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构岳飞的其他类型小说《南宋:开局保岳飞,昏君逆袭路小说》,由网络作家“还是那座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赵构听了黄潜善的话,心里才舒坦了些。偷偷叹了口气,也难怪君王喜欢奸臣,因为奸臣他知道皇帝的喜好,他能帮助皇帝解决私人问题。朝堂上已经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吕颐浩的观点,一派支持黄潜善的观点。赵构现在已经是一个头两个大了,心想:朕现在只是想娶个老婆,有特么那么麻烦吗?一个普通人尚且有婚姻自由的权利,一国之君娶个媳妇,反倒要别人同意。南宋到底谁是皇帝,特么的!就在两派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左丞相朱胜飞站了出来:“禀官家,微臣有个建议。”赵构一看是朱胜飞,这可是和自己一个战壕里出来的好伙伴呀!“朱爱卿,请讲!”“谢官家!”朱胜飞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微臣以为,吕丞相和参知政事黄大人说的都有道理,很难说谁错!微臣以为,可以先立李师师为贵妃。等过几...
《南宋:开局保岳飞,昏君逆袭路小说》精彩片段
赵构听了黄潜善的话,心里才舒坦了些。
偷偷叹了口气,也难怪君王喜欢奸臣,因为奸臣他知道皇帝的喜好,他能帮助皇帝解决私人问题。
朝堂上已经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吕颐浩的观点,一派支持黄潜善的观点。
赵构现在已经是一个头两个大了,心想:朕现在只是想娶个老婆,有特么那么麻烦吗?
一个普通人尚且有婚姻自由的权利,一国之君娶个媳妇,反倒要别人同意。
南宋到底谁是皇帝,特么的!
就在两派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左丞相朱胜飞站了出来:“禀官家,微臣有个建议。”
赵构一看是朱胜飞,这可是和自己一个战壕里出来的好伙伴呀!
“朱爱卿,请讲!”
“谢官家!”
朱胜飞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微臣以为,吕丞相和参知政事黄大人说的都有道理,很难说谁错!微臣以为,可以先立李师师为贵妃。等过几年,李师师有了皇子,可以再行封赏。”
言外之意,先缓冲一下,只要李师师能生下皇子,其他的一切皆有可能。
众臣听了朱胜飞的话,也就不再争论了,因为这样的争论本就没有尽头,也都借此互相退让了一步。
赵构一听,封李师师做贵妃也行。
这也主要是因为,赵氏的宗祖都被金国掠走,不然,贵妃也不用想。
李师师被封为贵妃,自己也非常感激赵构。
只是,她始终不明白,赵构为什么不要了自己,难道是自己不够美丽。
可是,赵构却又为什么对自己这样好。
其实,赵构心里比谁都苦,天天守着这样一个天仙般的美女,却什么都做不了,自己的男性病真的就治不好了吗?
每天基本上就是三点一线,上朝,然后去垂拱殿处理公文,最后回福宁宫,也就是寝宫歇息。
这样的日子过了有一周,赵构想:总在宫里待着,太憋闷了。需要出去走走,也免得受大臣们的欺瞒。
古代的皇帝总喜欢微服私访,看来呀,和自己的想法应该差不多。
说行动就行动,第二天,赵构给值日的太监说自己身体有恙,请假一天,当天的例行朝会群臣就不用来了。
在熙熙攘攘的朝阳路上,走着三个人。
其中,一位公子哥打扮,年龄约二十岁。
青衣纶巾,足登薄靴,一脸的阳光和帅气。手里还拿着一把折扇,尽显风流倜傥。他边走边看着周围的一切,对什么事都感到非常好奇。
另一位,武生打扮,腰佩长刀。
年龄约三十岁,一身团花长衫,黑色的纶巾。身高将近两米,别人看他都要仰着头。一双眼睛警惕的搜寻周围,一刻不敢懈怠。
最后的是一位年约四十岁的中年人。
身着灰色的长衫,足蹬黑色的皂靴。紧紧的跟在公子哥的旁边。
别看这位公子哥悠闲自在,但是这位武生和中年人却非常紧张,生怕有丝毫的闪失。
公子哥冲着两个人笑道:“不要搞得那么紧张,好像如临大敌似的,放轻松点吗!”
两个人赶忙说:“官...不,主子,这里人多混杂,还是小心为妙。”
公子哥正是皇帝赵构,武生是护卫统领杨沂中,而那个中年人就是三思使陈安道。
陈安道说:“扬统领言之有理,主子还是小心为妙。”
赵构笑着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这临安府,也就是现在的杭州,在南宋时,已经是大都市。街道两边店铺林立,街上车水马龙,很是热闹。
“辛兄高论,只是如何才能增强皇帝对士兵的控制权,又如何才能提升皇帝的威信呢?”
“首先,要成立皇帝自己的卫队,卫队的职责主要用来保护皇帝和皇室成员的安全。卫队的成员要由皇帝直接任命和管理,他们才会对皇帝有非常高的忠诚度,才可以帮助皇帝维护政权。另外,这支卫队要有专门的训练,以提高卫队的战斗素质和战备水平。并且给这支卫队配备良好的装备,来维护皇帝的政权。”
辛弃疾顿了顿接着说:“再者,提高皇帝威信,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打仗。无论,与外来侵略者作战,还是平判内乱,只要能打赢战役,就能提高皇帝在军队中的威望。”
“打仗?”
“对,就是御驾亲征。唐太宗李世民,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他们并不是喜欢打仗,而是不得不战,从而树立了他们在军中的地位,从而成就了千古一帝。”
赵构非常敬佩的举起酒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辛兄,我敬你一杯。”
两人说完话后,都一饮而尽。
赵构感慨万千,南宋并不是没有好臣子,文有朱胜飞,吕颐浩,陈安道和辛弃疾,武有岳飞,韩世忠和吴玠。
南宋并非没有收复河山的机会,如果文臣和武将皆给与他们最大的发挥空间,甚至灭掉女真族都不是不可能。
赵构感觉今天晚上和辛弃疾的谈话,堪比诸葛亮与刘备分析天下大事的《隆中对》。
辛弃疾今晚的酒有点喝多了,手拿筷子敲击碗唱起词来。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
这首词是辛弃疾自己写的菩萨蛮,比喻自己百折不挠的爱国壮志,但是看到都城开封被金军所占,自己只能望山兴叹。他想要恢复帝业,但是想到困难重重,感到无限忧愁。
赵构让杨沂中把喝醉酒的辛弃疾送回苏杭书院,然后才回了宫,边走边想,辛弃疾此人是可堪大用的,我可不能让你闲着。
三天后,赵构头戴青铜头盔,身披甲胄,一身戎装,来到校军场。
今天,赵构要御驾亲征建康。
这几天,他也想了很多,或者做一个流芳百世的明君,或者做一名残害忠良的昏君。
又想想辛弃疾的建议“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虽然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又一想,古代御驾亲征的皇帝又有哪个死在了战场上,所以,危险的指数还是很低的。
再说,岳飞是谁?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常胜将军,自己再不利用这个机会,多沾沾岳飞的光,也太有点对不住自己这个穿越过来的躯体了。
总之吧,赵构做了很多自己的思想工作,又进行了很多否定之否定的计划,今天,终于站在了岳飞的校军场上。
赵构带了杨沂中和十二名御前侍卫,还有总管军事调动的张浚。
另外,陈安道留守临安负责粮草和军械等后勤总供给。
岳飞给赵构行君臣之礼后,给他搬来了一把椅子。
九时,是找人算过的一个日子,是出征的吉日。
虽然,赵构并不信算卦什么的,但是,宋代人是相信的。
因为,在吉日出征,可以增强士兵们必胜的信心,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在一个好的日子里做事,心情总是愉悦的。
“臣遵旨!”
朱胜飞领命下去了。
赵构这时感到豪情万丈,不由自主唱起了屠洪刚的那首《精忠报国》:“狼烟起 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 ,剑气如霜”。
狼烟起,江山眺望的生活,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收拾金瓯,重扶社稷,又怎能容得下苗傅和刘正彦这样的叛臣贼子。
明天,等朕重新坐上帝位,就是苗傅和刘正彦的死期。
赵构握紧了拳头,目光中透出了一股杀气。
所有的一切都在赵构的预想中进行着,但是,有一点却是赵构没有想到的,就是他刚才吟唱的那首《精忠报国》,成了宋朝军队以后的军歌。
第二天,九时。
苗傅和刘正彦果然兑现承诺,率领着众大臣,重新拥立赵构做了皇帝。
赵构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跪倒的群臣,心中万分感慨:做皇帝的感觉真好呀!
赵构目光落在苗傅和刘正彦身上,暗道一声:“你们死定了!”
但是,赵构的面上并没有流露出任何表情,而是微笑着说道:“朕非常感谢众位爱卿,能重新拥立朕做皇帝,朕一定会以天下苍生为念。”
这时,苗傅和刘正彦互相对视了几眼,刘正彦惶恐的开口道:“圣上,那我们二人的赦免诏书...”
赵构意味深长的一笑:“赦免诏书,朕早就已经写好了,来人,把诏书送给两位将军。”
赵构的话音刚落,就从殿外大步流星的走进两个太监打扮的人。
其中一名太监,手里捧着诏书,另一名太监紧紧跟在身后。
苗傅和刘正彦跪在地上,准备接赦免诏书。
直等到两名太监,走到苗傅和刘正彦两人身前的时候,两个人才忽然感觉到,这两名太监怎么这么眼熟呢!
就在苗傅和刘正彦两人打了一个愣神的时候,两把雪亮的匕首已经刺入了他们的心窝,也就在这时他们二人才看出来,两名太监一名是韩世忠,另一名是梁红玉。
苗傅和刘正彦两人,瞪大了眼睛,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有点不敢相信刚才发生的事。
这一切发生的太突然了,当群臣们醒过神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韩世忠大声宣布道:“苗傅和刘正彦,这两个乱臣贼子,我韩世忠今天是奉旨杀贼!”
今天上朝时,苗傅和刘正彦两个人并不放心,所以带了一百多名自己的亲信,各个配带着利刃。
只是,韩世忠和梁红玉下手太快了,当这些手下冲进来的时候,苗傅和刘正彦已经死于非命。
苗刘二人的这些亲信都举着刀,不知该如何是好!
梁红玉上前一步,大声喝道:“苗傅和刘正彦犯谋逆大罪,依律当诛九族,今已伏法。现圣上开恩,只诛首恶,其余协从不究。现在,苗傅和刘正彦已死,如果还有执迷不悟者,一律和他二人同罪论处。”
这些叛军一想,自己的领导都已经死了,再反抗不就成了活脱脱的二百五了吗,再说都有家有室的,傻子才愿意造反呢。
想到这里,纷纷把手中兵刃扔在了地上,然后跪倒投降。
一场宫变就这样平息了。
赵构一看,这韩世忠和梁红玉果然厉害,一时高兴,开口说道:“韩世忠护驾有功,封镇军大将军。”
这个官职在宋朝的武将官职中已经是从二品了,正二品是辅国大将军,一品是太尉。
韩世忠赶忙跪下磕头:“谢主隆恩!”
赵构又开口道:“梁红玉护驾有功,封二品诰命夫人,并奖励韩世忠和梁红玉白银各一万两。”
因为赵构刚刚穿越过来,对宋朝的官职还不是很熟悉。
他封梁红玉为二品诰命夫人,而韩世忠是从二品,这样梁红玉论俸禄反而比韩世忠高了半级。
梁红玉也赶忙跪下磕头:“谢主隆恩!”
对赵构来说,今天是一个双喜临门的日子。
自己重登帝位,斩杀叛贼苗傅和刘正彦,又对韩世忠和梁红玉进行了封赏。
历史上的宋朝,重文轻武,对武将很少封赏。
同样品级的官职,武将也要比文官低至少一级。
在历史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位三品武将对一名五品文官恭恭敬敬。
朝堂上的文臣是占大多数的,如果不是因为赵构刚登帝位,而且现在金国兵马就在长江北岸,早就群起而攻之,让赵构收回成命了。
赵构心中还想着,宋朝的文官,特别是言官,一张嘴是连皇上都敢骂的,今天自己封了韩世忠和梁红玉这么大的官职,为什么没人反对,怎么都变得这么老实了?
其实,文官们也在想,先让你皇帝老儿安稳两天,等抽出空来了,再骂你。
赵构今天的心情格外舒畅,他简直想唱:今天是个好日子,我和朋友们在一起,拉起了手风琴。
“各位爱卿,还有事禀奏吗?”
这时,有太监进来禀报:“禀官家,刘光世和张俊现在殿外候着。”
赵构高兴的说:“让他们进来。”
现在,中兴四将到了三位,就差一个岳飞了。
“臣张俊叩见官家!”
“臣刘光世叩见官家!”
赵构抬头看了看这两人,也都是气度不凡。
关于刘光世,历史上有一个评价,一辈子,不是在逃跑,就是在逃跑的路上,可以给他起个绰号,叫“刘跑跑”。
如果按照刘光世的战绩,他根本就配不上中兴四将这个称号。
但是,谁让人家刘光世有一个当大将军的爹,叫刘延庆,这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
张俊,出身平民,十六岁便从军。
起于弓箭手,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在中兴四将中,是最得赵构器重的将军。
但是,张俊最大的缺点就是嫉贤妒能。
岳飞冤死风波亭,也有张俊的落井下石。
“两位爱卿平身,两位爱卿,在平定苗刘叛乱中,也立下了大功,朕一定要好好封赏你们。”
刘光世和张俊赶忙说道:“臣等不敢贪功,这都是官家洪福齐天,才使我大宋得以重见天日。”
赵构知道,这两个人在历史上,好像名声也不太好,不过现在南宋正值缺兵少将的岁月,先拉拢过来,将就着用吧!
想到这里,赵构朗声说道:“两位爱卿听封!”
刘光世和张俊赶忙再次跪下。
“封刘光世为怀化大将军!赏白银一万两。”
“封张俊为怀化大将军!赏白银一万两。”
“谢主隆恩!”
“谢主隆恩!”
七月的广陵,草长莺飞,天气是非常的炎热。
金兀术带领中路军一路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已经占领了广陵县。
金兀术下令:“大军在广陵休整一日,明日向临安进发。”
中路军这次南侵非常顺利,基本上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一路上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金国的首都在上京,也就是现在的哈尔滨市阿城区。
气候寒冷,金兵也比较喜欢寒冷的天气。
所以,金兵对南宋的气候非常不适应,一般都是冬季出来打仗,在南宋劫掠几个月后,在七八月份气候变暖后撤兵,这基本就成了规律。
金兀术手下有一个谋士,叫哈密嗤。
见金兀术还要再往南打,并没有要退兵的意思。
就问金兀术:“四殿下,现在都七月中旬了,也是最热的季节,我们还不考虑退兵吗?”
“退兵?”
金兀术闻言是哈哈大笑。
“听说赵构在临安,我们就一鼓作气杀到临安,活捉赵构,立下奇功一件后,再班师还朝。”
哈密嗤一听,把头摇的就像拨浪鼓似的:“不可呀!四殿下,我们的士兵出来打仗已经有好几个月了,人困马乏,再加上天气炎热,士兵的士气都不高呀!”
金兀术轻蔑的说道:“和宋军打仗,还用得着士气?就说这广陵,号称兵马十万,结果怎么着...”
金兀术手下的先锋官目宿汗接话道:“结果我们离广陵县还有一百里的时候,赵构就带头提着裤子跑了。”
说完后放肆的大笑起来,屋里其他偏将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金兀术手下的另一名偏将莫离金接着说道:“我们是紧赶慢赶,想和宋兵打一仗,结果连个宋军的影子都特么没有见到,哥是打了个寂寞呀!”
说完惹得其他将士再次哄堂大笑起来。
哈密嗤见众将大笑,没有理会他们,继续对金兀术说道:“四太子,汉人还有句话,叫强弩之末,不能穿缟呀!士兵都已经很疲惫了,正所谓盛极必衰,我们还是见好就收吧!”
金兀术有点不高兴了:“军师,你怎么能灭我们自己的威风呀!宋军没有丝毫的战斗力,所以我们两日就可以到达临安,只要抓了赵构,我们就退兵。”
哈密嗤又劝道:“宋朝是皇帝昏庸,并不是将官无能,像韩世忠,王彦都是能征惯战的名将,四殿下不能轻敌呀!还有...”
“好了,好了”
金兀术不耐烦的打断了哈密嗤的话:“我意已决,明日进军临安,军师就不要再讲了。”
哈密嗤见金兀术执意要南下,长叹一声,也没有再说什么。
第二天,金兀术率领十五万大军向临安进军。
先锋先锋,遇事先行。
金兀术麾下的先锋官目宿汗,带领五千精兵先行一步,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大军扫清前方的障碍。
因为目宿汗从骨子里就看不起宋军,所以一下子就走出了一百多里,把金兀术的大部队远远甩在了身后。
忽然,一名金兵的前哨跑来禀报:“报将军,前面发现一支宋军。”
“来的好!我正愁找不到他们呢。”
说完,带着五千金兵迎了上去。
只见对面的宋军大约有两千兵马,阵前竖立着一杆大旗,上写一个斗大的“韩”字,正是韩世忠。
两军的兵马相隔一百米,各自压住了阵脚。
韩世忠把马往前一带,正好迎住了目宿汗。
“来将通名,韩某刀下不死无名之鬼。”
目宿汗傲慢的答道:“你听好了,我乃是四太子帐下先锋官目宿汗,你是何人?”
“我乃大宋韩世忠。”
“哈哈哈,原来你就是韩世忠呀!我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听说你的水军厉害,在这陆地上,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本事!”
韩世忠冷笑道:“目宿汗,你擅闯我大宋疆界,还不赶快下马投降,说不定韩某还能放你一条生路。”
“就你们宋朝那混蛋皇帝,保他作甚,还不如投靠我们金国,荣华富贵一生,豆浆都能喝一碗倒一碗。”
韩世忠一听哈哈大笑:“看来,你们金国也没有什么好吃的,还豆浆,我倒是想喝你们的豆浆,可是我这刀不同意呀!这把刀只喝血。”
说完,一个力劈华山直奔目宿汗的脑袋砍了下来。
目宿汗举起手中的狼牙棒,咬紧牙关往上一举,只听“咣”的一声巨响,把刀崩了出去。
两个人都互相赞了一句“好大的劲!”
一来一回,两个人就战在了一起。
转眼三个回合就过去了,就在两个人二马交错的当口,韩世忠一个回马刀,冲着目宿汗的脖子就过去了。
目宿汗大吃一惊,暗道不好,想躲已经来不及了。
只见韩世忠的大刀从目宿汗的脖子穿过,斗大的人头飞出去一丈多远。
目宿汗心中还不服气呢,韩世忠,你不是君子,背后伤人,我看不起你。
想啥都没有用了,反正豆浆是喝不着了。
韩世忠一看目宿汗的死尸栽落马下,随即把手中的大刀一挥,大声喊道:“杀!”
二千宋军马上掩杀过去,两军就在旷野之中战在一起。
虽然金兵有五千人马,但是他们的首领目宿汗已经死了,剩下的兵士成了一盘散沙。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人无头不走。
再说,韩世忠手下可是韩家军,是大宋最精锐的部队。
所以这一仗打下来,只用了半个时辰,金兵就已经溃不成军了,死伤大半,其余的都四散奔逃了。
韩世忠并不追赶,迅速打扫完战场后,便向临安方向撤退。
金兵溃败的人马跑回去,向金兀术报告:“四殿下,先锋官目宿汗被韩世忠所杀。”
金兀术一听先锋官目宿汗阵亡,勃然大怒,立刻率领大军往前追杀韩世忠。
可是等金兀术赶到的时候,韩世忠早跑的没影了。
金兀术没有办法,又看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只好就地安营扎寨,准备第二天再进军临安。
哈密嗤又劝道:“四殿下,宋朝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软弱,我们要慎重从事呀!”
金兀术斥责道:“要我看,宋军就是软弱,否则,怎么会只捡了一点便宜就跑呢?这一次,我一定要抓住赵构,以雪我心头之恨!”
二马一错蹬,牛皋回手一锏“捎带脚呀!”
吉青这一下再想躲,可就来不及了,只听“咔嚓”一声。
吉青头上的发髻被打开了,头发都披散了下来,被吓得一抱脑袋,跑回自己的阵地去了。
这一锏如果再低一个头发丝,就把吉青的脑瓜盖掀开了。
把杨再兴也吓了一跳:“贤弟,你没事吧?”
吉青喘了口气:“大哥,好像没事,没有摸到血,没想到,这小子这么厉害!”
其实,要论真正的功夫,牛皋还真不是吉青的对手。
只不过,吉青不了解牛皋的套路,被这三板斧给唬住了。
牛皋战胜吉青后,自己也觉得不含糊:“牛爷这两下子可以呀,我是怎么输给岳大哥的呢?如果,真的战胜了岳大哥,我岂不是天下无敌了?”
宋军也真的给牛皋捧场,一看到胜了,在后边把战鼓擂的震天响。
正在牛皋得意的时候,杨再兴挺枪冲了过来。
牛皋一看来了个小白脸,心想:刚才那个青面獠牙的都不行,你个小白脸更白给。
这次,牛皋可看走眼了,其实,他还是看走眼的时候多。
历史上的记载,杨再兴最辉煌的战绩,曾经一人一骑杀进了金兀术的千军万马之中,想要诛杀金兀术,这一幕,连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虽然没有成功,但却能全身而退,足以看出杨再兴的勇猛。
牛皋舔着草包肚子:“你是何人,牛爷爷锏下不死无名之鬼。”
杨再兴嘴都要气歪了:“呸!你爷爷我是杨再兴。”
牛皋嘴一咧:“没听说过,看锏!”
牛皋和人打架,向来是先下手为强,三招半定江山。
但是,这次不灵了,因为对面是杨再兴。
一个是杨再兴已经看过他的招式,再一个牛皋差杨再兴太多。
等看到牛皋翻来覆去的就这几招,杨再兴心中这个气呀!
就这三招半,愣是把我吉青兄弟唬住了,真特么行。
杨再兴心说: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这黑小子还觉得自己不含糊呢。
想到这里,枪交单手,抓住枪杆中间,抡圆了,“啪”的一声,正抽在牛皋的屁股上。
把牛皋疼得差点没从马背上掉下来,紧接着,杨再兴把枪又交到双手,枪尖一抖,直奔牛皋的咽喉扎来。
牛皋吓得使劲往马背上一趴,那枪疾如闪电就到了,“砰”的一枪,正中头盔上的盔缨,盔缨应声落地。
牛皋心说:完了,被扎死了,吃嘛嘛不香了。
伸手摸了摸,吃饭的家伙还在,但是,吓得浑身都让汗湿透了。
牛皋吓得一抱脑袋,拨马就往回跑,一边跑,一边喊:“好厉害的小白脸呀,快跑呀!”
他也是糊涂了,你怎么着也是前部正印先锋官,你光顾着自己跑,你手下还有一千士兵呢,都留给人家杨再兴了。
牛皋跑了一会儿,感觉不太对劲,赶紧勒住了马缰绳,因为自己的士兵一个都没有跟上来。
牛皋嘴一咧,哭上了:“完了,完了,人都死光了,我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岳大哥也得砍了我的头。”
想到这里,他转身就往棋盘山方向走,想看看自己的手下还有活的没有。
快到棋盘山的时候,远远看到有一群士兵正在地上捡弓箭。
牛皋揉了揉眼睛,那不都是自己的士兵吗?
看到这一幕,牛皋是大喜过望,飞马跑了过去。
众士兵一看是自己的首领回来了,也高兴的大喊:“牛将军!您回来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