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三国:一统全球刘偃辛婉儿无删减+无广告

三国:一统全球刘偃辛婉儿无删减+无广告

鹿尘埃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废话,董卓能不恨吗?八大神医,这可是八大神医啊!一千伤兵,三四天内就让七百多人重上战场上八大神医啊!有一个神医在军营中,董卓都会当祖宗、当神仙一样供着,因为这意味着自己,乃至自己麾下重要将士,都多了一条命。而现在,刘偃麾下足足有八个神医!这完全是暴殄天物啊!而且,这八大神医,称刘偃什么?主公?!!这是直接认刘偃为主的节奏啊!以后这八大神医,将会完全听刘偃的命令行事。刘偃麾下的将士们,相当于多了一条命。他们的士气,会多么高涨?如果……如果,当初战败霍坦羌的是自己。那么,这八大神医,会不会认自己为主呢?看来,刘偃不仅仅抢了自己升官发财之路,还抢了自己的八大神医啊!董卓的心,现在简直直欲滴血。同样的道理,董卓麾下的将士们,此时心头也在心头...

主角:刘偃辛婉儿   更新:2024-11-14 09: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偃辛婉儿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一统全球刘偃辛婉儿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鹿尘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废话,董卓能不恨吗?八大神医,这可是八大神医啊!一千伤兵,三四天内就让七百多人重上战场上八大神医啊!有一个神医在军营中,董卓都会当祖宗、当神仙一样供着,因为这意味着自己,乃至自己麾下重要将士,都多了一条命。而现在,刘偃麾下足足有八个神医!这完全是暴殄天物啊!而且,这八大神医,称刘偃什么?主公?!!这是直接认刘偃为主的节奏啊!以后这八大神医,将会完全听刘偃的命令行事。刘偃麾下的将士们,相当于多了一条命。他们的士气,会多么高涨?如果……如果,当初战败霍坦羌的是自己。那么,这八大神医,会不会认自己为主呢?看来,刘偃不仅仅抢了自己升官发财之路,还抢了自己的八大神医啊!董卓的心,现在简直直欲滴血。同样的道理,董卓麾下的将士们,此时心头也在心头...

《三国:一统全球刘偃辛婉儿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废话,董卓能不恨吗?

八大神医,这可是八大神医啊!

一千伤兵,三四天内就让七百多人重上战场上八大神医啊!

有一个神医在军营中,董卓都会当祖宗、当神仙一样供着,因为这意味着自己,乃至自己麾下重要将士,都多了一条命。

而现在,刘偃麾下足足有八个神医!

这完全是暴殄天物啊!

而且,这八大神医,称刘偃什么?主公?!!

这是直接认刘偃为主的节奏啊!

以后这八大神医,将会完全听刘偃的命令行事。刘偃麾下的将士们,相当于多了一条命。他们的士气,会多么高涨?

如果……如果,当初战败霍坦羌的是自己。那么,这八大神医,会不会认自己为主呢?

看来,刘偃不仅仅抢了自己升官发财之路,还抢了自己的八大神医啊!

董卓的心,现在简直直欲滴血。

同样的道理,董卓麾下的将士们,此时心头也在心头滴血。有些人看董卓的目光中,都隐含着丝丝埋怨!

刘偃才不管这些人怎么想呢,自顾自得吩咐道:“刚才,这二十三位将士扯掉了身上的白布,请董司马验伤。现在,还请八大神医,速速给他们包扎起来。”

“是!”

包扎伤口这点小活,对八大神医来说,完全是大材小用。眨眼间,二十三名将士,全部包扎完毕。

当然,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这八大神医的医术不是盖的,的确就是那么给力。

“刘偃!”

董卓见八大神医小露一手后,更加心中愤恨难平,道:“本司马听人说,你曾经在万马军中,取了霍坦的性命?甚至是在近两百步的距离内,一枪飞掷,杀死了霍坦?”

“确有此事。”

“那刘偃你的武功,肯定很不错了?来来来!咱们就在皇甫太守的面前,战上几十回合!我倒要看看,你刘偃的本事,能否真配得上赫赫战功!”

在董卓的想法里,刘偃的武功肯定相当不错,但是,绝无可能像小武说的那么夸张。

只要刘偃和自己一比武,哪怕刘偃能将自己战败,他的真实实力也必然露馅。

到了那时候,刘偃虚报战功证据确凿,不死也得扒层皮。什么八大神医,什么封侯之功,全部一笔勾销!

然而,正在这时——

“和我家主公比武,董卓,你也配?!”

随着一声响亮的大喝,一名二十多岁、顶盔掼甲的青年,纵马出阵,道;“要想和我家主公比武,先过了我这一关。”

怎么又有个叫刘偃主公的?

破了霍坦羌之后,刘偃究竟得了多少好处啊?

董卓心中又嫉又恨,沉声道:“你是何人?”

“白马银枪高思继!”

“高思继?可有军中职司?”

“未曾有!”

“可有什么奇功?”

“寸功未立?”

“那可奇了。”董卓冷笑道:“你既无职司,也无大功,又有何资格,和我大汉行军司马董卓比武呢?”

高思继手持银枪,不慌不忙的向董卓身后的大军指去,道:“这个简单。董司马麾下,任何人不服高某,尽管来战!若是无人不服,那我是不是就有挑战你董司马的资格了吗?”

“狂妄!好大的口气!”董卓大手一挥,道:“华雄,领教领教这什么……高思继的本事!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

“明白!”

话音刚落,董卓军中就有一名二十来岁,身材高大,满脸凶厉之色的战将,越众而出。

正是董卓麾下悍将华雄!

“高思继,看刀!””

华雄大吼一声,挥舞手中大刀,向着高思继直砍而来。、

“华雄!华雄!”

“灭了他!灭了高思继啊!”

“让这帮泾阳土包子,见识见识咱们边军的威风!”

“活捉他,一定要活捉他!让他跪下,给咱们边军磕上十七八个响头!”

“小小高思继,名不见经传,也敢在我等面前撒野?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什么德行?”

……

边军们纷纷鼓噪起来,一定要华雄好好的修理高思继,给他们出一口胸中恶气。

没办法,今天这帮子大汉边军,实在是太憋屈了。他们迫不及待地要赢上一次。

至于说,华雄会不会打不过高思继?

那怎么可能?

华雄可是二流武将,在整个大汉边军中都赫赫有名。

说句不好听的:高思继如果是二流武将的话,到哪里不能出人头地,至于认刘偃为主公吗?

“华雄?”

皇甫嵩听了这个名字,也不由得心头剧震,扭头对刘偃道:“华雄此人,乃是董卓新收的一员战将。虽然年仅二十三岁,但战力已达二流,实在是我大汉少有之英杰……那高思继,到底行不行啊?”

刘偃却微微一笑,道:“行不行的,这不……胜负已分了吗?”

“什么?胜负已分?”

皇甫嵩这才意识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汉边军的鼓噪之声完全消失。

再往前看起,但见那白马银枪之青年小将,已经将华雄掳到了自己的马背之上。

华雄的生死,现在已经完全掌控高思继之手!

谁是我大汉少有之英杰啊?

很显然,不是华雄,而是这白马银枪高思继!而是高思继之主公,少年刘偃!

“这……这是真的吗?”皇甫嵩话都说不利落了,道:“刚才我没看见。刘偃,你跟我好好说说,高思继到底是如何擒下的华雄?”

刘偃道:“其实也没什么精彩的。华雄和高思继刚一交手,就完全落于下风,三招之后,被高思继所擒。”

本来嘛,关羽温酒斩华雄。比关羽武力只高不低的高思继,三招擒华雄,实在是太正常了,不值得大惊小怪。、

然而,此事听到皇甫嵩的耳中,又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

“三招擒华雄?三招擒华雄?!!一流武将!这高思继,绝对是一流武将啊!刘偃,你……你竟然做了一名一流武将的主公?!!”


半个月后,洛阳城。

洛阳,大汉国都,天下之中心,天下第一雄城。直辖二十一县,民二十万户,人口百余万,游人如织,商贩如鲫。真可称得上:繁花似锦,纸醉金迷!

然而,尽管洛阳如此牛逼,看起来如此美好。城内的百姓们,还是早已闻到了浓重的不祥之味。

那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在衰老、在腐朽的味道。

此时此刻,洛阳第一酒楼,春明楼内。

“听说了吗?渤海郡大水,倒塌房屋四万余间,死伤上万!这得需要多少赈济?朝廷诸公又该头疼了!”

“嗨,朝廷诸公头疼什么啊?真正头疼的,应该是我们!赈济的钱从哪来?还不是我们交的税!这回,朝廷铁定加税!咱们日子肯定要更加不好过喽!”

“其实,国家这么大,哪年能没有大灾?关键是人祸啊!羌乱,实在是太过难缠。这次叛乱都进行了七八年了,哪年不得花二十亿的军费,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再加税下去,我那小买卖,可撑不住几年!”

“谁说不是呢?水旱之灾,羌人作乱,朝廷又要行党锢……咱们以后日子,肯定是一天不如一天!”

“行啦!知足吧!咱们这洛阳,是天子脚下首善之都,日子还过得下去。其他地方,我听说都有卖儿卖女啦!”

……

……

人们议论纷纷,对帝国的前途,自己未来的命运,充满了担忧。

可是,正在这时——

“大捷!大捷!泾阳团练使刘偃大捷!”

“泾阳团练使刘偃,泾阳大捷,两千破三万,大破霍坦羌,阵斩霍坦!”

“泾阳团练使刘偃,已破射姑山,两千破五万,杀且冻,斩首两万余,俘获无算,且冻羌臣服!”

“泾阳团练使刘偃,扫平北地郡境内一切羌乱,彻底平定北地郡啊!”

……

一声声大喊,从春明楼外响起。

什么玩意?

射姑山被破了,且冻羌被一个叫刘偃的人给平了?

这怎么可能?

洛阳人可能不知道别的,但怎么可能不知道二十多年前,打到长安郊外,差点就席卷洛阳的且冻羌!那次,且冻羌人可是攻破御苑,将大汉天子的汗血宝马都抢走了,洛阳都一日三惊!

更不可能不知道,二十多年前,马贤将军殉国的射姑山那一战?那一战,几乎打掉了朝廷拥有凉州的信心,是所有大汉子民的耻辱!

现在,有人说,名不见经传的刘偃,轻轻松松就把且冻羌灭了,还把且冻羌给宰了?

这不是开玩笑吗?

这不是正话反说,羞辱大汉吗?

“谁?到底是谁,在那胡言乱语?拿我们洛阳爷们寻开心?”

“对!看看,到底是正话反说,笑我大汉无人!”

“射姑山之耻,我大汉一日不可或忘!谁在那说风凉话?爷爷砸烂他的狗头!”

……

随着一声声怒骂,人们打开了春明楼的窗户。

但这一打开窗户,可不得了了。

只在顷刻间,几乎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因为,他们看见了,八名身披轻甲,骑着神骏的高头大马,举着一杆一丈多高的硕大旗帜之人,从南方疾驰而来,一边前进,还一边高声吆喝,将刘偃大胜的消息报给洛阳百姓听!

很显然,这不是什么人在拿洛阳百姓开玩笑,而是大汉边军在发布的露布飞捷啊!

何为露布飞捷?

朝廷传递消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不但速度非常快,而且传递的范围非常广。

大将在外征伐取得大胜,为了鼓舞人心,向朝廷传信时,不但会有正式的公文,还会把公文的主要内容写在旗帜上。

传信的士兵一边快马加鞭,一边要把旗上写的字迹,大声地念出来,使沿途的军民百姓尽皆知晓!

这就是露布飞捷,大汉子民人尽皆知之事!

国家大事,在戎与祀。谁敢拿露布飞捷开玩笑?那是要掉脑袋的罪过,大汉天子都护不住他!

退一万步说,就算一个人发了疯不要命发布假的露布飞捷,难道这八个人全发了疯?

既然如此,那岂不是说……岂不是说……岂不是说……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人们口边游荡,却不敢说出口。

因为,他们怕这只是一场梦,自己一开口,眼前的梦境就会骤然消失。

纵然……纵然这是梦,就让这梦,更持久一点吧!

然而,这怎么可能是梦,又怎么可能人们都不开口?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叫出声,道:“真的!真是真的啊!泾阳团练使刘偃,已破且冻羌!”

哗~~

他的话音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霎时间,全场沸腾,整个洛阳沸腾了!

“真的,这不是做梦啊!且冻羌已破,泾阳团练使,斩首两万余级!”

“大仇得报!马贤将军,大仇得报啊!”

“我大汉司隶被破之辱,也今朝得报啊!”

“且冻羌一破,东羌犹如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刘偃连破霍坦羌、且冻羌,收复射姑山,真英雄也!说不定,我大汉平羌乱,要靠此人!”

“我大汉有此英雄出世,看来,中兴有望啊!”

……

只在顷刻间,不知多少人大声呼喊,不知多少人泪流满面。

没办法,这场胜利太大了,也太辉煌了。

它洗刷了大汉的耻辱!

它让大家看到了彻底平羌乱的希望!

它让大家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只要羌乱能平,一年二十多亿的军费省下来,衰老的大汉,就有机会休养生息,就有机会振作。

压在百姓身上的沉重赋税也就能稍微松一松,大家的日子也能逐渐变好!

这大汉……还有救啊!

自己的日子……也重新有了盼头啊!

当然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拜泾阳团练使刘偃所赐!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射姑山破,二十年国耻今朝雪!泾阳团练使刘偃威武,我大汉威武,大汉万岁啊!”

“射姑山破,二十年国耻今朝雪!泾阳团练使刘偃威武,我大汉威武,大汉万岁啊!”

“射姑山破,二十年国耻今朝雪!泾阳团练使刘偃威武,我大汉威武,大汉万岁啊!”

……

一人呼,百人呼,千人呼,万人呼!

声声呼喊,远传十里,传遍了洛阳城,传到了皇宫大内皇帝 的耳中!


没错,高思继就是天下第三!

在五代时期,天下第一,十三太保李存孝。天下第二,铁枪王彦章。天下第三,白马银枪高思继。

高思继面对李存孝这个无双猛将,当然就是个弟弟,几个回合都撑不下来。

但是,面对天下第二的王彦章,三百回合不曾落败。

至于打其他人?好吧,就像是李存孝打高思继一样,完全不在话下。

对比三国时期的大将的话,高思继完全可以媲美常山赵子龙!

而且,高思继不光是本身厉害,还擅长传授武艺。

家学渊源,高家一直有猛将出世。

儿子高行周,勇冠三军,后周齐王。孙子高怀德,万夫不当之勇,北宋开国大将,渤海郡王。

到了南宋时期,高思继的后代高宠更是岳飞手下第一猛将,南宋第一猛将!

顺便说一句,刘偃的六合枪中的高家枪,就是高思继所创。

高思继的拳法也好。他创造的四季拳,即便到了千年之后的现代社会,仍然在流传。

毫不夸张地说,高思继就是一代武学大宗师。

如果以他为总教官,教导大军,自己手下的大军将达到什么程度的战力?

一个周礼包,就把高思继开出来了,刘偃简直感到物超所值!

当然了,现在的高思继只是虚影。系统会为高思继安排合适的来历,今天下午,才会正式前来投奔。

眼看着高思继的虚影渐渐淡去,刘偃继续命令道:“系统,帮我打开,最后一个礼包!”

“叮咚!恭喜宿主,打开周礼包,获得金戈铁马光环!”

“叮咚!金戈铁马光环:宿主所属部队,力量、敏捷、反应速度、耐力,提高百分之三十。互相配合程度,提高百分之五十。军容严整程度,提升百分之百。骑术,提高百分百!人数上限:一万人。”

这个好!

系统刚刚说完,刘偃就已经了解金戈铁马光环的牛逼之处。

力量、敏捷、反应速度、耐力,全部提高百分之三十?这是全方位的提升啊!整体战力,起码能提升一倍!

泾阳城内现在的军士,总共有两千多人。其中,只有三百多人,属于泾阳团练兵。绝大部分,其实是临时征召的边民。

虽然经过半个月残酷战争的洗礼,他们已经成长为合格的战士。但是,因为没有经受过严格的训练,他们的整体素质还和朝廷正规军有着不小的差距。

有了这种全方位提高百分之三十,还有互相配合程度提高百分之五十后,其整体素质,已经不亚于朝廷正规军了!

骑术提升百分百,来得更是及时。

这次泾阳大捷,缴获了羌人四万多匹战马。北地郡地处边郡,绝大部分成年男子会骑马,已经有了组建骑兵的条件。

但是,话说回来,会骑马和成为合格的骑士,完全是两回事。

骑术提升百分百之后,泾阳才真的算有了一支合格的骑兵!

而且,这个光环,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如果,他们继续训练呢?会达到什么程度?真是期待啊!

当然,现在对刘偃意义更重大的光环,还是军容严整提升百分百。

董卓带的大军算是友军,不可能真的打一架见真章。双方真正比的还是外在的军容和气势。

“来人!”刘偃高声招呼。

“在!屯长,有何吩咐?”两名军士推门而入。

刘偃道:“去把张县丞、孙县尉,几位军侯、屯长,都找来。就说我找他们,有要事相商。”

“喏!”

虽然刘偃现在正式官职只是屯长,但是,其威望在泾阳早已达到顶峰,别说本屯军士了,就是县尉、县丞,其他军侯、屯长,都对刘偃俯首帖耳。

望着军士远去的背影,刘偃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低声喃喃道:“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董卓啊,董卓,你永远不会想到,在泾阳城下,会看到怎样一支强军、铁军!”


“刘英雄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就在刘偃骑马从阵中出来之际,皇甫嵩已经仔细观察过刘偃了。

虽然刘偃并不是皇甫嵩想象中那种高大威猛、浑身筋肉虬结的形象,但是,拥有枭雄之气、略显瘦弱的少年刘偃,更符合饱读诗书的皇甫嵩的审美。

当然了,救了自己全家性命的恩人,到底是什么形象,重要吗?一点都不重要!

皇甫嵩直接翻身下马,以手相搀,道:“虽然吾是你的上官,但是,你救了吾娇妻弱子的性命,算是吾的大恩人。以后再面见本官,不必多礼!”

“谢太守!”刘偃站直了身子,

皇甫嵩又笑眯眯地向董卓看来,道:“刘偃,本太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护匈奴中郎将手下的行军司马,董卓董仲颖。董司马,这位就是本太守的心腹爱将,刘偃了。你们都是我大汉英杰,以后可得多亲多近。啊?哈哈!”

好么,皇甫嵩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把刚才还和自己分庭抗礼的董卓,降到了和自己心腹爱将的层次上。

本来嘛,皇甫嵩的品质远比董卓高,所差的不过是实力而已。

现在,他有杀敌如屠狗的猛将刘偃,有实力不在大汉边军下的两千泾阳兵,怕董卓个鸟啊?

正是找回面子的大好时候!

“刘偃么……”

董卓当然明白皇甫嵩的心思,皮笑肉不笑地向刘偃看来,道:“你们泾阳骑兵,这是两千人左右吧?”

“两千一百零七人!”

“两千多人,这人数还真不少。不过,本司马甚是奇怪啊。”董卓道:“泾阳军民百姓,不过是一万多一点。青壮年男子,能有多少?你们力抗霍坦羌半个月,甚至战而胜之,取得了大量缴获。伤亡肯定也少不了吧?怎么可能现在还能拿出这么多骑兵?莫非……”

顿了顿,董卓向着皇甫嵩看来,道:“莫非这里面,有很多,不是泾阳兵马,而是皇甫家族的部曲私兵?”

在这个时代,豪门大族圈养大量的部曲、私兵,简直就是公开的秘密。

不过,这些部曲私兵不在家族的领地内待着。而是成百上千人,跟着县令一起上任,是想干什么?

说句谋反,都不为过!

好个董卓,不愧是枭雄一名,一刀就捅在了皇甫家族的要害上!

“绝无此事!”皇甫嵩面色骤变,道:“皇甫云上任之时,不过是带了二十名护卫而已,绝不可能带着大量皇甫家族的私兵”

“那这二千多精锐骑兵就在眼前,皇甫太守,或者刘偃,你们准备如何解释呢?”

“我……”

皇甫嵩无言以对,甚至他自己都怀疑,皇甫云是不是偷偷从家族内调了私兵来泾阳了。

只在顷刻间,心中一凉,额头上就冒出了细密的冷汗。

刘偃却面色毫无异样,不慌不忙得道:“这有什么难以解释的?第二十三屯至第三十六屯,全部军士,出列!让董司马看看,你们为大汉所受之伤!”

“喏!”

随着一声答应,泾阳兵后队之中,七百余骑上前,陡然间将上衣、下裳全部扔下,只留下一条牛鼻短裤。

几乎每个人的身上,都裹着几条厚厚的白布。

有些白布,直到现在,仍然在渗着浓重的血水!

他们面色一凛,齐声道:“请董司马验伤!”

刘偃道:“董司马说得没错,这次我泾阳兵大败霍坦羌,伤亡不小。事实上,我们总共大概有一千伤兵。不过,我把其中还有战力的七百余伤兵,单独编练成十四个屯。他们和未曾受伤的一千三百军士一起,凑足了两千之数。董司马如果不信的话,可以从这七百余众中任意选择数人,且看他们伤势如何!”

“选就选!你,你,你……还有你!”

董卓随手就从这七百多人中,选出了二十三个人,道:“你们把身上那劳什子白布解开,且让本司马看看,你们的伤势到底如何?”

在董卓看来,刘偃这番解释,纯属狗屁不通!

一千伤兵,三四天的功夫,就有七百多可堪一战。

可能吗?

做梦呢?

除非他的军中,住着一个活神仙!

然而,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董卓的预料之外——

“这有何难?”

唰!

董卓话音刚落,二十三名壮士,毫不犹豫的将他们身上的白布扯下,露出了那触目惊心的伤势。

有的人浑身上下,七八道刀伤纵横,直到现在还大部分伤口还未曾愈合!

有的人肩部有个大口子,深可见骨!

有的人腹部之上,一大片血肉模糊,也不知是用什么针线重新缝上的。现在还能活着,简直是邀天之幸!

有的人,很显然是中了十七八箭。现在还活蹦乱乱跳的,简直让人怀疑阎王爷是他亲戚!

……

真的吗?

这都是真的吗?

两千泾阳兵中,竟有七百多伤兵?

自己麾下两千精锐,竟然在刚才,败给了近半人数是伤兵的泾阳兵?他们为什么不找块豆腐撞死啊!

董卓绝不承认眼前的事实!

但是,话说回来,不承认也不行啊!

这二十三人,是董卓自己选出来的,哪还做得了假?

这伤势就摆在眼前,远处看,近处瞧,还是无论如何也作不了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怎么可能?

“董司马,你看够了没有?”刘偃的声音传来。

“看够了。本司马,也确认,他们身上的伤势为真。但是……”董卓满脸懵逼,向刘偃看来,道:“你能否告诉本司马,这些人为什么会恢复地如此之快?”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那八大神医!

事实上,这八大神医的效果,都有点出乎刘偃的预料之外——八大神医不但来了,而且每个人都带着一定量的珍奇药物。简简单单,就让七百余人,暂时恢复了战力。

仔细想想也属正常,没有合适的药物,纵然是名医,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系统奖励十大名医,却不让他们带一定量的药物,那不成了耍流氓了吗?

当然,这事儿是不可能对董卓仔细解释的。

刘偃微微一笑,道:“实不相瞒,泾阳大捷之后,有八大神医慕吾名声,前来投奔。他们施展回春妙手,为泾阳伤兵诊治。这才有了一千伤兵中,有七百余人恢复战力之事。”

顿了顿,他高呼道:“有请八大神医!”

“吾等在此!”

刘偃话音刚落,军阵分开。有八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者,来到刘偃的面前,大礼参拜道:“拜见主公!不知主公,有何吩咐?”

什么?

主公?

他们竟然称刘偃主公?

董卓现在,看刘偃的目光中,已经直欲喷火。

甚至于,不单单是董卓。所有西凉军,看刘偃的目光中,都直欲喷火!

羡慕!

嫉妒!

更有滔天之恨!


一个时辰后。

“陛下有旨:射姑山大捷,实乃二十六年来,我大汉最大之大胜也!为感谢上天庇佑我大汉,获此大捷,朕将于九月初一,率文武百官,祭天于洛阳南郊圜丘。全城军民百姓,皆可观礼。”

“陛下有旨……”

“陛下有旨……”

……

一名名羽林军士,骑着高头大马,在洛阳城内主要大道上来回奔驰,将皇帝刘志最新的旨意,宣读给洛阳百姓。

很快地,洛阳城内,又响起了阵阵百姓的欢呼声,对皇帝的这道旨意表示欢迎。

废话,洛阳百姓们,谁不想参加大汉皇帝这场祭天之礼?

一来,射姑山之胜,确实值得大肆庆贺。二来,这种祭天仪式,以前只能朝廷官员参加。这次,皇帝开恩,准许普通百姓观礼,谁不想去开开眼界?

……

……

三日后,九月初一。

洛阳南郊,圜丘祭坛。

圜丘祭坛共共分三层,每层八尺一寸,象征着九九归一。再加上底座,总高九丈五尺,巍然耸立,蔚为壮观。

当此之时,大汉近千名文武官员按品级依次在祭坛上站好,屏气凝神,躬然肃立。

祭坛之外,一万二千大汉羽林军士盔明甲亮,刀枪林立,守于四方。

在这九千羽林军之外,则是前来观礼数十万洛阳百姓,摩肩擦踵,张袂成阴,挥汗成雨。

单从规模和气势上来看,自从光武立国以来,今日这场祭天仪式,当属第一!

终于,皇帝刘志到了。

头戴十二旒冠冕,帝王有所见有所不见。身穿十二文章袍,肩挑日月背背星辰。脚蹬赤色鞋,脚踏万里江山。一身皇帝冕服,真将刘志衬托地愈发尊贵、霸道、威临万方。

简短截说,在一翻繁琐的礼仪之后,这场祭天之礼的重头戏,正式开始。

什么重头戏?

皇帝向上天献酒,并宣读祭文,最后这酒由皇帝喝下,象征着皇帝完成了一次和上苍的交流。

祭天之礼的主要目的,正在于此!

然而,正在皇帝刘志将一壶美酒,放于祭台之上,准备宣读祭文之时,忽然停了下来。

他转过头来,看向圜丘下的大汉军民百姓,道:“不对!朕感觉,这场祭天之礼,很不对啊!朕既是因射姑山大捷之事祭天,那就当在射姑大捷之首尾全部处理完毕之时,再祭祀昊天。然而,事实上,此战之功,朕现在还未进行封赏。此时祭天,岂不是对上天之不敬?诸位臣工,朕欲先封赏有功之臣,再行祭天之礼,尔等以为如何啊?”

“陛下此言,理所应当!”

“对,先封赏有功之臣!”

“先封赏,后祭告昊天,名正言顺,天经地义!”

……

百姓们哪懂那么多弯弯绕啊!他们只知道,皇帝就应该有功则赏,有过则罚。现在,皇帝要封赏有功之臣,大家有什么理由不支持?

至于朝中大臣们的意见?

不好意思,他们那点声音,完全淹没在众百姓的呼喝声中。无论支持还是反对,都没人能够听见。

“很好!”

刘志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朕问大家,是谁在二十六年前,攻破御苑,抢夺了大汉天子之汗血宝马?使大汉天子蒙羞?”

“是且冻羌!”

“是谁,于射姑山一战,杀得我大汉护羌校尉马贤所率六千将士,全军覆没!使我大汉全体将士蒙羞?”

“是且冻羌!”

“是谁,攻破拢关,杀我大汉子民十数万,却在射姑山活的好好的,让整个大汉蒙羞?”

“是且冻羌!还是且冻羌!”

“对,这二十多年来,是且冻羌使大汉全体将士蒙羞,使大汉天子蒙羞,使整个大汉蒙羞!那么,又是哪位英雄出世,破射姑山,为大汉雪此奇耻大辱!”

“是刘偃!泾阳团练使刘偃!”

“很好!”刘志用平生最大的音量道:“现在,朕再问大家最后一个问题……刘偃破且冻羌,为我大汉雪耻之功,朕应该如何重赏?”

“理应封侯!”

“如此大功,必须封侯!”

“唯有封侯,才足酬此功!”

“陛下封刘偃为侯,顺天应人,天经地义啊!”

……

在百姓们看来,如果取得如此大功的刘偃不能封侯,那什么样的人才能封侯?那以后,还有何人愿意为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那就是对大汉的立国之基“非刘姓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的背叛!

刘偃,必须封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

最后,几十万洛阳军民百姓齐声呼喊:“封侯!封侯!刘偃此功,理应封侯!”

声势如排山倒海,声震云霄!

刘偃封侯,已经势不可挡!

……

……

“刘偃,好一个刘偃啊!天子圜丘祭天时,数十万众瞩目之下,数十万众众口一辞,要刘偃以莫大的军功封侯!完全可以说,自古以来,得诸侯之位者,未有刘偃之正也!”

司徒袁隗,喃喃自语,面色无比的难看。

本来,事情不该是这样的。

刘偃送了三千匹汗血宝马,却不肯交还皇帝,是为不忠!

刘偃有寡嫂而别居,是为不孝!

刘偃杀戮甚重,有伤天和,是为不仁!

刘偃杀的还是投降之人,是为不义!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焉能封侯?

若是朝堂辩论,自己有八成的把握,让刘偃封侯之事,化为泡影。

然而,万没想到啊,刘偃不知为何,走通了皇帝的门路。

这皇帝刘志,也真不简单,没有将此事在朝堂上讨论,而是在祭天仪式上,突然向洛阳数十万百姓提出。

几十万百姓众口一词,刘偃理应封侯。

自己就算辩才无双,又能如何?

自己就算腹有千条妙计,又能如何?

自己再不服,又能如何?

憋着!只能憋着!

不憋着,就是同时与洛阳几十万军民百姓为敌,只能是自取其辱!

想不到啊,想不到,我袁隗、我汝南袁氏这局,今日竟然败得如此之惨!甚至是,还未开战,就大败亏输!

“那么……请问陛下……”

待百姓的声音们渐低,袁隗满怀不甘,向刘志看来,道:“刘偃封侯,理由应当,微臣没有任何意见。但是,依陛下所见,刘偃该封何侯?”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