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百汇赵锦衣的现代都市小说《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易阴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六个人穿的有些破旧,但是还算干净。看上去依旧是农民,但是应该过的比大多数人强。应该是富户一流。村口头上一间铺子上面挂了个牌子上面有几个字--治安管理。现在桃园村渐渐繁华起来,往来的人越来越多,就在这边设了个点。负责为第一次来的人介绍情况,警戒不要违反村里的规定。比如当街大小便。“几位是干什么的?”一个穿着黑色制服的老太太走过来询问。领头的男人打量老太太一眼,只感觉对方在一身黑色制服的衬托下,显得气质不凡。“这位婆婆,这里是桃园村吧?”“是桃园村,你们来这边做什么?”男人有些拘谨的说,“我听说这边有学校,可以让孩子上学,有这事吗?”“有啊,我孙子就在学校上学。”男人眼睛一亮,“那学校怎么收费?我听说能免费入学,是真的吗?”“上学是免费...
《补贴系统:我在古代扩展团队赚大钱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六个人穿的有些破旧,但是还算干净。看上去依旧是农民,但是应该过的比大多数人强。
应该是富户一流。
村口头上一间铺子上面挂了个牌子上面有几个字--治安管理。
现在桃园村渐渐繁华起来,往来的人越来越多,就在这边设了个点。
负责为第一次来的人介绍情况,警戒不要违反村里的规定。
比如当街大小便。
“几位是干什么的?”
一个穿着黑色制服的老太太走过来询问。
领头的男人打量老太太一眼,只感觉对方在一身黑色制服的衬托下,显得气质不凡。
“这位婆婆,这里是桃园村吧?”
“是桃园村,你们来这边做什么?”
男人有些拘谨的说,“我听说这边有学校,可以让孩子上学,有这事吗?”
“有啊,我孙子就在学校上学。”
男人眼睛一亮,“那学校怎么收费?我听说能免费入学,是真的吗?”
“上学是免费的,而且还免费发笔发本子,那本子据说有读书人出一两银子买都没买到,我们老爷是大善人啊。”
“不过,这只有我们村子的人才有这待遇,外面的人不收,给钱也不收。”
“那我想让我儿子来桃园村,该怎么办?”
“简单,去治安所弄个临时身份证,一个月内不作奸犯科,不为非作歹,就能换正式身份证,就算桃园村的人了,就可以上学了。”
“谢谢婆婆,谢谢婆婆,治安所怎么走?”
“我带你们过去吧。”
这样的人,不止一个,自从桃园村学校能免费上学的消息传出去。
农户中条件不错的,甚至很多富户,都带着孩子到这边看过了。
最后都基本上选择将孩子留在这里,一部分一家人都在这边落户了。
特别是了解了村子里的各种福利之后,不少人都回去把地给卖了,跑到这边甘心做一个打工人。
如果只是说桃园村繁华,大家基本上都只是当故事听了,听完了也就那样,跟自己没关系,还是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可是能让孩子上学,这就让很多人坐不住了。
特别是如果读的好,能顺利毕业,留在桃园村工作生活,每天可以白白领两文钱。
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人疯狂了。
短短时间,桃园村人口就暴增到两千多人,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
整个村子,肉眼可见的繁华起来。
赵百汇没想到办了个学校,居然能有这么好的效果。
要是早知道有这么好的效果话,当初村子一成立,他就把小学给办起来了。
好在现在也不算太晚。
当!当!当!
学校的大钟被敲响,各个教室的门陆续打开,先生们各自出来,然后学生们也陆陆续续的出来。
“走,我要去吃拔丝地瓜,你去不去?”
“一起吧,我也很爱吃。”
“快走,早点吃完饭早点过去,下午多干点活,今天争取赚四文钱。”
“今天下午要考试,我就不参加了,我有点笨,再学一次四级的课程吧。”
“九级的学生今天下午考试,不知道有几个能通过。”
“应该差不多都能通过吧,一级到八级的课程比较难。九级的常识课据说很简单。”
“九级的考生毕业了,会有一部分当先生,教其他的班级。”
“听说待遇很好,拿的是最高档的工资,一天有一元钱,再加上两毛钱补贴,等于拿上2级工资了。”
“这可打破了普通人10文钱的工资上限了啊!”
“而且只用工作半天,这待遇也太好了。要是勤奋,下午再干点什么,那小日子过的,啧啧啧。”
不是一般人能消费的起的。
“看看有没有客栈,找一间客栈住下。”
“是,老爷。”车夫点头,继续赶着马车前行。
来到银行附近的客栈,马车停下,中年人带着夫人从车上下来。
除了夫妻两个,还有三个孩子,两个丫鬟,四个随从。
一行共十一人。
有小厮来引导车夫,让马车从侧面小巷进入客栈后面的院子。
男人带着家人和丫鬟先一步进入客栈。
客栈的大厅很宽敞,装饰也有些档次,只是在中年人眼中一般罢了。
掌柜的迎上来,请几人坐下。
“这位老爷是从外地来的吧,不知要住多久?”
“看情况,先开五天的房间吧。”
美妇人接口处理这些杂事,说,“开三间上房,两间普通房间。”
她们夫妻一间,大儿子十四,小儿子五岁,住一间,女儿十二岁,和两个丫鬟住一间,剩下两间下方给四个随从住。
“上房一间三元,普通客房一元,三间上房和两个普房就是十一元,住五天加三天的押金,一共八十八元。”
“哦,也就是八百八十文钱。”
“元?这是什么钱?”中年人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这是我们这里用的东西,主要是为了方便。”掌柜的说着从口袋里掏出纸币,拿给中年人看。
第一眼看到纸币,中年人眉头就皱了起来,这是宝钞?
宝钞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且这里的人好大的胆子!居然敢铸钱,这可是死罪!
仿佛看出了中年人的心思,掌柜的笑着说,“这只是为了方便弄的一种凭证,随时可以在银行兑换回银钱。”
“我们老爷也规定不许带出村子,这不是钱!”
规定是规定,执行是执行,这是两回事。
“何必多此一举。”中年人嘀咕一声,倒也接受了这个说法。
随后他从掌柜的手里接过四种纸币,又愣住了。
“哇,老爷,这东西好漂亮啊,给我看看。”夫人甚至是抢了过去。
几个孩子也都很好奇,就连十四岁,向来稳重的大儿子都忍不住好奇的扭头来看。
谁能不好奇啊,就是中年人不也是一样歪着头瞧 吗。
“这钱真漂亮,掌柜的可以换给我几张新一点的吗?我想收藏起来。”
“这…我们老爷不允许…”
“掌柜的,你不说,我不说,你们老爷怎么会知道呢,是不是?”
“你们这里不是都用这种东西吗?我找其他人换也行啊。”
“夫人,您别为难我了,您要是真的喜欢,那就去旁边银行换,你不说她们不知道你拿来干嘛,还可以要求换新一点的。”
“那行吧,掌柜的,先把房间给我们开好吧。”
夫人递过去一锭一两的银子,说,“找钱给我找你们这里的钱。”
“好。”掌柜的点头,然后找了十二元给她,一张十元,两张二元。
“哈,这是我的了。”夫人拿着几张钱喜滋滋的打量。
真漂亮啊。
掌柜的拿着一个账本,在上面写字记录。
中年人撇了一眼上面的阿拉伯数字,又是一愣。
“掌柜的,你这写的是什么字,我怎么没见过。”
“哦,这是老爷发明的字,简单好用,清晰明了,自从学会写这种字,可是比以前轻松了太多。”
中年人本来想请教一下的,可是自己堂堂一个举人老爷,去请教一个小客栈的掌柜的,实在是拉不下脸。
只好掩饰的说,“你家老爷是个了不起的人啊,真的想拜访一下啊。”
掌柜的骄傲的说,“我们老爷确实厉害,简直就是神人。只不过您想拜访的话,恐怕比较难,我们老爷一般不见客。”
而且那时皇帝不知道他直接伸手要的东西都远远不止五万两了,还以为只是弄了个几千两什么的。
毕竟去年青江府总税收也才两万多。
所以皇帝看在五万两税收的面子上,放过了他。
而乡绅富人们也是有苦说不出,他们上折子都只是提林学瑾四处伸手要钱,而丝毫不敢提具体数目。
光提敛财,不提数目,怎么让皇帝相信?就偶尔说某人被要了两三百两,某人给了五百两。
皇帝还以为没几个人,加起来数目不多呢。
根本想不到林学瑾是冲全城的人一起下手的。
没办法,难道告诉皇帝,林学瑾这个王八蛋光是银子就要了六万八千两?还有几万两银子的地和几万两银子的粮食?
那皇帝会怎么想?凭什么一府之地几十万人税收才两万两。
他们这几个人随随便便就被人敲诈了十几万?
朝廷现在这么难,他们为什么这么肥?
林学瑾被人参的消息传回,听闻消息的锦园很生气。
“他们怎么这样啊,我要的时候他们也没说不给啊!如果不想给可以不给啊!为什么给了还偷偷的告状?”
林学瑾被她孩子一般的思维给逗笑了。
孩子就是可爱啊。
你携着知府的声势要钱要粮要地,那是他们想不给就能不给的吗?
就像他们向百姓伸手的时候,是百姓想不给就能不给的吗?
“好了,锦园,别生气了,桃园镇的红薯种什么时候到?”
“种地的农户都雇佣好了吗?”
“红薯种快到了,也就是这几天吧,农户也都找好了。”
“五千户人家,一户种六亩地应该不多。”
“我让人和他们谈好了,平均每户先给300斤粮食,差不多够吃五个月了。”
“五个月之后,一户再分500斤粮食。”
“表现好的,秋天还有活给他们干,另外给钱。”
“顺利的话,初秋红薯收获,能收1亿斤红薯。”
“足够25万人吃饱,或者够全郡的人不饿死!”
林学瑾一哆嗦,能让全郡的人不饿死,那是多么大的福德啊!
要是算钱,就按照粗粮算,都能有四五十万两银子。
到时候区区五万两赋税,算个屁啊!
随从快步跑进来,喜滋滋的汇报,“大人,大人,锦绣小姐来了。”
“锦绣姐姐来了吗?啊,姐姐!”锦园一听,直接叫着就跑了出去。
林学瑾责怪道,“怎么不直接请进来?”
随从脸上喜色停滞,不敢言语,这,谁家上门不是要先通禀的,这难道还是我错了?
很快锦绣和锦园手拉着手进来。
锦绣跟林学瑾行了个礼,“锦绣见过知府大人。”
林学瑾以手抚额,“锦绣啊,咱们才多久没见,怎么就这么生分了?我有点伤心。”
锦绣笑起来,“哈,老林,你现在身份不是不一样了吗?”
“还是这声老林听的我舒服。”
“怎么就不一样了,我不说了吗,副村长的职位给我挂着,这知府要是做的不开心,我随时都可能回去。”
“可别,您可是肩负着老爷给的特殊使命呢!”
“你亲自来,恐怕不仅仅是为了送粮种吧,还有什么事儿。”
“还是先生聪明,这次我过来主要是为了在府城开办银行的分行。”
“这…,你让我想想。”
哪怕林学瑾不太懂金融,也能明白货币权的重要性,这本来就是比盐铁专卖更重要的东西。
朝廷未必会同意啊。
“先生,老爷已经为您想好了!您就上书朝廷,说这是一种尝试,如果尝试成功,今年的税收应该能超过八万两,甚至十万两都未必不可能。”
“厉害,真厉害啊…”李玄基强笑着回答。
朝廷艰难至此,一府数十万人的赋税,结果收上来也只有两三万两,可仅仅一个青江府的一部分人就轻松拿出几十万两银子。
厉害,这些人真的厉害啊!
该杀,该杀啊!
还有林学瑾这个王八蛋,要了那么多银子也不说,还说什么拿钱发展青江府,然后给朕赚来八万两。
“表哥,我要回去了,差不多要吃晚饭了,你吃了吗?”
李玄基内心百转千回,脑子乱乱的,应付道,“呵呵,我吃过了,锦园,你快回去吧,天要黑了。”
“嗯,那我走了,你要是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哦,拜拜,表哥,嘿嘿,我有个皇帝表哥,我可真厉害啊。”
这天下午,李玄基来到治安所上班,一直和他搭班的小刘凑上来。
“老李,上午上课怎么样,学习难不难?我当初上学,花了11个月才毕业,我觉得你能比我快。”
“嗯,还好吧,东西不难,主要是要改变一些习惯有点困难,但是总体还好,我觉得我可以九个月如期毕业。”
“老李,咱可不兴吹牛啊,不行咱们打个赌,你要是不能九个月毕业,你就请我吃饭怎么样?”
“行啊,赌就赌。”
“对了,下午是什么岗?”
“轮到咱们队去马路口了。”
“哦,等我换一身衣裳,咱们就过去吧。”
“老李,你也太爱干净了,衣服天天换,还不自己洗,还送去花钱洗,再说咱们下午要站大路,那路上尘土飞扬的,不一会儿就又脏了吗?”
“而且还三两天就去一次浴池,咱队就你这么一个,真爱干净谁干咱这活啊,我看你就是假干净。”
“呵呵,我是假干净,你是真埋汰行了吧!一个月都不洗一次澡!等我一下,我很快的。”
队里有简易冲凉设备,单独一个小屋子,只有凉水,大家谁都可以冲。
李玄基的适应能力还不错,在这待了一个月,就混成了老治安员了。
简单弄一下就出任务了,他们一小队人在小队长的带领下,来到龙北区东侧建设的尽头。
这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在不断的把龙城扩大。
一个临时岗亭建在距离工地不远处,另一边就是荒无人烟的荒地,偶尔有人沿着唯一的宽敞土路来回穿梭。
有出去办事的,也有刚来到这边的外地人。
他们的工作性质和桃园镇镇子口的老太太们差不多。
引导没来过的人,教他们注意事项,怎么去办理身份证,在哪里能租房,招工信息在哪里等等。
“兄弟们,都出来,来了好多人啊!”
李玄基正在临时的棚子里坐着,喝茶看书,听到动静赶紧和大家一起出来。
一大票车队人马缓缓而来,一部分坐车,一部分是骑着马的军士。
一看就知道不是龙城人的风格。
“看,前边的马车里那个探出头的老…,老先生,我知道是谁,那是朝廷的两江总督文大人!”
“两江总督是什么?那可是朝廷的二品大员,江西江南这片的老大!”
“我是特意跟大队长请教过的!”
“别说话,他们靠近了。”
文景然在外面奔波了一个月,身心俱疲,从马车里探出头,看到虽然占地面积还小,但因为各种楼房林立而显得气势不凡的城市,心情也豁然开朗。
到这里,那就绝对安全了。
三十几骑被钢铁武装到牙齿的骑士如同一把锋利的钢刀刺过来。
人数虽少,但是气势逼人。
“拼音很重要,没有拼音,你学习每个字都要别人教。”
“但是学会了拼音,你就掌握了自学的能力。所以,这就是一个工具,就如同你想砍柴,先花一点时间,把斧头磨的锋利,效率可以加倍,就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眼前都是没有一点文化的普通人,林学瑾教学也尽量用普通话,白话来说明。
“课程时间是一个月,每天上午上课,下午休息工作。”
“这个班毕业了,考试通过,你们就可以选择去上其他班,九个班的课程全部写完,并且综合考核完成,就能毕业,领取毕业证。”
一个小伙子跟在后面进来,抱着一摞子笔记本,挨个发给每个人。
一个本子3元,笔2元,一套5元。
300人一人一套就是1500元,对赵百汇来说,洒洒水啦。
现在有神仙醉撑着村里开销,他的补助基本上都不怎么花了,每天都有一万多块补助到账,他都攒了很多钱了。
他准备攒个几百万,干大事情。
“每个人每个等级课程开始的时候都可以免费领取一套纸笔。”
“如果用完了,那就要自己花钱买了,本子3元,笔2元,对大家来说并不便宜,所以节省着一点用。”
“如果自用用光了,可以到学校的教务室购买新的。但是限制数量。”
“一套只要五十文,拿去外面有的是读书人加价抢着要,所以你们要珍惜。”
“对了,多说一句,这些东西不允许私自卖给别人,被发现了,就等着被退学吧,以后都没有机会再来学习了。”
“这东西很珍贵,便宜给大家是为了让你们学习提升自己,拥有更好未来的。”
“而不是为了让大家牟利的,如果真有人这么干,这么鼠目寸光的人桃园村也不需要。”
“好了,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学校每天只上半天课,给大家留半天时间工作赚钱,或者复习学习的内容。
六位老师,锦衣等四大丫头能教,加上林学瑾和赵明成。
林学瑾希望自己的大儿子来教课,结果因为时间太短,学习的内容不够,所以变成了学生,先来跟着上课。
等以后水平高了,再当先生。
锦衣她们教半天课,剩下半天时间办公倒也够了。
毕竟桃园村不大,各种事情也井井有条的按照计划走办,很少出问题。
所以她们时间才比较充裕,能来教课。
等回头她们培养出一些毕业生了,再挑选优秀的做老师,她们就能解放了。
没办法,桃园村太小,人才太少。
系统的课程中,小学课程是为了培养能算能写的普通人才,中学是进一步培养高素质人才。
但是桃园村现在等级低,只能办小学,没法办中学。
只能期待以后升级了。
桃园村办学校的事情又出名了,办学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
很多地方都会办,官办的不提,甚至有的富村出了读书人,自己办个村学族学也不稀奇。
但是桃园村学校居然教泥腿子们学习,就稀奇了。
青牛镇上的人都说,人渣大傻子赵老爷又冒虎气了,又开始撒币了。
只是这次语气有点不足。
这一年来,桃园村的富裕早已经传遍了十里八乡。
很多人羡慕妒忌恨,下不了决心背井离乡,只能冒冒酸气了。
特别是身在镇上,看不起村子的一些不上不下的普通人。
…
一家六口沿着大路来到桃园村村口,看着眼前的繁华,一家人都目露惊奇之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