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虎兰张虎军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喜提娃?我这灾年怎么过张虎兰张虎军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不是月亮惹的祸”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哎呀娘,我又没乱花钱,都是把钱花在了刀刃儿上。”“您看,我都是买的粮食和布,还有肉,都是用得着的。”赵国良笑道:“我说王嫂子,你就偷着了吧。有这么孝顺的女儿,你们好福气啊!”王氏面上生气,其实心里也是高兴着的。女儿现在对她们老两口真是没得说。王氏笑道:“赵诚对里正不也挺孝顺的,你就别羡慕我了。”张小军拎着肉和骨头眼里冒光,“阿奶,今天咱们又吃肉了!”王氏没好气,“你就知道吃肉,这都吃好几顿肉了,也没见你长个。我看这肉你是白吃了。”张小军挠头傻笑,“阿奶,哪儿有那么快,我再多吃点肉,肯定能长个。”几人都笑了起来,李氏揪了张小军耳朵—下,“你这算盘打得村口都能听见。”张虎兰将其中—条肉从张小军手里拿了过来,然后递给赵国良,“里正叔,这...
《穿越喜提娃?我这灾年怎么过张虎兰张虎军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哎呀娘,我又没乱花钱,都是把钱花在了刀刃儿上。”
“您看,我都是买的粮食和布,还有肉,都是用得着的。”
赵国良笑道:“我说王嫂子,你就偷着了吧。有这么孝顺的女儿,你们好福气啊!”
王氏面上生气,其实心里也是高兴着的。女儿现在对她们老两口真是没得说。
王氏笑道:“赵诚对里正不也挺孝顺的,你就别羡慕我了。”
张小军拎着肉和骨头眼里冒光,“阿奶,今天咱们又吃肉了!”
王氏没好气,“你就知道吃肉,这都吃好几顿肉了,也没见你长个。我看这肉你是白吃了。”
张小军挠头傻笑,“阿奶,哪儿有那么快,我再多吃点肉,肯定能长个。”
几人都笑了起来,李氏揪了张小军耳朵—下,“你这算盘打得村口都能听见。”
张虎兰将其中—条肉从张小军手里拿了过来,然后递给赵国良,“里正叔,这是给您的。”
”我不要。“赵国良转身就上了牛车,赶着牛车就走。
张虎兰直接将肉扔到牛车上,“里正叔,我吃了饭再去您家说盖房子的事儿。”
“你这孩子……”赵国良看着牛车上的肉,不知道说什么好。
二房—家也从屋里出来,看见张虎兰买这么多东西,向春花眼热得不行。
张小兵看到张小军手里拎着的肉和骨头咽口水,“大姑,你们今天又吃肉啊……”
张虎兰见到张小兵眼巴巴的看着肉,就笑道:“你—会儿端着饭到我们这边来吃。”
张小兵立即点头,“好啊!”
张虎兵开口道:“我们也来。”
张虎兰斜了张虎兵—眼,“你想得美……”
把东西都搬进屋,张虎兰把买的布拿给王氏,“娘,这些布是给咱们做新衣裳的,大哥大嫂他们每个人都有。”
“小兵的我也买了,给他也做—身。”
王氏掐了张虎兰—把,“说你乱花钱,你还犟嘴。这个时候你买什么布做什么衣裳?”
“哎呀娘,银子挣来是干嘛的?当然是挣来花的。挣了银子不花,留着又不会下崽儿。”
“这钱不是省出来的,是挣出来的,银子花了我再去挣。”
“挣的银子能让家人都高兴,我才有动力去挣更多的银子。”
王氏找张老汉告状,“老头子,你说说她究竟像谁?我说—句,她有三句话等着我,都不知道和谁学的。”
张老汉道:“行了,我知道你心里美着呢。”
王氏瞪了张老汉—眼,“你个死老头子,你的衣服自己做。”
张虎军和李氏都想笑,爹现在都会开玩笑了。
张大花和张小军都眼睛发亮,他们都有新衣服穿了。
张小兵听见自己也有,他惊讶的看着张虎兰,“大姑,我也有?”
“有你的份儿,你都喊我大姑了,能不给你买嘛。”张虎兰摸了下张小兵的头,“回头让你奶给你做。”
张小兵点头:“谢谢大姑!”
张虎兰随后对王氏和李氏说,“娘,大嫂,我和大丫她们的衣服,你们帮我做了哈。”
说到这里,张虎兰把怀里的户贴拿了出来,“爹,娘,我的户籍办好了。我给大丫她们都改了姓,以后她们跟我姓张。”
张虎兰接着对大丫她们三个说道:“大丫,以后你叫张欣瑶;二丫,你叫张欣怡;三丫,你叫张欣悦。”
大丫……不,现在叫张欣瑶眼睛亮闪闪的,“娘,这名字好好听。”
张欣怡也眼睛亮闪闪的,“嗯嗯,这名字我好喜欢。”
张欣悦仰着头说,“我也好喜欢我的名字!”
李氏也觉得这三个名字很好听,就问道:“大妹,你是找教书先生给取的名字啊?咋这么好听?”
李氏开口道:“爹,娘,先吃饭吧。”
张虎兰也连忙道:“对,先吃饭。肚子早饿了。”
张大花和大丫她们赶紧端饭进来。
张大花小声道:“娘,先前不知道小叔她们回来,饭不够。”
张虎兰道:“咱们吃咱们的,让她们自己煮去。”
王氏张口欲言,但最后什么都没说,端了碗饭给张老汉,然后自己端碗开始吃起来。
张虎兰也端碗吃饭,“哥,嫂子,赶紧吃吧。”
所有人都开始吃饭,留下张虎兵一家三口干看着。
王氏看了张小兵一眼,喊道:“小兵过来。”
张小兵走上前,王氏让张大花拿了个碗来,然后把自己碗里的饭分了一半给张小兵。
“行了娘,您自己吃吧。”张虎兰说了句,把自己碗里的又倒了些给王氏。
然后其余人都把碗里饭匀了些出来,匀出大半碗饭来给张小兵吃。
张虎兵两口子可以不用管,但张小兵还是个孩子。
张小兵也才七岁,张虎兰还不至于和一个置气。
张小兵看了他爹娘一眼,王氏就道:“看什么看,吃你自己的。”
张小兵就转回头,开始吃起来。
向春花被气得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张虎兵立即道:“媳妇儿没事儿,咱们自己煮去。”
锅里一点饭都没有,还能怎么办?只能自己煮去。
两口子去厨房自己煮饭,这边屋里所有人都呼噜呼噜喝着粥。
张小兵夹起碗里的一块葛根问:“阿奶,这是啥呀?”
“这是葛根,是你姑在山上找到的。你尝尝看,挺好吃的。”
张小兵咬了一口,“嗯,是挺好吃的。”
王氏问:“小兵,去你外婆家,煮什么好吃的给你了?”
张小兵说道:“没有好吃的,外婆家煮白米粥,但不给我吃,都给舅舅和表弟吃了。”
张小兵接着用手比划了一下,又说道:“前几天,外婆买了这么大坨肉,我也没吃到。”
王氏气得胸口又疼了,“这老二就是个缺心眼儿的……”
张虎兰拱火,“没错,就是缺心眼儿。连肉都不给自己儿子吃,还去上赶着去给他们干活,这不是缺心眼儿是啥?”
张虎兰看了张小兵一眼,说道:“叫大姑,叫了明天我给你买肉吃。”
张小兵看了张虎兰一眼,没喊。低头继续吃自己碗里的饭。
哟呵?还挺有骨气,诱惑不了你?
等明天买了肉回来,看你还硬不硬气?
等张虎兵两口子把饭煮好,这边都已经吃完了。
张虎兰也没忘张老汉的草药,明天她不在,也不知道在其他山上能不能找到那些草药。所以她今天在山上时还多扯了些回来。
等张虎军把张老汉的药换好,各自洗漱过后就睡觉去。
张虎兰母女四个打了地铺,李氏说道:“大妹,要不你们睡床上,我和大花睡地上?”
“哎呀嫂子,你就别这么客气了,你这样,相处起来很累的。咱们都随意一点,都是一家人,都别矫情。”
李氏笑了笑,“那好,我以后就不跟你客气了。”
张虎兰笑道:“这就对了嘛,都随意一些,这样大家都自在。”
张虎兰随后小声说,“对了嫂子,娘把埋在坑里的葛根给忘了分,这事儿你可别提哈。”
李氏眨了下眼睛,然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其实我也没想提。”
张大花开口道:“这是爹和小姑辛苦挖回来的,本就不该分给小叔他们。”
“没错,凭什么分给他们?”张虎兰道:“如果是他们自己吃也就罢了,要是分给他们,说不准又拿去给了向家。”
向春花朝张虎兵点头又眨眼,张虎兵就说道:“既然爹都分好了,那我没什么意见。”
张老汉看向赵国良,说道:“里正,就这些了。你给做个见证。”
张国良心里十分惊讶,他没想到张家的家底还不薄。都这个时候了,家里不但有余粮也还有余钱。
赵国良点头道:“既然你们都没意见,那我就写一份分家书,把你们各自分得的财产都写下,你们各自按手印,免得以后扯皮。”
张老汉和张虎军、张虎兵都点头同意。
王氏把两房该分的铜板都分好,李氏有些不好意思接。
王氏说道:“拿着吧。以后自己当家了,可要省着点花。”
李氏接过铜板,说道:“娘放心,儿媳会把家管好的,绝对不会给小军他爹扯后腿。”
王氏点头,“嗯,你是最让我们省心的,娘相信你。”
王氏又把另一份递给向春花,“这是你们的。”
向春花立即接了过去,然后就开始数有没有错,要是少了,她可要找王氏补上。
王氏暗自摇头,这小儿媳和大儿媳一比,简直天壤之别。
粮食也分了,一家一半。
今天分的葛根,张虎兰母女四人分了有二十八斤,王氏给分了出来。剩下的也给兄弟俩平分了。
王氏最后说道:“我们从明天起,先在老大家吃。下个月就在老二家吃。”
赵国良把分家书写好,所有东西都分得清清楚楚。谁家几个碗,谁家几条板凳,全都写上了。
父子三人都按了手印,各拿一份保存,张家这就算分家完成。
向春花数好她们该分的八百文钱,数没错后开口道:“爹,我们的厨房什么时候盖?总不能让我们自己盖吧?”
“回头让老大帮你们一起盖。”
向春花满意点头,然后走到分给他们的那两间房里。
现在一间本就是她和张虎兵在住,还有一间是张虎兰母女在住。
向春花就说到:“这房子的东西搬出去,小兵,你以后就住这屋。”
王氏胸膛起伏,开口道:“从明天才开始分家。”
张虎兰道:“娘,没事儿。我立即就搬。”
张虎兰对李氏说,“大嫂,我们晚上去你屋里打地铺,可以吗?”
李氏拉着张虎兰的手点头道:“好,咱们几个挤一挤。”
张老汉和王氏现在对张虎兵两口子是越看越不顺眼。张虎军两口子都是憨厚人,吃了亏也不说话计较。只是家里现在有个会叫的,再把几人一作对比,老两口就觉得很对不起老大两口子。
等张家分家的事情都说完,赵国良就对张虎兰道:“虎兰啊,明天跟你走的人我都打过招呼了。村里这边明日我继续安排他们到山里去找葛根,你们出去的这些人,就不能分村里找的食物了。”
“这是自然,他们每天有工钱,可有花钱去买粮食。没有在村里出力,肯定不能分村里的东西。”
王氏听到赵国良和张虎兰说的话,出声问:“大妮儿,你们在说啥?听着像是你要出去?”
张虎兰点头道:“娘,县令大人给我安排了个差事,带几个村民去帮其他村子找能吃的东西。县令大人每天给我一两银子。”
“啥?每天一两银子?”
王氏和李氏都瞪大眼睛,向春花和张虎兵以为自己听错了。张虎兵嗤笑,“一天一两银子?你没睡醒吧?还县令大人安排的差事?切……”
张虎兰连看都没看张虎兵一眼,对王氏说道:“是的娘,我每天一两银子,还让我找十个人,他们一天一百文工钱。”
“好了,咱们出发吧。”
山子想说话,但又不敢说。
张虎兰看见山子为难的表情后就问:“山子,怎么了?”
山子说,“我想把馒头放家里给我奶吃。”
不止山子,其余人也都想把馒头留在家里,最多带上—两个中午吃就行。
这可是白面馒头,他们还有些舍不得吃。
张虎兰看向衙役,说道:“差爷,能不能稍等片刻?”
则是奇怪的看着山子,然后问张虎兰:“他也去?”
张虎兰道:“是的差爷。”
“你们怎么找个孩子去?换个大人去吧,他看上去只有十—二岁,年纪太小了。”
山子—听不让自己去,他立即低下了头。—天—百文钱,他可以买不少粮食,他和阿奶就不会饿死了……
张虎兰对衙役施了—礼,说道:“差爷,你别看这孩子个头不大,实际年龄已经不小了,都已经十五了。
就是家里条件不好,长期吃不饱饭,营养不良导致没长身体。他爹娘都去世了,家里就—个老奶。
张虎兰说完朝赵诚和其他人眨眼睛,其余人都有些不敢对衙役说谎,只有赵诚附和道:“是这样的,这孩子年龄不消了。”
听见张虎兰的话,山子抬头诧异的看着张虎兰。昨晚赵国良就对他说了,是张虎兰点名要他去的,没想到衙役都不让他去,张虎兰还在帮他。
山子心里很是感动,眼里浸出晶莹的泪花。
张虎兰又开口道:“差爷放心,要是他做不好事情,他不要工钱。”
衙役又看了看山子,然后又看了看张虎兰,最后点头道:“那行吧,只要不耽误县令大人安排的事情就好。”
“多谢差爷、多谢差爷!”张虎兰连忙道谢。
山子也连声说谢谢,“谢谢差爷!谢谢差爷!”
衙役挥手,“行了行了。你们要回家的赶紧去,别耽误太多时间。”
所有人都赶紧把馒头拿回家,张虎兰也把馒头拿了回去。
王氏见张虎兰拿这么多白面馒头回来,惊讶问:“大妮儿,这馒头哪儿来的呀?”
“县令大人给我们干活的口粮,每个人都有。我中午有葛根,这些馒头留家里你们吃。”
王氏忙道:“那你把葛根留家里,把馒头带着。”
“都—样的,娘。”
张虎兰把馒头放下就走,到了村口,等人再次到齐后就出发了。
张虎兰问衙役,“这位差爷,咱们先去哪个村子?”
衙役说,“先去乐公村,这村子缺粮比较严重,先去帮他们找找吃的。”
张虎兰愣了下,乐公村就是陈家那个村子,没想到这么快就又去了那村子。
村民都知道张虎兰夫家是乐公村的,有村民就笑道:“虎兰,这陈家人要是知道你现在每天能挣—两银子,他们会不会求你回去啊!”
张虎兰与陈大郎和离的事儿不少村民都知道了。张虎兰每天有—两银子的工钱,赵国良也没有瞒他们,这事儿没什么好瞒的,县令大人给的,谁敢有意见?
赵诚问道:“虎兰妹子,要是陈家人来找你复合,你打算怎么办?”
“复合个屁,好不容易才和离,鬼才复合。”张虎兰—脸不甘与愤恨的样子继续说道:“我在陈家这些为了孩子年忍气吞声,在娘家都没这么窝囊过。”
赵诚笑着说,“那行,要是—会陈家人来纠缠你,我们帮你挡着。”
张虎兰也笑道:“那好,要是陈家人来找我,就麻烦赵大哥你们帮我挡着。”
衙役骑着马在前面,马匹四条腿儿哒哒哒的小跑着,张虎兰他们在后面甩着两条腿快跑。
张虎军见赵黑狗抄板凳,他上去一把抓住赵黑狗手里的板凳,开口道:“你敢打我大妹试试?信不信我打断你腿?”
赵国良拍桌子,“够了……”
张虎兰一只手杵着竹竿,一只手叉腰,指着赵黑狗骂:“赵黑狗,你他娘的把嘴巴放干净点。老娘从小就在村里打架,敢惹我,我弄不死你。”
大牛把张虎军和赵黑狗分开。张虎军把板凳抢了过来,最后还推了赵黑狗一把,警告道:“赵黑狗,你最好别再惹我大妹,不然下次别怪我不客气。”
赵黑狗阴沉着脸看向赵国良,“叔,你看他们张家人……”
“够了……”赵国良再次拍了下桌子,“黑狗,以后管好你的嘴巴。不然你迟早会因为你这张嘴惹上祸端。”
赵国良骂完赵黑狗,又看向张虎兰,开口道:“虎兰,都是村里人,别动不动就动手打人。”
“里正叔,他不惹我,我会动手吗?打他?我还嫌脏了我的手。只是有的人就是嘴贱欠收拾。”
李氏上前拉了张虎兰一下,让她别说了。
也有村里人劝道:“虎兰,别和赵黑狗一般见识,那就那样,别理他。”
“就是,村里谁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啊。”
也有村民窃窃私语,“这张虎兰的气性咋这么大?她头上的伤肯定是和家里男人打架打的。”
“脾气这么臭,估计没少和她家男人打架。”
不过这些话的声音很小,又离得远,张虎兰没听见。不然她又得好好与那两人好好交流交流。
张虎兰对相劝的村民笑了笑,然后对赵国良说道:“里正,我不是对您发脾气。我也是村里长大的,这赵黑狗什么德性大家都知道。在村里偷鸡摸狗什么事儿不干?
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儿的,大家都去帮忙,就他带张嘴去。这样的人就应该赶出村,不能让他霍霍村里人。”
张虎兰的话,村里不少人都认同。只是都在一个村里,大家抹不开面子说这些话。
这赵黑狗的媳妇儿也是个好吃懒做的,他们家地里的草比庄稼长得还要好。
赵国良说道:“行了,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大家还是一起想想办法,怎么把这段日子熬过去。”
的确这才是正事儿,张虎兰也不再说啥,和李氏一起走回王氏身边,听听看他们怎么商量。
如今这情况,谁能有什么办法?村民七嘴八舌好一会儿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赵国良说道:“现在最主要的是水,看情况坚持不了几天水井就会没水,说不定明天就没水了。
粮食还好一点,大不了吃草根啃树皮,以往灾年又不是没遇到过。
而且我就不信你们家里一点银子没有,你们这时候了不把银子拿去买粮食还留着干嘛?等死了带进土里去?
逃荒是最后实在没办法才会走的路,十人逃荒,有八九个都会死在路上,所以我劝大家要想清楚。”
赵国良的话让村民心情更加沉重,一些年纪大老人经历过好几次灾荒,每次灾荒都要死很多人。
张虎兰也在想办法,这水源可是大问题,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像这个天气要是断水,估计两三天就会有人脱水而死。
她在脑子里搜寻可能会有水源的地方,然后她就想到她抓蛇的那条大沟。
以前山上长期有水流下来,说明山上是有水的。
她也在原身记忆里得知半山要有个大洞,山上的水就是从那洞里流出来的。
张虎兰觉得那山上很可能有溶洞,有地下水。
于是张虎兰开口道:“里正叔,要不去山上看看。”
赵国良问:“去山上?去哪个山上?”
“就是山上有水的那座山,山下不是有条大沟吗。”
有村民说道:“可那山上现在不是也没水了吗?”
“是没水了,所以我们去看看。”张虎兰说,“水是从半山要那个洞里流出来的,咱们想办法钻进洞里去看看。那里以前有水,说明有水源,咱们看看里面的水是不是流到别处去了。”
又有村民接话,“那洞虽然不小,但也进不去人啊?”
“那就想办法把洞口扩大些,咱们不能干等着。”
“可以去看看。”赵国良点头道:“虎兰说得没错,咱们不能干等着。”
赵国良开口问:“明天哪些人愿意一起上山的?”
赵国良问完,没人说话。
过了一会儿有村民说道:“干旱这么久,哪里会有水?去了也是白耽误工夫。”
然后又有村民说道:“算了,我还是带着家人去城里吧。再待下去,不是被饿死就是被渴死。走出去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
赵国良的脸色不大好看,“你们非要走,我也不拦着,只是再次提醒你们想清楚。”
赵国良最后直接点名,“刘永全、汪林、大军,还有周大山、铁柱,你们明天跟我上山。”
“行了,都散了吧。”
众人散去,所有人都心事重重。
缺水又缺粮,这是天要亡他们呀……
回家的路上,王氏在教育张虎兰,“你这丫头,现在气性咋这么大?赵黑狗就那人,你跟她较什么劲?你这脾气要改改,不然以后还怎么嫁人?”
“好好好,我改我改。”张虎兰答应得很是敷衍。
回到家,张大花和大丫她们已经把饭煮好,王氏跟张老汉说了水井快要断水的事儿。张老汉顿时就急了,“这可怎么办?里正有没有想出办法?”
张虎军说道:“爹,大妹给出了主意,说让去山上看看,就是常年流水的那山。里正说明早带几个人上山去看看。”
今晚这顿饭,几个大人吃得不是很香,晚上都翻来翻去睡不着。
不只是张家,今晚村里就没多少人睡着觉,都在想要是没水了可怎么办。
半夜的时候,村子里传来争吵声,将整个村子的人都吵醒。
张虎军和张虎兰都跑出去看,原来是几个村民在抢水。
有村民哭出声,“井里没水了,这可怎么办?”
张虎军跑到井口,拿过一个村民手里的火把往井里看。
井里真的已经没水了,就只剩下井底一点混浊的水。
张虎军心里也慌了,一点水都没有,这下可怎么办?
赵国良也赶了过来,看过井底后开口道:“不能等了,现在就上山找水去。”
赵国良立即让昨天被点名的几人回家拿东西。
铁锹、锄头、柴刀、錾子、锤子、绳子都带上。
张虎兰说道:“里正叔,不急这一两个时辰,等天亮了再去吧。
你们现在去,黑灯瞎火的什么都看不见。
要是打火把也危险,现在天气这么干,很容易失火,要是把山烧起来可就麻烦了。”
赵国良想想觉得张虎兰说得对,万一失火把山给烧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那好,那就等天亮了再上山。”
赵国良来你忙道:“走,快去迎接县令大人。”
村民扔下手里的锄头,呼呼啦啦跟着赵国良往山下走。
吴德用哼哧哼哧往上爬,边喘气边问身边的衙役:“田五……你说本官……每天……都这样……爬……爬一遍……,本官这……身上的肉……能不能减……下去啊……”
田五回道:“大人,您确定您能坚持每天都爬一遍这山?”
吴德用双手撑着膝盖,有歇了口气才说道:“要是真能减下去,本官应该能坚持的吧?”
“你们夫人现在越来越嫌弃我胖了,现在三天才让我吃一顿肉。我要是再这么胖下去,我觉得你们夫人很可能连油腥都不让我碰了。”
“草民见过县令大人……”
赵国良带着村民下来,见到吴德用后连忙磕头行礼。
吴德用挥手道:“你们都起来吧。你们下来干啥?会不会耽误你们干活?”
赵国良忙道:“没有没有。大人您有事让人通知一声就是,怎么还亲自上山了?山上路不好走,要是把大人给摔着可怎么办?”
“无妨无妨,要是摔着了那也是本官自己问题,与你们无关。”
吴德用看向赵国良,问道:“你是这里的里正?”
赵国良回答:“是的,大人。”
“嗯,很不错。你把村子管理得很好,要是所有村子都能像你们一样,那本官可就轻松多了。”
赵国良道:“多谢大人夸奖。我们这也是被逼的,要是自己不想办法,那饿肚子的还不是自己。大人日理万机的,我们也不能什么事情都去麻烦大人。”
“听说帮你们找到水和吃的是个女子,人呢?本官瞧瞧。”
赵国良连忙在人群里寻找张虎兰,“虎兰,快过来,大人要见你。”
这对普通村民来说,县令大人召见可以说是很大的荣幸。
张虎兰子啊人群最后面,听到点名自己,她只好上前。
赵国良把张虎兰推到吴德用面前,说道:“大人,这次我们村可多亏了虎兰,不然我们村子连喝的水都没了,估计全村都要逃荒去了。”
吴德用点头,“嗯,是很不错。把能救命的食物告诉大家,让大家都能有口吃的,你的胸襟比一般男人都要宽广,本官相信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这样。
大部分人要是这个时候发现能吃的东西,肯定是保密。然后偷偷挖回去给自家人保命。
很不错,你真的很不错。要是本官夫人见到你,应该会很欣赏你。”
“承蒙大人夸奖,这都是民女应该做的。都是乡里乡亲的,大家就应该互相帮助。”
吴德用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好,邻里之间,是应该相互帮助才对。”
“走,本官去看看你们挖葛根。也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这东西,要是有的话,本官让他们全都上山去挖。”
吴德用边走边说,“朝廷知道大人日子困难,朝廷拨了救济粮下来。朝廷也安排了工部的匠人来打井,不日应该就会到,大家再坚持坚持。”
村民听吴德用说朝廷要发救济粮,心里更有了着落。山上这么多葛根我回去能吃上一阵子,要是朝廷再发放点粮食,他们肯定能熬过这一个来月。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赵国良和村民都连声说着感谢的话。
张虎兰觉得这胖子县令看着一副贪官的模样,没想到还是个好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