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将军在上,医妃她又攻下敌国了人气小说
现代都市连载
《将军在上,医妃她又攻下敌国了》中的人物江璃周淳风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古代言情,“馒头配雪碧”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将军在上,医妃她又攻下敌国了》内容概括:她得知自己在网文小说中被虐,气得心梗昏迷后穿入书里。与她有相同遭遇的他也来到这里,现实中不和的两人在书里成为盟友。他们共同与村民及主角团对抗。他面临被抓壮丁,向她承诺归来给她万丈红妆,她则让他放手去做。此后,她育儿、经商、施医术成鬼医圣手,他在沙场历经艰险为她拼出锦绣前程。...
主角:江璃周淳风 更新:2024-11-19 19:03: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江璃周淳风的现代都市小说《将军在上,医妃她又攻下敌国了人气小说》,由网络作家“馒头配雪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将军在上,医妃她又攻下敌国了》中的人物江璃周淳风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古代言情,“馒头配雪碧”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将军在上,医妃她又攻下敌国了》内容概括:她得知自己在网文小说中被虐,气得心梗昏迷后穿入书里。与她有相同遭遇的他也来到这里,现实中不和的两人在书里成为盟友。他们共同与村民及主角团对抗。他面临被抓壮丁,向她承诺归来给她万丈红妆,她则让他放手去做。此后,她育儿、经商、施医术成鬼医圣手,他在沙场历经艰险为她拼出锦绣前程。...
说着,转身在炕尾的柜子面上各抽了大中小三张红字:“这些红字是我当家的今日在家中养身子,闲来写写,想着说卖几个钱贴补家用,这不马上秋收,这几张婶子你拿回家用。”
胡婶子接过红字一瞧,不由得瞪圆了眼睛。
谁家秋收前后不得紧着买红字,寓意着五谷丰登好意头,往年他们家到镇子上买,写的可没这么好。
“可是珩哥儿他爹写的。”
江璃笑着点头:“婶子你也知,我当家的曾在族学书塾上过一年学,学识倒不见长,便是这字写得像样。”
“我瞧着是好,这字确实好,能卖好价钱。”
赵氏闻言,也凑近婆母身旁看,不得不说,周大哥的字比她家男人写得都要好。
“嫂子,这一张能卖几个钱?”
“昨儿个咱到镇上问了人家,说是大字三钱,中字两钱,小字一钱,我们想着应该是公道价。”江璃边说,边打量着胡婶子的反应。
倘若胡婶子觉得订价不合理,她便将价格往下调。
胡婶子闻言,乐呵呵的说:“是公道价,往年只有走商才卖到这个价,镇上的铺子大字得要五文钱。”
江璃挑挑眉,从古至今商品展现在哪,价格都不一样。
“谢谢婶子提点,晚些我到村里问问,可有需要买红字的,瞧瞧能不能卖出几张。”
江璃话音一落,胡婶子便道:“自然是能卖的,这个时候村里人家都没买红字呢,正正好让你们家赶上趟,回头我让大栓去给你宣扬,晚些便有人上你们这来买,不用你特意到村里跑一趟。”
“自然是好,多谢婶子了。”
“跟婶子客气了不是,这几张婶子便收下了。”
江璃笑笑:“当然。”
江璃和周淳风怎么也没想到,胡婶子家的大栓效率这么高,不过半个时辰,陆陆续续便有村民们到小木棚来问红字。
乡下庄户攒几文钱不容易,能卖便宜红字的走商一般不到村头走动,在镇子上买又贵出两三文钱。
当下在自家门口便有得卖的,谁家不紧着来买几张。
周淳风今日写的几百张,天黑以前全卖光了,速度快得连江璃都看傻眼。
以往大房不舍得点的蜡烛,这会子全点上,小木棚里亮敞得不行。
周淳风抱着安哥儿坐在门边,听着外边田间传来的蛙叫蝉鸣,回头瞥了眼在小桌上数铜板的女人。
枉他之前还担心她中暑,得!
白操心。
江璃算了算赚到的铜板刨除红纸和笔墨砚的成本,虽然赚不到几个钱,但只要再继续写,继续卖,指定能赚。
笔黑砚不用再买,只需买些红纸。
先前她听村民们说,走商不到村头卖货,现在他们十里屯的村民还有好几户没能买着,邻近的几个村子也是笔销路。
思及此,江璃喜滋滋的回头,视线与之狡然相撞。
荫公喽~
族叔在十里屯祭完祖,儿子就赶回村里接人,临走前特意过来看周淳风和江璃,做为长辈自是好生叮嘱小两口顾好小家,照看好孩子安生过日子云云。
江璃将事先准备的苍术和一根铁棍山药送到族叔手上,老人家还没见过如此原生态的草药,也不知道咋吃。
“族叔您放心,苍术药铺便有卖的,但我给您拿的是自个在山上摘的野生苍术,药用性更好。倘若您夜里睡不踏实,每隔个三五日泡几片吃下,对您老身体有益。”
老人家听到这,倒来了几分兴致,人老年纪大睡眠总是浅些。
周淳风也道:“是的族叔,连着多日有劳您老人家的帮扶,我们送不出啥厚重的谢礼,这便当是我俩孝敬您老的一番心意。”
“好好好,那我收下,但是这木头根子?”
“族叔可听过山药?”江璃笑问
“那是!”山药谁没听过。
家里儿媳妇偶尔到药铺买几片回来给他炖补汤,这玩意有便宜有贵,便宜的一两片干的也值二十文钱。
江璃点头道:“这便是铁棍山药,山药中最好的品种,很是滋补,不过我没来得及晒干,容易被误以为是木头根子。”
“您老拿回去,削了皮炖补汤吃对身体也有益处。”
老人家诧异的看着手里半截长的木头根子:“可当真是山药?无需晾干?”
“自家吃的便不用晾干,晾干是方便药材铺子做买卖罢了。”
如此甚好,瞧着虽不是厚重的礼,实则除了心意以外,比什么都厚重,正是他需要的好东西。
又过了几日,眼看下地基的时日快到了。这日,江璃和周淳风带上孩子前往镇子的泥瓦铺子订新房子的瓦片,顺道带上那十几根山药到镇子的药铺。再有田契和地契需紧着找保长落款,好的过阵子让周淳风跑一趟县城衙门。
十里屯是距离镇子最近的一个村子,步行也得花费半个时辰,好在走的都是平稳的泥路。若是能赶早,每天从后边村子会有专程到镇子的牛车,付一文钱便能坐上一个人。
小夫妻俩身上一人背着个小的,再轮流抱着大的,一路紧赶慢赶在晌午前可算是到了镇子。
因着手上提着那十几根山药,先找到镇上名头最响亮的康霖堂医馆药铺。
掌柜的眼瞅周淳风手里提来的山药,眼睛都快瞪直了,开药铺这么多年从未见过保留这么完整的铁棍山药根子。
在他们这个地方山药很是寻常,但都是懂行的人才能辨别,尤其是铁棍山药因其细长闻名,不少人挖着挖着便截断了完好的品项。
“这,可是铁棍山药。”
江璃和周淳风相视一笑,点头:“掌柜的好眼力,正是野生的铁棍山药,我当家的无意上山发现有那么几根,咱乡下人家吃不得这金贵的食材,便想着卖到药铺换点银钱,好得买些粮食回家。”
江璃自然不好说是她上山采的山药,在外人面前她一个女人能低调且低调。
掌柜的老眼打量面前这对乡下夫妻,穿着朴素到处都是补丁,再有妇人背上背着个半月多的孩童,左手右手再牵着一个。
一看便知道是家里日子不好过的,不由得老眼弯笑:“好好好,不错不错,品项顶好。”
周淳风嘴角轻勾,淡声问:“不知掌柜的这几根山药可能出个价?”
掌柜的听闻价格,立马敛起脸上的笑容,后知后觉的发现没收住性子,正色的清了清嗓子。
“那个,铁棍山药的确是顶好的滋补药材,不过咱家铺子昨儿个才收了几十根上好的山药,所以——。”
终于,赶在秋收前三日,房子已经建好多日的周家大房,择吉日顺利入宅。
按村里的习俗,入宅当天需得请上交好的村民们吃一顿,即使是一块馍。
大房在村里交好的人家,只有周二叔和胡婶子一家,再有这段时日帮忙盖房子的村民汉子。
江璃很厚道,买了一条五花肉和几块豆腐,再花点钱跟村里人的菜园里买了两颗大白菜和腌的酸菜,配上野菜做的炸丸子,早前腌好的酸脆白萝卜,在院子里开了三桌,大家伙热热闹闹的吃了顿小席。
不同于大房的热闹,老周家正处闹心的状态,一面眼红大房当真把新房子盖了起来,一面糟心前阵子卖的红字,林氏亏了二十几个大钱。
至于亏在哪,除了周老三写十个大字,便得浪费三四张不能用的红纸。再有周老三的丰字着实没有太大的卖相,愿意买他们家红字的邻村村民,都把价格压得死死的。
本该是三钱一张大字,压到了一文钱一张,有的一文钱都不愿要的,还不忘吐槽周老三的字写得如此撩草,没得贴在家里影响了一年的气运。
为此,周老三连着多日被林氏拎着棍子打得满院子找牙,用邻居的话来讲,现在的老周家用鸡飞狗跳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如今新房的房间多,江璃和安哥儿睡在主屋,周淳风和两个儿子睡在隔壁的次屋。之前在小棚没得选,一家人打横着躺,中间隔着三个孩子。
当下有得选,江璃自然不愿和周淳风睡在一张炕上,没得还以为是真夫妻。
秋收当日,寅时村子里便传来敲锣声晌,几大族堂开祠祭祖,除了外姓宗族不在本地的村民,十里屯各大本地宗族姓氏当家男子,纷纷赶往祠堂祭拜,愿祖宗庇佑今年粮食丰收。
周淳风出门的时候,江璃也紧着到灶房烧饭,熬一锅糙米粥,蒸了几个白面馍馍和二合面的馍饼。
前阵子花钱跟村民买了小篮子的鸡蛋,江璃水煮了五个,每人一个补充营养,又泡了小半升从镇上采买回来的绿豆,熬成甜汤,用井水冰镇。
秋收晌午日头正烈,没个降暑的绿豆甜汤,身体根本扛不住。况且大房只有她和周淳风两个劳动力,两亩半的地,紧着两日内收完,那得不停歇的干。
周淳风从祠堂回来,天已经蒙蒙亮起,夫妻俩一起在灶房吃早饭,孩子都还没醒。
“你晚些再到地里,不着急的。”周淳风交待道。
“好,一会我喊醒孩子吃了饭,再到地里找你。头一回收秧,你使镰刀的时候注意着些,咱晚一日收成也没关系。”
江璃担心周淳风不会收成,记得小时候跟爷爷奶奶回乡下探亲,正好赶上收秧的季节,见过地里收秧的农民不当心,镰刀划伤手脚的先例。
周淳风嘴角微微弯起,“好。”
等周淳风挑起镰刀出门,江璃进屋喊醒几个孩子,带他们洗漱吃早饭。然后,背上背着一个,手上抱着一个,再带着个小尾巴,母子四人前往地头找孩子他爹。
周淳风先到租用的半亩地收成,江璃带着孩子来的时候,他已经收了两拉,动作倒是麻利。
放眼望去,地里都是弯着腰身低头收秧的村民,个个紧着最快的时间将地里的粮食收成,来来往往的田间,没人注意周边路过的是谁。有的婶子大妈隔着田梗,即使不抬头也能拉着个大嗓门说说笑笑。
倒是有着另一番繁闹的烟火气息,江璃觉得自己好像挺喜欢这种接地气忙碌的小日子。
江璃把孩子都放下:“珩哥儿,你在这看好弟弟,娘和你爹一起干活。”
珩哥儿早上吃得饱饱的,这会子别提有多听话,乖巧点头:“嗯嗯。”
江璃拿起新买的镰刀,小夫妻俩紧着手头的活计,除了目光交流以外皆没说话。
时不时会抬头看一眼坐在地里玩耍的三个孩子,景哥儿相较皮实,好几次想爬到田埂都被珩哥儿从身后扯了回来。
安哥儿手上拿着周淳风闲时给做的木头玩偶,小嘴咿呀学语,用玩偶敲打着地面,要么回头敲两下二哥的屁股墩。
有了江璃的加入,晌午还没到,半亩地的水稻都收割完成。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