑的说道,长孙无忌的脸上也有些不高兴,长孙无忌平时就爱喝两口,所以在自己的府上也经常钻研酿酒之术,李象一个小屁孩儿,难道酿出的酒比自己的还好喝吗?
当着长孙无计的面儿,李象自然得夸赞长孙家的酒比较好喝,但刚才真的是捏着鼻子下去的,酸涩不说,还带着一股马尿味儿,这样算是好酒的话?那自己这一坛子绝对是王母娘娘的琼浆玉液。
“二叔莫急,侄儿也仅仅是偶然得到一个酿酒之法,今天斗胆请各位品尝一下,若是不好的话,我自罚三杯。”
李泰一听这个话就来乐子了,李象这小子一直让自己出丑,如果要是他喝了三杯的话,肯定也会出丑,毕竟李象一个小孩子不胜酒量。
“说的好,你的酒要是好喝的话,二叔这雀鸟报喜的玉佩虽说比不上九龙玉佩,但也是一件上品,今日便输了给你,可若是酒不好的话,三杯之上再加三杯。”
李泰上一次在朝堂之上差点输了魏王府的象征九龙玉佩,这回也算是学了乖了,见李象的时候直接换了一个,他从李象的眼中看到了李象对九龙玉佩的贪婪,不过如他所说的一样,这雀鸟报喜的玉佩也的确是精品。
因为系统已经给出了价格,价值三千贯。
在现如今这个年代,大唐的税收一年也就只有一千多万贯,长孙无忌一个月爵位加官职的收入也不过百贯,这三千贯钱等于长孙无忌两年的表面收入了,当然暗地里的收入就不好说了。
李象研究系统的时候还发现了个bug,大家送的礼物李象不能够转卖,如果要是转卖的话,被大家知道之后难免会不高兴,但系统却可以把这东西给收进去,并且给李象现钱,当李象手头宽裕的时候,还能够再付出一点服务费,把东西给换出来,就等于是个临时当铺。
这也能够帮李象很多忙了,毕竟有很多东西是不用见人的。
“那就一言为定,抬上来。”
李象乐呵呵的说道,你愿意送钱的话,咱绝不往外推。
如果要是别的东西,长孙无忌早就不陪着这些小辈玩了,但如果说到酒的话,长孙无忌也是有点馋了,天下美酒长孙无忌是最喜欢的,并且家里还经营着多处府道县的白酒生意,这不仅仅是一个爱好,更是长孙家的财政来源。
若是李象真的酿得美酒,如同那西域的葡萄酒刚传进长安城时一样,这利润……
“带路。”
李世民让所有人起来之后,然后就走到了李象的身边,李象也明白李世民是什么意思,这是要考验一下自己,刚才早来了这么一会儿是不是光玩儿了?
在接下来的路上,李世民七拐八拐的,几乎把整个兵部都给走过来了,其实李世民以前的时候知道这都是干什么的,但今天偏偏就要考较一下李象,每到一处都要问一下李象这里是干什么的,幸亏张平这个家伙知道的多,李象刚才的问题也多,李世民的问题李象大多都问过,所以现在也是对答如流。
对于孙儿的这个表现,李世民是非常满意的,原本以为搞了个突然袭击,这小子很有可能会应付不了,没想到竟然是回答的有理有节,看来刚才也没闲着,这的确是一个干事的样子,比其他的皇子龙孙都要好的多,毕竟其他人也在各个衙门当中挂职,同样的考核情况之下,那些人都没有超过李象。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也互相看了一眼,看来这个皇孙殿下绝不是闹着玩儿的,如果说当日在朝堂之上是惊鸿一瞥的话,那么在处置东宫下属和李元昌的问题上,这就有点儿杀伐果断了,再加上和长孙家的合作,这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至少从目前表现出的这些事上来看,皇长孙殿下有一个词是当之无愧的,那就是无懈可击。
“魏王殿下吴王殿下晋王殿下齐王殿下到……”
听到大门口的喊声,李世民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些儿子比自己来的还要晚,一点儿也不像是个干事儿的样子。
李象此刻也有点吃惊,原本以为只有自己一个皇室子弟,原来李世民把成年的皇子都给叫来了,今天正好也都见一见。
各位皇子殿下听到李世民从皇宫出发之后,他们也是马不停蹄的赶过来,但无奈准备的晚了点儿,本以为正午时分才会开始,谁知道李世民竟然如此心急,让他们都丢了脸。
“一个个的就知道胡闹,这都已经日上三竿了,你们的侄儿都已经在这里当职了,你们这才敢来,平时真不知道是怎么过日子的,全部都罚俸半年。”
听到李世民的话,这几位王爷的脸上也都低头认错,李象这个时候可郁闷了,当着他们的面夸我?这不是给我找事儿吗?
李象心里不满意的时候,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却是想到了很多,如果他们是皇上的话,他们也会让太子四面受敌,如果你连你的兄弟们都对付不了,如何来对付整个天下呢?
“皇上,一切都准备好了。”
为了不让这几位皇子殿下继续丢人,李靖大将军指了指兵部辽东司的院子。
李世民也不愿意在众人面前继续让儿子们难看,所以就抬脚走了进去,同时留下一个眼角观察着后面,李象老老实实的在原地站着,等着所有的叔叔们进去之后,李象才回到自己的队列里,然后跟着潘大人进去。
李靖大将军原本还以为李象不懂规矩,以后在自己的手下做事儿,很有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摩擦,没想到李象该懂规矩的时候非常懂规矩,别说自己这个尚书大人了,即便是辽东司的吉祥物潘大人人家也是尊重的很。
大唐初期的社会和明清不一样,在明清两朝,王爷的地位非常的高,不管你是丞相还是内阁大学士,见到王爷的时候都得下跪。
但是在唐朝这个社会,郡王和国公都是正一品,这几个功臣都有国公的爵位,见面只需要拱手就好,再说这些人都是李世民的老兄弟,别说是李象这样的皇孙了,即便是李泰李治兄弟,见了他们一样要行礼。
李世民的孩子和这些功臣之后,平时大家也都是一块玩儿,根本不分礼数。
唯独当了太子的李承乾有所不一样,不过人前人后的也不敢受这些国公的大礼。
“相国大人。”
李象也是赶紧的回礼,要是让别人看到李象站着不动,那可能就是不尊长辈,早晚会被李世民拉去骂一顿。
“殿下开府建衙,在我大唐皇孙当中还是第一例,他日王府建好那一天,还要请在下过去喝杯水酒。”
房玄龄平时的时候话不多,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他不可能在大殿上和李象多说其他的,说过这句话之后就走了。
他和杜如晦在贞观年间,被称之为房谋杜断,算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重臣当中的重臣,他都来给李象示好,这也是贞观年间头一份儿了。
其他各级官吏也都纷纷的过来,刚才也的确是被李象救了一命,如果要是没有一个策略的话,还不知道此刻有多少人会被贬为庶人,他们的感谢也是发自内心的。
李承乾此刻就算是再害怕,也得把自己的身子给挺直了,不能够当着大臣的面儿发抖。
终于大部分的人都出去了,李承乾有些害怕的看着远处一个人,那就是他的亲舅舅长孙无忌。
都说娘亲舅大,长孙皇后去世之后,长孙无忌也记得妹妹的嘱托,一心一意的辅佐自己的外甥,比李世民对他还严格,谁知道李承乾亲小人远贤臣,舅甥两个也形同陌路,不得已之下,长孙无忌开始在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之间选择新太子支持。
如果要是李象不出现的话,晋王李治就被选为大唐新的太子了,可现在李象的出现让新的太子人选出现了变化。
“舅舅。”
“舅公。”
面对长孙皇后的亲哥哥,父子两个老老实实的站好,在这朝廷之上,除了李世民之外,或许长孙无忌就最有权利说他俩了。
“好好闭门思过,不要再生事端,今日的机会来之不易,你可知晓?”
长孙无忌的声音不大,不过却十分严厉,看着自己的大外甥,那也是恨铁不成钢。
“谨遵舅舅吩咐。”
李承乾即便胡闹,今天也算是在生死关头走了一圈,李世民并没有追究他谋反的事情,那也是看在李象的面子上,如果要是继续胡闹的话,估计也就是死路一条,而且在今天过后,他的东宫肯定会被严厉控制起来。
他也体会到变化了,以前这个舅舅都不和他说一句话了,可以说是失望至极,人就是犯贱,以前舅舅严厉的教训自己,李承乾感觉到的就是反感,但是今天竟然是有些感动,巴不得舅舅多教育一下自己。
“明日正午,到我府上来吃饭。”
这句话自然不是给李承乾说的,而是给李象说的,谁都知道李承乾已经被皇上下了禁足令了,以后能不能出东宫还两说呢!
“父王,咱们回去吧。”
即便李承乾不成器,但也是这具身体的父亲,而且刚才危机关头,李承乾也想着给李象抵挡一二,只可惜他在这朝堂上已经没有了话语权,只有一个太子的空名号。
李承乾身患残疾,一只腿瘸了,走路颇为不便,此刻只能是扶住李象幼小的身体,父子两个一点一点的往外走去。
“你不可随我回东宫。”
走出大殿的时候,李承乾看了看周围没人,忽然间说了这么一句话。
“那我?”
不回东宫回哪,李象在这里又没有任何的住处。
“城内还有一座别苑,你去那边。”
李承乾眼珠子一转,立刻就给儿子找好了去处,东宫现如今是不祥之地,儿子刚刚在朝堂上有了起色,如果要是随自己回东宫的话,恐怕会有不祥之兆,以后谁还会追随他?最主要的还是怕自己的那些破事影响儿子,以前的时候没关注过这个,现在儿子成才了,那些丑事自然也得遮掩一二。
“父王,若我此时不回东宫,那才是大祸临头。”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的确应该和东宫撇开,但李世民精明的很,他还在高处看着呢,今天重赏了李象,如果要是李象回头就和自己的父亲划清界限,那也是无情无义之辈,这样的人能堪大用吗?李世民要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继承人,这样才能避免玄武门的悲剧。
如果要是新王府建好了李象过去没有什么说法,那也是正常的事儿,毕竟是皇上下令了,可现在新王府还没开始筹建,李象也还没有成年,只能是住在东宫当中。
这个年代讲究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即便你的父母做的再过,你也不能够嫌弃你的父母,如果要是因为害怕受到牵连就另居别处,那么李象的前途也就到头了。
“可你继续居住在东宫,朝廷众人都会躲着你,你如何与你二叔斗?还有你九叔那也不是个简单的人,你三叔吴王李格虽有前朝血脉,但深受父皇喜爱,也有成为太子的可能,这些人一个个的人面兽心,这些年没少给我下绊子,要不是他们,我能这样吗?”
李承乾委屈的说道,他也想着在儿子面前重新树立自己的地位,把错误一股脑的推几个兄弟身上,不过看到李象一副不信的样子,李承乾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说服儿子,唉,自己这些年真是太荒唐了,但愿以后可以改善父子关系。
李象此刻端详着李承乾,都说这个太子无用,但其实能耐也不小,晋王李治比自己大不了几岁,说白了现在就是个小屁孩儿,但是李承乾早已看清楚了那个小屁孩的不简单,李承乾也是有能耐之人,就是没用到正地方,以后也得想着给老父亲一点正事,把他和那些垃圾剥离开。
李象当然知道晋王李治那不是个省油的灯,如果要真的如外表一般忠厚,如何能够当上皇上呢?
生在这皇家之中,又有谁是省油的灯呢?不过现在你是什么灯都不重要,以后这天下是咱的,大唐也要变的更加强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敢不从!孤要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君王。
李象最终还是和太子一起回了东宫。
与此同时,两名小太监悄悄的去了皇上的寝宫,汇报着刚才自己看到的一切……
远征突厥结束之后,李靖在大唐帝国国内的功劳达到了鼎盛,但此人极为小心,回国之后便久居京师,这也是让李世民放下对他的戒心。
毕竟功高震主不是闹着玩儿的,他解决了大唐北方的威胁之后,如果要还在军队里带兵的话,那估计李世民也不能够容他。
周围这些贵族也都在窃窃私语,这位大唐军神平时从不多走一步路,也不多说一句话,比任何人活的都小心,今儿这是怎么了?
派个儿子过来送份礼,随大流也就行了,怎么能够亲自前来呢?
包括李承乾在内,虽然大家心里都有问号,但卫国公李靖地位崇高,大家也都到了门口迎接。
本以为卫国公李靖会跟大家寒暄几句,谁知道在门口抽出了一封圣旨,一众人等又呼啦啦的跪下了。
“承平郡王李象,听大将军李靖调遣,入兵部辽东司商定平高丽策,暂定六品辽东司副掌印。”
圣旨非常的短,只有这么短短几句话,但在众人的心里又掀起了滔天巨浪。
皇子皇孙都只有一个名号,从来都没有特定的职务,尤其是和军方有关的,除了自己宫里的卫戍军,不能够和任何军队扯上关系。
李象一下子入职兵部,而且是最近炙手可热的辽东司,虽然没有直接掌兵,但十三岁的兵部署官,别说是在大唐帝国了,即便是在前面十几个朝代,那也是前无古人。
皇上这么心切的栽培皇长孙殿下吗?
有些人此刻心里有点后悔,刚才送来的礼物是不是有点薄了?
本身以为就是个见面礼,所以并没有准备贵重礼物,现如今皇上让其进入兵部,那可是真龙真身显现的更多了,有几家贵族脸上面露苦涩,可现在补上去也不是那么个事儿。
所以这些人开始打探有关于皇长孙的紧要日子,得知下个月初五乃是其生母柳氏的生辰,这些人立刻计上心来。
“殿下,接旨吧。”
李靖明白,这是皇上给李象的正式封赏,如果要是普通平民的话,或许还会给一个贵族爵位,毕竟解决了高句丽的事情,一个五品官不多,更何况在某些细节方面,的确是应该请教这位皇长孙殿下,人家是计策的提出人,一定在某些方面有不同的见解。
“谢主隆恩。”
李象镇定的接过了圣旨,周围的人对李象的评价又上了一层,在这么多人的注视之下,李象没有任何失仪,他们已经找不出词来修饰李象了,如果要是有的话那就是妖孽。
“后日上午,兵部辽东司各位官员都会到场,商讨平高丽策,皇上也会到场,请殿下务必准时。”
李靖的话说完之后,周围又是一阵窃窃私语,这可是商讨朝廷军机大事,十三岁即可登堂入室,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呀,纵观所有的贵族子弟,谁有这样的待遇?
如果这个话是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那有可能是为了虚抬这个人的地位,可能不会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但各家的老头回家已经说了,平高丽策的确是皇长孙殿下提出来的,所以人家到兵部参与商讨军国大事,绝不是一个面子工程。
“请李大人放心,属下定当准时前往。”
李象说话很会拿捏分寸,此刻卫国公李靖是兵部尚书,咱是辽东司副掌印,该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也是变相的告诉在场的兵部官员,到了兵部之后只有辽东司副掌印李象,没有承平郡王。
“殿下谦逊,此刀乃当年北征大漠,突厥小王的一把宝刀,皇上对殿下寄予厚望,在下就把这把刀赠与殿下,愿殿下他日能手持这把刀,为皇上为我大唐开疆辟土。”
卫国公李靖说完这句话之后,在场的人更加不淡定了,这把刀是当年突厥太子的,带回京城之后,皇上把这把刀赐予太子李承乾,后来因为李承前胡闹,皇上又把这把刀给收了回去转赠给军神李靖,没想到兜兜转转之下,竟然再次到了东宫。
虽然没有到太子李承乾的手上,但到了李象的手上,这也代表着皇上的一个意思,那就是对太子李承乾既往不咎,东宫还是原来的东宫。
如果没有皇上的点头,这把拥有非凡意义的弯刀如何能够到了李象的手上呢?李靖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敢私自做主。
“象儿…”
李承乾看到李象就要伸手去接,赶忙阻止。
这些日子他是被皇上给吓傻了,还以为这又是一次试探,如果要是你接了过来,皇上可能会觉得你有掌兵的野心,李象想想也是那么一回事儿,手就悬在了空中。
“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这句话是李靖揣摩之后说出来的,毕竟皇上没有明说,但现在这个情况如果要是不这么说的话,李象断然不会接着把刀,更何况李靖这些年佩戴着太子之刀,每日如同脚踩火盆,现如今有个机会甩出去,哪怕是有点儿逾越的地方,那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只要是咱不谋反,不杀人放火,就凭身上这半车功劳,皇上也不会计较一些小过失,更何况你的确是想让你孙子拿着这把刀,只是你没说出来就是了。
李靖不由分说的放在李象的手上,又说了几句闲话,转身就离开了东宫,这把刀就是烫手山药,皇子龙孙带着没事,自己一个外人实在是惶恐。
侯奎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李泰和李晋的门人也看在了眼里,回去要开始制定针对这小子的计划了,要不然这大唐的帝位真的要落在这小子的手里。
李世民有这样的举动也是正常的,这些年几个儿子争斗的你死我活,但没有一个人能脱颖而出,李象的出现让李世民在黑暗当中看到了曙光,而且李象还根儿红苗正,比其他几个人更具备成为皇帝的出身……
唯一的污点就不是太子嫡出,但谁是太子妃这还不是老李一句话吗?
李承乾的脸上也是无比震惊,要知道这全部都是朝廷重臣,就拿这几家国公爷来说,几乎可以说是占到半壁江山了。
别说是这些国公爷家里的公子了,即便是他们家里的大管家,那也是三年没有来过东宫了。
原因无他,李承乾这家伙太能作,本来人家就不愿意结交皇子,现在你还这么能惹事儿,除了你老岳父之外,谁愿意和你扯上关系?
“啊……请,快请各位公子。”
过了两个呼吸李承乾才说出这个话,实在是脑子有点宕机,这些人都曾经是自己的幼时玩伴,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大家也都疏远了。
李承乾很清楚,这全部都是因为儿子的原因。
如果要不是李象在朝堂上表现出色,并且让各位大人都借上了东风,人家何必要派国公府嫡子来答谢呢?
至于旁边的太子妃,此刻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刚才还想着如何报复李象母子,但此刻看到接踵而来的贵族公子哥,这位太子妃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报复。
这里面的人分属不同阵营,但同时向一方示好,这在十几年内都没有发生过了,即便是当年李承乾被封为太子,东宫也没有如此盛景。
其实想想也正常,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在朝堂上的表现,自然是瞒不过这些老狐狸的,如果不是厚积薄发的话,如何能够对远在千里之外的高丽国指点江山呢?
再联想一下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的表现,甚至是广有才名的吴王李恪,他们都被这个小侄子给比下去了,只要在未来的路上李象不犯大错,皇太孙的位置还能跑吗?
面对假龙,各位国公爷可能应付对待。
但面对真龙,谁也不是真的淡泊名利的。
李象并不认识眼前这些国公公子,只能是跟在父亲李承乾的后面,然后向各家公子道谢。
大家对李象的印象就是不怯场,十三岁的孩子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确是把自家儿子给比下去了。
再加上来的路上听说了东宫的事情,大家对这个承平郡王就更加信服了。
出生在官宦之家,天生就是玩弄权术的高手,但如果要是十三岁就有这样的成就,将来当真是深不可测。
“哥哥……”
太子妃本就一肚子气,谁知道此刻竟然是看到了娘家哥哥侯君集的大儿子侯奎。
太子妃气得满脸通红,别人来给那个小杂种锦上添花也就罢了,你作为太子妃的娘家人,竟然也带来了厚礼,而且还是给那个小杂种的,你的亲外甥今天也受封郡王……
侯奎带来了两份礼物,如果要是以前的时候,东宫庶长子受封郡王,顶多也就是拿上个十几贯钱,绝不可能和自己的亲外甥一个待遇,但形势比人强,在这种场合之下,人家各家国公都送礼,你要是不送的话,立马就有人孤立你。
“妹妹……”
候奎也是一脸的苦涩,但这种场合之下无法给妹妹解释,只能是先硬着头皮别过,先拜访过李承乾父子再和妹妹叙家常。
李承乾也是一改往日的阴冷,乐呵呵的招待各家公子,并且让李象混了个眼熟,至于那个五岁的嫡子见了这个大场面之后,竟然是哇哇大哭起来,李承乾有些不悦的让奶妈抱下去了。
“启禀太子殿下,凤阳候,武平侯,春亭侯……”
这边国公公子们刚下台,后面数十家侯爷也派儿子来了。
这些人都是大唐帝国的二流贵族,但他们同样得到了消息,所以也都不甘示弱,纷纷派嫡长子送来了重礼。
如果要是以前的时候,李承乾在这里忙活了大半个钟头了,整个人早就是疲惫不堪,可能早已经厌恶了,但今天浑身上下充满了力气,就是不累。
“可还坚持得住?”
虽然对李象喜爱有加,但面对着那么多的外人,必须要保持父亲的尊严,李承乾挺直了身子说出这句话。
“父亲的身体?”
李象并没有提自己的事儿,反而是先提到了李承乾的身体,因为李承乾瘸腿站了那么长的时间,肯定比自己更辛苦。
“多嘴。”
李承乾虽然是厌恶的口气说出来,但眼角已经有了笑容。
这个儿子不但能耐异常,最主要的就是孝顺,时刻关心自己的身体,李承乾又想起了刚才从朝廷大殿回东宫的这段路,李象本可以先走,但还是一步步的搀扶着自己。
“若是父亲尚可坚持,儿子求父亲与我一同见客……”
李象的眼睛终于露出了一丝畏惧,李承乾也是老怀安慰,你这个小子到底还是有依靠老父亲的时候。
“嗯。”
李承乾很高兴的应了一句。
儿子依靠父亲,这本身就能够让父亲得到满@足感,更何况还是一个有能耐的儿子。
“太子爷有令,请各位小侯爷。”
太监总管钱平也很有眼色,马上就开始喊了出去,并且让人给李承乾抬来一个座位,面对国公府嫡子李承乾需要站着应对,面对这些侯府嫡子,李承乾就可以坦然的做着了,如果要是站着的话,反而会令那些国公府不满意。
十数位侯府嫡子鱼贯而入,好不热闹。
即便是以前与李承乾有怨,此刻也是派人来贺,有枣没枣打一杆子,要是以后李象真的登基称帝,看在今天这个情分上,多少也能够手下留情。
至于太子妃早已称病下去了,她可不想看着庶子猖狂。
面对大唐帝国的诸多贵族,李象应对的可圈可点,小太监早已把这一切都记下来,然后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前。
李象也明白,从刚才离开朝廷大殿开始,自己就应该进入了一级监控状态,所以即便是单独一个人的时候,也绝不能露出狂悖之色,更何况眼前还有那么多大唐贵族。
从这一刻开始,李象也就算是真正的进入了大唐帝国上层人的眼,正式进入了夺嫡的行列。
“卫国公李靖到…”
眼下都已经到了结尾了,大唐军神怎么来了?而且刚才来的大部分都是文官,武将结交皇孙?
这旺的有点过了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