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怀玉梁爱国的其他类型小说《占据山头,女匪她狂虐极品全局》,由网络作家“陈家三公主”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他恨自己没保护好她,恨自己护不住她。他也恨这些人,那么多人,为什么要偏偏难为一个受尽苦难的小女孩?“李兴良,你是瞎吗?”楚爱华瘦弱的身体因为李兴良的一句叫我恶心摇摇欲坠。“咱们一起下乡,待在一起三年了,我对你怎么样你看不见吗?你心里只有杨怀玉,你眼里永远都看不到别人。我以为,只要我用心对你,就是块石头也早晚会被我捂热,可你的心比石头还硬。若是杨怀玉嫁人了呢?我真想看看杨怀玉不得不嫁给康伟之后,你会是什么样?”楚爱华笑着,笑得无比狰狞难看。杨怀玉简直都听呆了,这是什么剧情?这简直就是无妄之灾呀!李兴良是帮过她,但她们也没说过几句话好不好?就因为李兴良帮她,偷偷爱慕李兴良的楚爱华就和康伟联合起来坑她?六月飞雪,她比窦娥都冤呐!一场闹剧,...
《占据山头,女匪她狂虐极品全局》精彩片段
他恨自己没保护好她,恨自己护不住她。
他也恨这些人,那么多人,为什么要偏偏难为一个受尽苦难的小女孩?
“李兴良,你是瞎吗?”
楚爱华瘦弱的身体因为李兴良的一句叫我恶心摇摇欲坠。
“咱们一起下乡,待在一起三年了,我对你怎么样你看不见吗?
你心里只有杨怀玉,你眼里永远都看不到别人。
我以为,只要我用心对你,就是块石头也早晚会被我捂热,可你的心比石头还硬。
若是杨怀玉嫁人了呢?
我真想看看杨怀玉不得不嫁给康伟之后,你会是什么样?”
楚爱华笑着,笑得无比狰狞难看。
杨怀玉简直都听呆了,这是什么剧情?
这简直就是无妄之灾呀!
李兴良是帮过她,但她们也没说过几句话好不好?
就因为李兴良帮她,偷偷爱慕李兴良的楚爱华就和康伟联合起来坑她?
六月飞雪,她比窦娥都冤呐!
一场闹剧,以康伟被两位解放军同志送去大队部结束。
用无耻下作的手段,坏女同志名声,等待康伟的,最轻的结果也是下放到农场改造。
至于其他的,沈继美和邱桂珍她没放在眼里,楚爱华吗?
她记满仇恨人员名单的小本本上,又加了一笔。
“你以后准备在这常住?”
梁爱国是第二天过来告诉她处理结果的。
康伟的行为比较恶劣,造成的影响很大,被送去了公安局,应该会判刑。
“嗯,两三年吧!”
恢复高考之前,她应该都会住在这里。
“如果判刑的话,会判几年?”
“大概五到七年。”
杨怀玉放心了,五年之后就算康伟再回来,她也已经高考完去上大学了。
她看了看一旁站的笔直的梁爱国,一身笔挺的绿色军装穿着真精神。
若没有解放军同志的帮助,康伟或许只需要去农场改造。
“谢谢你,解放军同志。”
“应该的,我叫梁爱国。”
“你还会去捡蘑菇吗?捡了蘑菇还卖吗?”
这次不是单纯的想帮她,榛蘑确实挺好吃。
梁爱国亲眼目睹昨夜的一切,对小姑娘的行为也多了几分理解。
小姑娘的爸妈嘴上说着想她心疼她,却把她一个人扔在深山里。出了昨夜那样的事,连个人影都没见。
很多时候,心眼都是逼出来的吧!
这么一个软乎乎的小姑娘独自住在这里,要是没点心眼,早不知道被人卖掉几回了。
“我,还会捡蘑菇。对了解放军同志,我想请您帮个忙。”一客不烦二主,反正梁爱国已经帮了她一次。
“你说。”
梁爱国正色道。
“你能帮我弄一张介绍信吗?我想出趟门,但是,不想让我父母知道。”
杨大有是村长,开介绍信要通过大队部,杨大有不可能不知道。
“我向你保证,只是出去采山货,不会做违法乱纪的事。”
“你要去哪?”
“河西市。”
永安屯没有直达河西市的车,要想去河西市,杨怀玉需要到县城坐车。
无论是买火车票还是住宿,没有介绍信根本就是行不通的。
那时的介绍信相当于一个人的身份证明,好比现代的身份证。
一张介绍信,对于梁爱国来说不是什么事。
他也看明白了,小姑娘心眼很多,但那又怎样?她只是想好好活着,没害过别人。
从青石镇到县城,一张车票五毛钱,杨怀玉还能接受。
从县城火车站到到河西市,为嘛要六块五?
杨怀玉狠狠的肉痛了一下,为嘛那么贵?心塞!
月亮悄悄的隐在厚厚的云层里。
东边的大林子里安安静静,忽然传出一声尖利鸟叫声,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这里?”
崔继承问。
“我今天早上跟过来一趟,看到他们把孩子扔到了地窖里。”
“你真是,你也太大胆了!”
这女孩,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要是被人贩子盯上,她难道不知道这会可能早没她这个人了吗!
杨怀玉害怕吗?
她也害怕。
当时不害怕,现在回头想想,真是挺可怕的。
要是她的身后还有人贩子呢?
人贩子不是一个人,那是一个团伙。
就像老吴,他们已经把自己人际关系渗透进公安系统,平时能得到公安的一手消息,多可怕?
她去报案,老吴着急报信转移,没要了她的命,她算是捡着了。
“前面那个大树,隆起的那堆干树叶底下,有一个地窖入口。”
掀开地窖口,荷枪实弹的公安举着枪,对准地窖口喊道,“我们是公安,里面的人赶紧出来。”
悉悉索索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间接还伴着小孩的哭声。
“里面的人赶紧出来,争取宽大处理,要不然,我们可开枪了。
“别开枪,我们出来。”
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首先从里面钻了出来。
杨怀玉仔细一看,正是昨天晚上跟她住一屋的妇女。
有妇女开了这个头,里面的人也都扛不下去了。
地窖和正常的屋子不一样,地窖是在地下挖了一个洞,再往里去就是厚实的土层,只在比较隐蔽的地方留了个通风口和一个出口,还需要踩着梯子出来。
就算地窖挖的再大,也没有第二条出路。
所以面对拿着枪对着唯一出口的公安,就算是穷凶极恶的人贩子,他们的心理防线崩的也快。
陆陆续续的有人从地窖里钻出来,有大人,也有孩子。
杨怀玉看到了在火车站拐带女孩的那个女人,但那个女孩,却没有跟她在一起。
上来的大人全部被戴上手铐,一共有五个人。
“里头还有没有人?”
崔继承问。
五个人低着头,一起摇了摇头。
“应该还有,今天早晨下去的那个孩子,还没有出来。”
妇女听到声音猛地抬头,看见站在跟前的杨怀玉,她狠狠的剜了一眼,果然是她!
可现在,再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公安带着手电进了地窖,这一进去可不得了,里面竟然挨排躺着十数个孩子。
孩子的年龄大概都在两三岁之间,男孩女孩都有。
外面这么大的动静都没有惊动他们,显然都被喂了药。
孩子被一个一个的从地窖里抱了出来。
脾气火爆的公安们,已经在原地跳着脚骂娘了。
这群丧尽天良的东西,谁还不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多么可爱的孩子呀!丢了孩子的那些父母还能活吗?
一群狗东西,就该毙了,毙的一个不剩!
人贩子和孩子都被带去了派出所,这些人里,没有老吴。
“崔公安,不对劲儿,还少一个人!”
“你说老吴?应该是跑了!”
崔继承安慰道,“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整个河西市的警力都已启动,火车站汽车站包括出市路口都有人盘查,他跑不了。”
“不是。”
杨怀玉摇头,“缺一个女孩,就是她们今天从火车站拐来的女孩。”
杨怀玉想了想说道,“西边的居民区里,就是我们刚才去抓人的那家,有没有可能也有地窖?”
杨怀玉没有用什么迂回战术,那些她也不会。杨家她是肯定不能再住了。
用个别的借口,就以她对家庭的贡献来说,这一家吸血鬼都会死死扒着她不放。
她想到结核病,是知道一旦她搬出去,以杨家人怕死的性格,短时间之内绝对不会沾染她半分,对于别人也是一样。
她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长得又不丑,搬去深山老林里的马架子,正常情况下,不用多久就会被别人吃的连骨头渣渣都不剩!传染病嘛,就不一样了,除了那些狼虫虎豹,凡是知道这件事的人,谁敢靠近她身前十步之内?
这样就挺好。
杨国红眼巴巴的瞅着她,也没敢靠近,“怀玉,你真的要走啊?大姐舍不得你。”
杨怀玉看着眼圈略微发红的大姐,心里也不大好受。
杨大有和唐立香最宠爱的从来都是杨国平和杨国秀。杨国红平时虽然不太挨打,但境况也好不到哪去。
她这一走,家里上上下下所有的活,估计全都得是杨国红的了。
杨国红上一辈子就对她好,这个情她领了,但不能因为这个,她就要留在这个家里,被这些人吸血,乃至丢掉性命。
杨国红对她的好,等她站稳了脚,慢慢再还吧!
她扭过头,没在看杨国红。
平杠的马架子是个什么东西?
选一块开阔地,间距大概五六米,前后埋下两根成年男人大腿粗细,带着树杈高约三米的木桩。木桩要埋的结实,两根木桩的树杈上架一根粗一点的横梁。横梁两侧,密密麻麻的排列上木头,再扇上一层厚厚的黄草,整体呈一个三角形,前后用地里干枯的草堵上,就是一个能住人的马架子。
杨大有安排的人手脚挺快,一两个时辰的功夫,就把马架子给收拾的立立正正的。
其实也就是前后除了草,前门后门用黄草堵了一下,架子顶漏雨的地方,也用黄草扇了一下而已。
黄草是东北独有的一种草,没有人知道它学名叫什么。
那是一种很有韧性的草,这个年代,买不起砖瓦的人家,都会选择把黄草剁碎了拌到黄泥里,用它和石头来砌墙,谈不上美观,但很结实。
事情办的很顺利,杨怀玉比较满意。
想到上一辈子自己死的那样惨,她在杨家,是一刻也待不下去。
她也没有啥好收拾的东西,把自己那两件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找块破布一包,地上的稻草上还有一床破被子,卷起来一背,是她全部的身家。
除了身后远远跟着的杨国红,没有人送她。围观的人群早都散开了,她家的事解决了,大家还得挣工分养家糊口呢!
安慰了杨国红几句,把她支开之后,为了试试空间的功能,杨怀玉顺手顺走了唐丽香收起来的几盒火柴和一把柴刀。
杨家是有粮食的,除了苞米面,杨怀玉记得还有半袋大米和一小袋小米,一坛荤油。
她转悠了几圈,这些东西一个都没见着,估计早都被唐立香藏起来了。
没找到粮食,今晚看来要饿肚子了。
算了,能顺利的搬出去比啥都强。
她拄着根木棍,木棍上挑着自己的被子和小包袱,一步一步挪着离开杨家,往平岗走去。
屯里到平杠真的是挺远的,先进西沟,穿过西沟,才刚摸到平杠的边儿。
进入平杠,才是进入了真正的原始森林。
身边没有别人,杨怀玉也没必要再装。
她从空间里摸出柴刀,这老林子里,狼虫虎豹可不少见,手里握着把刀,心里多少有点底气。
平杠上的马架子她早就知道,每年到了捡蘑菇捡核桃的季节,外围的林子被村民走遍了,她也会摸索着在平杠边上儿走一走,那马架子她见过,还进去看过一次。
这次有村民跟着,杨大有做的不赖,前前后后的草拔的挺干净,连马架子里边儿都给打扫了一遍。
现在是七月份,正是东北最热的时候,马架子还能住。到十月份肯定就不能再住了,东北的冬天来的早,有的年头十月初,都已经开始下雪了。
架子里有一铺小炕,因为是放山人为了临时落脚搭建的,自然是没有炕洞不能烧炕的。
杨怀玉放下自己的行李,暂时先安置在这里。以后该怎么办,她需要好好想一想。
一通折腾下来,眼瞅着日头快要落山了。
杨怀玉手捂着咕咕乱叫的肚子,看着这茂密不见天日的大林子,心里有了主意。
靠山吃山!
上一辈子跟了杨国平之后,唐立香不高兴就不给她饭吃,她就趁捡柴火的时候摸到平杠。
平杠的边上有一片山土豆。
现在是七月份,再过一个多月,山里的榛蘑,核桃和榛子就都成熟了,靠着这么一大片天然的宝藏,还怕饿肚子吗?
她拿起柴刀往平杠的边缘摸去。
还好,没有记错,没到平杠的边上,就看到了那一大片郁郁葱葱的山土豆。
山土豆和家里的马铃薯不同。
家里种的马铃薯能长到人的腰那么高,山上的土豆是爬蔓的,要给它像架豆角一样架起来,它是真的能长很高。
杨怀玉用柴刀把它的蔓割掉,没有锹和镐头,只能用柴刀慢慢挖。
还好长的不深。
扒开土皮,就看到了一个个鸡蛋般大小的山土豆。
山土豆的表皮并不光滑,其实说起来,它更像芋头。
两株藤蔓,就收获了十多个山土豆。
杨怀玉顺手采了一个牛蒡的大叶子,把山土豆装在里面,往林子深处走去。
顺着平杠往下走没有多远,有一条河。
不是小溪,就是一条河,河水很大也很清。
杨怀玉之所以选择平杠的马架子,也是因为有这条河,至少吃水洗衣服,甚至洗澡,都很方便。
把山土豆清洗干净,杨怀玉跳下河,洗了脸和脚。
水真凉啊,也足够让人清醒。
回到马架子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杨怀玉拾了柴,很费劲的点起了一堆火。
这样的深山里不缺柴,但是在雨季,想找干柴不太容易。
明天需要多晒一点柴了。
柴烧完,只剩下了一些通红的火炭。杨怀玉用木棍把炭扒开一个坑,拿几个山土豆扔进坑里,用木炭埋了起来。
第二天,杨怀玉同样起了个大早,把小根蒜拌好之后,又去了镇里。
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进入黑市更加顺利。
“唉,唉,小同志,你可来了。”
杨怀玉刚卖出两勺小根蒜,就被昨天那位大爷一把拖住,大爷急得脸都冒汗了,“都等你一早晨了,咋才来呢?”
杨怀玉一愣,这是她的第一个客户,急吼吼的找了她一早上,难道是昨天的拌菜吃坏了人?
杨怀玉正了正神,就算真的把人吃坏了,她也不准备躲。
既然准备做生意,这份担当,她得有。
“大爷,看您这么急,是出了什么事吗?”
大爷听着这话,看着小姑娘绷紧的脸,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吓到她了,“小同志,你别怕。昨天把你的小根蒜买回去,正好我的一个朋友也在,他特别喜欢吃你做的菜,你能给他送一份过去吗?”
原来如此!
杨怀玉擦了擦额头上冒出来的汗,接过大爷递过来的地址,“行,大爷,一会我就给送过去。”
“您不但买我的小跟蒜,还给我介绍生意,大爷,谢谢您。”
拉开盆上的牛蒡叶,她盛了一勺小根蒜,“这一勺送给您。”
大爷哎呦一声,连连摆手,“这可不行,谁都不容易,我吃东西付钱,天经地义。”
“您就别跟我客气了,我感谢您还来不及呢。”
杨怀玉拿过大爷手里的饭盒,盛了满满一勺小根蒜放了进去。”
这小同志!
大爷看着她那单薄的小身板,几乎全是补丁糊起来的衣服,叹了一声。
黑市还没有多少人。
杨怀玉拿着地址,一路打听了过去。
距离黑市不算远,一个单门独栋的两大间平房。
平房的院子都是用青砖垒起来的,显得古朴干净,也非常整洁。
杨怀玉敲了敲朱红色的木门,门吱嘎一声被打开,里面探出一个约四十岁左右男人的脑袋。
男人的个子不高,皮肤略白,眼睛不大,却透出精明的光。
“你是?”
”同志您好,我是大爷推荐过来给您送小根蒜的。”
男人点点头,打开了门,“进来吧!”
进得院子,才看清整个院子的全貌。
三间青砖青瓦房修的很是板正,窗户是玻璃的, 小方块样的玻璃窗,擦的铮亮。
院子里不同于农村的乱七八糟,青石铺地,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杂物。
给人的感觉很清爽。
“小根蒜是你自己做的?”
“是。”杨怀玉点了点头。
我知道酱油拌小根蒜其实很简单,但是很多人都做不好,你这里,估计也有窍门吧?
杨怀玉笑笑点点头,没有说话。
肯定是有窍门的,要不然为什么她做的别人都说好吃,都来买呢!
“我想和你谈一笔生意,不知道小同志有没有兴趣?”
“您说来听听。”
“也不用瞒你,我是咱们镇上国营饭店的采购员,昨天你的小根蒜做的很好吃,我想买你手里这个方子,同时也想收购你的小根蒜。”
买方子?
收购小根蒜?
杨怀玉心里就像开了锅一样,兴奋的水泡蒸腾不断。
她是不是要发财了?
淡定淡定,她悄悄安抚自己。
“方子我可以卖,小根蒜我也可以送,而且保证品质,那价格?”
在商言商,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她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谈钱合理合法。
男人抬头看了杨怀玉一眼,小姑娘站的笔直,身上没有农村来的孩子那种胆小瑟缩,亮晶晶的眼睛里,写着光明和坦荡。
寒门出贵子,难道是这样的?
男人收回眼神,“方子十块钱,你看行吗?”
农村来的孩子穿的虽然破旧,态度却是清清正正不卑不亢,面对这样一个孩子,他也不想玩那些油滑的,直接给出了自己想的合理价格。
“行!”
杨怀玉答的干净利落!
“那小根蒜收购多少钱一斤?”
它的两勺小根蒜应该不到一斤,加上酱油。杨怀玉快速在心里核算着价格。
“小根蒜也给你一毛一斤,你刨多少,我收多少。”
“行!”
男人又抬头看了杨怀玉一眼。
价格方面没有异议,估计刚才小姑娘在心里已经算得清清楚楚。
看样子念过书,算账比较快,脑子也清楚。
“方子倒是不用写,明天给您送小根蒜的时候,我现场给您操作一下,您就明白窍门在哪了。”
男人点头,伸出一只手,“小同志,我叫侯勇。”
随后微愣,他是握手握习惯了,一时忘了眼前是个十几岁的农村小女娃。
杨怀玉也愣,随后马上伸出自己的手,轻轻握了一下侯勇的手,“杨怀玉。”
上一辈子她没见识过这些。这一辈子她要完全靠自己,要想做生意赚到足够用的钱,很多都得现学现卖。
双方没有签订什么合同,侯勇留下了杨怀玉一盆拌小根蒜,付了两元。
方子钱十元,直接付账。
像他们这样的采购,每天见的人多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品,几乎一眼看透。
眼前这个叫杨怀玉的小姑娘,不是个赖账的。
杨怀玉的个人账单里,又收入了十二元。
对于国营饭店,十块钱买个方子不多。小根蒜本钱小,利润却大,从杨怀玉每天的销售就能看得出来。
自己掌握了方子,把菜做的好好的,要是哪个大领导来视察,哪个富豪来吃饭……
县里国营饭店的主厨和采购他可是都认识,若是把方子和小根蒜带去县里……
采购的脑袋,侯勇精明的脑袋瓜子里,算盘已经打的啪啪响了。
杨怀玉揣着钱走出侯勇家。转弯的时候往后看了看,总觉得后面有人跟着。
再仔细回头瞅,巷子里空空的,没有人。
她还是把钱仔细的放进空间,现在的人太穷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拐角的巷子里,康伟身体直直的贴着墙,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他没看错,那是杨怀玉。
她不是得了结核病吗?怎么在做生意?
杨怀玉进门的时候,康伟看到她手里端着的盆,出来的时候,手是空的。
她在卖东西!
康伟对自己的想法无比确定。
原本他今天请了一天假,想到镇里的黑市去撞撞大运,看看行情。
果然,钱真的不是什么人都能赚到的!
黑市里可以买,可以卖。有紧俏的棉花,鸡,肉,蛋……
还有米,面,油……
只要你的东西够好够紧俏。
康伟有什么?
一个插队的知青,下乡三年了,还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抬,手里更是空的没有一丁点可卖的东西。
康伟个子不矮,人却很瘦。
他拼尽全力,每天赚的那五六个工分,连他自己都养不活,每年年终结算的时候,都要倒找给大队钱。
但他得吃饭呀,去年欠的还没还,今年又得再借!
下乡三年,欠了大队里多少钱,他都没敢细算过。
七四年了,家里有路子的知青已经有返程的了,而他,连想都不敢想。
他是家里的老大,下边弟弟妹妹还有三个,就算有工作能安排,也轮不到他。
回城?
这个心思他早就死了。
所以,他盯上了杨怀玉。
杨村长家有三个姑娘。
老大杨国红年龄比他大,长得也不好看。
老三杨国秀皮肤挺白,长的也还行。
刚开始,他的目标其实在杨国秀身上。
慢慢的,他发现杨怀玉长开了,越长越好看。如果再稍微胖一点,妥妥的就是永安屯的村花了。
计划不如变化快,康伟的小心思还没能打起来,就传出杨怀玉得了结核病,搬到林子里独自居住养病去了。
而且,杨家人的态度也让康伟准备放弃杨怀玉。
先不说结核病能不能治好,被打发到大林子里,就说明杨大有已经放弃了这个姑娘。
他就算是娶了她,以后也借不上杨大有的力。
就在他正准备把目标重新放到杨国秀身上的时候,他看到了健康的杨怀玉,而且是正在做生意的杨怀玉。
康伟哼了一声。
什么结核病?杨怀玉的心思也不简单啊!
这分明就是脱开自己家人,自己做生意吃独食!
够狠!
但他康伟偏偏就喜欢!
他盯着杨怀玉越来越远的背影,眯起的眼睛里闪着势在必得的光。
康伟的打算杨怀玉并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在意。
七一年,他们这个小队一共来了六个知青,三女三男。
三个女知青住在杨家隔壁,三个男知青住知青点。
下乡的知青多数都是文化人,而且都是城里来的,很多人看不起乡下人,平时下地干活,她也很少和他们交流。
三个男知青,一个是康伟,一个叫李兴良,另一个叫董大为。
她没怎么接触过,单从表面看,李兴良和董大为膀大腰圆的,倒是块干活的料,康伟嘛,就差了一些。
不知道为什么,一想起康伟那张瘦弱的小白脸,她脑子里就会出现三个字,白斩鸡。
白斩鸡她没吃过,咋就蹦出这仨字儿呢……
杨怀玉很快把巷子口的疑虑抛到脑后,她得赶紧回家挖小根蒜赚钱。
钱,钱,钱。
她脑子里现在装的,全都是钱。
有了点钱,她绝对不苛待自己。蒸个香喷喷的米饭,再做点榛蘑小白菜汤。
日子空前好过。
杨怀玉离开镇子之后,康伟也紧跟着离开了。
晚上,知青点。
想着白天看到的一切,康伟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他捅了捅一旁打着鼾声的李兴良,“你说,我娶杨怀玉怎么样?”
李兴良正睡的迷迷糊糊的,没听清康伟说的话,“你说啥?”
东北待了三年,知青们说话都是满满的东北味。
“我说,我娶杨怀玉行不行?”
康伟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黑乎乎的棚顶。
李兴良听明白了,他扑棱一下坐起来,“康伟,怀玉不容易,你别打她的主意。”
他来永安屯插队的第一年,就看到了很多次杨怀玉挨唐立香的打。
他也曾看到过那个瘦弱的女孩,在背人的地方,偷偷的哭泣。
他不敢靠近,七十年代初,对男女问题抓的很紧,有可能你只是和女同志单独说了两句话,就会被定性为流氓罪。
他不想当流氓,更不愿意看着那么小的杨怀玉,背上那样的恶名。
“你那么激动干啥?难道你也看上她了?”
康伟翻过身,眼光不善盯着李兴良。
李兴良也看他,“这事你可别瞎说,我没看上她,你也不能打她的主意。”
一起待了三年,康伟是什么样的人李兴良太清楚了。
偷奸耍滑,不学无术,好吃懒做。
就是因为了解,他才不允许康伟去接近杨怀玉。
那女孩爹不疼娘不爱,已经够可怜了,要是再嫁个康伟这样的,下半辈子还有活路吗?
康伟眼神闪了闪,倒在炕上,“行行行,都听你的,不打她的主意行了吧?睡觉睡觉。”
七四年,永安屯已经有了电灯。
拉灭电灯,屋里进入一片黑暗。
董大为睡得香甜,康伟和李兴良都没有睡,睁着眼睛冒着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凉拌小根蒜能赚钱,杨怀玉忽然想到,那榛蘑呢?
榛蘑炒辣椒,榛蘑炖小白菜汤,国营饭店里应该不缺鸡肉,榛蘑炖小鸡……能做的菜可太多了,而且味道那么好,应该不愁卖吧?
想到这里,她脑子里又有了主意。
现在挖的小根蒜只需掐头去尾处理干净即可。
杨怀玉用张爷爷给她另外编的柳条框装好,放进空间,去了镇里。
轻车熟路的去了侯勇家,侯勇才刚刚起床。
就着刚刚点起的锅灶,杨怀玉烧了开水,抓了一大把小根蒜扔进水里。小根蒜在水里打了个转的功夫,杨怀玉便把小根蒜捞出,扔进早就从井里打来的拔拔凉的冷水中。
“看到了吧,侯叔,这就是它的窍门。”
用开水焯的时间要短,时间稍微长一点,小根蒜就被煮烂了。
捞出来的小根蒜一定要浸入冰凉冰凉的水里,这样吃起来口感更清脆,捞出来的小根蒜不能用手攥,在笊篱里,自然控干水份后切断,淋点酱油拌一拌即可。
“候叔,如果你们那里有干的红辣椒,不要太辣的。辣椒切段炸成辣椒油,拌到小根蒜里更香更好吃!”
侯勇不太会做饭,但他会吃啊!
知道这是做好小根蒜的关键,赶紧拿笔一一记了下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