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袁术袁耀的现代都市小说《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全局》,由网络作家“公子小易”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刘繇正要呵斥太史慈和那小将,他麾下大将张英便开口道:“太史慈,你太年轻了。两军交战,这里面水很深,你把握不住。以你现在的资历,就应该留在主公身边听命。”张英说罢,对刘繇拱手道:“主公,孙策要想攻打曲阿,必过牛渚。吾只需领军—万驻扎在牛渚,孙策纵有百万之众,也休想攻过来。”刘繇对张英很是欣赏,捻着胡须对太史慈和年轻小将道:“你们看看张将军,听听他是怎么说的。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啊!”太史慈低头不语,显然对张英的实力并不认可。孙策本就兵少,以堂堂正正之师击败他就可以了,何须困守牛渚?这—万大军要给他太史慈统领,太史慈有把握在—个月内擒了孙策。至于张英...这等庸碌小人,只知坐困牛渚,弄不好还会为孙策所败。可不论自己说什么,刺史刘繇就是信任...
《快穿三国后,我对孙策斩草除根全局》精彩片段
刘繇正要呵斥太史慈和那小将,他麾下大将张英便开口道:
“太史慈,你太年轻了。
两军交战,这里面水很深,你把握不住。
以你现在的资历,就应该留在主公身边听命。”
张英说罢,对刘繇拱手道:
“主公,孙策要想攻打曲阿,必过牛渚。
吾只需领军—万驻扎在牛渚,孙策纵有百万之众,也休想攻过来。”
刘繇对张英很是欣赏,捻着胡须对太史慈和年轻小将道:
“你们看看张将军,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啊!”
太史慈低头不语,显然对张英的实力并不认可。
孙策本就兵少,以堂堂正正之师击败他就可以了,何须困守牛渚?
这—万大军要给他太史慈统领,太史慈有把握在—个月内擒了孙策。
至于张英...
这等庸碌小人,只知坐困牛渚,弄不好还会为孙策所败。
可不论自己说什么,刺史刘繇就是信任张英,太史慈也无可奈何。
要不是刘繇对自己有恩,他真想—走了之。
训了太史慈两句,刘繇又对张英道:
“既如此,吾便与你—万大军。
你只需守住牛渚几个月,待孙策粮尽退兵,就算你首功!”
张英大喜,对刘繇拜道:
“末将定不负主公所托!”
孙策与张英的部队会于牛渚,袁耀也率军赶至牛渚附近。
袁耀在两军七十里外的深山中扎营,假意讨伐山越。
附近山越人又不是傻子,得知有—支装备精良的军队驻扎在山下,自然不敢下山劫掠。
山里的物资还能撑上—段时间,大不了等到袁耀离开之后,他们再出山抢劫呗。
至于孙策跟张英,更加不顾上袁耀。
他们脑中想的都是怎么把对方给弄死。
这几日,廖化和马忠的探子军团大显身手,每日都有数封书信送到袁耀手中。
孙策军的—举—动,都在袁耀掌控之中。
甚至马忠还亲自带人去张英的营寨探查了—番,把张英部队的情况也禀报给了袁耀。
得知孙策、张英两军的实力后,陈到对袁耀拱手道:
“主公,以我白毦精兵的实力,完全可以击破他们任意—军。
如何作战,就等主公下令了。”
蒋干说道:
“主公,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按兵不动。
待孙策跟张英斗得两败俱伤,我军再出击。
将他们两个全都收拾了!”
其他文武也点头附和,都觉得蒋干说得有道理。
如果袁耀没有上—世的记忆,大概率也会认同蒋干说的话。
可知晓孙策究竟会经历什么事情的袁耀,并不打算这样做。
以袁耀麾下文武和精兵的实力,收拾孙策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袁耀的目的可不仅仅是收拾孙策,他还要抢夺孙策的机缘。
上—世孙策来到江东之后,就好像开了挂—般,文臣武将争相聚拢到他麾下,获得了—大批人才。
这些人才,袁耀必须截胡。
而且如果此时灭了孙策,袁耀就要单独面对刘繇。
就算最后能够得胜,白毦精兵的损失也会不小。
这三千白毦军,是袁耀起家时跟随的兵马,是最为嫡系的部队。
待自己实力壮大以后,袁耀还想把这些人散到麾下各军,去担任基层将校。
这些士卒死—个袁耀都心疼,又怎会拿他们去跟刘繇硬拼?
袁耀夺江东的策略就—个,硬仗孙策来打,好处自己全拿。
袁术语气有些急迫,却又怕刺激到袁耀,刻意压低了音量。
袁耀心中不由感慨,这便宜老爹,对自己还真是没得说。
就凭袁术对自己的关心爱护,自己就得想办法救下老爹,不能让他如上一世那般误入歧途。
如果有可能的话,袁耀也愿意帮老爹打下江山。
生逢乱世,袁耀的目标可不仅仅是活命,自救。
好男儿当一统江山,终结乱世!
开创出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社稷稳固、国富民强的盛世!
不过袁耀虽有此雄心,路还是要一步一步走。
现在最重要的,是搞定老爹。
袁耀对老爹袁术问道:
“既然玉玺是至宝,孙策难道不知吗?
他为什么要将如此宝物献给父亲?”
袁术理所当然地说道:
“孙策不是说了吗,他要救援舅母和母亲。
为了救亲人献出至宝,也合理啊。”
“那父亲就不怕孙策一去不返,一统江东诸郡,在江东称霸一方?”
袁术闻言一愣,旋即笑道:
“我儿多虑了,孙策要是能攻下江东,反倒是好事。
他只是我的部将,在江东没有任何根基,江东士族也不会归附他。
到头来,孙策还得回来依附于我。
咱们父子凭白得到江东之地,岂不妙哉?”
袁耀想了想,觉得老爹所言也有几分道理。
上一世如果袁术不称帝,孙策想脱离他的掌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袁耀依旧不愿意放任孙策。
如果老爹脑子抽风,一心想要作死称帝怎么办?
能消除一个隐患是一个,江东之地孙策想要,他袁景耀也是很感兴趣的。
“如此说来,父亲执意要借兵给孙策了?”
袁术点头道:
“我今日已经答应孙策了,还收了他的玉玺。
为人主者,岂能朝令夕改,出尔反尔?
如果不借兵给孙策,为父以后还怎么号令三军?”
袁耀清楚,老爹主要还是舍不得玉玺,才想出这样一番说辞。
不过让孙策去江东,也不完全是坏事。
江东局势混乱,让孙策这根棍子去搅一搅,或许自己也能从中取利。
“父亲要借兵给孙策也可,不过知人知面不知心。
若孙策到江东后生出异心,父亲悔之晚矣。”
“那景耀...你说为父该怎么办?”
“古之大将出征,都会留下家人当质子。
孙策想要借兵,父亲也当让他留下质子才是。”
袁术皱眉道:
“我儿说得倒是有理。
可孙策一家都在曲阿,为父就算想让他留质子,他也无人可留啊!”
袁耀笑道:
“父亲不用担心,儿自有办法。
等明天孙策再来,儿随父亲一起见他。
到时候儿子定会让孙策交出质子。”
“好,那此事就依耀儿。”
现在玉玺已经到手了,袁术也答应借兵给孙策,不算食言。
儿子袁耀想怎么折腾孙策,对袁术来说都无所谓。
甚至袁术还对袁耀的行为有些窃喜,自家这臭小子长大了,开始知道关心天下大势了。
好好培养,将来未必不是一代明君。
待自己称帝之后,自己一统天下,当武皇帝。
耀儿治理天下,当文皇帝。
岂不是千古美谈?
这样一想,连袁耀摔玉玺产生的不愉快,也在袁术心中烟消云散了。
袁术刚走,管家袁忠就进门禀报道:
“公子,阎象先生在外求见。”
“阎象来见本公子了?
快快有请!
不,还是本公子亲自去请吧!”
在袁耀印象中,袁术麾下奸佞之徒多如牛毛,酒囊饭袋之辈不可胜数。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人才,就只有一文一武。
文为阎象,能看清天下大势,数次苦谏袁术。
武为纪灵,能统兵,还能跟关羽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其余碌碌之辈,皆不足挂齿。
阎象既然来拜见自己,自己不妨入乡随俗,学一学故人礼贤下士。
由于袁术只有自己这一个儿子,自己丝毫不用担心老爹怀疑自己,拉拢他麾下重臣。
袁术的将军府又大又奢华,说是将军府,实际都快赶上皇宫了。
从这府邸就能看出,袁术野心不小。
袁耀的院落正好在将军府正中,距离袁术的院落不远,可见袁术对袁耀之喜爱。
袁耀踏出院门,只见一名身穿褐色锦衣、身材削瘦、束着长发的中年文士站在门外。
他当即对此人拜道:
“袁耀拜见仲宇(阎象字)先生。”
阎象平日与袁耀接触不多,他一直觉得袁耀表现得很平庸。
可今日袁耀在堂中摔玺,表现出过人的眼光。
现在又能对自己以礼相待,展现出不俗的气度。
仅凭这两点,阎象就觉得袁耀很优秀了。
阎象连忙扶住袁耀,对袁耀道:
“象不敢当公子大礼,公子快快请起。”
袁耀站起身,握着阎象的手,对阎象温和笑道:
“仲宇先生来访,一定是有要事。
咱们进屋说吧。”
“袁忠,备茶。”
两人踏入内堂,分宾主而坐。
阎象对袁耀道:
“今日公子对玉玺的见解,真让象感到钦佩。
公子如此年轻,就能看出玉玺乃无用之物。
可惜主公麾下众多臣子,却都看不透这一点。”
“仲宇先生也看出来了,不是吗?
只是吾父太过喜爱玉玺,先生不愿点破罢了。”
阎象品了一口茶,苦笑道:
“非是吾不敢直言劝谏,只是怕劝了之后,惹怒了主公。
主公若将吾贬斥,将来再铸下大错,又有何人来劝?
还好公子有勇有谋,敢当众摔玺,又敢直言劝谏主公。
有公子在,袁氏可兴也。”
袁耀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对阎象道:
“摔玺只是小道,想要袁氏昌盛,离不开先生这等忠臣辅佐。
至于吾父...我只能尽最大努力规劝他了。”
袁术的能力,袁耀和阎象都心知肚明。
在年轻的时候,袁术还有几分文韬武略,到了淮南之后,就越发昏聩。
从袁术看到玉玺那种贪婪和狂喜就能看出,如果再这样下去,袁氏迟早要走下坡路。
“公子能这么想,已经是我淮南之幸了。”
阎象对袁耀道:
“吾今日来,是想求公子帮忙。
将数条发展淮南之策,转达给主公。”
扑鼻的香气,让鲁肃主仆食欲大振。
他们迫不及待的夹菜来吃,顿时大呼过瘾。
汉时的烹饪方式以蒸煮、炙烤为主。
炒菜的美味,让食客们欲罢不能。
小厮顺势向鲁肃推销道:
“客官,我们袁耀公子不但发明出了炒菜,还新酿制出一种美酒,名为聚源仙酿。
客官要体验一下吗?”
“美酒?
好啊,那就给本公子来上两壶!”
美酒上桌,酒香醇厚。
聚源仙酿的口感,可比汉末的浊酒强太多了。
鲁肃对袁耀越来越感兴趣。
能发明出这么多好东西,袁耀至少是一个才智过人之辈。
几口酒下肚,鲁肃对小厮道:
“你们这聚源仙酿果然不错。
这酒卖不卖?
我想买几瓶带走。”
小厮笑道:
“我们开门做生意,客官想买酒,我们自然是要卖的。
不过酒楼的酒要略贵一些,客官想买聚源仙酿,也可以去聚源商会购买。
商会的商品平价销售,还有椅子、细盐等好东西,客官也可一并购买。”
“没想到你们商会还童叟无欺。
也好,一会儿我就去聚源商会转转。”
鲁肃说罢,便专心跟书童大吃大喝。
吃饱喝足之后,主仆二人便按着酒楼小厮的指引,往聚源商会的商铺走去。
商铺位于商业街南侧,有六座连着的铺面齐开。
商铺内外,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
按道理来说,这么多商品肯定够卖了。
可各处铺面前依旧排着长龙,显然是商品供不应求。
“一个商会,竟然被袁耀经营到这种地步吗?”
鲁肃带着书童在后面排队,周围人声鼎沸,各种谈话声传到鲁肃耳中。
这些人谈话的主题,大多都跟袁耀有关系。
“袁耀公子举办的比武大会我去看了,那些武者真是威风啊!
依我看,淮南的将军们,都比不上袁公子选拔出来的武者。”
“那当然了,那可是淮南之地的最强者。
据说这些人,都被袁公子收入麾下了。”
“袁耀公子发明的聚源佳酿太美味了,我把家里的酒全都扔了,以后只喝聚源佳酿!”
“要我说,那细盐才是真正的宝物!
聚源酒楼的炒菜之所以美味,就是因为放了细盐。
吃过细盐后,粗盐简直难以下咽啊!”
“我最佩服袁耀公子的地方,还是他当众废了黄猗!
黄猗这个欺压百姓、祸国殃民之辈如今只能瘫痪在床,真是痛快啊!
如果袁耀公子能成为淮南之主,淮南百姓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听到这些言论,鲁肃对袁耀的了解更深了。
能发明出惠及百姓民生的炒菜、佳酿、细盐等物...
举办武者大会,招募武者,礼贤下士...
以雷霆手段,废掉祸国殃民的奸贼黄猗...
如果这都不算明主,那什么是明主?
“鲁平,我们走。”
书童鲁平跟鲁肃刚排了一会儿队,鲁肃就要走。
鲁平不由愕然道:
“啊?
可是公子...这还没轮到咱们呢啊。
难道咱们不买了?”
鲁肃笑道:
“我若拜袁公子为主,以他的豪气,不得送些美酒细盐给我?
这宝物,还用咱们花钱买吗?
哈哈哈...
走,随我去见袁公子!”
“公子,你真的决定投效袁耀公子了吗?”
“决定了。
袁耀如果真如这些人所言,便是当世难得的明主。
贤臣难得,明主更难得。
如此明主,我鲁子敬岂能不牢牢把握住?”
鲁肃说罢,便带着书童往袁耀府邸而去。
此时袁耀正在府中与步骘、蒋干二人商议经营商会和两座庄园的大事。
蒋干对周瑜笑道:
“还不是因为吾主袁耀求贤若渴,派阎象先生登门拜访,想求我出山。
我被主公的诚意所感动,这才出山相助,投到主公麾下。”
听了蒋干之言,周瑜只觉得好笑。
蒋干是自己的同窗好友没错,可同窗也分三六九等。
蒋干不过是稍有才干,有辩才、擅长处理政务。
可真说到谋略和用兵之能,比他周瑜差得远了。
袁耀连这样的人物都要请出山,可见其对人才来者不拒。
袁耀,可真是饿了啊!
周瑜敢笃定,袁耀面对自己这样的大才,定然会给出更高的礼待。
“原来子翼成了袁耀公子的家臣啊。
那袁公子现在何处?”
“公瑾别急嘛。
主公说了,让我先来跟公瑾谈。
谈妥了,他自然会见公瑾。”
“袁耀想跟我谈什么?”
蒋干笑眯眯的说道:
“我家主公久闻公瑾乃是文韬武略兼备的大才,想要将公瑾召入麾下。
主公说了,只要公瑾愿意投效他,他一定会重用公瑾。
将来公子执掌大权之后,还会让公瑾独领一军。”
“至于金银财帛、美人侍卫、良田美宅...更是应有尽有!
不论公瑾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我家主公都会满足。”
周瑜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对蒋干笑道:
“袁耀就想用这些来收买我吗?
他恐怕是看错人了。
你告诉他,我周瑜不是利益所能驱使之人。”
周瑜说完之后,便盯着蒋干看。
以他的估计,蒋干应该先是慌乱,而后便开始苦劝自己投效袁耀。
蒋干劝不动,袁耀就要现身了,对自己好生礼贤下士一番。
可是蒋干的表现,却完全出乎了周瑜的意料。
只见蒋干不慌不忙的对周瑜笑道:
“我家主公早就知晓,公瑾乃真君子,不是富贵所能动摇。
既然公瑾不愿投效我主,我主还有其他的办法安置公瑾。
公瑾,请跟我来吧。”
蒋干引着周瑜往前走,裴元绍则带着几个虎背熊腰的猛士,紧紧跟随在周瑜身侧。
看这架势,周瑜隐隐觉得有点不对劲。
蒋干作为袁耀的说客,只劝了一句就不再劝了。
袁耀究竟想怎么对待自己?
这府宅虽然雅致,可蒋干越走越偏。
不多时,竟然将周瑜带到了一座破旧的木屋前。
蒋干上前将门打开,一股发霉的气味扑鼻而来。
这木屋之内堆满了木材,只剩一小块区域,放置着一张破旧的木床。
周瑜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子翼,你这是何意?”
“从今天起,这就是公瑾的住所了。”
“袁耀让我住这儿?”
“有什么问题吗?”
“我是袁耀的客人,袁耀自诩礼贤下士,这就是他的待客之道?”
蒋干面不改色,笑道:
“我刚刚已经说了,公瑾如果愿意投效我主,我家主公自然会给公瑾最好的待遇。
可公瑾既然不愿归顺,那我家主公也不会养闲人。
好的院落,自然要给主公的臣子居住。
公瑾只好委屈一下,暂且屈居这柴房了。”
周瑜沉声道:
“我周家在寿春也有宅院,不必在此居住。
袁耀既然如此待我,周瑜告辞!”
周瑜说罢,转身便走。
裴元绍却率领几名武者挡在了周瑜身前。
蒋干在周瑜身后说道:
“公瑾,你现在应该清楚自己的身份,摆正自己的位置。
你是孙策留在寿春的人质,岂能随意走动?
不得到我家主公的允许,你哪也去不了。”
“这么说,你们是把我软禁了?”
“公瑾要这么理解,倒也没什么错。”
“我要见袁耀!”
“公瑾可是改主意了?”
“没有。
我只是想问问袁耀,我叔父乃是丹阳太守,袁氏重臣。
他为何如此待我?”
“那不好意思。
主公说了,什么时候公瑾改主意了,主公才会与你相见。
公瑾,你好自为之吧。”
蒋干说着又转头对裴元绍道:
“裴将军,照顾好公瑾。
别让他出什么意外。”
裴元绍嘿然一笑道:
“子翼先生放心吧,有我老裴在,这小子跑不了!”
什么意思?
周瑜这回彻底懵了。
看蒋干这意思,自己可不仅是被袁耀软禁。
而是...直接成为阶下囚了?
有裴元绍和几名武者看管,周瑜几乎没有什么脱身的机会。
就算侥幸能逃出袁耀府邸,难道还能逃出寿春城不成?
蒋干不再理会周瑜,转身便走。
在他转身离去的一刹那,心中无比畅快。
爽!
蒋干是周瑜的同窗,从小到大,处处都被周瑜压一头。
哪怕是他引以为傲的辩才,在周瑜面前也丝毫不起作用。
周瑜面对蒋干,永远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今天是蒋干第一次在周瑜脸上,看到震惊和不解之色。
主公连周公瑾都能拿捏,蒋干越发笃定,主公乃是不世出的年轻俊杰。
自己忠心跟随主公,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将来未必会比周瑜逊色!
裴元绍则对周瑜说道:
“公瑾先生,主公早有吩咐,只要你不轻举妄动,我们是不会对你动粗的。”
“我知道了。”
面对裴元绍这般浑人,此刻周瑜就算有千般计谋也无处使。
他叹息一声,说道:
“裴将军可以放心,我不会离开这茅屋,让你难做。”
周瑜不相信,袁耀会一直把他软禁在此处。
不过短时间内,自己也不太可能离开此地。
既来之,则安之,周瑜对裴元绍问道:
“袁耀把我软禁在此处,要给我提供餐食吧?”
裴元绍点头道:
“我家主公早就准备好了,绝不会饿到公瑾先生。
公瑾先生什么时候想吃饭,都管够!”
“我饿了,你们上菜吧。”
“好嘞!”
不多时,便有院中仆役给周瑜端来餐食。
仆役端来的食物,完全出乎了周瑜的预料。
餐盘内只有一碗稀粥,两张硬炉饼,连碟咸菜都没有!
这样的餐食,还没自己府中下人吃得好,如何能够下咽?
周瑜来到寿春,就经历这么一连串的打击。
要是换成寻常世家子弟,早就崩溃了。
好在周瑜内心强大,他按住筷子,对裴元绍问道:
“这就是袁耀给我的餐食?
以后也是这个标准吗?”
袁公还指望伯符攻下江东后,兵不血刃将江东之地纳入囊中。
又岂会加派兵马前往江东?”
听了周瑜之言,袁耀不得不承认,周瑜的大局观和洞彻人心的本事实在太强了!
自家老爹的那点小心思,完全被周瑜给料透了。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老爹袁术确实会屡伐徐州,僭越称帝,最终走上败亡的道路。
不过既然自己来了,这—切就都要改变了。
“既然公瑾觉得我不可能赢,那答应了赌约岂不是更好?
你我二人可以立下字据。
如果真如公瑾所言,孙策能—统江东,我定如约送公瑾回孙策身边。
立下字据后,公瑾就是我的客人,也不必再屈居柴房,每日吃稀粥炉饼了。”
周瑜有些搞不懂,袁耀为什么要跟自己打这个赌。
袁耀是聪明人,弄出—个自己必输无疑的赌约有什么好处呢?
想不通归想不通,可就如袁耀所说,签了这个赌约对自己有利无害。
袁耀和自己都不是寻常人,想成大事,就要将声誉看得比命还重要。
—旦立下字据,再将此事传得人尽皆知,二人就都没有反悔的余地了。
这些天周瑜吃炉饼吃得够够的了,这种好事,他凭什么不答应?
“好!拿字据来,我签!”
袁耀早知周瑜会有此选择,对裴元绍道:
“裴元绍,准备笔墨!”
袁耀将早就准备好的竹简放在周瑜面前。
周瑜仔细阅读—番,发现没什么问题,便毫不犹豫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袁耀拿起竹简,心中很是满意。
这就是周瑜的卖身契啊!
有这东西在,这位汉末三国的顶级统帅,就归自己了!
虽然暂时自己无法用周瑜,那也没关系。
等自己得了江东,不怕周瑜不履约。
周瑜签完卖身契后,袁耀对他笑道:
“这些时日委屈公瑾了。
我给公瑾准备了—座宅院,院中丫鬟仆役齐备。
只要不出府门,公瑾可在我府内随意走动,没人会管你。
公瑾想吃什么东西,也可以随意吩咐厨子。
建议公瑾尝尝我府中的炒菜,那可是—绝。”
周瑜清楚,自己还未获得真正的自由。
可现在的待遇,那可比住在柴房好太多了。
周瑜虽然不认为袁耀能得江东,可他还是忍不住问道:
“袁耀公子,在下很是好奇。
你究竟要如何与伯符争江东?”
袁耀转过头,对周瑜笑道:
“很简单啊,孙策不是过江了吗?
他过江我也过江,倒要看看这江东之地,谁主沉浮!”
周瑜愕然道:
“你要以武力跟伯符争夺江东?”
对孙策这位至交好友,周瑜可太了解了。
孙策激昂勇烈,有霸王之勇。
再加上他麾下有孙坚留下来的黄盖、程普、韩当等—众大将,绝对有横扫江东的实力。
袁耀不过是—个二世祖,怎么有信心跟孙策争锋?
袁耀也不跟周瑜多解释,随意道:
“公瑾等着我得胜而归的消息就好。
到时候你可要信守承诺,不能食言。”
袁耀离去后,周瑜心中暗道:
‘袁耀,究竟是何人给你的自信?
你竟然有信心战胜伯符兄...
如果你真能击败伯符,—统江东,那就证明你是远胜伯符的绝世霸主。
这样的霸主,也值得我周瑜投效。
只是...我跟伯符的兄弟之情又当如何?’
‘如果不投你,是失信于天下,万不可取。
可若投了你,却又要对不起伯符,让我好生为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