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锦绣朱允熥朱元璋最新章节列表》,由网络作家“岁月神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陛下!”蓝玉从武将之列中,昂首而出,朗声道,"臣,当仁不让!”说完,看着殿中群臣,满脸傲气。他有资格骄傲,在大明开国诸将老去之后,他屡次征讨塞外,次次都是大胜而还,打得北元闻风丧胆。“陛下万寿在即,臣愿用伪元贼子之头,为陛下贺寿!”蓝玉说话铿锵有力。”好,就你了!”朱元璋淡淡的笑了几下,站起身,“传旨!”殿中所有人跪下,聆听圣训。“蓝玉为征北大将军,携神机,龙骧神威三大京营四万五千人出征,并节制边地卫所兵马。”说着,朱元璋看看蓝玉,“咱,叫秦王也听你的指派,他的兵你也可以用。记着,北元的贼子既然来,就一个都别让他们活着回去!”“臣,遵旨!”蓝玉抬头,余光看看朱允熥,微微的笑笑。朱允熥也对这个舅老爷,略微点头。“传旨!”朱元...
《大明锦绣朱允熥朱元璋最新章节列表》精彩片段
“陛下!”蓝玉从武将之列中,昂首而出,朗声道,"臣,当仁不让!”
说完,看着殿中群臣,满脸傲气。
他有资格骄傲,在大明开国诸将老去之后,他屡次征讨塞外,次次都是大胜而还,打得北元闻风丧胆。
“陛下万寿在即,臣愿用伪元贼子之头,为陛下贺寿!”蓝玉说话铿锵有力。
”好,就你了!”朱元璋淡淡的笑了几下,站起身,“传旨!”
殿中所有人跪下,聆听圣训。
“蓝玉为征北大将军,携神机,龙骧神威三大京营四万五千人出征,并节制边地卫所兵马。”说着,朱元璋看看蓝玉,“咱,叫秦王也听你的指派,他的兵你也可以用。记着,北元的贼子既然来,就一个都别让他们活着回去!”
“臣,遵旨!”
蓝玉抬头,余光看看朱允熥,微微的笑笑。
朱允熥也对这个舅老爷,略微点头。
“传旨!”朱元璋又道,“出征之前,皇嫡孙吴王代咱检阅三军,以壮军威!”
朱允熥大喜,“臣,谢陛下隆恩!”
除了政事上朱元璋开始相信自己,在军事朱元璋也开始有心的塑造自己。
跪着的朱允熥余光看到金色的龙椅,知道距离那个位置,又近了一步。
~~~~~
如今大明对于北元有着战略性压倒的军事优势,北元根本不敢打动大规模的入侵,这次侵犯边关,大概也是大明的经济封锁急了,要打开封锁口,出来抢东西。
大明不但军事上压迫,经济上也压迫,盐茶糖铁瓷布等等中原产出的各种制品,一概不许跟北元交易。
所以尽管北元还有着庞大的骑兵体系,可日子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散朝之后,蓝玉回了府邸,没多久之后他身边的那一群淮西武将也都纷纷到场,蓝玉专门叫人整治了好酒好菜。
这些武人凑在一起,除了喝酒赌钱,谈论的就是怎么打仗。但是现在,蓝玉出征在即他们说的却是别的事。
”蓝大哥!“景川侯曹震,拿着酒杯说道,”你说,今儿老爷子对吴王.......是不是有那么点意思?“
”何止有意思?“鹤寿侯张翼开口道,”老爷子就差没直说,吴王是皇太孙了!“
话音落下,桌子上的武人们都纷纷笑了起来。
太子在时他们都是太子一系,太子不在了他们就失去了庇护。如今太子的嫡子,武将之首常遇春大将军的外孙,有望成为太孙,他们如何能不高兴?如何能不得意?
朱允熥的出身,注定他天然是这一派勋贵的期盼。爹是太子,母亲是常遇春的女儿,总比朱允炆那个庶出的皇孙身份要强。
莫说现在朱元璋栽培朱允熥,就算是将来朱允熥想要那啥,这些人,中也会有人挽袖子上去。
要不然,为何在朱元璋晚年之时,把这些不太服朱允炆的人,全宰了呢!
众人纷纷大笑,蓝玉捏着酒杯,也笑道,”老爷子不立三爷,立谁?既是太子嫡子,皇帝嫡孙,又是俺姐夫常遇春大将军的外孙。只有三爷才能服众,只有三爷才能让咱们爷们服气呀!“
”咱爷们哪个不是在常大将军手下效力过?哪个不是受过太子爷的恩惠?他娘的咱们还都沾亲带故,你们说, 要是不立三爷,立了别人,咱们服吗?“
”蓝大哥说的是!“
”大将军说的是!“
众人纷纷点头,这些头脑简单的武夫,蓝玉的话算是说到他们心坎里去了。
他们不想那么多,就是认亲不认理。无论是身份上,还是血缘上,他们都和朱允熥亲,所以就认吴王。
”不过,现在还没定下来,嘴上都带着把门的,别出去瞎咧咧!“蓝玉收敛笑容,对众人正色道,”只要老爷子没开口,这事就不算数!“
众人点头,这点心机还是有的。
”况且多少双眼睛都在背地里盯着三爷呢!“蓝玉又道,”不能给人落下把柄,但是咱们这些人,必须要维护三爷,明白吗?“
"那是自然,咱们以后的身家富贵还指望着三爷呢?”
“三爷是太子爷的嫡子,咱们必须维护。”
“谁他妈敢跟三爷扎刺儿,老子剁了他!”
武将们说啥的都有,蓝玉眯着眼睛喝了一口酒。
他的脑中浮现出一个人,一个太子在世时候,他就极力让太子防备的人。燕王,朱棣。
众人正乱哄哄的喝着,管家进来。
这管家原来是蓝玉身边的亲兵,伤了腿脚上不得马,才在府中当了管家。
“将军!”当了管家还是军人作派,不喊老爷喊将军,“二少爷来了!”
“他来了你干什么,让他 进来吃酒就是了!”蓝玉纳闷道。
管家口中的二少爷,就是蓝玉的外甥,常遇春的儿子,继承了公爵之位的常升。
“二少爷找您有事!”管家小声道。
“你们几个喝着!”蓝玉扔下酒杯,走了出去。
偏厅中,常升正在喝茶。
他面目和常遇春有些相似,手长脚长宽肩膀,一看就是骑马射箭的好汉子。
”老舅!“见蓝玉进来,常升赶紧说道。
”啥事?神神秘秘的!“蓝玉从小算是被常遇春和姐姐带大,所以和姐夫一家感情极好,对常家兄弟,比自己儿子还要看重。
”给你的信!“常升小声道。
”谁?“蓝玉急闻。
常升没说话,比划了一个三的手势。
他常遇春之子,算是大明勋贵中身份最显赫的人物。对于皇帝的性格,也颇为了解。
蓝玉他们在密室中吃饭自然没有耳目,可这是蓝玉家的偏厅,到处都有下人。而老爷子那神出鬼没的锦衣卫,让他们不得不小心。
蓝玉摆摆手,所有下人都退下,走远。
打开信,仔细的读了起来。
”舅公蓝玉亲启!“
信,是朱允熥用晚辈的口吻写的,让蓝玉笑了起来。
”皇爷爷万寿在即,此次出征务必要竟全功,不但要胜还要胜的漂亮。“
”朝中不知多少人眼红嫉妒您的功绩,所以熥儿多嘴,缴获金银牛马等战利品,不能私分。若抓获北元贵族女子,当安全带回大明。“
”舅公直爽豪迈之人,可有时候在别人眼中,却是桀骜骄纵。熥儿请舅公,谨慎言行,千万不可授人话柄!“
”说的什么?“
见蓝玉看完,把信放在火上烧着,常升问道。
蓝玉是胆大包天之人,什么事都不放在眼里的,除了太子朱标之外从没有人叫他收敛过言行,现在被一个小孩子敦敦告诫,他是既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温暖。
”三爷让俺谨慎言行,别给人留下把柄!“
”他是长大了!“常升笑道,”开始操心起长辈来了!“
~~~
不知道蓝玉能不能听进去。
千万要听进去,不然浪费了我一片苦心。
站在院子中,朱允熥遥望夜空。
朱元璋要杀人,才不会问你是谁,有多大能耐。他杀人,都是目的性的。
原本时空,太子一死,立了朱允炆为皇孙之后。蓝玉的罪名一夜之内就多了无数。
私分战利品,结党营私有不臣之心。
不守臣礼,侮辱北元皇妃,睡了北元皇帝的女人。
因为边关城门落闸他进不去,扬言血洗边关。
蓝玉的桀骜不是一天两天了,之所以朱元璋那样性格的人能容忍他到今天,不是因为他多能打,而是因为他和太子朱标的关系。
朱允熥收回目光,心道, ”该说的都说了,看他自己!“
自己是想要那个位子,但自己也不想要一个桀骜不驯的蓝玉。
为人臣要有为人臣的样子,他的告诫是种保全,更是一种提醒。
假若朱元璋认为自己驾驭不了蓝玉,桀骜的蓝玉也一样要死。
“元贼初次冲锋,被我明军火器击退。但是稍纵之后.......”
太和殿上,朱允熥还在大声地念着,他的身边从皇帝朱元璋到那些一生征战的老臣们,围成一个圈子,静静的听着。
“稍纵之后,贼酋月鲁帖木儿亲自带兵而来,近万骑兵分三面冲锋,铺天盖地........”
此时,朱元璋一声大喝,“宰了那叛逆的小人!”
~~~~~
如果此刻从天空俯瞰战场,倒品字形的明军阵地,如同海上的孤舟,在狂风暴雨之中,颠簸起伏。
无数,真的是无数。
怪叫着的骑兵在漫天黄沙中杀来。四面八方他们无处不在在。
咚咚咚咚,急促的大明战鼓之中。
军官们的号令之下,方形的阵地一边射击一边变成了圆形。
弩箭,弓箭,火炮。
黄沙之上,鲜血随风飘散。
但是这次敌人从四面八方过来,明军的火器难以集中。
嗖嗖嗖,马背上的骑士跟随着战马的节奏,拉弓射箭。
明军将士竖起了盾牌护住头脸,零星的箭枝穿过盾牌的缝隙。
倒下的明军男儿咬着牙没有发出任何痛苦的呐喊,在盔甲上把箭折断,继续站了起来。
“大明!”
一个年轻的男儿,脖颈上的血,泊泊的流着,他的嘴里发出最后的怒吼,然后圆睁双目,不甘的倒下。
噌,蓝玉从马扎上站起来。
大步流星走到军鼓的边上,推开因为敲鼓而有些脱力的士卒。
健壮的手臂,拿起那敲鼓的大锤。
咚!
咚咚!
咚咚咚!(这是画面描写呀,不是水呀!)
大漠风渐起,黄沙吹打着他满是风霜的脸庞。
塞外刀子一样的 风中,蓝玉没戴头盔,满头的须发随风飘舞,像是一头咆哮的雄狮。
咚咚咚咚!
鼓声如暴风骤雨,鼓声如天上的惊雷。
蓝玉张开嘴,伴随着鼓声大喊。
“儿郎们,杀虏哇!”
~~~~
“竖枪!”
明军阵地中,军官们在敌人的骑兵即将撞击的一刻,齐声呐喊。
地上,那搁置的丈长的大枪,如林一般竖立起来。
咔嚓!
敌人的战马撞上了明军的枪林。
长枪被巨大的冲击力折断,战马的胸口出现一个巨大的狰狞的血洞。
或者战马上的骑士被长枪穿透,当场毙命。
轰!
这是骑兵撞击步兵方阵发出的轰鸣。
奔腾的战马当场撞飞了几个明军士卒。
马上骑士的弯刀,擦着大明男儿的脖颈而过。
鲜血和头颅飞上天空。
“娘阿!”
这是被撞飞的士兵,胸骨碎裂后发出撕心裂肺的呼喊。
“杀鞑子!”
这是军官,在竭尽全力维持骑兵冲击之下的阵线。
明军的长枪之下,元军死伤惨重。个别的元军冲进了明军的方阵,但是失去速度之后,被怒吼的明军扯下战马。
年轻的士兵们疯狂的挥舞着手中的铁斧,像是儿时和父辈在田间劳作一样,拼命的在敌人身体上刨着。
“大明!”
怒吼声中,一队明军健壮的精锐手持长矛从队列中杀出,直刺马上的骑士。
四面八方冲锋而来的元军像是浪潮,但是明军的圆形方阵,却是浪潮之中岿然不动的礁石。
砰砰!
方阵中一些短小的火炮开始开火。
无数的铁砂碎片从炮膛中出来,无孔不入。
爷俩说要在街上吃蒸饺的话音落下,边上跟着的大内侍卫廖家哥俩给旁边一个眼神。
几个外围的侍卫快步朝摊子走去,冲着那些正在吃喝的食客们一亮腰里锦衣卫的虎头腰牌,嘴里笑呵呵的吐出一个字。
“走!”
顿时,几张摊子清了出来。
这年月,谁能惹得起锦衣卫呀。
随后,一群侍卫假装成百姓,往小马扎上一坐,围成一个圆形,中间要保护的地方,空了起来。
朱允熥扶着朱元璋走过来,“爷爷,您坐!”
“咱还没七老八十呢,不用总扶着,快叫菜,饿了!”朱元璋笑道。
“驴肉蒸饺两屉!”朱允熥挨着他坐下,对小贩喊,“一屉多少个?”
“客官一屉十二个,保您吃的饱!”小贩笑着端来两屉热气腾腾的蒸饺放在小桌子上,“酱油醋在这儿,你老想要花椒油,额外给一个钱!”
“拿来!”朱允熥大手一挥,不差钱。
朱元璋看看饺子问道,“我说,多少钱一屉?”
小贩拿来花椒油,倒在小碗里,笑道,“老爷子,咱这便宜,一屉十五个钱!”
“这还便宜?”朱元璋瞪眼道,“拳头大的包子才一个钱!”
“爷爷!”朱允熥心中好笑,对他说道,“饺子比包子精贵一点,卖的自然贵些!”
若不是穿越到这个世界,谁能知道朱元璋褪去帝王的光环之后,私下里竟然是这个可爱的模样。
不过也不稀奇,只有这样的帝王,才能做到从心里关爱民生,真诚的对百姓好。
“嘶!香!”朱元璋不管烫,直接扔嘴里大口的吃了起来,“蒜,来两瓣儿蒜!”
说着,又对朱允熥笑道,“你奶奶活着的时候,有次给咱擀面条吃。你说吃面是不是要就蒜,可是因为咱吃了蒜,大臣们上了折子。说啥身为人君,吃蒜有失体面!”
“不理那些书呆子!”朱允熥给朱元璋剥蒜,笑道,“吃面不吃蒜,味道少一半!”
“哈!”朱元璋大笑,“是这个理儿!”
爷俩埋头吃了起来,这驴肉蒸饺的味道还真不错。饺子皮是上好的白面,吃着筋道弹牙。肉馅是一个个饱满带着汤汁的肉蛋子,咬一口爆汁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小葱的香气。
“爷爷,您喝豆腐脑还是鸭血汤?”朱允熥吃的有些口干,问道。
朱元璋抬头,看看边上的鸭血摊子,刚想开口。随后目光看到豆腐脑摊子上,一个妇人带着两个孩子,正在卖力的忙活着。
两个孩子一大一小,一男一女,小闺女乖乖的在木桶里洗碗,大点的男孩帮着自己的母亲,在摊子上给客人盛着豆腐脑。
“豆腐脑吧!”朱元璋改口道,“咸口的阿!”
“两碗豆腐脑,咸的!”朱允熥喊道。
此时的大明都城是天下的中心,有着五湖四海的百姓定居在这里。所以食物口味上,无论是南北都能兼顾到。
豆腐脑分甜的,也分咸的。
其实两种都好吃,但要是朱允熥选,他还是选择甜的。
不是口味问题,而是生活习惯问题。
豆腐摊子的妇人见是个老人带着孙子要豆腐脑,赶紧亲手勺了两碗,然后加上黑色的木耳黄色的黄花菜,酱油汤汁一淋,端了上来。
白嫩如玉,颤颤巍巍的豆腐脑,一勺子下去视觉上赏心悦目,味觉上更是让人食欲大开。
这世界上好吃的东西很多,可越是贴近百姓的味道,才越是最真实的味道。
历史上下五千年,多少王公贵族的精美的菜谱遗失在岁月的长河里。唯有普通人的食物,一代代传承,养育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好吃!”朱元璋点头笑道,“嫩,滑!”
“多少钱?”朱允熥笑道。
那妇人在围裙上擦擦手,笑道,“三个钱!”
朱允熥从荷包里掏出三枚簇新的洪武通宝递过去,妇人笑呵呵的收了。
随后到一边,继续忙活起来。
“那个.....闺女!”
朱元璋这个岁数,叫这妇人一声闺女,挑不出毛病。
“您老有事儿?“妇人笑道,手上还在忙活。
“买卖咋样?”朱元璋一边吃豆腐脑一边问。
“托洪武老皇爷的福儿,如今市面太平,风调雨顺的,买卖好。卖一天豆腐,足够一家人嚼谷儿!”妇人笑着回道。
顿时,朱元璋的脸上就跟喝了二两蜜似的,别提多甜了。
他随口一问,就是百姓称赞,这样的话在他耳朵里,可比什么大臣们的奏折顺眼多了,也可信多了。
“爷爷!”朱允熥小声说道,“百姓心中有杆秤!”
“这话说的好!”朱元璋点点头,“别人说好都是假的,百姓说好才是真的!”
(感谢大家支持,惶恐之至,会努力的用作品回报大家)
(很多书友搞不懂朱允熥这个人物,我顺便科普一下。朱允熥是朱标的嫡次子,生母是常遇春的女儿。朱允炆是朱标的庶子,排行二,在朱标嫡长子去世后,成为庶长子,生母是吕氏。)
~~~~~~~~
“皇爷爷,喝碗粥吧!“
寝宫之中,朱允熥捧着一碗喷香粘稠,泛着光泽的粥笑道。
又是几天过去了,朱元璋的气色越发的好起来,老头不但彻底不咳嗽了,面色也红润了,还能时常出门走几圈。
这些天中,朱允熥直接就睡在了朱元璋的寝宫外面,衣不解带的照看。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朱元璋那些后宫的妃子们,都是交口赞叹。
白天,朱允熥外寝宫外接见臣子,处理政务,朱元璋不时的出言提点。
晚上,爷俩说会笑话,再各自睡下。
朱元璋嫌弃的看看粥,在龙床上皱眉道,”天天都是这玩意,能不能换换?“
”您现在身子还没好利索呢,太医说了不能吃太油,要清淡!“朱允熥吹了口气,喂朱元璋。
”不吃,一点味儿都没有!“朱元璋扭头,”起码给点咸菜呀!“
老小孩老小孩,朱元璋此刻就跟普通人家闹情绪的老人家没啥两样。
朱允熥无奈,对外面道,”拿进来吧!“
外面的宫人低着头,小心的把咸菜送进来,然后再低头出去。
这些宫人对朱允熥心中都是感激,皇帝脾气不好,尤其这几年更加暴躁。寝宫之中,不知多少宫人因为侍奉不力,直接被杖死。
这些天有吴王在这里,老皇爷心情高兴,宫人们也不用提心吊胆。
”普天之下,就没听说过哪个皇帝喜欢吃咸菜的!“朱允熥笑着,把切成细丝,用香油芝麻醋酱油拌过的芥菜丝,放在水里泡泡。
”普天之下,哪个皇帝像你爷爷我出身这么低,咸菜咋了?咸菜是好东西!“说着,朱元璋忽然大声叫道,”大孙,你干啥呢?那咸菜泡水里,香油都泡下去了,味道都没啦!“
朱元璋这样,不禁让朱允熥想起上一世,自己那个在病床上闹着要喝酒的爷爷。
把咸菜在粥里拌了拌,用勺子送过去,”香油太油腻,现在也要少吃。老爷子,您听话,吃吧!“
朱元璋皱眉把食物咽下,随后又笑起来,”他娘的,咱这一辈子没人敢管咱,到老了被孙子管上啦,哈哈!“
”再过些年,就是孙儿和您的重孙子,重孙女一块管你!“朱允熥继续喂着,笑道。
朱元璋微微一怔,随后大笑,”你小子现在媳妇都没有了,还说给咱生重孙子?“说着,上下看了朱允熥两眼,”是个爷们了,胡茬子都出来了。爷爷呀,该给你说媳妇喽!“
”那您给孙儿好好挑挑!“朱允熥笑道。
”你说,想要啥样的?“一说孙儿的婚事,朱元璋来了精神,笑道。
“娶妻娶贤!”朱允熥继续喂着他,“孙儿不想要啥国色天香,就想要一个心性像祖母和母亲那样的,会过日子,性子和善,大大方方的。”
朱元璋点点头,这话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后宫不少好看的嫔妃,可是在他眼里,媳妇必须是会过日子,会疼人,里里外外一把好手的女人。
就此时,黄狗儿过来禀报,”陛下,户部尚书傅友文,侍郎吴之玉等求见!“
”传!“朱元璋摆摆手。
顷刻之后,掌管大明财政的尚书和侍郎,还有度支司郎中等官员进来。
”臣等参见陛下!“
”臣等参见吴王殿下!“
”起来吧!“朱允熥放下碗,笑道,”给他们赐座!”
“谢殿下!”
随后宫人搬来小圆凳,大臣们挨着半边屁股坐下。
此时的君臣,似乎没有几百年后的大清那样,动辄万万岁,再不就臣该死之类的。
只有出了宫,从龙椅上下来的朱元璋,才是真的朱元璋。
朱允熥看着他的笑容,有些心疼这个为了国事兢兢业业,小心翼翼的老人。
他快乐吗?他当皇帝的时候未必快乐,但是现在一定很快乐。
咬钩的鱼似乎很大,缺牙的老头攥着鱼竿拉了半天都没拉上来,呲牙咧嘴。
朱元璋再也忍耐不住,“咱来!”
说完大手一推,差点把老头推湖里,然后双臂用力,刺溜一下把鱼拉出水面。
“大鱼!大鱼!”朱元璋笑道。
“皇.....爷爷!”朱允熥也笑道,“真是大鱼!”
钓上来的鱼半米多长,浑身鳞片带着透亮的光泽,在草地上活蹦乱跳。
“鲢鱼!”好像鱼是他钓的一样,朱元璋有些得意的笑道。
“哎,又是这个!”缺牙老头却似乎有些不满,随手把鱼扔在篓子里,继续给鱼钩挂上蚯蚓。
“老哥,鲢鱼还不好吗?”朱元璋问道,“这鱼用白菜和豆腐炖了,奶白色的汤,可鲜亮着呢?”
“你不知道!”缺牙老头甩钩入湖,笑着道,“我家大孙的媳妇,给我生了个重孙子!”老头一脸得意,“我想钓点鲫鱼给她熬汤下奶!”
“去集市买不就行了?费这个事干嘛?”朱允熥笑道。
“小伙计一看就没成亲,不会过日子。”缺牙老头撇嘴,“集市的鱼哪有大明湖里的鱼味道好!”
被抢白一句,朱允熥笑笑。
却见朱元璋的脸上没了笑模样,而且还有些不满意的 看着自己。
朱允熥看看自己的身上,没什么不妥呀!
想说话,朱元璋已经背着手走远了。
“爷爷!怎么了?”朱允熥追上。
“他娘的,他还重孙子?你看给他美的?”朱元璋不屑道,“牙都没了,还重孙子!”
哈,朱允熥懂了。
此刻朱元璋的表情简直和自己前世的爷爷一模一样,前世的爷爷总是催他赶紧相亲结婚。并且对那些每天抱孩子出来显摆的老头老太太,表示深深的敌意。
“你得抓紧!”朱元璋忽然回头,“大孙,你得抓紧!”说着,又想想,“抓紧点,咱死之前再看上一代人。”
“爷爷!”朱允熥明白他的意思,笑道,“孙儿连媳妇都没有,哪给您生重孙子去?”
朱元璋大手拍拍脑门,“你看咱这记性!廖镛!”
“在!”侍卫中廖镛赶紧上前。
“去回宫里去,告诉郭宁妃,咱要给大孙选媳妇,然后张罗张罗,看谁家有岁数差不多的,端庄秀丽的闺女。”
“是!”廖镛笑笑,转身而去。
这年代没有婚姻自由,自由恋爱就别想了。找什么样的都得认,而且因为礼法还必须相敬如宾。
再说朱允熥也到了结婚的岁数了,每天早上都是被憋醒,身体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朱允熥靠近主朱元璋笑道,“爷,您可得给孙儿挑一个好的!”
“娶妻娶贤!”朱元璋正色道,“咱一定给你挑一个贤内助。”说着,又小声笑笑,“大孙喜欢美人?放心,少不了你的!”
说完,脸上的笑容再次浮现,“咱大孙都要成亲了,这日子真不抗混!”随后,又转头看看岸边还在钓鱼的缺牙老头,“呸,咱也要有重孙了,你神气啥?哼!”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