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喜提娃?我这灾年怎么过张虎兰张虎军全局

穿越喜提娃?我这灾年怎么过张虎兰张虎军全局

不是月亮惹的祸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没事儿就好。”赵国良坐在床沿上,又问道:“虎兰说你找我?”张老汉叹了口气,开口道:“是有件事要麻烦你。我们家打算分家,请你做个见证。”赵国良惊讶道:“这好端端的为何要分家啊?”张老汉又叹了口气,“唉,我们年纪大了,这家早晚也是要分的,干脆早点分了算了。今后他们都各自想办法谋生活,自己当家做主。也让他们知道这家好不好当。”赵国良又打量了屋里众人一遍,他也不好具体问是因为啥事儿要闹到分家。不过分家也是常事,家里老人一死,家里兄弟都是要分家的。与其父母死后兄弟争家产,还不如早点分了好。赵国良就问:“那你们打算怎么分?”张老汉说道:“家里算上灶房一共七间房,到时在东头再搭个灶房,八间房。”“我和老婆子住一间,堂屋算公用的。他们兄弟俩一人三...

主角:张虎兰张虎军   更新:2024-11-15 09: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虎兰张虎军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喜提娃?我这灾年怎么过张虎兰张虎军全局》,由网络作家“不是月亮惹的祸”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没事儿就好。”赵国良坐在床沿上,又问道:“虎兰说你找我?”张老汉叹了口气,开口道:“是有件事要麻烦你。我们家打算分家,请你做个见证。”赵国良惊讶道:“这好端端的为何要分家啊?”张老汉又叹了口气,“唉,我们年纪大了,这家早晚也是要分的,干脆早点分了算了。今后他们都各自想办法谋生活,自己当家做主。也让他们知道这家好不好当。”赵国良又打量了屋里众人一遍,他也不好具体问是因为啥事儿要闹到分家。不过分家也是常事,家里老人一死,家里兄弟都是要分家的。与其父母死后兄弟争家产,还不如早点分了好。赵国良就问:“那你们打算怎么分?”张老汉说道:“家里算上灶房一共七间房,到时在东头再搭个灶房,八间房。”“我和老婆子住一间,堂屋算公用的。他们兄弟俩一人三...

《穿越喜提娃?我这灾年怎么过张虎兰张虎军全局》精彩片段


“没事儿就好。”赵国良坐在床沿上,又问道:“虎兰说你找我?”

张老汉叹了口气,开口道:“是有件事要麻烦你。我们家打算分家,请你做个见证。”

赵国良惊讶道:“这好端端的为何要分家啊?”

张老汉又叹了口气,“唉,我们年纪大了,这家早晚也是要分的,干脆早点分了算了。今后他们都各自想办法谋生活,自己当家做主。也让他们知道这家好不好当。”

赵国良又打量了屋里众人一遍,他也不好具体问是因为啥事儿要闹到分家。

不过分家也是常事,家里老人一死,家里兄弟都是要分家的。

与其父母死后兄弟争家产,还不如早点分了好。

赵国良就问:“那你们打算怎么分?”

张老汉说道:“家里算上灶房一共七间房,到时在东头再搭个灶房,八间房。”

“我和老婆子住一间,堂屋算公用的。他们兄弟俩一人三间房。老大得东头,老二得西头。”

张老汉随后问王氏,“老婆子,家里还有多少银子?”

王氏说道:“加上前两天卖药的,还有两千一百三十文。”

张老汉道:“那药是大妮儿和老大他们挣的,多少钱?拿出一半给大妮儿,这是她自己的。”

“那天卖了八百文,应该给大妮儿四百文。”

王氏数出四百文钱给了张虎兰。

张虎兰立即接到手。

张老汉又继续说,“现在还剩一千七百三十文,老大老二各分八百文,剩下一百三十文,咱们自己留着。”

“家里的田产,他们兄弟俩一人一半。家里的锅碗瓢盆儿桌椅板凳和犁头农具,兄弟俩全都一人一半。”

张老汉看向张虎兰,说道:“大妮儿,家里的家产没有你的份儿,这分家产也从没分女儿的先例。”

“爹,我不需要。”张虎兰犹豫了一下,然后开口道:“爹,要不我还是搬出去找地方住吧。我不想因为我,让爹娘和大哥为难。家里本来好好的,我一来就闹得家里分家。”

张老汉摆手,“和你没关系,这事儿我早就在考虑了,只是借今天说出来而已。”

既然老爹都这么说了,张虎兰就没再说啥。大不了以后把老两口接到自己家住。

她已经决定了,等把吴县令的差事办了,要是能拿到几两银子,她立即就自己盖几间屋子搬出去。

就算分了家,以后还是和张虎兵两口子在一个屋檐下,她省得闹心。

张老汉又开口:“家里的粮食……”

张虎兰立即出声:“爹,上次我买的那些米可不能拿出来分了,那是我买的。”

既然都这样了,她才不要便宜张虎兵两口子。

除非她们改了性子,不然以后有啥好处都没他们两口子的份儿。

张老汉点了头,“是,你买的那些不动,是你的东西。”

王氏开口道:“不算大妮儿买的那些,家里还有三十多斤糙米的样子。”

张老汉就开口,“老大老二各分十五斤。以后我们老两口吃饭,就在他们兄弟两家吃,一家吃一个月。”

张老汉把该说的都说了,然后问王氏,“老婆子,你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王氏道:“还有今天分的葛根,先把大妮儿的分出来,然后他们兄弟俩再分。”

张老汉点头,“是应该这样。”

张老汉随后看向张虎军和张虎兵,问道:“你们有什么要说的没?”

张虎军和李氏没意见。

张虎兵和向春花开始是不想分的,但听到房子一人一半,田产也能分一半,最主要的是还能分八百文钱,两口子就心动了。


—说到二房两口子,王氏就气不打—处来,李氏也是—副溢于言表的神情。

张虎兰道:“他们不会是又去向家了吧?”

李氏低声道:“老二媳妇儿把昨晚分的粮食拿了—半去她娘家了。”

张虎兰也是没话可说,“随便他们,反正是他们的粮食,他们爱给谁给谁。但是以后没了吃的,我可是不会给他们—颗米。”

“对了,咱们的粮食他没动吧?”

李氏张大花道:“没有,我和小军—直看着呢。小叔是想进屋去看外面粮食的,但门锁着,他没进得去。”

张虎兰笑道:“不错不错,可得把外面的粮食看好,不然都得被那败家玩意儿给糟蹋了。”

张小兵听到张虎兰的话,把头埋得低低的,降低存在感,不想让张虎兰注意到他。

可张虎兰却偏偏找上了他。

“小兵,你咋没有跟你爹娘去你外婆家呀?”

张虎兰接着就—脸恍然道:“哦……我明白了,你是不是知道我们晚上要吃肉,所以没去呀?”

张小兵把头埋得更低了些。

李氏戳了张虎兰—下,然后喊了声张小兵,“小兵……”

张小兵抬头看李氏,见李氏朝他眨眼睛,张小兵就看向张虎兰,然后开口喊道:“大姑……”

张虎兰哈哈大笑:“行啊!男子汉能屈能伸,以后是个能干大事的。”

张小兵问:“能屈能伸是啥意思啊?”

张虎兰就说:“这能屈呢,就是你现在这样子,你心里肯不想喊我大姑,但为了能吃肉,还是喊了。这能伸呢……”

张虎兰想了下说,“就比如昨天,你看到你娘被我欺负,就站出来帮你娘,这也算是能伸的—种。”

张小兵怔怔的看着张虎兰,然后又低声问:“大姑,你不生我气吗?”

“我为啥要生你气?”

张小兵说,“我昨天推你了。”

张虎兰笑道:“你还是个孩子,我至于和你生气嘛?而且你是帮你娘。如果看见自己娘亲被人欺负都无动于衷,那我才会看不起你。”

张小兵双眼绽放出光芒:“大姑,那我是对的是吗?”

“是,你是对的。”张虎兰笑盈盈的说:“保护父母、孝敬父母都是应该的.但也不能愚孝知道吗?”

“啥是愚孝?”

“愚孝就是你爹娘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只要是你爹娘说的,不管对不对你都相信,你都按照你爹娘的意思去做,这就是愚孝。

你要有你自己的思想、有你自己的判断,你要自己去思考她们说的话有没有道理;什么都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这样是不对的。”

张小兵听得似懂非懂,但大概意思他听明白了。—句话就是不能什么都听爹娘的。

张小兵觉得小孩子就应该听爹娘的话,但他又觉得张虎兰说的也很有道理。

“大姑,你好厉害,懂这么多道理。”

“哟呵,这都拍上马匹了?”

张虎兰笑道:“看在你拍我马匹的份儿上,今晚多奖励你—块肉。”

张小兵咧嘴笑道:“谢谢大姑!”

王氏听见姑侄俩的对话,脸上也有笑意。她还担心张小兵留下吃晚饭张虎兰会有意见。

王氏现在虽然对张虎兵两口子有些不待见,但张小兵是自己孙子,当奶奶的哪儿能不心疼孙子?有肉当然要给孙子吃。

早上张小兵是要跟向春花她们去向家的,但王氏想到今天要吃肉,就悄悄和张小兵说了,张小兵就没跟着去向家。

张虎兰对王氏说道:“娘,小兵还行,没有被教歪喽。”

王氏道:“基本都是我带大的,跟我的时间比跟她娘的时间多,能歪吗?”


王氏去给张虎兰母女收拾屋子,以前张虎兰住的屋子现在是张大花在住,张小军和张家二房的儿子张小兵住一个屋。

张虎兰也才想起原身还有个弟弟,可是没看见人。

张虎兰问道:“娘,小弟呢?”

王氏道:“陪你弟媳回娘家了。”

“爹的腿摔了,他怎么不在家?是弟妹娘家出什么事了吗?”

王氏说起小儿子和小儿媳妇,脸就夸了下来,“说是老二岳丈生病了,去照顾岳丈去了。”

李氏见婆婆脸色不太好,就连忙把话题扯开,开口道:“娘,让大妹住她原来的屋吧,大花去和我睡,让小军和他爹睡。”

张虎兰看了眼李氏,家里好像有事情,但现在不好问。她也看出王氏的脸色很不好,还是等回头再问李氏吧。

于是张虎兰开口道:“嫂子,那麻烦你们了,也委屈大花和小军了。不过你们放心,等我挣到钱就给家里盖大房子。”

李氏笑了笑没说什么,她能让大花把屋子让出来,已经是她能做的了。

家里现在这情况,她心里是真不愿意张虎兰留下的。

一下多了四张嘴吃饭,她都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该咋过了。

但公婆都让小姑子一家留下了,她能说什么?

李氏虽对张虎兰没什么好感,可又同是女人,现在还带着三个孩子,她心里也还是有些同情张虎兰的。

张大花、张小军姐弟俩心里没什么想法,和小姑不熟,爷爷奶奶让小姑留下,她们更没什么说的。

晚上,煮饭时,大丫二丫三丫都抢着去帮忙干活,她们都知道自己现在是寄人篱下跟着外公一家过日子,她们要勤快点。

李氏打水淘洗野菜,大丫忙上前去帮忙,“舅母,您歇着,我来洗。”

张大花正准备抱柴火去厨房烧火,二丫把活给抢了。

张小军拿扫把准备打扫院子,三丫跑过去抢了扫把来扫。

张大花和张小军都有些发愣的看向李氏。

李氏叹了口气,都是苦命的孩子,三个丫头的心思她又怎么看不出来?

她心里倒是接受了张虎兰母女一些,就怕是些好吃懒做的,现在看来都不是。只要人勤快,一家人一起努力,日子也还是能凑合着过下去的。

晚饭就是米糊糊煮野菜,一人就半碗,李氏碗里要多点,有大半碗。

张虎兰把自己碗里的倒了些到李氏的碗里,“嫂子有身孕,要多吃些,不然孩子没营养。”

李氏连忙挡住碗,“大妹你自己吃吧,我够了。”

大丫二丫三丫左看看右看看,让都端着碗往张老头和王氏的碗里倒糊糊。

王氏连忙阻止,“你们都自己吃,你们也还在长身体。家里现在就这情况,每个人都只能吊着命。”

虽然只有半碗糊糊,但大丫她们三个都吃得异常知足。

在陈家时,家里的好东西都是紧着陈大宝,现在家家缺粮,陈家也没饿着她们大孙子。

三姐妹都小口小口的喝着,要是大口喝的话,两口就没了。

吃得慢点,会让肚子觉得吃了好多东西一样,这样应该就能少饿会儿。

吃过饭,大丫就立马把碗筷收拾了去洗。

三个孩子的表现,王氏和李氏都看在眼里。

晚上躺在床上,大丫二丫睡一头,张虎兰和三丫睡一头。

三丫小声的问:“娘,咱们以后就住在外婆家了吗?”

张虎兰也小声的问:“怎么?你不想住外婆家啊?”

三丫摇头,“没有,只要和娘在一起、有饭吃就可以了,住哪里都行。”

张虎兰又问大丫二丫,“大丫二丫,你们呢?”

大丫二丫回道:“我们也一样,只要和娘在一起就好。”

“你们放心,娘不会委屈你们的。等娘挣了银子,你们要不想和外婆、大舅她们住一块儿,娘就买地盖一套自己的房子。”

“不过不会离开太远,也在这村里。娘欠你们外公外婆的太多,以后娘要还她们的养育之恩。”

张虎兰顿了下,然后又说,“你们也不要觉得自己寄人篱下,要是有人说什么,你们告诉娘,娘带你们离开就是。”

王氏准给张虎兰松把扇子来,走到门边正好听到母女间的谈话。她叹了口气,往后退了几步,将脚步放得重了些,又走到门口说道:“妮儿,我给你们拿把扇子来。”

张虎兰立即起身,走到门口接过扇子,“谢谢娘!”

屋里很黑暗,但王氏还是盯着女儿看了好一会儿才转身离开。

回到里屋,王氏道:“老头子,你以后对妮儿她们说话多注意些。”

“怎么了?”

王氏轻轻叹气,“唉,这孩子真的变了,也许是为人母了吧,心思多了。你也看到了,大丫她们三个说话做事都小心翼翼的,她们怕说错话、做错事,应该是怕被赶走……”

“行了,知道了,赶紧睡吧。”

第二天一早,张虎军就挑着水桶去村里老井打水。

村里人现在都是限时打水,哪几家什么时辰打水都是规定了的。

大丫二丫三丫听到动静就赶紧从床上爬了起来,然后去帮忙干活。

早饭肯定是没有的,一天就两顿饭。

上午巳时一顿,下午申时一顿。

张虎军挑完水,然后与张小军背上背篓上山砍柴,李氏和张大花就去山脚下挖野菜。

“大哥,我和你们一起去。”

张虎兰带着大丫她们三个跟上张虎军他们。

张虎军也没说不让去,现在一起吃饭,都要干活。

出村子的时候,有不少村民也都再往村外走,都是去挖野菜的。

见张虎军后面跟了这么多人,张虎兰好几年不回娘家,有些村民都不认识她了。

有人就调侃,“大军,你家怎么多出这么些女人啊?你家好像也没啥亲戚,该不会是你在外面养的小吧?现在没吃的了,找上门来了?啧啧啧,这几个女娃长得倒是不赖,要不咱们做亲家,匀一个给我儿子当媳妇儿。”

张虎军扭头,眼神不善的看向那说话之人,“赵黑狗,你再乱说,信不信我……”

张虎军话还没说完,他手里的砍柴刀就被张虎兰抢了,然后就朝那赵黑狗砍了过去。

“你他娘的,满嘴喷粪,老娘砍死你……”

卧槽……

赵黑狗吓拔腿就跑,一起出村的村民也都吓了一跳。

赵黑狗跑远了骂道:“你这疯婆娘,脑子有病是吧?”

“还敢哔哔?”张虎兰提刀就朝赵黑狗追了上前去。

张虎军连忙上前阻止,“大妹、大妹别冲动……”

这要是真把人给砍了,那不得赔银子?

李氏和张大花和张小军都嘴巴微张,她们心里都是同一个想法,这小姑的脾气好大……

张虎军把张虎兰手里的柴刀抢了过来,张虎兰嘴上还在骂:“敢打老娘女儿主意,你他娘的是嫌自己活得太久了是吧?老娘告诉你们,谁敢打老娘女儿的主意,老娘就和谁拼命。”

李氏上前劝道:“大妹你别生气,算了,赵黑狗的嘴碎,村里人都知道,别和他置气。”

张虎兰也知道赵黑狗,都是在村里长大的,能不知道嘛。


张虎兰在路上遇到村里人,她们都笑着和她打招呼。

“虎兰……”

“虎兰睡醒了……”

张虎兰不知道这些人怎的对她这么客气,以前和这些人关系好像没这么好吧?

村里这会儿正热闹,山上的水已经引到了水井里,村民都在打水。

山上的水刚下来时很脏,树叶泥沙啥都有。经过前面的流水冲刷,现在的水已经很清澈了。

刚到村口,王氏她们就回来了。

“哥,田里怎么样?”

“有了水,收成肯定是有了,只是要减产不少。”

王氏接话道:“总比一点没有要强,只要有点收成,大家就能熬过去。”

往回走时,村里突然有孩子在大声哭喊:“快来人啊……”

“我阿奶晕倒了……”

“呜呜……呜呜……”

“求求你们救救我阿奶……”

孩子边喊边哇哇大哭。

有村民立即前去查看。

“是山子,山子奶奶出事了?”王氏忙道:“快,咱们去看看。”

山子名叫周山,今年才十一岁。爹娘前两年都死了,就剩他奶奶何氏带着他。

家里就一老一小,平日里饭都吃不饱,更别说现在这种情况。

何氏把东西都让给孙子吃,她自己已经两天没吃东西,刚才饿晕倒在了地上。

原身有关于何氏的记忆。何氏的人很好,对人总是很客气,从没和村里人有过口角。

村民将何氏抬到了床上,已经有人去喊赵国良了。

有村民说掐何氏的人中,张虎兰阻止道:“何婶子是饿晕的,掐人中不管用。”

张虎兰挤进去看了下,摸了摸何氏的鼻子,还有呼吸。

张虎兰就大声问:“谁家有糖没有,给化点糖水喂下去,应该能救回来。”

如今这时候,连粮食都没有,谁家还会有糖啊?

见没人回答,张虎兰就大声朝张虎军喊:“哥,家里有米汤,你快回去端碗来。”

“哦,好。”

张虎军连忙跑回去端米汤。

赵国良也很快赶了过来,问清情况后也只能叹气。

张虎军把米汤端来,张虎兰就让王氏把何氏的上半身扶起来,然后往嘴里灌米汤下去。

人还没有彻底晕厥过去,米汤喂进嘴里还知道往下咽。只是咽得少,流得多。

半碗米汤喂下去后,何氏的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嘴唇蠕动,“谢……”

山子看见阿奶睁眼,高兴得又哇哇哭了起来。

张虎兰说道:“山子你别哭了,别让你阿奶担心你。”

山子连忙止住哭声,只是眼泪还大颗大颗的往下掉。

张虎兰能听出何氏是在说谢谢,她轻声道:“何婶子,你别说话,多喝点米汤。你不用担心,没事儿的。”

整碗米汤都喝完,何氏的状态又好了些,只是全身无力,说话都没力气。

张虎兰把碗递给张虎军,“哥,再舀些来,这次稍微干一些。”

顿了下,张虎兰又说道:“多舀些来吧,山子应该也没吃东西。”

张虎军没有迟疑,又立即跑了回去。

这次过来时,张虎军端了两碗野菜糙米粥。

递了一碗给山子,山子看了看张虎军,又看向张虎兰,用衣袖擦拭了衣袖眼泪说道:“我不饿,给阿奶吃。”

张虎兰说道:“你快吃,免得你阿奶担心。你阿奶有这一碗就够了,她现在不能吃太多。”

山子犹豫了下,最后把碗接了过去,然后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

张虎兰继续给何氏喂饭,何氏闭口不吃,眼睛直直盯着周山。

“何婶子,你快吃。你不用担心山子,我们家里还有饭,山子没吃饱,一会儿去我们家吃。”

王氏也道:“老姐姐,你先顾好你自己。你省这一口,山子又能撑多久?你要是就这么走了,就忍心留下山子一个人在这世上?”

何氏眼泪簌簌往下流,“大妹子,我克夫克子,将一家人都克死了。前几年山子还太小,实在是放心不下;现在他也可以自己找食吃了,我要是再活着,我怕把他也克没了……”

这话不只是何氏自己说,村里也有不少闲话。

何氏早年死了男人,留下两个儿子。后来又死了大儿子,大儿子连个后都没有。前几年小儿子和小儿媳又死掉,这让何氏心里十分内疚。她也觉得是自己家克死了男人和儿子儿媳。

“何婶子,既然你觉得是自己克死了周大叔她们,那说明你是信命的。既然你信命,那你就应该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数。信命可以,但咱们不能认命;你应该好好活着将山子养大成人,看着他娶妻生子,然后抱重孙子。”

张虎兰看向山子,问道:“山子,你怕你阿奶克你吗?”

山子立即回道:“我不怕,我命硬。我要跟阿奶一直在一起。”

“何婶子你听到了,山子不怕你克。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可是山子唯一的亲人,你要是走了,他该多伤心?你忍心让他一个人无依无靠活在这世上吗?”

何氏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她又怎么放心让十一岁的孙子一个人在这世上……

“何婶子,你也别太担心。现在村里的水已经有了,田里的谷子还有救,到时多少还是能有点收成的。咱们把这段时间熬过去,日子会好起来的。”

村民都惊讶的看着张虎兰,她们都惊讶张虎兰太会说话太会劝人了。

赵国良看着张虎兰也频频点头。张虎兰也算是赵国良看着长大的,以前是个混不吝,虽然现在的脾气依旧不怎么好,但比起以前更懂事了些。

何氏在张虎兰的劝说下把野菜粥给喝了。村民见何氏已经缓过来,也都各自散去。

张虎兰她们离开时,让山子去家里吃饭。山子摇头说他已经吃饱了,他要在家陪阿奶。

回家后,张虎兰让张虎军又给山子拿了两根葛根去。

张老汉听说了何氏差点饿死,叹气道:“都是苦命人……”

吃饭时,所有人都很安静。

张虎兰在想何氏和山子家的情况,她也想到昨天听见一些村民的谈话,不少人家的家里已经没粮了。她犹豫了一下开口道:“爹、娘,哥、嫂子,要不把葛根的事儿告诉里正吧。”

“现在田里有了水,再有个个把月谷子就能收了。咱们家应该能撑过去,但是村里一些人家估计撑不过去。”

“都在一个村里生活了几十年,往上数几辈,谁家都沾点亲,总不能看着他们饿死。”


张小兵扑到张虎兰身上,拍打着张虎兰,“不准欺负我娘、不准欺负我娘……”

见张小兵拍打张虎兰,大丫她们三个也不干了。

三姐妹一起将张小兵给拉开,大丫紧紧压着张小兵的上半身,二丫压着张小兵的双腿,三丫则是用脚踢张小兵的屁股。

现场乱成一团,村民也都傻眼,这叫啥事儿啊?

赵国良看不下去了,叫了几个妇人把人都分开。

“虎兰啊,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回家关起门来出来,不要叫人看了笑话。”

张虎兰道:“里正叔,我不怕大家看笑话,我就是要让大伙儿都看看,这不孝子是怎么孝顺爹娘的。”

“家里有点啥好东西就往岳丈家拿。岳丈家有点什么事,比亲爹都重要。”

“我爹刚摔断腿,这王八蛋听说他岳丈感染了风寒,就立即跑去照顾他岳丈。我看他干脆改姓向好了,去向家当儿子。”

这点事儿,其实村里人都知道,又不是认识一天两天,谁家什么情况,村里人基本都知道。

张虎兰的话,让张虎兵的脸一阵红一阵青,“你有什么资格说我?你以为你能好到哪儿去?”

张虎兰又指着张虎兵的鼻子骂道:“我起码没让爹娘为我花钱娶媳妇儿,我也没把家里的东西往别人家拿。”

“我本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你开始可是老张家的儿子,爹娘真是白疼你了。”

“亏得爹娘以前把什么好吃的都留给你,没想到养出你这么个白眼儿狼……”

“够了……你们都给我闭嘴。都给我回家去……”

王氏开口了,她很生气。有对张虎兵的,也有对张虎兰的。

王氏觉得张虎兰不应该在大庭广众之下闹,这让老张家很丢脸。

赵国良也挥手赶人,“都别看了,赶紧都回去。一个个的,晚上都不吃饭了?”

村民都扛着自家的葛根回去,赵国良对张虎兰道:“虎兰你先回去,回头我再去找你。”

张虎兰点头,“好的里正叔。”

李氏上前拉了下张虎兰,“大妹,别气了,咱们先回家。”

王氏已经转身往回走了,张虎兰带着大丫三个和李氏跟上。

张虎军的脸色也很不好看,瞪了一眼张虎兵也转身走了。

向春花拍着身上的灰尘,双眼愤恨的看着张虎兰。她瞪了张虎兵一眼,“没用的玩意儿,连个女人都打不过……”

张虎兵吐了口唾沫,说道:“媳妇儿别生气,等回去看我怎么收拾她。还当以前小时候,想打我就打我?”

向春花道:“你今天必须给我个交代,不然我和你没完。”

“媳妇儿放心,一会儿我一定给你把气出了。”

一家三口也跟在后面往家里走。

王氏一进屋就回里屋了,张老汉见老伴儿拉着脸,就问:“怎么了?”

王氏呼出一口气,说道:“老二回来了,和虎兰打起来了。”

张老汉有些急,“那你快去把他们拉开啊?”

王氏气道:“拉什么拉,早打完了。”

“虎兰怎么样?伤到没有?她头上的伤还没好呢。”

“她没事,她把老二两口子给打了。”

张老汉以为自家听错了,“你说啥?大妮儿把老二两口子给打了?老二两口中都没打赢大妮儿?”

正说着,张虎兰和李氏她们到屋了,随后是张虎军扛着一筐葛根回来,最后是张虎兵一家三口。

张小军和张大花见爹娘和小姑脸色都不怎么好,然后又看见小叔一家回来,同样也是一脸怒气的样子,姐弟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