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楚安刘弘毅的女频言情小说《重生1976,教授他官运亨达刘楚安刘弘毅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馅饼大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来。”艾小雨咬了咬嘴唇,乖乖地趴在了他的背上。时间已经快到六月,衣服穿得少,透过薄薄的布料,刘弘毅能感受到后背处传来的柔软。“别胡思乱想,人小姑娘才十六岁,不可以禽兽……”刘弘毅急忙在心里警告自己。其实吧,他也才十六岁,和艾小雨同年,只比艾小雨大一点点。不过作为重生人士,刘弘毅和其他所有重生者一样,对自己的真实年龄有“认知障碍”,需要在脑子里拐一个弯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外表年龄。在艾小雨眼里,他就是妥妥的“小哥哥”啊!可不是刘大爷……弘毅教授在心里高宣“佛号”,背着艾小雨过河。感觉上,这姑娘可能都还没八十斤。轻如鸿毛……“长途跋涉”了大约四五里地,背过最后一道小河沟,终于抵达密林边缘。根据刘弘毅脑海里的知识,野鸡和斑鸠都生活在树林边缘...
《重生1976,教授他官运亨达刘楚安刘弘毅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来。”
艾小雨咬了咬嘴唇,乖乖地趴在了他的背上。
时间已经快到六月,衣服穿得少,透过薄薄的布料,刘弘毅能感受到后背处传来的柔软。
“别胡思乱想,人小姑娘才十六岁,不可以禽兽……”
刘弘毅急忙在心里警告自己。
其实吧,他也才十六岁,和艾小雨同年,只比艾小雨大一点点。
不过作为重生人士,刘弘毅和其他所有重生者一样,对自己的真实年龄有“认知障碍”,需要在脑子里拐一个弯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外表年龄。
在艾小雨眼里,他就是妥妥的“小哥哥”啊!
可不是刘大爷……
弘毅教授在心里高宣“佛号”,背着艾小雨过河。
感觉上,这姑娘可能都还没八十斤。
轻如鸿毛……
“长途跋涉”了大约四五里地,背过最后一道小河沟,终于抵达密林边缘。
根据刘弘毅脑海里的知识,野鸡和斑鸠都生活在树林边缘的灌木丛或者较深的草丛之中,警惕性较高。
“就在这里吧。”
刘弘毅选了一个地方,安好两个捕鸟网,然后朝网中撒了一些饵料。
顿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
“真香啊……”
艾小雨忍不住说道。
刘弘毅笑道:“抓鸟主要就要香饵,和钓鱼是一个道理。”
上辈子,刘弘毅没有抓过鸟,但他酷爱钓鱼,算是个高手。钓鱼想要有收获,打窝子和做饵料是关键。都是为了更快地把鱼儿引诱过来。
这些饵料,是他特别制作的,用了玉米粒,大豆,芝麻炒香,还放了点白酒。
主打一个香气扑鼻。
对野鸡,斑鸠这种杂食性鸟类,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而且捕鸟网隐藏在草丛之中,陷阱的痕迹不是很明显,可以起到一定的迷惑作用。
“走,我们去那边躲起来,不要让野鸡和斑鸠察觉到附近有人。这两种鸟类的警惕性都是比较高的,如果它们察觉到危险,就不会过来了。”
说着,自然而然地拉起了艾小雨的手。
艾小雨俏脸再次一红,却也没有挣脱,顺从地任由他牵着自己的手,向不远处的一块大石头走去,嘴里说道:“你懂得真多……”
说实话,刘弘毅真的是彻底颠覆了艾小雨对好学生差学生的定义。
在艾小雨看来,好学生就应该和她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有差生,才会不务正业,一天到晚干些偷鸡摸狗见不得光的事儿。
不料刘弘毅居然也精通这些“手艺”,关键他学习成绩还特别好,考试从来都是年级的前三。
好吧,刘弘毅是个天才,已经脱离了艾小雨对好生差生的评判范围。
两个人来到石头后边,并排坐下。
“藏好,别让野鸡发现咱们了。”
刘弘毅叮嘱道。
艾小雨于是向他靠了靠,紧紧挨在他的身边。
少女的幽香,丝丝缕缕的钻进刘弘毅的鼻端,令他莫名的心率加快。
这一回,在心里“宣佛号”和骂自己“禽兽”都不咋管用了,刘弘毅无可奈何,只能默念孔老夫子的名言了——食色,性也!
佛祖,孟夫子,你俩说的话,不如孔圣人说的话那么好使啊……
第一次捕鸟,艾小雨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和兴奋,时不时的想要扭头去看一下,每次都被刘弘毅及时拉住,凑到她耳边低声说道:“别着急,沉住气,听动静……”
嗯,艾小雨耳朵上细细的绒毛,真的好可爱哦。
这一等,差不多就等了小半个钟头。
“那个,老段,咱爷俩现在可是身无分文,你先给我们预支点钱和粮票。”
“没问题没问题,都给你们做好安排了。”
办公室主任当即掏出两个信封递给他们爷俩。
信封里各有五十块钱和二十斤全国粮票,还有二十斤静江省粮票。
在静江省内,都算是“硬通货”。
此外,还有鞋票,布票,以及两斤副食品票证。
倒是准备得相当齐全。
谭德喜—点不和老同学客气,当面点清那些钱款,这才满意地对段为民点了点头,说了句:“老段,有心了!”
段为民笑着摇头:“嗨呀,能得你—句表扬,可真不容易……”
“行,酒足饭饱,可以开始工作了。别的先不说,你给我找两个靠谱的翻译,先把那些英文资料翻译出来再说。”
计算的任务,只能由谭德喜自己亲自完成。
这是核心技术所在。
研究所要能完成这个,就不必大老远的从楚州把他老谭请过来了。
段为民顿时露出为难的表情,说道:“老同学,你也知道的,俄语翻译还好找,英语翻译,真的很困难……咱们又不能随便去找那些靠不住的人。”
五十年代,我们和苏联有过—段蜜月期,当时培养了—大批俄语人才。但英语专业的人,确实难找。现在可不比后世,英语并不是主课。就算明年恢复高考,英语也不是必考课,只有报外国语专业的,才需要加考—门外语。
“省外事办那边,倒是有几个懂英语的,但他们都忙得不可开交。院校的话,咱们这又是保密的……老同学,我知道你英语很好,要不,就辛苦你—下算了?”
谭德喜这次倒是没有怼他,蹙起眉头想了想,说道:“可是这样—来,进度就会拖慢了。”
他到底精力有限,不可能把自己—劈两爿,分心二用。
就在为难之际,刘弘毅突然说道:“老师,要不我试试看吧。”
“你?”
这下不但段为民他们难以置信,连谭德喜都满脸惊诧。
谭德喜和刘弘毅接触的时间不长,只是觉得他极其聪明,有着出色的创造性思维,但英语,他居然也精通吗?
刘弘毅笑了笑,说道:“老师,我前段时间—直都在自学英文,我们—中有位英语老师,水平还可以。再说,这不是有英汉字典吗?边学边工作吧。遇到那些实在搞不明白的地方,我就空出来,到时候请老师补全就行了。多少也能节约—点时间。”
主动站出来承担这个英文资料翻译的任务,刘弘毅也是仔细考虑过的。
倒不用担心“暴露”的问题。
穿越重生这种离了大谱的事情,就算你自己亲口说出去,也得别人相信才行啊。
最多只是觉得他天赋太高,令人难以置信罢了。
在段为民谭德喜等人面前表现出自己过人的天赋,并不是什么坏事。只会让谭德喜更加器重他。而段为民,也是心胸宽广之人,又身居高位。获得他的好感,可以说是有利无弊。
“行,既然你主动请缨,那就让你试试看吧。”
谭德喜也是极有决断的性格,当即拍板。
“今晚上你先试着翻译—段给我看看,能行的话,咱们继续!”
“好的,谢谢老师。”
刘弘毅表现得彬彬有礼,应对非常得体。
“谢我干嘛啊?你要真能把这个任务接下来,那可是帮了我的大忙,咱们的研究进度,能加快—大截。”
谭德喜说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勉励地说道。
刘楚安哼了一声,懒得答话。
肖亚文可就不干了,当即打开房门,朝着门外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说道:“殷主任,我家刘楚安身体不舒服,发高烧,请过假的。”
“跟谁请的假?我怎么不知道?”
殷主任脸色一沉,很不悦地说道。
刘弘毅冷眼旁观。
这个殷令山以前是地区农委的干部,因为工作问题遭受过刘楚安的批评,还被勒令在干部大会上做公开检讨,大大的失了面子,一直怀恨在心。但刘楚安是上级领导,殷令山也找不到什么机会报复。一个多月前,刘楚安被贬到阳沟干校,可把殷令山高兴坏了。
他可是阳沟干校的副校长,革委会副主任,三把手。
反过来成了刘楚安的顶头上司。
所以这段时间,殷令山处处针对刘楚安,什么苦活累活都安排他去做,简直就把刘楚安当成了发配到干校来“改造”的“某类分子”。
把肖亚文气得不行,和他吵了两次。
“我们跟吴主任请的假。”
“哼,红光满面,有什么病?我看就是装的!”
殷令山一双三角眼,在屋里几个人身上扫来扫去,一看就是心术不正之徒。
“你不信你去卫生室问陈医生。高烧三十九度七!”
“我家老刘大家都知道是个实在人,可不像某些人一样,干工作挑肥拣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肖亚文本身也是机关干部出身,可不是那种无知无识的乡下农妇,殷令山区区一个干校的三把手,还吓不住她。
“你说谁呢?我告诉你肖亚文,不要认为还是以前,你们是地区的干部。到了阳沟,那就得按干校的规矩来,谁都不准搞特殊!”
“谁搞特殊了?”
眼见得就要吵架,刘楚安不得不出面打圆场,摆摆手说道:“殷主任,我确实发烧了,休息一天。明天好了就出工!”
和殷令山这种小人吵架,没什么意义。
“哼!”
“规矩未必你们不知道?不管是谁,要请假都必须经过我的同意,我才是管政工的副主任。跟别人请假,都不算!”
正在这个时候,传达室那边响起一个叫喊声:“老刘,老刘,刘组长,电话……地革委打来的……”(注1)
“哦,来了……”
刘楚安挣扎着下床,和刘弘毅对视了一眼。
刘弘毅微微一笑。
知道那活儿来了!
当即起身,搀扶着老爹向传达室走去。
殷令山立马跟了上来,满脸狐疑。
不知道地革委这时候给刘楚安打电话是什么事情,感觉上总有点不大对头。
“喂,你好,我是刘楚安……”
果然,刘楚安一接起电话,那边就传来康吉盛的声音。
“哈哈,老刘啊,辛苦啦!我康吉盛啊……”
康吉盛打着哈哈,似乎很和气很好说话。
刘弘毅估计,这货没能在照相馆堵住他,不定气成什么样子呢。但又不得不马上给刘楚安打电话,落实刘弘毅的“指示”,免得夜长梦多。
“康主任,你好!”
刘楚安不亢不卑地说道。
“哈哈,老刘,是这样的,刚才呢,我跟高主任他们几个碰了一下头。我们认为,阳沟干校的老肖,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组织上应该多关心老同志,所以呢,打算把他调回地区来。”
“我提议啊,由你来担任阳沟干校的革委会主任,党总支书记,接老肖的位置。高主任他们几个,原则上都同意了。”
“……”
一直站在不远处竖着耳朵“偷听”的殷令山顿时就愣住了,一脸的震惊加不理解。
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转眼之间,老刘就变成刘主任了。
一把手!
“康主任,感谢组织上对我的信任,我觉得,我能力方面还有些欠缺,恐怕不适合担这么重的担子,请地革委领导,慎重考虑!”
刘楚安照着标准措辞,一丝不苟地说道。
做人嘛,还是要谦虚谨慎。
总不能上边一说任命你为一把手,立马就笑得嘴都合不拢来,那就显得太肤浅了。
“哈哈哈,你老刘的情况我还是知道的,个人能力很强啊,都当过地区农委负责人,搞一个小小的阳沟干校,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哈哈,这是地革委几位主要领导同志的集体研究决定,你就不要再谦虚了。”
“就这么定了!”
“从现在开始,阳沟干部学校的全盘工作,你都要抓起来,要抓好,抓落实。”
“对那些死不悔改的顽固分子,要严加监督。”
“谁不老实改造,那就坚决斗争!”
“要触及灵魂!”
“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康吉盛是靠不正常的手段坐到地区革委会副主任位置的,对艾专员,黄书记,赵主席等下放干校劳动的正统干部,“顽固派”一贯的看不顺眼,逮着机会就要整人。
“是的,康主任,我明白。”
刘楚安嘴里答应,心中不住冷笑。
康吉盛这个流氓“造某派”分子,竟然还指望通过他刘楚安的手去整人。
当真是不可救药。
“另外啊,老刘,问你个事,你家小孩到你那里去了吗?”
随即,康吉盛话锋一转,开始打探消息。
刘楚安心里再次冷笑一声,说道:“谢谢康主任关心,我家小孩已经到了我这里,东西我也拿到了,请康主任放心,我会收好,不会丢的。”
康吉盛心里咯噔一声,知道最坏的结果出现了。
刘弘毅那个小王八蛋,果然跑到阳沟干校去了。现在东西已经到了刘楚安手里,再想拿回来,明显不现实。
看来只能妥协了。
当下哈哈一笑,说道:“那就好那就好,你跟他说,不要害怕那些街痞子流氓阿飞,安心回来上学。真要是有人敢搞他的名堂,你让他来找我,我帮他做主!”
“当然了,小孩子还是要多读书,不要总是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对他没什么好处。”
康吉盛色厉内荏地威胁了一句,又打了两个哈哈,这才挂断电话。
注1:县革委,地革委,省革委,是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前存在的一元化领导机构,请自行搜索。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
当然,偷偷给艾高峰吃大馒头夹酱牛肉,在禁闭室里给黄安平开“生日派对”这样的秘密,是万万不能泄露出去的,必须牢牢埋在心底。
等将来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再公之于众不迟。
虽然养殖之路才刚刚开始,远未到见成效的时候,但干校改造区的气氛,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大家心里突然都觉得有了盼头。
什么时候能够平反落实政策,官复原职回城去,暂时没人知道。
但年底前,每人都能吃上肉,却是实实在在能实现的愿景了。
在干校被强迫劳动了这么长时间,大家的心气劲儿都被磨得所剩无几,对生活的期望也变得极低,只要能美美的吃上一顿红烧兔肉,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那么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刘弘毅同志在干什么呢?
他在提前落实“吃肉大计”。
前世的刘弘毅当然不是个贪官,但吃穿从来不愁。
来到这个时代,突然发现,吃一顿肉竟然成了奢望。他父母都是干部,相比起普通人,有稳定的收入,以前没有发配来干校的时候,家里隔三差五能吃点肉解解馋。
当然除了过年,那种敞开吃肉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
肉票压根就不够。
这是生产力的问题!
前不久黄安平的“生日派对”,已经把刘楚安肖亚文两口积攒的肉票给消耗得一干二净。再想吃肉,必须等下个月发肉票。
刘弘毅想了个办法。
他在做“夹子”。
不是捕兽夹,而是“捕鸟夹”。
原材料倒也简单,几条棍子,几根铁丝,几个废旧弹簧,和两个废弃的尼龙丝网。
刘弘毅用钳子把这些材料制作成了两个简易的捕鸟“陷阱”。
艾小雨饶有兴趣地在一旁看着,好奇地问道:“刘弘毅,这是做什么用的呀?”
小姑娘经过这几天的治疗,每天喝点鱼汤,身体恢复得还不错。
不得不佩服艰难时期生命力的顽强。
“抓鸟。”
刘弘毅笑着说道。
“抓麻雀吗?”
在艾小雨的认知中,鸟类主要就是麻雀,毕竟是“四害”之一,名气最大。
其实经过前些年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运动(注1),麻雀数量锐减,经过很多年才恢复过来。
“麻雀太小,没什么肉。”
“我前段时间踩点,发现前边山林里有野鸡和斑鸠,还挺肥的。咱们去碰碰运气。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许能抓到一两只,改善一下伙食。”
“这个东西管用吗?”
艾小雨有点将信将疑。
“试试看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注1:1958年展开的除四害运动,四害为老鼠、麻雀、苍蝇和蚊子。1960年重新定义四害,为老鼠、臭虫、苍蝇和蚊子。
艾小雨也不反对。
她这段时间也觉得有点闷,天天窝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看书,时间长了,再是尖子生也会疲倦。
跟着刘弘毅出去“玩儿”,着实让人心情愉悦。
就算抓不到野鸡和斑鸠,又有什么关系呢?
权当踏青也不错啊。
阳沟干校地处偏僻,周边山高林密,河沟众多。
前往刘弘毅说的那个地点,需要涉水过三条小河。眼见得到了河边,艾小雨弯腰开始脱鞋,刘弘毅将捕鸟网和饵料交给她,说道:“你还没完全康复,不要过冷水,我背你过去。”
艾小雨俏脸微红,四下里看看,附近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在,便轻轻点头,“嗯”了一声。
刘弘毅随即走到艾小雨前边,微微屈膝弯腰,双手向后。
洗完之后接着吃。
“你这干嘛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艾小雨笑着说道:“手上油腻腻的,总感觉不舒服……对,刘弘毅,我从来都不知道,鸡还可以这样煨着吃,你怎么知道的呀?”
刘弘毅笑道:“小说里写过,这叫叫花鸡。叫花子偷了别人的鸡,没东西煮,就用这个方法煨出来。久而久之,就变成一道名菜了。”
艾小雨忍不住再次赞叹:“你看的书真多。”
刘弘毅暗暗舒了口气,得亏这姑娘没管他要小说看,要不然,又不知该如何圆谎了。
“对了,刘弘毅,你以后打算怎么办啊?就一直住在干校吗?刘叔叔现在当干校的一把手了,应该可以搞到推荐指标吧?”
艾小雨渐渐的开始想要了解刘弘毅更多。
现在还没有恢复正常的高考,推荐上工农兵大学,艾小雨是不敢想的,她现在对未来特别迷茫,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她住在干校,都算是“违规”的。
她又不是改造分子,更不是干校的职工子弟,在刘楚安和肖亚文的庇护之下,以养病为由,一时倒也没什么人来“驱赶”她,但长此以往,也不是个办法。
万一哪天,刘楚安被调走了呢?
谁还能继续保护她?
刘弘毅笑道:“工农兵大学,我可瞧不上。”
“啊,你瞧不上?”
这个答案,实在太出乎她的意料了。
刘弘毅点点头,很笃定地说道:“艾小雨,特殊时期总是会过去的,国家也不可能一直这样子搞下去。我估计啊,顶多再过一两年,正常的高考就会恢复了。到时候,我们都可以堂堂正正地考上大学。”
也就在艾小雨面前,他会说这番话。
换一个人,他是肯定不会说的。
哪怕和刘楚安父子聊天,也不会说得如此直白。
“两年?我也不能一直住在干校啊……”
“没问题。只要我爸一直当这个干校主任,你就可以一直住下去。”
“可是,如果他们让我去上山下乡怎么办?让我去插队当知青……”
曾经,艾小雨很羡慕那些能上山下乡的知青,可是来到干校,亲眼见到改造分子每天辛苦劳作,艾小雨就明白了,那不是她能够胜任的。
她完全不会。
贫下中农可没有那么多耐心和时间来手把手教她做各种农活。
这倒是个麻烦。
虽然现在已经过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但每年还是会有一大批城市青年被当作知青打发到全国各地的广大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康吉盛吃了那么大的亏,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会找机会报复。
要是找个理由,让艾小雨去插队,还真不好应对。
不过嘴里还是安慰道:“这个你也不用太担心,插队一半都是在下半年,赶在过年之前。还有好几个月,到时候应该能想到办法。最起码,你的政审就过不了关……”
对,这倒是个好理由。
别以为什么人都可以插队当知青,必须得是“自己人”,根红苗正。对,我们农村是天地广阔,那你们也不能啥“黑某类分子”都往咱们农村送啊。
“你先不管这些,咱们这段时间,还是要抓紧时间复习功课。万一哪天恢复正常的高考了,咱们可不能抓瞎。”
“可是,就算恢复正常高考,我的政审还是过不了关啊……”
艾小雨依旧满脸愁容,似乎吃到嘴里的叫花鸡也不是那么香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候再想办法嘛,哪能急着等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