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喜提娃?我这灾年怎么过张虎兰张虎军结局+番外小说

穿越喜提娃?我这灾年怎么过张虎兰张虎军结局+番外小说

不是月亮惹的祸 著

其他类型连载

陈老汉和陈大郎都在村里挖井,朝廷派下来的人只是指挥,井还得村里人自己挖。乐公村已经挖了三口井了,但位置都没找对,挖出来的井没有什么水。中午陈老汉和陈大郎回来吃饭,曹老婆子就把张虎兰有三十多两银子的事儿和他们说了。曹婆子对陈大郎说,“老大,要不你去把张虎兰接回来?就说外面保证以后不卖大丫了。”陈大郎问道:“她真有三十多两银子?”乔氏说,“真的有,现在她都在盖房子了。”陈大郎哼了—声,“哼……,下午我就去找她。”曹老婆子说,“行,下午我和你—起去。”乔氏开口道:“要是她不回来怎么办?”陈大郎道:“她敢不回来。”曹婆子说,“不回来也行,银子起码得分我们—半。”乔氏心中欣喜,“没错,人可以不回来,但银子得分—半出来。”曹老婆子接着说,“她要...

主角:张虎兰张虎军   更新:2024-11-12 09:0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虎兰张虎军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喜提娃?我这灾年怎么过张虎兰张虎军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不是月亮惹的祸”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陈老汉和陈大郎都在村里挖井,朝廷派下来的人只是指挥,井还得村里人自己挖。乐公村已经挖了三口井了,但位置都没找对,挖出来的井没有什么水。中午陈老汉和陈大郎回来吃饭,曹老婆子就把张虎兰有三十多两银子的事儿和他们说了。曹婆子对陈大郎说,“老大,要不你去把张虎兰接回来?就说外面保证以后不卖大丫了。”陈大郎问道:“她真有三十多两银子?”乔氏说,“真的有,现在她都在盖房子了。”陈大郎哼了—声,“哼……,下午我就去找她。”曹老婆子说,“行,下午我和你—起去。”乔氏开口道:“要是她不回来怎么办?”陈大郎道:“她敢不回来。”曹婆子说,“不回来也行,银子起码得分我们—半。”乔氏心中欣喜,“没错,人可以不回来,但银子得分—半出来。”曹老婆子接着说,“她要...

《穿越喜提娃?我这灾年怎么过张虎兰张虎军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陈老汉和陈大郎都在村里挖井,朝廷派下来的人只是指挥,井还得村里人自己挖。

乐公村已经挖了三口井了,但位置都没找对,挖出来的井没有什么水。

中午陈老汉和陈大郎回来吃饭,曹老婆子就把张虎兰有三十多两银子的事儿和他们说了。

曹婆子对陈大郎说,“老大,要不你去把张虎兰接回来?就说外面保证以后不卖大丫了。”

陈大郎问道:“她真有三十多两银子?”

乔氏说,“真的有,现在她都在盖房子了。”

陈大郎哼了—声,“哼……,下午我就去找她。”

曹老婆子说,“行,下午我和你—起去。”

乔氏开口道:“要是她不回来怎么办?”

陈大郎道:“她敢不回来。”

曹婆子说,“不回来也行,银子起码得分我们—半。”

乔氏心中欣喜,“没错,人可以不回来,但银子得分—半出来。”

曹老婆子接着说,“她要是敢不给银子,他们就把大丫她们三个带走。”

乔氏道:“娘,我觉得应该先把大丫她们三个抓到手里,然后让张虎兰把银子交出来,这样最稳当。上次她就是这样用大宝威胁咱们的,咱们也用同样的办法威胁她。”

曹老婆子觉得乔氏的办法不错,张虎兰不是在意那几个赔钱货吗?只要把那三个赔钱货抓到手里,不怕她不交银子。

下午,曹老婆子和陈大郎还有陈二郎去了大坪村。

三人来到张家。

张家院门没关,王氏和李氏还有几个妇人都在院子里忙着和面蒸晚上的馒头。张欣瑶三姐妹也在院子里。

她们原本是想先悄悄把三姐妹抓到手再和张虎兰谈判的,但现在看来是不行了。

三人在门口密谋了—阵,然后曹老婆子就笑呵呵的走进院子,开口道:“哎哟,亲家正忙着呢?”

王氏—见曹老婆子和陈大郎他们,立即皱眉道:“你们来干嘛?”

曹氏陪着笑,说道:“亲家,我们和虎兰有些误会,我们是来接虎兰和大丫她们回家的。”

曹老婆子说着看向三姐妹,招手道:“大丫二丫三丫,快到奶奶这儿来,这么久不见,奶奶都想你们了。”

三姐妹赶紧躲到王氏身后,张心怡探出头说道:“你不是我们奶奶。”

王氏开口道:“你们赶紧走,我们家不欢迎你们。”

陈大郎开口道:“大丫,你们跟爹回去。爹今天专门给你们买了肉,等着你们回家吃。”

张心怡又探出头说道:“你骗人。你也不是我们的爹,我们没有爹。”

陈大郎双眼—瞪,“谁教你们的?你们连爹都不认了?”

见诱骗不成,曹老婆子推了陈大郎和陈二郎—把,陈大郎和陈二郎立即就朝三姐妹扑了过去。

王氏和李氏都吓了—跳,赶紧带着三姐妹立即往屋里躲。

周氏和几个妇人也连忙上前阻拦。

陈大郎吼道:“都滚开,和你们没关系。”

几个妇人都没让,张虎兰对她们都不错。这陈家人—看就不怀好意,这个时候肯定要帮—下。

向春花原本在家睡觉,陈打量的吼声将她吵醒。‘

她出来—看,院子里已经乱成—团,但她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

王氏在门口看见向春花后,立即喊:“快去喊你大哥他们回来。”

向春花愣了—下,慢了半拍才反应过来,然后立即往外面跑。

曹老婆子喊:“快拦住她。”

陈二郎在门口将向春花堵住,向春花的战斗力弱爆了,被陈二郎—只手抓住胳臂给拖了回来。


时间还早,所有人都回去。有些人是回家继续睡觉,而有些人回家后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天一亮就离开。

天刚露鱼肚白,赵国良就带着张虎军他们出发上山。

张虎兰也跟了去,他还把张小军给叫上了。

在村口他们遇见了拖家带口离村的村民,赵黑狗一家也在人群当中。

赵国良再一次劝道:“你们真要去逃荒?逃荒路上可是九死一生,你们就不担心死在路上?荒郊野外的 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你们再等等看,说不定今天就能找到水。”

有村民回道:“出去逃荒九死一生,但留在村里是十死无生,我们要出去搏一线生机。”

赵黑狗接话道:“找到水又怎么样?家里也没吃的了,总不能天天喝水吧。

你们想留下来吃草根啃树皮,你们留下就是,我们要出去。

大城里那么多有钱人,他们随便施舍点吃不完的东西,都比我们平常时候还吃得好。”

见这些人铁了心要走,赵国良也不再阻拦,随他们去了。

赵国良摇头感叹,心情很是沉重。

没再管那些出村的人,他们来到山脚下,沿着水沟往上走。

大约走了半个时辰才走到山洞的位置,也就是水沟的源头。

洞口附近全是大树,很是阴凉。附近的土也比较潮湿。

这山洞是两块大石头中间的一条夹缝,下面宽一点,上面很窄。

刘永全开口道:“里正,这洞口这么小,进不去啊?”

赵国良走到洞口查看,洞口还有些许水渗出,说明洞里面是有水的。

张虎兰也凑近看了看,开口道:“里正叔,大人进不去,可以让小军进去看看。”

赵国良看向张虎兰,笑着点头道:“难怪你把小军给叫上,你早就想到了吧。”

张虎兰笑了笑,“进山洞肯定人越小越方便,先让小军试试,看能不能进去。能进去最好,知道里面什么情况咱们再作打算。”

赵国良点头,表示赞同张虎兰的话。

张虎兰将张小军拉过来,叮嘱道:“小军,一会儿我们在你脚上拴跟根绳子。要是进不去了不要勉强,你使劲蹬腿或者大声喊,我们就把你往外拉。”

在洞里,头又是朝里面,声音估计传不出来,所以张虎兰才让张小军使劲蹬腿。

张小军点头,“好的,小姑。”

张虎军将一个火折子和一把柴刀递给张小军,以防洞里有什么东西。

张小军上半身爬进洞口,外面的人就把绳子给绑在他腿上,然后他就往里爬。

洞里好多小石头,搁得张小军肚皮很疼。

爬了没多远,里面就黑漆漆什么也看不见,张小军就把火折子打着了继续往里爬。

越往里爬里面越凉快,要是不动的话,甚至都感觉有些冷。

爬了有五六丈的样子,里面一下宽阔了起来,丈小军都可以勾着腰站起来了。

他把脚上的绳子解了,然后借着火折子微弱的光亮往前走。

越往前走,洞的空间就越大,他也听到了流水声。洞里面很空旷,地面也很湿滑,他不敢太往前走。

只要知道洞里面有水就行,他直接掉头往回走。

洞外的人这会儿正着急,绳子是绑在丈小军脚上的,他往里爬的时候,绳子会跟着动。

可他后面把绳子给解了,绳子一点动静没有,外面的人喊,里面也听不见。绳子一拉就给拉了出来,可把张虎军和张虎兰吓坏了。

要是张小军出了什么意外,张虎兰都不知道怎么跟张虎军和张老汉交代。

赵国良拿着绳子的一头看了下说道:“大军你别着急,这绳子不是被东西咬断或者割断的,应该是小军自己解开的。先等等看,要是一会儿还不出来,咱们再把洞刨了进去找。”

里面的张小军也还奇怪,洞里的绳子怎么没了。他还想让外面的人拉他出去呢,最后只能自己爬出去。

张小军哼哧哼哧往外爬,一直在洞口守着的张虎军听见里面有动静,立即喊:“小军……”

“爹……”张小军喘着气回应。

张虎军和张虎兰听到张小军的声音,心里终于松了口气。

张小军的手和脑袋一出来,张虎军就把他给拉了出来。

赵国良立即问:“里面怎么样?”

张小军回道:“里面看不见,但我听见了水声。洞里面也很宽,也就前面五六丈的距离比较窄。”

村民激动道:“里面真有水?”

“真的有水,哗哗的流。只是里面什么都看不见,火折子的光太暗,我不敢太往里走。”

“好好好,只要有水就行。”赵国良也很激动,他立即吩咐,“赶紧刨,把洞口刨大些。只有几丈的距离应该不难。”

“永全,你马上下山,再去叫些人来,再带几把小锄头上来,洞里大锄头用不了。还有火把也多弄几个。还有,我们中午要是没回去,就叫她们把饭送上来。”

刘永全立即下山。

山上的几人就围着张小军,让他仔细说洞里面的情况。

不到一个时辰,刘永全就带着人上来。

“里正,村里人说上午水井就出了三桶水,今天好多村民家里都没水用了。”

“没事儿,只要把洞口打通就行,一天不喝水还死不了了人。”

“也多亏了虎兰让来这里看看,不然可就麻烦了。”

后面上来的村民说道:“里正,上午村里走了好些人,要不要让人去喊他们回来?”

赵过来道:“不用,早上我们就遇到了一些人,劝了没用,他们愿意走就走吧。”

几人没再多话,开始轮流扩宽洞口。

洞底的泥土比较湿,还算好挖。遇到石头就用錾子打掉。

洞口也不用挖太大,只要成成能钻进去就行。

只是空间小,不怎么好使劲。

几人轮流干,到中午山下来人送饭时,洞口挖进去了有丈余距离。

照这速度,今天肯定是挖不通了。

赵国良让送饭的人下山告诉村民,让他们不用担心,明天肯定会有水。

山下的人听说山上有水,下午的时候又来了一些人帮忙。

人多也好,一个人在前面刨土,后面的人就将土往洞外转。

几个人一起干,累了就换人。

这里人手够,他们没让张虎兰和张小军干活,不过两人也没闲着,她俩负责举火把。

晚上也没停,他们一直挖到了半夜,前面的洞口终于挖通。

里面像张小军说的一样,很宽敞,可以直接站起来行走。

所有人都钻进了洞里,洞里的确能听见流水声。

张小军提醒道:“大家都小心点,地上很滑的。”


前面的村民一上去就大声说:“里正,县令大人来了,正在往山上走。”

赵国良和村民一听县令大人来了,全都停下手里的活。

赵国良忙问:“县令大人来干嘛?有说是为什么事没有?”

“没有说。县令大人看见咱们村有水,还自己想办法寻找吃的,还夸咱们村做得好。”

听见县令夸他们了,赵国良就放下心来,肯定不是坏事儿。

“县令大人现在在什么地方?”

“在后面。永全陪着县令大人往咱们这里走,县令大人要来看咱们挖葛根。”

赵国良来你忙道:“走,快去迎接县令大人。”

村民扔下手里的锄头,呼呼啦啦跟着赵国良往山下走。

吴德用哼哧哼哧往上爬,边喘气边问身边的衙役:“田五……你说本官……每天……都这样……爬……爬一遍……,本官这……身上的肉……能不能减……下去啊……”

田五回道:“大人,您确定您能坚持每天都爬一遍这山?”

吴德用双手撑着膝盖,有歇了口气才说道:“要是真能减下去,本官应该能坚持的吧?”

“你们夫人现在越来越嫌弃我胖了,现在三天才让我吃一顿肉。我要是再这么胖下去,我觉得你们夫人很可能连油腥都不让我碰了。”

“草民见过县令大人……”

赵国良带着村民下来,见到吴德用后连忙磕头行礼。

吴德用挥手道:“你们都起来吧。你们下来干啥?会不会耽误你们干活?”

赵国良忙道:“没有没有。大人您有事让人通知一声就是,怎么还亲自上山了?山上路不好走,要是把大人给摔着可怎么办?”

“无妨无妨,要是摔着了那也是本官自己问题,与你们无关。”

吴德用看向赵国良,问道:“你是这里的里正?”

赵国良回答:“是的,大人。”

“嗯,很不错。你把村子管理得很好,要是所有村子都能像你们一样,那本官可就轻松多了。”

赵国良道:“多谢大人夸奖。我们这也是被逼的,要是自己不想办法,那饿肚子的还不是自己。大人日理万机的,我们也不能什么事情都去麻烦大人。”

“听说帮你们找到水和吃的是个女子,人呢?本官瞧瞧。”

赵国良连忙在人群里寻找张虎兰,“虎兰,快过来,大人要见你。”

这对普通村民来说,县令大人召见可以说是很大的荣幸。

张虎兰子啊人群最后面,听到点名自己,她只好上前。

赵国良把张虎兰推到吴德用面前,说道:“大人,这次我们村可多亏了虎兰,不然我们村子连喝的水都没了,估计全村都要逃荒去了。”

吴德用点头,“嗯,是很不错。把能救命的食物告诉大家,让大家都能有口吃的,你的胸襟比一般男人都要宽广,本官相信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这样。

大部分人要是这个时候发现能吃的东西,肯定是保密。然后偷偷挖回去给自家人保命。

很不错,你真的很不错。要是本官夫人见到你,应该会很欣赏你。”

“承蒙大人夸奖,这都是民女应该做的。都是乡里乡亲的,大家就应该互相帮助。”

吴德用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好,邻里之间,是应该相互帮助才对。”

“走,本官去看看你们挖葛根。也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这东西,要是有的话,本官让他们全都上山去挖。”

吴德用边走边说,“朝廷知道大人日子困难,朝廷拨了救济粮下来。朝廷也安排了工部的匠人来打井,不日应该就会到,大家再坚持坚持。”

村民听吴德用说朝廷要发救济粮,心里更有了着落。山上这么多葛根我回去能吃上一阵子,要是朝廷再发放点粮食,他们肯定能熬过这一个来月。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赵国良和村民都连声说着感谢的话。

张虎兰觉得这胖子县令看着一副贪官的模样,没想到还是个好官。

来到挖葛根的地方,吴德用让村民继续干自己的活,他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喘气。

赵国良在边上陪着。

歇了会儿,吴德用就朝张虎兰招手,“那谁……”

吴德用看向赵国良,问道:“她叫什么名字来着?”

赵国良回答:“她娘家姓张,名虎兰。”

吴德用就喊:“张虎兰,你过来。”

张虎兰走到吴德用跟前,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吴德用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葛根能吃的啊?”

张虎兰回答:“民女认识一些草药,这葛根也是一种药,但也可以当粮食吃。”

吴德用又问:“那你还知道山上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当粮食吃的吗?”

“朝廷虽然拨了救济粮,但具体什么时间能到,本官也不敢确定。”

“如今情况十分不乐观。本官这两天走了好几个村子,好几个村子都缺水缺粮。本官得想办法让百姓能等到救济粮到的那天才行。”

“不然救济粮到了,可百姓都饿死了,那这救济粮到了又有什么用?”

吴德用随后看向赵国良,说道:“有件事要和你商量下。你们村子现在有水,附近村子的村民要是没喝的水了,本官让他们来你们村取水,希望你们能同意。”

赵国良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现在村里有水,自己村子的人想怎么用都行,但让其他村子的人来取水,赵国良打心底有些不愿意。

目前这些水,除了村民用水,还可以浇灌稻田。要是附近村子的人都来取水,那田的谷子估计又保不住了。

此时赵国良也才完全体会到张虎兰把葛根告诉村里人是下了多大决心,这要是换成是他,他不一定能做到。起码也要等自家存够了才会告诉其他人。

见赵国良没说话,吴德用又道:“你也不用担心把上水用光了,也就是将打井的这段时间应付过去。只要井打好,各村都有水后,就不用再取你们村的水了。”

赵国良看了眼张虎兰,张虎兰朝他点了下头。赵国良边点头道:“听县令大人安排,不过草民有话要说在前头,望大人勿怪。”

“什么话你说。”

赵国良说道:“这水我们也是刚从山上引下来,也不知道会不会一直有。要是后面水小了,我们肯定要紧着自己村子的人先用,有剩余的再给其他村子的人用。”


村里,张家。

王氏把张大花不能穿的衣服找了出来改一改补一补,打算给大丫二丫和三丫穿。

三个丫头身上的衣服全是补丁,而且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王氏心里有些发酸。

“哎哟,王大姐忙着呢?”赵黑狗的娘刘氏探头走了进来。

王氏掀起眼皮看了一眼,“有事儿?”

刘氏走到王氏跟前,拉了把椅子坐下,“王大姐,你家虎兰怎么回来了?头上还有伤,是被她男人打了赶出来了?”

“啧啧啧……”刘氏摇着头,啧啧几声,然后又说,“你家虎兰太那啥了,几年不回来看一下你们,现在被男人打了知道回娘家了?”

“要我说啊,你就不该让她进门。现在谁家不缺粮食?她也有脸带着三张嘴一起回来。”

王氏放下手中的活,抬眼看向刘氏,“我家虎兰回来关你什么事?我家虎兰吃你们家米了?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你……”刘氏气坏了,“你人怎么这样啊?我这是在为你们家好。你家老张腿瘸了,以后你家就靠大军一个人撑着,你还准备让大军养虎兰一家四口啊?”

“你给我出去……”王氏指着门口,大骂,“我家的事要你管?你有那份儿好心?

你要闲得慌就去地里挖野菜去,你儿媳妇儿都病成那个样子了,还拖着身体去挖野菜,你什么都不干,你也吃得下去?”

“她干不是应该的嘛?我是长辈,她就应该孝敬我。”

王氏不想再和刘氏多说,直接拿扫把赶人,“走走走,以后别来我家……”

王氏用扫把呼呼扫地,灰尘扑了刘氏一脸。

刘氏骂骂咧咧,“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看你家以后的日子咋过?”

“我家的人就是饿死,也不会去你们家讨口……滚……”

……

太阳快下山时,张虎兰她们也下了山。

何首乌挖了有半背篓,三四十斤的样子,还挖了十多斤的葛根。

山下,李氏她们的收获也还行。

海金沙割得最多,满满一背篓。

车前草和夏枯草没多少,知了壳倒是捡了不少,只是没什么分量。

回到家,张虎兰拿来簸箕,把海金沙都放在簸箕里摊开晾晒。车前草和夏枯草也都要晒干才能拿去卖。

王氏见张虎兰她们挖了好些东西,就问:“妮儿啊,这些东西大概能卖多少钱呐?”

张虎兰也不知道这里的药材价格如何,但想来应该不会太少。

“娘,具体价格我也不清楚,全部加起来几百文应该有的吧?”

“能卖几百文?”王氏和李氏都眼睛发亮,“你们半天时间就能挣几百文,能挣这么多?”

“具体也说不好,等明天去问问药铺掌柜就知道了。”

张虎兰说着把葛根拿出来,说道:“娘,这个洗了晚上煮着吃。”

王氏问:“这是啥呀?”

“这是葛根,可以入药,也可以煮着吃。”

王氏说,“既然是药,那留着卖钱。”

“娘,大哥小军上山很累的,不吃饱怎么行?大嫂肚子里还有孩子,她可是两个人吃饭。大家肚子吃饱了,才有力气去挣更多的钱。”

听张虎兰这么说,王氏就没再说啥。的确如此,肚子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晚饭还是有人半碗野菜米糊糊,但一人多了一根葛根。

张虎军咬了一口,眼睛放光,“这东西好吃的呢!”

大丫她们也都咬着吃了一口,都觉得有些甜,很好吃。

李氏问:“大妹,山上这东西多吗?”

张虎兰一笑,她知道李氏是什么意思,“嫂子,山上这东西不少,有的地方整片都长满了,回头咱们多挖些回来存着。

这东西我不打算卖钱,存起来当粮食。后面的情况还不知道,要是这天一直不下雨,以后就是有银子估计都买不到粮食。”

张老头说道:“大妮儿这话没错,咱们得多存粮食,也不知道这老天爷什么时候开眼下雨。要是再有一个月不下雨,今年的谷子也指定没收成了。”

张老头重重叹气,“唉……,今年冬天和明年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张虎军说道:“还好大妹回来了,不然咱们家也撑不了多久!”

王氏和李氏都看向张虎兰,她们也这么觉得。张虎兰才回来两天,家里好像一下变了好多。

老爹答应去看大夫治腿了,家里也多了几两银子,现在又找到能吃的东西,她们都觉得张虎兰把福气带回了家。

今天晚上大家的肚子比以往饱了不少。

三丫摸着自己小肚子眯着眼说,“娘亲,肚子好饱呀!”

张虎兰摸了摸三丫的头,“娘亲以后尽量让你们每顿都吃饱饭。”

三丫说,“偶尔吃一顿饱饭就好了,娘亲不要太累了!”

张虎兰心疼得不行,瞧瞧这丫头懂事得……

饭后,大丫又抢着去洗碗,这次被张大花给抢先了,“好啦我来洗,你们去玩一会儿吧。”

王氏把下午改的衣服拿出来,先对李氏和张大花说道:“大军媳妇儿、大花,我把大花不能穿的衣服改了,大丫她们三个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李氏连忙说,“娘,大妹也没有换洗衣服,我去给大妹拿我的。”

王氏本来是拿了自己的衣服准备给张虎兰,但听儿媳妇说拿她的,王氏也没阻止。女儿和儿媳关系处得好,她心里高兴!

张虎军吃过饭就去里正家借牛车,回来时就把牛车赶回来了,明天他们走得早,免得一大早就去把里正家吵醒。

……

翌日一早,张虎军就把门板拆了,然后把张老汉给抬到门板上,然后再连同门板一起抬上牛车,天还没亮他们就往县城赶。

张虎兰和张虎军以及王氏陪着一起去,李氏和几个孩子留在家里。

张虎兰叮嘱李氏,“嫂子,你们上午就别出去了,等我和大哥回来再一起上山。”

李氏点头,“好,我不出去。”

张虎兰把昨天下午挖的何首乌和捡的知了壳带了去,先去看看价钱如何。

到了县城,张虎兰和张虎军抬着张老汉进了医馆。

“掌柜,杨大夫来了吗?我把我爹带来了。”

掌柜说,“来了,在里间,你们进去就是。”

将张老汉抬进诊室,杨大夫让张虎兰她们直接放地上。

杨大夫问张老汉:“摔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来都来了,现在张老汉很配合,指着大腿一处位置说,“就这里。”

“把裤子脱了。”

听说要脱裤子,张老汉有些不自然。

王氏说道:“大军,你给大夫打下手帮忙。”

接着王氏就拉着张虎兰出了诊室。


他拎着几根葛根,脸上都是笑意,看上去很是高兴。

“我把这带回去送给夫人,夫人一定高兴。”

田五在边上附和,“是的,这是大人亲手挖的,夫人知道一定非常高兴。”

张虎兰打量着吴德用,她怎么觉得这胖子县令有些怕老婆的样子?

吴德用在山林里转了转,又休息了会儿,然后就下山了。走时告诉赵国良,让他把村里的人口统计好,到时按照实际人口分发救济粮。

吴德用走后,张虎兰就问赵国良,“里正叔,您觉得找哪些人跟我去合适?”

赵国良道:“县令大人让你选人,你做主吧。”

赵国良心里很想去,不说顶替张虎兰一天一两银子,就是一天一百文也很好啊。现在城里糙米三四十文一斗,干一天差不多可以买三斗糙米了。

只是吴德用说了让张虎兰选人,他不好开口。

张虎兰开口说道:“里正叔,您肯定走不开,村子里还得您看着,让赵诚大哥跟我去吧。”

赵国良眼里立即露出笑意,“好!”

张虎兰随后又说,“山子算一个。”

赵国良惊讶,“山子还是个孩子,让他去?”

“里正叔,这活他应该干得了,又不是肩挑背扛的活,小孩子爬山比大人还利索些。山子家里这情况,要是不帮衬着点,他们的日子怎么过?”

赵国良叹气点头,“那就算他一个,只是要叮嘱他小心些。你还打算叫哪些人去?”

张虎兰却说道:“其他的人您看着选吧。”

“县令大人是让你挑人,还是你选吧。”

“里正叔,您对村里人熟悉些,还是您选吧。”

见张虎兰是真要他来挑人,赵国良也没再推辞,“那你大哥算一个。”

张虎兰忙道:“我哥就算了。”

赵国良惊讶出声,“你不让你大哥去?”

“不了。我爹的腿不好,大嫂又有身孕,还是让我大哥留在家里好些。”

“而且我们家我去了,就不多占名额了,让给其他人吧。”

赵国良听到张虎兰的话,心里有些惭愧,觉得自己还不如一个女人大气。

他还准备安排几个和自家关系好的人去呢,听到张虎兰的话后,他打消了念头。最后赵国良说了 八个人的名字,都是家里条件比较差、为人又比较老实的人。刘永全也在名单里。

赵国良和张虎兰现在没有把这事儿说出去,等晚上回去后再单独找他们说。

人多力量大,半天的时间就将那片葛根全部挖完了。

村里的空地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葛根,全村的人都等在这里,等着领葛根,所有人也都很兴奋。

赵国良让村民把家里有秤的都拿过来,将所有葛根称重。然后再算一下每个人能分多少。

称过之后,所有葛根有四千五百来斤,现在全村有五百多人。老人孩子加起来有三百一十五人,十五岁以上的成年人有二百六人。

赵国良掰着手指算老人孩子要发多少斤,成年人要发多少斤。

张虎兰大概算了下,就开口道:“里正叔,老人孩子每人发六斤,成年人发十斤。这样算下来,总共四千四百九十斤。”

赵国良惊讶道:“你怎么算这么快?我现在都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算呢?”

张虎兰打哈哈,“里正,快分葛根吧,时间也不早了。不然一会儿天就黑了。”

“对对对,先发葛根,时间不早了,大伙儿该回家做饭了。”

人口多的,一家领了五六十斤。

张家人口就多,张虎军一家四口口,加上张老汉和王氏就是六口。再加上张虎兰母女四人,整整十口人,他们家领了七十多斤。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