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方寒任海强的女频言情小说《全职国医后续》,由网络作家“方千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一般来说,急诊的救治方案不见得多么复杂,也不需要进行什么太大型的手术,对于一些病情危急的患者,和西医的急救一样,都有一套自己的应对措施,急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延续,为后续的治疗赢得时间。针对不同的患者,或内服药物、或针灸、或止血,采取不同的办法。说起来简单,但是真要做起来那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对于中医来说,急救手段虽然很多,但是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段,这考究的不仅仅是医生的随机应变能力,还有根基、诊断等等。有人说,急诊科的医生不一定需要某一项领域多么顶尖,但是必须懂得多,说穿了就是百事通,大杂烩,你什么都要懂才能做急诊。急诊,首先就是辩证,搞清楚病因,对症治疗,在治疗的时候急诊的风险甚至要比后续治疗大得多...
《全职国医后续》精彩片段
一般来说,急诊的救治方案不见得多么复杂,也不需要进行什么太大型的手术,对于一些病情危急的患者,和西医的急救一样,都有一套自己的应对措施,急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延续,为后续的治疗赢得时间。
针对不同的患者,或内服药物、或针灸、或止血,采取不同的办法。
说起来简单,但是真要做起来那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特别对于中医来说,急救手段虽然很多,但是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段,这考究的不仅仅是医生的随机应变能力,还有根基、诊断等等。
有人说,急诊科的医生不一定需要某一项领域多么顶尖,但是必须懂得多,说穿了就是百事通,大杂烩,你什么都要懂才能做急诊。
急诊,首先就是辩证,搞清楚病因,对症治疗,在治疗的时候急诊的风险甚至要比后续治疗大得多,毕竟这个时候患者的情况是最危险的,一个不慎就是一条人命。
就拿这个患者来说,心悸,虚症,根据症状方寒选用注射人参注射液,同时准备起搏器,这是第一步。
人参续命很多人都知道,以前的时候中医治疗,遇到一些病情危急的患者也会采用人参续命,可人参续命也不是什么病症都可以,如果是实症,这样的急救措施反而是要命的。
方浩洋之所以惊讶,正是因为这个,之前方寒的表现还可以说是在某方面有见识,思维灵活,可是今天,这不仅仅是有见识就能做到的。
从方寒进医院第一天面诊郭老,到病情危急的患者的病案分析,然后是骨科的复位手术,昨天的鱼钩急救......
见识了昨天方寒的表现之后,方浩洋刻意了解了一下方寒,这不了解不说话,了解之后吓一跳啊,这小子好像方方面面都擅长。
再加上今天的心悸......方浩洋看了一眼方寒,这小子真的只是实习生?
别说实习生,就是从业十多年的老急诊在有些方面都比不过这小子吧?
以前方浩洋还真不相信这世上有什么天才,今天他是真信了。
一边的李住院医心情那就更复杂了。
方浩洋一开口,他就惊呆了,刚才方寒也是这么喊的,方浩洋这么喊李住院医没什么奇怪的,可方寒......你他么只是实习生啊。
一时间李住院医的心情那是没办法用语言形容。
自己辛辛苦苦,上学扎扎实实,好不容易考上医科大学,来了医院努力表现,好好学习,这才留在了江中院,转正成了住院医,可尼玛方寒这才来第二天啊。
江中院可是很苛刻的,能留在江中院的住院医那在学校都是学霸级别的,可今天李住院医是真的受伤了。
再看方寒,胆大、心细,有能力,而且还年轻,长得又帅,什么好事都被这小子占完了,老天何其不公啊。
护士给患者缓慢注射了人参注射液之后,患者的情况逐渐稳定,同时内科的几位专家也到了,领头的就是秦卫华。
“小方,给几位内科的医生说说情况吧。”方浩洋拍了拍方寒的肩膀。
秦卫华讶异的看了一眼方寒,方寒他认识,昨天还想让方寒去他们内科呢,可这会儿让方寒讲情况什么个意思?
这小子是昨天才到急诊科报到的吧,方浩洋这家伙就这么让上手了?
在医院什么人讲患者的情况那可不是随便来的。
外科室专家前来,讲情况的急诊科医生必然是第一位接触治疗患者的医生,也就是首诊医生,正因为是首诊医生,所以他才对患者的情况,病情发展最清楚,这样能避免后续会诊治疗耽误一些不必要的时间。
难道说患者是方寒首诊的?
秦卫华难以置信,这怎么可能,这小子难道真的妖孽成这样?
方浩洋是什么性子,秦卫华那可是清楚的,方寒要不是征服了方浩洋,以方浩洋的脾性,绝对不会这么容易给方寒机会,能征服方浩洋,这小子了不得啊。
方寒却没有考虑秦卫华的心情,简单的说了一下情况:“刚才我们已经给患者注射了人参注射液,患者的情况暂时稳定,只不过依旧昏迷,神智不清.......”
几位内科的医生上前做了检查,然后前去会诊室商量方案,方寒作为首诊医生参加会诊,只不过这一次他可没敢多说话。
论能力,因为从小接触中医,方寒的本身能力要比一般的实习生强一些,和一些住院医差不多,他现在拥有的技能仅仅是中级急救和一个推拿的理筋八法,除此之外就没什么了,刚才兑换了高级诊断,配合中级急救经验,这才能知道怎么急救治疗,后续的治疗方案他可没这个本事掺和。
虽然没有发言权,但是能旁听一群专家会诊,这也是难得的机会,除却系统的技能兑换,自己的成长也不能忽视不是?
而且有了中级急诊作为基础,列席这样的会诊对方寒来说也不算是听天书,很多概念和理论他是听得懂的,会诊结束他确实也受益匪浅。
从会诊室出来,吴磊林光亮李住院医几个人看向方寒的眼神已经不能用语言来形容了,甚至林光亮眼中的嫉妒恨意也消除了不少,差距太大了。
林光亮又不是傻子,相反他还是江州医学院的高材生,尖子生,之前只是不忿方寒抢了他的风头。
可现在方寒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现,未来的成就基本上很透明了,留院是必然的,而且明年四月份的全国医师资格证书考试报名,江中院必然会帮方寒报名的,而他们这些人却要慢一步,一步慢,步步慢,或许等方寒成了主治医,他们这些人还只是住院医吧。
“你们站在这儿干什么,吓我一跳。”方寒刚出门就看到这几个人,真的吓一跳。
他是最后一个出会诊室的,出门的时候是边走边查看系统后台明细,刚才情况紧急,他花了1000崇拜点,这会儿是真肉疼。
李**对宿主产生羡慕情绪,崇拜点+10。
苗大龙对宿主产生羡慕情绪,崇拜点+20
......
林光亮对宿主产生羡慕情绪,崇拜点+1。
方寒抬头看了一眼林光亮,表情有些幽怨,这小子的情绪怎么变成羡慕了,不应该是恨吗?少了一点崇拜点啊。
“崇拜点总计2946!”
看着剩余的崇拜点,原本都快4000了啊。
虽然肉疼,不过方寒并不后悔,医生治病救人犹如兵家用兵,兵贵神速,那会儿不管方浩洋能不能及时赶到,既然他第一个到的,就不能犹豫,必须为患者争取时间,在人命面前,一切都是渺小的。
倘若为了节省崇拜点而忽视治病救人,即便是他的水平超越国手大家,又有什么意义呢?
“叮......恭喜宿主明悟自身,有了成为一位真正大医的胸襟品行,奖励随机抽奖一次,永久中级技能(自选),希望宿主能够秉持本心,成为一位真正的大医国手。”
突然脑海中蹦出一条系统的提示音,吓了方寒一个激灵。
MMP......
方寒差点没跳起来,自己刚才的一番明悟,竟然还有奖励。
随机抽奖一次,永久中级技能(自选)。
又一次永久中级技能(自选),要是自己搞清楚系统的奖励机制,是不是以后就不用辛辛苦苦攒崇拜点了?
“系统,这个奖励机制是都有哪些啊,别藏着掖着。”
“无可奉告,宿主自行领悟。”系统冷冰冰的回了一句。
方寒摸着下巴:“宁愿架上药生尘,莫让天下人有病......”
系统没反应。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系统还是没反应。
“嗨,方寒!”吴磊的手在方寒面前晃了晃:“你没事吧?”
这短短一会儿,方寒的脸色那是变了又变,莫不是生病了?
“啊......”方寒猛然惊醒:“我没事,只是在回想刚才几位专家的方案,受益匪浅。”
李住院医伸了一个大拇指:“怪不得方医生这么年轻就这么厉害,想问题太入神了。”
“叮......李***对宿主产生崇拜情绪,崇拜点+50!”
“我擦!”
方寒双眼发光的看向李住院医,这就崇拜了,崇拜情绪,崇拜点翻五倍啊......
自从获得八卦掌(精通)之后,方寒的饭量增加了不少。
应该是系统传输武功的时候同时改造了方寒的体质,方寒得到的不仅仅是八卦掌(精通)级别的武术技巧,同时也得到了与之相应的体质,就好像这一身本事并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经过了长年累月的练习。
饭量大了,力气大了,感官和身体灵活度柔韧度也增强了,要不然,只是获得单纯的技巧,方寒早上绝对不可能把青年抓起来耍猴戏......呃,准确的说是治疗。
李住院医其实考虑到要的饭菜太少不够吃的话尴尬,没想到最后还是有些不够吃,一大半饭菜进了方寒的胃,方寒还有些意犹未尽。
“方医生您要是没吃饱,我再去要点?”李住院医征求意见,他的饭量不大,吃不吃无所谓。
“我差不多了。”方寒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身子,刚才整理了提纲,这会儿他正迫不及待的打算写论文呢。
人对所有的东西都有新鲜感,每一次获得技能,方寒都是有些迫不及待,刚才要不是真饿了,他或许打算一口气先把论文写完。
“那您写论文,我看会书,有什么不懂的您问我。”李住院医站起身收拾碗筷。
方寒点了点头,坐在电脑面前缓冲了一下,然后继续开始写论文。
李住院医收拾完东西,斜靠在床上拿着一本《伤寒论》装模作样的看着,眼睛时不时的偷偷看一下方寒那边,心中等着方寒喊他。
十分钟......
半小时......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方寒依旧敲着键盘,写的很专注,却没有喊李住院医的意思。
李住院医也不着急,他也写过论文,一般写论文过程中大都不会有什么问题,最多就是查一查资料什么的,方寒医术那么好,基础肯定不差,理论知识应该是丰富的。
论文的好坏,最主要的是逻辑性和准确性,逻辑性就是你写的东西要说服别人,让人认可你的观点,要是逻辑混乱,那自然不行。
就像是数学里面的推理题,从什么得出什么,这都是有先后的,诊断,治疗,辩证等等,用各种权威性的学术论点来证明自己判断的准确性。
李住院医认为方寒的准确性应该没问题,差的应该是逻辑性和语言功底,即便是要咨询也是写完之后让他修改一下。
论文短一点的几千字,长一点的上万字甚至更多,写起来可没有那么快,最后再加上修改之类的,估计要到后半夜了,今晚没几个小时能睡了。
不知不觉,时间就到了晚上十一点,方寒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来,总算是写完了,一万五千多字的论文,足足写了三个多小时。
方寒这边一有动静,李住院医急忙起身:“方医生您要喝水吗?”
这三个小时李住院医给方寒加了一次茶水,见到方寒的茶水一直没动,也就没再打扰。
“没有。”方寒活动着腰:“论文终于写完了,我活动一下,然后再修改一下应该差不多了。”
“写完了?”李住院医吃了一惊,这么快?
说着话李住院医凑过去看了一下文档,一万五千多字,字不少啊,这么多字即便是单纯的打字也需要不少时间吧?
用电脑打字虽说比用笔写快,如果没有经过训练,一般人一小时最多也就是一千多字,两千字撑死了,即便是经常打字的一些网络写手,一小时三五千字的也不多,方寒用了多长时间?三个多小时吧?
手速这么快?
不说手速,写的过程中不需要停顿吗?
“差不多了。”方寒点了点头:“要不李医生您先看看?我的论文一直写的不怎么好,也不知道写的行不行。”
下意识方寒就忘记了系统的事情,毕竟得到系统时间不长,很多时候方寒衡量自己都是以得到系统之前的水准衡量。
“行,您先喝点茶,活动一下腰,这坐的时间长了对腰不好。”李住院医在电脑前面坐下,开始看方寒的论文。
中医论文都有着差不多固定的格式,论文题目,目录、摘要、关键词,然后才是正文。
看了前面的题目、摘要等,李住院医就有些惊讶,方寒在论文方面造诣不低啊。
继续看,李住院医不知不觉看的入了神,一时间甚至忘记了自己其实是在给方寒检查。
医学论文里面干货是很多的,一些专家写的医学论文是很有学习价值的。
方寒的论文水准已经不比一些住院医差了,再加上这个病案本来就是他治疗的,他对这个病的前因后果种种都了然于胸,写起来自然是逻辑分明......
大概半个小时,李住院医已经看到了最后,甚至有些意犹未尽。
“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方寒看到李住院医看完了,出声询问。
“啊......”
李住院医一愣,这才回过神来,我这刚才看的是方寒的论文?
刚才他以为自己看的是某位专家写的论文呢,简直太精彩了,文笔、逻辑、辩证,一切简直无可挑剔。
虽然按照划分,系统的初级技能相当于主治医的水准或者说稍微高出一线,但是事实上医生又不是全能的,有些医生虽然已经是副主任医师或者主任医师,论文水平却不见得就多么高。
系统的技能属于专精,你获得某个技能,在某个领域那就是同层次最强的。
比如说方寒获得的初级缝合,系统出品的初级缝合,相当于主治医生的水准,那么方寒获得这个技能之后,缝合水平在同类主治医生里面就属于拔尖的。
除了论文水准,还有方寒获得的急救大杂烩,导致他确实功底深厚,这么一篇论文在李住院医眼中那可真是惊为天人了。
李住院医看过方浩洋方主任的论文,方寒的这一篇论文一点也不比方主任差了。
除了方寒是一气呵成,还没有修改,稍微有些瑕疵之外,其他的简直无可挑剔。
“方医生,您......这真的是您刚写的?”李住院医简直有些不敢相信。
方寒刚才说什么来的?说他在论文方面比较差,这叫比较差?
李住院医自问自己的论文水平已经不低了,在医院里面有他这个水准的住院医寥寥无几,甚至一些主治医也没他的水平,可是和方寒比起来,他简直差的太多了。
如果说他的论文水平是初中水平的话,方寒已经是高中毕业水准了,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啊,刚写的。”方寒点了点头。
李住院医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人家这水平自己还打算帮忙呢,简直就是班门弄斧。
想着中午到刚才,他不止一次给方寒说,不懂了问他,他就觉得脸烧的慌。
“方医生,您要不要这么厉害。”李住院医哭丧着脸,太打击人了,原本他还以为自己在某方面能胜过方寒呢,现在看来,一无是处。
“你的意思这论文还行?”
方寒有些不确定,初级技能对应主治医,这也是方寒的猜测,而且刚刚兑换技能,他这还在磨合期呢。
“岂止还行,简直完美到了极点,除了一些错别字和您打字太快造成的顺序混乱,基本毫无瑕疵。”李住院医对方寒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样的水准,问自己还行?
怪不得方医生年纪轻轻如此了得,对自己要求真高。
“那我改一改。”方寒站起身道:“等我一会儿,我改完了我们去吃宵夜,我请你。”
修改起来那就快多了,半个小时不到就搞定了。
“我明天早上出去给您打印出来,带去科室。”李住院医是彻底熄灭了所有心思,他发誓,以后绝对不在方寒面前彰显自己了,老老实实跟着方医生学本事。
“好。”方寒点了点头,两个人一起出门去吃宵夜。
出门的时候李住院医又有些感概,刚来的时候他要买零食,方寒当时就不同意,说写完就回去,路上顺便吃宵夜,当时自己还不相信,说什么要夜战。
看了看时间,这会儿刚过12点,虽然已经不早了,可是和他想象的夜战根本不是一会儿事啊,原本在李住院医看来方寒写完怎么都三四点了,睡不了多长时间就要上班。
这一块靠近医院,晚上夜市摊不少,卖什么的都有。
这还是方寒来到江中院之后第一次这么晚出来,两个人一边走方寒一边感叹:“这儿晚上挺热闹啊。”
“医院的患者家属,医生护士晚上都喜欢来这儿。”李住院医笑着点头。
正说着,两个人就看到了老熟人,苗大龙正坐在一个烧烤摊吃烧烤呢。
“苗医生。”两个人走过去打招呼。
“小方,这么晚了还没睡?”苗大龙笑着一指边上的椅子:“坐吧。”
说着对老板喊:“再来两份烤肉,一份烤筋。”
要过之后,苗大龙这才恍然:“小方你这是熬夜写论文呢?”
“嗯,刚刚写完,出来吃点东西。”方寒点头。
“已经写完了?”苗大龙正吃着突然一愣,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十二点刚过,这么快就写完了?这小子也太敷衍了吧?
在苗大龙看来,这么快写完,应该写的不怎么样,而且也不长,论文他又不是没写过,一篇好论文没一晚上怎么可能。
看了看方寒,苗大龙摇了摇头,还是年轻啊,这小子本事确实了得,就是有些太傲了,不踏实,还需要好好打磨啊。
方寒简单的说了自己的意思,方浩洋听完眼睛就亮了。
今天急诊科虽然没去人,不过方寒的名字方浩洋还是听说了,刚才任海强还特意给他打了招呼,说这是一颗好苗子,不要废在了急诊科。
方浩洋对任海强的招呼是有意见的,这年头天才并不少见,自以为是的人多了,真天才有几个?
或许方寒有些小聪明,以前接触过中医,比其他人起步高一点,可来了急诊科,那就一步一步来。
医疗行业和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错误,一个疏忽,关系的就是一条人命,特别是急诊科,来的患者都是病情危急,仗着一点小聪明自以为是是最要不得的。
刚才方寒说他有办法,方浩洋并不怎么信,今天这个病案其实很棘手,最好的办法就是送去西医医院,进行手术,割开喉部,然后取出鱼钩......
不仅仅是最好的办法,在方浩洋看来也是唯一的办法。鱼钩带着倒钩,你拉不出来,也推不进去,一个不慎,喉部大量出血进了气管,就很有可能造成气管堵塞,导致患者窒息而亡。
他之所以愿意过来听方寒的办法,其实是想压一压方寒的性子,等方寒说了办法,他再从隐患方面教育一番方寒,人命关天,千万不可以自以为是.......
他已经准备好了腹稿,可剧本根本没有按照他预料的来。
方寒的办法简直......简直太妙了,不仅仅是妙,甚至是完美。
见到方浩洋半天不说话,方寒小心翼翼的问:“方主任,这个法子可行吗?”
一边问方寒一边嘀咕,方主任不会是那种心眼小的人吧,他没办法,自己这边却有办法,是不是有些打脸?
“可行,你这个方案非常好。”
方浩洋笑呵呵的拍了拍方寒的肩膀,怪不得那么多人看中这个小伙子,确实了不起,思维灵活,举一反三,刚才他自己完全是束手无策。
见到方浩洋没什么不满,方寒这才松了口气:“我已经让吴磊去买东西去了,有些东西医院没有,附近就有工艺品市场,应该很快就能回来。”
“不错,考虑的非常全面,医生救人就是和时间赛跑。”
方浩洋是更满意了,自己这个本家青年真是了不起,向自己汇报之前就开始准备了,节约了不少时间。
这边说着话,另一边患者家属扶着孩子已经准备走人了,刚才是着急,就近找了一家医院,这会儿也稍微明白了,这种情况中医怎么能救呢,这是要开刀啊,这不听话的崽子......
不由的孩子的父亲就开始发愁,这开刀手术要不少钱呢啊,钱先不说,这手术哪有没有后遗症的,以后会不会对孩子有影响。
边上的主治医生也没拦着,患者的情况并不复杂,病症清楚,治疗方案也清楚,开刀取出鱼钩,江中院没这条件。
至于方主任和那个实习生说什么方案,主治医也没在意,这能有什么好办法?
方寒一回头,急忙道:“方主任,患者要走了。”
办法他已经想好了,这是个方寒对患者来说也是最好最安全最快捷的,怎么能让走了呢。
最主要的是方寒有些生气刚才那个青年说的话,这种情况中医没办法,谁说的没办法了?
从小接触中医,方寒对中医是很有感情的,容不得别人诋毁。
方浩洋见状也着急了,大步往过走,方寒不愿意患者离开,他这会儿也不愿意,这次这个治疗是可以成为经典的。
大多数中医人都有自己的傲气,虽然不提倡什么中西医之争,但是没几个人愿意承认中医不如西医。
江中院作为东南五省知名的中医院,在其他方面绝对是佼佼者,这一点是三十多年打出来的招牌,有口皆碑,可在急救这一块......
纵然郭文渊证明中医同样可以治疗急症重症,可急救方面毕竟欠缺一些,类似于一些患者来到江中院急救科然后转院离去的不少。
今天这个患者要是留下来医好了,那传出去绝对是倍有面子。
“怎么回事,怎么要离开了?”方浩洋说着话瞪了一眼主治医,患者要走你就这么看着?
医院虽然不是盈利机构,可这会儿也差不多,顾客都能上门了这会儿准备走,你这导购就不挽留一下?
“方主任......”
主治医张了张嘴,这种患者真的留下?这会儿鱼钩还在患者喉部呢,要是出血堵塞了气管,那可就麻烦大了。
方浩洋没再搭理主治医,走上前拦住患者一群人:“方案我们已经敲定了,立刻安排患者进处置室,一个人去交费。”
边上的主治医听着这话差点没给方浩洋点赞,方主任就是方主任,你瞧瞧,说话多有水平,患者明明是打算走,他却当没看到,一开口就避免了挽留患者的尴尬,而且还把意思传达到了。
只是真的有治疗方案了。
主治医看向方寒,这个年轻人是新来的实习生吧,方主任改变主意就是因为这个年轻医生。
一听方浩洋的话,患者家属就开始犹豫了,医生都说有办法了,就没必要折腾了吧,其实这也是大多数患者家属的心态。
一般患者看病,见了医生,其实都没几个有主见的,大多都是医生怎么说,他们怎么做,当然,难伺候的也有。
后来的青年就比较难伺候,听罢直接道:“我们不在这儿看了,我已经联系好了省医院的专家了。”
方浩洋脸一沉:“你是医生,我是医生?你知道他现在什么状况吗?啊......鱼钩卡在喉部,患者嘴巴张着,一个不慎喉部出血堵塞气管,你知道什么后果吗?这是有可能窒息死亡的。”
孩子的父母瞬间吓的不轻,原本这情况看着吓人,家属也没觉得会有生命危险,听方浩洋一说,真是心跳加快。
青年也吓的一哆嗦,这么严重?
“你们要转院,也没什么不可以,这是你们的自由,不过既然来了我们医院,有些可能的后果我们还是要告知的,万一出了意外,别说我们治疗不及时。”
方浩洋这也不完全是吓唬。
根据医疗制度,就有就近治疗原则和首诊原则的,患者既然来了江中院,江中院就要对患者负责,告知患者各种意外情况,哪怕这个患者江中院处理不了,也要帮助患者安全转移,将风险降低,等待下一个救援机构,如果不闻不问拒之门外或者什么也不说让患者这么走了,患者出现意外,江中院是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的。
“这情况你们能治?”青年张了张嘴,他也是懂一些常识的,要不真没必要折腾,江中院名气不小,他平常来看病还要找关系走后门呢。
“作为医生,我们不会拿患者的生命开玩笑。”
方浩然哼了一声:“送患者去处置室,一个人去缴费。”
孩子的父亲犹豫了一下问:“我们需要交多少钱?”
方浩洋沉吟了一下:“先交300吧,估计用不完,到时候多退少补。”
“啥?”青年和孩子的父亲齐齐一惊,三百,这么少?
按照青年的想法,这个情况去省医院是要开刀的,没几万块估计下不来。
主治医这会儿已经回过神来了,吩咐护士带着患者去处置室,自己上前问:“方主任,我们需要准备什么?”
“去问小方还需要准备什么,这个患者小方负责,对了,就挂在你名下。”方寒是实习生,是没有独立处方权和治疗权限的。
“问小方?”
主治医一愣,我一个主治医生去问一个实习生?
而且听方浩洋这意思,他要给方寒打下手,这个患者名义上属于他,事实上是方寒治疗,有没有搞错?
“我估计是医疗史上第一位给实习生打下手的主治医。”主治医一边摇头,一边走向方寒。
“那个......方医......小方啊,我们这边需要准备什么?”
主治医想称呼方寒方医生来的,还是没说出口,最后改口小方,太丢人了。
林光亮三个人这会儿已经看傻了,方寒成主导了,他这才来急诊就抢了主治医的活?
他们想着以方寒前三天的表现来到急诊不会太低调,也不会真的和他们一样整天在休息室等候,可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刚进科室的实习生让主治医打下手,这事说出去有人信吗?
操蛋的是这一幕就发生在他们面前,不信也不行。
“准备消毒的酒精,润滑油就可以了,其他的不需要。”方寒一边说着话,一边看向门口,这吴磊怎么还没来,效率太低了吧。
........
吴磊气喘吁吁的进了急诊科,刚进门边上一位漂亮的小护士就迎了上来:“吴磊是吧,东西买回来了没有。”
“啊,买回来了。”吴磊喘着气,这一趟他是拼了老命了,也不知道方寒搞什么。
“方医生让我告诉你,回来之后马上去第五处置室。”小护士传话道。
“方医生?”吴磊一愣,不是方主任吗?
“方寒方医生啊。”小护士瞪了一眼吴磊,方主任和方医生我分不清?
“方......医生!”吴磊嘴巴大张,刚来的实习生被小护士称呼医生,这是要上天啊,实习生什么时候算医生了?
66、89、95......
这一路,方寒的崇拜点就增加了大概300多,现在崇拜点已经突破3000大关了。
这点数有些看不懂啊。
这一段时间,方寒一直猜测这个点数,应该是有人产生一次情绪,自己就会收到一次崇拜点,普通人一次提供一点,比自己职称高的医生提供的点数多一些这样子。
“系统,这个点数究竟怎么算的?”
在车上反正无聊,方寒询问着系统。
“宿主可以自行在后台查看明细。”系统机械化的回了一句。
“还可以查看明细?”方寒一愣:“你怎么不早说?”
这一阵自己净瞎琢磨了,没想到还可以查看明细,真是......
“宿主也没有询问。”系统的声音依旧不包含感情。
“我......”方寒张了张嘴,无言以对,自己没问,自己确实没问,自己没问,人家也没说,理所应当......
“这么说以后有什么困惑我可以随时咨询?”方寒问,得到系统之后,他一直都是自己摸索,真是ri了狗了。
“可以。”系统的冷冰冰的回应。
“那请问系统先生,您是从何而来?”
“无可奉告!”
“我......”方寒差点骂娘。
“宿主可以提问,系统会根据情况回答,系统也并非万能。”系统回了一句。
“好吧,打开后台明细。”方寒也不问了,以后有问题再说。
方寒的话音落下,脑海中就出现了后台明细,从第一天开始崇拜点的收入支出一目了然。
张**对宿主产生嫉妒情绪,崇拜点1
林**对宿主产生嫉妒情绪,崇拜点1
......
林光亮对宿主产生怨恨情绪,崇拜点2
王**对宿主生出崇拜情绪,崇拜点5
......崇拜点20......
任海强对宿主产生羡慕情绪,崇拜点50.....
大概的浏览了一遍后台明细,方寒大概搞清楚了崇拜点的来源,基本上和他猜测的差不多,有人产生一次情绪,他就收获一点崇拜点。
羡慕嫉妒之类的情绪,一般人贡献一点,恨的情绪贡献两点,崇拜情绪贡献5点。
比自己职称高的,住院医羡慕嫉妒贡献10点,主治医贡献20点,副主任医师贡献50点,主任医师......呃,暂时还没有,估么着差不多100点吧。
最让方寒惊喜的是,这后台明细竟然还有姓名,什么人产生什么情绪都一清二楚。
了不得啊!
方寒的心情美妙到了极点,有了这个明细,以后谁对他有敌意,谁可以交心,一目了然啊,对他真心崇拜的人那就是真粉,自然可以信赖,对他产生嫉妒和恨的人,那就要小心了,防备对方使绊子。
这次前往第一附属院,算是公差,苗医生开着医院的车,方寒坐在副驾驶。
原本苗医生还等着方寒和他说话呢,等了半天,发现方寒神游天外。
一般来说,实习生有和主治医生单独相处的机会,那都是非常难得的,实习生们都是想着法和主治医套近乎。
实习生没有处方权,没有单独治疗的权利,要是没有主治医生肯定,想上手难如登天。
去的时候一路上方寒一声不吭,这会儿又是一声不吭,这也太高冷了吧。
苗医生侧头看了一眼方寒,方寒这会儿闭着眼睛,清秀的脸庞棱角分明,帅的一塌糊涂,苗医生甚至有些惋惜,自己女儿还小,要不找这么一位又帅又有本事的女婿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小方啊,你是哪个学校的?”
方寒不说话,苗医生主动开口。
“林州中医学院。”方寒睁开眼睛道。
“林州中医学院?”苗医生一愣,林州中医院校算不上太好,全国知名的中医类院校就那么几家。
“你以前接触过中医?”
“家里开医馆的,我爷爷就是中医。”方寒回答。
“怪不得。”苗医生点了点头,民间隐藏的中医高人不少,方寒的爷爷八成是一位了不起的老中医。
中医和西医不同,很多厉害的中医大夫其实都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从而也衍生出学院派和传承派。
学院派指的就是上正规医科院校的这些人,传承派指的则是师承传承,家族传承,一般来说大多数的传承派都是不怎么瞧得上学院派的。
同样,学院派也不怎么瞧得上传承派,两者互相看不惯。
大多数情况,传承派的中医人学历都不怎么高,人的精力有限,小时候大多数精力学了医,文化课往往就跟不上,考大学看的可都是文化课成绩。
这也造成大多数传承派根基深厚,底蕴丰厚,看不起学院派,学院派呢学历高,头衔高,看不起传承派,认为这些人都是野路子。
中医行医资格并不一定需要文凭,一些中医人带徒弟也不一定看文凭,这也导致偶尔冒出一两位厉害的中医人来大家并不是很意外,对于方寒年纪轻轻就这么有本事,苗医生也不多想。
苗医生是有心交好,方寒也不是那种内向的人,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不多会儿到了医院。
进了急诊了,少年一家子竟然没走,方寒没回来,他们就捧着锦旗等着,非要亲手交给方寒。
“方医生,真的谢谢您了。”看到方寒回来,少年一家子瞬间围了上来道谢,少年的父亲急忙把锦旗塞进方寒的手中。
“这怎么好意思。”方寒急忙拒绝:“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而且医院也不让收锦旗。”
锦旗这种东西,对医生来说,那就是名望,荣誉的象征,作为医生能让患者心甘情愿的送锦旗感谢,绝对是最高的赞赏和感谢了。
不过医院毕竟不是诊所。
去一些小诊所,不管是西医的还是中医的,医生有没有名气,里面怎么的也有几面锦旗充门面,也不知道真的还是作假。
但是医院,你很少在医院看到患者送的锦旗,特别是一些知名大医院,是禁止医生收锦旗的。
一方面,医院医生多,那么多锦旗挂着,也没地方挂不是?第二,如果不禁止,是会有一些医生弄虚作假的,第三,真正的大医院那是有口皆碑,有没有锦旗,影响真不大。
医院不允许收锦旗,但是对于患者自发送来的,医院也不会去惩罚,相反在科室内部,这也是医生的面子和本事,只是收了你不能挂科室,要么藏起来,要么拿回家去。
方寒这边推诿,边上急诊科不少住院医和实习生都眼巴巴的看着,羡慕啊。
有的住院医已经转正一年多了,别说锦旗,真正上手的机会都不多,再看方寒,今天第一天来吧?
最后还是苗医生开口,方寒这才收了锦旗。收锦旗的同时方寒幽怨的看了一眼苗医生,他真的想多推诿一会儿,这么一小会儿,收入上百崇拜点了。
实习生没工资,刚开始也没值班和加班,准时下班。
临下班的时候,就有小护士请方寒吃饭,被方寒拒绝了,现在还没转正呢,就在单位沾花惹草,真的有些不太好。
第二天早上班前会,方浩洋重新分了班组。
在医院科室,基本上都是各有各的班组,急诊科也一样,两位副主任下面都有自己的人,主治医下面也有属于自己的住院医,住院医也有自己带的实习生。
在医疗界,等级是很森严的,一层一层,除非你有什么大背景,一般没有底层医生敢得罪上级医生。
今天重新分组也是因为方寒几个实习生的到来,新来了实习生自然要有人带着,跟着属于自己的住院医或者主治医学习。
一群医生站成几排,方浩洋和另一位副主任站在前排,讲话的正是方浩洋。
“昨天我们科室来了四位实习生,大家都认识一下,多多照顾,我这里安排一下,几个实习生统一跟着方寒,都挂在苗医生下面,苗医生多负责。”
“我知道了。”苗医生应了一声。
一众医生都没吭声,不过心中却都对方寒另眼相看,刚来的实习生带着实习生?这安排也算是前无古人了,至于是不是后无来者,那就不好说了。
“行了,大家都去交接班。”方浩洋挥了挥手。
大会散了,还有小会,属于苗医生的几位住院医生和方寒几个人都跟着苗医生等候安排。
“小方几个人刚来,对科室有些事还不是很了解,小李你负责讲解一下,算了,你就跟着方寒他们吧,在治疗上听小方的意见。”
被点名的李住院医听到前半句,还有些小高兴,身为住院医,谁不想带一下实习生装个比?
手底下带上几个实习生,别的不说,最起码杂活有人干了,以后端茶倒水打扫卫生什么的......
想着每天上班,就有人端着茶水:“李医生,您的茶......”李住院医就感觉到自己已经到了人生巅峰,好嗨呀。
这还没完全嗨起来呢,就听到苗医生的后半句话,治疗上听方寒的意见。
这意思自己归方寒管?
李住院医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自己一个住院医,从今往后就跟着一位实习生混了?
我这算不算越混越回去了?这要是传出去,自己还有脸见人吗?
“苗医生,我......”李住院医急忙开口准备让苗医生收回成命。
苗医生却没看他,而是看向方寒:“小方啊,你先跟小李熟悉情况,有什么事随时找我。”态度是相当和蔼。
三天培训期一晃而过,这天早上,一群人都早早到了大会议室,心情忐忑。
今天就要分配科室了,虽然实习期间科室实行的是轮转制,可这第一个实习的科室却至关重要。每个实习生进入医院,都想着尽快出头,尽快表现,优秀一些的实习生往往在第一个科室就崭露头角,要是表现好,大多数就会留下来,一旦留下来那就意味着有很大可能留院。
在江中院,最好的几个科室无疑是内科、骨科、儿科,即便是去急诊也是大有前途,真要是到了针灸推拿亦或者恢复保健科......那可就惨了。
借用任海强第一天的话,这么多实习生最终能留在江中院的人绝对不多,大多数人都会离开,离开之后大家的就业问题就是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一般来说,从内科和骨伤科等科室实习出去的人找工作相比是比较好找的,打着江中院实习过的招牌,一些医院还是愿意要的,可针灸推拿?恢复保健?亦或者妇产科?那就很难了。
除了江中院,很多医院根本没有独立的中医妇产科室。
“哎,你们有想去的科室吗?大家都是什么想法?”
一群人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探讨,一般来说,去哪个科室,医院也会尊重个人意愿,当然,这个个人意愿的比重并不大。
要是这三十几号人都想去内科,总不能都去吧。
“方寒,你打算去哪个科室?”吴磊问着方寒,别人的个人意愿决定性不大,可方寒的意愿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培训这三天,方寒几乎在每个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凡,抢着要方寒的科室不少,那天针灸推拿科的马医生不是还和骨伤科的陈医生吵了一架吗?
现在在实习生里面,方寒那就是香饽饽。
“我还没想好。”方寒也有些纠结,按说去内科是最好的,可他又觉得急诊不错,挺锻炼人,骨伤科也可以,这选择多了也烦人啊。
原本方寒还打算征求一下爷爷的意见,昨晚打个了电话,结果没什么帮助。
方远晨的意思其实是让方寒去骨伤科,方寒从小就接触中医,对其他方面都了解一些,方老爷子觉的自己的水平,真要按职称算,怎么也有副主任的水准了,这些东西他也可以教方寒,可是骨科,方家没这手艺啊。
艺多不压身,正好有这个机会,多学点本事。
老爷子这想法按说也不算错,可问题是方寒现在有系统了,系统在身,他什么技能学不到?
方寒现在要考虑的是去哪个科室能有更多的表现机会。
有系统在手,老师什么的,学本事什么的已经不用操心了,他现在考虑的是尽快出头。
能不能尽快出头对方寒来说不仅仅关系到以后升职加薪考职称,同样还关系到崇拜点的获得,想要兑换更多的技能,他就必须获得更多的崇拜点。
永久技能动辄几万点,高级的上百万点,真要靠在小圈子里面出风头,牛年马月也兑换不到,或许还没有自己学的快。
想要获得更多的点数,那就必须尽快出头,到时候各种演讲活动,各种医术交流会等等,这样的场合才是获取崇拜点的最佳渠道。
这要是三十岁之前成了副主任医师,到时候林州中医学院还不邀请他这位毕业生回去上个课,上千学生.......想一想都让人激动。
临近上午八点,会议室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任海强大步走进来,身后还跟了好几个人,内科副主任秦卫华,骨科主治医师陈友民,针灸推拿主治医师马宏伟,也就是马老三,儿科主任薛子林......
看着进来的这几位,一群实习生有些懵逼,今天上午不是分科室吗?怎么还来了这么多领导医生?难道是来挑人的?以前没听说啊。
方寒等人并不是江州中医院的第一批实习生,来之前大家都打听了,进了医院培训三天,熟悉一下状况,然后分配科室,前去报道,没听说科室主动来挑人的说法,而且还来了两位主任。
任海强依旧是开门见山:“三天的入院培训已经结束了,从今天开始你们就会进入各个科室进行实习,实习结束,成绩能不能过关,能不能留院,就看你们实习期间的表现了......”
这个时候,一众实习生却没有心思听任海强的总结语,都在心中琢磨秦卫华等人前来的缘由,这一次自己会去哪个科室实习。
任海强说完总结语,见到一群人心不在焉,兴致缺缺,也不废话了,笑着道:“我知道大家这会儿都急着分科室呢,那我就不耽搁了,下面开始分科室,不过在分科室之前,秦主任等人还有话说,秦主任几个人这几天大家都见过了,应该不陌生。”
大家伙肯定不陌生,除了妇产科和恢复保健科还有急诊,可以说其他科室都来了人。
一群人目光灼灼的盯着任海强,等待下文。
“你们这群兔崽子的运气真不错,今天秦主任几位都不忙,所以亲自过来看你们选科室,等会儿你们也不愁没人带路。”
任海强语气轻松,半开玩笑,可底下的实习生们却脸色凝重,科室的主任和主治医亲自来挑人,这待遇自然是有了,可这压力也大啊,被挑上了自然是倍有面子,以后前途无量,可要是没被挑上,自己上杆子分着去,很显然就是不被看重的对象。
一些人甚至幽怨的看向方寒,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这几天没什么存在感的一些实习生心中,那还不如直接分配。
“那就我先来吧。”马医生笑呵呵的开口,他和陈医生只是住院医,在秦卫华和薛子林等人跟前还真有些排不上号,再加上针灸推拿科也确实比不过人家其他几个科室。
说实话,原本马医生今天是不打算来的,只是听说陈百万来了,这才一起来,陈百万不就是在骨科嘛,同样是主治医生,陈百万能来,他就不能来?
陈友民瞥了一眼马老三,懒的搭理,他不就说了针灸推拿科是收破烂的了吗?是不是自己心里没点数?
“今天来了,我就代表针灸推拿科表个态,凡是去针灸推拿科的,我们一定好好带,只要你用心学,我们是绝不藏私,有些人或许觉得针灸推拿没前途,其实这是谬论,别的不说,就说针灸,放眼全球,那都是热门,国外的针灸馆多不胜数,咱们江中院针灸推拿科不缺少厉害的大夫,真要能学上手艺,即便将来你们不在江中院,出去也绝对能找到好工作。”
马医生这话其实没说错,中医式微,但是针灸却在全球都被认可,西方很多国家都有针灸馆,只不过国内把一些针灸馆推拿馆看的不怎么上档次,这主要还是行业不正规,乱七八糟的人太多造成的。
陈友民斜眼看了一眼马医生,你这干啥呢?大家是来挑人的,可你这开口就给待遇什么意思,什么时候实习生需要这么动员了?
往年的实习生那都是惹人嫌的,别说挑人了,分配过来有的可是还嫌分的多了,可今天马医生这一席话,好像是巴不得大家去针灸推拿科。
一群实习生那是眼热的,陈医生口中针灸推拿科是收破烂的,可是对这些实习生来说,要是能留在江中院,哪个科室都行啊。
“想来我们科室的举手。”马医生也不废话了。
一群实习生心中那是犹豫不定,针灸推拿科自然是最后的选择,可问题马医生第一个选人,大家要是不去,其他科室又不要,岂不是尴尬了?
马医生看了一眼方寒:“小方,不考虑一下我们科室?你们实习实行的是轮转制,先来我们科室熟悉一下环境,要知道我们针灸推拿科的小护士那可是整个医院最漂亮的。”
陈友民斜眼看向马医生,你这干啥呢?有你这么挖人的吗?
别的人陈医生不管,也不在乎,可方寒,那绝对不能去针灸推拿科,这不是浪费人才嘛。
“咳咳!”
秦伟民咳嗽一声,缓缓道:“小方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内科嘛。”
“儿科也不错的。”薛子林也淡淡的插了一句嘴,相比起马医生和陈医生,两位主任级别的倒是矜持不少。
任海强干脆闭眼了,今年的实习生分科室怎么就整的这么麻烦呢。
当然,任主任清楚,大家伙都是奔着方寒来的,别看医院对实习生苛刻,可对真有本事的人那是求贤若渴,哪一家医院不缺人?哪个科室不缺独当一面的大夫?
而且中医讲究师承,秦卫华和薛子林难保没有收方寒当学生的心思,郭文渊也有意向,这么算来这小子真成了香饽饽了,人比人气死人啊。
实习生们心情复杂,果然啊,这么几位都是奔着方寒来的......
方寒心中犹豫,脑海中系统提示音很是悦耳:“......崇拜点166!”
最新评论