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怀玉梁爱国的其他类型小说《占据山头,女匪她狂虐极品杨怀玉梁爱国 全集》,由网络作家“陈家三公主”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躺在青石板上,吃着酸酸甜甜的圆枣和山梨,杨怀玉心里升起了空前的满足。这棵人参挖的不错,一丁点损伤都没有,想来应该卖不少钱。侯叔能给她多少钱呢?有了钱之后,她要干点什么呢?对!先给自己和张爷爷爷孙俩置办上过冬的棉被棉衣和棉鞋。张爷爷爷孙俩好像家里都没什么人了,也不可能给他们邮寄什么东西。卫红那双过冬的棉鞋,早已经开口露着脚趾头了。去年她的脚生了冻疮,十个趾头肿得像小馒头一样,又疼又痒又难受。今年她一定给卫红买一双暖和的棉鞋,让她冬天不再受冻。带着这些美好的愿望,杨怀玉睡着了。半夜时分,杨怀玉忽然感觉有些冷。潜意识里,她的寒毛倒竖。不是天气冷!杨怀玉慢慢的睁开眼睛。漆黑的暗夜里,火堆的火苗已经灭了,还剩下没有着透,带着火炭的木棍。不远处...
《占据山头,女匪她狂虐极品杨怀玉梁爱国 全集》精彩片段
躺在青石板上,吃着酸酸甜甜的圆枣和山梨,杨怀玉心里升起了空前的满足。
这棵人参挖的不错,一丁点损伤都没有,想来应该卖不少钱。
侯叔能给她多少钱呢?
有了钱之后,她要干点什么呢?
对!先给自己和张爷爷爷孙俩置办上过冬的棉被棉衣和棉鞋。
张爷爷爷孙俩好像家里都没什么人了,也不可能给他们邮寄什么东西。
卫红那双过冬的棉鞋,早已经开口露着脚趾头了。去年她的脚生了冻疮,十个趾头肿得像小馒头一样,又疼又痒又难受。
今年她一定给卫红买一双暖和的棉鞋,让她冬天不再受冻。
带着这些美好的愿望,杨怀玉睡着了。
半夜时分,杨怀玉忽然感觉有些冷。潜意识里,她的寒毛倒竖。
不是天气冷!
杨怀玉慢慢的睁开眼睛。
漆黑的暗夜里,火堆的火苗已经灭了,还剩下没有着透,带着火炭的木棍。
不远处,悠悠的绿光直接扫视过来。
是狼!
杨怀玉猛地打了一个寒颤。
她一手操起柴刀,后背紧贴着旁边的大树,整个人呈紧张的戒备状态。
不是一头狼。
她数了数绿光,大概有五六头。
紧攥着柴刀的手冒出了冷汗,她全身控制不住的哆嗦。
不能哆嗦,不能怕!
她咬着牙暗暗的告诉自己,撑住!一定撑住!
她还有大把的好日子没过,还没回报张爷爷和卫红,还没有废了杨大有和杨国平,唐立香和杨国秀还活的好好的,她不能死!
想起杨家对她所做的一切,她眼里恐惧的光逐渐被仇恨代替。
狼算什么?
那些比狼更狠的人还活着!
她要好好活着灭了那些人,为上一辈子的自己报仇雪恨。
狼是个非常有智慧的动物。
五六头狼里,一定有一头头狼。
其余狼的行动,全部听从头狼的指挥。
冷静下来的杨怀玉仔细瞄准不远处的狼群。
左边有三头,右边两头。
左边三头狼的眼光,不时的瞄向右边个头最大的那一个。
右边个头最大的那头狼,忽然后退两步。
个头最大的就是头狼!
它动了,就说明要发起进攻了。
杨怀玉迅速低头,从火堆里捞起一根还没有烧完带着红红火炭的木棍,向着右边的三头狼砸了过去。
胳膊粗细带着红火炭的木棍砸中了一头狼的身体,三头狼四散跑开的间隙,杨怀玉提刀直直劈向右边那头高大的头狼。
头狼显然没有预料到,眼前的人会对它发起攻击。
它快速往后倒退数步躲开劈来的刀,缩起腮帮,露出尖利凶狠的獠牙,向前一跃,冲着杨怀玉扑了过来。
杨怀玉就是再快,也没有狼爪快。
她躲过狼的獠牙,却没有躲过它的爪子。
这一爪子,直接抓上了她的肩膀。
杨怀玉只觉着一股剧痛蔓延开来。
左肩膀皮开肉绽的瞬间,半个身体已处于麻木状态。
浓重的血腥味,激起了几头狼更原始的野性。
头狼嗷呜一声,四头狼迅速围拢上来,将杨怀玉团团围在中间。
头狼两爪一抬,张着嘴巴往前一伸,冲着她的脖子咬去。
杨怀玉已隐隐闻到狼嘴里的腥臭味。
就在狼的爪子就要搭上她肩膀的电光石火间,忽然想到了自己的空间。
她挥起一刀狠狠的劈了下去,说了一声进。
整个人瞬间进入空间。
在一片松林里,她看到了一片松蘑。
松蘑就长在掉落的松针里。
它的杆很粗,蘑菇的伞面也很厚实,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就是肉比较厚。
松膜用来炒辣椒或者炖土豆,也特别好吃。
她采下一个松蘑,直接用手掰掉下面的泥土和松针,扔进空间。
这些都是冬天很好的口粮。
一小片松蘑被她采摘干净。
继续往里走,在一片山坡上碰上了大片大片儿的榛蘑。
这蘑菇长得可真好,每个蘑菇的杆都有拇指粗细,蘑菇呈土黄色,上面有一层细细的绒毛,竟然连一个虫眼都没有。
这个年头没有农药,没有被虫子啃食过的,就是最好的蘑菇。
杨怀玉在平杠采了那么多天的蘑菇,合起来都没有这一次见到的多。
那树墩子上,一片一片的土黄色的蘑菇,太招人稀罕了。
她蹲下身,再也顾不上别的,小手飞快的采起了蘑菇。
直到空间差不多堆成小山,她才停下手。
再往前看,前边还有一片。
找人参重要,这些都是小蘑菇芽,等到回去的时候再采也来得及。
她直起身,一脚踩向旁边的一堆枯叶。
嘶的一声,她赶紧收回脚。
哪是什么枯叶?原来是一条蛇。
一条颜色和枯萎的树叶一模一样的蛇。
杨怀玉一瞬间通体冰凉,立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
这条蛇蛇头有点扁,有毒!
杨怀玉吓得闭了闭眼睛,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白眉腹蛇?
幸好刚才没有踩上去,要不然小命就交代了。
杨怀玉没动,那条高高昂着头,吐着信子,一米多长的白眉腹蛇也没动。
一人一蛇,死死盯着对方,长久对立。
也不知过了多久,杨怀玉觉得眼睛都盯得疼了,那条白眉腹蛇才扭动着身体缓缓转头离开。
我的妈呀,她在心里叫了一声。
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
还好这条蛇没有主动攻击,要不然指望她两条小短腿能跑过蛇?
老天保佑,她又默念一声。
一直找到下午快擦黑,也没有看到人参的影子。
果然,越是珍贵的东西越不好找。
她从山顶上拐下来,拐到那条河边,在河边找了一块宽大的石头,点上一堆火,准备在这里过夜。
有水的地方就有凉气,蛇一般不愿意过来。
天不算冷,她还是把馒头放在火上烤了烤。
烤焦的馒头飘着甜甜的面香,一口咬下去,嘎嘣嘎嘣脆。
累了一天,浑身哪哪都疼,嚼着馒头,觉着特别特别的香。
晚上临睡前,火堆里再添上几块木头。她把石头周围撒上从张爷爷那里拿来的,预防蛇虫鼠蚁的草药,这样晚上睡觉就放心多了。
这一夜睡得真好。
杨怀玉是被林子里的鸟叫声吵醒的。
有句话说的太对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真的是什么鸟都有。通体绿色的,翅膀白色的……都杨怀玉没见过的。
早饭还是烤的馒头。
杨怀玉继续往山里赶。
越往里走,山越高林子越深,光线越暗。
昨夜里,睡梦中的杨怀玉听见几声狼嚎。大概是生了火的关系,狼没有靠近。
大林子里不缺飞禽走兽,走着走着就能惊起从草丛里飞起的野鸡,一路走下来,杨怀玉甚至捡了二十几个野鸡蛋。
杨怀玉用手里的柴刀扒拉着齐腰身的草,打草惊蛇,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越过前面一块石头,一个红色的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
整天捂在大林子里,皮肤真的有可能会白。
杨怀玉看了看自己的胳膊。
赶着下午的一趟班车去了河西市,很悲催的,杨怀玉没有买到去县里的票。
一票难求,真真的在七十年代体现的淋漓尽致。
哪怕是有介绍信,为了一张票,有的人也会在火车站等好几天。
杨怀玉没有选择在站里候车,来的时候,她已经见识过了火车站的混乱。
火车站不远是铁路招待所,服务员是个胖胖的女同志,她拿过杨怀玉的介绍信,给她做好登记,便住了进去。
她住的招待所是一个大通铺,屋子里比较简陋,里边已经住了人。
炕头上住的是个年轻的姑娘,大概二十六七岁,编着两条大辫子。看见有人进来,姑娘抬了抬头,又低下接着睡觉。
中间住好像是娘仨,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小的那个看样子是个男孩,几个月大,大的是个女孩,也不过才两三岁。
杨怀玉进门的声音不大,熟睡中的孩子还是被惊醒。
小的醒了,张嘴哇哇的就哭起来。
女人嘴里嘟囔了两句,赶紧从炕上爬了起来,把哭闹的孩子抱进怀里。
孩子也不知道是吓着了还是饿了,哇哇就是哭,怎么哄也哄不好。
那个两三岁的女孩好像被惊醒了,她迷迷糊糊的坐起来,身体晃晃悠悠的的好一会儿,一头倒在炕上,又睡着了。
男孩的哭声很大,半夜三更的,听着还怪瘆人的。
炕头上的那个姑娘终于听不下去了,她抬起头说道,“大姐,他可能是饿了吧?你喂喂他试试呢?”
抱孩子的妇女面皮一僵,马上恢复正常,她挤出两分笑容,不大好意思的说道,“对不起啊同志,吵到大家了。我这不是没有奶水吗?他一哭起来,真的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个年头都穷,生产过后的妇女饮食供应不上,没有奶水也算正常。
“大姐,你们这是去哪啊?”
杨怀玉随口问道。
“我们去江城。”
“挺远啊!没有给孩子准备点吃的吗?”
妇女尴尬的摇了摇头。
去江城?
河西市到江城有多远?
杨怀玉眉头微微蹙起。要去江城,没有直达的车,需要先坐十多个小时的车到县里,从县里转车再到江城,大概也得五六个小时的时间。
这样算下来,从河西市到江城,就需要小二十个小时。
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出门,二十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竟然没有准备一点吃?
这当妈的还真粗心啊!
哪怕就是准备一点苞米面饼子,孩子饿急眼的时候嚼一嚼,也能临时应付一下,不至于饿着孩子。(那时候的东北农村,父母经常嚼食来喂孩子)
杨怀玉随身背着的包里,还剩一个苞米面馒头,也没有啥吃的。
她摸出馒头递给妇女,“用开水泡一泡给他吃点吧!”
妇女接过馒头连声道谢,手上却没有任何动作。
看见杨怀玉一个劲的瞅她,她扭过头,没再看杨怀玉。
这是什么当妈的?
是不会喂吗?还是……
杨怀玉忽然明白,她没有东西喂。
这个年代的人出门,一般都会带着茶缸和饭盒。
她没带这些东西只带着水壶,是为了方便进山,可一个带着两个孩子出门的妈妈,不带任何东西,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孩子不住的哭闹,终于让屋里的人全都坐了起来。
妇女也是真没了办法,她掰了一块馒头放进嘴里,匆匆嚼了两下,就给孩子喂了下去。
他恨自己没保护好她,恨自己护不住她。
他也恨这些人,那么多人,为什么要偏偏难为一个受尽苦难的小女孩?
“李兴良,你是瞎吗?”
楚爱华瘦弱的身体因为李兴良的一句叫我恶心摇摇欲坠。
“咱们一起下乡,待在一起三年了,我对你怎么样你看不见吗?
你心里只有杨怀玉,你眼里永远都看不到别人。
我以为,只要我用心对你,就是块石头也早晚会被我捂热,可你的心比石头还硬。
若是杨怀玉嫁人了呢?
我真想看看杨怀玉不得不嫁给康伟之后,你会是什么样?”
楚爱华笑着,笑得无比狰狞难看。
杨怀玉简直都听呆了,这是什么剧情?
这简直就是无妄之灾呀!
李兴良是帮过她,但她们也没说过几句话好不好?
就因为李兴良帮她,偷偷爱慕李兴良的楚爱华就和康伟联合起来坑她?
六月飞雪,她比窦娥都冤呐!
一场闹剧,以康伟被两位解放军同志送去大队部结束。
用无耻下作的手段,坏女同志名声,等待康伟的,最轻的结果也是下放到农场改造。
至于其他的,沈继美和邱桂珍她没放在眼里,楚爱华吗?
她记满仇恨人员名单的小本本上,又加了一笔。
“你以后准备在这常住?”
梁爱国是第二天过来告诉她处理结果的。
康伟的行为比较恶劣,造成的影响很大,被送去了公安局,应该会判刑。
“嗯,两三年吧!”
恢复高考之前,她应该都会住在这里。
“如果判刑的话,会判几年?”
“大概五到七年。”
杨怀玉放心了,五年之后就算康伟再回来,她也已经高考完去上大学了。
她看了看一旁站的笔直的梁爱国,一身笔挺的绿色军装穿着真精神。
若没有解放军同志的帮助,康伟或许只需要去农场改造。
“谢谢你,解放军同志。”
“应该的,我叫梁爱国。”
“你还会去捡蘑菇吗?捡了蘑菇还卖吗?”
这次不是单纯的想帮她,榛蘑确实挺好吃。
梁爱国亲眼目睹昨夜的一切,对小姑娘的行为也多了几分理解。
小姑娘的爸妈嘴上说着想她心疼她,却把她一个人扔在深山里。出了昨夜那样的事,连个人影都没见。
很多时候,心眼都是逼出来的吧!
这么一个软乎乎的小姑娘独自住在这里,要是没点心眼,早不知道被人卖掉几回了。
“我,还会捡蘑菇。对了解放军同志,我想请您帮个忙。”一客不烦二主,反正梁爱国已经帮了她一次。
“你说。”
梁爱国正色道。
“你能帮我弄一张介绍信吗?我想出趟门,但是,不想让我父母知道。”
杨大有是村长,开介绍信要通过大队部,杨大有不可能不知道。
“我向你保证,只是出去采山货,不会做违法乱纪的事。”
“你要去哪?”
“河西市。”
永安屯没有直达河西市的车,要想去河西市,杨怀玉需要到县城坐车。
无论是买火车票还是住宿,没有介绍信根本就是行不通的。
那时的介绍信相当于一个人的身份证明,好比现代的身份证。
一张介绍信,对于梁爱国来说不是什么事。
他也看明白了,小姑娘心眼很多,但那又怎样?她只是想好好活着,没害过别人。
从青石镇到县城,一张车票五毛钱,杨怀玉还能接受。
从县城火车站到到河西市,为嘛要六块五?
杨怀玉狠狠的肉痛了一下,为嘛那么贵?心塞!
杨怀玉没有用什么迂回战术,那些她也不会。杨家她是肯定不能再住了。
用个别的借口,就以她对家庭的贡献来说,这一家吸血鬼都会死死扒着她不放。
她想到结核病,是知道一旦她搬出去,以杨家人怕死的性格,短时间之内绝对不会沾染她半分,对于别人也是一样。
她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长得又不丑,搬去深山老林里的马架子,正常情况下,不用多久就会被别人吃的连骨头渣渣都不剩!传染病嘛,就不一样了,除了那些狼虫虎豹,凡是知道这件事的人,谁敢靠近她身前十步之内?
这样就挺好。
杨国红眼巴巴的瞅着她,也没敢靠近,“怀玉,你真的要走啊?大姐舍不得你。”
杨怀玉看着眼圈略微发红的大姐,心里也不大好受。
杨大有和唐立香最宠爱的从来都是杨国平和杨国秀。杨国红平时虽然不太挨打,但境况也好不到哪去。
她这一走,家里上上下下所有的活,估计全都得是杨国红的了。
杨国红上一辈子就对她好,这个情她领了,但不能因为这个,她就要留在这个家里,被这些人吸血,乃至丢掉性命。
杨国红对她的好,等她站稳了脚,慢慢再还吧!
她扭过头,没在看杨国红。
平杠的马架子是个什么东西?
选一块开阔地,间距大概五六米,前后埋下两根成年男人大腿粗细,带着树杈高约三米的木桩。木桩要埋的结实,两根木桩的树杈上架一根粗一点的横梁。横梁两侧,密密麻麻的排列上木头,再扇上一层厚厚的黄草,整体呈一个三角形,前后用地里干枯的草堵上,就是一个能住人的马架子。
杨大有安排的人手脚挺快,一两个时辰的功夫,就把马架子给收拾的立立正正的。
其实也就是前后除了草,前门后门用黄草堵了一下,架子顶漏雨的地方,也用黄草扇了一下而已。
黄草是东北独有的一种草,没有人知道它学名叫什么。
那是一种很有韧性的草,这个年代,买不起砖瓦的人家,都会选择把黄草剁碎了拌到黄泥里,用它和石头来砌墙,谈不上美观,但很结实。
事情办的很顺利,杨怀玉比较满意。
想到上一辈子自己死的那样惨,她在杨家,是一刻也待不下去。
她也没有啥好收拾的东西,把自己那两件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找块破布一包,地上的稻草上还有一床破被子,卷起来一背,是她全部的身家。
除了身后远远跟着的杨国红,没有人送她。围观的人群早都散开了,她家的事解决了,大家还得挣工分养家糊口呢!
安慰了杨国红几句,把她支开之后,为了试试空间的功能,杨怀玉顺手顺走了唐丽香收起来的几盒火柴和一把柴刀。
杨家是有粮食的,除了苞米面,杨怀玉记得还有半袋大米和一小袋小米,一坛荤油。
她转悠了几圈,这些东西一个都没见着,估计早都被唐立香藏起来了。
没找到粮食,今晚看来要饿肚子了。
算了,能顺利的搬出去比啥都强。
她拄着根木棍,木棍上挑着自己的被子和小包袱,一步一步挪着离开杨家,往平岗走去。
屯里到平杠真的是挺远的,先进西沟,穿过西沟,才刚摸到平杠的边儿。
进入平杠,才是进入了真正的原始森林。
身边没有别人,杨怀玉也没必要再装。
她从空间里摸出柴刀,这老林子里,狼虫虎豹可不少见,手里握着把刀,心里多少有点底气。
平杠上的马架子她早就知道,每年到了捡蘑菇捡核桃的季节,外围的林子被村民走遍了,她也会摸索着在平杠边上儿走一走,那马架子她见过,还进去看过一次。
这次有村民跟着,杨大有做的不赖,前前后后的草拔的挺干净,连马架子里边儿都给打扫了一遍。
现在是七月份,正是东北最热的时候,马架子还能住。到十月份肯定就不能再住了,东北的冬天来的早,有的年头十月初,都已经开始下雪了。
架子里有一铺小炕,因为是放山人为了临时落脚搭建的,自然是没有炕洞不能烧炕的。
杨怀玉放下自己的行李,暂时先安置在这里。以后该怎么办,她需要好好想一想。
一通折腾下来,眼瞅着日头快要落山了。
杨怀玉手捂着咕咕乱叫的肚子,看着这茂密不见天日的大林子,心里有了主意。
靠山吃山!
上一辈子跟了杨国平之后,唐立香不高兴就不给她饭吃,她就趁捡柴火的时候摸到平杠。
平杠的边上有一片山土豆。
现在是七月份,再过一个多月,山里的榛蘑,核桃和榛子就都成熟了,靠着这么一大片天然的宝藏,还怕饿肚子吗?
她拿起柴刀往平杠的边缘摸去。
还好,没有记错,没到平杠的边上,就看到了那一大片郁郁葱葱的山土豆。
山土豆和家里的马铃薯不同。
家里种的马铃薯能长到人的腰那么高,山上的土豆是爬蔓的,要给它像架豆角一样架起来,它是真的能长很高。
杨怀玉用柴刀把它的蔓割掉,没有锹和镐头,只能用柴刀慢慢挖。
还好长的不深。
扒开土皮,就看到了一个个鸡蛋般大小的山土豆。
山土豆的表皮并不光滑,其实说起来,它更像芋头。
两株藤蔓,就收获了十多个山土豆。
杨怀玉顺手采了一个牛蒡的大叶子,把山土豆装在里面,往林子深处走去。
顺着平杠往下走没有多远,有一条河。
不是小溪,就是一条河,河水很大也很清。
杨怀玉之所以选择平杠的马架子,也是因为有这条河,至少吃水洗衣服,甚至洗澡,都很方便。
把山土豆清洗干净,杨怀玉跳下河,洗了脸和脚。
水真凉啊,也足够让人清醒。
回到马架子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杨怀玉拾了柴,很费劲的点起了一堆火。
这样的深山里不缺柴,但是在雨季,想找干柴不太容易。
明天需要多晒一点柴了。
柴烧完,只剩下了一些通红的火炭。杨怀玉用木棍把炭扒开一个坑,拿几个山土豆扔进坑里,用木炭埋了起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